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自考《美学》复习资料

更新时间:2023-09-21 19:52:01 阅读量: 工程科技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一、美学史上对美学研究对象的几种代表性看法

第一种,认为是研究美和美的规律的一门学科。如柏拉图《大希庇阿斯篇》。

第二种,认为美学是研究艺术的。来源于黑格尔。《美学》(在英文版里译成“美的艺术哲学”)

第三种,认为美学是研究审美经验和审美心理的学科。它分为两个层次:

1.认为美学是研究人自身的审美经验的,是将人的审美感受、感情、体验这些主观方面作为美学研究的对象。从客体转向主体,而且是转向主体的心理方面。这个传统是十七、十八世纪英国经验派开始。

分析哲学的代表人物:维特根斯坦。认为关于“美”、“善”之类的形而上学概念都是伪命题。杜威也主张以审美经验作为美学的研究对象,《艺术即经验》。美国新自然主义美学家托马斯-门罗也强调对审美经验作尽可能客观的描述。中国有李泽厚。

2.比审美经验深一层,以审美心理活动为美学研究对象。这种观点也是偏向于主观方面,关注的是“美感在心理上是怎么产生的”等,从心理学角度研究审美经验,美学就成了审美心理学。如德国的费希纳,《实验学美》、《美学入门》,认为美学是“关于快与不快的学说”。弗洛伊德发现了心理的无意识层面,用来解释文艺中的心理学问题。其学生荣格把无意识改为集体无意识,提出了原型理论。

第四种,认为美学的研究对象是人和现实之间的审美关系。中国的蒋孔阳《美学新论》。

二、对美学学科的研究对象的认识

美学研究的对象是审美对象,即体现着人与世界的审美关系的一切审美现象或审美活动。审美关系的现实展开,就是人的审美活动。并非所有的有审美因素的现象都等于审美现象。美学应当是研究人和世界之间的审美关系、研究体现审美关系的审美现象和审美活动的学科,这是美学研究的中心问题和主要对象。

艺术美——艺术中的审美现象。艺术本质上是一种审美活动,是审美活动最高级、最典型的形式。波兰现象学家英伽登认为审美对象和艺术品是分开的。艺术美是一种在审美活动中现实地生成的审美现象,而不是游离于人的审美活动、固定不变的美的现象。法国美学家杜夫海纳认为艺术品必须被以审美的方式知觉才会成为现实的审美对象。

自然美——自然界中的审美现象。自然只对人才有意义,没有人,自然不存在审美意义。自然美是在人类社会和人的实践的漫长发展过程中逐渐发生和生成的。

科技美——科技活动中的审美现象。日常生活中也存在大量审美现象。

审美形态多种多样。广义的美不但包括优美和崇高、悲剧和喜剧,而且能把丑、荒诞、惊颤等形态包括进去。“丑”在一定条件下会向美而转化。19世纪才有专门研究丑的美学著作的出现。

说审美现象是美学的研究对象实际上等于说审美活动是美学的研究对象。其中艺术活动是最高级、最典型的形态。

三、美学是一门关于审美现象的综合性的人文学科

它包括三个层面:⑴美学研究对象是审美现象也即审美活动;⑵美学是一门人文学科;⑶美学是一门综合性的人文学科。

首先,美学是一门人文学科,而不是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理由是: 第一,作为人文学科的美学与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的研究对象不一样。

第二,美学作为人文学科与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的研究方式和方法也不相同。

※为什么说美学是一门综合性的人文学科?

