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开发利用方案 - 图文

更新时间:2023-09-11 23:04: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纳雍县鬃岭镇外协煤矿(延续)

开发利用方案 设计能力:6万吨/年

贵州省煤炭设计队二○○六年八月

纳雍县鬃岭镇外协煤矿(延续)

开发利用方案

设计能力:6万吨/年

设 计: 审 查: 项目负责:

贵州省煤炭设计队 二○○六年八月

目 录

一.概 述 ................................................................................................................................. 1 (一) 矿区位置、隶属关系和企业性质 .................................................................................... 1 (二) 编制依据 ....................................................................................................................... 2 二.矿产品需求现状和预测........................................................................................................... 4 (一) 产品需求情况和市场供应情况........................................................................................ 4 (二) 产品价格分析 ................................................................................................................ 5 三.矿产资源概况......................................................................................................................... 6 (一) 矿区总体概况 ................................................................................................................ 6 (二) 该设计项目的资源概况 .................................................................................................. 7 四.主要建设方案的确定 ............................................................................................................ 12 (一) 开采方案 ..................................................................................................................... 12 (二) 防治水方案.................................................................................................................. 17 五.矿床开采.............................................................................................................................. 20 (一)井田开拓....................................................................................................................... 20 (二) 井筒、井底车场及大巷 ................................................................................................ 20 (三) 矿床开采 ..................................................................................................................... 21 (四) 开采崩落范围的确定.................................................................................................... 23 (五)利用远景储量扩大矿井生产能力或延长服务年限的可能性 ............................................. 23 (六) 回采率......................................................................................................................... 23 六.选矿及尾矿设施 ................................................................................................................... 24 七.环境保护.............................................................................................................................. 25 (一) 环境保护 ..................................................................................................................... 25 (二) 水土保持 ..................................................................................................................... 27 (三) 矿山闭坑 ..................................................................................................................... 28 八.矿山安全.............................................................................................................................. 29 (一) 矿井灾害 ..................................................................................................................... 29 (二) 安全方案综述 .............................................................................................................. 29 (三) 矿井主要安全措施及安全设备选型............................................................................... 31 九. 开发利用方案简要结论 ....................................................................................................... 36

附表:

综合技术经济指标表 附图:

1、地形地质及总平面图 2、开拓系统平、剖面图 3、采矿方法标准图

附件:

1、贵州省国土资源厅2001年颁发的纳雍县鬃岭镇外协煤矿《采矿许可证》(副本)证号5200000141149

2、贵州省毕节地区国土资源局文件(毕地国土资复【2006】52号),对纳雍县鬃岭镇外协煤矿资源储量核实报告的批复

3、纳雍县鬃岭镇外协煤矿《煤炭生产许可证》(副本)证号X240606003

4、贵州省煤炭管理局文件【黔煤行管字2005】253号,对毕节地区煤矿2005年度矿井瓦斯等级鉴定报告的批复

5、纳雍县鬃岭镇外协煤矿资源储量核实报告审查意见 6、委托书

纳雍县鬃岭镇外协煤矿(延续)开发利用方案

一.概 述

(一) 矿区位置、隶属关系和企业性质

纳雍县鬃岭镇外协煤矿位于纳雍县鬃岭镇,行政区划属纳雍县鬃岭镇所辖。地理坐标为东经 105°15′58″~105°16′19″,北纬26°42′00″~26°42′34″,距纳雍县城19公里,距滥坝火车站58公里,距阳长电厂30公里,交通极为方便(见交通位置图)。

该矿企业性质属私营企业,业务管理隶属纳雍县煤炭工业局。

纳雍县鬃岭镇外协煤矿已获得采矿许可证和煤炭生产许可证,原生产能力为6万吨/年。贵州省国土资源厅于2001年12月颁发了纳雍县鬃岭镇外协煤矿《采矿许可证》,外协煤矿《采矿许可证》有效期5年,于2006年12月到期。该矿采用斜井开拓,矿区范围内31号煤层已经采完,为保证矿井生产延续,受业主委托,进行开发利用方案的设计。

1

纳雍县鬃岭镇外协煤矿(延续)开发利用方案

纳雍县鬃岭镇外协煤矿可采煤层2层(31号、32号),近年来该矿通过增加资金投入,改善采煤工艺,产量接近或稍微超过设计能力,截止2005年12月31日,矿井31号煤层已经采完,只剩32号煤层。该矿已经通过主斜井揭露了32号后,沿煤层倾向平行掘两条平巷(这里煤层近似水平),也就是开拓平、剖面图中的主运输巷和总回风巷。主斜井现用一台JT0-1.0×0.8型防爆提升绞车,最大静张力Fmax=20KN,最大提升速度1.5m/s,配套电机功率为37kw,380/660V,主电机厂配套供给电控设备。一次提升矿车数:2个煤车或1个矸石车。主运输巷现人力推车。风井现用KZT-Ⅰ-B-No:13型防爆轴流式通风机两台,一台工作,一台备用,其额定参数为:风量1566~860m3/min;静压:217~971Pa。 配套电机选用功率22kw、380V。

