中美贸易关系现状及其发展趋势

更新时间:2023-08-28 16:35: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中美贸易关系现状及其发展趋势

中美贸易关系现状及其发展趋势

中美两国的贸易近几年成为关注的热点。根据中国商务部的统计,中美贸易额从1979年的24.5亿美元增长到2008年的3337.8亿美元,而美国的统计数据表明由1979年的23.7亿美元增长到2008年的4092.5亿美元。尽管两国的统计数据不尽相同,但双方的统计数据都表明,两国的贸易增长迅速,中美两国在双方的对外贸易中都占据了重要的地位。根据中国商务部的统计,美国是中国的第一大出口市场和第六大进口来源地;为美国第四大出口市场和第二大进口来源地的地位。但在两国贸易不断增长的同时,中美贸易之间的不平衡成为两国贸易发展的不和谐音符,美国不断在对话大幅贸易逆差上对中国指责。中国对美国贸易顺差的不断扩大不仅仅表现在总体规模上,而且在行业结构和企业性质是哪个都有很大的不同。近一段时间以来,中美之间的贸易摩擦不断,这预示着中美贸易已经进入一个全新的敏感时期。美国正在进一步调整和强化对华谈判力量,其中贸易顺差问题是其用于讨价还价的一个重要筹码。因此,理性看待和正确处理中美贸易不平衡问题,将成为今后一段时间中美双边金毛关系的一个重要的现实问题。 中美贸易不平衡是一个由来已久的问题,它伴随着中美两国经贸关系的建立而产生,伴随着中美两国贸易规模的扩大而加剧。长期的贸易不平衡问题不仅导致了一系列经济问题,而且近几年来,中美贸易不平衡问题逐渐由一个经济问题演变为政治问题,成为美国政治上谈判的砝码。

1979-2006年中美贸易及贸易不平衡的基本状况

(一)中美双边贸易规模不断扩大

有关数据显示,中美两国自1979年建交以来,双边贸易额从1979年的不足25亿美元猛增至2006年的2627亿美元,度阿奴单27年时间增长了104倍之多。在这27年间,只有1983年、1986年和1991年这三年贸易总额的环比增幅为负数,其余年份都为正数,这表明中美贸易的规模的总体发展趋势是卒年扩大的,这27年贸易总额的平均增长速度为99.64%。特别是自2001年中国加入WTO以来,双边贸易额每年以20%以上的速度增长。到2006年美国成为仅次于欧盟的第二大贸易伙伴,同时也是中国的第一大出口市场和第六大进口来源国,中国则是美国的第二大进口来源地和第四大出口市场。

(二)中美贸易不平衡状况的两个发展阶段

中美贸易关系现状及其发展趋势

纵观中美贸易差额在这27年间的变化,可以看出中美双边贸易规模的不断扩大,两国之间的贸易不平衡问题也愈发明显,并且中美贸易的不平衡状况以1993年为界明显的氛围了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可以称为“中方微量逆差”阶段,第二阶段则可以称之为“美方言中逆差”阶段。1979年-1992年间,中国为中美贸易中的逆差国,美国为中美贸易中的顺差国,自1993年起,美国开始成为中美贸易的逆差国。

(三)美国是中国顺差的主要来源地

在2001年-2006年这六年之间,在中国的前十位贸易顺差来源地中,美国有五年仅次于中国香港地区居第二,其中,2005年,超过了中国香港称为中国最大的贸易顺差来源地区。

从中国加入WTO之后的200到2006年为止短短五年间中美的贸易差额就增长了2.4倍。2002年到2006年中美的贸易差额的平均年增长率为38.98%。1998年,中国开始进入美国的前10位逆差国的行列,1991年中国成为仅次于日本的第二大逆差对象,2000年以后,中国对美贸易顺差超过日本,成为美国最大的贸易逆差国,此后贸易逆差一路攀升。

中国贸易顺差的来源分析

(一) 加工贸易是贸易顺差的主要来源,一般贸易推动贸易顺差的作用在逐

年扩大

加工贸易是贸易顺差的主要来源,加工贸易差额增长十分稳定。2006年,我国的加工贸易顺差达到1888.82亿美元,是贸易顺差总额的1.06倍,同比增长32.6%,其中,进料加工贸易实现顺差1682.4亿美元,占加工贸易顺差的89.1%。虽然一向以来,一般贸易表现为顺差逆差不定,且金额相对较小,但自2005年以来,一般贸易顺差比较持续,且贸易规模逐步扩大。

