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会计综合练习题(3)

更新时间:2023-03-08 16:45:28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管理会计综合练习题(三)

一、选择题(20分)

1.下列各项中,属于划分传统管理会计和现代管理会计两个阶段时间标志的是( C ) A.19世纪90年代 B.20世纪20年代 C.20世纪50年代 D.20世纪70年代 2.在财务会计中,销售费用的正确归属是( D ) A.制造费用 B.主要成本 C.加工成本 D.非制造成本

3.某企业年如借得50000元贷款,10年期,年利率12%,每年末等额偿还。已知年金现值系数(P/A,12%,10)=5.6502,则每年应付金额为( A )元。 A.8849 B.5000 C.6000 D.28251

4.在普通年金终值系数的基础上,期数加1,系数减1所得结果,在数值上等于( B )。 A.普通年金现值系数 B.即付年金终值系数 C.普通年金终值系数 D.即付年金现值系数

5. 在前后各期产量和成本水平均不变的条件下,若本期完全成本法计算下的利润小于变动成本法计算下的利润,则意味着(D )

A.本期生产量大于本期销售量 B.本期生产量等于本期销售量 C.期末存货量大于期初存货量 D.期末存货量小于期初存货量 6. 下列各项中,各类项目投资都会发生的现金流出是( B )。

A.建设投资 B.固定资产投资 C.无形资产投资 D.流动资金投资 7.下列有关贡献边际率与其它指标关系的表达式中,唯一正确的是( B )

1

A.贡献边际率+保本作业率=1 B.贡献边际率+变动成本率=1 C.贡献边际率+安全边际率=1 D.贡献边际率+危险率=1

8. 已知某企业的销售收入为10000元,固定成本为2200元,保本作业率为40%。在此情况下,该企业可实现利润是( C )

A.1800元 B.2300元 C.3300元 D.3800元

9. 如果产品的单价与单位变动成本的变动率相同,其他因素不变,则保本量( C ) A.不变 B.上升 C.下降 D.不确定

10.某投资项目原始投资额为100万元,使用寿命10年,已知该项目第10年的经营净现金流量为25万元,期满处置固定资产残值收入及回收流动资金共8万元,则该投资项目第10年的净现金流量为( C )万元。 A.8 B.25 C.33 D.43 11.现代管理会计的主体是( A )

A 决策与计划会计、执行会计 B 成本计算、决策与计划会计 C 全面预算、成本计算 D 全面预算、执行会计

12.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存在着显著区别,但二者之间仍具有一定的联系,主要体现在( C )

A 工作具体目标 B 遵循公认会计原则 C 资料来源 D 工作程序 13.在平面直角坐标图上,单位产品固定成本是一条( B ) A 以单位变动成本为斜率的直线 B 反比例曲线

C 平行于X轴(横轴)的直线 D 平行于Y轴(纵轴)的直线 14.企业经营成败的关键在于( A ) A 决策 B 预测 C 规划 D 业绩考评

2

15.下列费用中属于约束性固定成本的是( A )

A 折旧费(按直线法计提) B 广告费 C 职工教育培训费 D 业务招待费 16.在变动成本法与完全成本法下,引起分期损益产生差异的原因是( B ) A 变动生产成本 B 固定性制造费用 C 销售收入 D 期间费用 1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D )

A 安全边际越小,企业发生亏损的可能性也越小

B 变动成本法所确定的成本数据符合通用会计报表编制的要求 C 平均报酬率是使投资项目的净现值等于零的贴现率

D 在终值与计息期一定的情况下,贴现率越高,则确定的现值越小

18.某企业只生产加工一种产品,其盈亏临界点销售额为200,000元,企业正常开工的销售量为1,000件,销售收入为250,000元,固定成本为50,000元,则达到盈亏临界点的作业率为( C ) A 75% B 66.67% C 80% D 60%

19.某企业年固定成本1,000,000元,产品单价10元,计划在产销为400,000件的水平上实现200,000元的利润,该产品单位变动成本为( D ) A 4元 B 5元 C 6元 D 7元