根据贵州煤矿地质工程咨询与地质环境监测中心2006年6月提交的《贵州省纳雍县鬃岭镇外协煤矿资源/储量核实报告》;贵州省毕节地区国土资源局文件(毕地国土资复【2006】52号),对纳雍县鬃岭镇外协煤矿资源储量核实报告的批复。截止于2005年12月31日,本矿在法定矿界内保有资源总量(331)+(332)78.1万吨。其中探明的内蕴经济资源量(331)为11.1万吨, 控制的内蕴经济资源量(332)为67万吨。

按贵州省国土资源厅采矿许可证延续办理的程序及要求,特编制本开发利用方案。

(二) 编制依据

1、贵州煤矿地质工程咨询与地质环境监测中心2006年6月提交的《贵州省纳雍县鬃岭镇外协煤矿资源/储量核实报告》。

2、贵州省毕节地区国土资源局文件(毕地国土资复【2006】52号),对纳雍县鬃岭镇外协煤矿资源储量核实报告的批复。

3、纳雍县鬃岭镇外协煤矿采矿许可证(副本)。 4、纳雍县鬃岭镇外协煤矿《煤炭生产许可证》(副本)。

5、贵州省煤炭管理局文件【黔煤行管字2005】253号,对毕节地区煤矿2005年度矿井瓦斯等级鉴定报告的批复。

6、 国土资源部发[1999]98号文制订的《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

2

纳雍县鬃岭镇外协煤矿(延续)开发利用方案

7、 国家煤炭安全监察局颁布的《煤矿安全规程》(2004); 8、《煤炭工业小型煤矿设计规定》 9、《纳雍县煤炭开发总体规则》

10、《贵州省纳雍县外协煤矿开采方案设计》 11、设计人员现场调查情况

经过现场踏勘,目前工业场地、主斜井、回风斜井已形成,并构成完整的井下通风系统,31号煤层回采完毕,在外协煤矿矿区范围内,没有发现大规模的滑坡、崩塌等地质灾害,工业场地的土地,现在已经征用,并修建了工业厂房,该矿无任何矿界纠纷。

3

纳雍县鬃岭镇外协煤矿(延续)开发利用方案

二.矿产品需求现状和预测

(一) 产品需求情况和市场供应情况

1、矿产品现状及加工利用趋势

矿区内主采煤层32号属低灰、低中硫、特高热值无烟煤。目前本矿原煤主要销往纳雍火力发电厂及化工企业作动力或原料煤,少量供当地民用,销售情况较好。

2、国内煤炭近期需求量及主要销向预测 2.1、概述

贵州省为江南煤炭资源强省和煤炭生产大省,2004年外调量约3500万吨,在周边省区占有较大的市场份额,与北煤南运相比,无论在价位还是在煤质品种上均具有优势。随着国家的产业政策,资源保护和环保政策的日益严格以及西部大开发的战略实施,全省现有煤炭供需形势正在转变,随着西部大开发力度的提高,内需增加煤炭消费1500万吨以上,“十一五”期内需增加煤炭消费 3000万吨左右。同时,周边缺煤省区对我省优质煤炭的需求量也不断加大,市场前景较好。

2.2、市场分析

纳雍县是我省煤生产地,煤炭远销四川、重庆等省(市)和省内水城等地,煤炭消费主要是炼焦、动力、气化等行业和城乡生活用煤,煤炭价格和销量呈上升状态,煤炭十分畅销,市场广阔。

1)省内煤炭消费市场

我省今后煤炭消耗量的增长幅度在500~850万t/a之间。本矿原煤经过简单手选后,即可满足市场要求。

2)省外煤炭消费市场

贵州省煤炭的周边市场主要是广东、广西、湖南、四川、重庆、云南等省(区、市)。本矿井煤炭储量丰富,资源可靠,开采条件好,电源、水源可靠,交通便利,所有这一切为矿井的开发及其产品的销售提供了有力的保证。

4

纳雍县鬃岭镇外协煤矿(延续)开发利用方案

综上所述,纳雍县鬃岭镇外协煤矿延续后市场前景较好。

(二) 产品价格分析

随着经济的发展,目前全国煤炭价格整体呈上升趋势,2003年的1~8月份,全国商品煤价格平均售价350元/t。本区受经济发展制约,销售产品为原煤,根据市场销售现状,当前煤价在280元/t左右。随着西部大开发“西电东送”的实施和区内及邻近省市经济的迅猛发展,势必对煤炭的需求量更大,煤炭价格将会有大幅度上扬的趋势。

