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心理学

更新时间:2023-03-08 09:47:36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第一章社会心理学

绪论

第一节 社会心理学的定义和研究范围 一、社会心理学的定义

社会心理学是对人 的社会心理和社会行为 规律进行系统研究的科学。

人:既包括个体,也包括群体。 社会心理和社会行为:个体或群体在特定的社会文化环境中对于来自社会规范、群体压力、自我暗示、他人要求等社会影响所作出的内隐和外显的反应。

?社会心理学是一门就人们如何看待他人,如何影响他人,又如何互相关联的种种问题进行科学

研究的学科。

二、社会系心理学的研究范围 A 个体社会心理和社会行为 B 社会交往心理和行为 C 群体心理

D 应用社会心理学

第二节 社会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一、社会心理学的具体研究方法:

1、实验法

?实验室实验法(控制条件非常严格、实验结果说服力强、真实性较差) ?自然实验法 ?现场试验法

2、观察法

?一般观察法 ?参与观察法

?要连续多次观察、隐蔽性观察

3、调查法

?访谈法 ?问卷法

4、档案研究法

希特勒的心理状况 一些需要注意的问题

?问题的措辞

?你是否认为美国政府在救济穷人上花销过大。23% ?你是否认为美国政府在福利问题上花销过大。53%

?您是否同意中国削减国外援助资金。

?您是否愿意中国增加助他国饥饿民众的开销。

?办公室是否应该禁止吸烟。 ?办公室是否应该不允许吸烟。

?是否同意只允许婚姻发生在男性和女性之间。 55% ?是否同意禁止同性恋婚姻。40%

?羊肉馅:含有30%脂肪。

?羊肉馅:含有70%瘦肉,含有30脂肪。

?问题的顺序

?美国政府是否应该对中国工业品在美国的销售数量设定限额。 ?中国政府是否应该对美国工业品在中国的销售数量设定限额。 ?美国政府是否应该对中国工业品在美国的销售数量设定限额。

?答案选项的编制

?你认为现今国家面临的最重要的问题是什么? ?你认为现今国家面临的最重要的问题是什么?

?能源短缺、公共教育质量、污染问题、其他你认为重要的问题

二、社会心理学研究中的偏向及伦理问题 1、偏向问题

?研究者的偏向:研究者的面部表情、身体姿势和动作、讲话的语气都可能无意中影响被试者在实验中的表现,从而使实验结果产生偏差。

?被试者的偏向:主要来自两个方面,其一是所谓的?°要求的特征?±,其二是所谓的?°对评价的担心?±。

?2、伦理问题 (伦理:人与人相处的各种道德准则) ?在每一个社会心理学的研究中都要遵循三条原则:

?第一,必须让被试者自愿地参加实验研究,被试者应当知道他们在研究中要做些什么。 ?尽可能告知实验者有关实验的情况。

?要做到真诚。只有当必要,且实验目的的确非常重要时,才允许使用欺骗手段。

?采用欺骗手段时,不能出于考虑避免挫伤实验者积极性。 ?向实验者做出事后解说。在实验之后告知实验者有关实验的一切情况,包括所使用的欺骗手段。 ?但如果反馈可能会给实验者带来痛苦或困扰,不向实验者做反馈。 ?对实验者的个人信息要保密。

?第二,研究必须是?°风险最小?±,即研究的设计没有必要让被试者冒险。

?第三,研究者要进行?°风险?a获益分析?±,即在研究中让被试者承担的风险要与通过研究获得

的利益平衡,这里的利益可以是对被试者而言,也可以是对社会而言。

第二章社会心理学的历史与理论 第一节 社会心理学的形成历史

?社会心理学的孕育时期

?古希腊时期——19世纪上半叶

? 社会心理学的形成时期

?19世纪下半叶——20世纪初

? 社会心理学的确立时期

?1908年——二战爆发前

?社会心理学与社会学、心理学、文化人类学关系密切。

一、社会心理学的孕育时期

古希腊时期——19世纪上半叶

?社会心理学形成前依附于西欧思辨哲学的母体中,因此也叫―社会哲学‖阶段。 社会决定论

?其一,古希腊的苏格拉底和柏拉图:人性虽然不能摆脱生物遗传的纠缠,但却可以受到环境和教育的深刻影响。 自然决定论

?其二,古希腊的亚里士多德:认为社会源于人的本性,而人性又是生物或本能的力量所支配。 ?奥尔波特认为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都是在“哲学知识内部建立了社会心理学的主题思想”的创始人。

二、社会心理学的形成时期

19世纪下半叶——20世纪初

?社会心理学是在社会学和心理学分别脱离哲学母体之后,又从这两门学科中应运而生的一门边缘学科。

?它的出现来自于社会发展的需要和相关学科的理论准备。

?社会发展的需要:18世纪下半叶和19世纪初,资本主义社会大动荡带来的各种社会问题。 ?相关学科的理论准备:社会学中的心理学倾向为社会心理学的诞生奠定了基础。 社会心理学直接来源于

?德国的民族心理学——冯特《民族心理学》 ?法国的群众心理学——加布里尔·塔尔德《模仿律》、迪尔凯姆、古斯塔夫·黎朋 ?英国的本能心理学——麦独孤《社会心理学导论》

重大事件的影响

?1859年,德 M.拉扎勒斯(拉扎鲁斯 Moritz Lazarus)和H.斯坦达尔(斯汤达尔Heyman Steinthal)创办《民族心理学和语言学》杂志,成为民族心理学的创始人。 ?1875年,德A.舍夫勒首先在现代意义上使用了―社会心理学‖一词。 ?1894年,A.斯莫尔和G.文森特也在美国率先使用―社会心理学‖一词。

?1879年,美国人詹姆斯 鲍德温以―一种社会心理学研究‖为《心理发展的社会和伦理解释》一书的副题。

?同年N.特里普利特在《美国心理学杂志》上首次发表了一份社会心理学的实验报告。这一年

被称为美国社会心理学诞生之年。

?1898年,法国G.塔尔德写出《社会心理学研究》一书。企图用模仿的概念来解释社会行为。 ?1908年,英国心理学家威廉 麦独孤和美国社会学家爱德华 罗斯分别从不同角度写出了第一本社会心理学教科书。

?1908年,在北美与欧洲大陆,几乎同时出现了两门专门的社会心理学系统著作。一本是该年6月出版的美国社会学家罗斯(Ross)的《社会心理学》,另一本是10月出版的英国本能主义心理学家麦独孤(McDougall)的《社会心理学导论》。

?社会心理学同时在社会学与心理学领域出现,导致了社会心理学研究倾向的不同传统。 ?主要接受社会学训练的学者倾向于强调群体心理研究,称为“社会学家的社会心理学”; ?而主要接受心理学训练的学者倾向于强调个体社会心理的研究,称为“心理学家的社会心理学”。

三、社会心理学的确立时期

1908年——二战爆发前 ?20世纪20年代起,伴随着各种实证手段的运用,社会心理学完成了在其整个历史上最具革命意义的转折,进入确立时期,进入―社会分析论‖阶段。 ?(一)奥尔波特与实验社会心理学

?1924年出版《社会心理学》被公认为实验社会心理学诞生的标志。这本书的出现,宣告了社会心理学作为一门科学的历史正式开始。奥尔波特本人也被誉为科学或实验社会心理学创始人。

?(二)乔治 米德的社会学传统

?乔治米德的理论兼有哲学、社会学和社会心理学的色彩。 第二节 近八十年来社会心理学的发展

一、第二次世界大战(1939 年9 月1 日—1945 年9 月2 日)及战后的社会心理学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使得羽毛尚未丰满的社会心理学开始贡献出自己的力量。一方面,战争的爆发刺激了美国社会心理学的繁荣;另一方面,社会心理学也直接服务于战争。

?这一时期,社会心理学的主要课题包括信仰、偏见、说服、宣传、态度改变及大众传播等。霍夫兰得的研究;拉扎斯菲尔德等。

?战后,社会心理学的研究范围触及有关人际关系和人格特征对社会行为的影响。 ?在前苏联和中国也均有不同程度的发展。

?中国的研究:陆志伟、潘菽当代中国心理学的带路人 、高觉敷、孙本文等。

?潘菽:将自己的学术生涯大致分为六个阶段,即十年定志,十年彷徨、十年探路、十年依傍、十年自强、十年播扬。

二、社会心理学的现状

?美国的社会心理学自进入20世纪70年代以后,开始发生一场危机。面对社会大动荡,社会心理学家一时手足无措,拿不出治愈社会疾病的灵丹妙药,人们对社会心理学失望。

? 针对危机的原因归纳为:

?理论定向问题:长期以个人为中心; ?研究方法问题:实验室研究脱离社会; ?社会期望问题:寄予过分的期望。

?20世纪60年代中期开始,经过40年的不懈努力欧洲的社会心理学开始有了自己的特点; ?前苏联的社会心理学经过20世纪20年代末、60年代初的大讨论后,70年代以后得到了进一

步的发展;

?自1981年以来,中国社会心理学开始进入重建和复兴阶段。

?面子:面子是某个人在他人眼中的社会地位和名声,中国人的一生都必须用言语和行动相互维护和提升面子,可以小到谁先上电梯,也可以大到百万美元的合同授予,没有面子也就没有影响力,即使是无意中让别人没面子,也是极其严重的冒犯,可能意味着断绝关系。中国人不会公开批评、忽视或者取笑别人,即使是开玩笑,点评个人的成绩时,也总是先说优点,再讲不足。

?关系:本质上就是个人利益的联系,互相帮忙,互相恩惠,跟西方社会的人际网络类似,但是在培养关系的利益交换过程中你需要在适当时间给对方足够的好处,家人、朋友和商业伙伴的关系经常紧密交织,这样的环境中腐败从来都不是新鲜事,因为关系人情往往比规则甚至更重要。

?中庸:中庸之道,是指个人保持跟群体的一致与和谐,中国人最理想的生活状态就是既中庸又能实现个人目标,工作中也是如此,员工要做到既不野心勃勃,又不懒惰懈怠。 第三节 社会心理学的理论 ?一、精神分析理论

?精神分析理论的出现和发展对西方心理学界乃至整个人文科学的影响都是不可估量的。

?它的开山鼻祖就是弗洛伊德,在他的著作中对社会心理学发生直接或间接影响的是他关于?°人格发展?±、?°集体心理学?±和?°文明?±等方面的论述。

?弗洛伊德的群体心理学表现了他将精神分析理论应用于社会心理的分析研究中。

?他运用力比多分析了群体析心理,认为以性为目的的力比多在群体中转化为爱。群体中的情绪联系是靠爱来维系的,或者说爱的关系才是构成群体心理的本质的东西。 爱——人格发展阶段儿童对父母的不同转化而来 群体——家庭内部的关系的原型 新精神分析理论:

? 阿德勒:社会力量对个人心理产生的影响。人的行为不是由过去决定,而是由社会所决定。 ?霍妮:以焦虑概念为基础,强调了社会文化的重要。

?弗洛姆:人和社会的关系,认为人的个性化是在社会的各种复杂关系中实现的。

?新精神分析理论已将原来本能与行为的关系的重点转移到人与人和社会与人的关系问题上。

?书中作者是这样认为的,人类在错综复杂的社会关系体系中实现个性化,社会历史条件及其环境决定了人的性格结构和特点。

?一方面,由于人的个性化日益加强,获得越来越多的自由;

?另一方面,则由于人们之间的关系日益残酷和敌对,在心理上感到更多的孤独和不安,人们由于忍受不了这种随自由而来的孤独和寂寞,乃至患上精神病,由此试图通过各种方式来逃避这种社会的自由。

?作者指出,对孤独的克制,对世界的憎恨和使个性丧失都是消极的逃避方式结果是失去个人的自我。

?他认为最好的逃避方式是自发的爱和工作,从而使个性得以完善的发展。

?弗罗姆的人性论观点揭露了二十世纪以来所提倡的“自由”的不可靠,而他提出人人相爱和沉

溺于工作的方式以拯救人性的自由在,也只能是一种乌托邦的幻想。 二、符号互动理论:乔治 米德

?符号互动论是社会学家在社会心理学领域中进行的理论研究,从社会心理学的构成方面来讲,其影响并不亚于精神分析理论。 ?其代表人物是乔治?¤米德,该理论以两个假设为前提:

?人类在生理上的脆弱迫使他们在群体中互相合作,以求生存。

?存在于有机体内部或有机体之间的有利于合作因而最终也有利生存与适应的行为将被保存下来。

?他受达尔文主义和实用主义原则的启发,认为意识具有运用和理解符号的能力,通过这种能力,人们可以在心里对环境中的客体作出行为上的选择以调整自己对客体的活动。

?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作用是通过各种符号系统,尤其是语言实现的。

?人在学习语言和其他符号时,也就获得了理解别人和被别人理解的工具。

?人通过语言途径来获得别人的角色,获得对别人的体验,并在将自己与别人比较的过程中,意识到自己的存在。

?强调没有对他人自我的体验,就没有个人对自己的自我。 米德的进一步研究 人的姿势

?姿势可以是动作,也可以是口头语言。彼此交流的双方共知它的意义,因此能相互沟通和理解。

?姿势作为自我意识的表现,具有社会性意义,而另一方面他人也正是由于能理解这一姿势而作出相应的反应。

?角色理论是在其直接影响下所产生。

?布卢默自称为米德的代言人,在其努力下,符号互动理论已成为影响巨大的社会心理学理论之一。

三、社会学习理论

?社会学习理论主要是从新行为主义学派中派生出的一种理论。 ?新行为主义:

?斯金纳:被称为社会心理学大师。原因:一是他认为所有行为都是环境的产物, ?二是他的行为主义观点对社会心理学的有些领域产生深远影响。

?社会学习理论在新行为主义学派的影响下形成:米勒、多拉德研究的模仿学习。 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观察学习理论)

?他将行为主义的研究范围扩大到两个人和群体情境中的人的行为习得和改变上。

?强化只是促进学习的因素,而不是引起学习的因素。在其理论中开始注重中介变量中的认知过程,突出了观察者的主观能动性,对儿童的社会化、行为矫正、观察学习、自我调节等研究领域都作出了重要贡献。

?社会学习理论关注社会行为,学习和强化、实验室实验等方面的研究,因此在社会心理学理论中成为重要的流派之一。

观察学习

?班杜拉,个体通过对他人行为与结果的观察,获得新的行为反应模式,或对已有行为模式加以修正。

? 1、注意过程(决定个人在所接触的示范性因素中选择什么,汲取什么。) ? 2、保持过程(模仿发生的前提,主要依赖表象和言语编码两种表征系统。)

? 3、动作再现过程(将已编码的符号表象转译为相应的行为。) ? 4、动机过程(观察向行为转化的动因。)

?直接强化:人们根据所受到的强化或惩罚才建立起相应的行为规范概念和行为方式。

?替代强化:人们不直接参与某一活动,也不需亲自体验直接的强化,而是通过观察别人的行

为受到奖励或惩罚,使自己在以后类似情况下也作出这种行为或抑制这种行为。 ?自我强化:使用自己设定的标准来评价、衡量自己。

四、社会认知理论

?社会认知理论来源于格式塔学派和勒温的场论,而在其形成过程中也受到了现代认知心理学的推动。

?社会认知理论将重点放在人的主观意识上,认为只有理解了人的认知过程,才能理解人的行为。

?研究内容涉及态度、动机、知觉、偏见、归因等社会心理学的主要领域。 ?较早的研究者是海德,建立了平衡结构理论。 ?琼斯、戴维斯和凯利提出并发展了?a?a人们为了有效控制和适应社会环境,对发生于周围环境中的各种社会行为有意识或无意识的作出一定的解释的归因理论。

认知失调理论(费斯廷格)

?个体关于自我、环境和态度对象都有许多的认知因素,当两种认知因素不一致时,就会造成认知失调。认知失调给个体造成心理压力,个体会通过改变态度的某些认知成分来清除失调,缓解心理压力。

?消除、减少认知失调的途径: 1、改变行为; 2、改变态度;

3、引进新的认知因素。

社会交换理论(霍曼斯)

主张从经济学的投入与产出关系的视角研究社会行为, 重点强调―人们之间的互动是物质与非物质的一种交换‖。

收益和代价需要维持平衡与合理,若收益大大超过代价,人会内心不安,但若代价大大超过收益,就会产生气愤。因此公平和互惠方能使相互作用长期保持。

第三章社会化

——社会心理学的基础 第一节 社会化的含义 一、社会化的定义

?社会化是个体通过与社会的交互作用,适应并吸收社会的文化,成为一个合格的社会成员的过程。

?社会化(socialization)通常指个体在社会影响下,通过学习社会知识,掌握社会技能,建立社会经验,并通过自身不断的选择和结构,形成一定社会所认可的心理?a行为模式,成为社会

成员的过程。

?社会化的两个任务

?其一,使个体知道社会或群体对他有哪些期待,规定了哪些行为规范;(社会教化)

?其二,使个体逐步具备实现这些期待的条件,自觉地以社会或群体的行为规范来指导和约束自

己的行为。(个体内化)

