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山开发利用方案

更新时间:2023-03-08 06:03:55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德钦县盛鑫矿业开发有限公司

贝吾尼吕铜矿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

昆明有色冶金设计研究院

二00八年一月

德钦县盛鑫矿业开发有限公司贝吾尼吕铜矿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

德钦县盛鑫矿业开发有限公司贝吾尼吕铜矿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

院 长 周 强 副 院 长 总工程师

副 院 长 王怀德

刘 刚 副总工程师 李进生

总设计师 瞿金志、郭忠林

昆明有色冶金设计研究院、昆明西岭矿业科技有限公司

德钦县盛鑫矿业开发有限公司贝吾尼吕铜矿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

德钦县盛鑫矿业开发有限公司

贝吾尼吕铜矿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

设计单位: 昆明有色冶金设计研究院

昆明西岭矿业科技有限公司

项目负责人: 瞿金志、郭忠林 设 计: 王天龙、施雄斌 计算机绘图: 王 颖 校 核: 于朋涛 报告审定: 瞿金志、郭忠林

昆明有色冶金设计研究院、昆明西岭矿业科技有限公司

德钦县盛鑫矿业开发有限公司贝吾尼吕铜矿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

目 录

1 概 述 ...................................................................................... 1

1.1 概况 ................................................................................................... 1

1.2 编制依据及设计原则 .......................................................................... 4

2 市场预测 .................................................................................. 5 3 矿产资源概况 ........................................................................... 7

3.1 矿区地质 ............................................................................................ 7

3.2 矿体特征 ........................................................................................... 11 3.3 矿石质量 .......................................................................................... 13 3.4 矿体围岩及夹石 ............................................................................... 15 3.5 矿石加工技术性能 ............................................................................ 15 3.6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及环境地质概况 ............................................... 16 3.7 矿区资源储量 ................................................................................... 18 3.8 存在问题及建议 ............................................................................... 19

4 建设规模及产品方案 ............................................................... 20

4.1 建设规模 .......................................................................................... 20

4.2 产品方案 .......................................................................................... 20 4.3 设计利用储量 ................................................................................... 20

5 矿床开采 ................................................................................ 21

5.1 开采范围和开采方式选择 ................................................................. 21 5.2 开采技术条件 ................................................................................... 21 5.3 中段设置 .......................................................................................... 21 5.4 采矿方法 .......................................................................................... 22 5.5 矿山生产能力 ................................................................................... 25 5.6 开拓运输系统 ................................................................................... 26 5.7 出矿进度计划及基建工程量 ............................................................. 28

6 公用辅助设施 ......................................................................... 30

6.1 总图 ................................................................................................. 30 6.2 供电 ................................................................................................. 30 6.3 供水 ................................................................................................. 31 6.4 土建 ................................................................................................. 31

7 矿山地质灾害评价和预防措施 ................................................. 32

7.1 矿山地质灾害评价 ............................................................................ 32

7.2 矿山地质灾害预防措施 ..................................................................... 32 7.3 矿山地质灾害危险评估 ..................................................................... 33

昆明有色冶金设计研究院、昆明西岭矿业科技有限公司 I

德钦县盛鑫矿业开发有限公司贝吾尼吕铜矿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

8 环境保护、安全技术、工业卫生及节能 .................................. 34

8.1 环境保护 .......................................................................................... 34 8.2 安全技术 .......................................................................................... 36 8.3 工业卫生 .......................................................................................... 36

9 组织机构及劳动定员 ............................................................... 38

9.1 企业组织机构 ................................................................................... 38

9.2 劳动定员 .......................................................................................... 38 9.3 职工培训 .......................................................................................... 38

10 建设工期及进度 .................................................................... 39

10.1 建设工期 ........................................................................................ 39 10.2 进度安排 ........................................................................................ 39

11 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 ............................................................. 40

11.1 投资估算 ........................................................................................ 40

11.2 流动资金 ........................................................................................ 40 11.3 项目总资金 ..................................................................................... 40 11.4 资金筹措 ........................................................................................ 40

12 经济效益分析 ....................................................................... 44

12.1 成本及费用 .................................................................................... 44 12.2 财务效益分析 ................................................................................. 44 12.3不确定性分析 .................................................................................. 45 12.4经济效益分析 .................................................................................. 45

13 开发方案简要结论、存在问题及建议 ...................................... 49

13.1 开发方案简要结论 .......................................................................... 49 13.2 存在问题及建议 ............................................................................. 49

设计附件及附图 ........................................................................... 52

昆明有色冶金设计研究院、昆明西岭矿业科技有限公司 II

德钦县盛鑫矿业开发有限公司贝吾尼吕铜矿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

1 概 述

1.1 概况

1.1.1 矿区地理位置

德钦县盛鑫矿业开发有限公司贝吾尼吕铜矿位于德钦县城19°方向平距55km处,行政区划隶属于云南省迪庆州德钦县羊拉乡贝吾村委会管辖。地理极值坐标:东径99°05′30″—99°07′00″,北纬28°56′00″—28°59′00″。

德钦县盛鑫矿业开发有限公司贝吾尼吕铜矿2008年1月8日经云南省国土资源厅批复的划定矿区范围((滇)矿复[2007]第090号)由10个拐点圈闭(拐点坐标如表1—1所示),开采深度由3600 m至2500 m,开采面积为4.2558 km2。

表1—1 贝吾尼吕铜矿矿区范围的拐点坐标表

坐标 拐点号 矿1 矿2 矿3 矿4 矿5 矿6 矿7 矿8 矿9 矿10 矿区面积 开采深度 X y 3207485.00 3204713.00 3204713.00 3203750.00 3203750.00 3205636.00 3205635.00 3206559.00 3206560.00 3207484.00 33511000.00 33511000.00 33510563.00 33510563.00 33509750.00 33509747.00 33508935.00 33508934.00 33510559.00 33510558.00 4.2558 km2 3600 m~2500 m 昆明有色冶金设计研究院、昆明西岭矿业科技有限公司 1

德钦县盛鑫矿业开发有限公司贝吾尼吕铜矿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

1.1.2 交通状况

德钦县盛鑫矿业开发有限公司贝吾尼吕铜矿,位于德钦县城19°方向平距55km处,有县乡公路与214线国道相连。大理至中甸、伏龙桥为214线国道,伏龙桥至羊拉乡政府沿江三级公路途经矿区。矿区距大理市580千米,距昆明市约1000千米;昆明—香格里拉县(中甸)有直航班机到达,大理—丽江铁路正在修建中,交通方便(如图1—1)。

矿区位置

图1—1 矿区交通位置

昆明有色冶金设计研究院、昆明西岭矿业科技有限公司 2

德钦县盛鑫矿业开发有限公司贝吾尼吕铜矿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

1.1.3 矿区自然及经济地理

矿区处于雪域青藏高原南缘,横断山脉北段。高眺悬观,雪山狭谷,山势如潮,溪沟江河水流湍急。在澜沧江与金沙江之间有甲午雪山、人支雪山、白茫雪山,海拔4800—4500米。矿区东侧金沙江峡谷最低2200米,高差达2600—2300米,属高山深切割地区。矿区海拔2320—3621米,相对高差1301米, 在侵蚀高山、峡谷地貌的基础上,经过后期冰川、河流作用的改造,地貌趋于复杂化。地形坡度多数大于36°,陡坎、陡崖比比皆是。

矿区属金沙江水系,位于中义河南500米处,水力(利)资源丰富。 气候为寒温带山地季风气候,由于地形高差大,垂直气温变化和植被分带明显。3200米以下为干旱河谷地区,谷坡陡峭,坡度多在30°—60°;气候干燥,年降雨量在200—400毫米以下,夏日炎热,冬季寒冷,土层薄,基岩裸露,倒石堆众多,植被稀疏,仅有少数耐旱的草本植物及灌木丛。

当地居民为藏族,村落稀少,人口密度每平方千米不足7人,劳动力缺乏。主要从事于农牧业,种植玉米、小麦、青稞等,粮食不能自给,收入主要来于畜牧业及销售虫草、松茸等,经济收入较少,属贫困高山区。羊拉铜矿当地无厂矿企业,仅县城附近有小型木材加工厂,县财政收入较少,每年靠国家财政补贴,属国家级贫困县。