20.当企业的生产经营处于盈亏临界状态时( A ) A 固定成本同贡献毛益相等 B 总成本同贡献毛益相等 C 变动成本同贡献毛益相等 D 销售收入同贡献毛益相等 二、判断题(10分)

1.在相关范围内,不论各期产量是否相等,只要销售量相等,其按完全成本法计算的各期营业利润都必然相等。×

2.本量利分析应用的前提条件与成本性态分析的假设完全相同×。

3

3.管理会计是一个用于概括管理会计工作与管理会计理论的概念。× 4.定期支付的广告费属于酌量性固定成本。×

5.变动成本法既有利于短期决策,也有利于长期决策×。 6.预测是为决策服务的,有时候也可以代替决策×。

7.在全投资假设条件下,从投资企业的立场看,企业取得借款应视为现金流入,而归还借款和支付利息则应视为现金流出。×

8.保本作业率能够反映企业在保本状态下生产经营能力的利用程度。√ 9.成本性态是恒定不变的。×

10.趋势平均法对历史上各期资料同等对待,权数相同。√

变动成本法和完全成本法下利润的计算 变动成本法利润计算[P=(p―b)x―a] 例2:某企业生产产品,资料如下: 项目

第1年

生产量 2500 销售量 2250 年末存货量 250 单位产品售价

80

15

单位产品变动成本 固定制造费用

100000

25000

固定销售管理费用

4

解:

贡献式(变动成本法) 销售收入

传统式(完全成本法)

180000

123750

180000 销售收入

33750

减:变动成本 贡献边际

减:销售成本

56250

146250 毛利

减:固定成本 125000 减:固定推销及管理费用 25000

固定制造费用 100000 固定推销及管理费用 利润

21250

利润

25000 31250

五、综合题(10分五、综合题(10分)

某公司从事单一产品生产,连续三年销售量均为1000件,而三年的产量分别为1000件、1200件和800件。单位产品售价为200元,管理费用与销售费用均为固定成本,两项费用各年总额均为50000元,单位产品变动生产成本为90元,固定性制造费用为20000元。第一年的期初存货量为零。要求:

(1)分别采用变动成本法和完全成本法计算第一年的营业利润。 (2)不用计算,直接判断第二年和第三年按变动成本法确定的营业利润。 第一年的利润表 贡献式利润表

传统式利润表

营业收入 200000 减:变动成本 90000 贡献边际 110000 减:固定成本

5

固定性制造费用 20000 固定管理费用和销售费用 50000 固定成本合计 70000

营业利润 40000 减:营业成本

期初存货成本 0 本期生产成本 110000 可供销售商品生产成本 110000 期末存货成本 0 营业成本合计 110000 营业毛利 90000 减:营业费用 50000 营业利润 40000 完全成本法利润表 期间 项目

第一年 第二年 第三年 合计

营业收入 减:营业成本

营业收入6

200000

期初存货成本 本期生产成本 可供销售商品生产成本 期末存货成本 营业成本合计 营业毛利 减:营业费用 营业利润 200 000

0 110 000 110 000 0 110 000 90 000 50 000

40 000 200 000 0 128 000

7

128 000 21 333 106 667 93 333 50 000

43 333 200 000 21 333 92 000 113 333 0 113 333 86 667 50 000

36 667 600000 0 333 000 330 000 0

8

330 000 270 000 150 000 120 000

(2)因为第二年和第三年的销售量与第一年相等,所以这两年按变动成本法计算的营业利润都应当等于36000元。17、已知某企业只生产一种产品,其某年有关的业务量、售价与成本资料如下:

期初存货量(件) 0 本期生产量(件) 6000 本期销售量(件) 4500 期末存货量(件) 1500 售价(元/件) 20 固定制造费用(元) 15000 变动销售费用(元) 900 固定销售费用(元) 2100 变动管理费用(元) 450 固定管理费用(元) 4050 要求:按变动成本法编制收益表。 解:收益表 贡献式 营业收入

