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儿童艺术教育基础》专科 题库及答案

更新时间:2023-11-19 19:19: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学前儿童艺术教育基础》专科 题库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艺术起源理论“模仿论”代表人物是A A.亚里士多德 B.希勒 C.斯宾塞 D.泰勒 2.强调美术起源于劳动的艺术起源论是D A.模仿论 B.游戏论 C.表现论 D.劳动论

3.(A)是美术中最常见的一种形式,也是其它美术形式共有的基础 A.绘画 B.雕塑 C.工艺美术 D.建筑艺术

4.约3-5岁左右的儿童处于学前儿童美术发展阶段中B A.涂鸦期 B.象征期 C.图示期 D.写实期 5.学前儿童美术教育在本质上是一种(D ) A.美术知识教育 B.美术技能教育 C.美术知识和美术技能教育 D.审美教育

6.在现代美术教育的历史上,被誉为“儿童绘画之父”的美术教育先驱者(B) A.山本鼎 B.西泽克 C.福禄贝尔 D.里德

7.一个5岁儿童画了一艘神气的轮船航行在蓝色的大海上,正当成人夸奖他时,他却用黑色油画棒将纸涂得零乱不堪,问他为什么,他说:“这会儿刮大风下大雨了,轮船看不见了。”这个事例说明(D ) A.孩子不会爱惜艺术作品B.孩子没有养成良好的习惯 C.艺术对孩子来说没有什么价值

D.艺术对于学前儿童来说价值在于作画过程,而非完美的作品本身 8.在下列论述中,哪一种不符合园丁法的基本观点的?(D) A.强调儿童的自然天真性,鼓励儿童自发的艺术表现力 B.强调使用富有表现力的新奇媒介 C.提倡让儿童自己去探索和发现

D.教育的天职是将大量放之四海皆准的知识教给儿童 9.以下不属于艺术与儿童之间的共同特征是(D) A.形象性 B.情感性C.愉悦性 D.审美性

10.学前儿童美术教育欣赏可以透过下列层次进行教学(D ) A.感觉层次、创造层次、表现层次 B.智慧层次、表现层次

C.表现层次、智慧层次、创造层次 D.感觉层次、智慧层次、表现层次、创造层次 11.依据艺术的物化形式划分,美术主要是一种( B )。 A.时间艺术 B.空间艺术 C.动态艺术 D.静态艺术 12.关于艺术起源问题的最古老的理论——模仿说始于( A )。 A.古希腊哲学家 B.席勒 C.斯宾塞 D.雪莱威

13.在绘画工具和材料的使用上,适合小班幼儿的目标为( A )。

A.引导儿童认识油画棒、蜡笔、水彩笔、水粉画笔和纸等绘画工具和材料,掌握其基本使用方法、养成正确的握笔方法和作画姿态

B.引导儿童认识油画棒、水彩笔、水粉画笔等绘画工具并创造性地表达自己独特的思想和感情 C.引导儿童学习利用多种绘画工具和材料,运用不同技法表现自己的思想和感情 D.引导儿童进一步学习多种绘画方法(如蜡笔画、水墨画等),体验创造的快乐 I4.儿童画发展阶段中的涂鸦期开始于儿童( D )。 A.4岁左右 B.3岁左右 C.2岁左右 D.1岁半左右

15.儿童画从记忆画、想象画转向自然描绘阶段,这种特征出现于( D )。 A.概念画期 B.错画期 C.图式期 D.写实期

16.7岁以下儿童所画的桌子,往往不论从哪个角度看上去总是加上四条腿;所画物体不论远近,都保持同样大小,甚至大小颠倒,说明:( C )。

A.儿童感觉的强调和夸张 B.儿童画中表象符号的形成 C.儿童画他所知,而非画他所见 D.是涂鸦期的典型特征 17.以下说法不符合自由画指导原则的是( A )。 A.教师提出绘画主题和要求 B.创设自由而快乐的气氛

C.对幼儿绘画技能不作过高要求

D.老师必须仔细观察儿童作画意图,在他们需要帮助的时候,适当地引导、暗示 18.从表现形式上雕塑可分为( C )。

A.雕、塑 B.纪念性雕塑、建筑性雕塑等 C.圆雕、浮雕 D.石雕、木雕、玉雕 19.粘贴、剪贴、撕贴、剪纸等形式属于( C )。 A.实用性手工活动 B.科技性手工活动 C.平面手工活动 D.立体手工活动

20.关于学前儿童手工发展阶段的基本形状期的描述,正确的是( A )。 A.儿童由无目的的动作到呈现出有意图的尝试 B.手工活动没有明确的目的

C.只是一种纯粹的玩耍活动,不能正确使用手工工具和材料 D.会借助辅助工具表现所制作物体的细节、特征

21.依据艺术形象的审美方式划分,美术是一种( B )。 A.听觉艺术 B.视觉艺术 C.视听艺术 D.空间艺术 22.中国画又称( C )。 A.油画 B.水粉画 C.水墨画 D.年画

