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硫化钼气相沉积

更新时间:2023-07-27 05:20:01 阅读量: 实用文档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不错的文章。

第37卷第12期应用化工V01.37No.122008年12月

Apphed

ChemicalIndustry

Dec.2008

化学气相沉积法制备富勒烯结构

二硫化钼纳米粒子

王跃峰1,赵鹏1,曾一2,杨龙3,姚彩珍1,赵亚丽1

(1.长安大学材料科学与-1-程学院。陕西西安710054;2.西安交通大学电子材料-q器件研究所,陕西西安710049;

3.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陕西西安710055)

摘要:以MoO,和s粉为原料,高纯氩气为载气和反应气氛,在石英管反应器中,用化学气相沉积法制备富勒烯结

构MoS2纳米粒子,用XRD对产品的成分进行测量,SEM观察产品的整体微观形貌。结果表明,在900℃下,通氩

气1伽3/min,保温8h,制备了平均粒径在250nm左右的高纯富勒烯结构MoS:纳米粒子。

关键词:富勒烯;二硫化钼;纳米粒子;摩擦中图分类号:TB

302.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3206(2008)12—1413-03

Preparationoffullerene-likestructure

Mos2nanoparticlesbyCVD

WANG

Yue-fen91,ZHAOPen91,ZENGYi2,YANGLon93,YAOCai-zhenl,ZHAOYa.1i1

(1.Institute

ofMaterialsScienceand

Engineering,Chang’锄University,Xi’锄710054,China;2.Electronic

MaterialsResearch

Laboratory,Xi’舳JiaotongUniversity,Xi’蚰710049,China;3.InstituteofMaterials

ScienceandEngineering,Xi’anUniversityofArchitectureandTechnology,Xi’all710055,China)

Abstract:UsingthepowderofM003andS

as

raw

materials,hi.ghpureArgas

as

transportation

carrierandreactionatmosphere,preparefullerene—likestructurenanopartielesofMoS2byCVDin

reactor

ofquartz

tubeinexperiment.Theelementsofproductswel'echaracterizedusingXRD;andunitarymicrocosmicmorphologyofproductswereinvestigatedusingSEM.Theresultsshowsthatkeepingfor8hatthetemper-

ature

of900℃,andinjectingArgas1em3/min,highpurefullerene—likestructurenanoparticlesofMoS2whoseaverageparticlesize

are

about250nmhadbeensynthesized.

Keywords:fullerene;MoS2;nanoparticles;friction

C印中20个正六边形和12个正五边形构成圆所以受力时也很容易出现层间的相对滑移。基于以球形结构,共60个顶点,分别由60个碳原子所占

上的认识,Tenne小组把两者之问的相似性推广到有,属于碳的第3种同素异构体,命名为富勒烯H】。

了形成笼状或纳米管状物方面。1992年该研究小

1991年,NEC公司Ijim发现碳纳米管,随后找到大

组把WO,薄膜在硫化氢气氛中1000℃加热硫化,量的制备碳纳米管的方法阻引。碳纳米管具有独特得到的WS:为封闭的层状嵌套的多面体,其结构和的机械、电化学和化学性能,成为富勒烯领域一个主

富勒烯类似HJ,他们又发现MoS:也存在同样结构

要的研究热点。

的化合物口刮。随后。各种层状无机化合BN、AI:0"受C∞和碳纳米管的启发,长期从事硒化钨和硫

化钨薄膜在太阳能电池中应用研究的以色列魏兹曼

CdCl2、MoTe2、Ti02的富勒烯结构纳米粒子和纳米科学院科学家ReshefTenne领导的研究小组意识到管相继被发现。卜11J。钼的富勒烯结构MoS:纳米粒石墨和硫化钨在结构上是如此的相似,层状结构的子用作苛刻条件下的固体润滑剂和润滑油、润滑脂

石墨可以看成是由一个个的六边形拼合而成的层组

的添加剂,固体可充电锂电池阴极时的优异性能而成,层间以分子间作用力相结合,因此层问很容易滑

倍受科学家关注。为了研究富勒烯结构MoS:纳米

移,而硫化钼、硫化钨等也属于层状结构,层由

粒子新的性能和潜在应用,世界上很多研究小组致卜Mo或S—w组成,层间作用力也是分子问引力,

力于并合成了富勒烯结构MoS:纳米粒子。

收稿日期:2008.10-09

修改稿日期:2008-10-27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0472028);陕西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2005E122)