5

纳雍县鬃岭镇外协煤矿(延续)开发利用方案

三.矿产资源概况

(一) 矿区总体概况

1、矿区总体规划情况:

⑴ 外协煤矿不在国家规划的国营矿区以内,与相邻矿区平面上没矿界重叠情况,纵向也没矿界重叠情况。

⑵ 根据矿井实际情况,本矿资源储量比较丰富,证件齐全,交通方便,外部协作条件较好,并且该矿井通风、运输、供电等系统已经形成,符合纳雍县煤炭开发规划,纳雍县鬃岭镇外协煤矿属生产延续矿井之一。

2、矿产资源概况

贵州煤矿地质工程咨询与地质环境监测中心2006年6月提交的《贵州省纳雍县鬃岭镇外协煤矿资源/储量核实报告》;贵州省毕节地区国土资源局文件(毕地国土资复【2006】52号),对纳雍县鬃岭镇外协煤矿资源储量核实报告的批复。截止于2005年12月31日,截止于2005年12月31日,本矿在法定矿界内保有资源总量(331)+(332)78.1万吨。其中探明的内蕴经济资源量(331)为11.1万吨, 控制的内蕴经济资源量(332)为67万吨。

矿区出露地层为二叠系上统峨嵋山玄武岩(P2B)、龙潭组(P2l)、长兴—大隆组(P2c+d)、三叠系下统飞仙关组(Tlf)和第四系(Q)。矿井开采范围内属鬃岭背斜的南西翼,地层构造为单斜构造,地层走向为180度,倾向为270度,倾角3~8度。区内无大的断裂和褶曲。区域内煤炭资源较丰富,其他矿产资源还未发现。

3、矿井与矿区总体开发的关系。

昆寨煤矿属于延续矿井,生产能力为6万t/a的规模。根据《贵州省纳雍县鬃岭镇外协煤矿资源储量核实报告》本矿煤质较好,储量较好,地质条件优越,矿井电源、水源、外部协作条件好,交通方便。并且,矿区内31号煤层已采空,主采煤层32号属低灰、低中硫、特高热值无烟煤,是本地火力发电厂及相邻地、市的工矿企业及民用煤供应矿井,符合煤炭总体开发的要求。

6

纳雍县鬃岭镇外协煤矿(延续)开发利用方案

四.主要建设方案的确定

(一) 开采方案

1、建设规模及产品方案 (1)建设规模

根据贵州省国土资源厅2001年10月颁发的纳雍县鬃岭镇外协煤矿《采矿许可证》(副本),外协煤矿生产规模为6万t/a。由于外协煤矿属延续矿井,可考虑按《采矿许可证》上的生产规模进行设计,即6万t/a。2005年2月贵州省煤炭管理局设计研究所对纳雍县鬃岭镇外协煤矿进行6万t/a开采方案设计

(2)产品方案

矿区内主采煤层属低灰、中高硫、特高热值无烟煤。主要销往本地及相邻地、市的工矿企业及少量民用,产品销售均为原煤。

2、可采储量及服务年限

据贵州省国土资源厅2001年12月颁布的纳雍县鬃岭镇外协煤矿采矿许可证(证号520000141149),矿区为一不规则四边形,矿区面积为0.373km2。其拐点坐标如下:

纳雍县鬃岭镇外协煤矿矿区拐点坐标表

拐点号 1 2 3 4 开采深度(m) 矿区面积(km2) (1)可采储量

贵州煤矿地质工程咨询与地质环境监测中心2006年6月提交的《贵州省纳雍县鬃岭镇

12

X 2955500 2954495 2954490 2955545 Y 35526500 35526500 35526655 35527075 ﹢1935~﹢1765标高 0.373

纳雍县鬃岭镇外协煤矿(延续)开发利用方案

外协煤矿资源/储量核实报告》;贵州省毕节地区国土资源局文件(毕地国土资复【2006】52号),对纳雍县鬃岭镇外协煤矿资源储量核实报告的批复。截止于2005年12月31日,本矿在法定矿界内保有资源总量(331)+(332)78.1万吨。其中探明的内蕴经济资源量(331)为11.1万吨, 控制的内蕴经济资源量(332)为67万吨。设计利用储量78.1万吨,可采储量55.92万吨。

矿区煤层厚度为1.6m中厚煤层,根据《煤炭工业小型煤矿设计规定》,本矿采区回采率按80%计算。

可采储量=(设计利用储量-永久煤柱损失)×采区回采率

=(78.1-8.2)×0.80=55.92万t

根据矿区开采技术条件及《建筑物、水体、铁路及主要井巷煤柱留设与压煤开采规程》的有关规定,(矿区边界煤柱留设20m,浅部煤层风氧化带、老窑采空区以下留20~25m的安全隔离煤柱;工业场地煤柱,开拓巷道每侧按15m留设巷道保护煤柱,再按基岩移动角进行留设。)

