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赤峰二中2018年青年教师解题大赛历史试卷含解析

更新时间:2023-10-01 12:50: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赤峰二中2018年青年教师解题大赛

历史试题

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在专制王权下的法国,国王曾自视为民族的代表,路易十四声称“朕即国家”“朕即民族”,启蒙思想家主张人民主权,抨击君主专制,阐述了与之相适应的民族思想:一个民族可以没有国王而将国家治理得井井有条,相反,一个国王若无国民则不存在,更不必说治理国家了,甚至表示“专制之下无祖国”,在法国大革命中,人们认为法兰西民族的成员不仅居住在同一地域、使用相同的语言,而且相互之间是平等的,全体法国人组成法兰西民族,一般认为,法国大革命是法兰西民族诞生和民族主义形成的标志。

——摘编自李宏图《西欧近代民族主义思潮研究》

材料二盖民族主义,对于任何阶级,其意义皆不外免除帝国主义之侵略。其在实业界,苟无民族主义,则列强之经济的压迫,致自国生产永无发展之可能。其在劳动界,苟无民族主义,则依附帝国主义而生存之军阀及国内外之资本家,足以蚀其生命而有余。故民族解放之斗争,对于多数之民众,其目标皆不外反帝国主义而已。

——《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1924年)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法国大革命对近代民族主义形成的促进作用。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国民党“一大”《宣言》中的民族主义与近代法国民族主义内涵的相同之处,并说明不同之处及其产生的原因。

【答案】(1)启蒙思想的广泛传播;君主专制被推翻;等级制度被废除;《人权宣言》宣布了天赋人权和公民平等。

(2)相同:追求民主与平等。

不同:法国民族主义是反对国内专制;国民党“一大”《宣言》中的民族主义突出反对帝国主义。 原因:封建专制与人民大众

矛盾是法国社会主要矛盾,争取主权在民是主要任务;帝国主义与中

华民族的矛盾是中国社会的最主要矛盾,争取民族独立是主要任务;中国共产党和苏俄的影响。 【解析】

(1)根据题干信息后“启蒙思想家主张人民主权,抨击君主专制,阐述了与之相适应的民族思想”,“人们认为法兰西民族的成员不仅居住在同一地域、使用相同的语言,而且相互之间是平等的”“法国大革命是法兰西民族诞生和民族主义形成的标志”,再结合所学知识予以分析。 (2)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从斗争对象、革命目标、阶级立场以及思想观念

等角度概括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第二小问结合近代中国国民革命的时代背景,分析不同之处产生的原因。

点睛:注意题中关键信息:“启蒙思想家主张人民主权,抨击君主专制,阐述了与之相适应的民族思想”,“人们认为法兰西民族的成员不仅居住在同一地域、使用相同的语言,而且相互之间是平等的”“法国大革命是法兰西民族诞生和民族主义形成的标志”。本题难点在于对材料信息的提取以及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这体现了当前高考常淡化教材意识,注重能力考查的趋势。这要求学生在备考中,在夯实基础的前提下注重自己相应能力的提高,不要拘泥于教材,而应该在熟练教材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能力。

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二战刚刚结来,丘吉尔在给杜鲁门的电报中表示对苏联的成胁“深切关注”。到1948年10月,丘吉尔明确阐述了“三环外交”方针。“第一个环当然是英联邦和英帝国及其所包括的一切。第二个环是包括我国、加拿大及其他英联邦自治领在内,及美国起着如此重要作用的英语世界。最后一个环是联合起来的欧洲。这三个大环同时存在,一旦它们连接在一起,就没有任何一种力量或力量的结合足以推翻它们,或敢于向它们挑战。”英国是唯一在这三环中都占有重要地位的国家,始终处于中心地位。

——摘编自赵伯英《欧洲一体化的动力、矛盾与前景》

材料二 无论是古希腊的城邦时期,还是1500年前现代国家体系的建立,直至两次世界大战的发生,都与欧洲地缘政治息息相关。因此,谁能够主导欧洲事务,谁将能够发挥在世界政治体系中的重要影响力。二战结束后,美国为遏制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国家,开展并实施了“金元外交”政策,并选择西欧国家进行经济援助直至拉拢。

——摘编自郝立英《欧洲一体化进程中的美国因素》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丘吉尔提出“三环外交”的主要目的。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二战结束后美国“金元外交”选择西欧国家的原因。 (3)根据上述材科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从二战后英美两国出台的外交政策中得出的认识。

【答案】(1)目的:确保英国在欧洲乃至世界的利益和地位。

(2)原因:近代以来,以欧洲为中心的世界格局的形成;美国与西欧在制度与意识形态上的一致性;二战后,苏联军事力量壮大,而西欧普遍衰落;美苏两国在社会制度和国家利益上的矛盾加剧。 (3)认识:外交政策是服务于国家的根本利益的;外交政策的制定应立足于自身国力,并随国际形势的变化而调整。