90000

变动生产成本(元) 60000

9

变动成本

45000 900 450 46350

变动生产成本 变动销售费用 变动管理费用 变动成本合计 贡献边际 固定成本

43650

15000 2100 4050 21150

固定制造费用 固定销售费用 固定管理费用 固定成本合计 营业利润

22500

19、某厂只生产一种产品,第二、二年的产量分别为30000件和24000件;销量分别为20000件和30000件;存货诗人采用先进先出法。产品单价为15元/件;单位变动生产成本为5元/件;每年固定性制造费用的发生额为180000元。销售及管理费用都是固定的,每年发生额为25000元。

要求:分别采用变动成本法和完全成本法确定第一、二年的营业利润。 解:变动成本法的营业利润: 第一年:

贡献边际=15*20000-5*20000=200000(元) 营业利润=200000-(180000+25000)=-5000(元) 第二年:

10

贡献边际=15*30000-5*30000=300000(元) 营业利润=300000-(180000+25000)=95000(元) 完成成本法的单位产品成本: 第一年:5+180000/30000=11(元) 第二年:5+180000/2400=12.5(元) 完全成本法的营业利润: 第一年:

营业毛利15*2000-(0+11*3000-11*10000)=80000(元) 营业利润=80000-25000=55000(元) 第二年:

营业毛利=15*30000-(11*10000+12.5*24000-12.5*4000)=90000(元) 营业利润=90000-25000=65000(元)

1、某电器公司产销取暖器,单价40元,期初无存货,9月份生产5000台,销售4000台,单位变动生产成本30元,固定生产成本总额15000元,推销及管理费用总额10000元,均为固定性的。

要求:用变动成本法计算期末存货成本、本期销售成本、贡献毛益、营业利润。 期末存货成本=1000×30=30000元

本期销货成本=4000二、×30=120000元 贡献毛益=4000×(40-30)=40000元

营业利润=40000-15000-10000=150001、某企业研制新型号的节能台灯,年产量80000台,单位变动生产成本80元,全年共发生固定生产成本800000元,销售及管理费用1000000元,均为固定性的,本年共出售节能台灯60000台,每台售价120元。

11

要求:分别采用完全成本法和变动成本法确定该企业本年度的营业利润。 完全成本法:

销售毛利=销售收入-销售成本

=60000×120-(80+800000÷80000)×60000=1800000元 营业利润=销售毛利-期间费用=1800000-1000000=800000元 变动成本法:

贡献毛益=销售收入-变动成本

=60000×120-60000×80=2400000元 营业利润=贡献毛益-固定成本

=2400000-(800000+1000000)=600000元

2、某服饰生产企业本月消耗各项费用如下:直接材料60000元,直接人工25000元,变动制造费用为15000元,固定性制造费用为2000元,变动销售管理费用为900元,固定销售管理费用为500元。月初无存货,本月产量为1000件,销量为800件,单位售价为160元/件。 要求:分别按变动成本法和完全成本法计算下列指标:

(1)单位产品成本(2)月末存货成本(3)本月销货成本,(4)营业利润。 变动成本法下:

单位产品成本=(60000+25000+15000)÷1000=100元/件 月末存货成本=100×200=20000元 本月销货成本=100×800=80000元

12

营业利润=800×160-80000-2000-900-500=44600元 完全成本法下:

单位产品成本=(60000+25000+15000+2000)÷1000=102元/件 月末存货成本=102×200=20400元 本月销货成本=102×800=81600元

营业利润=800×160-81600-900-500=45000元 本量利分析:保本、保利、影响利润实现的因素分析

例3:某公司只生产销售一种产品,本年度单位变动成本为6元,变动成本总额为84000元,获营业利润18000元,若该公司计划下一年度变动成本率仍为40%,要求预测下年度的保本量及保本额。

解:销售收入=84000/40%=210000元 销售量=84000/6=14000件 单位售价=210000/14000=15元/件 单位贡献边际=15-6=9元/件

固定成本=210000-84000-18000=108000元 保本量=108000/9=12000件

保本额=108000/(1-40%)=180000元

例5:某公司生产甲产品,单价为300元,单位变动成本为180元,月固定成本总额为50000元,本年度的销售量为10000件。要求:计算本年度的保本销售量和保本销售额;公司若实现利润900000元,销售量和销售额为多少? 解:保本销售量=12×50000/(300-180)=5000件 保本销售额=12×50000/[(300-180)/300]=1500000元