德钦县境内水力资源丰富,已建有小水电站40余座,其中的阿冬河水电装机电量4000千瓦;格亚顶水电装机电量6000千瓦。

羊拉铜矿及中义河电站目前正在修建中,当地工业正属起步阶段。 近来随作当地铜、铜矿的开采利用,区内经济条件正逐渐好转。

1.1.4 建设单位及单位性质

矿山名称:德钦县盛鑫矿业开发有限公司贝吾尼吕铜矿 建设单位:德钦县盛鑫矿业开发有限公司 法人代表:李虎

建设地址:德钦县羊拉乡贝吾村 经营范围:铜矿的开采、销售 经济类型:私营企业 开采矿种:铜矿 开采方式:地下开采 生产规模:7.5万t/a

昆明有色冶金设计研究院、昆明西岭矿业科技有限公司 3

德钦县盛鑫矿业开发有限公司贝吾尼吕铜矿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

1.2 编制依据及设计原则

1.2.1 编制依据

1、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设计委托书。

2、云南省地质调查院2007年10月提交的《云南省德钦县贝吾尼吕铜矿普查报告》。

3、云南省国土资源厅2007年11月23日出具关于《云南省德钦县贝吾尼吕铜矿普查报告》矿产资源储量评审备案证明(云国土资储备字[2007]161号)。

4、云南省国土资源厅矿产资源储量评审中心2007年11月23日出具的关于《云南省德钦县贝吾尼吕铜矿普查报告》评审意见(云国土资矿评储字[2007] 160号)。

5、云南省国土资源厅2008年1月8日出具的关于《德钦县盛鑫矿业开发有限公司贝吾尼吕铜矿划定矿区范围》的批复((滇)矿复[2007]第090号)。

6、《中华人民共和国矿产资源法》。 7、《爆破安全规程》(GB6722—2003)。 8、《中华人民共和国矿山安全法》。 9、云南省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要求。

1.2.2 设计原则

1、在满足安全和生产的前提下,对矿产资源的开发统一规划,合理布局、合理开采、安全生产和综合利用。尽量利用现有设施及现有工程,采用最简单、最节约、生产安全性好、基建时间最短的建设方案,争取尽快投产和达产。

2、结合建设单位的实际情况,尽可能采用便于管理和操作而经济效益又较为理想的开采设计方案。

3、选用的设备必须性能可靠、经久耐用、易于操作检修。 4、选用的采矿方法应能尽量回收矿产资源。 5、尽量利用已有巷道工程,减少基建投资。

6、根据当地最新材料价格进行工程投资估算及技术经济评价,能够较为准地反映本项目的实际情况。

7、认真遵循“三同时”(矿山建设工程的安全设施必须和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的原则,并搞好环境保护。

8、由于该矿区铜矿石类型与邻近羊拉铜矿类同,其矿石的选矿工艺可以采用羊拉铜矿的选矿工艺,其工艺流程、技术都较为成熟,因此本次矿山开采设计不考虑铜选厂设计内容。

昆明有色冶金设计研究院、昆明西岭矿业科技有限公司 4

德钦县盛鑫矿业开发有限公司贝吾尼吕铜矿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

2 市场预测

总体来看,新一年内中国铜供应量继续增加,消费增长水平回落,持续数年的价格上涨局面可能结束。多空因素并存和交替成为市场主导方面,将引发价格行情的较大幅度波动。

1)新增产能继续释放,供应压力较大

2007年中国铜市供应压力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是新增产能继续释放。进入本世纪以来,尤其是近3年来,中国铜加工能力进入了大规模增长期和集中释放期,年均增幅在20%以上,远远超出以往的增长水平。进入2007年后,即使按照大大回落的10%的增幅计算,中国全年铜产量也会达到或接近320万吨。

二是出口水平大大回落。铜属于高耗能的资源性产品,其大量出口不利于中国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为此,有关方面出台了提高关税等抑制措施。这些措施效应将在新一年内继续显现,从而导致出口水平的较大回落。出口量的减少,势必使得继续释放的新增产能压力转向国内市场。

三是进口量会转降为升。经过2006年的大幅下降,目前中国铜的年进口量已经不足100万吨。因此,新一年铜进口量的下降空间明显缩小。随着经济规模的扩大和加工制造业的发展,以及相关方面和企业补库的需要,预计2007年中国铜的进口量将超过100万吨,比上年有所增加。

四是上年结转库存量较大。按照“买涨不买落”市场法则和历史经验,价格强劲上涨之时,亦是社会库存最多之日,尤其是囤积居奇,等待涨价的中间需求最为膨胀的时期。目前上海期货交易所的显性库存已经达到3万吨。这些隐性和显性库存都有可能成为新一年的供应货源。

综上所述,预计2007年中国铜的可供量将达到或超过450万吨,其中新增资源量将达到440万吨,比上年增长12%以上,完全扭转下降局面。

2)需求增长格局不变,力度有所减弱

从新一年的宏观格局来看,尽管2007年中国经济增长的上升周期还没有结束、中国还处于重化工业时期、全球经济增长也不会出现根本性逆转,并且还有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新因素涌现,因而铜的消费继续保持增长格局,但其力度却有所减弱,增速相应回落。一是目前拉动全球经济增长的两大发动机:中国和美国经济增长在2007年都会放缓。权威部门预测,2007年

昆明有色冶金设计研究院、昆明西岭矿业科技有限公司 5

德钦县盛鑫矿业开发有限公司贝吾尼吕铜矿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

中国经济增速将回落1-2个百分点,尤其是固定资产投资回落较多。受其影响,预计2007年中国铜的消费量(含出口)将超过400万吨,比上年增长5%以上,小幅增长局面依旧。如果不发生意外情况,全年供求关系可以平衡。

3)持续上涨局面结束,价格行情大幅波动

总体来看,中国铜价格多年持续上涨的局面将在2007年内结束,全年价格行情大幅波动。

结束铜价格水平持续上涨局面的主要因素,除了市场关系由偏紧转向平衡外,从整体商品状况来看,还在于:

(1)全球石油、煤炭、铜、橡胶等初级产品价格,普遍进入了高风险价位,长达数年的超级商品牛市已经结束,面临很大的行情逆转风险。有机构预测国际市场石油价格将跌落到50美元/桶以下水平。如果这个预测真的实现,对于矿石,进而对铜产品行情都会产生很大的向下性拖累。

(2)目前贸易顺差不断扩大,外汇储备急剧增多,明显加大了人民币升值压力。估计2007年人民币汇率还将保持上升态势,从而降低了铜及炉料的进口成本。

昆明有色冶金设计研究院、昆明西岭矿业科技有限公司 6

德钦县盛鑫矿业开发有限公司贝吾尼吕铜矿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

3 矿产资源概况

3.1 矿区地质

矿区位于唐古拉—昌都—兰坪—思茅褶皱系云岭—墨江褶皱带金沙江褶皱束北段,总体为一隆起构造带,由一系列近南北向紧密线性—短轴褶皱和同向断裂组成。

3.1.1 矿区地层

矿区出露泥盆系下统江边组(D1j)、中上统里农组(D2+3 l)、下石炭统贝吾组(C1b)、上三叠统歪古村组(T3 w)及第四系(Q)地层:

1、泥盆系(D)

呈北北东向分布于矿区东部,与下伏志留系整合接触,局部假整合接触。 据岩性组合及化石等资料,将其中、上统建立为里农组(D2+3 l)、下统建立为江边组(D1 j),按岩性特征及叠置关系,里农组(D2+3 l)、江边组(D1 j)又分别划分出三个段,之间均为连续沉积。现由老至新分述如下:

(1)江边组一段(D1 j 1)

岩性为浅灰白色薄层—块状大理岩夹绢云石英片岩、角闪安山岩。层厚990.68m。

(2)江边组二段(D1 j 2)

岩性以浅灰色变质绢云石英砂岩为主,夹含炭质黑云母石英片岩、透辉石变粒岩、角闪安山岩。层厚348.39m。

(3)江边组上段(D1 j 3)

岩性单一,为浅灰—浅灰白色中—厚层状细—中晶大理岩,局部夹砂质板岩、变质石英砂岩。层厚72.50m。

(4)里农组下段(D2+3 l 1)

岩性主要为浅灰色变质石英砂岩、深灰色绢云板岩,上、下部夹阳起透辉石岩及透镜状大理岩、角闪安山岩,中部夹灰白色石英岩。是重要的赋矿层位,里农KT2—KT4,江边KT1均产于此层位中。厚度223.89m。

(5)里农组中段(D2+3 l 2)

岩性单一,为灰白色厚层状细晶大理岩,底部夹砂质绢云板岩、变质石英砂岩,见零星铜矿化。含牙形刺化石Pdygnathus Vanus Stauffer,是里农KT2

昆明有色冶金设计研究院、昆明西岭矿业科技有限公司 7

德钦县盛鑫矿业开发有限公司贝吾尼吕铜矿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

矿体的顶板标志层。层厚169.98m。

(6)里农组上段(D2+3 l 3)

下部深灰色砂质绢云板岩、变质含钙质石英砂岩;上部浅灰白色中—厚层状细晶大理岩。里农KT1矿体位于该段。层厚450.67米。

2、下石炭统贝吾组(C1 b)

分布于矿区北西部。其上覆盖上三叠统歪古村组(T3 w)、第三系(E)。与下伏泥盆系整合接触。主要为致密块状玄武岩、杏仁状玄武岩、凝灰岩夹绢云板岩、大理岩。夹层与中酸性岩体接触附近矽卡岩化,具铜矿化。层厚740.42m。