23.学前儿童手工活动——折的基本技能中,一切折法的基础是( A )。 A.对边折、对角折 B.双正方折、双三角折

C.集中一角折、集中一边折 D.四角向中心折、组合折

24.幼儿园绘画创作过程的指导中,教师设计系列课题如:“在月亮上荡秋千”、“假如你长了翅膀”、“设计一种没见到过的家用电器”主要是用来激发儿童( C )。 A.学习美术技能的动机 B.掌握知识的动机 C.想象的动机 D.观察的动机

25.儿童绘画心理发展中的图式初期大约在5到7岁左右,这是儿童( D )思维发展最敏感时期。 A.形象 B.抽象 C.逻辑 D.空间

26.皮亚杰发现,7岁以下的儿童( B )的观点相当严重,因此,受主观情绪支配的绘画方式是7岁以下儿童的主要特征。

A.主观印象 B.自我中心 C.写实主义 D.客观印象

27.在美术起源学说中,认为“模仿是人类固有的天性和本能,艺术起源于人类对自然的模仿”的观点属于( C )

A.游戏说 B.表现说 C.模仿说 D.巫术说

28.发展性原则是指在进行学前儿童美术教育时要处理好( D ) A.全体幼儿和个别幼儿的关系 B.教师和幼儿的关系

C.全面发展和特殊兴趣的关系 D.当前需要和长远发展的关系 29.造型艺术中最主要的一种艺术形式是( A ) A.绘画 B.雕塑 C.工艺美术 D.建筑艺术

30.艺术是学前儿童的一种游戏,他们对美的感受往往直接地以动作、表情、语言和活动等方式表现,带有强烈的( A )的特点。 A.动作性 B.思维性 C.表现性 D.抽象性

31.下列关于绘画的描述中错误的是(A )

A.绘画是一种视觉艺术、材料艺术、造型艺术、空间艺术 B.绘画具有强烈的直观性和感染性

C.绘画对发展幼儿的感知力、观察力、想象力有巨大的作用 D.幼儿园绘画活动从内容和形式上可分为命题画、意愿画、装饰画

32.1岁左右的儿童,对色彩鲜艳、声音悦耳的物体表现出兴趣和视觉偏爱,这是儿童( A )。 A.本能的快感

B.独立的美感反应

C.美的表现力的反应

D.美的创造力的反应

33. 席勒在《美育书简》中,首先提出了有关艺术起源的(A ) A. 游戏说 B. 活动说 C. 巫术说 D. 表现说

34. 在学前儿童美术教学中压制儿童的创造活力,强调技能技巧的重复训练,按确定的计划,固定的模式、步骤让学前儿童摹仿教师的范本,这种指导思想是( A ) A. 灌输法 B. 园丁法 C. 讲授法 D. 对话法

35.“不是把摹写(临摹)作为成绩,而是把创造视为成绩”。这是对( A )的描述。 A. 自由画教育 B. 命题画教育 C. 中国画教育 D. 西洋画教育 36.柏特、罗文菲尔德等人认为,儿童涂鸦产生的原因是( B ) A. 为了得到成人的关注而产生的一种反抗和报复行动 B. 为了获得肌肉运动所产生的满足与快感 C. 起因于模仿

D. 为了训练手、眼的协调

37.儿童画发展阶段中的写实期,大约发生在儿童( D )。 A.3岁—4岁左右 C.5岁—7岁左右

B.4岁—5岁左右 D.8岁—14岁左右

38.一个儿童欣赏完齐白石画的虾后,对老师说:“看到这幅画,我好象看见了真的虾,会动会跳。”这主要是幼儿的( A )在起作用。 A.美的感受力 C.美的创造力

B.美的表现力 D.审美兴趣

39.以常规和训练摹仿技能为特点,将大量感悟、直觉、创新精神排除在外的美术教育方法是( A )。 A.作品临摹法 B.情景观察法 C.语言描述法 D.联想迁移法 40. 学前儿童手工创作指导的关键要领是( B ) A.向学前儿童提供较好的工具材料 C.让学前儿童多临摹别人的作品 D.让学前儿童反复练习

41.下列不属于涂鸦期分类的是(B )

A.无意涂鸦 B.有意涂鸦 C.控制涂鸦 D.命名涂鸦 42.幼儿的美术欣赏活动前所作的物质准备不包括(D ) A.符合幼儿年龄特点 B.具有一定的艺术 C.性形式新颖,内容丰富 D.具有一定的感性经验

43.在美术起源学说中,认为“在原始人心目中,最初的艺术有着极大的实用功利价值”的观点属于( D ) A.游戏说 C.模仿说

B.表现说 D.巫术说 B.X光画法

D.画人时不画耳朵和眉毛 B.模仿 D.最近发展区

B.引导学前儿童根据材料、意图进行独特的构思

44.不能反映儿童自我中心特点的儿童绘画行为或方法是( D ) A.用物体的固有色表现物体形象 C.把花画得比树还大 A.成熟

45.维果茨基认为为使儿童尽可能得到最大程度的发展教育应该着眼于儿童的( D ) C.同化和顺应

46.某6岁儿童画一“吃西瓜图”,画面的西瓜比人还要大,两排十分尖锐的牙齿在人的脸上占了突出的位置。这主要表明此时儿童画( D )。

A.表象符号的形成 B.感觉的强调和夸张 C.画他所知 D.绘画技能高超 47. 美术不包括的类型是( A )。

A.文学艺术 B.绘画 C.雕塑 D.工艺

48.日常生活用品经过艺术化处理,成为具有强烈审美价值的产品,这种产品就被称为( C )

