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上好农村小学美术课

更新时间:2023-05-13 13:53:02 阅读量: 实用文档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如何上好农村小学美术课

畈 田 朱 小 学 翟 珊 娜

【摘要】:美术教育的育人功能是其他的学科中无法代替的,但当前美术教育现实可以说与我们想象的差距还很大,尤其在乡村学校整个美术教育是严重缺失的。城里面各种形式的美术绘画班、培训班到处都是。说明人们对儿童绘画能力的重视程度较高,但这仅限于城市,而我们农村的学生却很少有机会接受较正规的美术辅导。由于师资、经费等原因,使的农村课外辅导很难展开。我们要善于挖掘和利用农村特有的自然条件,农村小学美术教学就一定会带给农村孩子一片更美的蓝天。

【关键字】:农村小学 美术 教学

农村小学由于硬件设施的落后,再加上学校没有专职美术教师或美术课不在考试之列而得不到应有的重视。然而,不管何种原因,农村孩子却喜欢上美术课,这是客观存在的事实。和城市孩子相比而言,农村的孩子们接受美术课学习的机会少了些。从电影、展览中接受美学教育的机会也少了些。因此,农村孩子一旦能被安排上美术课,他们很珍惜那每周只有两节的来之不易的美术课时间。在农村多年的美术教学活动中,对孩子们的这种心情我颇有体会,尤其是在校的小学生,他们的探索、想象、跃跃欲试的欲望非常强烈。每当他们从课文中学到一点新东西,就想以自己的手法表现出来:他们有时用蜡笔涂抹课本里的插图;有时用薄纸印摹美丽的画面纸片;有时他们不满足于自己的涂抹和影印,便会悄悄的搞起自己的创作,经过一番工夫,他们的丑小鸭出笼了,得到了小伙伴们的啧啧称赞。这时,他们又会把自己亲手孵出的丑小鸭羞涩的掬向美术老师,以便得到“权威人士”的评价和认可。我想,这些孩子们如果也能充分的享受到美术王国的阳光、空气、水分,他们同样可以绽放出鲜艳的花朵。而今天,对于每一个农村的孩子,理所当然的应当接受美学教育,该享受到美术王国的阳光、空气、水分,美术应当成为他们的必修课,犹如佳肴中少不了盐巴,人体中少不了水分,花丛中少不了蜜蜂,建筑中少不了水泥。因为接受美学教育不仅可以提高自身的素质修养,更能为其他学科的学习提供一样有利的学习工具,因为新课程更加注重学科间的整和与联系了。

农村孩子喜欢美术课,这给我们美术教师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以其昏昏,

使人昭昭,照本宣科,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的作风当然要不得。那么,如何教好每个学生,教好每一节美术课,就成了摆在我们美术教师面前必须思考的题目了。我们今天培养的孩子们,就是明天的建设者和创造者,他们将面临二十一世纪的高科技和快速的社会前进步伐。因此,他们既要有一技之长,又要多才多艺,美术,就是他们多才多艺之中不可缺少的一抹彩虹。。

如何利用农村现有条件去丰富农村小学美术课的教学内容,完成大纲要求的教学任务。结合自己多年的教学经验谈几点认识:

一、因地制宜,激发兴趣,让美术课堂充满生命的活力。

在农村,要让学生配齐所有的美术用品不太可能的,但可以让一部分学生先“富”起来。有些学生的家长对孩子的培养很重视,教育投资意义比较强,抓住家长这个心理,就可以向家长做思想工作,为孩子买好一点美术学习用品以此来带动班里其他同学的进步。当然,教学内容不能面面俱到,就该因地制宜作些调整,发挥农村自身的资源优势。

1. 绘画方面,可以选择节约材料的形式,教学以线描为主,不仅能提高学生的构图技巧,还能培养学生的写生能力和丰富的再造想象力。绘画以农村为题材进行写生或创作,不仅形成特色,还从中给学生进行了爱家乡的思想教育。

2. 在教学色彩知识时,可以以演示为主,并结合一些生活实例,(如利用学生服装的颜色进行冷暖色,对比色等进行游戏)

3. 工艺课的灵活性更大,除了简单的剪纸外,还可以让学生在这些基础上进行想象、创意,剪出与众不同的花样来。泥塑,没有橡皮泥,可以利用学校附近砖瓦厂所用的泥土,泥土大小不受限制,更能培养学生的造型能力和创造力。树叶也是农村到处可见的,用各种各样的树叶制作树叶画,用麦秆稻草制作工艺品,学生特别有兴趣。用家里的蔬果制成果雕,让学生真正体验生活带来的乐趣,体验艺术的魅力,同时使课堂更加的有活力。

4. 欣赏课除了书本上的作品外,还可以走出户外,欣赏家乡的新楼房,欣赏大自然的美丽景色,培养立志为家乡建设作贡献的思想感情。设计十年后家乡的样子、楼房的样子、马路的样子、学校的样子 ,使学生的思维无限地得到延伸。

新课改下的美术教学方式是多元化、多样化的,作为美术教育者不再“教”教材,而是要“用”教材,在“用”教材之余,应走出课堂、跨出教材,因地制

宜,结合本土实际特色,挖掘乡土文化,如山区学校可进行竹工、木工制作;湖滩地带学校可用柳条、芦柴、编管或制作草编小用具等,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全面开展各种特色的乡土美术教学。