作者简介:王跃峰(1982一),男,山西运城人,长安大学在读硕士研究生,师从赵鹏教授,从事纳米材料及复合材料方面的

研究。电话:15091530649,E—mail:wangyuefen92003@163.corn

不错的文章。

应用化工第37卷

实验部分

1.2实验方法

称量S

40

1.1试剂与仪器

三氧化钼、升华硫均为分析纯;氩气(I_-99.7%),高纯。

TD2002电子秤;CN61M/KER.1006超声波清洗仪;自制管式电阻炉;PHI-5400型X—Ray衍射仪;日立S-3400N扫描式电子显微镜。

g和M003159粉末,分别放在a,b炉

(见图1)的中部,分别将a、b、c炉的炉温设定在

250,840,900

oC,升温过程中通小流量的氩气作为

保护气体。当三个炉的温度升到设定的温度时,通氩气lcm3/rain作为保护和载流气体,在设定的温度下保温8h,在氩气气氛中将系统冷却至室温,得纯度为99%灰黑色MoS:粉末。

图I

Fig.1

合成IF—MoS2纳米粒子实际装置

ActualequipmentdiagramofsynthesizingIF-MoS2nanoparticles

2结果与讨论

2.1

XRD表征

图2显示了合成产物的XDR表征。

越鼎

O/【。)

图2富勒烯结构MoS2的XRD表征图

Fig.2

XRD

pattemoffullemne-like

structure

MoS2

图3富勒烯结构M。S2的sEM微观形貌表征图

Fig.3

SEM

MoS2,晶格g-数口=3.160,c=12.29A(JCPDS卡NO:77-1716),且结晶比较好;含量非常高,可以达

由图2可知,主峰(002)显示的是交方晶系的

microc∞mic

patt二affulhrene.1ike

stnl咖re

MOS2

2.3反应器的设计分析

M00,和S在常温下是固体物质,实现高温下的化学气相合成反应,需要在反应前对它们进行蒸发

到我们对合成产物纯度的要求;图中V表示MoO:的衍射峰,含量非常少,在l%左右。

2 2

SEM表征

图3是富勒烯MoS2微观形貌的SEM照片。由

气化处理,而它们的蒸发气化温度不同,特别是硫的

挥发温度低于它们发生合成反应的温度,因此需要将蒸发区域和反应区域分开。我们在实验中选用了

图3可知,图3a可以清楚的看到含有大量的椭球形MoS:颗粒,平均粒径在250nm左右;图3b可看到一堆球状MoS:颗粒中间夹杂一根管状的MoS:,根据卷曲机理可知球状MoS:颗粒和管状MoS:形成

3个电阻加热炉,将称好的MoO。和S粉分别放在

2个钼舟中,盛放S粉的钼舟应放在a炉的中部,盛放MoO,粉的钼舟放在b炉的中部。根据S和MoO,的挥发温度分别设置a炉和b炉的温度,c炉

条件很接近,只有在很窄的反应条件才可以得到单一的球状或管状MoS:。

为反应室中S和MoO,蒸气发生反应生成IF—MoS:

不错的文章。

第12期王跃峰等:化学气相沉积法制备富勒烯结构二硫化钼纳米粒子

提供能量。

图4为制备富勒烯结构MoS:纳米粒子的反应原理图。

图4合成IF—MoS:纳米粒子原理图

Fig.4

TheorydiagramofsynthesizingIF-MoS2nanoparticles

2.4富勒烯结构MoS:纳米粒子的形成机理

以色列科学家RTerme等人用H:和H:S气体

与三氧化钼合成了富勒烯结构MoS:纳米粒子和纳米管,并对形成机理进行了研究¨2’16’:首先MoO,纳米粒子被氢气弱还原成M003一。,然后MoO,一。与H:S

气体作用生成富勒烯结构MoS:纳米粒子。李亚栋等¨"由S与MoO;纳米带合成无机富勒烯MoS:,这

是一个还原与硫代同步进行的过程,可能的反应方

程式如下:

M003+x/2

S_M003一。+x/2S02

(1)M003一。+(7一x)/2S_MoS2+(3一x)/2S02(2)

M003+I/2S_+M002+I/2S02

(3)