3.1.2 矿区构造

矿段位于鱼波复式西翼,构造发育,以层间破碎带及节理、裂隙为主。 1、层间破碎带

受岩体侵入及区域断裂构造活动的影响,矿段地层中不同岩性段之间产生层间破碎,形成破碎带,厚数十厘米至2m。

2、节理、裂隙

矿区发育三组节理:NNE—NE、NEE、NW向。NNE—NE组裂隙面平直,向NW、NNW倾斜,倾角50°—70°,单条裂隙延伸较远,沿裂面充填石英、碳酸盐脉。NEE、NW组构成共轭剪节理,常配套出现,其中NW向组发育程度较NEE组为好。NW组节理向NE倾斜,倾角50°—72°,单条裂隙延伸较远,具尖灭再现、侧现的现象;NEE组节理,裂隙面光滑,波状弯曲,可见擦痕、磨擦镜面,向NW倾斜,倾角50°—68°,单条裂隙延伸较远,这两组节理在岩浆岩中呈闭合状,在板岩、变质石英砂岩、石英岩中呈开放型,有金属硫化物、石英脉等充填。

受岩性影响,上述几组裂隙密度变化大。岩体内外接触带,主要发育NNE—NE向组,密度8—25条/m,局部达28—35条/m,而NW组、NEE组密度仅为7条/m、11条/m。

3.1.3 岩浆岩

矿区以华力西期、印支—燕山期岩浆活动为主。华力西期以喷发作用为主,形成角闪安山岩、玄武岩等火山岩,印支—燕山期以侵入作用为主,形成中酸性侵入岩。

1、火山岩

昆明有色冶金设计研究院、昆明西岭矿业科技有限公司 8

德钦县盛鑫矿业开发有限公司贝吾尼吕铜矿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

岩性以角闪安山岩、玄武岩为主,主要分布于贝吾组(C1b)地层中,里农组(D2+3 l)、江边组(D1 j)地层中见少量分布。岩石描述为:

玄武岩:灰绿色,斑状结构,基质间粒间隐结构,块状构造,局部杏仁状构造。岩石由辉石(35%)、斜长石(45%)、碳酸盐及绿泥石等组成。斑晶主要为自形板柱状斜长石和少量粒状辉石;基质由细长条状斜长石构成格架,其间充填辉石、碳酸盐、绿泥石、玻璃质和磁铁矿等;气孔直径0.2—1毫米,充填有方解石、绿泥石等。

角闪安山岩:灰褐色,斑状结构,块状构造。斑晶为角闪石(20%)、具暗化边;基质由针状斜长石、片状黑云母和玻璃质组成,呈玻基交织结构。

2、侵入岩

矿段侵入岩发育,主要出露有尼吕、贝吾花岗闪长岩岩体,呈岩株状产出。岩体与围岩呈侵入接触,围岩具角岩化、矽卡岩化,局部具矿化。

(1)尼吕岩体

分布于尼吕村西南部,呈岩株状产出。出露面积约1.37平方千米,呈形态不规则。围岩主要为里农组(D2+3 l),北端侵入至贝吾组(C1 b),岩性单一,为中细粒花岗闪长岩。

(2)贝吾岩体

分布于贝吾矿段中部,呈岩株状产出,出露面积0.15平方千米,岩性为黑云花岗闪长岩,呈灰白色,半自形中粗粒结构,块状构造。成分有斜长石(40%)、钾长石(15%)、石英(25%)、角闪石(15%)、黑云母(5%)等。斜长石以中长石为主,An=32—48,具连续正常环带构造,绢云母化普遍;角闪石、黑云母局部绿泥石化;副矿物见锆石、磷灰石。围岩为贝吾组(C1 b)。岩体内部见贝吾组(C1 b)围岩捕虏体。

3、蚀变与矿化 (1)蚀 变

矿区岩体蚀变主要有硅化、碳酸盐化、绢云母化、泥化、绿泥石化。 硅化:最普遍和最显著的一种蚀变,表现形式有三种。①石英斑晶的熔蚀和再生;②石英重结晶形成石英岩,贝吾花岗闪长岩岩体北接触带见有厚10—20米厚的石英岩;③石英脉,在岩体中分布普遍,有石英单矿物脉,也有石英和其它蚀变矿物共同组成的脉,脉的产状与裂隙一致,以陡倾为主。早期石英脉基本上为结构简单的细脉;晚期短、粗脉多,硅化形成的石英脉十分发育,原岩中的矿

昆明有色冶金设计研究院、昆明西岭矿业科技有限公司 9

德钦县盛鑫矿业开发有限公司贝吾尼吕铜矿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

物大部分消失,代之以脉状石英,含量可达80%以上。贝吾花岗闪长岩岩体北接触带见有厚10—20米厚的石英岩。

绢云母化:一种最常见的重要蚀变。表现为斜长石绢云母化。 泥化:常见的一种蚀变,但强度不大。主要表现为长石高岭石化。

绿泥石化:普遍发育,侵入岩中绿泥石化蚀变不强,表现为黑云母、角闪石弱绿泥石化。火山岩中蚀变较强,表现为绿泥石交代原岩中角闪石成分,使岩石颜色变暗。

碳酸盐化:岩体中见脉状、网脉状碳酸盐脉。 (2)矿化

贝吾花岗闪长岩岩体中局部见有铜矿化,矿化零星,不连续,未形成矿体,仅在裂隙中见有少量孔雀石。

尼吕岩体,在尼吕村西部,见有少量铜矿化转石,铜矿物为孔雀石,含量5%左右。呈细脉状产出。

3.1.4 变质作用

矿区变质作用复杂,受区域动力变质作用影响,矿区岩石普遍发生中浅变质;受岩浆热液活动影响,岩体外接触带形成石英岩及石英角岩、矽卡岩。受动力变质作用影响,岩石碎裂岩化,局部为糜棱岩化。

1、区域变质岩

矿区出露变质砂岩、板岩、大理岩等,变质程度达低绿片岩相,原岩成分、结构、构造基本保留,原岩为砂岩、泥岩、灰岩。新生矿物有石英、绢云母、黑云母(雏晶)、阳起石等。

2、动力变质岩

在动力作用下,使岩石遭受不均匀变形、变质,矿区主要表现为碎裂岩化,局部为糜棱岩化。

3、接触变质岩

接触变质岩主要分布在岩体的内、外接触带中。主要岩石类型以石英角岩、矽卡岩、石英岩为主,分述如下:

(1)石英角岩

分布于中酸性岩体的外接触带,零星分布。岩石具隐晶质结构,石英(>80%)、钠长石(<15%)等组成。角岩中见较多的方解石、石英、金属硫化物及碳酸岩脉,矿化较弱。

昆明有色冶金设计研究院、昆明西岭矿业科技有限公司 10

德钦县盛鑫矿业开发有限公司贝吾尼吕铜矿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

(2)矽卡岩

分布于中酸性岩体的外接触带,岩石类型主要有含铜透辉石榴石矽卡岩、阳起透辉石矽卡岩、绿帘石矽卡岩等。是矿区主要的含矿岩石。

含铜透辉石榴石矽卡岩:具自形粒状变晶结构,块状构造。由石榴石(70%)、方解石(5%)、石英(10%±)、辉石(10%)、黄铜矿(3—5%)组成。

阳起石榴石矽卡岩:石榴石自形—半自形不等粒状变晶结构,部分具闪部环带结构;阳起石呈柱状、粒状变晶结构,不均匀分布在石榴石粒间;块状构造。由石榴石(45%)、阳起石(35%)、碳酸盐(10%)、铁泥质(7%)、石英(2%)、少量金属硫化物等到组成。金属硫化物呈填间交代状产于造岩矿物粒间,主要产于阳起石部分中。

钾长钠长黑云阳起透辉石岩:鳞片状、柱状、纤柱状不等粒变晶结构,块状构造;岩石由透辉石(主)、阳起石(10—15%)、黑云母(10%)、钾长石(15—20%)、钠长石(15%)、石英(15%)、绿泥石、方解石、榍石、帘石少量等组成。

(石英)透闪透辉石岩:自形—半自形粒状、柱状变晶结构,块状构造;岩石由透辉石(50%±)、透闪石(20%)、石英(20—25%)、孔雀石(3%)、黄铁矿(少量—1%)及少量的钙质等组成。

含阳起石绿帘绿泥透辉石矽卡岩:绿灰色,鳞片状、柱粒状变晶结构,条纹—条带状构造。岩石组份由透辉石(主)、绿泥石(20%±)、绿帘石(10%±)、阳起石(5%±)及少量副矿物榍石等组成。变晶矿物粒度多数较细小,粒柱状矿物透辉石、绿帘石与鳞片状变晶矿物之绿泥石、阳起石等各自相对富集,定向分布具条纹—条带状构造。

(3)石英岩

见于贝吾岩体北西外接触带,出露宽10—20米,岩石具隐晶质结构,由石英(>90%)组成,局部见辉钼矿化,呈星点状,含量小于1%。

3.2 矿体特征

矿区共圈出5个矿体,其中KT1、KT2、KT3为矿区主矿体。其余矿体规模较小。矿体受岩体及地层控制,呈似层状、透镜状产出,产状变化大。矿床规模为小型。

KT1分布于矿区贝吾花岗闪长岩体西北部外接触带中,含矿岩石为绿帘石矽卡岩,矿体与围岩为渐变关系。矿体呈似层状、透镜状产出。矿体顶板为大理岩,底板为石英岩、大理岩。