二、优化作业,多元评价,

评价活动是美术教学过程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如何评价学生对学生学习美术起着至关重要的激励的作用,直接关系到儿童对美术的兴趣,关系到学生自身人格的健康成长。而传统的美术教学评价,只重结果不重过程更不关心学生学习美术的情感态度。久而久之,必然会使学生失去美术学习的兴趣。《美术课程标准》中指出:①“对学生美术作业应采用多样的评价方法。学生美术作业评价呈现方式可以是分数或等级,可以是评语,也可以采用评语与等级相结合的方式,还可以采用互评或座谈等方式,要充分肯定学生的进步和发展,并使学生明确需要克服的弱点与发展方向”。因此,我认为,在美术教学中如何进行正确有效的评价是值得我们深思的环节。

1. 评价宜以模糊为主。美术是一门实践操作性很强的学科,作业是学生观察、记忆、想象、创造等各种综合能力的外在表现,用僵硬的分数去衡量一幅画或一件工艺作品是不恰当的。85分与90分的作业相比常常没有本质上的区别,这种简单的评价看似严谨,却容易给学生较大的心理冲击,造成负面影响。往往几分的差距就会使一个学生怀疑自己的美术能力,降低对美术的兴趣。因此,我认为,小学美术课业考核宜采用等级评价加评语的评价方式。如根据一定的作业评价标准,在作业上批注优、良、及格和待及格等方式,再加以简洁的说明优点或缺点的评语,这样的评价既有大的等级区间,又有切合实际的批改说明,便于学生全面接受反馈的评价信息,及时改进学习方法。

2. 可采用教师评价与学生个人评价、小组评价相结合的方式。小学美术教师往往要同时教多个班级学生多,对大多数的学生了解不是很清楚,因此对学生的评价带有很大的主观性,不能做到公平、公正。而学生时时生活、学习在一起对同学的学习情况相对较为熟悉,所以我们可以采用教师评价为主,学生、小组评价为附的方式,以求公平、公正。

3. 评价的主要方式是鼓励与表扬。批评、训斥、讽刺、体罚、恐吓在很大程度上伤害了人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变得心情阴郁、毫无生气。只有多采用鼓励、表扬的方式,使学生心情开朗,易于接受、理解,才能收到积极的效果,尤其是学习困难的学生。小学生美术作业评价的最终目的是什么?是不是严格地给学生的美术知识及技能作出“分毫不差” 的评判,以说明成绩的精确性呢?学生的作业受到教师称赞,特别是作为优秀作业展现给大家看,他们的心情是无比兴奋的,这将成为巨大的推动力促使他们以更大的热情投人到下一次的学习活动中去。因此,给学生作业作出评价除了表明学生真实的学习结果外,还应对学生的学习成果作出鼓励性评价。我们要探索设计更新颖更有时代感的作业评价方法,让学生爱学好学,充满自信、充满兴趣地上好每一堂美术课,那才是我们真正的目的所在。

教育是一门遗憾的艺术,在一次次教学课堂探索中我们总感到有许许多多的不足与遗憾!我觉得,美育是一门即遗憾的又很美的艺术,在一次次的遗憾中我找到美的不足。如果我们的“美”育能够实现平等对话、民主融洽、师生互动的心智对流,那么,一颗颗跳动的活泼的火花瞬间就会被点燃。教师用爱心施教的同时,要给学生创设适宜的人际环境,给学生主动学习的空间,给学生提供自我发展的舞台,让学生在实践中求知,在实践中创造。

三、回归课程教学本色

美术教学不是一枝独秀,而是与其学科一样容纳在一起,才能散发出万花筒中的阵阵芳香。能够感受美的意识几乎是人与生俱来的。但是我们的感官长期不去感知,那将变得迟纯,甚至退化。教师的任务是引导学生主动感知,且将这种感知意识形成一种能力。这种能力的形成,你能说只是美术教师的责任吗?但我们美术教师应负起这个主要职责。我在美术教学实践中时常有这样的反思:一个多数科任老师反映较好的班级,在上美术课后的效果反而比不上所谓差班的效果好。为什么?如今教学方法可说是五花八门,但我们就只是做一些“公开课”给别人予以好评的吗?记得有几位来自“差班”的学生曾这样对我说:“老师,说实在话,我们以前都没认真画过画,但你的课,我们上得很开心。您看,我们画得怎样 ”。学生的话,深深地打动了我。这说明了什么问题呢?使许多青少年的艺术教育受到了严重挤压,失去了他们才华和天性的发展机会——真让人痛

心疾首!应该还他们一方艺术的天空。这更加激励着我努力去做好自己的工作,把握好自己的课堂。做为一名教育工作者如果失去了自己的课程教学,那么你还谈什么教育呢?因此,应从我做起,用“心”施教。现代美术教育家伊顿曾说过:“教育是一种勇敢者的探险——尤其是艺术教育,因为它涉及到人类的精神创造”。只有做好“持久战”的心理准备,付出多少耕耘,就有多少收获。没有与学生平等交流,关注他们,哪会有融洽愉悦的氛围?当学生的内心世界向你敝开之时,他们的个性与情感才会得到充分表现,创造力才会得以发展,心灵才会陶

时下我常在网上报端看到各种各样的教学方法,实验课,深感必竞有许多志同道合的同行跟我们走在一起,我们不是孤军奋战,是众志成城。只要我们注重冶净化,散发出阵阵的芳香。“以人为本”,努力赢得学生,赢得社会的理解与支持!还在乎什么呢?路就在我们脚下!

我想只要通过我们自己的努力,排除万难,另辟蹊径,与志同道合的同行一起学习,我们一定会使农村小学美术课更加的多姿多些彩。

参考文献:

1.《美术教育学》,高师《美术教育学》编写组,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2. 《美术新课程标准解读》165页(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5月出版)

3. 《农村小学美术教育缺什么?》刘淇 中国少儿美术教育网

4.《美术课程标准解读》 尹少淳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h4ge.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