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网络原理习题

更新时间:2023-03-08 16:42:46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第一章概述

1. 网络把__连接在一起,互联网把__连接在一起? 2. 因特网是由什么发展而来的?

3.从因特网的工作方式上看,可以划分为哪两大块? 4.简述主机和路由器的作用?

5.两个主机上运行程序之间的通信方式可分为几种?分别是什么? 6.简述分组交换的原理。

7.常用的速率单位有哪些?带宽单位? 8.什么是发送时延,什么是传播时延?

9.什么是信道利用率?信道利用率与时延成_比。

10.OSI体系结构分为_层?TCP/IP体系结构分为_层,分别是哪几层? 11.综合后的网络体系结构有哪几层?

课后题1-14,1-20,1-21

主机甲通过1个路由器(存储转发方式)与主机乙互联,两段链路的数据传输速率均为10Mb/s,主机甲分别采用报文交换和分组大小为10kb的分组交换向主机乙发送1个大小为8Mb的报文。若忽略链路传播延时、分组头开销和分组拆装时间,则两种交换方式完成该报文传输所需的总时间分别为()

A 800ms、1600ms B 801ms、1600ms C 1600ms、800ms D 1600ms,801ms

在如图所示的采用“存储-转发”方式的分组交换网络中,所有链路的数据传输速率为100Mb/s,分组大小为1000B,其中分组头大小为20B,若主机H1向主机H2发送一个大小为980000B的文件,则在不考虑分组拆装时间和传播延时的情况下,从H1发送到传送到H2为止,需要的时间至少是__ A 80ms B 80.08ms C 80.16ms D 80.24ms

第二章 物理层

1.通信系统的组成。

2.物理层中信号是“模拟的”,代表消息的参数取值是_的?“数字的”,代表消息的参数取值是_的?

3.什么是编码,什么是调制?

4.什么是单工通信,半双工通信和全双工通信? 5.常见的有线网的传输媒体有哪些? 6.什么是复用?

7. 常用的复用技术有哪些? 8什么是接入网?

9目前的接入技术主要有哪些?其中通过电话线接入的接入方式有哪些?通过有线电视网接入的技术有哪些? 10. FTTH指_? 11. FTTB指_?

课后题2-6

假定A、B和C站使用CDMA系统同时发送比特0,它们的码片序列如下: A:(–1 –1 –1 +1 +1 –1 +1 +1) B:(–1 –1 +1 -1 +1 +1 +1 –1) C:(–1 +1 – 1 +1 +1 +1 –1 –1)

问各路信号合成的发送码片序列是什么?

某个CDMA方收到一个如下的码片序列: (–1 +1 –3 +1 –1 –3 +1 +1)

假如各发送站的码片序列分别为: A:(–1 –1 –1 +1 +1 –1 +1 +1) B:(–1 –1 +1 –1 +1 +1 +1 –1) C:(–1 +1 –1 +1 +1 +1 –1 –1) D:(–1 +1 –1 –1 –1 –1 +1 –1)

哪些站点发送了数据?分别发送了什么数据?

站点A、B、C 通过CDMA 共享链路,A、B、C 的码片序列分别是(1,1,1,1)、(1,-1,1,-1)和(1,1,-1,-1)。若C 从链路上收到的序列是(2,0,2,0,0,-2,0,-2,0,2,0,2),则C 收到A 发送的数据是。 A.000 B.101 C.110 D.111

第三章数据链路层

1.数据链路层使用的信道主要有:_和_

2.数据链路层传送的数据单位为_,如何做界定?

3.在数据链路层传送的帧中,广泛使用了_的检错技术。

4.为了做差错检验,在数据链路层在每一帧的数据后面添加的冗余码称为_ 5.用CRC检错技术计算数据为M= 101001,除数为P = 1101的冗余码FCS。 6.数据的接收端如何对收到的帧进行CRC检验? 7.什么是可靠的传输? 8.什么是停止等待协议?

9.停止等待协议的信道利用率是什么? 10. ppp协议是___时使用的协议? 11. ppp协议的首位标志字段是_?