A.绘画 B.雕塑

C.工艺美术 D.建筑艺术

49.在下面几种关于学前儿童美术教育特点的表述中,错误的一种是( C ) A.学前儿童美术教育是一种情感教育 B.学前儿童美术教育是一种创造教育 C.学前儿童美术教育是一种知识和技能教育

D.学前儿童美术教育是一种手、眼、脑协调的操作教育

50. 下面有关简笔画的论述中,哪一项更能反映正确的教育观念?( B ) A.简笔画孩子一学就会,适合幼儿学习

B.简笔画临摹会使孩子失去“自我”和“感觉” C.简笔画容易记住,能使孩子掌握许多绘画模式 D.模仿简笔画画出来的效果比孩子自己画的更美

51. 达尔文指出:“我真不明白为什么对艺术爱好的丧失会引起心灵的另一部分能力的衰退。??事实上,失去这种兴

趣和能力就意味着失去了幸福,而且还能进一步损害理智,甚至可能会因为本性中情感成分的退化而危及道德之心。”他的意思是( B )

A.艺术能代替理智和道德活动 B.艺术与人格的完整性有密切关系 C.艺术只是生活的点缀和装饰 D.艺术教育是为道德教育服务的

52.当一个三岁的孩子在纸上乱涂乱画的时候,教师的正确做法应该是( A ) A.提供纸张让儿童自由涂抹

B.问他画的是什么,告诉他要画得像

D.问他想画什么,教他怎样才能画得像

C.把画纸收掉,免得他浪费纸张

53. 学前儿童美术欣赏的主要意义在于( C ) A.学会鉴赏美术作品的质量和价值 B.学会美术批评的技能

C.开阔眼界,提高美的知觉和选择能力 D.扩大知识范围,知道美术作品的时代背景 54.幼儿园平面手工活动的主要形式有( D ) A.厚纸制作、撕纸、剪贴和染纸 C.粘贴、剪贴、厚纸制作和折纸

B.剪贴、染纸、泥塑和厚纸制作 D.粘贴、撕纸、剪贴和染纸

55. 10. 在幼儿园的韵律活动教学中,( D )主要适应于情节性比较强的韵律动作组合的学习或创编活动。 A.游戏导入 B.回忆导入 C.观察导入 D.故事导入

56.日本音乐教育家( B )于20世纪中期开始了其“天才教育”体系的建设。 A.柯达依

B.铃木 C.奥尔夫

D.柯尔文

57. 在进餐以及午睡前后播放背景音乐,这种音乐活动属于( C )。

A.专门性的音乐活动B.幼儿自发的音乐活动C.渗透性的音乐活动 D.强制性的音乐活动 58. 在学前阶段,( D )是儿童在歌唱活动中最难掌握的技能。 A.速度

B.呼吸 C.节奏 D.音准

59. 沉稳、有力的歌曲,宜采用( A )。

A.进行曲唱法 B.劳动歌曲唱法C.抒情歌曲唱法 D.欢快歌曲唱法

60. 一般而言,( A )的儿童已经初步显现出了节奏意识,但这种意识还很模糊,而且大多与歌词中的节奏有关。 A.3岁以前 B.3岁 C.4~6岁

D.6~8岁

61. 许多人按比较严格的队形和动作规定一起跳舞的表演形式叫( B )。 A.独舞 B.群舞 C.领舞群舞 D.双人舞

62. 学前儿童一般不宜唱结构过于长大的歌曲,为4岁以前儿童选择的歌曲,以含( A )个乐句为宜。 A.2~4 B.4~6 C.6~8 63. 柯达依音乐教学体系的主要教学内容是B

A.合乐动作 B.歌唱教学 C.乐器演奏活动 D.小提琴教学 64.在幼儿园的打击乐器演奏教学中,教师应知道如何按乐器的音色给乐器分类,在 下列各组乐器中,音色都比较明亮、柔和的一组是( A )。

A.碰铃、三角铁 B.木鱼、单响筒C.串铃、铃鼓 D.锣、镲

65. 幼儿园集体音乐教学活动评价的方法,从评价内容的全面性角度出发,可以把评价分为( C )。 A.自我评价和同行评价 B.书面评价和口头评价 C.全面评价和重点评价 D.独立片段评价和连续评价

66.多数幼儿在听到熟悉的律动音乐乐头几个音(甚至只听了1~2个音)后,就马上做出该律动的动作,这表明,幼儿有较强的( A )。

A.音乐感知能力 B.音乐记忆能力C.音乐联想能力 D.音乐思维能力

67.在音乐活动中,研究问题和创造性地解决问题是学习能力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所以教师要向幼儿提供进行( B ) A.主动学习的机会

B.创造性学习的机会C.表演活动的机会 D.自娱活动的机会

D.8~10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riov.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