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上市公司并购风险实证研究

更新时间:2023-05-09 07:17:01 阅读量: 实用文档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上海交通大学

博士学位论文

中国上市公司并购风险实证研究

姓名:潘瑾

申请学位级别:博士

专业:管理科学与工程

指导教师:陈宏民

20050610

上海交通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图1-1论文研究框架

Figure1-1Theconfigurationofdissernation

1.4本文的主要创瓤点

本文研究的主要创新点和研究成果可以归纳如下:

1.系统的分析了并购风险的问题,提出了全新的并购风险的度量方法,对2000年度上市公司不同类型并购行为的风险进行了深入和全面的研究。针对现有的公司经营业绩评价评价片面、指标单一问题,结合多种评价方法,建立了从获利能力、资本运营能力、偿债能力、发展能力四个方面全面衡量公司经营业绩的“公司综合实力评价指标体系”;改进传统的度量风险的方差法,提出了运用风险系数、期望收益、收益风险率三个指标来度量并购风险的新方法:细分了研究对象,从公司不同特征、并购不同模式等角度对2000年度发生主动并购的上市公司的并购风险进行了度量和对比分析。研究表明,与连续三年未发生任何并购公司相比,并购公司面临的经营风险较小,但是风险却有上升趋势;在众多的行业中,制造业发生并购公司数最多,占51.6%,房地产业并购风险最小,其并购后综合实力提升幅度最大;具有不同的股权特征的并购公司中,以国有股比重大的公司并购风险

图2-12002年上半年全球并购资金的部门流向

figure2+1Globalcapitalflowinhalfyearof2002

相比之下,瓷金流向减少最多的是金融与保险、信息与多媒体领域,这些领域2001年吸收的企业并购资金合计高达43%,而2002年上半年则骤然减至26%,其中在心经挤浪潮中井购异常火爆的电信领域,已是江河日下,在2002年可|三【说几乎是偃旗息鼓,没有发生极其太大规模的并购案。

2.1.2中国企业并购实践和发展趋势

中国企业并购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984年。1984年10月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若干问题的决定》.在企业财产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关系问题上,提出了两权分离的原则。这一改革使企业的产权结构关系开始发生变化,导致了企业产权转让的兼并重组活动开始在全国各地出现。1994年保定纺织机械厂和保定市锅炉厂以承担被兼并企业的全部债权、债务的方式分别兼并了保定市针织器材厂和保定市风机厂,开创了中国国有企业问并购的先河。同年问,武汉市牛奶公司出资2万购买了汉口体育餐馆的产权,成为国有企业有偿兼并集体企业的较旱的案例。3

这一时期是我国企业并购的起步阶段。其主要的特点是:1.企业兼并的数量少.兼并仅仅限于少数城市的少数企业。2.企业兼并多是在同~地区、同一行业或同一部门中进行的,避开了条块分割所设置的障碍,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井购的难度。3.兼并的动因是消灭亏损企业,卸掉财政包袱,被并购的企业均为亏损企业。4兼并的方式多为承担债务式和出资购买式。5.交易豹白发性和政府干预并存。一方面.企业间的并购是单个企业的自发行为,一些企业谋求自身发展的扩展所引起,而另一些企业长期亏损,负债累累,于是双方就有了自愿结合的愿望。另一方面,政府以所有者的身份积极介入企业并购活动,从而使企业并购有明显的强制性。尤其在保定,企业间的并购活动从一开始就是由政府参与和策划完成的。在理论界称企业双方自愿协商,报请双方主管部门批准。政康不直接干预的兼并为“武汉模式”;将

乔桂云等,中国企业资产重组的理论和实践,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P19-29

10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sate.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