12.PPP协议解决透明传输的两种方法是:_和_

13.PPP协议在采用0比特传输时,每发现有_个连续的1,插入一个_。 14.什么是局域网? 15.什么是MAC地址?

16.载波监听多点接入/碰撞检测 CSMA/CD 中的“载波监听”和“碰撞检测”的含义。 17.什么是以太网争用期?争用期的特点是什么?

18.在10 Mb/s的以太网,争用期内可以发送_个字节?

19.在10 Mb/s的以太网规定的最短有效帧长度为_个字节?凡是小于最短有效帧长的都为_ 20.以太网的参数a是_与_之比,参数a值越_,信道利用率越高。

21.集线器工作在_层,使用集线器的以太网,逻辑上是_拓扑类型的局域网。 22.数据链路层是利用_地址来传递信息的。 23.物理地址又称为MAC地址,存储在_中

24.以太网MAC帧首部有_个字节,尾部有_个字节?数据部分要求长度范围是_? 25.使用集线器把局域网扩展,扩展后的更大的局域网处于_碰撞域中 26.使用网桥把局域网扩展,扩展后的更大的局域网处于_碰撞域中 27.简述网桥的工作原理(自学习和转发)

课后题3-9,3-19,3-27,3-30,3-41

1.在一个采用CSMA/CD协议的网络中,传输介质是一根完整的电缆,传输速率为1Gbit/s,电缆中信号传播速度为200000km/s。若最小数据帧长度减少800bit,则最远的两个站之间的距离至少需要___

A增加160米 B增加80米 C减少160米 D减少80米

2.某局域网采用CSMA/CD协议实现介质访问控制,数据传输速率为10Mbit/s,主机甲和主机乙之间的距离为2km,信号传播速度为200 000km/s。若主机甲和主机乙发送数据时发生冲突,则从开始发送数据时刻起,到两台主机均检测到冲突时刻止,最短需经过多长时间?最长需经过多长时间(假设主机甲和主机乙发送数据过程中,其他主机不发送数据)?

3 某以太网拓扑及交换机当前转发如下图所示,主机00-e1-d5-00-23-a1向主机00-e1-d5-00-23-c1发送1个数据帧。主机00-e1-d5-00-23-c1收到该帧后,向主机00-e1-d5-00-23-a1发送1个确认帧,交换机对这两个帧的转发端口分别是( )。

A{3}和{1} B {2,3}和{1} C{2,3}和{1,2} D{1,2,3}和{1}

第四章 网络层

1.因特网的网络层提供怎样的服务?

2.网络互连使用什么网络设备? 3.什么是IP地址?

4. 分类的IP地址由_和_组成?

5.A类地址以_开头,前_位为它的网络号?其主机位能表示_个IP地址? 6.B类地址以_开头,前_位为它的网络号?其主机位能表示_个IP地址? 7. C类地址以_开头,前_位为它的网络号?其主机位能表示_个IP地址? 8.一个路由器至少有_个不同的IP地址?

9.128.14.32.0/20 表示的地址块共有_个IP地址?这个地址块的网络前缀有_位?

10.网络地址是一个地址块中最_的IP地址,广播地址是一个地址快中最_的IP地址。

11.将地址块206.0.68.0/22划分出需要100个IP地址的子网,该子网的网络前缀可取为/_?原地址块可划分为_个这样的网络?

12.将地址块206.0.68.0/22划分出需要350个IP地址的子网,该子网的网络前缀可取为/_?原地址块可划分为_个这样的网络?

13.怎样判断两台主机是否处于同一个网络中?

14.网桥连接的网络是_的网络,路由器连接的网络是_的网络。 15. 路由器不同的接口的IP地址是否相同?所在网络是否相同? 16.IP地址放在_的首部,物理地址(MAC地址)放在_的首部? 17.负责IP地址到物理地址转换的协议是_ 18.简述ARP协议的工作原理。 19.IP数据报由_和_组成。

20.IP数据报首部的固定长度为_个字节。

21.路由表包含哪几项?路由器是按照主机的_地址进行转发的? 22.简述路由器的转发方法。

23.ICMP报文种类有几种?分别是什么?

