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心理学

更新时间:2023-11-15 23:49: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社会心理学

第一章 绪论

一、社会心理学的定义

“社会心理学是对人的社会心理和社会行为规律进行系统研究的科学。” 二、社会心理学常用的研究方法 1).观察法:自然条件下对行为进行系统观察分析而得出规律。 2)实验法

3)调查法:问卷、访谈 4)档案分析法

三、社会心理学发展简史 (一)、西方

1、孕育阶段(1908年以前)

古希腊哲学中孕育着社会心理学思想 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斯多德 环境塑造(理想国) 本能 2、 诞生(1908年) (美社会学家)罗斯----------------(英心理学家)麦独孤 《社会心理学》 《社会心理学导论》 人的行为模仿他人 本能 第二章 社会化

一、定义:是个体通过与社会的相互作用, 适应并吸收社会的文化,成为合格的社会成员的过程。

二、社会化的目的与结果—— 社会角色 (一)、基本概念:

1、社会角色(social role):

个人在社会关系中处于特定的社会地位、并符合社会要求的一套个人行为模式。 2、社会角色的分类

根据角色扮演者获得角色的方式不同,可分为 先赋角色(ascriptive role):与生俱来的、自然获得的角色(遗传) 儿子 自致角色(achieving role):经个人努力与活动获得的 职业、婚姻 第三章 社会动机 分类

(一) 按动机性质分

自然动机:以生理需要为基础的动机 饮食、睡眠、性(天生的)

社会动机:在社会环境中,通过学习和经验获得的

成就、权力、亲和

亲和动机( need for affiliation,合群动机)

定义:个人害怕孤独、希望和他人在一起建立协作、友好关系的一种内在欲求。 第四章 社会意识

一、分类:生理(物质)自我 社会 心理 二、社会比较(social comparison)

定义:通过将自己与他人比较以获取有关自己的重要信息的过程

Festinger 于1954年提出了社会比较过程理论

他认为,人们非常想准确地认识、评估自己;为此,在缺乏明确的标准时,人们常与和自己相似的人比较。 三、影响自尊的因素 1、生活中的成败经验:

2、社会比较得来的信息:有时我们无法选择跟谁比。 3、自己的内部标准

Higgins(1987)的自我差距/不一致理论(self-discrepancy theory) 个体有两种内在的标准: 理想的自我(the ideal self):我们想成为的人 应该的自我(the ought self ):我们觉得自己应该成为的人

? 实际的自我(actual self) ? 理想的自我 应该的自我 ? 失望、悲伤 内疚、不安 ? 自尊的降低

四、提升自尊的方法

1、自我增强/美化(self-enhancement):

个体以有利于 对自己做正面评价的方式收集、解释有关自己的信息,以建立与提升自尊。 2、自我设障:个体感到失败不可避免时积极搜寻乃至制造不利因素的过程。 3、自我表现(self-presentation)

个体通过自己社会行为的显示,以形成、维持、加强或澄清他人对自己的印象的过程。 第五章 社会知觉(认知)

定义:是个体通过人际交往,根据认知对象的外在特征推测与判断其内在属性的过程。 一、印象的内涵

印象(impression):外界事物在大脑中留下的形象。

对人的看法、认识

持维度观(dimensional View)的学者(如Osgood, 1977) 认为人们对他人的认识包括几个概括性的潜在维度:

? 评价(evaluation):一个人品质的好坏(good-bad ) 决定着我们喜不喜欢这个人

及程度如何。

? 能量(potency): 一个人能力的强弱 尊重

? 活动水平(activity): 一个人是积极主动---消极被动。 二、 印象形成过程中所利用的信息 1、仪表:

一个人的外表常常是我们最先看到的信息,而且也常常是我们能得到的唯一线索。 2、表情(非言语线索) 1)面部表情: 2)身段表情 3)言语表情 3、 行为

? Jones与Davis(1965)对应推论理论(Correspondent Inference Theory)

对应推论是对行为进行归因的一种方式,即人们常把他人的外在行为与他们的内在品质相对应。

? 程序:先了解行为者动机,若有意的,再推论品性 ? 影响对应推论的因素:

(1)行为的社会合意程度:当一个人的行为不符合社会期望或不为社会所接受时。 (2)行为的自由选择性:非外在强大压力下才做的

三、印象形成过程中的一些规律(或偏差) 1、不同特征在印象形成中所起的作用是不同的

? Asch (1946) 的经典研究:

A组是:聪明、灵巧、勤奋、热情、果断、实际、谨慎 B组是:聪明、灵巧、勤奋、冷淡、果断、实际、谨慎 ? Asch就把“热情”、“冷淡”这类对印象形成起重要作用的特征称为“中心特征”,

把“文雅”与“粗鲁”这类对印象形成不起核心作用的特征称为“边缘特征”。 (联想)

? 但中心特征与边缘特征是相对的 我国文化 2、信息出现的先后对印象形成的作用是不同的

? CZADHGJKWP

? 首因效应(primacy effects)是指人们比较重视最先得到的信息,据此对他人做判断。 ? 近因效应(recency effects)则是指最新得到的信息对他人的印象形成起较强作用的

现象。

? Luchins (1957) 的实验证明了这两种效应的存在。70%- 12%认为吉姆较外向,友好 3、人们倾向于把有关的特质联系起来形成对他人较统一一致的认识