人能被社会化的核心原因

? 1、人脑有以千亿记的神经细胞,其形成各种联系和网络的可能性几乎是无限的。

?2、社会化的本质是社会经验的传递,语言是传递的中介。

?人的社会化是从掌握语言开始的,其他一切社会化目标的实现,也是以语言社会化为前提。 ?语言是人们理解别人和使自己为别人所理解的工具。

? 3、人类童年的长期依赖性的生活阶段,为家庭和社会发挥对儿童长期而系统的影响提供了可

能性。

社会化的特点

?以遗传素质为基础。(小动物不能社会化) ?通过和个体有关的个人或团体实现的。(通过―代理人‖实现的) ?是共同性和个别性的统一。 ?贯穿于个体的终身。(一辈子都在社会化)

?二、社会化的历程

?个体的社会化是一个持续终身的过程。

?根据人的发展周期和各个发展阶段的特点,可以把社会化分为: ?1、儿童期的社会化 (人生自胎儿期至青春期的阶段)

?2、青春期与青年期的社会化(生殖器官发育成熟、第二性征发育为标志的初次有繁殖能力的时期)

?3、成人期的社会化

?4、继续社会化与再社会化

?继续社会化:个体为了适应不断发展的社会文化环境,个体继续学习社会知识、价值观念与行为规范的过程。

?再社会化:有意改变原有的价值观念与行为模式,建立新的价值观念与行为模式的过程。(移民、改造)

?再社会化的两种基本形式:强制性、非强制性

?反社会化:人在社会化的过程中反抗,是偏离社会主流文化的过程。反社会化有两种表现:

一是无理型。它是一种直接危害社会上大多数人的反社会化,如抢劫、破坏、流氓等;二是有理型。它是一种直接威胁少数人而有利于大多数人的反社会化,如革命,就是接受与主文化对立的有理型反社会化。反社会化总是使人们接受那些与社会主文化相反的社会知识、行为规范和价值观等等,结果必然导致偏离行为,引起社会的动荡与不安,因此一个社会总是控制和打击反社会化现象的发生,弘扬社会的主流文化以维护社会稳定。

?反向社会化

?虚拟社会化:通过大众传媒进行的社会化。

?三、社会化的内容

?1、政治社会化:个体逐步接受与获取被现有政治制度所肯定和实行的政治行为取向与行为模

式的发展过程。(个体的政治态度和政治信念的形成过程)?a?a社会化的核心 ?将个体培养成合格的公民。 ?一个国家对稳定的基础。

?国家意识或爱国情操的培养是公民的政治态度与政治意识发展的重要部分。

?国家意识发展阶段:(赫斯与托尼)

?国家象征期(国家形象阶段) ?抽象国家观念期 ?国际组织系统期

?2、道德社会化:一定社会调整人们之间以及个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行为总和,将特定社会所

肯定的道德规范逐渐内化的过程。

?道德性的表现(美国学者赫什)

? 1、关心他人,愿意帮助和保护别人。 ? 2、对道德问题作出判断。

? 3、行动,即在个人关心他人和作出判断的基础上采取行动。

?国外学者指出道德社会化的六种模式:

? 建立理论基础模式 ? 思考模式

? 明确价值标准 ? 价值分析模式 ? 社会行动模式

? 认识的道德发展模式

?3、性别角色社会化

?社会角色:社会群体对处于某一特定地位上的个人所规定的一套行为模式。 ?性别角色的社会化:个人学习自己所属文化所规定的性别角色的过程。 ?性别角色社会化基本是随文化而异。 ?为什么性别角色化? ?人类学家?a?a为了保持某种特定的生活方式。 ?心理学家?a?a生存形态:能动性?a?a男性特征 ? 合群性?a?a女性特征

第二节 社会化的因素

?一、遗传因素

?遗传意指父母的生理、心理特征经过受精作用传递给子女的一种生理变化的过程。 ?遗传对个体的发展决定了以下三件事: ?1、生理方面:身高、体型、肤色、血型; ? 心理方面:智力、知觉、动作等行为特征 ?2、男女性别

?3、是单胎还是复胎

?二、社会环境因素

?如果仅仅具备了人的遗传素质,没有适当的社会条件,个人的社会化将无法实现 ?1、社会文化?a?a决定作用 ?2、家庭?a?a重要因素(社会化的第一课堂) ?原因:童年期是人一生社会化的关键时期

? 儿童期在生理和心理上对家庭的依赖是最强烈的时期 ? 家庭是社会结构中的一个基本单位

?父母教养方式 :宠爱型、放任型、专制型、民主型 ?破裂家庭 :父母一方去世、父母离婚 ?出生顺序

?3、学校(从家庭引向社会的桥梁) ?教材、教师、学习组织方式

第一次体验到事业的成功与失败 第一次体验到人际交往的成功与失败 ? 系统的教育影响?a?a学知识、技能,道德、态度 ? 学校具有独特的完整的结构?a?a真正接触社会

? 接受与他人比较的系统评价,学会服从非个人化的规则

?4、同辈群体(改变传统文化的传递方式) ?特点:非正式群体(认同度高)

? 成员在兴趣、爱好上相近(亚文化群体) ? 群体内有自己的行为规范 ? 非强制性的

?作用:为成员提供一个新的活动天地 ? 适合他们心理适应及发展的小环境

?5、大众传播媒介(电视为代表) ?积极作用 ?消极作用

?6、计算机网络

?学习文化知识,掌握生活技能

?扮演多种社会角色 ?培养独立自主意识

?暴力与色情垃圾产生极大威胁

?非现实性造成对现实社会的认同危机

?7、职业背景

社会化的心理机制

?角色(心理、行为模式)引导机制 ?社会比较机制

?社会学习机制(观察、模仿)

?亚社会认同机制(社会化的直接背景)

?一、社会角色引导

角色:一定社会身份所要求的一般行为方式及其内在的理解事物的态度和价值观。 1、个体的社会环境和生活依角色的要求和期待而被系统化。

2、社会认可是个体自我价值最重要的来源,只有得到社会的接纳和承认,个体才能形成稳定的自尊感和自我同一性,并由此获得自信和安全感。

?二、社会比较机制

社会比较(social camparison):将自身状态与他人进行对比以获明确的自我评价的过程。 1、社会比较是获得社会性自我评价的唯一途径 2、倾向于选择与自己社会特征共同的人进行比较 3、情境越缺乏客观标准,比较倾向越强 4、自信心状态影响比较的性质

5、扩展范围,深化内容,超出自身所属群体,重视个人内在的历时性比较

?三、社会学习机制

1、观察他人的行为和后果来学习各种行为、行为规范和行为方式。

2、直接强化:人们根据所受到的强化或惩罚才建立起相应的行为规范概念和行为方式。 3、替代强化:人们不直接参与某一活动,也不需亲自体验直接的强化,而是通过观察别人的行为受到奖励或惩罚,使自己在以后类似情况下也作出这种行为或抑制这种行为。 4、自我强化:使用自己设定的标准来评价、衡量自己

?四、亚社会认同

亚社会:相对于宏观大社会的直接社会环境;较大社会背景的较小社会背景

1、作为个体的首属群体(primary group)和个体社会化的直接背景,个体会首先以亚社会为出发点,并在其被要求、期望和奖惩的环境中被引导。

2、引导青少年的亚社会环境保持与大社会的良性接触和融合。

第三节 社会化理论

?四大派别:

?从本能与动机的趋向着手:弗洛伊德为首,埃里克森为代表 ?从认知趋向着手:皮亚杰为首,科尔伯格为代表 ?强调环境作用:华生为首,班杜拉为代表 ?强调先天遗传生物因素影响:格塞尔

?一、精神分析学说的观点 ?1、弗洛伊德的观点

?强调个体与社会之间的冲突

?强调生理基础与情感在个体社会化过程中的作用

?人的社会化过程是通过人格结构的三部分交互作用决定的 ?人格结构:本我、自我、超我

?社会化过程就是促使人格的三部分平衡发展。

?2、埃里克森的观点(心理社会发展理论) ?人一生发展的八个阶段:

?信任与不信任:婴儿期出生到1岁(2岁)满足生理需要 ?自主与怀疑和羞怯:儿童早期2-3岁(2-4岁) ?主动感与内疚感:学前期期4-5岁(4-7岁) ?勤奋与自卑:学龄期6-11(7-12岁)

?统一的角色(角色同一性)与混乱的角色:青年期12-18岁 ?亲近与孤立:成年早期(18-25岁)

?繁衍感与停滞感:成年中期(25-50岁) ?完善感与失望厌倦感:成年后期

?人最宝贵的东西是生命,生命对于我们只有一次。

?一个人的生命应当这样度过;当他回忆往事的时候,他不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因碌碌无为

而羞愧。

?这样,在临死的时候,他能够说:?我的整个生命和全部精力,都已献给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