因为美学和其他学科有着紧密的联系,不能把它作孤独的研究,它和许多学科有交叉,有相互渗透、影响和综合。哲学是美学的根基,美学包含着哲学的品格。另外,它与艺术也有分不开的联系。它是以艺术活动为中心的,并且不断从各种艺术之中汲取营养。它和自然科学也有很多联系,不断受到科学新发展的推动和科学新方法的启迪。美学也和艺术的各个门类也开始结合起来,各种具体门类的美学不断生长出来,美学更加丰富。由此可见,美学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综上所述,美学是一门关于审美现象或审美活动的综合性的人文学科。

四、美学的研究方法

研究方法是多样的和综合的。 首先,美学既然是研究具体的审美现象和现实的审美活动,就意味着美学研究比一般人文学科更为注重感性的经验、情感的契合、心灵的碰撞,更多地要求经验科学的配合和协助;其次,美学必须广泛吸收其他人文学科以及自然、社会科学的成果。 美学的研究方法有主次之分。核心方法:哲学方法。

※为什么说美学研究方法的核心方法是哲学方法?

首先,美学自诞生起就从属于哲学,后来美学成为独立学科,从来没有脱离过哲学,直到当代各种有影响的美学流派和思潮都有相应的哲学思想为背景。

其次,由于审美活动是人类最高级、最复杂的一种精神活动,而且是具有当下的一次性特征的精神活动,需要主体的全身心投入,尤其需要主体在观念世界中尽情游历,以洞悉审美的真谛,这是科学和实验方法及其他任何方法都力不能及的。

再次,美学涉及到人生在世、人的生存实践、无限意义等整体深层的本源问题,只有靠理性指引下体验、感悟、冥想、领会的哲学方法才能掌握。

最后,美学作为一门理论学科,不仅包括在理性潜在指导下现象的辨析、鉴赏的体验、本质的审察、灵感的沟通,还必须在此基础上进行逻辑推演、抽象思辨和理论提升,这也离不开哲学思考。因此,核心方法应是哲学的方法。 第二节 美学的诞生与学科发展 外语学习网

美学一词是1750年鲍姆加登创立的。

一,审美意识、美学思想、美学学科——美学的三个阶段

审美意识→审美思想→美学学科。

审美意识——是指人类在生存实践中萌发出来的有某种不明晰审美追求的意识。分为初级和高级两个层次。初级审美意识最典型地体现在原始初民的生存活动中。高级审美意识不仅更成熟、更自觉,而且更为贴近对世界和人生的整体理解,也更具有普遍性,有更广泛的涵盖面。

第四节 审美与人生

一,审美是一种人生实践

审美活动是人生的一个不可缺少的部分,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审美的需求也越来越强烈。马尔库塞提出了“单面人”概念。

审美实践一方面是人的生存与发展的需要,另一方面它也是以人生实践为源泉的。审美的创造与欣赏都离不开人生实践。

二,审美是一种高级的人生境界

境界在人与世界的实践关系中生成,境界的本体之根深植于人生实践。

人生境界的特点在于它的个体内在性和生成性。

个体内在性——是指人生境界作为人们对人生意义的觉悟总是一种个人独特的内在体验,具有个体性,不期望别人也有同样的体验;它是个体由觉悟而生的内心的澄明,是内在的。

生成性——即指非瞬间性和非凝固性,即在稳定和变化中保持一定的强力。它是一种动态过程,不是被动地成型。

人生境界是人们通过自身锻炼修养、提高觉解水平而不断生成的。

冯友兰曾从低到高概括出四种境界——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和天地境界。其中“天地境界”与审美境界有许多相通的地方。

宗白华将境界分为六种——“功利境界主于利,伦理境界主于爱,政治境界主于权,学术境界主于真,宗教境界主于神。”介于后二者之间,有艺术境界,即“艺术境界主于美”。

觉解与情感不可分离。

审美境界有一个基本条件是要求在人与世界之间实现比较高程度的有机统一。“物我两忘”,“天人合一”。

审美境界也有不同的层次。审美境界高于一般的人生境界,它是对人生境界的一种诗意的提升和凝聚,可以说是一种诗化的人生境界。最高的人生境界往往就是最高的审美境界。

第五节 美学研究的基本问题

一,审美关系与审美活动

审美关系、审美活动应当成为美学思考的起点、重点和焦点。 审美关系从属于人与世界的存在论关系,是人与世界复杂多样关系中的一种特殊的精神性关系,是人对世界借助感性形式建构起来的、自由的情感体验关系。