(二) 贸易顺差主要集中在工业制成品,机电产品和高新技术产品顺差增长

迅速。2006年,工业制成品出口9161亿美元,进口6045亿美元,实现顺差3116亿美元。其中机电产品实现贸易顺差342亿美元,增长66.4%。高新技术产品贸易顺差扩大成为推动我国贸易总顺差扩大的主力。

(三) 非国有经济成为推动贸易顺差急剧增加的主要力量。外商独资企业,

中美贸易关系现状及其发展趋势

集体、私营和其他企业都实现贸易顺差,国企是唯一逆差的企业类型。

(四) 对美欧等主要贸易顺差来源地的顺差持续扩大。美国‘欧盟和中国香

港市我国贸易顺差的主要来源地。而中国台湾、韩国、东盟和日本则

是贸易逆差的主要来源地。对欧美等主要顺差来源地的顺差增幅远高

于逆差来源地的逆差增幅,导致贸易顺差总规模明显扩大。

中美贸易不平衡的深层次原因

(一) 产业转移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西方发达国家开始进行第二次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把其经济体内已经丧失比较优势的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到中国来,由此形成了中国的加工贸易格局。国际产业结构的转移使中国成为劳动密集型产品的主要生产基地,这些国家和地区在向中国转移产业的同时,也将其在美国的一部分市场和对美贸易顺差转移给了中国。同时东亚地区内部的产业结构调整更是加剧了这一趋势。

(二) 美国对中国直接投资的增加影响中美贸易平衡

迄今为止,美国在华投资企业大约有4万多家,世界500强的美国企业大多数都已将在华投资,自1998来以来,出中国的香港、台湾地区外,美国已经成为境外对中国大陆直接投资最多的国家,其投资遍布20多个省、市、自治区、直辖市,涉及机械、冶金、室友、电子、通信、化工等国民经济的主要行业。美国在华直接投资是导致中美不平衡的重要原因,由于美国大规模对中国直接投资,美国跨国公司把原本由国内生产或出口的大量商品口服务华为在华子公司的巨额生产和出口,并相应的增加了美国公司从其在华子公司对美国的进口。

(三) 服务贸易被忽视

作为当今世界最大的服务贸易国,美国2002年的服务贸易出口额达到2726亿美元,占世界服务贸易额的17.4%,服务业已成为美国经济中的支柱产业。然而,在谈到中美贸易逆差时,美方却往往只强调货物贸易而忽略服务贸易。事实上,过去十年间美国对华服务贸易一直保持盈余,如果把服务贸易计算在内,美国对华贸易逆差将会减少。特别是随着中国服务市场的进一步开放,具有强大实力和竞争优势的美国对华服务贸易出口将会获得更大增长。

(四) 传统统计方法难以反映贸易差额的准确性,从数据上扩大了美国的贸

中美贸易关系现状及其发展趋势

易逆差

中美双方对于两国之间贸易差额的统计之所以有如此大的差异,其中一个主要因素就是对经由香港进行的转口贸易是否包含在统计范围之内。美方的统计中,高估中国大陆经香港对美国的出口,忽略中国大陆经香港从美国的进口。

(五) 美国的高消费、低储蓄政策

美国一直在推行高消费政策。政府不仅用高工资、高利刺激职工消费,而且用消费信贷鼓励消费,用减税和退税以及

通货膨胀刺激消费。还采取增政府对商品和劳务的采购,增加政府对个人的转移支付等。

(六) 对中国技术出口管制极大地制约了美国比较优势的发挥

美国的比较优势在于高技术产品,中国的比较优势在于劳动密集型产品。但是,美国始终实施对华高新技术出口限制政策,并且近年还有愈演愈烈之势。技术出口管制成为了美国遏制中国崛起的手段之一。美国出于国家安全利益的考虑不愿向中国出口超大型计算机、数控机床、卫星技术等中方需要的产品,甚至连一些技术含量不是很高的产品也有限制,军工产品更是在其限制之列。美国的出口管制政策不但使美国厂商每年在中国要丧失几十亿甚至上百亿美元的贸易机会,而且也对美国在中国高技术领域的投资带来不利影响,成为制约中美经贸进一步合作的主要因素。

中国对美国贸易顺差的趋势预测

任何一国在对外贸易中不可能永远处于顺差地位,也不可能永远处于逆差地位。因此中美贸易不平衡的最终趋势应该是走向双边平衡。

影响中美贸易不平衡走向的因素有很多。增加我国贸易顺差的因素都是长期的、结构性的和已经存在的,这些因素对贸易差额的影响大而且持续时间长。而减少我国贸易逆差的因素大部分是基于对未来的预测,这些因素对贸易差额的影响尚未有明显的表现,并且,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伴随着一定的不确定性。所以,中美巨额贸易顺差仍将在长时间内持续存在。