——为人类的解放而斗争。

?花甲背包客是指张广柱和王钟津两位老人,从2008年开始,63岁的张广柱和61岁的王钟津

这对生活在北京的普通老夫妇,已自助游览了欧洲、北美、南美等数十个国家,“花甲背包客”成为了背包客中的传奇。

?二、认知发展论的观点

?1、皮亚杰的道德发展理论

?强调个体在认知过程中具有一定的认知结构 ,表现出同化和顺应功能;认识的发展表现为主

体和环境的积极互动

?强调儿童的道德发展。

?道德的发展与认识水平是平行的 ?人的认识发展水平分为四个阶段 ?感知运动阶段

?前操作阶段(前运算阶段)

?具体操作阶段(具体运算阶段) ?形式操作阶段(形式运算阶段)

?前道德判断阶段(4-5岁)不能判断

?他律道德判断阶段(4、5岁-8、9)依据行为的后果,而不考虑行为者的主要动机。 ?自律道德判断阶段(8、9岁以后)儿童的道德判断受到他自己的主观价值标准所支配。

?2、科尔伯格的道德发展理论 ?道德发展的三个水平、六个阶段

?前习俗水平:服从与惩罚的道德定向阶段

? 工具性的目的和交换(相对论者的快乐主义定向阶段) ?习俗水平:好孩子定向阶段

? 维护社会秩序与权威定向

?后习俗水平:社会制度和良心的定向(社会契约定向阶段) ? 普遍的道德原则定向

三、社会学习理论——班杜拉

?儿童行为模式是通过观察——模仿学会的 ?注意过程 ?保持过程 ?行为再现过程 ?强化和动机过程

?该理论强调强化和惩罚对儿童实际操作再现某种模仿行为的影响

四、格塞尔的正常成熟论

?人的社会化不是单纯由社会规范、社会压力等外力塑造,而是一个独立发展的成熟过程。

五、群体社会化理论

?假设:社会化是一种高度依赖背景的学习形式,儿童分别学习如何在家庭内与家庭外行为表现 ?家庭外社会化主要是一种群体过程

?强调儿童与青少年强烈地认同于他们的同辈群体

?根据该理论模型:孩子之间相互影响,成人之间也相互影响。

六、解释理论

?米德、科赛洛

?着眼于互动本身,认为儿童的任务就是发现社会群体的共同意义。

?个体的社会化或发展是一个再生过程,儿童不仅学习文化,而且还在日常互动中使用着他们学

习或发现到的语言和解释技巧。

?儿童是通过互动来获得再生文化的。

第四章 社会角色 第一节 社会角色概述 ?一、角色的含义

?角色概念最初在学术著作中出现是20世纪20年代 社会学家斯迈尔 G. simmel 《论表演哲学》一文。(社会心理学的确立时期)

?在文章中G. simmel 提到了―角色扮演‖。

?米德R.H.Mead(社会学家)和林顿R.Linton(人类学家)较早把角色概念正式引入社会心理学的研究。

?米德,是美国社会学家、社会心理学家及哲学家,符号互动论的奠基人。 ?乔治·赫伯特·米德(Mead,George Herbert 1863-1931)因为父亲在 1881 年早逝,米德读完大学后便任小学教师,但任期仅 4 个月,因为他将课堂上扰乱纪律的学生开除,后任铁路勘探工和家庭教师糊口。 1887 年入哈佛大学攻读哲学,1888 年米德赴德国莱比锡大学攻读哲学和生理心理学博士学位,1889 年春米德又转到柏林大学继续生理心理学的学习。

?米德以其符号互动论闻名。

?人与人之间的互动,是以―符号‖为媒介的间接沟通方式,以此方式进行的互动即为符号互动

论(Theory of Symbolic Interaction)。

?人们通过语言、文字、手势、表情等象征符号进行交往,达到共同理解。

?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作用是通过各种符号系统,尤其是语言实现的。

?人在学习语言和其他符号时,也就获得了理解别人和被别人理解的工具。

?人通过语言途径来获得别人的角色,获得对别人的体验,并在将自己与别人比较的过程中,

意识到自己的存在。

?强调没有对他人自我的体验,就没有个人对自己的自我。

?米德认为能用符号理解他人,同样,也可以对待自己。 ?人一生下来并不存在自我。

?随着从外部世界获取实践经验,人学会了将自我作为一个对象来考虑,并形成了他们对于自我的态度和情感,这就是自意识的发展。

?自我包含两部分:主观我(T)与客观我(me)。 ?me通过角色扮演而形成的社会中的自我。 ?I是指并非作为意识对象的独立个体。

?莱威:角色等同于社会地位。 ?纽科姆:将角色理解为行为本身。 ?林顿:将角色理解为行为期望或规范。 ?彼德尔:将角色理解为行为或行为特点。

?森冈清:把角色分为两种,群体性角色 和关系性角色。 ?安德烈耶娃:

?社会角色是社会中存在对个体行为的期待系统;

?角色是占有一定地位的个体对自身的特殊期待系统; ?角色是占有一定地位的个体的外显行为。

我国学者

?社会角色包含了五种要素:

?角色扮演者、社会关系体系、社会地位、社会期望、行为模式。

?社会角色:个人在社会关系体系中处于特定社会地位、并符合社会要素的一套个人行为模式。 ? 社会角色包括:

?是一套社会行为模式;

?是由人的社会地位和身份所决定,而非自定; ?是符合社会期望的。

?作者定义:一定的社会身份所要求的一般行为方式及其内在的态度和价值观基础。

?二、社会角色分类

?1、根据角色存在形态:

? 理想角色、领悟角色、实践角色 ?2、根据角色扮演者角色方式: ? 先赋角色和自致角色

?3、根据角色扮演者受角色规范制约程度:

? 规定性角色(正式角色)和开放性角色 (非正式角色)

?理想角色 社会观念的形态 ?领悟角色 个体观念形态 ?实践角色 客观现实形态

?4、根据角色和角色之间的权力和地位关系: ? 支配角色和受支配角色

?5、根据角色扮演者的最终意图: ? 功利性角色和表现性角色 ?6、根据角色参与程度: ? 分为若干类型

第二节 角色理论

?一、角色理论的概念与来源

?角色理论:是一种试图从人的社会角色属性解释社会心理和行为的产生、变化的社会心理学

取向。(社会有限决定论)

?发展渊源:

?受社会学中的符号作用论的影响 ?受心理学角色扮演技术的影响 ?来自人类学的结构功能论的影响。

二、角色理论的两种取向 ?1、林顿:结构角色论

?角色概念是用作构造社会结构、社会组织理论体系的基石。

?社会是一个由各种各样相互联系的位置或地位组成的网络,个体在系统中扮演着各种不同的角色。地位和相应的一系列期望组成了潜在的社会结构,这些期望又通过个体自我的角色理解能力和角色扮演能力来传递,最后又通过个体的具体行为来实现。

?结构角色论强调了社会过程的既定的、结构化的一面,即强调了社会关系系统中的地位的、

代表社会结构因素的期望对于角色扮演者的行动起制约的作用。 2、特纳:过程角色论

?过程角色论以社会互动作为基本出发点,围绕互动中的角色扮演过程展开了角色扮演、角色

期望、角色冲突与角色紧张等问题的研究。

?特纳对结构角色论提出了一连串的批评。

?用米德的角色集会的概念来描述社会行动的本质。 ?特纳对米德的概念作了发展。

角色的领会就是角色的建构。

?人们在三种意义上建构角色

?1、他们通常面临着一个松散的文化结构。 ?人们假定他人也在进行角色扮演。 ?人们都试图寻求为自己建构一个角色。

?二、 斯特里克提出如下框架:

?1、行为依赖于一个被命名、被规划某一等级类别的物理和社会环境。 ?2、互动中习得的分类语标明了位置 ?3、位置和角色部分地构成了社会结构

?4、在这样的关系网络中行动的人们也同样 以位置的占有者看待自己。

?5、人们利用对情境、对自己、对其他参与者以及与互动有关的情境特点的分类语来定义情境,

进而组织行为。

?6、社会行为是角色塑造的产物

?7、社会结构背景将影响角色塑造的弹性 ?8、情境定义、用于定义的分类语、互动发生的可能性等等变化是在角色塑造的弹性内发生的。

第三节 角色的行为模式

?角色是处于一定社会地位的个体,依据社会的客观期望,借助自己的主观能力适应社会环境

所表现出来的行为模式。

?其一,取决于个体所处的社会地位的性质;

?其二,受个体的心理特征和主观表演能力的影响。

一、角色学习

?包括:形成角色观念、学习角色技能

?角色观念:个体在特定的社会关系中对自己所扮演的角色的认识、态度和情感的总和。 ?包括:角色地位观念、角色义务观念、 ? 角色行为观念、角色形象观念

?角色学习可以这样理解: ?角色学习是综合学习;

?角色学习是在互动中进行的学习;

?角色学习是随个人的角色改变而进行的学习。 ?二、角色扮演

?角色扮演:指人们按照其特定的地位和所处的情境表现出来的行为。 ?

