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必背知识点 - 图文

更新时间:2024-05-09 04:14: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高考历史必背知识点总结

必修一 政治史

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一、先秦

重点:西周的宗法制与分封制 1、夏——禅让制到世袭制

夏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王位世袭制的确立,标志着由“公天下”变为“家天下”。 2、夏商——世官制

也叫世卿世禄制,贵族世代享有政治、经济特权,即贵族政治。 3、西周——分封制

(1)概念:分封制又叫封邦建国,周王将宗族姻亲和功臣分派到各地,广建封国,各诸侯国必须承认周王的权威,承担各种义务。即所谓的“封建亲戚,以藩屏周”。 (2)目的:巩固统治。

(3)分封对象:同姓亲族是分封的主体,还分封功臣、先代贵族 (4)作用:

积极:扩大了周朝的统治疆域;确立了周王天下共主的地位,巩固了统治;加强了各地之间经济文化交流;促进了西周的社会进步。

消极:地方独立性较大,随着周天子势力的衰弱,西周后期逐渐瓦解。 4、西周——宗法制

(1)目的:协调统治阶级内部的矛盾,巩固了统治秩序

(2)内容:嫡长子继承制、余子分封、大小宗是相对的概念。

(3)作用:①确立了一整套土地、财产和政治地位的分配与继承制度,保障各级贵族能够享受“世卿世禄”的特权。②有利于凝聚宗族,防止内部纷争,强化王权,“国”和“家”密切的结合在一起。 5、二者关系

西周的宗法制是与分封制互为表里,宗法制是分封制的基础,分封制是宗法制的表现形式。 6、王位世袭制、宗法制和分封制一起,构成了夏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的主体,对中国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二、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的形成 重点: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

1、秦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 2、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

①秦朝中央官僚机构的特点:

第一、它是以皇权为中心的中央行政体制

第二、充分体现出“家天下”的特点。(封建时代的统治特点——国与家同治) ②废除分封制,实行郡县制,是建立中央集权制度的根本性变革。

1

郡是秦朝中央政府辖下的地方最高一级行政单位。

3、巩固统一的措施:①颁布秦律②统一度量衡、货币和车轨③统一文字 4、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影响: (1)对秦朝的影响:①有利于封建经济文化的发展; ②初步奠定祖国疆域,巩固国家的统一 ③形成以华夏族为主体的中华民族。 ④建立了地主阶级对广大人民的专制统治,秦朝的暴政造成人民处境的恶化。 (2)对后世的影响:

秦朝建立的中央集权专制统治的政治制度具有很大的开创性,它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封建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为历代封建王朝所沿用,且不断加强与完善。

三、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重点: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主要特点 1、汉武帝集权:

①建立中朝②设置刺史—代表中央监察地方。③实行推恩令—解决了诸侯国问题。 2、唐朝三省六部制:

(1)结构:①三省——中书省(起草诏令)、尚书省(负责执行)、门下省(封驳审议) ②六部——吏部、户部、礼部、兵部、刑部、工部。 (2)作用:提高了办事效率; 相权一分为三,有利于加强皇权。

3、宋初强化中央集权的措施(要注意分割相权、与削弱地方权力两方面)

(1)措施:

①在中央,实行统兵权与调兵权分离,实行更戍法,“兵不识将,将不识兵”。在地方,实行“强干弱支”,调地方精兵强将充任中央禁军。

②在中央,把相权一分为三(设枢密院分割宰相的军权;设中书门下作为宰相的办公机构,用参知政事为副相,分割宰相的行政权;设三司使分割宰相的财权)。在地方,设通判,派文官任地方长官。

③设转运使把地方财赋运到中央,使地方失去割据的财政基础。 (2)影响:

积极:加强了中央集权,改变了唐末以来藩镇割据的局面。 消极:造成了“冗官”、“冗兵”、“冗费”的国家财政危机。

4元朝:

中央:元朝废三省,实行一省制,即中书省。 地方:中国省制的开端是:元朝时的行省制度 元朝行省制度的创立是地方行政制度重大变革。

郡县制(秦朝)—郡国并行制与州郡县三级制(汉)—州县两级制(隋—宋)—行省制度 5、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主要特点: (1)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不断加强。

(2)在中央政权中,相权不断削弱,君权不断加强。在中央与地方的关系中,中央严格控制地

2

方政权,不允许有独立的行政体系存在。

(3)地方官吏必须服从上级,地方服从中央,最后听命于中央。

四、明清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发展 重点:明清加强君主专制的措施

1、明朝: 废除丞相,相权、皇权合而为一,专制皇权发展到高峰.

设立内阁:明太祖设殿阁大学士,明成祖正式设内阁。仅备顾问,不参与决策。 2、我国君主专制制度发展到了顶峰的标志是:清朝雍正皇帝设立军机处 ①时间:雍正年间

②原因:处理西北紧急军务

③职权:跪奏笔录。军国大政由皇帝一人裁决。

④影响:提高了行政效率;是专制皇权高度发展的重要标志。 3、区分明朝内阁制度与西方近代内阁制的本质不同:

内阁是皇权专制的产物,它维系了君主的绝对权力,保证了君主对全国有效的统治,进一步巩固了皇权至高无上的地位。

西方近代内阁是政治民主监督机制,有助于防止专制独裁。 4、明清加强君主专制的影响:

积极作用:有助于多民族国家的统一和巩固,促进社会安定、经济发展和文化繁荣,促进了民族融合。

消极作用:君主专制,决策具有个人独断和随意性的特点,容易出现暴政。造成官僚机构的膨胀,官僚主义、贪污腐败。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发展,减缓了社会发展的步伐,造成中国近代落后于西方。