第一,审美关系不是理智认识关系,而是情感体验关系。审美关系是通过对对象外观、形式的观照,返回到主体的内心,以自己内在生命的投入来领悟和体验人与世界的存在意义,进而达到一种物我两忘、圆融一体的境界。

第二,审美关系是通过感性形式建立起来的,是一种感性直观的关系。

第三,审美关系是人与世界之间的自由关系。自由关系是人与世界形成审美关系的关键。自由首先表现为超功利性,其次,自由表现在审美主体始终关注对象的意义形象,并且环绕这一意义形象而展开自由想象和联想。再次,自由还表现在审美是人与世界之间的精神情感交流。

第四,审美关系在逻辑上先于审美主、客体而存在,而不是审美主客体逻辑上先于审美关系而存在(逻辑在先原则)

※审美关系——就是植根于人与世界存在关系的、借助感性形式建构起来的、自由的情感体验关系。

审美活动与审美关系属于同一层次的概念。审美关系在内,审美活动在外。审美关系通过审美活动而建构起来的,而审美活动则只有通过审美关系才得到体现。

审美活动的根本动力是人的审美需要。只有在审美关系、审美活动中,才能形成所谓的审美主体与审美客体。

所有的艺术作品都具有“物因素”。只有在审美活动中,这种“存在的真理”才从这些“物因素”里生发揭示出来。

审美活动、审美关系偏重于客体的体现——生成审美形态; 审美活动、审美关系偏重于主体的体现——产生审美经验。

二,美与审美形态

现成论——认为美完全外在于人,与人无关的,外在于审美关系与审美活动的实体。 生成论——认为美只能在现实的审美关系、具体的审美活动中生成和当下发生的。 广义的美包括着丑。

※美感——指的是审美活动中与审美对象(客体)同时建构起来的审美主体所呈现出来的存在方式和存在状态,它体现为主体直观到了这种超越现实功利、伦理、认识的自由人生境界、体验到了人与世界的存在意义而产生的自由感、幸福感和愉悦感。外语学习网

※审美对象的特点:第一,它是情景交融、人与世界一体的人生形象;第二,它是主体能通过它“直观自身”,并与之产生精神情感交流的意义形象;第三,它是超个体及眼前功利的、气韵生动的自由形象;第四,它是能唤起主体的联想、想象,使主体从有限的存在趋向无限的存在意义的超越形象。

※审美形态——是指人对不同样态的美(广义)即审美对象的归类和描述,它是审美活动中当下生成的自由人生境界的对象化、感性表现形式和具体存在状态。

三,美感和审美经验

※审美经验简称美感。它具有三个特点:

首先,审美经验主要不是认识,而是一种感性经验。(认识为理性) 其次,审美经验是一种快感体验,但不同于感官快感。 最后,在审美经验中,主体也追求对象,但这种追求是与特定对象展开精神性的对话和交流,以达到主体在心灵上与对象的和谐交融,产生精神上的满足和快感,即美感。

四,艺术和审美教育

艺术活动是审美活动最高级的方式,也是最典型的形态。审美活动的一切特性和规律在艺术活动中得到最集中、最全面的体现。 艺术与艺术品的联系与区别。

艺术活动的三个环节:艺术创造→艺术作品→艺术接受(往复循环)

艺术活动三个环节的构成和展开体现为以下四点:

首先,它必须有作者;其次,作者对艺术品的制作、生产是独特的,是“创造”;第三,艺术品从结构上来说是多层次的,意蕴不确定和空白;第四,艺术品必须被人审美地接受,进入具体、特定的审美关系中,才能成为现实的审美对象。 第二章 审美活动论