永久煤柱损失=边界煤柱+井筒煤柱、工业广场煤柱 =(S边+S井)/cos6°×M×D×10-4

=(34671.8+10583.6)/cos6°×1.6×1.4×10-4

=8.2万t (2)服务年限 按设计能力6万t/a计算

服务年限=可采储量/(矿井设计能力×储量备用系数)

=55.92÷(6×1.4)=6.7年

3、矿床的开采方式

根据该矿的地质地形、煤层赋存条件、交通运输等情况,本矿采用地下开采,开拓方式为平硐暗斜井开拓。利用现有主斜井和回风斜井只对系统进行改造。

4.开拓运输方案及厂址选择 (1)开拓方式、水平及采区划分

13

纳雍县鬃岭镇外协煤矿(延续)开发利用方案

外协煤矿采用斜井开拓,全矿分一个采区,下山开采。 (2)通风

本矿采用并列式,机械抽出式通风。 一、主要通风机设计依据

表2-5-1 矿井通风困难时期阻力计算表 序号 巷道名称 1 主斜井 2 3201切眼 3 主运输大巷 4 井底车场 巷道净断面 支护长度 方式 (m) (m2) 砌碹 金支 金支 金支 380 60 484 100 257 261 65 236 30 4.8 4.0 4.0 6.5 4.0 4.0 4.0 4.4 3.9 净周长 (m) 8.1 6.8 6.8 10.4 6.8 6.8 6.8 7.2 5.8 风阻系数 风阻 N.S2/m4 N.S2/m8 0.021 0.021 0.021 0.018 0.021 0.021 0.023 0.023 0.0045 0.13 0.18 0.13 0.27 0.13 0.13 0.16 0.37 0.02 风压 风量 m3/S (Pa) 14 8 14 14 8 8 8 14 14 69 27 57 37 39 31 16 49 12 5 3201运输巷 金支 6 3201回风巷 金支 8 绕道 9 回风斜井 10 引风道 金支 金支 砌碹 小计 局部阻力 合计 通过对矿井通风阻力计算: Ⅰ 困难时期最大风量: QK=14m3/s.

Ⅱ 最大负压:h1=390Pa, 二、主要通风机选型计算结果

337 53 390 Ⅰ 通风机需要的风量: QB=1.1 QK =15.4m3/s Ⅱ 通风机需要的全压:

①自然风压:

根据“科百洛夫”经验公式计算,自然风压

h自=P0H(a1-a2)/100=740×100(0.174-0.164)/100 =7.4mmH2O=72.5Pa

式中:h自——自然风压(mmH2O)

P0——地面平均大气压,取740mm水银柱 H——最大井深, H=100m, a1——进风井平均温度系数。 a2——回风井平均温度系数。

14

纳雍县鬃岭镇外协煤矿(延续)开发利用方案

矿井主要通风机需克服自然风压,因此,在确定主要通风机负压时应考虑这一因素。 ②矿井主要通风机负压

通风困难时期:h扇=h难+h自=390+72.5=462.5Pa Ⅲ 配备电机功率

风机功率: N2= Hfmax×Qf/1000=462.5×15.4/1000=7.12kw 电动机输出功率:

Ne2=N2×K×Ke/(ηt×ηe)= 7.12×0.93×1.6/(0.95×0.9)

=12.39kw

式中: N2---------困难时期的风流功率,kw

K-----------空气密度校正系数, K=1.12/1.2=0.93 Ke----------电机容量备用系数取1.6 ηt-----------传动效率,间接传动取0.95

ηe-----------电机效率, ηe =0.9

Ⅳ 选用YBK56-Ⅱ-6-No:11型防爆轴流式通风机两台,一台工作,一台备用,其额定参数为:风量6~15m3/s;静压:85~510Pa。 配套电机选用功率11kw、380V。

以上所选用风机计算到矿井采区通风最困难时期。所选通风机工况参数为:当通风机工作风压达462.5Pa时,风量为15.4m3/s,叶根安装角为33°,通风机工作效率70%。

3、地面工艺布置 1)煤质及其用途

矿区内主采煤层属低灰、中高硫、特高热值无烟煤。主要销往本地及相邻地、市的工矿企业及少量民用,产品销售均为原煤。

2)煤的加工

由于本矿的产品为低灰、中高硫、特高热值贫煤,原煤灰分、硫分不经洗选即可满足用户用煤的要求。无需分选,只是在井口通过人工分拣出煤炭中矸石或简易筛选,以提高销售价格,该矿产品无需深加工。

3)生产系统布置

地面生产系统本着环节简单、实用、紧凑、节约投资,充分利用地形地貌的设计原则。在井口附近设置储煤场,容量为1000m3。约为矿井10天的产量,井下煤炭出井后由矿车运至储煤场,矸石运至矸石山排弃。