一、社会学视角:互动与表演

?米德认为,角色扮演是互动得以进行的基本条件。

?人与人之间之所以能够进行互动,就是因为人们能够辨认和理解他人所使用的交往符号的意

义并通过角色而预知对方的反应。

?米德把这些基本能力称为扮演他人角色的能力。

?角色扮演能力称为心灵,包括三种: ?理解常规姿态的能力;

?运用这一姿态去扮演他人角色的能力; ?想象演习各种行动方案的能力。

?在心理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自我,是能否成功地进行角色扮演的关键条件,因为自我能够传递

对角色期望的认识以及角色扮演的方式。

?在互动中形成又影响着互动进行的自我形象,就是通常所说的角色意识。

?米德强调指出,正如人们能够用符号标示环境中的其他成员一样,他们也能够像对待客体一

样用符号来表示自己。

?个体在与具体他人的互动中产生的是一种暂时的自我形象,这种自我形象不断发展,最后进

入将自己确定为某一类客体的―自我观念‖阶段。

?这时便意味着―自我‖的真正形成。

?正是这种自我,左右着个体的角色扮演。

?不仅心灵和自我是人们互动的产物,社会结构本身也是人们互动和角色扮演的产物。

?因为这种关系,社会自然也依赖于们们―心灵‖和―自我‖的发展,因为没有这种由心灵和自我

支配的角色扮演能力,人们便无法协调他们的行动,社会也就无法有秩序地存在和发展。

?米德指出,角色扮演的直接效果,反映在个体对于他自己反应的控制之中。

?只要个体能够扮演他人的角色,那么,他就能自动控制自己在合作过程中的行动,正是这种

通过扮演他人角色而实现的对于个体自己的反应的控制,才使得这种沟通对群体中的行为组织具有了价值。

?戈夫曼:对有关角色扮演进行了具体而完整的论述。他的理论特色就是从角色概念出发,将

社会与舞台进行了广泛的比较,从而提出了他的戏剧理论。

?三、角色冲突

?1、角色丛与角色紧张

?角色丛:众多角色集于一身。即处在某一特定社会地位的人们相互之间所形成的各种角色关

系的总和。

?角色紧张:在角色丛中,由于每个角色都有自己的一套行为规范要求角色者去履行而可能出

现的顾此失彼现象。

(二)心理学视角:技术与手段

?角色扮演被认为是一种技术手段是指将人暂时置身于他人的社会位置,并按照这一位置所要

求的方式和态度行事,以增进人们对他人社会角色、自身原有角色的理解,从而学会更有效地履行自己角色的社会心理学技术。

?这一技术最初由社会心理学家莫里诺于20世纪30年代为心理治疗目的创始的。

?许多心理学家在分析该技术的原理和推广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使这一技术成为了社会心理

学领域公认的,应用范围最广、实施最为容易、行之有效的方法之一。

?角色扮演使人们能够亲身实践他人角色,从而更好地正确理解他人处境,体验他人在各种情况下的内心情感,只有获得与他人相同的体验,才知道在与别人发生相互联系时,应该怎样行动,采取怎样的态度。

?角色扮演技术在发展人们的社会理解能力、改善人际关系方面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 心理学家研究发现,较长时间的角色扮演,可以改变人们的心理结构,角色扮演中的直接情

感体验,所扮演角色的某些特征,最终可以被固定在人们的心理结构中,使其个性发生实质的变化。

三、角色冲突

?角色冲突(role conflict)指个人不能同时满足对其有意义的多种角色期望(role expectation)

而出现的矛盾心态。(金盛华)

?定义:是指占有一定地位的个体与不相符的角色期望发生冲突的情境,也就是个体不能执行行对角色提出的要求就会引起冲突的情境。(本书)

?或:是指角色扮演者在角色扮演中出现的心理上、行为上的不适应、不协调状态。 (本书) ?表现形式:角色内冲突、角色间冲突

?角色内冲突是指由于互动对象对同一角色抱有矛盾的角色期望引起的冲突。 ? 不同类型的角色互动对象的矛盾 ? 同一类型的角色互动对象的矛盾

?角色间冲突是由角色紧张造成的冲突。 ? 一个角色丛同时提出要求

? 两个角色同时对一人提出相反要求

角色冲突的强度取决于两个因素

?角色之间的共同性:强度与角色之间的共同性成反比。

?角色自身的限定性:角色的限定性越大,规定也就越严格,角色执行者就越难于偏离这些要

求。强度与角色限定性成正比。

?缓解方法: ? 角色规范化 ? 角色合并法 ? 角色层次法

四、角色偏差

?含义:角色偏差是指一个人行为和心理准备长时间偏离社会期望,形成与自己社会身份不相

适应的行为和心态结构。

?原因:其所受到的外部对待、评价与角色期望、其内在的自我概念系统、动机机制以及表现

于外的行为模式和行为结构。 第四节 性别角色差异

?一、两性差异

?生理差别——生殖器官、身高、体重、头发的疏密、脂肪分布、肌肉多少 ?基因差异——染色体结构不同。 ?性激素差异

?心理差异——行为、脑力、个性

二、性别角色差异

?1、个性和行为方面的差异 ?侵犯行为:男性强于女性

?支配行为:男性比女性动机力更强

?自信心:女孩低于男孩 ?交际:交往方式和交往空间

? 女性:交际圈小,感情色彩浓

男性:交际圈大,感情色彩淡

?智能方面的差异

?智力:男女两性无明显差异。 ?语言能力:女性强于男性。 ?空间能力:男性优于女性。 ?数学能力:男性优于女性。 ?知觉速度:女性优于男性

?艺术和音乐能力:女性优于男性

?成就方面的性别差异

? 学业成就:不存在明显的性别差异。 ? 职业成就:男性远远高于女性。 ?三、性别差异理论 ?精神分析理论 ?文化人类学理论 ?社会学习理论 ?认知社会理论 ?性别发展阶段论

第五章 自我意识

第一节 自我意识的一般内涵 一、自我意识的定义及成分 ?什么是自我意识 ?动物有没有自我意识

?定义:指个人对自己身心状况、人—我关系的认知、情感以及由此而产生的意向。 ?成分:自我认知、自我情感、自我意象

二、自我意识的内容

詹姆斯将自我分为―主体我‖(I)和―客体我‖(Me)

?生理(物质)自我 material self ?社会自我 social self ?心理自我 mental self

罗杰斯将自我分为―现实自我‖ 和―理想自我‖

?现实自我 actual self ?理想自我 ideal self

斯盖尔等人将自我分为―公我‖ 和―私我‖

?公我 public self 公我意识 ?私我 private self 私我意识

马库等人将自我分为―现在的自我‖ 和―可能的自我‖

?现在的自我 the now self ?可能的自我 possible self

三、自我觉知与自我意识

?自我觉知(self awareness)

指发动并维持自我意识活动过程的高度集中的自我注意状态。是自我意识的条件。

?自我意识(self consciousness)

指对自我存在的意识,即可将其看作活动过程,又可视其为活动结果产生的自我意识内容。

第二节 自我意识的发生与发展

一、生理和心理能力的发展与自我意识的发生 (一)自我意识发生的标志

?1、物——我知觉分化 ?2、人——我知觉分化 ?3、有关自我的词的掌握

物——我知觉分化

?物-我感觉分化(出现了自我感觉)

?对自己动作和与动作的对象或结果的分化知觉

?将自己和自己的动作区分开来,出现最初的随意性动作(出现了最初的主体意识)

人——我知觉分化

?对人微笑

?从形象上区分他人和自己(出现了最初的自我意识)

有关自我的词的掌握

?能将自己同表示自己的词语联系起来

?学会使用自己的名字代表自己,同时发展起对自己躯体的认识和对自己身体感觉的意识 ?使用物主代词―我的‖。 ?使用人称代词―我‖。(在自我意识形成上是一个质的变化)

(二)生理和心理能力的发展与自我意识的发展 1、物——我知觉的分化依赖于

?感知觉和动作的发展及它们的协调发展 ?对感觉分析器成熟的依赖

?对大脑皮层感觉区和运动区机能成熟的依赖

2、人——我知觉分化依赖于

?注意的发生和发展

?视觉表象及其记忆能力的出现。

3、有关自我的词的掌握需要

?复杂的抽象、概括能力,而这又是以大脑皮层尤其是各语言区及额叶的成熟及其机能复杂化为

前提。

二、自我意识在社会互动中形成和发展 自我概念发展的核心机制:

? 认知能力不断提高; ? 与他人的相互作用;

库利:镜中我

?Charles Horton Cooley,(1864~1929)