第一节 审美活动的存在方式

一、审美活动的动力机制——审美需要、审美理想、审美趣味

㈠审美需要

◎什么叫审美需要?就是指人作为一种有生命、有意识的社会存在物所内在具有的,渴望在对象化的活动中能动地实现自己、肯定自己,并按照他的人生理想去自由而完整地展现自己的精神要求。审美需要是在人的劳动不断深化的过程中,随着人的精神能力的发展而逐步生成的,它是人的本质力量的一种新的充实和新的显现。

※审美需要的特征:

西方:总体上审美形态的形成、发展受到哲学思想变迁的制约与影响。古代西方美学把道德标尺与审美标尺混为一谈。古希腊哲学主张形式与质料的二分,强调形式决定质料,这样促进了形式主义的审美传统。黄金分割律、最美的形是球形、最美的线是蛇形线等。文艺复兴时期的哲学把世界一分为三,即把理念世界(或上帝世界)、外在世界和艺术模仿的世界变成了人、外在世界和艺术。以人为本的理性主义成为西方美学主要的哲学基础。文艺复兴后西方美学讲“自然”(指体现于事物中的普遍永恒的人性或者理性),出现“崇高”;近现代西方哲学宣告理性主义的破灭和非理性主义思潮的崛起。尼采:“上帝死了”。此时出现丑与荒诞等审美形态。

中国:中国人生哲学千年不变。“中和”,在哲学上是一种本体论,同时也是一种审美理想,还是一种最基本的审美形态。

承认审美形态具有的世界性,但也要注意审美形态的区域性、民族性以及这些范畴出现的文化学术背景。

审美形态是对人类审美实践活动中历史地形成的各种不同特征的审美经验的归类和总结。界定审美形态主要是基于人类的审美实践活动的展开程度,以及对人生境界的体现和展示,界定审美形态主要逻辑依据是广泛性、统摄性和历史性。

审美形态包括优美与崇高、悲剧与喜剧、丑和荒诞六种基本类型。

审美形态与艺术形态关系密切,许多审美形态最初总是表现为艺术形态,最后逐步上升为审美形态。

第三节 优美与崇高

优美与崇高是审美实践活动发展中最基本的两种审美形态。

一、优美

优美是理性内容与感性形式、理想与现实、个体与社会及自然、自由与自在、主观的合目的性与客观的合规律性的和谐统一。优美是理想人生境界与人生存在实践完满统一的现实呈现和展示,是和谐化一的人生存在至境。

作为最早被人类所认识和把握的美的范畴,优美是美最一般的形态。在西方早期,美和优美往往混为一谈。

㈠优美的内涵与特点

康德认为美不包含功利性,与客观事物的实存无关,不涉及概念,而与审美主体的自由创造的“心意能力”相关。他强调优美作为一种审美形态,实质上产生于一种仅仅满足人类审美愉悦的自由的创造活动。

黑格尔认为“美就是理念的感性显现”,理念是与感性形式水乳交融的理性内容。

审美形态形成的基础是人类的生存实践。自然是成为人生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成为物性与人性完美、和谐的统一。优美包括着人生丰富的社会性的内容。

优美的内涵:从本质上就是真善美最大限度的和谐统一。

◎什么样的审美对象可以作为优美的的审美对象呢?(即优美的特点)

第一,优美是超然优雅的人生境界的真实表现。——优美的最基本的意象内涵。 第二,是秀雅协调的外在形式特征。

第三,是和谐化一的内容。即它们相互融合,浑然一体。 第四,是心旷神怡、愉悦轻快的审美体验。

㈡对优美的理论探讨

西方美学史上,对“优美”的探讨是随着对“崇高”的探讨不断明晰起来的。

在古希腊、罗马时期,优美与美划上等号。

毕达哥拉斯学派认为图形中最美的是球形和圆形。

柏拉图:优美能够“引起快感,并不和痛感夹杂在一起”,是单整、纯粹、绝对的美。 亚里士多德:“美的最高形式是秩序、匀称和确定性”。

古罗马的西塞罗提出两种美:秀美、威严。

意大利(中世纪)阿奎那:美有三个要素——完整、和谐、鲜明。 培根:美的精华是秀雅合适的动作。 荷迦兹:蛇形线是最美的线条。

博克总结出的优美的几个特点(物性):第一,比较地说是小的。第二,是光滑的。第三,各个部分的方位要有变化。第四,这些部分是互相融为一体。第五,娇柔纤细的细构,不带任何强壮的外貌。第六,颜色要洁净明快。第七,颜色的多样化。