为了配合矿井的建设和生产需要,并简化系统、减少投资,矿井井口设机修车间:建

15

纳雍县鬃岭镇外协煤矿(延续)开发利用方案

筑面积100m2,负责矿井机电设备维修;坑木加工场:建筑面积50m2,承担矿井坑木加工。

4)矸石处理方法和运输方式:

排矸场选择在矿区东面,矸石采用窄轨铁路运输。运至排矸场堆放。待条件具备时对其进行虑综合利用。矸石堆放场排矸满后进行种草或地面种植复垦。

为防止矸石堆放对环境造成污染,矸石堆放场设有排水沟和防洪挡墙。 4、地面运输 1)外部运输条件

纳雍县鬃岭镇外协煤矿距纳雍县城19公里,距滥坝火车站58公里,距阳长电厂30公里,交通极为方便。

2)运量及流向

本矿井年运量为6万吨,按年工作制度330天,运输不均衡系数1.2计算,日最大运量为218t。

矿井所产原煤主要销往本地及相邻地、市的工矿企业及少量民用。 3)运输方案的选择

井下大巷人力推车,主斜井用绞车提升。

根据计算结果,选用一台JT0-1.0×0.8型防爆提升绞车,最大静张力Fmax=20KN,最大提升速度1.5m/s,配套电机功率为37kw,380/660V,主电机厂配套供给电控设备。一次提升矿车数:2个煤车或1个矸石车。

(6)运输路线

煤(矸石)的运输线路:采煤工作面→3201运输巷→运输大巷→主斜井→地面 材料的运输线路:地面→主斜井(绞车)→运输巷→采煤工作面 地表适合公路运输。 4)运输设备

矿井日运量182t,日需8t载重自卸汽车14辆次。为减少矿井投产,由于地方汽车运输能力富裕,本矿的煤炭运输可利用社会运力承运。

3、总平面布置及防洪排涝 1)平面布置

为便于材料下井及井下设备修理,将生产设施布置在主斜井附近,场内布置有机修车间、消防材料库、坑木加工房,10KV变电所,灯房、浴室、办公室等。在+1875m布置储

16

纳雍县鬃岭镇外协煤矿(延续)开发利用方案

加强测量工作。

d、特别加强对矿区范围内小煤窑的调查工作,坚持“有疑必探、先探后掘”的原则,并留设足够的安全防水煤柱。

e、要注意保护好生态环境,植树造林,采出的矸石要妥善处理,抽出的水要设置排水沟,蓄水池,避免污染饮用水源及农用、耕地。

37

纳雍县鬃岭镇外协煤矿(延续)开发利用方案

附表:

综合技术经济指标表

序号 l 2 3 4 (1) (2) (3) 5 (1) (2) (3) 6 (1) (2) (3) 7 8 9 10 11 (1) 12 13 14 (1) (2) (3) 15 (1) (2) (3) 16 (1) (2)

38

名称 矿井设计生产能力 矿井服务年限 煤牌号 资源储量 保有资源/储量 可采储量 采区回采率 煤层情况 可采煤层 可采煤层总厚度 煤层倾角 矿区范围 长度 宽度 矿区面积 回采工作面个数及长度 回采工作面年推进度 采煤方法 顶板管理方法 回采面装备 工作面支柱 掘进工作面个数 井巷工程量 其中:岩巷 通风 瓦斯等级 通风方式 主扇功率 排水 涌水量:正常 最大 主排水泵功率 提升 提升方式 提升机功率 单位 万t/a a 万t 万t % 层 m 度 km km km2 个/m m 个 m m kW m3/h m/h kW kW 3指标 6 6.7 无烟煤 78.1 55.92 80 1 1.6 6 0.373 1/60 470 走向长壁采煤法 全部陷落法 单体液压支柱 2 768 60 高瓦斯 抽出式 11(2台) 5 15 13(3台) 单钩串车 37 备注 WYM 设计利用储量78.1万吨 一备一用 一备一用一修

纳雍县鬃岭镇外协煤矿(延续)开发利用方案

综合技术经济指标表

序号 名称 17 (1) (2) 18 (1) (2) (3) (4) 供电 设备总容量 吨煤电耗量 新增项目总投资 吨煤投资 投资利润率 投资利税率 投资回收期(税后/税前) 单位 kW kW·h/t 万元 t/元 % % a 指标 189.7 13.2 90 15 36.87% 53.97% 0.5a/0.3a 备注

39

纳雍县鬃岭镇外协煤矿(延续)开发利用方案

4、工作面生产能力

本矿井年生产能力为6万吨,以一个工作面达到生产能力,首采工作面斜长60m,平均采高1.6m,工作面回采率95%,年推进度470m,年生产能力为:

0.4747×3×330=470(m) Q=L×Da×m×γ×C

=60×470×1.6×1.4×0.95=6.0(万t) 式中:

22

纳雍县鬃岭镇外协煤矿(延续)开发利用方案

Q-------------工作面年生产能力,t/a L-------------工作面长度m Da------------工作面年推进度m m-------------煤层平均采高m γ------------煤的容重t/m C-------------工作面回采率,

3

(四) 开采崩落范围的确定

矿井在采掘过程中,由于井下开采,需加强对采空区而引起的地表塌陷灾害的防治,确定崩落范围。目前本矿尚无实际的岩石移动观测资料,参照类似矿区资料,采动下山移动角β取65度,上山移动角γ取63度,依此估算矿井开采结束沉降后地面崩塌面积约为0.3169km2。详见矿区布置总平面图。

上述“岩移”参数及估算地面崩塌范围仅供参考。业主应积极创造条件进行采动“岩移”观测,积累资料,准确地预计采动地面崩塌范围。

(五)利用远景储量扩大矿井生产能力或延长服务年限的可能性

截止于2005年12月31日,本矿在法定矿界内保有资源总量(331)+(332)78.1万吨。其中探明的内蕴经济资源量(331)为11.1万吨, 控制的内蕴经济资源量(332)为67万吨。设计利用储量78.1万吨,可采储量55.92万吨。设计生产能力为6万t/a,服务年限为6.7a。外协煤矿(334)?储量很少,应加强地质勘探,增加可利用储量,延长服务年限的可能性很大。

(六) 回采率

根据矿井煤层赋存,井田内主采煤层平均厚度为1.6m,中厚煤层,根据《煤炭工业小型煤矿设计规定》规定,本矿采区回采率为80%。

23

纳雍县鬃岭镇外协煤矿(延续)开发利用方案

六.选矿及尾矿设施

矿区内主采煤层属低灰分、中高硫、特高热值贫煤,是本市及相邻县、市的动力、民用煤供应矿井,产品销售均为原煤。不作深加工,暂不考虑选矿设施。

矿井矸石按设计产量的5%考虑,即0.30万t/a。前期矸石通过矿车运到矿井工业场地作为平场填方,后期矸石经过窄轨铁路运到排矸场地堆放,在矸石场下部设矸石挡墙,井经过防渗透处理。

待条件成熟,可在矿井附近建一个矸石砖厂,充分利用矿井所排的矸石作为矸石砖厂的原料,同时应加强绿化工作,注重环境保护。

24

纳雍县鬃岭镇外协煤矿(延续)开发利用方案

七.环境保护

(一) 环境保护

经核实,纳雍县鬃岭镇外协煤矿的环境评价表和地质灾害评估已经做完,环境评价表和地质灾害评估正在上报审批中。

通过现状评估、预测评估及综合评估,对本矿区地质灾害危险性作出如下结论: 纳雍县鬃岭镇外协煤矿为地方小型矿山建设,属一般性建设项目;评估区地质环境复杂程度为中等类型;该项目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级别为三级。

评估区地形较陡,地貌单一;岩性较复杂,地质构造发育,水文地质及工程地质条件较简单。评估区地质环境条件复杂程度属中等复杂类型。

矿山井下开采可能诱发加剧产生崩塌、冒顶地裂缝及地面塌陷、地面泉点等地质灾害,发生地质灾害的可能性较大,危险性较大。

矿渣的堆放可能诱发滑坡及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对耕地可能造成较大的危险性。 评估区范围划分为地质灾害危险性大区(I)和地质灾害中等区(II)。 矿坑涌水量小,对矿床影响不大。 1、环境现状

区内基本大部分为原生植被,有少量植被主要为农业种植植被以及人工种植的杉、松人工林和人工种植的李、桃等树种,区内森林覆盖率较高,水土流失较小。

矿井附近植被发育,分布有杉、松、柏树林,村寨中人工栽种有李、樱桃、漆树、椿、滇树等树木。农作物以旱生作物为主,主要种植玉米、小麦、马铃薯、大豆,经济作物有油菜、花生、麻等。

矿区及附近区域土壤主要为黄壤和少量的水稻土,荒地较多,水田较少。土地垦殖率低,森林覆盖率较高,区域水土流失严重。

区内工业以煤炭工业为主,小煤窑较多。煤矿井下水、工业污废水及居民生活污水的排放,已使区内河水质受到一定程度的污染。

25

纳雍县鬃岭镇外协煤矿(延续)开发利用方案

区内尚无大的工业企业,主要大气污染源为居民燃煤排烟,目前大气环境质量较好,环境容量较大,环境自净能力较强。

本矿井矿区内及附近区域无受特殊保护的自然景观、人文景观。 2、设计采用的环境保护标准

1)《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Ⅲ类标准要求; 2)《地下水环境质量标准》(GB/T14848-1993)Ⅲ类标准; 3)《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二级标准; 4)《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GB3096-93)2类标准; 3、设计采用的污染物排放标准

