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道社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网格化管理实施方案

更新时间:2023-11-13 20:53: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街道社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网格化管理实施方案

为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提出的基层组织建设年等“五个年”活动,顺利实施街道社区社会治安综治工作三级联动,网格化管理的重点任务,进一步夯实基层综治基础,促进平安社区、和谐社区建设,经社区党总支研究,决定在全社区开展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网格化管理工作。特制订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七大、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总要求,以“定位网格化、内容多元化、项目精细化、服务个性化、管理信息化、全覆盖无缝隙”为管理手段,全面提升街道社会管理服务水平,共同建设宜居宜业幸福和谐的新型社区,为城市经济文化社会建设实现新提升营造良好的社会 环境。

二、总体目标

通过探索建立“一线服务、二维结构、三级网络、五大体系”为主的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新模式,实施“定格、定人、定责、定章”的 “四定”制度,实现辖区社会管理控制能力明显增强;社区服务水平明显提高;社会治安稳定形势明显好转;经济社会发展环境明显优化;人民群众安全

感和满意率明显上升。 三、组织领导

社区成立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网格化管理工作领导小组。

组 长:XXX 副组长:XXX

成 员:社区综治专干、社区联系领导和社区包片干部。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由综治专干任办公室主任。具体负责街道网格化管理工作开展的统筹协调及 日常工作,督促、检查、收集、整理工作进展情况。

四、网格划分与队伍建设

(一)科学划分网格。 按照地理现状、方便管理、无缝对接、地域相邻、邻里相熟等原则,考虑居民的认同度、社区工作人员状况等因素,合理设置网格,网格划分采取横向到边、纵向到底,不留空白区域,不得交 叉重叠。将辖区居住区以路段划分为4个片格,以居民居住稠密划分为10个中格,散居小区120-160户划分为1个小格;封闭小区200-250户划分为1个小格;平房区80-120户划分为1个小格。总计划分34个小格。

(二)绘制网格地图。以社区居委会为单位绘制网格地图, 绘制网格地图。 界定网格的四至范围,建立网格档案,做到人进户、户进房、房进网格、网格进图,实行网格内全员、全地域、全事务管理。

(三)组建网格队伍。每个网格可根据工作难易程度及具体情况明确一名网格长、网格员、信息员和若干志愿者。信息员和志愿者原则上可由社区工作者、社区民警、物业人员、业主委员会成员、“社区五员”(退休老党员、楼栋联络员、治安协管员、 关爱帮教员、人民调解员)等组成。 每一个片格,由一名社区领导担任片格管理责任人,社区专职干部担任组长,人员由中格负责人、小格责任人和巡防队队员等组成。片格管理组一般在4人以上,具体人数根据网格的规模、复杂程度等实际情况确定,并确定1人为信息录入员。每一个中格,有社区管片干部任组长,下属小格责任人为成员。每一个小格,有社区选聘的居民小组长任责任人。

(四)明确服务内容。社区网格化管理实行“定人、定岗、定责”管理。每个网格员要努力做到“四知四能”(即知网格概况、知居民家情、知社情民意、知求助对象;能走访调查、能宣传发动、能解决矛盾、能赢得信任)。具体任务如下:

1、负责网格内居民信息登记、社情民意收集、社会治安巡查、应急管理、矛盾纠纷调解、政策法规宣传和组织居民参加活动。

2、协助做好网格内与居民利益有关的社区党建、社会治安、 社区矫正、公共卫生、社区教育、劳动就业、社会

保障、社会救助、住房保障、环境卫生、文化体育、消费维权以及 老年人、残疾人、未成年人、流动人口权益保障等工作。

3、对网格内供水、供电、供气、供热、环境卫生、园林绿 化等市政服务单位的服务情况进行监督、反馈,指导和监督网格内的社会组织、业主委员会、业主大会、物业服务企业开展工作,维护居民的合法权益。

4、开展便民利民服务,面向老年人、五保户、残疾人、家庭困难居民等弱势群体,开展上门送温暖、康复指导等服务;引领社区志愿者开展结对帮扶和一对多、多对一服务,社区“爱心超市”慈善服务。围绕社区文化建设需要和居民精神生活需求,组织丰富多彩,健康有益的社区文化,体育,科普,娱乐等服务活动。

5、依托社区综治工作站,开展矛盾纠纷、治安隐患、消防安全、流动人口、重点人员、禁毒工作、维稳和反邪教等信息排查,并对排查出来的情况进行分类梳理,并将调查处理结果及时上报社区综治工作站。同时做好收录上报社情、宣传政策法规、开展平安巡逻、协助社会管理等工作。

各网格组排查出来的各类信息经分类梳理后,要及时录入信息平台,对一般性的问题,网格管理组责任人员要最大限度地化解和处理,自行采取相应的整治稳控措施。对不能解决或难以解决的问题要及时上一级管理组报告并协助解

决,如果仍不能解决的,可有片格责任人协同社区综治工作站,通过分析研判后按要求进行分类分级处理,明确具体负责人员,责任落实到人,并及时报告办理情况和结果。

(五)建立公示制度。建立网格管理服务公示制度,在每个建立公示制度,网格内醒目位置设置网格区域管理图和服务指示牌, 公布网格管理服务工作人员姓名、联系方式、工作内容、监督电话;社区公益服务场所要设置网格区域平面图和网格划分图, 自觉接受社会和群众监督。网格员实行持证(牌)上岗。

(六)建立健全综治网格数据库。

对网格里的各种情况,社区要逐步建立健全综治网格数据库,做到底数清、情况明。一要建立矛盾纠纷数据库,包括政府行为、社会组织行为以及公民之间行为引发的各类矛盾纠纷,做到分门别类、归口建档;二要建立治安隐患数据库,包括涉赌、涉黄、涉毒及“两抢一盗”多发地段、安全事故隐患等;三要建立重点人员数据库,包括“法轮功”等邪教人员、信访人员、社区矫正对象、归正人员、吸毒人员、闲散青年、危险物品从业人员、“武疯子”等“八类重点人员”。以上三个方面的数据库,属于保密范围的内容,要严格按保密规定执行。

(七)建立综治“网格化管理”工作信息平台。 社区建立的居民信息档案平台为依托,充分发挥综治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rs4v.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