康德:主要从对象给人的快感内在情感想象等角度分析优美(审美效应角度)。领悟到优美是一种生命处在放松状态的特殊形态。

席勒:美可以产生松弛和紧张两种作用。

秀雅协调的形式,浑然一体的内容,轻松愉快的美感,是优美的共同特点。

在社会领域中,优美与社会的关系主要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和人与物质产品的关系。因而,社会领域中的优美首先必须具有现实对实践的肯定性、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真”与“善”在社会美领域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

在艺术领域里,人与艺术的关系是精神联系,它关涉到内容和形式。因而,艺术领域中的优美多体现在和谐内容与完美形式的统一中。陆机《文赋》:“诗缘情而绮靡”。

二、崇高

在审美意象的形式构成上——粗犷博大的感性形式。

在威力上——强健的物质力量和精神力量以及压倒一切的雄伟气势。 在审美体验上——给人以心灵的震撼,使人惊心动魄,心潮澎湃。 在人生精神上——强烈的鼓舞、引人赞叹,催人奋进。

㈠崇高的内涵与特点

崇高的概念在古罗马时已出现。

真正把崇高作为一个审美范畴进行研究的是博克(18世纪英国美学家)。

康德提出崇高对象的特征是“无形式”,即对象的形式无规律、无限大、无比有力和无法把握。崇高在于人类自身的精神,是人对自身力量胜利的愉快,对自己本身的使命的崇敬。

崇高作为审美形态,最主要的它是一种对立和冲突的审美体验。崇高是人的精神与力量的动态展示。崇高的价值载体首先是体现这种冲突与抗争过程的艺术作品。

崇高与壮美的区别。壮美是人胜利后的静态显现,崇高是一种动态展示。

崇高与优美的区别。

◎在不同的人生实践的领域,崇高有不同的体现:

首先,崇高体现为人与自然的对立和超越。(激励感与鼓舞性)。 其次,崇高体现为人与社会的对立与超越。(人的创造物和人的精神品格)

再次,艺术品的崇高风格。人的崇高体验,通过艺术作品加以表现和反映,是自然和社会中的崇高的集中表现形式。(语言、色彩、画面、线条)

崇高对于提高人的精神境界和人格是非常有益的。

◎崇高作为审美形态,其特点主要有:

第一,雄伟壮阔的力量之美; 第二,社会价值实现的昂扬之美; 第三,刚毅坚强的品格之美; 第四,恢宏豪迈的尊严之美。

㈡对崇高的理论探讨

毕达哥拉斯——在西方美学史上,是最早涉及崇高内容的(古希腊)。 柏拉图——《文艺对话集》中,最早明确谈到了“崇高”,并将之与“优美”并举。 朗吉弩斯——一般认为,朗吉弩斯的《论崇高》,第一次较为明确地把崇高和优美作为两种可以并列对举的美来加以论述。

博克——“崇高”作为严格意义的美学范畴发源于近代。直到18世纪英国著名的经验主义哲学家博克写出《论崇高与美》一文,“崇高”才正式作为美学范畴,得到美学家和哲学家的深入研究和探讨。

康德——真正把崇高作为审美形态来看待。其认为崇高的两种类型:数学的崇高和力学的崇高。他看到崇高与人的不可分离性,与人的生命体验有关。崇高和优美虽都是令人愉快的,“但两者的判断都不是感官的,也不是论理的规定着,而是以合乎反省判断力为前提。”康德的高明之处在于把崇高纳入了人与自然的关系之中,主客结合。 第四节 悲剧与喜剧