昆明有色冶金设计研究院、昆明西岭矿业科技有限公司 11

德钦县盛鑫矿业开发有限公司贝吾尼吕铜矿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

矿体地表出露标高2750—2820米,共8个工程控制,控制矿体长330m,地表工程间距80—150米,控制矿体斜深80—190米。矿体倾向320°—340°,倾角45—50°。矿体无分枝复合现象,厚0.82—1.53m,厚度变化系数65.15%,属稳定。铜品位0.53—4.03%,品位变化系数75.37%,较均匀。矿体资源量估算最低标高2616米,估算332+333类别铜资源矿石量11.79万吨,金属量1904吨,平均品位1.61%,平均厚度1.00米;其中332类别铜资源矿石量3.64万吨,金属量1007吨,平均品位2.77%。

KT2:位于KT1上部,矿体呈似层状、透镜状与KT1平行产出,矿体顶、底板均为大理岩,含矿岩石为矽卡岩,矿体与围岩呈渐变关系。共8个工程控制,矿体长320米,工程间距80—140米,出露标高2750—2810米,。产状:近东西走向,倾向北,倾角45°—48°。厚0.72—1.65米,平均1.07米,厚度变化系数68.45%,属稳定型。铜品位1.65—5.60%,平均3.60%,变化系数69.57%,属较均匀型。矿体资源量估算最低标高2616米,估算333类别铜资源矿石量2.95万吨,金属量1063吨。

KT3:产于矿区南部,尼吕花岗闪长岩体北外接触带中。矿体呈透镜状产出,含矿岩石为绿帘石矽卡岩、石榴石矽卡岩,顶、底板均为变质石英杂砂岩,矿体与围岩呈渐变关系。共9个工程控制,矿体长332米,工程间距80—132米,出露标高3482—3500米。矿体近南北走向,倾向西,倾角50°—55°,平均51°。厚1.03—8.22米,平均3.00米,厚度变化系数76.97%,属较稳定型。铜品位0.99—2.36%,平均1.92%,变化系数71.12%,属较均匀型。估算332+333类别铜资源矿石量39.82万吨,金属量4885吨。其中,332类别铜资源矿石量17.96万吨,金属量2243吨,平均铜品位1.25%。

KT4:产于矿区中部,贝吾花岗闪长岩体南外接触带中。矿体呈透镜状产出,含矿岩石为绿帘石矽卡岩,顶、底板均为变质石英杂砂岩,矿体与围岩呈渐变关系。共1个工程控制,矿体长100米出露标高3350—3390米。矿体呈北西走向,倾向西,倾角70°。厚1.73米,铜品位0.30—0.64%,平均0.45%。为一低品位矿体,未估算其资源量。

KT5:产于矿区中部。矿体呈透镜状产出,含矿岩石为绿帘石矽卡岩,顶、底板均为变质石英杂砂岩,矿体与围岩呈渐变关系。共1个工程控制,矿体长100米出露标高3300—3340米。矿体呈北西走向,倾向西,倾角80°。厚5.80米,铜品位0.34—1.74%,平均0.76%。未估算其资源量。

昆明有色冶金设计研究院、昆明西岭矿业科技有限公司 12

德钦县盛鑫矿业开发有限公司贝吾尼吕铜矿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

3.3 矿石质量

1)矿石类型

矿区矿石矿物组份以黄铜矿、磁黄铜矿、黄铜矿为主。地表见少量孔雀石、蓝铜矿、褐铜矿。根据矿区铜物相样分析成果,结合野外地质观察,矿区矿石自然类型以硫化矿为主。

2)矿石结构、构造

矿石结构:主要有它形细—微粒状结构、自形—半自形粒状结构、包含结构、交代充填结构、粒状变晶结构、纤维状变晶结构。

矿石构造有:浸染状构造、块状构造、斑杂状构造、蜂窝状构造、土状构造等。 3)矿物成分

区内铜矿物比较复杂,已查明的金属矿物有25种,脉石矿物有21种。其中金属矿物有硫化物、氧化物、自然元素,砷化物、碳酸盐类、。脉石矿物以硅酸盐为主,次有碳酸盐类及氧化物类。含铜矿物以黄铜矿((CuFeS2)、孔雀石(Cu2CO3(OH)2)为主,次为赤铜矿(Cu2O) 黑铜矿(CuO)、蓝铜矿(Cu3(CO3)2(OH)、斑铜矿(Cu5Fes4)、自然铜(Cu)。 2)

(1)主要铜矿物

①黄铜矿(CuFeS2):是矿区主要含铜矿物。金黄色,呈它形粒状,浸染状及细脉状产出。主要以填间、填隙状嵌布于接触变质矿物(矽卡岩类矿物为主)的晶间(或矿物集合体)裂隙、解理裂隙中,部份被石榴石、透辉石、方解石等蚀变矿物所包裹;或产出于沿岩石中的后期(微)构造裂隙充填交代的石英、方解石脉中。

矿物粒度一般为0.2—0.3cm,手标本中最大可见粒径为0.5—1cm的黄铜矿集合体。部份被脉石矿物包裹的黄铜矿粒径小于0.03—0.01cm。这部份被包裹的微细粒黄铜矿,在选矿过程中不易解离,一定程度上增加了磨矿难度。

与黄铜矿共生的金属矿物组合主要有黄铁矿—磁黄铁矿+磁铁矿(+黄铁矿)组合,一般产于以矽卡岩为围岩的矿体中。

②孔雀石:(CuCO3(OH)2):产于地表铜矿体中,为翠绿色、它形粒状结构,粒径0.02—0.3mm,与蓝铜矿共生。常呈维状、皮壳状、薄膜状沿岩石或矿物的表生裂隙充填。与石英、方解石等脉石矿物紧密伴生。孔雀石中有少部分为硅孔雀石。氧化矿中还存在部份类似于孔雀石的绿色、浅绿色“色染体”—是一种由(硅)孔雀石中扩散的铜离子覆盖于脉石矿物表面而形成

昆明有色冶金设计研究院、昆明西岭矿业科技有限公司 13

德钦县盛鑫矿业开发有限公司贝吾尼吕铜矿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

的染色带。“色染体”中所含的铜是呈分散态而非矿物态,其中的铜不能以单体形式解离,一般的浮选方法难以回收。

③蓝铜矿:(2CuCO3·Cu(OH)2):主要分布于地表。为蓝色、它形粒状,粒经0.01—0.5mm,分布于泥晶方解石、白云石中,与孔雀石共生,与脉石矿物铁白云石、方解石紧密伴生。

④铜蓝(CuS):见于氧化带底部,局部次生富集部位。矿相镜下呈蓝色,正交镜下呈橙色,显微粒状集合体,与黄铜矿伴生,并沿其矿物边缘及裂隙交代。

(2)其它金属矿物

①磁铁矿(Fe3O4):矿石中主要金属矿物之一,铁黑色,它形粒状,粒径0.01—0.5mm,集合体呈致密块状。与黄铁矿、磁黄铁矿、黄铜矿共生,有的磁铁矿包裹黄铜矿,与脉石矿物透辉石、石榴石等(共)伴生。

②磁黄铁矿(Fe5S6—Fe16S17):是矿石中主要金属矿物之一。为古铜色、铜褐色,它形粒状,粒径0.01—0.8mm,与黄铜矿、黄铁矿、磁铁矿、毒砂等矿物共生;有的包裹黄铜矿,与脉石矿物透辉石、透闪石、钙铁榴石、石英等共生或伴生。

③黄铁矿(FeS2):主要金属硫化物之一。选矿样中含量4%。为浅黄白色、黄色,呈自形—半自形—它形粒状,粒径0.01—2mm,与黄铜矿、磁黄铁矿、磁铁矿、毒砂等共生,有的包裹黄铜矿,包裹粒度0.01—0.05mm。与脉石矿物透辉石、钙铁榴石、石英、铁白云石、方解石等(共)伴生。

(3)脉石矿物

①透辉石、透闪石、阳起石:为矽卡岩中最主要矿物,它们呈不规则粒状、纤维状、长柱状,针状、放射状集合体分布于矽卡岩或角岩中。与黄铜矿、磁黄铁矿、黄铁矿、磁铁矿等金属矿物连生。

②石榴石:是矽卡岩中主要矿物之一。红褐色,浅褐色,呈自形—半自形粒状,具环带结构、异常消光。粒度0.01—1mm,个别单晶可达1—5cm。矿区石榴石有钙铁榴石、铁铝榴石两种,以钙铁榴石为主。

钙铁榴石裂隙之间充填有黄铜矿,有的构成细网脉状,并包裹黄铜矿和磁黄铁矿;可见到钙铝榴石被黄铜矿和磁黄铁矿交代穿孔,或被方解石交代穿孔

③石英:在各类矿石中都有分布,是主要脉石矿物之一。呈它形粒状,粒径0.01—0.5mm,与黄铜矿、磁黄铁矿、黄铁矿、磁铁矿等紧密伴生。矿化石英脉中,见黄铁矿、黄铜矿呈细脉状,斑块状、星点状分布于脉附近。