但贸易顺差长期存在危害很大:中国资源的耗竭速度加快;环境污染加剧;中国经济对美国经济的依赖程度提高所孕育的风险增加;中国在国际政治舞台上难以摆脱美国的阴影;中国企业屡遭反倾销损失的风险增加;中国并未从中美贸易中

中美贸易关系现状及其发展趋势

得到预期的高新技术

1.扩大贸易顺差的因素

1)中国的整体贸易因素。以加工贸易为主体的中国对外贸易整体顺差决定了中美贸易不平衡的现状在短期内难以改变。目前,我国加工贸易占中国对外贸易的比重超过了55%,这就决定了我国对外贸易顺差的势头还会延续。

2)美国对中国的直接投资因素。随着美国对华直接投资的扩大,中美贸易不平衡的趋势也有可能加大从长期来看,由于中国市场的进一步开放,美国跨国公司势必将会加大对华直接投资的力度,使得其对中国市场的投资不断向纵深发展,这样通过在华子公司的出口而不是美国直接对华出口造成美国对华出口数额的进一步减少,中美贸易不平衡问题有可能更加恶化而不是改善。

3)中国过剩产能的释放。产能过剩会导致一系列的消极影响,因为它不仅会影响微观经济效益,而且会对宏观经济的平稳快速运行产生十分不利的影响。产能过剩会使得企业利润率减低、增加银行的信贷风险,还会带来一定程度的劳动力过剩。不仅如此,随着过剩产能的释放,会导致我国出口增多、进口减少,这样以来,原本不平衡的贸易状况有可能进一步加剧。

一定程度的贸易不平衡是正常的,但过大的不平衡就会反映出两个国家(地区)之间软实力的差距。因此,采取一定的措施改善中美贸易不平衡的现状是紧迫而重要的我们必须调整这种格局。致力于改变这种格局,我们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

(一) 调整贸易方式,适度减少加工贸易

自1996年以来,加工贸易在中国进出口贸易总额中一直占据半壁江山,目前加工贸易涉及到中国绝大部分产业。不可否认,加工贸易在推动国内配套产业发展、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利用外资方面的积极作用,但是加工贸易对国民经济带 来的负面影响正日益显现。中国的加工贸易仍处于传统发展阶段,发展水平较低,技术含量不高,尤其是加工贸易出口的产品仍以劳动密集型产品为主,在国际市场上竞争力低下,导致中国整个对外贸易出口缺乏持续增长潜力,发展后劲不足。

(二) 谨慎对待升值压力

慎重应对人民币汇率升值压力,进一步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基本保持人民币币值稳定,继续完善银行体系,加快人民币汇率制度建设。从中长期看,增加

中美贸易关系现状及其发展趋势

浮动是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的方向,但汇率制度调整必须考虑就业和国际收支基本均衡,同时选择外汇市场相对平稳的改革时机,避免对国内经济造成损害,为对外贸易提供便利的金融支持。

(三) 调整贸易数据统计方法

贸易统计中按原产地统计进出口贸易的原则有待规范。通过按原产地原则对美国经中国香港对中国进口的调整,双方统计的贸易顺(逆)差的差异就会有所缩小,如再考虑经其他国家和地区转口额,还会进一步缩小。

(四) 调整对外贸易政策

出口方面提高出口产品技术含量和档次;

进口方面利用与美国、欧洲和日本等发达国家的互补贸易,增加高新技术产品的进口,从而减少贸易顺差。

中国企业应积极向国外投资通过对外直接投资,在海外投资设厂,当地生产、当地设计、当地销售,甚至用当地品牌,这样贸易顺差就可以部分转移出去。要消除中国对美贸易的巨额顺差,一个最为有效的办法就是中国企业要积极地去美国或墨西哥投资,就地生产,就地或就近销售到美国,减少美国企业直接从中国进口。 利用外资方面---提高外商投资的门槛

政府根据中国经济发展的现状调整引进外资的法律法规,在节省能源和环境保护方面提出严格的、操作性强的法律规范,将耗能大的、污染环境的外资项目拒之国门外;企业在选择合资合作对象时,必须依法选择,对一些企业的违法项目,一经发现,必须追究相关责任者的法律责任;对外资企业进入国内市场收购中国企业时,必须建立一种反垄断审查制度

建立产能过剩行业预警机制:一方面加强有关产业政策法规的制定,另一方面通过多种形式向社会发布信息以起到预警作用。鼓励各地主要采取经济和法律手段加快淘汰落后生产能力,研究建立落后生产能力的退出机制,并做好有关重点行业的清理整顿,以抑制过剩行业产能盲目扩张。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pghi.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