?美国早期著名社会学家和社会心理学家,也是美国传播学研究的鼻祖。 ?库利理论研究的重点是探讨个人如何社会化。 ?他的三部极具分量的著作《人类本性与社会秩序》《社会组织》《社会过程》。

?镜像自我 looking-glass self, 1902(自我是与别人面对面互动的产物)

?自我观念是在与他人交往中,个体根据 他人对自己的反应和评价而发展的。

?我以为别人看到我什么。这并不一定就是别人真的看到我这些什么,而是我以为他看到的。 ?我以为别人看到我的这些什么后会有什么想法。这也并不真的就是别人有的想法,而是我以为

他有的想法。

?我对我以为的别人的想法有什么想法。

?社会群体是我们观察自己的一面镜子。

?自我意识是在社会互动中通过扮演他人的角色,把自己置于互动对方的位置上而逐步形成的。

影响自我的两类他人:

? 一类是概化他人(The Generalized Others),即社会文化整体。

?另一类他人是重要他人(Significant Others),即影响个人生活和人格成长的中心人物。

?自我形成和发展的三个阶段

?第一,准备阶段(preparatory phase),原始的自我尚不能运用符号,只能无意识地模仿他人; ?第二,玩耍阶段(play stage),儿童用游戏扮演不同的重要他人角色,学习其态度和观念,并学

会从对方角度看待自己。

?第三,游戏阶段(game stage),社会角色扮演阶段,即儿童扮演概化他人的角色,将他人行为综合为整体印象,从概化他人角度衡量自己的行为,遵守游戏规则,社会的价值观、态度、规范、目标,由此内化于个体,形成自我。

?米德的自我理论强调了自我的社会生成性和对情境的能动反应性,对认识自我的产生和发展具有重要价值。

三、影响自我意识形成和发展的社会因素

?社会经济地位

?(1)影响有关自我隶属于某一阶段、阶层的社会自我意识,从而决定自我的政治意识和政治

态度。

?无产者最终失去的只是镣铐。

? (2)影响个体心理自我意识的发展水平。

?社会文化环境 (先做测验)

?同一文化背景下生活的人们,可能形成共同的自我意识成分。

? WAI技法(WAI technique)是指―我是谁?‖(英文―who am I ‖,简称WAI)这样的问题自问

自答,因其形式上是自由书写20种回答,故也被称为二十句测验(Twenty Statements Test)。

?WAI法始于50年代(Kuhn & McPartland,1954),以―我‖字开头的20空行,并印有1至20

的番号。要求被试针对―我是谁‖这样的问题,用20种相异的回答,说明头脑中浮现的关于自己的想法。

?

?黄希庭曾对76名大学生(其中男42名,女34名)做了有关WAI的试验 。其具体实施程序

如下:1)WAI测试。向被试团体或个别发放WAI问卷,要求被试按指导语的说明完成。被试用时约18分钟。2)WAI反应的分类。将被试的20种回答一一种制成卡片。在WAI测试约一周后,要求被试对其―涉及你好些方面‖的20张卡片自然地进行分类,并说明―不要全部归为一组,也不要一一分散分组‖。被试用时约10分钟。3)WAI反应的重要性排序。分类约一个月后(较长的间隔以消除分类的影响),再行返回卡片,要求被试先分为重要的与不重要的两类各10张,再对重要的10张按相对重要性排序。被试用时约15分钟。

?黄希庭等人的调查结果表明,全部反应可分为社会认同、个人属性和我他关系三大类,属下可得41小类,另有少量反应无法登录。

?从各类反应所占比例看,在被试的自我意识成分中主要是个人属性,其中又以偏好、性格、情

绪和愿望等项为最;

?我他关系也是一个重要的方面,且主要反映在一般的人际关系上;

?至于社会认同则所占比例甚低,只是自我意识中较为少数的非重要部分。反映出被试是以看重

个人内在特质和独特性来界定自己的。

?家庭

?儿童对自己的看法是其父母如何看待他们的反映。

?角色扮演

?角色扮演在互动中进行;

?角色扮演是否成功:一方面取决于扮演者对角色行为的理解;另一方面与互动对象对其角色行为

的期望有密切关系。

?他人的评价

?人们有关自己的信息都来源于他人,是对他人评价的反映。

?参照群体

?参照群体指目标\\规范\\价值被个体作为行动指南,用以约束\\调整自己行为的群体。

?中国心理学者又称之为榜样群体。

?各种各样的群体都可以成为个人的参照群体,如现实中的群体和想象中的群体,大群体和小群

体。一般来说,参照群体主要指个人并非其成员的群体,但也不能否认,个人所属的群体同样也成为他的参照群体。

?我国心理学者曾就青少年心目中的理想人物作过调查,得到以下结果:(1)青少年心目中的理想人物表现为两种基本形式,一是以某一具体人物作为自己的理想,从其具体形象中看到自己所向往的个性品质;另一是以概括性形象作为自己的理想,而不局限于具体的个人。研究表明,青少年心目中理想人物的形象的概括性随年龄而增加。(2)青少年心目中理想人物有性别差异,其一表现在理想人物所从事的活动性质方面;其二表现在理想人物的男女角色方面。男性青少年多数崇敬政治活动家、运动员,而女性青少年则多数崇敬文学艺术家;绝大多数男性青少年(94%)的理想人物都属男性角色,而半数女性青少年(49%)的理想人物是女性角色。 第三节 自我过程

?自我过程指影响自我意识形成、影响自我意识的方向或目标心理加工过程。 ?一、自我评价

?自我评价指个体对自身状况所作的肯定与否定的判断。通常依赖社会比较与自我估价来实现。

?1.社会比较:指通过将自己与他人比较以获取有关自我的重要信息过程。 ?费斯廷格社会比较过程理论:

?当个体为了准确地对自己进行认知评价或失去判断客观标准时,往往同社会上与自己地位、职

业、年龄等相类似的人进行对比。

?J .休与穆勒自我评价发展模式: ?儿童期是一种时序比较;

?青春期追求独特的自我;

?成年期主要与和自己相似的他人比较;

?老年期不仅与各类人群比较,也进行时序比较。

?2.自我估价:指通过完成能提供有关自己能力或品质的准确信息的任务以检验自己的自我观念

过程。

?二、自我增强

?自我增强指个体以一种有利于对自己做正面评价的方式收集和解释有关自我的信息。 ?作用:通过自我增强,个体的自尊得以建立或提升。

?

?六种方式: ?向下的社会比较 ?选择性遗忘

?有选择地接受反馈 ?缺陷补偿

?自我防御性归因 ?自我设障

?人们由于我们在自我价值定向理论中强调的自我价值保护倾向,喜欢用好的眼光去观察自己,

倾向于把成功归因于自己而否认失败负有责任,这种偏差被称作自我服务偏差或利己偏差。 ?自我知觉的自我优化倾向能使人产生力量感和自我满意感,符合自我价值定向的自我保护规则,在一定程度上对于保护自我心理健康具有积极意义。但是,这些倾向可能妨碍人们对自我的客观认知,导致自欺(self deception)的发生,严重时还会使人否认现实。

?三、自我表现

?自我表现指个体通过自己社会行为的显示以形成、维持、加强或澄清他人对自己的印象的过程。 ?1、自我表现的原因 ?出于策略性考虑

?个体的公开形象与自我的实际情况也相当一致 ?自我监控

?2、自我表现对社会互动的意义

?你会参加哪一组的讨论?

?一个人的选择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对自身形象的自我监控风格(self-monitoring)。 ?自我形象监控指人在公共场合对自我形象的观察、调整和控制的程度。

?高自我监控者(high self –monitor),自我监控程度较高,他们积极地改变自己的形象,以适应

环境和他人的期望。

?低自我监控者(low self –monitor),不大在乎他人怎么看自己,而是习惯于按自己的方式表现

自我形象,他们关注的是:我就是我。在这样的情境中,我怎么做才能表现出我自己?