? 随着生活经验的积累,人们认识到有一些特质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内隐人格理论

(implicit personality theory,以经验为依据,无正规的概念,却起作用) ? Rosenberg 聪明 友好

冒险——强健、冲动、果断

? 当我们认为某人具有某种特征时,就会推断他也具有其他相似的,或相互关联的特

征,就种倾向被称为晕轮效应(halo effect)。 ? Dion等(1972) 的研究证明了此效应的存在。

4、人们在知觉他人时,比较重视负性信息,但却倾向于对他人作正性评价,即积极评价多于消极评价。

? 宽大效应(leniency effect) ? 积极偏见(positive prejudice) ? 原因可能有:

(1)、人们希望自己的周围都是好人好事,这样自己会感觉舒服些; (2)、期望得到别人的回报(承认与接受) (3)、人们通过对他人的宽容来显示自己的大度与仁慈。

三、 对行为与事件原因的推断——归因

1、定义:所谓归因(attribution)就是人们从可能导致自己及他人行为发生的各种因素中,认定行为的原因并判断其性质的过程。 2、归因理论

? 1、海德的素朴心理学(Heider, F., 1958)

每个人都是朴素的心理学家,对因果关系感兴趣,并能对其加以分析、推测。 ? 归因理论的创始人 ? 内因—个体自身的原因

如人格、品质、动机、态度、情绪、能力、努力等。

? 外因—个体自身之外的原因

如环境因素、运气、任务难度、他人帮忙等。 2、凯利的三度理论(cube theory)

? Kelley, H., 1967

? 1)行为的原因可能有三种:

行为者(actor) 刺激物(stimulus) 情境(situation)

2) 要找出行为的原因,主要使用三种信息:

A、一致性( consensus )信息:即行动者的行为是否与其他人的行为在这种情况下相一致。是,高。

B、一贯性(consistency )信息:即行动者的行为在其它场合是否也发生。是,高。 C、特异性(distinctiveness,区别性)信息:即行动者对其他对象是否也以同样的方式做出反应。是,低。

3、成就归因模型

? Weiner 等(1972) 提出了成就归因模型(Achievement Attribution Model ? 此模型认为人们用于解释成败的原因可用下列三个维度加以分类与描述:

(1)、内——外因 (2)、稳定——暂时

内因 外因 稳定 能力 工作难度 暂时 努力 运气 ? 稳定——暂时:期望 ? 内——外因:奖惩 第六章 态度 一、定义

? Freedman,1985 态度(attitude):是个体对社会存在所持有的具有一定结构且比较稳定的内在心理状态。 二、态度的成分(构成要素):

? 认知(Cognition):个体对态度对象所具有的认识、理解与评价

复杂 单纯

? 情感(Affect):个人对态度对象的情绪体验。

? 行动倾向(Behavioural tendency ) :行为前的一种心理准备状态和反应倾向

认知是基础,情感是关键,三者大多时候是协调一致的

三、 态度的测量

? 量表

A、瑟斯顿(Thurstone)量表(等距量表,equal interval scale)

Thurstone, 1929

B、李凯特量表(Likert-type Attitude Scale)

R.Likert, 1932 (总加量表summated rating scale)

C、 语义分化(差异)量表 四、态度的形成

在后天的社会生活环境中通过学习逐渐形成

外在社会因素的影响 个体的学习(学习理论 Learning theory)

? 大众传媒 联结 ? 家庭 观察 ? 学校/同伴 强化学习 ? 团体

五、态度形成和改变的理论

(一)认知失调论(Cognitive dissonance theory, Festinger, L., 1957): 1、内容:

认知:关于自己想法、态度与行为等的知觉。 它们之间存在着三种情况:

1.无关的/ 2.相互一致、协调的/3.相互冲突、不和谐的

感受到不舒适 心理紧张(失调状态) 减缓、消除 认知协调一致

失调的认知数量X认知重要性

失调程度=—————————————— 协调的认知数量X认知重要性

途径:改变认知/ 改变行为/增加新认知 (二)功能理论

? 人们之所以持有某种态度,是因这种态度能满足个人的某种需要,特别是心理需要。 ? Katz(1960) (三)社会判断理论

? Sherif & Hovland(1961)

(四)态度形成及改变的三阶段理论(H.C.Kelman,1961)

1 服从(obedience):态度形成的开始,个体按社会规范或他人意志在外显行为方面表现与他人一致,以获得奖励避免惩罚。 ? 行为受外因控制,服从是表面的、暂时的

2 认同(identification):个体自愿接受他人观点、态度,使自己与他人一致。 ? 情感因素起明显作用,依赖于他人对个体的吸引力。

3内化(internalization):态度形成的最后阶段。个体真正从内心相信并接受他人观点,使之纳入自己的态度体系。 ? 以理智,即认知成分为基础的 六、态度改变的方法

一、态度改变的说服模型(劝说宣传法)

社会心理学家霍夫兰德与詹尼斯(C.I.Hovland&I.L.Janis),1959年提出。 传播者 传播的信息 接受者

专长性 可信性 单方-双方论据 态度 动机意图 教育水平 吸引力 喜爱性 呈现顺序 人格特征 相似性 与原有态度的差距

—————————————————————————— 环境:分心 二、角色扮演法 三、团体影响法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a7iv.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