当反应时间过短,硫带过程不充分就生成了中间产物MoO:,如反应式(3)中的X=l时,反应产物

为MoO:;当反应时间充分时,S和MoO,充分作用生

成MoS:,见反应式(2)。

我们用S和MoO,作原料,通过化学气相沉积合成富勒烯结构MoS:纳米粒子,我们的实验机理也是一个还原与硫带同步进行的过程,其反应过程

可以用上述(1)、(2)、(3)式描述。2.5存在问题

实验中还存在以下不足之处:①反应温度、保温时间和气流速度对富勒烯结构MoS:纳米粒子的合成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我们对单方面的影响研究

不够充分;②由于还原与硫带反应是一个比较复杂的过程,我们通过多次实验基本上可以制得含量较高的富勒烯结构MoS:纳米粒子,但会有少量MoS:

纳米管的存在,我们还没有完全掌握制得单一MoS:纳米粒子的条件;③制得的MoS:纳米粒子直径在

250

nm左右,这样的颗粒比较大,应进一步改进反

应装置、完善反应条件,以减小MoS:纳米粒子直径;④用S和MoO,作为原料制备富勒烯结构MoS:纳米粒子,产生的尾气sO:是一种有毒的气体,对这

些废气的妥善处理也是今后要考虑的问题。

结论

本实验用MoO,和S粉为原料,在900℃通氩

气1cm3/min作为保护和载流气体,保温8h,制备了粒径在250nnl左右的高纯富勒烯结构MoS:纳米粒子。用XRD和SEM分析了样品的微观形貌和结构。这种方法提供了一种低成本、大规模合成富勒烯结构MoS:纳米粒子的方法,并有可能成为一种合成过渡金属硫化物的普遍方法。参考文献:

[1]Kroto,HeathJ

R,0’Brien,eta1.C曲Buckminsterfullerene

[J].Nature,1985,318:162.163.

[2]IijimaS.HeHcMmicro-tubulesofgraphitecarbon[J].Na-

ture,1991,354:56-58.

[3]EbbesenTW,AjiyanPM.Large-seahsynthesisofcarbon

nanotubes[J].Nature,1992,358:220-222。[4]Terme

R,M哪lis

L,CmnutM,eta1.Polyhedralandcy-

lindficM

structure

of

tungsten

disulphide[J].Nature,

1992,360:444446.

[5]MargIlli8L,SalltraG,TenneR,eta1.Nestedfullerene.1ike

structⅢ-e[J].Nature,1993,365:113-114.[6]FeldmanY,Wasserman

E,SrolovitzD

J,eta1.Hi曲rate

fast phasegrowthofMoS2nestedinorganic

fulhreneand

nanotubes[J].Science,1995,267:222-225.[7]Louchev

0A.Surfacediffusiongrowthandstability

mech.

anismofBN

nanotubes

producedbylaserbeamheating

undersuperhighpressure[J].Appl

PhysLeft,1997,71:

35220524.

[8]HangYJ,Liu

J,HeRG,eta1.Synthesisoflumina

nail(}-

tubesusing

carbon

nanotulⅪs幽templates[J].Chem

PhysLett,2002,360:579-584.

[9]Seo

S,LeeJK,KimH.Preparationofnanotube shaped

Ti02

power[J].J

CrystalGrowth,2001,229:428432.[10]BiroRP,Twersky

A,HacohenYR,eta1.Nanopartlcles0f

Cd吼with

closedcagestructures[J].ElectronicProper-

i缟ofNovdMaterial,2000,544:441447.

[11]Flores

E,TlahuiceA,AdemE,eta1.Optimization

ofthe

electronirradiationintheproductionofMoT%nanotubes

[J].Fullerene

Scienceand

Technology,2001,9(1):9.

16.

[12]ZakA,Feldman

Y,AlpmvichV,et

a1.Growthmechanism

ofMoS2

fullerene—likenanoparticlesbygas-phase[J].J

AmChemSoc,2000,122:11108 11116.

[13]FeldmanY,FreyGL,HomyonferM,eta1.Bulksynthesis

ofinorganicfullerene-llke

MoS2fromtherespecitivetriox-idesandthereactionmechanism[J].J

Am

ChemSoc,

1996,118:5362-5367.