13

保利销售量=(12×50000+900000)/(300-180)=12500件

保利销售额=(12×50000+900000)/[(300-180)/300]=3750000元

6、某企业只生产一种产品,2004年销量为1000件,单位20元,单位成本14元,其中单位变动成本10元。为扩大经营规模,企业拟租用一台专用设备,年租金为1600元,修定2005年单位和单位变动成本不变。

要求:①计算2005年该企业的保本量。

②若要实现利润增加一倍的目标,2005年至少销售多少件产品? 解:单位贡献边际=20-10=10(元)

固定成本总额=(14-10)1000+1600=5600(元) 保本销售量=5600/10=560(件)

利润目标=(20-14)*1000*2=12000(元) 目标销售量=(5600+12000)/10=1760(件)

15、某公司只生产一种产品,有关资料如下:全年固定成本总额为10500元,变动剧本率为70%,产品销售单价为50元。要求:计算该公司的保本量并预计销售量为1000件时的利润。 解:

单位贡献边际=50*(1-70%)=15(元) 保本量=10500/15=700(件)

预计利润=50*1000*(1-70%)-10500=4500(元)

20、某企业只生产一种产品,2005年销量为1000件,单价20元,单位成本14元,其中单位变动成本10元。为扩大经营规模,企业拟租用一台专用设备,年租金为1600元,假定2006年单位和单位变动成本不变。

要求:①计算2006年该企业的保本量;

②若要实现利润比2005年增加一倍的目标,2006年至少销售多少件产品?

14

③若2006年市场上只能容纳1400件产品,此时该产品的安全边际量是多少? 解:单位贡献边际=20-10=10(元)

固定成本总额=(14-10)*1000+1600=5600(元) 保本销售量=5600/10=560(件) 2006年固定成本=4*1000=4000(元)

目标利润=(20*1000-10*1000-4000)*2=12000(元) 目标销售量=(5600+12000)/10=1760(件) 安全边际=1400-5600=540(件)

六、单一品种下如何计算保本点,各相关项目变化对保本点的影响,多品种情况下计算保本点

1、某服装生产企业,本月销售50000件,单价240元,单位变动成本180元,固定成本120000元。

要求:(1)计算该企业本月的保本点。

(2)若企业为了促进销售力度,将单价下调15%,则需要销售多少件服装才能保本? (1)保本量=120000÷(240-180)=2000件 保本额=2000×240=480000元

(2)保本量=120000÷(240×85%-180)=5000件

利润预测:DOL的运用某企业生产一种毛绒玩具,2008年产量为2000件,售价120元/件,单位变动成本80元/件,获利40000元。 要求:(1)计算2009年的经营杠杆系数;

(2)2009年计划增加销售10%,预测可实现的利润;

15

(3)若2009年目标利润为60000元,计算应达到的销售量。 (1)贡献毛益=2000×(120-80)=80000元 经营杠杆系数=80000÷40000=2

(2)预计可实现利润=40000×(1+2×10%)=48000元 (3)利润变动率=(60000-40000)÷40000=50% 销售变动率=50%÷2=25% 销售量=2000×(1+25%)=2500件

例6:某企业生产一种甲产品,今年的产销量为1000件,售价200元/件,单位变动成本90元/件,营业利润为55000元。要求:计算DOL、明年计划增加销售5%,预测可实现的利润、若明年目标利润为66000元,计算应达到的销售量。

利润=55000×(1+2×5%)=60500元 利润变动率=(66000-55000)/55000=20% 销售量=1000×(1+20%/2)=1100件

生产经营决策(半成品深加工决策、亏损产品继续生产决策、生产能力对利润影响决策)

半成品深加工决策:

例7:某企业每年生产1000件甲产品,其单位完全成本为18元(其中单位固定制造费用为2元),直接出售的价格为20元。企业目前已具备将80%的甲半成品深加工为乙产品的能力,