④铁白云石及方解石:主要见于矿化大理岩、矽卡岩中。铁白云石呈自形—

昆明有色冶金设计研究院、昆明西岭矿业科技有限公司 14

德钦县盛鑫矿业开发有限公司贝吾尼吕铜矿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

半自形—它形粒状,粒径0.2—2mm。方解石为它形粒状,粒径:隐晶—0.2mm。它们与黄铜矿、蓝铜矿、孔雀石、磁黄铁矿、黄铁矿等矿物伴生。

⑤粘土及绢云母:广泛分布于各类岩石中,但矿物含量很少。呈隐晶质—显微粒状,与黄铜矿、黄铁矿等矿物伴生。

4)有益、有害组分含量

有益组分主要有Au、s、Ag,矿石中伴生有益元素Au品位0.11—0.32g/t,平均品位为Au0.18g/t。其它如金、钴等含量甚微。

有害组分为As,主要以毒砂矿物相存在,矿区主要矿体中最高含量0.28%,一般在0.1%以下,未超标。

5)矿石品位

矿区主矿体铜品位主要界于0.50—2.50%,占82.35%,矿床平均品位1.96%。虽有大于或等于4%的矿石,但量少,占2.04%,且分布零星,不能单独圈定。因此,该矿床不按贫、富矿石品级划分,根据工业指标圈定为工业矿石和低品位矿石两个资源储量类别,其中工业矿石是矿区主要的资源储量类别,低品位矿石所占比例小。

3.4 矿体围岩及夹石

矿区矿体围岩有大理岩、石英岩、角岩化变质石英砂岩、砂质板岩。顶、底板围岩具弱铜矿化,矿体与顶、底板岩石渐变过度,其界线只能通过化学分析确定。

KT1矿体顶板为中厚层大理岩,底板以石英岩为主,顶板含铜0.01—0.18%,平均0.11 %,底板含铜0.08—0.19%,平均0.12%。

KT2矿体顶底板均为大理岩,顶板含铜0.02—0.28%,平均0.14 %,底板含铜0.06—0.11%,平均0.09%。

KT3顶底板为角岩化变质石英砂岩,顶板含铜0.06—0.18%,平均0.12 %,底板含铜0.12—0.13%,平均0.12%。

矿区矿体厚度小,未见夹石。

3.5 矿石加工技术性能

矿区位于里农矿段北部,属同一矿带,矿石类型与里农矿段硫化矿基本相同,以矽卡岩铜矿石为主,矿石可选。选矿的铜回收率达83.20%,产率4.07%,铜精矿品位20.73%,尾矿品位0.22%。金、银主要在铜精矿中富集,但回收率偏低。

昆明有色冶金设计研究院、昆明西岭矿业科技有限公司 15

德钦县盛鑫矿业开发有限公司贝吾尼吕铜矿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

3.6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及环境地质概况

3.6.1 水文地质

矿区位于金沙江西岸,在4~6千米的平距内,海拔自金沙江边的2270米骤升至二级分水岭的4286~4556米。在侵蚀高山、峡谷地貌的基础上,经过后期冰川、河流作用的改造,地貌趋于复杂化。地形坡度多数大于36°,陡坎、陡崖比比皆是。

自金沙江至二级分水岭,气候垂直分带明显。海拔2270~3200米为干热河谷气候,植被以低矮、耐旱灌木丛稀疏分布为主,间夹茅草等草本植物。江边矿段、里农矿段主要分布于该带。海拔3200~4200米为高山森林温凉气候,路农矿段位于该带。路农矿段西侧,高大的阔叶乔木棘栗林密布;里农矿段西侧,下部云南松密布,上部冷杉林密布,间杂少量乔木、灌木。江边矿段以西,北部以阔叶乔木棘栗林为主,南部以冷杉林为主。4200米以上为雪山灌木林、草甸区,气候寒冷。

矿区地处高山狭谷间,气候条件与德钦县城的基本一致,年平均气温14.5℃;最高气温36.3℃,最低气温—8.9℃,分别出现在6月份与次年的1月份。

年降雨量,随着海拔增高亦逐渐增加。3200米以下的干热河谷,年降雨量小于400毫米(大致可取380毫米);3200米以上,年降雨量600~800毫米。年蒸发量,经与其它地方类比,认为在2000毫米左右。

自金沙江至二级分水岭,山高坡陡,地表水系不发育;但所有发育的地表水系均属于金沙江水系。常年流水的,除金沙江外,在矿区有中义河一条。

金沙江自北向南从矿区东部流过,为区域最大的地表水系,也是矿区最大地表水、地下水最低侵蚀基准面。流经矿区江水面高程2270~2220米。

中义河自西向东流经矿区北侧,于高程2242米汇入金沙江。流量700~1501 l/s。雨季,往往暴发山洪,流量几立方米每秒。流量动态变化极不稳定。流经矿区段溪床高程2320~2400米,不具备对矿区充水的条件,不构成矿区充水水源。

矿区出露泉水1个,出露在矿区西侧贝吾村北200米处,流量1.20~1.40l/s。流量较稳定。

KT3矿体的最低侵蚀基准面,其高程为2240米,KT1、 KT2矿体的最低侵蚀基准面,其高程为2320米。

矿区含水层主要为下石炭统贝吾组(C1b)石英砂岩,层状碎屑岩组(E)层状砾岩夹粗粒岩屑石英砂岩,含构造裂隙岩溶水,富水性强,枯水季节的泉水流量为0.589升/秒。

昆明有色冶金设计研究院、昆明西岭矿业科技有限公司 16

德钦县盛鑫矿业开发有限公司贝吾尼吕铜矿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

矿区隔水层有泥盆系下统江边组(D1j)、中上统里农组(D2+3 l)变质石英砂岩、绢云板岩夹石英岩及大理岩、厚层至块状中、细晶大理岩、中层状绢云变质石英砂岩、石英片岩。

矿区无地表水体,其补给以大气降雨为主,雨季高强度连续集中降雨,雨水沿裂隙运移从而对地下水进行补给,仅有有限的大气降水入渗补给含水层;矿区地貌特征决定了矿区为一迳流区,雨季高强度连续集中降雨形成短暂地表迳流。

综上所述:矿区水文地质勘探类型为以裂隙含水层充水为主的矿床。因地层富水性弱,矿体位于侵蚀基准面和地下水位之上,地形利于地下水和地表水的自然排泄。勘探类型的复杂程度为水文地质条件简单的矿床。

3.6.2 工程地质

矿区地形切割强烈,以高山、狭谷地貌为特征。由于所处的地理环境条件的独特,侵蚀高山、峡谷地貌雏形经过后期的冰川作用、河流作用的强烈改造,形成了:二级分水岭部位的冰川剥蚀地貌,地表上多陡壁、断崖。

KT1矿体:产于贝吾组底部矽卡岩层位中,含矿岩石以矽卡岩为主,岩石质量中等,岩体中等完整。矿体顶板岩性为大理岩、底板岩性为变质石英砂岩。顶板岩体质量等级好、岩体质量良;底板为角岩化变质石英砂岩,岩体质量等级坏。

KT2矿体:产于贝吾组底部的矽卡岩层位中,与KT1矿体相隔5——15米厚层大理岩或矽卡岩, 含矿岩石以矽卡岩为主,岩石质量中等,岩体中等完整。矿体顶底板岩性为大理岩,顶板岩体质量等级好、岩体质量良。

综上所述:矿区工程地质勘探类型为第三类,即以层状半坚硬岩层、可溶盐岩类为主的工程地质条件中等类型的矿床。

3.6.3 环境地质

地震资料记载,矿区周围半径约80千米范围内,有地震记录的仅矿区西邻区盐井自1901年至1977年12月间发生过一次M=6.0~6.9级的浅源地震,之后为地震空白区。矿区未见近期堆积的粒径巨大的岩石块体,显示较长时期以来,地壳运动处相对平静期。

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德钦县境内抗震设防烈度为Ⅶ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10g,属较不稳定区。矿山生产过程中注意防地震。

矿区矿石中有毒有害元素:砷(As)含量(%),一般在0.14~0.26间,未超过0.3%的标准。硫,主要分布于混合矿及硫化矿中,氧化矿石含硫较低(小于0.5%),

昆明有色冶金设计研究院、昆明西岭矿业科技有限公司 17

德钦县盛鑫矿业开发有限公司贝吾尼吕铜矿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

混合矿及硫化矿中硫含量1.0—13.08%,宜注意综合回收利用。

综上所述:路农矿段环境地质勘探类型为第二类,即矿段地质环境质量为中等。

3.6.4 防治措施

1)、在雨季和暴雨之后,防止雨水沿破碎带、裂隙等进入采坑造成冒顶坍塌而伤人的情况发生。

2)、废石尽量筑坝堆放或充填采空后,避免滑坡、泥石流的发生。

3)、尽管围岩稳定性较好,但风化构造、人为的开挖、放炮等活动会破坏岩石及围岩的稳定性,遇有破碎、掉块、断层经过的部位,该支护的要支护,并做好维护工作。

3.7 矿区资源储量

3.7.1 工业指标确定

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土资源部《铜、铅、锌、银、镍、钼矿地质勘查规范》(DZ/T0214—2002)要求,矿区矿石以硫化矿为主,采用以下一般工业指标:

1、边界品位: 铜≥0.3%; 2、最低工业品位: 铜≥0.5%; 3、矿床平均品位: 铜≥0.8%; 4、夹石剔除厚度: 2米; 5、最低可采厚度: 1米;

6、米*百分值:当可采厚度<1米而品位较高时,采用米*百分值圈定矿体。

3.7.2 资源储量计算结果.