悲剧与喜剧体现的是人生存在实践中的否定性超越的样态。

一、悲剧

悲剧是有价值的事物在社会历史的冲突、毁灭中,让人体会到斗争的勇气和理想追求的力量感,从而感受到美的内涵,引起情感的激荡和振奋,即“以悲为美”实现的审美愉快。

㈠悲剧的内涵与特点

亚里士多德——认为悲剧性的特殊效果在于引起人们的“怜悯和恐惧”。

黑格尔——认为悲剧的特性根源于两种对立理想和势力各自凭借足以自我辩护的理由所展开的冲突,这种冲突以同归于尽的结局达到“永恒正义”前的和解。 恩格斯——认为悲剧性冲突的实质是“历史必然的要求与这个要求实际上不可能实现之间的悲剧性冲突。”。

悲剧作为审美形态在人类古代社会就已存在,它是以戏剧的悲剧形式的兴盛为基础的。

悲剧体验→审美认识→审美经验→审美形态 悲剧内涵的三个核心要素:冲突、抗争、毁灭。 悲剧审美形态在人的审美体验上表现为悲剧感。悲剧感是强烈的痛感中的快感,它的获得来自于悲剧对人生存在的价值和意义的揭示。

现实中的悲剧不能作为直接的审美对象来欣赏,只能激起人的同情、义愤等伦理情感,迫使人采取严肃的伦理态度和实践行动。现实的悲剧只在客观上具有悲剧的审美性质,但它们必须以悲剧艺术的形式表现出来,才能成为审美对象。

黑格尔把辩证的矛盾冲突学说引进悲剧理论,提出悲剧的本质是两种社会义务、两种现实的伦理力量的冲突,在冲突中同归于尽,造成悲剧的结局。

在悲剧的审美中,并无消极的人生意义,反而包含着积极的审美意义,因为悲剧审美的核心是对命运和冲突的抗争。

◎悲剧的主要特征:

1、悲剧通过对人生存在的否定性体验,从而展现对人生存在价值的肯定。

2、悲剧的审美冲突体现的是人与自然、社会及自身存在的冲突和超越。 3、悲剧的情感体验是一种人生实践存在的深层体验。

㈡悲剧理论的历史考察

悲剧理论源于悲剧艺术。

亚里士多德——在西方美学史上,真正奠定了悲剧理论基础的是亚里士多德(《诗学》)。他认为,“悲剧是对于一个严肃、完整、有一定长度的行动的摹仿”,可以说是悲剧理论史上第一个较为完整的定义。亚氏的另一个贡献:是他对悲剧艺术带给人们的审美体验的深刻分析。他指出了悲剧对于人的灵魂的净化作用。

黑格尔——提出了悲剧的“矛盾冲突”的理论。他对美学理论的最大贡献:在于他把辩证思维的方法运用到了悲剧现象的分析之中(理念的生发)。认为悲剧的产生源于理念的分裂。他看到了悲剧冲突的双方都具有一定的合理性,同时又都具有一定的片面性。他强调了悲剧冲突的必然性。外语学习网

尼采——《悲剧的诞生》,他认为悲剧的诞生与古希腊人的两种精神有关,即日神精神与酒神精神。日神代表梦境状态,代表着造型艺术的静态;酒神代表迷醉状态,代表着音乐艺术的振奋。尼采的悲剧诞生论与他的哲学观有着密切的联系。认为痛苦是人的孪生兄弟,世界的本质就是痛苦。要摆脱痛苦,就要凭借艺术的功能,使自己在酒神精神与日神精神相统一的悲剧中体验生命的永恒与快乐。尼采把生活中的悲剧与审美意义上的悲剧进行了区别。

