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心理学教案

更新时间:2023-10-10 18:00: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社会心理学》大纲(上网)

(主讲教师 熊匡汉副研究员编)

(如发现本大纲中有错误或有好的意见、建议请电话联系:85220859)

第一章 绪论

讲授时间:4学时(导言、第一节2学时;2-4节2学时)

导言

学习社会心理学的目的、要求、时间安排、成绩记载办法等

一、健康

四方面的内容:躯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良好、道德健康。

二、心理健康

指在正常发展的智能基础上所形成的一种表现出良好个性、良好处世能力和良好人际关系的心理特质结构。

三、心理健康的4个标准

(1)身体、智力、情绪十分调和;

(2)适应环境,人际交往中能彼此谦让; (3)有幸福感;

(4)在工作和职业中,能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过着有效率的生活。

四、大学生心理健康的8个标准

(1)智力正常;

(2)能协调与控制情绪,心境良好; (3)意志坚强可控;

(4)心理特点符合性别、年龄特征; (5)人际关系和谐; (6)适应社会生活; (7)热爱生活;

(8)有完整和谐的人格结构。

五、心理成熟的10个标准

1、能在日常生活中与同龄人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这种关系包括同性朋友和异性朋友有内。

1

2、在行为上能够扮演适当的性别角色。

3、接纳自己的身体和容貌。不过分炫耀自己的优点,也不过分掩饰自己的缺点,发挥最大潜能。

4、情绪表达渐趋成熟独立。凡事不再依赖父母或其他成人的支持与保护。 5、有经济独立的信心。

6、能够选择适合自己能力和兴趣的职业,而且肯努力奋发,为取得该种职业而准备。 7、认真考虑选择婚姻对象,并开始准备成家过独立的家庭生活。 8、在知识、观念等各方面,都能达到作为一个公民所需要的标准。 9、乐于参与社会活动,也能在社会活动中对自己的行为负责任。 10、在个人的行为导向上,能建立起自己的价值道德标准。

第一节 社会心理学的定义、学科简史、研究现状

一、定义

社会心理学(social psychology)是系统研究人(个体和群体)在社会相互作用中的心理活动发生、发展和变化规律的科学。

二、学科简史、现状 1、简史

在西方,被公认为首先提出社会心理学问题及主张的是古希腊柏拉图(Plato,公元前427—347)。

1908年国外同时出版了两本社会心理学书:一是美国社会学家罗斯撰写的《社会心理学》,(Ross,1908),一是英国心理学家麦独孤撰写的《社会心理学导论》(McDougall,1908)。

2、现状

1982年4月成立中国社会心理学研究会。

无论是西方还是我国,社会心理学的历史都比较短暂,所以,基础比较薄弱,至今仍然是发展中的学科,但有了系统的成果和较完整的体系。

三、理论、性质

1、理论

自1908年至今,西方同时存在三种社会心理学:

一是社会学家从事研究的社会心理学,有人称之为社会学的社会心理学(Sociological Social Psychology)简称SSP。

一是心理学家从事研究的社会心理学,有人称之为心理学的社会心理学(Psychological Social Psychology)简称PSP。

最后一个是文化人类学家从事研究的社会心理学,有人称之为比较文化的社会心理学,(Cross-Culture Social Psychology)简称CCSP。

社会学的社会心理学家有自己的各种理论,如符号交互作用论(symbolic iteractionism)、社会交换论(social exchange theory)、参照群体论(reference group theroy)及社会角色论(social role theory)等。

心理学的社会心理学家也有他们自己提出的理论,如社会学习论(social learning theory )、参照范型论(theory of frame of reference)、社会认知论(theory of social cognition)、场论(filed theory)、事象结构论(event-structure theory ),等等。

2

比较文化的社会心理学家提出了他们自己的理论,他们提出的理论最初称为文化决定论,即人们的社会行为和特征决定于他们所受的文化影响。后来他们把文化决定论改为文化相对论,其含义是不同的文化对于人们的行为及其特征所起的影响作用不同。

2、性质:社会心理学属于应用心理学范畴。

我国划分学科门类将教育学门类分为三个一级学科:教育学、心理学、体育学。 一级学科心理学1997年6月国家修订博士、硕士培养点将9个合为三个: (1)基础心理学(原普通、生物2个)

(2)发展与教育心理学(原教育、发展2个)

(3)应用心理学(原工业、社会、医学、运动、军事5个)

第二节 社会心理学的研究内容

社会心理学的体系划分为四个层面: 一、个体社会心理和社会行为

1、研究人的社会化和自我意识 2、研究人的社会动机。 3、研究人的社会认知。

4、研究社会人格,人格障碍等。 5、研究社会态度和态度的改变。 二、社会交往心理和行为

主要包括人际关系、人际沟通、社会影响等。 三、群体心理

社会心理学还要研究大群体心理现象,如民族心理、性别差异心理等。 四、应用社会心理学

如:环境社会心理学要研究人和生活环境的相互作用,研究噪音、污染、自然灾害对人的社会心理影响,居住环境的设计和安排应如何适应人的心理需要;