16

但每深加工一件甲半成品需要追加5元变动加工成本。乙产品的单价为30元。假定乙产品的废品率为1%。要求:

(1)如果深加工能力无法转移,做出是否深加工的决策

(2)深加工能力可用来承揽零星加工业务,预计可获得贡献边际4000元,做出是否深加工的决策。

解:(1)深加工相关损益=1000×80%×(1-1%)×30-1000×80%×5=19760元 不深加工相关损益=1000×80%×20=16000元

因为深加工相关损益19760元>不深加工相关损益16000元

所以应深加工

(2)深加工相关损益=800×(1-1%)×30-800×5-4000=15760元

不深加工相关损益=1000×80%×20=16000元

因为深加工相关损益15760元<不深加工相关损益16000元 所以不应深加工

亏损产品继续生产决策:

例8:某企业组织多品种经营,其中有一种变动成本率为80%的产品于2005年亏损了10000元,其完全销售成本为110000元。假定2006年市场销售、成本水平均不变。要求: (1)假定与该亏损产品有关的生产能力无法转移,2006年是否继续生产该亏损产品。 (2)假定与该亏损产品有关的生产能力可临时用来对外出租,租金收入为25000元,但企业已具备增产一倍该亏损产品的能力,表无法转移,2006年是否应当增产该产品。 解:(1)该亏损产品的贡献边际=(110000-10000)×(1-80%)=20000元 因为贡献边际20000>0

17

所以应继续生产该亏损产品。

(2)因为亏损产品的贡献边际20000<出租的贡献边际25000 所以不应继续生产该亏损产品。5、某企业组织多品种经营,其中一种变动成本率为80%的产品于2004年亏损了10000元,其完全销售成本为110000元。修定2005年市场销售、成本水平均不变。

假定与该亏损产品有关的生产能力无法转移,试确定2005年是否继续生产该亏损产品。 解:该亏损产品的销售收入=110000-10000=100000(元) 该亏损产品的变动成本=100000*80%=80000(元) 该亏损产品的贡献边际=100000-80000=20000(元)

因为亏损产品的贡献边际大于零,所以该亏损产品应该继续生产。九、在多种经营的前提下,亏损产品是否停产

某企业组织多品种经营,其中有一种变动成本率为60%的产品于2008年亏损了25000元,其完全销售成本为100000元。假定2009年市场销售、成本水平均不变。

要求:假定与亏损产品生产能力有关的生产能力可临时用来对外出租,租金收入为25000元,2009年是否继续生产该产品。

产品的销售收入=100000-25000=75000元 产品的变动成本=75000×60%=45000元 产品的贡献毛益=75000-45000=30000元 继续生产亏损产品的机会成本=25000元

决策结论:因为贡献毛益大于机会成本,所以该亏损产品应继续生产。

18

净现金流量、净现值、内含报酬率计算

例10:某公司准备投资一新项目,有关资料如下

该项目需固定资产投资共80万元,第一年初和第二年初各投资40万元。两年建成投产,投产后一年达到正常生产能力。投产前需垫支流动资本10万元,固定资产可使用5年,按直线法计提折旧,期末残值为8万元。该项目投产后第一年的产品销售收入为20万元,以后4年每年为85万元,第一年的经营成本为10万元,以后各年为55万元。企业所得税率为40%,流动资金于终结点一次性收回。计算该项目的净现金流量。 解:折旧=(80-8)/5=14.4万元 NCF0-1=-40万元 NCF2=-10万元

NCF3=(20-10-14.4)+14.4=10万元

NCF4-6=(85-55-14.4)×(1-40%)+14.4=23.76万元 NCF7=(85-55-14.4)×(1-40%)+14.4+8+10=41.76万元

例11:已知,企业现有一台旧设备,尚可继续使用5年,预计5年后残值为3000元,目前变价出售可获30000元。使用该设备每年获营业收入650000元,经营成本450000元。市场上有一新型设备,价值100000元,预计5年后残值为6000元。使用新设备不会增加收入,但可使每年经营成本降低30000元。如果企业所得税率为33%。求差量净现金流量。 解:折旧差额=[(100000-30000)-(6000-3000)]/5=13400元 ΔNCF0=30000-100000=-70000元