克尔凯戈尔——西方存在主义之父(丹麦)。提出新的主体性思想。首先,他提出悲剧的“罪孽说”。其次,他提出了“焦虑说”。他肯定了悲剧的超越性。

二、喜剧

喜剧既是艺术类型,也是审美形态,经历了由艺术形态到审美形态的历史发展过程。

㈠喜剧的内涵及特点

亚氏——喜剧是对于比较坏的人的模仿,坏指丑,是一种滑稽。 康德——认为喜剧的心理特征是笑。

黑格尔——喜剧是绝对的真理与个别现实事例的冲突,追求无价值和虚妄的东西。

马克思——用“喜剧”来指一种社会历史阶段。世界历史形态最后一个阶段就是喜剧。喜剧使“人类能够愉快地和自己的过去诀别”。

鲁迅——喜剧是将那人生无价值的撕破给人看。

喜剧的原型是原始狂欢。喜剧的价值载体只能是艺术作品。

喜剧一般是以形式与内容悖离为主要特点的。

◎喜剧的特点:

第一,喜剧中包含着深刻的社会现实内容,这种对现实生活内容的反映是以与现实错乱的形

3.审美是在人与物的自由关系中形成的,主体在参与审美活动的整个过程中,充分体现了自己的能动性。

中国古人认为审美境界是人生的最高境界。美育的途径,是主体成就自我的必然途径。美育可以使人们摆脱外在功利和内在欲望的本源,回复真诚和本色,体味到真正的自由。美育具有对人的终极关怀的功能。

第四节 美育的功能

(怡情养性,化性起伪)

把审美境界看成是人生的最高境界,美育是主体成就自我的必然途径。

一、怡情养性

美育是通过对人的精神领域进行调节,达到心理平衡、人格的完善,美育的方式是建立在自觉自愿、潜移默化的基础上的。

美育形成的主观依据。人的精神领域分为知、情、意三个方面,美育也从这三个方面入手。

《礼记》:“乐者为同,礼者为异。同则相亲,异则相敬。乐胜则流,礼胜则离。”礼乐的确立,可以使人与人之间的等级井然有序。乐的形态协调了,可以使上与下之间的关系变得和睦。礼从外在的角度去感化人,乐从内在的角度去影响人。

审美对人的感化往往使人亲和,充满爱心。

美育体现着以道制欲的原则。道,是指感性生命和精神生命的原则,指理。美育就是指通过生命的原则去驾驭人的感性欲望,从中实现对人的感化。“君子乐其道,小人乐其欲。以道制欲,则乐而不乱;以欲忘道,则惑而不乐。”席勒在《审美教育书简》中认为美育可以纠正人的两个极端,即粗野的极端和懈怠乖戾的极端,与以道制欲有相似之处。

二、化性起伪(荀子) 1.《乐记》把天地的阴阳化生视为宇宙间最大的乐。由此推及到音乐对人的感化,这种以情动人的音乐感化便是美育。

2.从心理上讲,美育乃是养性的一种方式。养性是让人的感性生命顺其自然地得到发展。美育正是通过感性的方式对人的本性进行维护和滋养。

3.荀子——以“化性起伪”来解释人性和文化的生成,从中也体现了美育的功能。“性”是人生来就有的自然本质及其功能;“伪”则指在自然本质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精神形态和能力,使人有崇高的精神境界。经过长期的积累和练习,使得人的本恶的兽性变成了人性。

4.庄子——对于人性之伪,有着更深刻的认识。认为人在欲望的支配下失去了自然的本性。提倡与道冥合,法天贵真,这样的人性才是沐浴在天地的大美之道中的自然人性。 富、贵、显、严、名、利→勃志; 容、动、色、理、气、意→谬心; 恶、欲、喜、怒、哀、乐→累德; 去、就、取、与、知、能→塞道。