24. Ping命令用来测试两个主机间的_,它使用的是_报文。

25. 在总之系统AS内部使用的路由协议称为_,例如_和_,在AS外部使用的路由协议称为_,例如_。

26. RIP是基于_的路由选择协议,只允许一条路径最多只能包含_个路由器,超过这个距离表示这个网络_。

27. 简述RIP协议的要点。 28. 简述OSPF协议的要点。

29. BGP协议是在AS之间交换的是_信息。

30. 192.168.1.3这个IP地址能否被因特网中的路由器转发? 31.使用本地地址的主机如何与外界通信? 32.IPV6地址有_位。

33.IPV6首部固定长度为_字节,称为基本首部。

34.IPv6用冒号十六进制标记法,用冒号分隔成_段,每一段包含_位,用_位十六进制表示?

例题4-1,4-3,4-4

课后题4-12,4-21,4-22,4-25,4-26,4-27,4-29,4-31,4-32,4-33,4-37,4-38

1. 某主机IP地址为180.80.77.55,子网掩码255.255.252.0,若该主机向其所在子网发送广播分组,目的地址可以是___

A 180.80.76.0 B 180.80.76.255 C 180.80.77.255 D 180.80.79.255

2. 在子网192.168.4.0/30中,能接收目的地址为192.168.4.3的IP分组最大主机数是__ A 0 B 1 C 2 D 4 3. 某网络的IP地址空间为192.168.5.0/24,采用定长子网划分。子网掩码为255.255.255.248。则该网络中最大子网个数,每个子网内最大可分配地址个数分别为___ A 32, 8 B 32, 6 C 8, 32 D 8, 30

4. 某组织分配到一个地址块,其中第一个地址是14.24.74.0/24。这个组织需要划分为11个子网。具体要求是:

(1)具有50个地址的子网1个; (2)具有25个地址的子网2个; (3)具有10个地址的子网3个; (4)具有2个地址的子网4个

试设计这些子网(以上地址均为可分配的地址)。分配结束后还剩下多少个地址?

5. IP地址块202.113.79.0/27,202.113.79.32/27和202.113.79.64/27经过聚合后可用的地址数为( )

A、64 B、92 C、94 D、126

6. 某网络的拓扑结构如下图所示,路由器R1只有到达子网192.168.1.0/24的路由。为了使R1可将IP分组正确的路由到图中的所有子网,则在R1中需要增加的一条路由(目的网络,子网掩码,下一跳)是__

A 192.168.2.0 255.255.255.128 192.168.1.1 B 192.168.2.0 255.255.255.0 192.168.1.1

C 192.168.2.0 255.255.255.128 192.168.1.2 D 192.168.2.0 255.255.255.0 192.168.1.2

7.某网络中的路由器运行OSPF 路由协议,题42 表是路由器R1 维护的主要链。路状态信息(LSI),题42 图是根据题42 表及R1 的接口名构造出来的网络拓扑。

(1)假设路由表结构如下表所示,请给出图中R1 的路由表,要求包括到达图中子网192.1.x.x 的路由,且路由表中的路由项尽可能少。 目的网络,下一跳,接口

(2)当主机192.1.1.130 向主机192.1.7.211 发送一个TTL=64 的IP 分组时,R1 通过哪个接口转发该IP 分组?主机192.1.7.211 收到的IP 分组TTL 是多少?

第五章运输层

1.网络层的两个端点为_,运输层的两个端点为_。

2.运输层需要有两种不同的协议,即面向连接的_和无连接的_ 3.运输层用_来标识不同的进程,是_位的二进制。 4.熟知端口号的取值范围为_?

5.简述UDP的主要特点。(有无连接,是否可靠,是否支持一对多,面向报文还是字节,首部字节数)

6.简述TCP的主要特点。

7.在TCP首部中的“序号”和“确认号”分别表示什么?“窗口”的作用是?SYN表示?FIN表示?ACK表示?

8 简述发送窗口的工作过程。图5-9

9.什么是流量控制?怎样实现流量控制?图5-15 10.TCP连接的建立需要_次握手?释放需要_次握手? 11.什么是拥塞控制?