(下转第1418页)

不错的文章。

应用化工

第37卷

表3方差分析

果的前提下,综合考虑诸方面因素,故选用甲醇一

Table3

Tableofvarianceanalysis

O.08

moL/L醋酸铵缓冲液(30:70pH=6.0)为流动

相,石杉碱甲的保留时间为7.815

rain。

(3)本实验在酸浸泡超声提取并用普通滤纸过滤后,对澄清滤液考察了直接经0.45Is,m微孔滤膜

过滤后进行HPLC测定和采用氯仿萃取浓缩并用甲

醇定容经O.45灿m微孔滤膜过滤后进行HPLC测定两种方法。实验结果表明,后者的提取率虽略低些,

由表2可知,以石杉碱甲含量为衡量指标时,影但杂质含量明显减少,HPLC分离效果大大提高,综响的大小顺序为A>B>C,说明固液倍数是重要影合考虑上述因素,为使生产实际中便于得到高纯度

响因素,酒石酸浓度次之,而超声时间的影响再次的石杉碱甲,选择第二种方法进行实验。

之。由方差分析的结果可知,A、B两因素对石杉碱(4)协助超声波萃取特点是常压萃取,安全性甲含量的影响均有显著性。结合极差分析,并按生

好,操作简单易行,仪器维护保养方便,而且萃取时

产实际中降低消耗,提高效率的原则,确定石杉碱甲

间短,杂质少,为工业生产提供了较可靠的提取方较优的提取工艺条件为A:B,C,,即固液倍数为20,法。酒石酸浓度为2.O%,超声时间10rain。

参考文献:

按较优的提取工艺条件对样品进行分析,测得[1]鲁润龙,周忠泽,鲍时来,等.药用植物蛇足石杉的生

三明建宁闽江源自然保护区和将乐龙栖山自然保护物学特征[J].中国科技大学学报,1999,29(1):118—

区的长柄石杉中石杉碱甲含量分别为:0.0263%,

121.

5%。

[2】余季红,孙远明,杨跃生.蛇足石杉生物碱的研究[J】.

结论

时珍国医国药,2002,13(3):117 123.[3]

唐希灿.石杉碱甲(双益平)一种有望治疗早期痴呆症

(1)本实验采用酸浸泡,在酸化过程中将酸水

的药物[J].中国药理学报,1996,179(6):471似.

液搅拌并静置过夜,有利于提高生物碱的溶解度。[4]王小理,黎万奎,胡之璧,等.长柄石杉芽胞及芽胞植

在进行提取工艺条件考察时,采用了酸浸泡24,

株形态研究[J].云南植物研究,2007,29(5):521-526.h,结果表明,二者在提取结果上无显著性差异,

[5]沈生荣,于海宁,金超芳,等.石杉碱甲提取工艺研究

考虑到生产效率,故实验选择了酸浸泡24h。

[J].浙江大学学报,2002,28(6):591-595.

(2)实验了甲醇.醋酸铵缓冲液体系不同配比及[6]袁珊琴,赵毅民.蛇足石杉中一个新的Pldegmariurine

醋酸铵缓冲液的浓度和酸度对出峰时间和分离效果型生物碱[J].药学学报,2003,38(8):596-598.的影响,发现增加醋酸铵缓冲液的比例,虽可提高峰[7]

郭孝武.一种提取中草药化学成分的方法一超声提

的分离效果,但分析时间长。在保证良好的分离效

取法[J].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1999,11(3):37-40.

(上接第1415页)[14]Feldman

Y,LyakhovitskayaV,TermeR.Kineticsof

nes-

(16]Margolin

A,RosentsveigR,Albu.YaronA,eta1.Studyof

tedinorganicfuUerene-llkenanoparticleformation[J].J

the

growthmechanismofnanotubesproducedby

fluid-

AmChemSoc。1998,120:4176-4183.

izedbedteactor[J].ChemMater,2004,14:617-624.

[15]zal【A,FeldmanY,Aladimir

V,et

a1.Newapproachfor

[17]LIYadong,LI

Xiaolin.Formationof

M喝inorganic

full

gasphase

synthesis

and

growthmechanismofMoS2

ererle

bythereactionofM001nanobeltsands[j].Chem

fullerene.1ikenanoparticles[J].Structuraland

Electronic

Eur

J,2003,9:2726-2731.

ofMolecular

Nanostructures。2002。633:207-209.

2.4样品分析

0.0443

48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s4mm.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