?心理学家马克.斯尼德(Mark snyder)认为:高自我监控者非常注意―公众自我‖即自己在公众

眼中的形象。与之相反,无论在什么场合,低自我监控者总是试图表现自己的信念和原则。

想想结果:

?前面的实验中,高自我监控者更喜欢加入第一组,因为这一组中的三个人身份较为一致,自己

容易以―文化人‖的形象加入进去;如果参加第二组,则会让他们感到为难,因为无论他们表现出什么形象,都会至少得罪一个人。

?对于低自我监控者来说,他们无论参加哪一组都会去表述鲜明的个人观点。

马克.斯尼德《自我形象监控量表》

?其中一些题目: ?高自我监控者:

?我可能成为一个很好的演员。

?真实的我并不像我常常表现的那样。

?我有时会有意做出某个样子,给别人留下印象或让别人高兴。

?低自我监控者:

?我不擅长玩字谜游戏或作即兴表演。

?在一个小组里,我很少成为人们注意的中心。

?在聚会时,总是别人在讲故事或说笑话,我只愿意听。

对比:

?高自我监控者:

?对他人的活动感兴趣,试图了解他们的动机、态度及人格特点。这样做大都是为了知道自己在

不同的人面前应当如何表现,以便在交往中达到好的效果。

?低自我监控者:

?自己是什么态度、有什么感受或观点,在公众面前就怎么表现。他们发表自己的观点时并不在

乎听众是谁,而是追求内部思想与外部行为的统一。

?高自我监控者:

?对环境有良好的适应性,灵活性强,上什么山唱什么歌。 ?低自我监控者:

?在不同环境中表现始终如一,坚持以自我信念来指导行为,不会为了取悦任何人而改变自己的

观点。

?高自我监控者:

?在介绍自己时,喜欢列出自己的各种身份、所属团体及自己的特长。 ?低自我监控者:

?在自我介绍时,喜欢说明自己的信条、情感、价值观及人格特点。

?高自我监控者:

?所选择的朋友中许多是不同领域的专家或行家。在不同活动中一般与不同的朋友在一起。 ?低自我监控者:

?所选择的朋友多与自己在基本特点方面有相似之处。在不同活动中一般都是与同一些朋友在一

起。

?高自我监控者:

?关注自己的外表,注意在不同场合选择适合的服装、发型和装饰等。 ?低自我监控者:

?衣着变化较少,在不同场合的形象变化相对较小。

?高自我监控者:

?初次约会时,以对方的外貌或长相决定自己今后是否继续约会。 ?低自我监控者:

?初次约会时,以对方的人格特点决定自己今后是否继续约会。

?高自我监控者:

?相信自己可以同时爱上两个人。 ?低自我监控者:

?相信自己真正所爱的人只有一个。

?高自我监控者:

?希望自己在工作中有明确的任命和职位。 ?低自我监控者:

?希望在工作中能够做自己―该做的事‖。

两种自我监控风格孰优孰劣?

?高自我监控者:

?长处:适应性强,在社交场合能很好地表现自己;

?短处:由于他们很少让别人知道自己真实的感受、观点和想法,在态度和行为之间总是有很大

差距,因而很难使人信任他们,会对自己的人际关系产生负面影响。

?低自我监控者:

?短处:不能主动适应不同情境中的客观要求,假如他们不是一味坚持自己的意志,而是因利势

导地调整自己的行为,往往更容易提高工作效率。

第四节 自我的认知表征

?表征(心理表征):指刺激的直接图示,刺激的精炼,刺激的心理编码,或刺激的抽象特征。 ?表征一方面是客观事物在思维中的替代物,另一方面又是心理活动进一步加工的对象。

一、自我图式

?图式(schemas):对于信息的选择、组织和加工是由个体内在的认知结构决定的,这些认知结

构可以称作图式。

?概念:自我图式是对自我的认知结构,它来自我过去的经验并对个体社会经验中与自我有关的信息加工进行组织和指导。

?自我图式理论是由认知心理学家马科斯提出的。所谓自我图式,是指自我概念的组成要素,指

个体有关自己某些具体能力与特征的认知。

?作用:通过自我图式将自己加以分类和描述,它是形成自我认知和自我评价的基础。 ?组成:由那些对个体而言最重要的行为方面组成。

?自我图式的核心:是关于自己的基本信息所构成,包括:姓名、外貌、亲朋好友等。

?功能:自我图式一旦建立,就会起到选择机制的作用,影响到与自我有关的信息输入和输出。 ?决定了个体是否关注信息、如何建构信息、信息的重要性程度以及随后对信息的处理。

如何判断个体自我图式的结构

?通过在做选择或回答时,个体是否觉得容易。如果个体觉得容易选择或容易回答,就是已经有

了相应的、定义很好的图式。

?如果个体觉得很难回答,或很难选择,那么,说明他缺少快速信息加工的能力,还没有建立起

相应的图式。

?如果已经建立起某种图式的人,在不同情境会表现出类似的行为;如果行为会随着情境而改变,

则不具有稳定的图式。

?图式的功能还在于为个体提供一个组织和储存相关信息的框架。 ?当个体关于某一主题的自我图式很强时,理论上从其记忆中提取相关信息要比从零散储存的信

息中提取要容易得多。

?1986年与1987年,马科斯又进一步提出了可能自我(possible self)与动态自我的概念。 ? 可能自我是基于自我图式而指向未来的自我概念,即个体希望自己在某一方面将来会怎样或者该怎样。

? 动态自我是指在某一特定时刻的自我概念。

二、可能自我

?可能自我是对我们认为自己可能会成为什么样的人的认知表象。 包括:

?渴望成为的自我: ?不希望成为的自我:(害怕成为的自我) ?希望将来具有的品质:

功能:

?激励未来的行为 ?评价与解释:一定经验对个人具有怎样的意义,取决于个人在怎样的自我概念背景上作出评价。

同样的经验对不同自我概念背景的人,会具有不同的意义。

?三、自我不一致

?个体的自我表征具有两大认知范畴:主体自我和他观自我。 ?主体自我包括三种不同的自我认知表征: ?实际自我、理想自我、应该自我。

?他观自我包括:他观的实际自我——他人认为该个体实际是个什么人;他观理想自我——他人希望该个体是个什么人;他观应该自我,即他人认为该个体应该有怎样的义务和责任。 ?主观现实自我与他观实际自我反映的是自我概念,其他自我表征的具体形式则构成——自我导向目标或自我指引。

?自我不一致正是指个体的自我概念与自我导向之间出现矛盾或不协调,从而产生的内部矛盾冲

突。

?理想自我与应该自我是个体自身评价的两个标准,也是自己努力的方向。

?如果实际自我不符合这两个标准,或两者之间不一致,可能会引起心理和躯体的不适。

?补充:自我差距与自我提高

(一)自我差距

希金斯(Higgins, 1987)提出了一种自我导向理论,这种自我导向代表个体要达到的标准。他认为,个体有两种内在的标准——理想自我(the ideal self)与应该自我(the ought self)。

实际自我(actual-self)与理想自我出现差距,会使个体产生抑郁的负性情绪,实际自我与应该自我出现差距,会使个体产生焦虑的负性情绪,两种情况都会导致自尊降低 。

(二)自我提高

自我提高(self-promotion)指个体用一种有利于对自己做出正面评价的方式,收集和解释有关自我的信息。自我提高可以使人对自己产生一个较高的评价,有助于自尊的提高。 使用自我提高的人希望被尊敬而不仅仅是被喜欢。

与承认缺陷来强化能力可信性的类似做法是美化策略(Schlenker, 1980)。

自我概念的功能

(一)自我一致性维持

? 在研究失足青少年时发现, ―坏孩子‖的自我概念会使失足青少年倾向于做与自我概念相一致

的行为,出现 ―破罐子破摔‖现象。

? 自我胜任(self-competence)概念积极的学生,成就动机与学习投入及成绩也明显优于自我胜

任概念消极的学生。

(三)期望定向

自我概念的期望定向功能指人们对情境和自己行为的期望是受自我概念引导的。在各种不同的情境中,人们对于事情发生的期待和自己在情境中如何行为,都高度决定于自己的我概念。

金盛华(1993)有关儿童自我概念的实验研究发现,差生成绩落后并非独立存在,而是整个行为动力系统出现角色偏常(role deviance)的结果。差生的消极自我概念导致消极自我期望。

自 尊

一、自尊的结构与影响因素 二、自我差距与自我提高 三、自尊的测量 四、自我效能

?一、自尊的结构与影响因素

(一)自尊的结构

詹姆斯(1892)认为,自尊即个体的成就感,取决于个体在实现其设定目标的过程中成功或失败的感受。

波普(Pope, 1988)认为,自尊由知觉的自我和理想的自我两个维度构成。此与罗杰斯早期的观点一致。

库泊史密斯(Coopersmith, 1967)提出,自尊从四个方面来建立:个人重要性;能力;个体的道德性;权力。

波普(Pope,1988)提出,自尊体现在五个方面:①社会方面的自尊;②学业自我效能方面的自尊;③家庭方面的自尊;④身体意象方面的自尊;⑤整体自尊。

张静(2002)认为自尊由自我效能(或自我胜任)和自我悦纳(或自爱)组成。 魏运华(1997) 发现,儿童的自尊结构由外表、体育运动、能力、成就感、纪律、公德与助人等六个因素组成。

蔡建红(2001)调查发现,大学生的自尊结构由一般自我价值感、社交口才、学习能力、他人及社会认同、父母关系、归属群体、人际亲密、演讲、体育运动九个因素构成。 黄希庭(1998)认为,自尊可以分为总体自尊、一般自尊和特殊自尊。