12. 为了实现拥塞控制,在发送方应维持一个_窗口,窗口的大小取决于_? 13. 发送窗口大小计算公式?

14.简述拥塞控制方法中慢启动算法的工作原理。 15.简述拥塞控制中拥塞避免算法的工作原理。

16.在发生拥塞时,慢启动门限值和拥塞窗口是怎样变化的?

17.在利用慢启动和拥塞避免算法进行拥塞控制时,假设慢开始门限的初始值是16,拥塞窗口的大小初始值为_。

18.当拥塞窗口增加到4时,可正确收到数据包的确认,此时拥塞窗口应调整为_。 19.当拥塞窗口增加到19时,可正确收到数据包的确认,此时拥塞窗口应调整为_?

20. 当拥塞窗口增加到24时,无法收到数据包确认,此时,拥塞窗口应调整为_?慢开始门限应调整为_?

21. 快速恢复是当发送发收到连续的_个重复ACK时,调整慢启动门限为_,拥塞窗口为_.

1主机甲与主机乙之间建立一个TCP连接,双方持续有数据传输,且数据无差错与丢失。若甲收到1个来自乙的TCP段,该段的序号为1913、确认号为2046、有效载荷100个字节,则甲立即发送给乙的TCP段序号和确认号分别是( )

A 2046,2012 B 2046,2013 C 2047,2012 D 2047,2013

2.主机甲与主机乙建立了一个TCP连接,主机甲向主机乙连续发送了三个TCP报文段,分别包含了长度为300B,400B和500B的数据,其中第三段报文的序号seq=900,若主机乙正确收到了第1个和第3个报文段,则主机乙向主机甲发送的确认报文中确认号ack为() A 300 B 500 C 1200 D 1400

3.主机甲与主机乙建立了一个TCP连接,主机甲向主机乙连续发送了两个TCP报文段,分别包含了长度为300B和500B的数据,其中第一段报文的序号seq=200,主机乙正确收到了两个报文段,向主机甲发送的确认报文中确认号ack为() A 500 B 700 C 800 D 1000

4.主机甲与主机乙发送了一个(SYN=1,seq=11220)的TCP段,期望与主机乙建立连接,若主机乙接收该连接请求,则主机乙向主机甲发送的正确TCP段可能是( ) A(SYN=0,ACK=0,seq=11221,ack=11221) B(SYN=1,ACK=1,seq=11220,ack=11220) C(SYN=1,ACK=1,seq=11221,ack=11221) D(SYN=0,ACK=0,seq=11220,ack=11220)

5.主机甲与主机乙建立了一个TCP连接,TCP的最大段长度是1000B。若主机甲当前的拥塞窗口cwnd=4000B,在主机甲向主机乙连续发送了两个最大段后,成功收到主机乙对主机甲第一个报文段的确认,确认段中通告的接收窗口大小rwnd=2000B,此时,主机甲还可以向主机乙发送的最大字节数是()

A 1000 B 2000 C 3000 D 4000

6.主机甲和主机乙已建立了TCP 连接,甲始终以MSS=1KB 大小的段发送数据,并一直有数据发送;乙每收到一个数据段都会发出一个接收窗口为10KB 的确认段。若甲在t时刻发生超时时拥塞窗口为8KB,则从t时刻起,不再发生超时的情况下,经过10个RTT后,甲的发送窗口为()

A 8KB B 9KB C 10KB D 11KB

7.主机甲和主机乙新建一个TCP连接,甲的拥塞控制初始阈值为32KB,甲向乙始终MSS=1KB大小的段发送数据,并一直有数据发送;乙为该连接分配16KB接收缓存,并对每个数据段进行确认,忽略段传输延迟。若乙收到的数据全部存入缓存,不被取走,则甲从连接建立成功时刻起,未发送超时的情况下,经过5个RTT后,甲的发送窗口是 A 1KB B 8KB C 16KB D 32KB

第六章应用层

1.什么是域名解析?什么是域名服务器? 2.域名www.sohu.com中的顶级域名为_ 3.域名www.sohu.com.cn中的二级域名为_ 4.域名服务器有哪几种类型?

