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本管理会计复习大纲

更新时间:2024-03-18 08:26: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成本管理会计期末复习大纲

题型:

一、单选(1*15) 二、判断(1*10)

三、简答题(2个,10分) 四、计算分析题(8个,65分)

复习范围: 客观题:

第五章、成本习性及成本习性分析分类结果比较、方法比较。 第六章、变动成本法与完成成本法的区别、优缺点、利润之差规律

第七章、本量利假设条件、边际贡献各种指标、保本点、保利点、安全边际、经营杠杆、各种指标之间的关系、敏感系数排列规律

第八章、预测分析的内容、方法

第九章、决策相关成本、方法判断标准、各种决策条件 第十章、预算体系和内容、预算方法

简答题:

1、逐步结转分步法有何优缺点?逐步结转分步法的优点:

1、采用逐步结转分步法计算产品成本,由于其实物结转与半成品的成本结构相一致,有利于加强对生产资金的管理;

2、可以为各步骤消耗半成品,同行业进行半成品成本的对比、企业内部成本分析和考核等提供了半成品成本资料。 逐步结转分步法的缺点:

1、按实际成本计价结转时虽比较准确,但影响了成本计算的及时性,不利于考核和分析各步骤成本的升降原因。按计划成本计价结转时,虽能克服按实际成本计价的缺点,但要进行半成品成本差异的计算和调整。

2、采用综合结转法需进行成本还原,计算工作较为复杂。虽为避免进行成本还原可采用分项结转法,但转帐手续比较麻烦.

2、逐步结转分步法与平行结转分步法的区别。(1)根本区别:

逐步结转分步法:要求各步骤计算出半成品成本,由最后一步计算出完工产品成本,所以又称为“半成品成本法”。

平行结转分步法:各步骤只计算本步骤生产费用应记入产成品成本的“份额”,最后将各步骤应记入产成品成本的“份额”平行汇总,计算出最终完工产品的成本。因此,又称为“不计算半成品成本法”。 (2)在产品概念不同:

逐步结转分步法:所指的在产品是指本步骤尚未完工,仍需要在本步骤继续加工的在产品,是狭义的在产品。

平行结转分步法:所指的在产品,是指本步骤尚未完工以及后面各步骤仍在加工,尚未最终完工的在产品;因此,是广义的在产品。 (3)完工产品的概念不同:

逐步结转分步法:所指的完工产品,是指各步骤的完工产品,通常是半成品,只有最后步骤的完工产品才是产成品;因此,是广义的完工产品。

由于半成品成本随实物的转移而转移,所以最后步骤完工产品成本就是产成品成本。 平行结转分步法:所指的完工产品,是指最后步骤的完工产品,因此,是狭义的完工产品。完工产品的成本由各步骤平行转出的“份额”汇总而成。 (4)成本费用的结转和计算方法不同:

逐步结转分步法的成本费用,随半成品的转移而结转到下一步骤的生产成本费用中去,即成本费用随实物的转移而转移;因此,各步骤生产的成本费用既包括本步骤发生的费用,还包括上一步骤转来的费用。产品在最后步骤完工时计算出来的成本,就是完工产品成本。 平行结转分步法的生产费用,并不随半成品的转移而转入下一步骤;因此,各步骤生产的成本费用仅是本步骤发生的成本费用。产品最终完工时,各步骤将产成品在本步骤应承担的成本费用“份额”转出,并由此汇总出完工产品成本。

什么是综合结转分步法?其优缺点是什么?综合结转法是指各生产步骤

在领用上一生产步骤的半成品时,将所耗上步骤半成品的成本综合记入其基本生产成本明细账户的“原材料”或“半成品”成本项目的方法。 综合结转法既可以按照半成品的实际成本结转,也可以按照半成品的计划成本(或定额成本)结转。 优点是:

可以在各步骤的 产品成本 明细帐 中反映各该步骤完工 产品 所耗用半成品费用的水平和本步骤加工费用的水平,有利于各个步骤的 成本管理 。 缺点是:

为了从整个 企业 的角度反映产品成本的构成,加强企业综合的成本管理,必须进行 成本还原 ,从而增加核算的工作量。

4、简化分批法与一般分批法的区别(一 )一般分批法与简化分批法适

用范围不同 在投产批数不多,或投产批数较多但在期末大部分批次都能完工的情况下,适合采用一般分批法;而在有些单件小批生产的企业或车间中,适宜采用简化的分批法。 (二 )一般分批法与简化分批法账户设置及其记录不同 。一般分批法下,进行成本核算时, 应按各批次产品设置 “产品成本明细账”各批次产品成本明细账中记录该批次产品生产所发生的全部费用, 包括直接计入费用和简接计入费用,至期末,该批次如有完工产品,则还应在产品成本明细账中分配费用,计算出该批次产品的完工产品成本和期末在产品成本。 简化分批法下,进行初步核算时,除了按各批次产品设置 “产品成本明细账” 外 还应设置一本“基本生产成本二级账”。 在产品成本明细账中,记录该批次产品生产所发生的直接计入费用和所耗生产工时,当该批次有完工产品出现时,还记录该批次完工产品的成本。“基本生产成本二级账” 记录全部批次产品生产所发生的各项费用及所耗生产工时,并记录各批次完工产品的总成本和单位成本、各批次期末在产品成本。

(三) 一般分批法与简化分批法对间接计入费用的处理不同。间接计入费用是指几种或几批次产品共同耗用的,需经过分配才能计入各种或各批次产品成本的费用。一般分批法与简化分批法的最大区别就在于对间接计入费用实务处理不同。

计算分析题

1、成本习性分析或者成本预测(第五章成本习性分析) 2、变动成本法与完全成本法(产品成本、期间成本、中间指标、营业利润、利润表、验算)(第六章变动成本法) 3、边际贡献、保本点、保利点,经营杠杆、安全边际等指

标计算(第七章本量利分析)

4、多品种下(综合边际贡献率法)的保本点、保利点和利润计算(第七章本量利分析

5、销售预测(加权平均法和平滑指数法)(第八章) 6、7生产决策(新产品品种决策、半成品是否进一步深加工、是否接受低价追加订货、亏损产品是否生产或增产、零部件是自制还是外购(第九章经营决策)

8、销售预算(包括现金收入预算)(第十章)

原材料费用分配

辅助生产费用分配(计划成本法) 分步法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t7f8.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