1)《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96)一级标准;

2)《贵州省环境污染物排放标准》(GB52/12-1999)一级标准;

3)《锅炉大气污染排放标准》(GB13271-2001)二类区;分散产尘点采用《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二级标准;

4)《工业企业厂房噪声标准》(GB121348-1990)Ⅱ类标准; 5)《建筑施工场所噪声限值》(GB12523-90);

6)《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处置场污染控制标准》(GB18599-2001)。 3、生态保护措施及预期效果

矿井主要水污染源有:矿井井下排水、工业场地生产生活污废水。其中主要污染物是悬浮物等。

水污染治理措施:

矿井井下排水:主要污染物为悬浮物,采用混凝沉淀工艺处理。

工业场地生产、生活污废水:矿井建成后,工业场地生活污废水主要由灯房浴室、食堂废水和厕所粪便污水等构成,其中主要污染物是悬浮物和有机物。污废水中灯房废水采用中和处理,食堂污水采用隔油池处理后与其余污废水一起采用XFZ—I-5型生活污水生物处理综合装置处理。

以上污废水经处理后,均能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一级标准。经处理达标后的污废水经场地排水沟排入附近溪沟。

26

纳雍县鬃岭镇外协煤矿(延续)开发利用方案

岗,特种作业人员必须持证上岗。

3)必须购买和使用经过安全检验并取得煤矿专用产品安全标志的设备。

4)入井人员必须戴安全帽,随身携带自救器和矿灯,严禁携带香烟及点火物品及穿化纤衣服、喝酒下井作业。

5)设有提升装置的斜井必须设置躲避硐室,并设置防跑车装置,在井巷交叉地点须设置路标,安全出口须经常清理和维护。

6)绞车信号等应由专职信号工发送,作业人员应熟悉其信号。只有在信号清晰可靠的情况下方可启动绞车。

7)井下作业场所邻近小窑采空区附近时,应做到“有疑必探,先探后掘”,防止出现透水事故。

8)采煤工作面遇到顶板松软或破碎、过断层、过老空区、过煤柱、以及冒顶区时,均应制定安全技术措施。

9)严格执行敲帮问顶制度。

10)采空区、原有老巷以及作废巷道应及时密闭。 11)安全监控设备须定期调试和校正。

12)地表水体、断层、老窑采空区、与邻近井田的人为境界必须按设计留设隔离煤柱。 13)爆破作业必须编制爆破作业规程,并遵守《煤矿安全规程》的有关规定。 2、抢救事故措施

1)瓦斯、煤尘爆炸事故的抢救

(1)组织救护队探明事故性质、地点和范围,由矿有关领导作出反风、限风或维持原通风系统的决定,防止第二次瓦斯爆炸。

(2)全力以赴抢救伤亡人员,尽快恢复被破坏的设备和通风设施,及时组织救灾所需设备、器材。

(3)发生瓦斯和煤尘爆炸时,所有灾区或受灾区威胁的人员积极进行自救和互救,立即佩带好化学氧自救器沿避灾线路、迎着新鲜风流方向撤离现场,即由工作面→运输巷→运输下山→主斜井→地面。

2)水灾事故抢救

一旦发生突水事故时,现场人员应迅速往高处走,由回采工作面→回风巷→回风平巷→回风斜井→安全出口→地面。

32

纳雍县鬃岭镇外协煤矿(延续)开发利用方案

3)火灾事故的抢救

(1)迅速查明火灾地点,灾区人员立即戴好自救器,迎着新鲜风流方向撤离现场,即由工作面→运输巷→运输大巷→主斜井→地面。

(2)切断火区电源,采取措施防止火灾向有人的方向巷道蔓延,积极抢救伤亡人员。 (3)根据火区地点决定井下通风系统是否改变。 (4)火灾初期立即组织力量灭火。 4)冒顶事故的抢救

(1)发现冒顶预兆来不及处理时,人员必须迅速撤离险区。

(2)探明冒顶区范围、受害人数及可能所在位置,并决定抢救处理办法。 (3)迅速恢复冒顶关闭区的正常通风,如一时不能恢复,则必须利用压风管、水管或打钻向埋压和堵截人员供给新鲜空气,必要时向遇难人员处开凿小巷道。

(4)在抢救处理中,必须有专人检查与监视顶板情况,防止二次冒顶。 (5)抢救中遇到大块石,严禁采用爆破方法处理。 3、灾害预防和处理

1)组织职工认真学习《煤矿安全规程》、《技术操作规程》、《作业规程》和《灾害防治》计划,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

2)领导和安全部门要认真检查灾害防治计划的落实情况。 3)须有经过批准的下列图纸: 矿井地质和水文地质图; 井上下对照图;

采区巷道布置及机械配备平剖面图; 矿井通风系统图; 矿井通风网络图; 井下运输系统图; 安全监测装备布置图; 综合管路系统图;