健康社会心理学要研究某些身体疾患和各种心理疾患与社会因素之间的关系,以及如何应用心理学治疗人的心身疾患;

法律社会心理学要研究犯罪心理的形成和犯罪行为发生的规律,研究如何应用心理学知识及时侦破案件,研究证人证言的可靠性,研究法庭社会体系中各不同角色之间的关系及相互影响作用,研究预测、预防犯罪的有效措施等;

宣传社会心理学要研究电影、电视、广播、报纸、杂志、图书等宣传工具对人的态度形成和态度改变的作用,以及如何有效地应用这类宣传工具使人的态度发生合于社会需要的变化。

第三节 社会心理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

一、社会心理学与社会学

人的一切行为来源于社会,社会的发展是人的心理活动发展的基础。 社会心理学研究社会中的个体的行为和经验;社会学研究整个社会,研究人类群体的发展、结构和功能。

我们一般这样看待社会心理学与社会学,即两者都研究人类行为,但代表了两个不同的分析水平。社会心理学在个体水平上分析,而社会学则在群体水平上分析。

3

二、 社会心理学与文化人类学

社会心理学与文化人类学在研究上有相互重叠的地方,特别在社会人格和社会认知方面。文化人类学在这方面强调文化与人格的关系,强调文化对人格的塑造。

社会心理学与文化人类学在研究方法上有明显的不同,前者主要采用通过实验检验假说的方法,而后者则主要采用描述性分析的方法。

三、 社会心理学与政治科学

社会心理学与政治科学密切相关。首先,对政治的研究必定涉及那些参与政治的人的信仰、价值、态度、社会动机和社会人格等方面,而这些方面属社会心理学的范畴。

四、 社会心理学与经济学

经济条件是对社会行为起重大影响作用的社会生活条件之一。个体所处的经济地位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他的社会行为和经验。

社会心理学家还发现,消费者的乐观—悲观情绪变动会引起经济状况的变动。消费者不愿购买或推迟购买的态度是导致经济衰退的重要原因。

五、 社会心理学与法律

心理学在法律领域的应用已发展成为一些分支学科,如法律心理学、犯罪心理学以及法律社会心理学等。

六、 社会心理学与组织管理

传统的管理主要是对物的管理,现代的管理要体现对人的管理。“以人为本”。从著名的霍桑研究开始,在上个世纪50年代中期,社会心理学领域中已发展起一门新的应用分支科学,即工业社会心理学或组织心理学。

七、社会心理学与心理学 心理的生理基础

1、神经系统; 2、大脑; 3、遗传

第四节 社会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一、观察法

1、一般观察法; 2、参与观察法(a.公开参与观察法; b.隐蔽参与观察法)

二、实验法: 1、试验室实验法; 2、自然实验法; 3、现场实验法 三、调查法: 1、访谈法; 2、问卷法 四、档案研究法(文献研究法)

本章结束语:心理学之所以被视为是一门科学,主要是心理学家们研究行为问题时,采取了科学上的基本理念与方法。社会行为尽管比较“虚”,但用科学方法研究可得科学结论。

科研步骤:

第一步发现“事物”的性质(解决what的问题); 第二步分析“事情”的变化(解决how的问题); 第三步探究“原因” (解决why的问题)。

(加上when,为WWWW)

本章内容回放:心理健康标准、定义、简史、现状、性质、内容、研究方法、

4

与其他学科关系(界定)

本章重点:定义;性质

主 教 材:《社会心理学》(全国13所高等院校编写组编,南开大学出版社出版)。 副 教 材:《社会心理学》(章志光主编 金盛华副主编,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

《社会心理学》(吴江霖等编,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 《社会心理学》(时蓉华编著,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

问题思考:如何理解心理健康?心理健康有何重要意义?

第二章、社会化(socialization)

本章教学目的:1、使学生了解社会化的意义、任务、内容、因素、心理机制;

2、了解角色及社会的要求。

教学要求:联系社会的要求思考大学生社会化问题 讲授时间:4学时(1-2节2学时;3-4节2学时)

人与动物的本质区别在于他的社会性。一个人若是只有人类的身体结构,那他还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人。只有等他通过一定的社会学习和社会生活实践获得了适应人类社会生活的社会性,形成了人类的心理结构和行为动力系统,并且获得明确的自我概念,使自己的行为具有明确的自我引导和自我控制,他才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人。(必要性)

人之所以能够社会化,是由人类个体自身的学习潜力和人类存在独有的语言决定的。(可能性)

第一节 社会化的含义

一、社会化的定义

社会化是个体通过与社会的交互作用,适应并吸收社会的文化,成为一个合格的社会成员的过程。(从自然的人发展为社会的人)

社会化有两个任务:

第一、使个体知道社会或群体对他有哪些期待,规定了哪些行为规范; 第二,使个体逐步具备实现这些期待的条件,自觉地以社会或群体的行为规范来指导和约束自己的行为。

二、社会化的种类 (一)基本社会化

指个体在童年期的社会化,主要是让个体学习生活知识、语言,培养其他认识能力,掌握行为规范,建立感情联系,确立道德及价值判断的标准。

5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s4sf.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