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下册美术教案 - 第六课 唱大戏 ︳湘美版 (1)

更新时间:2023-03-21 00:47:01 阅读量: 实用文档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第6课唱大戏-京剧脸谱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1、让学生初步了解戏剧的相关知识,认识、了解我国传统戏剧的种类及戏剧造型的特点、谱式、色彩等方面的知识,感受戏剧表现的魅力。2、了解中国脸谱艺术具有图案美和鲜明的思想性和艺术性。3、培养学生敏锐的观察力、丰富的想象力和绘画表现能力。

过程与方法:初步掌握画脸谱和戏剧人物的基本方法和步骤。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对京剧脸谱的学习激发学生关心、热爱中国脸谱艺术的情感。培养民族自豪感2、培养学生对京剧脸谱艺术的欣赏能力,感受戏曲表现的魅力。3、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他们热爱传统艺术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认识、了解我国传统戏剧的种类及戏剧造型的特点等方面的知识,感受戏剧表现的魅力。

教学难点:初步掌握画脸谱和戏剧人物的基本方法和步骤。

课时安排:3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同学们知道中国戏曲有哪些剧种?京剧、越剧、楚剧、

川剧段段精彩,唱功、做功、念功、打功样样绝活!在京剧、昆剧、川剧等剧种中都有脸谱,京剧脸谱是大家最熟息的,今天就

让我们走进唱大戏的现场,一起领略京剧脸谱的独特魅力。揭示课题:“唱大戏—京剧脸谱”。

二、猜角色

生、旦、净、末、丑是戏曲人物行当的分类,它是根据人物的年龄、性别、身份等方面的不同来划分的。

生角:泛指戏曲中的男性角色,一般用作净、丑以外的男性角色的统称。随着表演艺术的逐步提高和艺术技巧的逐步积累,生角逐渐繁衍出更多的种类,按剧中人物的年龄、身份、性格等特征大致可以分为老生、小生、武生、娃娃生和红生。

旦角:指戏曲中的女性角色,可以分为青衣、花旦、刀马旦、武旦、老旦等类别。

净角:俗称花脸,以面部化妆运用图案化的脸谱为标志,音色洪亮宽阔,演唱风格粗壮浑厚,动作大开大阖,顿挫分明,净角可分为大花脸、二花脸。

丑角:插科打诨比较滑稽的角色,有文丑、武丑之分。文丑以做功为主,武丑以武打为主。丑角一般不重唱,以念白和做功为主。

1、欣赏京剧片断,播放《盗御马》。

(1)提问:你们从视频里面第一眼关注到的是什么?

回答:不同的人物有不同的脸谱

脸谱的定义:脸谱是指中国戏曲(尤其是京剧)演员脸上的化妆图案,因为这些图案均有特定的规格,所以被称为脸谱。脸谱的作用是运用不同的色彩和线条构成各种图案,以象征剧中人物的性格和各种特

质,例如忠奸善恶等

(2)提问:那脸谱上都有哪些图案和颜色呢?

红色:表示忠贞、英勇的人物性格,例如《三国演义》里面的关羽

黑色:表示性格严肃,不苟言笑,正直、刚正不阿的人物性格,例如包公

蓝色:刚强,桀骜不驯,例如窦尔敦

白色:奸诈多疑,代表凶诈。例如“三国戏”里的曹操

绿色:勇猛,莽撞。例如《隋唐演义》里的程咬金

紫色:表现肃穆、稳重,富有正义感。如《鱼肠剑》中的专诸

金、银色:表示象征威武庄严,表现神仙一类角色。《闹天宫》里的孙悟空、二郎神

脸谱谱式:

整脸:脸部的化妆颜色基本上是一个色调,只是在眉眼部分有变化,利用双眉把脸分为额和面两个部分的脸谱构图简单的谱式叫整脸。例如关羽和曹操

三块瓦脸:三块瓦主要是指用眉、眼、鼻窝三块颜色,形状像瓦片状。例如荆轲、窦尔敦

六分脸:脑门的主色缩为一个色条,和眼部以下均化成一种颜色形成主色,夸大白色的眉形,白眉形占十分之四,主色占十分之六,故称“六分脸”。例如黄盖

十字门脸:从额顶到鼻尖画一条通天立柱纹,两眼窝之间用横线相连,立柱纹与横线交叉形成十字纹,故命名“十字门脸”。例如《芦花荡》

里的张飞

歪脸:表现人物五官不正,相貌丑陋,特点是勾法不对称,给人歪斜之感。

(3)教师总结:京剧是我国传统艺术,在京剧中有些人物的脸上有一些图案和颜色,是京剧特有的舞台化妆艺术。这种用来化妆用的图案和颜色在京剧中叫脸谱。我们根据剧中人物的性格、容貌、身份等特征,运用艺术夸张的手段,以不同的色彩和图形描绘脸部,来塑造忠奸、善恶、美丑等人物形象。

第二课时

一、脸谱欣赏介绍

导入:课件展示:京剧——舞台化妆——脸谱

思考:

1、脸谱美不美?美在何处?