ΔNCF1-4=(30000-13400)×(1-33%)+13400=24522元

ΔNCF5=(30000-13400)×(1-33%)+13400+(6000-3000)=27522元

例12:某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在建设起点一次性投入1000万元,建设期为1年。该项目寿命为

19

10年,期满无残值,按直线法计提折旧。投产后每年获利润100万元。设定折现率为10%。求该项目的净现值和现值指数,并决策。 解:折旧=1000/10=100万元

NCF0=-1000万元 NCF1=0

NCF2-11=100+100=200万元

NPV=200×[(P/A,10%,11)-(P/A,10%,1)]-1000 =200×(6.495-0.909)-1000 =117.19万元

因为NPV为117.19万元>0,所以项目具有财务可行性。 注:若有两个方案,则选择NPV大的方案。

7、成本差异计算

例15:根据下列资料计算确定直接材料与直接人工的成本差异总额。 成本项目 直接材料 直接人工

价格标准

用量标准

1.5元/千克 6千克 8元/工时

0.5工时

本月实际发生:购进直接材料21000千克,实际支付34650元;所购材料全部用于生产,共

20

完全成本计算法下的利润=316000+4000=320000(元) 4.标准成本法: 例1,P/233 习题一

例2,某产品本期标准产量为100台,每台标准工时为9小时,直接材料标准耗用量为10千克,直接材料标准单价为10元。本期固定制造费用预算为4500元。本期实际产量为120台,每台实际工时为10小时,实际耗用材料1250千克,直接材料成本为13750元,实际发生固定制造费用4200元。

要求:计算直接材料的两项差异和固定制造费用的三项差异。 解答:

(1)材料用量差异=(1250 - 120*10)*10=500元 (2)材料价格差异=(13750/1250-10)*1250=1250元 (3)固定制造费用预算差异=4200 - 4500= -300元 (4)固定制造费用效率差异=(120*10 - 120*9)*4500/900=600元 (5)固定制造费用生产能力利用差异=(100*9 - 120 *10 )*5= - 1500元

5.长期投资决策:

例1,大众公司拟投资250000元对一产品生产线进行改建。该生产线是三年前投资300000元购建的,预计其经济寿命期为5年,使用期满无残值。该生产线每年生产甲产品10000件,每件售价100元,单位变动成本60元,固定成本总额为300000元。改建后生产线可继续使用5年,并且每年产量增加2000件,除折旧外的成本无变动。 要求:假定折现率为10%,试采用动态分析法对改建项目进行评价。 解答:

投资回收期=2.62(年)

26

净现值=382000(元) 净现值率=152.8% 内含报酬率=47.62%

评价:从上述计算的各项指标看,改建后项目的效益要比改建前项目的效益好。

例2,某企业拟购置一台设备,投资240000元,折现率为14%。该设备可使用6年,按直线法计提折旧,期末无残值。使用该设备,每年可为企业增加利润24000元。该企业规定,只有净现值大于零,内部收益率大于折现率的投资方案方可接受。 要求:计算该方案的净现值和内含收益率,判断该方案是否可行。 附:n=6,i= 14%的一元年金现值系数为3.889 n=6,i=15%的一元年金现值系数为3.784 n=6,i=16%的一元年金现值系数为3.685 解答:

年现金净流量=24000+240000/6=64000(元) 净现值=64000*3.889-240000=8896.7(元) 内部收益率=15%+(16%-15%)*(3.784-3.75)/(3.784-3.685)>14% 所以此方案可行.

28.新光公司有一项目计算期为五年,期初固定资产投资200万元,期末无残值,其各年的现金净流量及折旧资料如下表所示 年份

0

1

2

3

4

5

现金净流量 -200 30 40 50 50 60

27

折旧 0 40 40 40 40 40

请求出该项目的投资利润率。 解答:

在经营期内,现金净流量=净利+折旧 所以,净利=现金净流量-折旧

据此求出第一年至第五年的净利分别为-10万元、0元、10万元、10万元和20万元 该项目的投资利润率

28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top6.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