第二单元 古希腊和古罗马的政治制度

希腊民主 一、背景

1、西方民主政治产生的历史条件 ①多山、多港、多岛的地理环境

②希腊城邦小国寡民(古代历史条件下,民主政治的前提);

③多山、多港、多岛的环境促成希腊商品经济发达和海外活动频繁,使希腊人较早接受平等、民主观念。

2、希腊城邦的主要特征是:小国寡民,各邦长期独立自治 二、雅典民主政治的主要内容 1、民主政治演变过程

BC.6C初 梭伦改革——将国家引上民主的轨道——雅典民主的奠基阶段(按财产多寡划分社会等级)

BC.6C末 克里斯提尼改革——最终确立(用地域部落取代血缘部落、陶片放逐法)

BC.5C 伯里克利——雅典民主的黄金时代(成年男性几乎可以担任一切官职,工资制,观

3

剧津贴)

2、雅典民主政治的基本特点:人民主权和轮番而治 3、体现:(雅典民主政治机构的组成)

①公民大会:最高权力机关,负责审议并决定一切国家大事

②五百人议事会:公民大会的附属机构,负责监督行政官员落实大会决议。 ③民众法庭:日常司法机关。最大限度保持公正,避免行贿舞弊现象的发生 三、雅典民主政治的影响 1、积极意义:

(1)雅典民主为人类提供了一种集体管理的新形式,创造出法制基础上的差额选举制、任期制、议会制、比例代表制等民主运作方式,这一伟大创举为后世民主政治发展积累了宝贵经验。

(2)调动了雅典民主的主观能动性,促进其政治、经济、文化发展。

(3)促进了雅典的安定,增强了雅典的凝聚力,从而推动了雅典城邦的强大。 (4)为近现代西方政治制度奠定最初的基础。

2、局限性:

(1)直接民主泛滥,造成腐败和动乱的隐患

(2)仅限“成年男性公民”,努力、外邦人、妇女没有权利。 (3)是小国寡民的产物,无法适应奴隶制进一步发展的需求。

罗马法

一、 罗马法的演变

1、成文法——《十二铜表法》 BC.5C中期

意义:①罗马共和国第一部成文法典,是罗马法的渊源。

②《十二铜表法》的条款虽然没有给平民带来多少好处,但法典的编篡仍是平民的胜利,

因为有民成文法就得按律判决和量刑,贵族不能像过去那样任意解释习惯法。

2、BC.3C 公民法到万民法,万民法为罗马帝国范围内的国际法。

3、AD.6C查士丁尼法典即《查士丁尼民法大全》,标志着罗马法发展到完备阶段。 二、罗马法的影响:

1、欧洲第一步比较系统完备的法典。 2、成为维系罗马统治的有效工具,保护私有财产、提倡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稳定了社会秩序,缓和了社会矛盾。

3、对后世影响深远,为近现代欧美立法、司法奠定了基础。

4、近代资产阶级根据罗马法中的思想制定资产阶级法律,为资产阶级革命提供了思想武器。 三、今天继承的罗马法法律制度、原则:

①陪审制度②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法律至上③ “不告不理”、无罪推定等原则

4

第三单元 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体的建立

英国君主立宪制

一、《权利法案》的确立

1、《权利法案》:1689年议会颁布——立法权向议会转移

意义: ①以法律的形式确立了议会主权,国王的权利受到议会的明确限制,它标志着英国确立君主立宪制政体。②“光荣革命”后,英国实行议会与国王集体统治,统治方式从人治转向法治,英国社会从此进入了长期稳定发展的时期。 2、责任内阁制的形成——行政权向责任内阁转移

①“光荣革命”后,国王成为“统而不治”的国家元首,内阁承担实际行政职责。

② 19世纪中期,议会变成两大政党之间的权力角逐,大选中获胜的多数党上台组阁,首相由多数党领袖担任,有行政权和立法创议权。

二、责任内阁制特点

①内阁全体成员对政府事务集体负责,并与首相在政治上共进退;

②责任内阁制是英国君主立宪制的核心,名义上是对国王负责,实际上是对议会负责。 三、英国君主立宪制特点:

①英国的君主立宪制以责任内阁为核心;②英国国王“统而不治”,是国家元首,扮演仪式性的角色;③英国的责任内阁制名义上是对国王负责,实际上是对议会负责;④内阁行使行政权,首相是最高行政首长,首相由议会多数党的领袖担任,有行政权和立法创议权,事实上成为国家政治生活的最高决策者和领导者;⑤整个政治制度以代议制民主为基础。

美国联邦政府的建立 一、背景:松散的联邦制 二、美国1787年宪法 1、1787年宪法的内容

①联邦制原则:宪法规定了一个强有力的联邦政府(即中央政府),同时让各州保留了较大的自主权

②分权制衡原则:立法、行政、司法三权分立,互相制约。

③民主原则:总统和议会由民选产生。保证政府代表广泛民意,具有一定的民主性。 2、美国政体为总统制共和制; 国家结构形式为联邦制

3、比较美国总统制与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异同。

相同点:都属于资产阶级代议制,体现分权、制衡原则,实行资产阶级政党政治。 巩固资产阶级革命成果,推动世界民主化进程。 不同点: 项目 美国总统制共和制 英国君主立宪制 国家元首 总统 国王 国家元首有无任期 任期制 终生制 国家元首有无实权 有 无(虚君,国家的象征) 政府首脑是谁 总统 首相

5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subg.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