【解析】

【详解】(1)由材料“英国是唯一在这三环中都占有重要地位的国家,始终处于中心地位”,可见丘吉尔提出“三环外交”的主要目的确保英国在欧洲乃至世界的利益和地位。

(2)由材料“1500年前现代国家体系的建立,直至两次世界大战的发生,都与欧洲地缘政治息息相关”,结合所学,近代以来,以欧洲为中心的世界格局的形成;由材料“遏制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国家”,结合所学,二战后,西欧普遍衰落,遏制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国家。除此之外,要结合美国与西欧的社会性质和意识形态上的一致性,而美苏两国在社会制度和国家利益上的矛盾尖锐。

(3)结合一般关于外交政策出台的知识,二战后英美两国出台的外交政策要从国家利益、综合国力和国际形势等方面归纳。

3.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8世纪中期至19世纪中期,随着纺织工业和采煤冶铁等工业的发展,英格兰西北部的许多村镇发展为大城市,如曼彻斯特、伯明翰和利兹等,村镇及周围农村地区的大量农民转化成了工业劳动力。

——《新华文摘》2015年第18期

(1)依据材料一,指出英格兰西北部大城市兴起的动力,并结合时代背景,分析这一现象对农村的影响。

材料二 近代中国大城市主要兴起于沿海和条约口岸。这些地方外资集中,进出口贸易繁忙,政府又开展了自强运动,使得更多的中国商人移居那里,同时,失去生计的农民也来到城市寻找工作。这样,越来越多的沿海和条约口岸成为中国金融、工商业和人口集中之地,如上海、南京、广州、汉口、天津都发展成为相当规模和拥有一定财富的中心城市。 ——摘编自徐中约《中国近代史》

(2)依据材料二,概括近代中国大城市发展的原因,并指出其时代背景。 材料三 下图是农村城镇化的两种成功模式。

天津华明镇 瑞士小村镇

(3)结合图中场景,分别指出农村城镇化两种建设模式的特点及制度因素。 (4)综上,谈谈你对城市化的认识。

【答案】(1)动力:工业革命或者工业化的开展。影响:推动农村城镇化,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深入农村,许多农民转变为工业劳动力。

(2)原因:通商口岸开放;外资集中、进出口贸易繁忙或者与世界市场联系加强;政府开展“自强运动”或者洋务运动开展;破产农民转变为雇佣工人或者自然经济解体。时代背景: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外国侵略的冲击,西方文明的传播,经济结构变化或者自然经济解体、近代工商业发展。

(3)前者:大城市化;后者:小村镇化。制度因素:前者属于社会主义制度下政府调控为主,后者属于资本主义制度下市场主导为主。

(4)城市化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对国家的发展起着重大作用;城市化受政府政策和国内外形势的影响;由于各国国情不同,城镇化建设模式呈现多元化的特点。 【解析】

试题分析:(1)第一小问根据“18世纪中期至19世纪中期,随着纺织工业和采煤冶铁等工业的发展”归纳回答。第二小问根据“英格兰西北部的许多村镇发展为大城市”“村镇及周围农村地区的大量农民转化成了工业劳动力”归纳回答。

(2)第一小问根据“主要兴起于沿海和条约口岸”“这些地方外资集中,进出口贸易繁忙”“政府又开展了自强运动”“失去生计的农民也来到城市寻找工作” 归纳回答。第二小问结合所学知识,从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外国侵略的冲击、西方文明的传播、经济结构变化或者自然经济解体、近代工商业发展等角度回答。

(3)第一小问根据图片可以得出中国农村城镇化是走向大城市化,瑞士农村城镇化是小村镇化。第二小问再结合中国和瑞士的制度因素回答。

(4)综合上述材料,可以从城市化的作用、影响城市化的因素以及城市化的特点等角度归纳回答。 工业革命·考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与发展·英国城市化;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晚清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和民族工业的兴起·近代城市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改革开放·现代城市化。

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中国作为发展中的大国,必须准确把握和定位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的角色,加强和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国家主权理论与实践体系,着力增强国家的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为维护主权提

供强有力的政治、经济、文化制度保障。在发展国家主权时,应始终坚持发展国家主权与维护国家利益协调发展,坚持发展国家主权与促进世界经济协调发展,坚持发展国家主权与尊重世界各国主权协调发展,坚持发展图家主权与维护世界和平协调发展。

——摘编自黄萍《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国家主权原则研究》

从材料中提取相关信息,拟定一个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阐述须有史实依据。)

【答案】论题: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中国应坚持发展国家主权与促进世界经济发展的有机统一。 阐述:经济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的经济主权和经济安全都带来了一定冲击,但经济全球化是世界发展的潮流。中国应积极参与经济全球化,参与制定国际经济运行中的相关法律法规,切实维护中国的主权和利益。同时,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中国在积极参与制定相关经济法律法规时,又要充分考虑世界经济发展的多样性,以实现中国与世界的共赢。所以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中国应坚持发展国家主权与促进世界经济发展的有机统一。 【解析】

【详解】本题设问开放,言之成理即可。由材料“中国作为发展中的大国……在发展国家主权时,应始终坚持发展国家主权与维护国家利益协调发展,坚持发展国家主权与促进世界经济协调发展”,可确定论题为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中国应坚持发展国家主权与促进世界经济发展的有机统一。阐述环节,要从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的道理,承认经济全球化是世界发展的潮流,所以中国应积极参与经济全球化;但是,经济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的经济主权和经济安全都带来了一定冲击,所以中国应坚持发展国家主权。

5.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povd.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