色彩鲜艳,对比强烈,造型夸张,人物性格特征鲜明。

2、京剧脸谱有何特点?

(1)、对称为主

(2)、线面结合

(3)、色彩鲜艳,对比强烈

二、教学过程:

1、观看脸谱绘制图,了解脸谱绘制方法

提问:如此美丽的脸谱,你们想不想把它表现出来?那怎么画呢?

2、介绍脸谱画法:(师示范)

(1)定好脸型的宽窄、大小,先勾画出人物的脸形。在画好的脸谱外形上定出左右的中轴线。

(2)勾画出人物五官,定出眉、眼、口、鼻的位置。

(3)分块勾画出花脸各部位的图形。

(4)涂色。

三、学生作业教师辅导

1、作业要求:运用画脸谱的方法绘制一幅与众下同的戏剧脸谱。

2、教师巡视指导。

四、拓展:脸谱是中华民族精神文化的国粹,那么我们除了学习我们京剧脸谱博大精深的文化知识,还应该走出国门去看看世界脸谱秀,和外国文化多交流、感受和体会。

例如:日本狐面具、韩国笑脸面具、印尼国王面具、非洲原住民面具、意大利节庆面具以及现代舞会面具等等。

四、评价总结

1、学生自评、互评。

2、教师小结本节课学习情况,布置第二课时任务

第三课时

课时目标:

初步掌握画脸谱和戏剧人物的基本方法和步骤。

导入:观看视频《贵妃醉酒》中的杨贵妃。注意仔细观察短片中戏剧人物服饰、装扮、动态的特点。看从短片中你能学到一些什么。

提问:戏曲里的杨贵妃有什么独特之处?

她头戴凤冠,身着大红贴金彩绣蟒、仪态万千。在中国戏曲里每个角色行当都有自己固定的服饰、道具和脸部化妆,其中服饰被称为行头。行头包括盔、帽、蟒、靠、官衣、褶子、靴、鞋等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课题

教师:戏剧是我国四大精粹艺术之一,是我国文化艺术的瑰宝。它有着自己独特的艺术形式和特点。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画戏剧脸谱,这一节课我们继续来学习画戏剧人物。

二、学习新知

欣赏林风眠的戏曲人物(中国画)作品。

了解林风眠的作品和生平。林风眠:(1900年11月22日--1991年8月12日),画家、艺术教育家。自幼喜爱绘画。代表作品有《春晴》、《江畔》、《仕女》。林风眠的戏曲人物画借戏曲故事抒发其情感,表达对恶善的态度,他的戏曲人物较多的保留着舞台形象与舞台空间的特征,也借助于舞台化的造型表现画家的情思与观念。

1、提出问题。

说说自己知道的戏剧,有什么特点?和现代人比较有什么区别?。

化妆的特点:强调人物特征,夸张,程式化。

服饰的特点:宽松.修长,色彩艳丽。

2、学习画法。

首先学习国画里面用笔用墨的方法,中锋:运笔垂直,行笔时笔尖处于墨线中心,侧锋:运笔倾斜,锋尖侧向一边,使用笔锋的侧部。然后学习用墨:比较画面当中浓淡的区别,怎样使它具有浓淡变化呢?浓墨:不加水或者少加水,淡墨:加充足水分将淡墨调淡。墨色的浓淡有时还会出现于一笔中,那么怎样调水和墨才能出现这样的效果呢?点名学生回答。

(1)构思:确定画什么类型的戏剧人物。

(2)画形:抓住戏剧人物的特征、神态、比例,线条流畅。

(3)涂色:根据戏剧人物的性格特征,力求色彩鲜明生动。

(4)整体调整:可加入主观想像,适当修改添画完成。

7、作品赏析。

你觉得这几幅戏剧人物绘画作品感觉怎么样?

学生讨论。教师小结。

三、学生作业

作业要求:

画1—2个较熟悉的不同动态的戏剧人物:抓住人亮相、身段、眼神和服装道具的特点,表现出戏剧的韵味。

四、作业展评分组展示

1、说说自己的作品。

2、评评别人的作品。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tjle.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