5.不管是哪一个本地域名服务器,若要对因特网上任何一个域名进行解析,只要自己无法解析,就首先求助于_。

6.当一个主机发出 DNS 查询请求时,这个查询请求报文就发送给_。 7.主机向本地域名服务器的查询一般都是采用_查询。

8.本地域名服务器向根域名服务器的查询通常是采用_查询。 9.怎样标志分布在整个因特网上的万维网文档?

10.在万维网客户程序与万维网服务器程序之间进行交互所使用的协议为_ 11.编译万维网文档的语言为_ 12.URL的一般形式为_?

13.简述点击页面上的URL后页面是如何显示在浏览器上的? 14.HTTP有哪两类报文?

15.万维网搜索引擎包括哪三个主要环节? 16.发送电子邮件必不可少的三部分为_、_和_

17.发件人用户代理将邮件发送给邮件服务器用到的协议为__,发件方邮件服务器发送邮件到收件方邮件服务器用到的协议为_,收件方邮件服务器将邮件发送给收件人用户代理用到的协议为__

18.简述发送和接收电子邮件的过程。

19.FTP服务器进程由两大部分组成:一个_进程和若干个_进程?

20.在FTP的客户和服务器之间要建立两个连接:_连接和_连接,实际用于传输文件的是_,_连接贯穿整个用户会话期间的是_连接,针对每一次文件传送都需要建立一个新的_连接。 21.需要IP地址的主机在启动时向DHCP服务器以__方式发送___报文,该报文的源地址和目的地址分别为_和_?

22.DHCP服务器的应答报文叫做_报文,提供了_等配置信息? 23.DNS使用运输层_协议 24.HTTP使用运输层_协议 25.SMTP使用运输层_协议 26.FTP使用运输层_协议 27.DHCP使用运输层_协议

1.如果本地域名服务器无缓存,当采用递归方法解析另一网络某主机域名时,用户主机、本地域名服务器发送的域名请求消息数分别为( ) A 一条、一条 B 一条、多条 C 多条、一条 D 多条、多条

2.通过POP3协议接收邮件时,使用的传输层服务类型是() A.无连接不可靠的数据传输服务 B.无连接可靠的数据传输服务 C.有连接不可靠的数据传输服务

D.有链接可靠的数据传输服务

3.下列关于SMTP 协议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I.只支持传输7 比特ASC II 码内容 II.支持在邮件服务器之间发送邮件

III.支持从用户代理向邮件服务器发送邮件 IV.支持从邮件服务器向用户代理发送邮件 A.仅I、II 和III B.仅I、II 和IV C. 仅I、III 和IV D.仅II、III 和IV

4.使用浏览器访问某大学Web 网站主页时,不可能使用到的协议是( ) A.PPP B.ARP C.UDP D.SMTP

5.若用户1与用户2之间发送和接收电子邮件的过程如下图所示,则图中①、②、③阶段分别使用的应用层协议可以是__

A.SMTP、SMTP、SMTP B.POP3、SMTP、POP3 C.POP3、SMTP、SMTP D.SMTP、SMTP、POP3

6. FTP客户和服务器间传递FTP命令时,使用的连接是__ A 建立在TCP之上的控制连接 B 建立在TCP之上的数据连接 C 建立在UDP之上的控制连接 D 建立在UDP之上的数据连接

7.某网络拓扑如图所示,其中路由器内网接口、DHCP服务器、WWW服务器与主机1均采用静态IP地址配置,相关地址信息见图中标注;主机2~主机N通过DHCP服务器动态获取IP地址等配置信息。

1)DHCP服务器可为主机2~主机N动态分配IP地址的最大范围是什么?主机2使用DHCP协议获取IP地址的过程中,发送的封装DHCP Discover的IP数据报源地址和目的地址分别是

什么?

2)若主机1的子网掩码和默认网关分别配置为255.255.255.0和111.123.15.2,则该主机是否能访问WWW服务器?是否能访问Internet?请说明理由。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pqg6.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