通过普查计算,德钦县盛鑫矿业开发有限公司贝吾尼吕铜矿经云南省国土资源厅评审通过并备案的KT1、KT2、KT3号矿体探明矿石资源储量为:

矿区KT1、KT2、KT3三个工业矿体,探获332+333类铜矿资源矿石量56.45万t,铜金属量为7915t,平均品位1.40%。其中332类铜矿资源矿石量24.03万t,铜金属量为3438t,平均品位1.43%;333类铜矿资源矿石量32.42万t,铜金属量为4477t,平均品位1.38%(如表3—1)。

昆明有色冶金设计研究院、昆明西岭矿业科技有限公司 18

德钦县盛鑫矿业开发有限公司贝吾尼吕铜矿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

表3—3 德钦县盛鑫矿业开发有限公司贝吾尼吕铜矿资源量汇总表 矿 体 号 矿石量 3.20 铜资源储量(矿石量:万t 金属量:t) 332 金属量 831 Cu品位% 2.60 矿石量 7.55 333 金属量 747 Cu品位% 0.99 矿石量 10.75 332+333 金属量 1578 Cu品位(%) 1.47 KT1 KT2 2.81 1014 3.61 2.81 1014 3.61 KT3 20.83 2607 1.25 22.06 2716 1.23 42.89 5323 1.24 总计

24.03 3438 1.43 32.42 4477 1.38 56.45 7915 1.40 3.8 存在问题及建议

1、矿区勘查工作程度仍较低,主要对KT1、KT2矿体进行了深部工程控制,KT3矿体深部未完全控制,影响了矿体控制、研究程度,建议矿山继续对KT3矿体进行深部控制,扩大铜资源量。

2、对矿区铜矿石进行工业选矿试验,进一步查明选矿指标。

3、地质报告17页中矿区出露的地层有泥盆系下统江边组(D1j)、中上统里农组(D2+3 l)、下石炭统贝吾组(C1b)、上三叠统歪古村组(T3 w)及第四系(Q)地层,但在18—19页中没有对上三叠统歪古村组(T3 w)及第四系(Q)地层进行描述。

昆明有色冶金设计研究院、昆明西岭矿业科技有限公司 19

德钦县盛鑫矿业开发有限公司贝吾尼吕铜矿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

4 建设规模及产品方案

4.1 建设规模

本矿山为新建矿山,矿山采用地下开采。 矿山采矿规模:7.5万t/a。

4.2 产品方案

矿山为新建矿山,最终产品为开采的原矿石。

4.3 设计利用储量

德钦县盛鑫矿业开发有限公司贝吾尼吕铜矿,经核实并备案的采矿权范围内保有(332+333)类铜矿石资源量56.45万t,铜金属量为7915t,平均品位1.40%。其中332类铜矿资源矿石量24.03万t,平均品位1.43%;333类铜矿资源矿石量32.42万t,平均品位1.38%。

昆明有色冶金设计研究院、昆明西岭矿业科技有限公司 20

德钦县盛鑫矿业开发有限公司贝吾尼吕铜矿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

5 矿床开采

5.1 开采范围和开采方式选择

本次设计开采范围为贝吾尼吕铜矿,矿区面积4.2558 km2,开采标高为3600m~2500m,开采范围见地形地质及矿区范围图。采矿权范围内设计可利用资源量(332+333)类有36.27万t 。

根据矿体的赋存条件、矿区地形地貌和经济效益等,本次设计采用地下开采,开拓方式为平硐开拓。

5.2 开采技术条件

矿区内矿体的顶板均为大理岩、底板为石英岩、大理岩,岩石坚硬、性脆整体抗压性好,属中等稳固。矿石结构:主要有它形细—微粒状结构、自形—半自形粒状结构、包含结构、交代充填结构、粒状变晶结构、纤维状变晶结构。矿石构造有:浸染状构造、块状构造、斑杂状构造、蜂窝状构造、土状构造等。

矿体埋藏于侵蚀基准面之上,围岩异常缺水,坑道内干季无水,充水因素为大气降水,降水时,水沿山坡或构造、裂隙等很快排走。矿床水文地质条件简单。

KT1 矿体地表出露标高2750—2820米,控制矿体长330m,地表工程间距80—150米,控制矿体斜深80—190米。矿体倾向320°—340°,倾角45—50°。矿体无分枝复合现象,厚0.82—1.53m,厚度变化系数65.15%,属稳定。铜品位0.53—4.03%。

KT2:位于KT1上部,矿体长320米,出露标高2750—2810米,。产状:近东西走向,倾向北,倾角45°—48°。厚0.72—1.65米,平均1.07米,厚度变化系数68.45%,属稳定型。铜品位1.65—5.60%,平均3.60%。

KT3:产于矿区南部,矿体长332米,工程间距80—132米,出露标高3482—3500米。矿体近南北走向,倾向西,倾角50°—55°,平均51°。厚1.03—8.22米,平均3.00米,厚度变化系数76.97%,属较稳定型。铜品位0.99—2.36%,平均1.92%。

5.3 中段设置

贝吾尼吕铜矿采用地下开采,分别对3个矿体进行开采。

昆明有色冶金设计研究院、昆明西岭矿业科技有限公司 21

德钦县盛鑫矿业开发有限公司贝吾尼吕铜矿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

KT1矿体设8个中段,中段标高分别为:2582m、2606m、2636m、2666m、2696m、2726m、2756m、2786m。

KT2矿体设4个中段,中段标高分别为:2696m、2726m、2756m、2786m。 KT3矿体设5个中段,中段标高为:3331m、3357 m、3400m、3440m、3468m。 中段高为25m—40m。开采顺序为先采上中段后采下中段,同一中段采用后退式开采。开拓工程布置见开拓系统总平面布置图和开拓通风系统纵投影图。

5.4 采矿方法

5.4.1 采矿方法选择

根据德钦县盛鑫矿业开发有限公司贝吾尼吕铜矿矿体的开采技术条件,本次设计开采范围内的矿体矿体为倾斜、薄—中厚矿体,矿体及顶、底板围岩稳定性较好。根据开采技术条件、经济效益等,类比国内相似矿山,本开发利用方案选用伪倾斜布置的留矿全面采矿法开采矿体。

该方法有工艺较简单,操作较方便,采矿回收率高,矿石贫化率小,生产能力较大,采切工程量小,采矿成本较低等特点。

5.4.2 岩石移动范围的确定

根据矿区内矿体的顶、底板围岩性质,采用工程类比法选取矿体上盘围岩移动角为60°,下盘围岩移动角为矿体倾角,端部岩石移动角为70°。根据移动角圈定地表移动界线。

5.4.3 首采矿体的选定

本次设计KT1、KT2和KT3矿体建立两个独立的生产系统,同时开采。 由于三个矿体中KT1和KT2相距很近, KT1,KT2矿体一起开采;KT3独立形成系统进行开采。

5.4.4 开采顺序

根据矿体赋存条件及开采技术条件,采用平硐开拓,选择伪倾斜布置的留矿全面采矿法进行开采,各矿体中段间采用由上到下的顺序开采,同一中段采用后退式沿中段平硐后退回采。

昆明有色冶金设计研究院、昆明西岭矿业科技有限公司 22

德钦县盛鑫矿业开发有限公司贝吾尼吕铜矿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

5.4.5 电扒留矿采矿法简述

1、适用条件

适用矿体,倾角30°以上,55度以下,厚度一般在5m以下,矿石和围岩中等以上稳固的倾斜矿体。

2、采场布置及构成要素

沿矿体走向布置采场,在矿体倾斜方向上,根据设备能力回采,采场长50m,矿体平均厚度为2 m,底柱4m,阶段高25—40m。在靠近未采采区的一端开一个放矿漏斗,规格为先进天井,规格为3×1.5 m2。间柱只在先进天井一侧布置一个1.5×1.8 m2。每隔4m斜高开掘一条联络道,规格为2×1.5m2。

3、采准切割

运输平巷沿矿体走向布置于矿体底盘,在沿脉中沿矿体底板设置人行上山,形成完整的人行及通风系统。

4、采场回采工艺及主要采掘设备 1)凿岩

采场使用爆破落矿方式。回采工作沿矿体倾斜方向自下而上进行,为使凿岩与采场运搬平行作业,工作面布置成阶梯状,依次超前一定的距离,阶梯数2个。

采用YSP45型向上式凿岩机钻凿孔,使用中空六角形钎钢,长1.5—2.0m,采用“一”字型硬质合金钻头,其直径为40mm,孔深一般为2m,平行布置炮孔,最小抵抗线为1.0—1.2m,炮孔间距1.0—1.5m。

