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美术课的结尾

更新时间:2023-03-08 06:02:16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美术课的新结尾

泽库小学 杨丽红

从教这些年,断断续续教了很多年的美术,在美术教学中,做得最多的就是一边讲,一边带着学生画;有时候先讲讲画画的步骤,再让学生自己画,学生始终处在被动接受的地位;还有的时候可能给学生一节自由发挥的课,想画什么就画什么。学生交上作业后,老师大笔一挥,判个等级,给个分数。偶尔指出几个画得好的同学,希望同学们向他们学习,没有受到表扬的同学顿感失落,一节美术课就这样结束了。形式单调、内容空洞,没有起到激发学生兴趣,提高美术技能的作用。随着新课程的践行,我在小学低中年级美术课结尾的方法上进行了大胆的尝试,摸索了很多形式新颖、生动有趣的新方法,打破了过去那种单一的作业讲评分析的结尾,孩子们乐于接受,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一、比赛评议。

把学生完成的作品收集在一起,大家来评议,看谁画得好,谁有不足,不足在哪儿,从而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增强学生的参与意识。例如《我为同学画像》一课,把几名有代表性的作业展示在黑板上,然后组织学生讨论发言:每张画画的是谁?你是怎么看出来的?你认为谁画得最像?这时同学们纷纷发表自己的见解,经过大家的讨论,最后评出了三张最优秀的作品。三位同学把自己的画送给了被画的人,他们高兴地接受了,其中一位同学说:“这是第一次有人给我画像,而且还画得这么好,我一定精心保

存。”同学们通过这节课,加深了彼此之间的友谊。 二、游戏舞蹈表演。

用学生亲手制作的工艺品为道具进行现场表演,使学生从中感受到工艺品的实用价值,激发他们的兴趣,同时还培养了他们的审美意识。例如《头饰与面具》一课,同学们有的做头饰,有的做面具。作品完成以后,让学生戴上自己做的头饰,分别扮演不同的动物角色,表演了一个童话课本剧,在前面同学的带动下,其他同学也情不自禁地戴上自己制作的面具,手舞足蹈地跳了起来。这节课在愉快的氛围中结束了。 三、儿歌念唱。

儿歌是儿童最喜欢的表达情感的形式之一,通过别有情趣的儿歌念唱,可以加深学生对表现对象的喜爱。如《蛋壳玩具》一课结束时,让学生手里拿着自己装饰的五颜六色的蛋壳玩具齐声念唱:小鸡蛋,别生气,我来给你巧打扮。一点红、一点绿,睁开眼,笑开口,你是我的好玩具,人人看了心欢喜。 四、展览欣赏。

把学生单个作品放在一起进行展览,使学生从中感受到创作或成功的喜悦。如《纸风铃》一课,学生将纸杯等材料进行美化,然后用线串起来。作品完成后,我和同学们一起把这些纸风铃挂在窗户上。纸风铃随风摇摆,发出动听的响声,美化了教室环境。通过展览,同学们看到了各种图案的纸风铃,受到了美的熏陶。

五、操作演示。

老师将下节课要讲的内容事先向学生渗透,诱发他们对下节课教学的兴趣,比如后面一节要讲《五彩缤纷的世界》,在课尾时拿出了分别盛有红黄蓝三色水的玻璃杯,然后将蓝色徐徐地倒入黄色之中,黄色马上变成了草绿色,随着蓝色的增多又慢慢地变成了深绿色;我又把蓝色倒入红色之中,红色马上变成了紫色。同学们都被这奇妙的现象迷住了,接着我说:“这一有趣的现象到底是怎么回事呢?这就是我们下节课要讲的内容。”这种具有悬念效果的演示法使同学们心中充满了对下节课的期待,对于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大有益处。

六、故事描述。

让学生以故事形式描述自己创作的画面,让他们在欣赏优秀作品的同时,也很好地进行构思方面的交流。以《夏天的歌》为例,有个同学画的是在游泳池里跟爸爸学游泳,在爸爸的指导和帮助下学会了游泳;有个同学画的是几个小伙伴在树下捕知了;还有个同学画的是一些人在海里打水球。他们手拿自己精心描绘设计的画面,有声有色地把夏天的故事讲给大家听。

当然,美术课结尾的方法还有很多,老师们还要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来选择恰当的结尾方法,力争使每一节美术课都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t1h.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