5.禅宗——认为人性即佛性。禅宗的美育思想本于性,通于悟,从中洋溢着对生命的热爱,对大自然的亲近。

6.外在的影响对人的“化性”,既有积极,也有消极之处。主体的本性具有多重的可塑性。《乐记》曾将之分为“顺气”和“逆气”。顺气指生命中体现生命精神的成分,逆气则指生命中悖逆生命精神的成分。美育通过“正声感人”,“反情以和其志”,顺着人的本性使之正常发展。只有这种和乐对人的身心产生积极影响,才能进而对整个社会产生积极影响。审美活动本身就在陶冶主体的性情,审美的过程就是主体心灵受到感化的过程。

7.孔子还把乐的感化作用,看成育人的最高境界,主张“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

第五节 美育的目的

1.美育是要使人精神上能够获得解放与自由,把人从自然物质世界的束缚中解脱出来,上升到精神的理想境界,进入一种顺任自然,与天地同体的和谐境界。(康德与席勒都认为,美育可以担当感性与理性之间的桥梁,使人成为在感性和理性方面都和谐发展的“完全的人”。)

2.美育的目的,还在于培养人,发展人,使人成为身心健康的完美的人。(完美的人——既有物质生活又有精神生活,既有理智又有情感,既有工作能力又善于生活和娱乐。)

3.美育着重于使人们审美感受的能力得到训练、鉴赏水平得到提高和创造力得到培养,最终使人的个性得到全面而充分的发展。

4.美育把培养感性与理性和谐统一的全面发展的人作为根本的价值取向。这不仅使它与现实相疏远而接近于理想,从而与其他教育形式明显地区别开来,同是这种理想性品格又决定了它必须依存于审美活动,把审美活动作为自身存在与发展的丰厚土壤和生生不息的力量源泉。

5.审美教育设立的目的,并非从外部强加给审美活动,从本源上看,这种目的内在地属于审美活动。审美教育的目的与审美活动所追求并形成的价值根本上具有同一性。

6.审美活动最能表现人的本真性价值的一种生存活动。审美活动本质上是一种人生实践。

7.审美是一种特殊的人生境界。

冯友兰将人生境界分为四种:自然、功利、道德、天地境界。 宗白华将境界分为五种:功利、伦理、政治、学术、宗教境界。

审美境界是一种自由的人生境界,自由是审美境界和美生成的核心所在。

只有当人是完全意义上的人时,他才拥有自由,而当人拥有自由时,他才能作为完全意义上的人而拥有美。

席勒:人性要由人的自由来决定。

8.审美活动的独特意义:不仅为人构筑起一个意味隽永的精神家园,使人在现实中处于分

裂状态的感性与理性得到和谐统一,而且更重要的是它能使人由此而深刻体悟到做人的价值、尊严和崇高的使命,从而在人的心里鼓起追寻理想的激情。通过审美,主体的生命得到了陶冶和洗礼,提升和拓展;通过审美,使主体的精神得到升华的同时也得到了重组和塑造,以新的姿态重新返回现实并改造现实。

9.审美从根本上是一种特殊的人生境界教育,因此,审美教育的最高目的就是要造就一种审美的人。

审美的人——具备敏锐的审美能力、良好的审美趣味、健康的人生态度、完善的心理结构、丰富的个性魅力,并具有自由的超越精神和炽热理想追求的人。

这一根本目的,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可转化为两方面内容: ①美的形式的教育→审美能力的培养,是审美教育的基础;

②审美理想教育→把审美的自由人生境界转化为受教育者的自觉的价值追求,体现着美育的根本主旨。

思考题:

1.概述中国美育思想的基本历史线索。

2.结合中西方美育思想说明美育的基本内涵和特点。

3.审美教育与人格教育、情感教育、艺术教育的主要区别。 4.美育与德育的主要区别。

5.怎样理解审美教育的最高目的就是造就审美的人? 6.怎样理解审美教育对于人生境界的提升作用?

本资料来自:http://www.examw.com/zikao/note/Wenxue/0037/40649/(livivi2008为盼儿整理)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r33h.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