2)爆破

每一次循环的炮孔钻凿完毕后,采用人工柱状装药,非电延时导爆管控制起爆。

3)出矿

采用3DPJ—30型电耙绞车配0.25m3耙斗出矿。 4)采场顶板管理

为了确保顶板围岩的稳固性并保证出矿是的人身安全,采场内视矿体厚度及顶板稳固程度留1~2个支撑矿柱。

5、采场通风

新鲜风流经系统风源进入,由中段运输平巷经人行天井进入采场,洗刷工作面后,污风由上中段回风道排出。

昆明有色冶金设计研究院、昆明西岭矿业科技有限公司 23

德钦县盛鑫矿业开发有限公司贝吾尼吕铜矿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

6、空区处理

采场回采结束后,采场空间内暂不作专门处理,利用矿柱支撑顶板岩石。但当采用该法回采的区段全部回采结束之后,采用毛石混凝土将所有通往采场的通口进行封闭,以防空区跨塌时产生的冲击波对附近采场和工作面造成影响。

出矿是用电耙,电耙绞车一般为30 kw,耙斗容积为0.25m3。 采矿方法主要技术指标 采场长: 50m 采场宽: 矿体水平厚度 阶段高: 25~40m 采场出矿能力: 75t/d 采矿回采率: 85% 矿石贫化率: 15%

5.4.6 采掘、回采设备

1、掘进、采准、切割作业设备

选择常规的YT—28型、YSP—45型凿岩机,JK55—2NO4型局扇。 2、采场回采作业设备

选择常规的YT—28型和YSP—45型凿岩机,2DPJ—30型电耙,JK55—2NO4型局扇。

3、主要采矿设备

主要采矿设备见表5—1所示。 表5—1 主要采矿设备表 序号 1 2 3 4 5 设备名称及型号 凿岩机(YT—28) 凿岩机(YSP—45) 局扇(JK55—2NO4) 通风机(BK54—6NO12) 电耙(2DPJ—30) 单位 台 台 台 台 台 工作 5 5 6 3 6 备用 5 5 6 2 6 合计 10 10 12 5 12 昆明有色冶金设计研究院、昆明西岭矿业科技有限公司 24

德钦县盛鑫矿业开发有限公司贝吾尼吕铜矿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

6 7 8 空压机4L—20/8型 空压机L2—10/8型 矿车及材料车 台 台 两 2 1 30 1 1 10 3 2 40 5.5 矿山生产能力

5.5.1 矿山工作制度

矿山工作制度采用连续工作制,年工作330天,每天工作3斑,每斑8小时。

5.5.2 矿山生产能力的验证

1、按经济合理服务年限校验矿山生产能力

t=Qα/A(1—β)

式中: t — 矿山服务年限(a)

Q — 设计可采矿量(36.27万t) α — 矿石回收率(平均85%) A — 矿山生产能力(7.5万t/a) β— 矿石贫化率(平均15%)

经计算矿山服务年限为4.84年,考虑地下开采后期可能减产,矿山服务年限为5年。

2、按单中段生产能力校验矿山生产能力

A=NKq

式中: A — 单中段生产能力(t/d)

N —单矿体平均有效采场数(6个) K — 回采出矿采场利用系数(50%)

Q — 采矿方法的采场综合出矿能力(平均75t/d)

经计算单中段综合生产能力可达到7.425万t/a,开采过程中两个独立开采系统同时开采可达到的矿山生产能力有14.85万t/a,且在巷道掘进过程中可采出部分附产矿石,因此矿山生产能力确定为7.5万t/a是可行的。

昆明有色冶金设计研究院、昆明西岭矿业科技有限公司 25

德钦县盛鑫矿业开发有限公司贝吾尼吕铜矿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

5.5.3 矿山服务年限

矿山服务年限根据上述计算和矿山逐年出矿进度计划表得出,服务年限为5年,第1年~第4年为稳产期,第5年减产。

5.6 开拓运输系统

5.6.1 开拓运输

本次设计采用平硐开拓法,根据矿区地形地貌、矿体赋存条件,利用原探矿穿脉平硐,并沿矿体掘沿脉运输巷道。在矿体中布置人行材料回风井与上下中段运输平巷或地表贯通,兼作安全出口,构成矿体开拓运输与通风系统。靠近地表的中段,天井打通地表,污风直接向地表排出。

1)、矿石运输

采出的矿石经各中段的平硐,用0.7m3翻斗式矿车人力运至地表矿仓。 2)、废石运输

废石经各中段的平硐,用0.7m3翻斗式矿车人力运至地表废石场。 3)、材料、设备运输

生产所需的材料、设备,经各中段的平硐进入,经上山至工作地点; 4)、人员

工作的人员从各中段的平硐进入,经中段运输巷道、行人通风天井、联络道进出各采场工作面。

5.6.2 矿井通风

1、通风系统

设计最上一个中段开采时采用压入式机械通风系统;其余各中段开采时采用抽出式机械通风系统。

KT1矿体: 开采2786m中段时,利用压入式风机将新鲜风流经2786m沿脉平巷压入,再经人行材料回风井进入采场工作面,洗刷工作面后,污风由采场另一侧的人行材料回风井排出地表;开采下面的2756m、2726m、2696m、2666m、2636m、2606m、2582m中段时新鲜风经各平硐进入,再经人行材料回风井进入采场工作面,洗刷工作面后,污风由采场另一侧的人行材料回风井进入上一中段运输平巷,再利用回风井口的抽出式风机将污风抽出地表。

KT2矿体: 采用压入式机械通风系统。在开采2786m、2756m、2726、2696m

昆明有色冶金设计研究院、昆明西岭矿业科技有限公司 26

德钦县盛鑫矿业开发有限公司贝吾尼吕铜矿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

各中段时,利用压入式风机将新鲜风流经2786m、2756m、2726、2696m各沿脉平巷进入,再经人行材料回风井进入采场工作面,洗刷工作面后,污风由采场另一侧的人行材料回风井排出地表。

KT3矿体: 开采3468m中段时,利用压入式风机将新鲜风流经3468m沿脉平巷进入,再经人行材料回风井进入采场工作面,洗刷工作面后,污风由采场另一侧的人行材料回风井排出地表;开采下面的3440m、3400m、3357m、3331m、中段时新鲜风经原各平硐进入,再经人行材料回风井进入采场工作面,洗刷工作面后,污风由采场另一侧的人行材料回风井进入上一中段运输平巷,再利用回风井口的抽出式风机将污风抽出地表。

安装BK54-6NO12型通风机。

为保证各采场的回风及第二个安全通道的畅通,各水平内最里边采场中的斜上山必须满足矿山回风巷道要求,及满足矿山第二个安全通道要求,直至闭坑。

2、风量及负压

矿山开采2582m中段时为矿山通风线路最长时期,经风量估算矿井总需风量为约13.7m3/s,矿井磨擦阻力为206Pa。

3、局部通风

各采场和掘进工作面局部通风拟选用5.5kw局扇,局扇布置在采场工作面及掘进工作面附近10m处的安全方便区段。

5.6.3 矿井排水

因三个矿体每个中段均采用平硐开拓,所以在开采过程中产生的水经中段平硐水沟自流排出地表。

5.6.4 矿山机械

1、原矿运输设备:为了便于管理和维修,矿内所有矿车(矿、废石车)均选用同一型号的YFC0.7(6)型翻转车箱式矿车,轨道(轻轨11kg/m)轨距为600mm。

2、供气设备:坑内耗气设备为凿岩机,设计拟选用2台供气量为20m3/min空压机,2台工作,1台备用。

3、坑内供水:根据凿岩机的工作水压要求,工作面的水压要求为0.3Mpa~0.4Mpa。一个坑内最大用水量为80m3/d,设计选用Φ70×4.5mm无缝钢管作为供水管,供水管由地表高位水池经中段坑口进入各工作面。

昆明有色冶金设计研究院、昆明西岭矿业科技有限公司 27

德钦县盛鑫矿业开发有限公司贝吾尼吕铜矿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

5.7 出矿进度计划及基建工程量

5.7.1 出矿进度计划编制原则

1、优先开采地质工作控制程度高、开采技术条件好、品位较高的地段。 2、在满足采矿工艺要求及开拓、采准、备采矿量的前提下,尽可能压缩基建开拓工程量。

3、认真研究矿体赋存特点,优化开采顺序,均衡地安排好探、掘、采,以改善企业初期的经济效益,增强投资回收能力。

4、矿山出矿能力7.5万t/a;

5、资源储量可采系数:332取0.7,333取0.6 6、矿石平均贫化率:15%; 7、采矿平均回收率:85%; 8、围岩品位不计。

5.7.2 出矿进度计划的编制

矿山服务年限为5年,达产年限4年,生产第一年就可以达产,贝吾尼吕铜锌矿矿山逐年出矿进度计划表见表5—3所示。

表5—3 贝吾尼吕铜矿逐年出矿进度计划表 项目 保有资源 量 可采 储量 36.27 贫化损失率 率 15% 15% 采出矿量 稳产期 减产期 总矿量 56.45 (万t) 铜品位(%) 1.40 36.27 4×7.5 6.27 1.40 1.19 1.19 1.19