?1、我感到自己是一个有价值的人,至少与其他人在同一水平上。 2、我感到自己有许多好的品质。 ?*3、归根到底,我倾向于认为自己是一个失败者。 ?4、我能像大多数人一样把事情做好。 ?*5、我感到自己值得骄傲的地方不多。 6、我对自己持肯定态度。 ?7、总的来说,我对自己是满意的。

的结果发现,名单上的学生的成绩普遍提高,教师也给了他们良好的品行评语。这个实验取得了奇迹般的效果,人们把这种通过教师对学生心理的潜移默化的影响,从而使学生取得教师所期望的进步的现象,称为“罗森塔尔效应”。

?教育实践也表明:如果教师喜爱某些学生,对他们会抱有较高期望,会诱发出学生一种积极向

上的激情,这些学生常常会取得老师所期望的进步。

?相反,则会以消极的态度对待老师、对待自己的学习。

?刻板印象/类属性思维(Stereotype):人们通过整合有关信息和个人经验形成的一种针对特定对

象的既定的认知模式。

图式与刻板印象

图式(schema):过去经验中关于个人、群体、角色或事件等的一套有组织的认知系统或架构,它可以是语言材料的图式,也可以是视觉材料的图式,还可以是其它材料的图式。 图式加工(schematic processing):人在接触外界事物时,在记忆中检索那些与输入信息最符合的图式与之对照,加以理解和解释。

?在信息不够充分的情况下,人们可以利用已经形成的图式对个人进行类推;而且人们可以利用图式来加快信息加工速度。

? 刻板印象的―图式过滤器模型‖(schema filter model)认为,刻板印象是以概括化的知识结构(即―图式‖)为表征存储于记忆中的。这些结构实际上是大量知识的存储库,不仅指明了某一类型的人所具有的特性,而且也指明了他们可能做出的行为,指引着人们对信息的编码和表征。

(三)刻板印象的准确性

分类学说认为,由于类属性思维是社会分类的结果,所以存在于人脑中的分类符合客观实际的程度决定了类属性思维的准确性程度,这在很大程度上受知觉者过去经验的影响。 或然性模型认为,类属性思维是建立在可能性的基础上,而非―全‖或―无‖的判断,所以只能说它在某些条件下是准确的,在另外一些情况下是不准确的,而不能绝对地判定某个类属性思维是―对的‖或―错的‖。

补充:刻板印象的具体表现 (一)性别和职业刻板印象

?1.性别刻板印象和性别角色

性别刻板印象(gender role stereotype):人们对男女―应当‖具有的特定行为、特征的相对稳固的信念,是特定社会或群体按照人的男女性别规定的不同行为模式。

?警察局长在街上执勤,有人过来说:你爸爸和你儿子的爸爸打起来了。

?性别刻板印象的产生

? 性别刻板印象源于性别角色的分化。男女两性在体力和其他生理能力上的差异,导致出现不

同的社会分工,也出现了男女两性的责任分化。最初的劳动分工,反复实践,成为一种社会规范传承。

?人类早期的社会分工、社会文化、生物学等因素,共同导致了人类社会的性别角色分化,铸成

了人类对男女性别的刻板印象。

?2.地域和种族刻板印象

?―北方人豪爽耿直、南方人精明细致‖; ?―上海人精细、东北人豪爽‖,

?―德国人严谨、法国人浪漫、美国人开放、中国人含蓄‖等对特定地域的人的特征评论。 ?这些都是人们心目中传统的地域刻板印象,即知觉者关于某个地区人群群体的刻板印象。 ?

刻板印象的形成、作用与改变 (一)刻板印象的形成 1.社会认同理论

? 社会认同理论认为刻板印象是社会分类和比较的结果。所谓―物以类聚、人以群分‖。人们总

是倾向于以一定的标准将人进行归类,使信息的提取和运用结构化。

?我们会放大或过于强调属于不同群体的人们之间的差异,同时我们会缩小属于同一群体的个体

之间的差异。

补充:刻板印象的作用

?刻板印象具有相当大的合理性,它的出现是人类认知进化的必然产物(王沛,2000)。

?积极作用:通过刻板印象简化认知过程,迅速获得关于特定对象的概念、形成印象,便于适应

环境。

?消极作用:经常是对信息的扭曲,过度简化或过度夸大群体特性,忽略各成员的异质性,产生

先入为主、以偏概全的偏差;夸大群体间的差异性,产生偏见和歧视。

影响刻板印象改变的因素

?直接接触不符合原有刻板印象的群体成员 ?媒体信息对受众的刻板印象的影响能力

? 呈现反刻板印象的信息会削弱人们对刻板印象的使用

补充:影响社会知觉偏差的其它因素

?对被知觉者的熟悉和个人情感卷入

? 随着个人情感卷入的增加,人们信息选择和解释的客观性会下降,从而使人们的印象判断精

确性更差。

二、认知对象因素

?魅力因素:外表特征、行为反应方式、内在的性格特点 ?美貌:直接形成对人的魅力,首先导致光环效应。

?态度:认知对象的态度是否与自己接近,决定着其魅力的太小。

?(二)知名度:通过社会传媒间接信息开始对对象的认知。先入为主,名人效应。 ?(三)自我表演:认知对象的主观意图影响他人对自己的判断。

印象控制与印象管理

?根据戏剧理论,每个人都在表演,即强调自己许多属性中的某些属性而隐瞒其他属性,试图控

制别人对自己的印象。这就是印象控制。

?认知对象透过语言与非语言信息的表达,试图操纵、控制知觉者对他形成良好印象的过程被称

做印象管理。(印象整饰)

?印象管理(Impression Management):一个人通过一定的方法去影响别人对自己的印象,使别

人所形成的印象符合自己的期望。

三、认知情境因素

?1、空间距离:显示交往双方的接近程度。 ?霍尔:亲昵区、个人区、社交区、 公众区

?1 英寸= 2.539999918 厘米

?2、背景参考:对象所处的场合背景常常成为判断的参考系统。对象周围环境常常引起人们对

其一定行为的联想,从而影响认知。背景可以提供最强的线索,把情感归属于人物。

和情境有关

社会认知离不开定的社会背景,认知社会中他人行为的善恶,与是非离不开当时的情境的分析,这种情况在日常生活中到处可见。 第四节 印象的形成

印象形成:信息的输入,形成有关别人的印象。

印象:人在最初遇到新的社会情境时,主观上按照以自己旧有经验为基础的理解,将情境中的人或事物进行归类所形成起来的对有关人或事物的概念,是社会知觉过程的结果 一、印象的形成的一般规则

?一致性

?评价的中心性

?奥斯古德:印象涉及三个基本范围 ?评价:好——坏 ?力量:强——弱 ?活动:积极——消极

罗森伯格:对评价范围进一步区分

?社会特性 : 影响喜欢程度 ?智能特性: 影响尊重程度

?(三)中心特性的作用:有些特性常常更有分量,并能改变整个印象。

?二、印象形成的基本模式 ?(一)加法模式(增加模式)

? 人们的总印象形成,首先遵循加法模式。一个人在肯定评价上的特征越多,强度越大,

则给人的总体印象也越好,越易为人所接纳。相反,一个人在消极评价上的特征愈多,强度愈大,那么他留给人的总体印象就越差,也越难为人们接纳( Fishbein ,费西本,1964 )。

?真诚(+3)热情(+3)聪慧(+2)多嘴(-3)=5 ?理解(+3)自信(+1)=4 ?加法模式(特征多少)

? A:3+3+2+(-2)=+5 ? B: 3+1=+4

?(一)平均模式:以特性的平均价值来形成对别人的印象。

? 安德森(Anderson,1978)研究发现,有些人在总印象形成上,并不是简单地将人们各

个特征的评价分值进行累加,而是通过将各个特征的分值加以平均,然后根据平均值来形成对一个人的总体印象。

?b. 平均模式(特征强度) ? A: +5÷4=1.25 ? B: +4÷2=2

?(三)加权平均模式:对人的总体印象不是依据简单的平均结果,而是首先按在总体评价中的

重要性,确定出每一个特征的权数,然后再将权数与每一个特征自身的明显度相乘。最后进行平均计算的结果,正是权数与明显度相乘的积。

?先行信息的加重作用(先后关系) ?消极否定信息的加重作用

?加权平均模式(特征重要性)

A: (3*3+3*2+2*4-3*3)÷4=3.5 B: (3*1+1*3)÷2=3

(四)中心品质理论

人们在总体印象形成过程中,并不平等看待各个特征的重要性,某些特征比另一些特征更能影响人们的总体印象。这已经为许多研究证实(Kelley,1950) 。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i803.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