井上下供电、通讯系统图; 井下避灾线路图;

矿井生产监控、监测系统图;

33

纳雍县鬃岭镇外协煤矿(延续)开发利用方案

安全监测系统井下传感器布置图;

4、严格执行《煤矿安全规程》的有关规定。 5、机构设置及人员配备 1)安全机构的设置

要按照《煤矿安全规程》规定和有关规定建立健全安全管理和监督机构,服从上级安全管理和监察机构的监督与管理,并按规程和设计配备相应安全监督管理人员。

2)加强安全装备的检查、维护和保养,确保设备正常工作。 3)加强安全责任、安全目标管理、安全隐患排查制度。

4)加强安全培训,从事煤矿生产建设的职工均应强制性进行安全技术培训,经考试合格并取得《安全资格证书》方可上岗。矿领导应掌握矿井灾害预测、预防处理的应急措施,工人应掌握本岗位操作规程及有关设备、仪器、仪表的安全操作及故障排除以及矿山救护、创伤急救的基本知识,能做到抢救、自救和互救。

34

纳雍县鬃岭镇外协煤矿(延续)开发利用方案

表8-1 矿 井 安 全 设 备 表

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名 称 化学氧自救器 自救器气密检查仪 高速风表 高中速风表 微速风表 风速表管校验仪 通风干湿表 空盒气压计 空盒气压计 双管水银气压表 微压计 倾斜式微压计 秒表 矿井通风多参数检测仪 瓦斯检定器 瓦斯检定器校正仪 瓦斯检定器综合校验台 便携式瓦斯检测报警器 充电器 袖珍数字式瓦斯测定仪 充电器 智能瓦斯检测记录仪 头灯式瓦斯报警器 一氧化碳检定器 多种气体检定器 氧气测量报警仪 矿井安全监测监控系统 型 号 OSR-60 ZJ-2 EYIIB数字式 APC-121 DFA-3 SPY-2 DHM1 DYJ1-1 DYM3-2 FYB3 KY1 U型 JFY GWJ-1A DJX-2 WZX-2 AZJ-85B CDQ-85 XZC-1 XZC-1 AZW-1 KDJ-3B AQY-50 AQJ-50 CY-87A KJ90 单位 台 台 个 个 个 台 个 个 个 个 个 个 个 台 台 台 台 台 台 个 台 台 个 台 台 台 套 数量 60 2 1 1 1 1 2 2 2 1 2 1 1 1 8 1 1 15 15 5 5 1 15 2 2 2 1 备 注 下井人员每人一台,并配5—10%备用量

35

纳雍县鬃岭镇外协煤矿(延续)开发利用方案

九. 开发利用方案简要结论

(一) 贵州煤矿地质工程咨询与地质环境监测中心2006年6月提交的《贵州省纳雍县鬃岭镇外协煤矿资源/储量核实报告》;贵州省毕节地区国土资源局文件(毕地国土资复【2006】52号),对纳雍县鬃岭镇外协煤矿资源储量核实报告的批复。截止于2005年12月31日,本矿在法定矿界内保有资源总量(331)+(332)78.1万吨。其中探明的内蕴经济资源量(331)为11.1万吨, 控制的内蕴经济资源量(332)为67万吨。设计利用储量78.1万吨,可采储量55.92万吨。设计年生产能力6万t,矿井的服务年限为6.7a。

(二)矿区内主采煤层属低灰、中高硫、特高热值贫煤。主要销往本市及相邻县、市的企业,部分供当地民用,产品销售均为原煤。本矿产品不作深加工。

(三)该方案的工业场地选择井口东面+1875m标高的缓坡上,利用原来的工业场地,土地已经征用,矿区无任何纠纷。

(四)经现场核实,现有公路及通行能力均已能满足本矿井原煤,以及零星材料、坑木、设备等的运输要求。场内运输采用窄轨铁路和公路运输方式。

(五) 该项目煤层赋存可靠,开采条件好。煤炭市场稳定,销售价高,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六) 本项目延续投资90万元,吨煤投资15元;原煤售价:250元/t,投资效益非常好,项目具有很大的抗风险能力。该项目实施后无论对企业、还是对投资者及债主都是保险的。因此评价认为,该项目经济上可行。

(七)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a、对矿井瓦斯含量、煤层自燃及煤尘爆炸性等要进一步作鉴定和试验。矿山要注意合理开发利用资源,严禁破坏性开采;

b、矿山要注意有关工程地质问题,避免出现地质灾害,矿井往深部延深的生产过程中,要做好地质资料的收集、整理、分析及记录台帐,为进一步探索煤、岩层的延深开采提供可靠的依据。

c、在生产过程中,要注意留设地表房屋及重要设施的保安煤柱,不要越界开采,应

36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kr1h.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