5.7.3 基建工程量

本次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选择首采KT1、KT2矿体的2786m中段和KT3矿体的3468m中段,矿山井巷基建工程量除利用和恢复原有的探矿巷道外,还需进行的井巷基建工程量如表5—3所示。

昆明有色冶金设计研究院、昆明西岭矿业科技有限公司 28

德钦县盛鑫矿业开发有限公司贝吾尼吕铜矿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

表5—3 贝吾尼吕铜矿矿井巷基建工程量 矿体 2786m中段 项目 长度(m) 中段沿脉运输平巷 人行材料回风井2个 小 计 KT2矿体 2786m中段 中段沿脉运输平巷 人行材料回风井7个 小 计 KT3矿体 3468m中段 中段沿脉运输平巷 人行材料回风井2个 小 计 总计 96 56 144 84 60 652 407 245 152 948 KT1矿体 基建工程量 断面(m2) 2.5×2.2 1.8×1.8 96 2.5×2.2 1.8×1.8 144 2.5×2.2 1.8×1.8 652 体积(m3) 422.4 181.44 2.5×2.2 369.6 194.4 1831.5 793.8 3864.3

昆明有色冶金设计研究院、昆明西岭矿业科技有限公司 29

德钦县盛鑫矿业开发有限公司贝吾尼吕铜矿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

6 公用辅助设施

6.1 总图

6.1.1 总图工程量

总图工程量见表6—1。

表6—1总图工程量 序号 1 2 3 4 名称 土方工程量 挡土墙 场地排水沟 矿山公路 单位 m3 m3 m m 数量 9000 350 400 10000 备注 其中挖方量7000 6.1.2 内部运输

企业内部运输主要是原矿、废石及生产辅助材料。原矿7.5t/a经矿山公路用自卸式汽车售往外面。废石用人推0.7m3翻斗式矿车提至坑口倒进地表废石场地。材料、设备运输由矿车运入工作地点。

6.1.3 外部运输

外部运输主要是铜矿石的运出及生产材料(如爆破器材、钻杆、钻头等)的运入。

6.1.4 运输设备

所有外部运输可外委,生活物资及企业内部的辅助生产材料可视企业经济情况配备车辆。

6.2 供电

矿区用电负荷不大,用电负荷500kw左右。矿区电力属德钦县电力网引入,矿山已安装100KVA变压器,电力供应稳定,生产生活用电完全能保证。

昆明有色冶金设计研究院、昆明西岭矿业科技有限公司 30

德钦县盛鑫矿业开发有限公司贝吾尼吕铜矿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

6.3 供水

企业日耗新水量80m3,主要用于采矿除尘和凿岩用水。矿区生活、生产用水可利用矿区附近的江水。供水系统是在矿区建高位水池来供应,能满足矿山生产用水。

6.4 土建

矿山需建库房、办公室及职工宿舍,设计推荐采用单层土木结构房,建筑面积约1200m2。

昆明有色冶金设计研究院、昆明西岭矿业科技有限公司 31

德钦县盛鑫矿业开发有限公司贝吾尼吕铜矿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

7 矿山地质灾害评价和预防措施

7.1 矿山地质灾害评价

7.1.1 矿山地形地貌特征

贝吾尼吕铜矿海拔标高2582m以上,区内地形较陡,相对高差268m。地震烈度达Ⅶ度,会局部发生自然塌方、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的可能。

7.1.2 矿山开采可能造成的地质灾害及预防措施

开拓运输方案采用“平硐”开拓方案,设计推荐采矿方法为留矿全面法,各矿体上盘较稳固、下盘岩石稳固,即开拓巷道是安全的。采准巷道使用时间短,而且断面较小,采准巷道对安全和生产影响较小,对不稳固段应进行支护。

开采过程中的废石为堆放在坑口附近废石场中,由于废石一般不会产生较大废石流动,造成泥石流等地质灾害。所以,设计采用在废石场下边30m处建造永久性拦砂(石)坝地质灾害防治工程,杜绝由废石堆放引起的地质灾害。

7.2 矿山地质灾害预防措施

7.2.1 塌方

采矿过程中,可能产生地表局部塌方,生产中应配备专门的地表安检人员,对地表进行监测,一旦发现地表有不稳定因素,应立即组织人员清除隐患。

7.2.2 滑坡

矿区植被发育一般,岩层较稳固,山形坡度较缓,发生大规模滑坡的可能性不大。但仍需做好监控工作,及时发现和预报滑坡,减少滑坡可能造成的灾害。

7.2.3 泥石流

矿区废石场,若地表水补给丰富时,具备产生泥石流的条件。为防止泥石流的产生应采取以下措施:

1、建立防水、排水系统,在废石场边沿挖排洪沟排洪。 2、废石场坡脚设钢筋笼(笼内用大块废石充填)或拦砂坝。 3、做好监测及预报工作。

昆明有色冶金设计研究院、昆明西岭矿业科技有限公司 32

德钦县盛鑫矿业开发有限公司贝吾尼吕铜矿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

7.2.4 防水

矿床为平硐开采,地形有利于自然排水;矿区属大气降水直接补给充水为主,岩溶含水层充水为其次的水文地质条件简单类型。地表水与地下水的渗通通过中段平硐由水沟自流排出地表。

7.3 矿山地质灾害危险评估

详见〔云南省德钦县盛鑫矿业开发有限公司贝吾尼吕铜矿《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说明书》〕。

昆明有色冶金设计研究院、昆明西岭矿业科技有限公司 33

德钦县盛鑫矿业开发有限公司贝吾尼吕铜矿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

8 环境保护、安全技术、工业卫生及节能

8.1 环境保护

8.1.1 设计依据

本篇根据以下环保标准进行设计: 1、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 2、地面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88); 3、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 4、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 5、工业企业噪声控制设计标准(GBJ87~85); 6、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

8.1.2 建设项目的主要污染及治理措施

本项目为地下采矿部分。生产过程中有粉尘、废石、废水、噪声产生,污染源及环保治理措施分述如下:

8.1.2.1 粉尘

1、废石场与道路扬尘

矿山公路运输和排废作业,尤其是在旱季,有间断的粉尘产生,在作业点和汽车经过的运输线路上粉尘浓度可达到100mg/m3~400mg/m3。生产过程中应进行洒水防尘。

2、坑内作业防尘

在坑内掘进、凿岩、爆破等作业过程中有粉尘产生,设计采用如下措施防止粉尘对人体的危害。

凿岩采用常规的湿式凿岩,供水管道敷设至采场,钻孔凿岩时可做到基本无粉尘产生。主要运输巷道采用定期洗壁的方式,防止运输巷道内的粉尘二次飞扬,工作人员佩带防尘口罩进行个人防护。

8.1.2.2 废水

1、坑内涌水

本次设计贝吾尼吕铜矿海拔标高2240m以上,矿山开采时各中段采场涌水通过各中段的平硐排出地表。矿山应做好预防突水、做好水沟排水的各项安全措施。

昆明有色冶金设计研究院、昆明西岭矿业科技有限公司 34

德钦县盛鑫矿业开发有限公司贝吾尼吕铜矿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

2、生活用水

矿山生活用水量不大,厕所废水经化粪池净化处理后外排,其他生活废水,经沉淀后外排。

8.1.2.3 固体废弃物

矿山排出的废石主要是在掘进、采切中采出的废石。本次设计服务年限内,矿山的主要开拓巷道是利用原有的探矿坑道,在恢复巷道后,其废石产出量不大。因此,废石场设有拦石坝和完善的防、排水设施,不会造成废石流失、污染环境。

8.1.2.4 噪声

矿山超标噪声主要来自凿岩机、空压机等。采用的主要防噪措施是在凿岩机上装消声器、在空压机进出口安装阻抗式消声器。房内设隔音值班室,个人带防噪声耳塞等措施。

8.1.3 绿化

由于废石场表面的废石裸露,无表土植被覆盖,水土流失量将高于开采前的状况。为防止水土流失和恢复植被景观,本项目在开采过程中,有计划地将废石场平整后再敷表土、植草、植树。

8.1.4 环境影响评价

1、本矿山开采前水土保持较好,基本保持着自然环境的状态,其它环境状态也好。

2、本项目为坑内开采,对生态与景观有一定破坏性,随着开采的进行,原有地表的植被和景观不可避免的被破坏和消失,恢复植被的工作应在开采中期时列入计划渐次进行,待开采终了后一段时间才能完成。

3、矿山开采作业产生的粉尘,只要严格执行湿式凿岩、巷道定期洗壁;坚持矿山公路、废石场洒水降尘。

4、由于矿山规模较小,用水量和外排水量均不大,经简单地处理后即可达标外排。

5、本项目超标噪声设备经隔声、消声、减震及采取个人防护措施后,对个人身体健康和外环境影响不大。

昆明有色冶金设计研究院、昆明西岭矿业科技有限公司 35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pui.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