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读材料 - 图文

更新时间:2024-05-15 07:22: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我有一卷书,可以慰风尘

我们都想有福可享,那么福气是什么呢?

清代的张潮先生说:有功夫读书,谓之福;有力量济人,谓之福;有学问著述,谓之福。

能读书,就是莫大的福气。

而今眼目下的节奏有些紧张,闲暇时光也大半被多元化的休闲方式所占据,很多同仁都无奈地感叹没有时间读书了。也的确如此,一天到晚,我们都在忙着工作、忙着挣钱、忙着应酬??好不容易有点时间了,又忙不迭地看电视、上网络、玩游戏、发微信、看段子,要不然就凑堂子打麻将。那既费脑力又花时间的读书,渐渐成了内心里的一种奢望。甚至像渐行渐远的风景,只成了记忆当中的一个点缀。

尽管我们在不少时间陷在了那样的境况里,但只要让身边有书陪伴着,只要身边有喜欢的书,或者翻开一本散发着智慧光芒的书,这个心神不宁无所依怙的灵魂就会得到安抚。

有功夫读书,确然就是一种享受。 追寻智慧

宇宙空间,生成万物,其间蕴含着许多知识和道理,作为一个个体,原本是天真的,但同时也是苍白的,那些无穷无尽自然的道理、事物的道理、人生的道理、生命的道理等等,我们天生并不会知晓,只有通过勤奋的学习,才能渐渐得到开化。

而学习的途径,最主要也最重要的就是读书。“文以载道”,道不是文字,但文字能承载并传导宇宙间的智慧和大道。那些前行的人、博学的人、有知识有文化的人,将他们的智慧、知识、认知和经验,用文字表达了出来,记录在了书本里,使得我们这些后来的人,有了许多学习的捷径,这是一种何等的幸事啊。

各种各样的文化因为有了书本的传承,使得我们不无知、不愚昧,懂得廉耻、知道礼仪,认识美、追求美、创造美。翻开一本书,坐在方寸之一隅,瞬间就有了一种优雅而从容的时光,在这样的时光里,追寻着那些闪烁着光芒的智慧,同时让自己的生命被那些智慧所濡染,这多么美妙!

丰厚心灵

经常在书籍和报刊上看到一些文章说一个人要取得成功,就要有良好的情商。说起这情商,我们有的人需要相当长一段时间才能锻炼得出来,一些人会觉得自小面临这个社会、各种人群的时候,就和这个世界的谈判不那么融洽,或者说来得也比较晚。常常会感叹很

难有圆融的情商来处理好与周围的各种关系。

情商太低,不能在一个集体或群体里有效地融入进去,就多少有些落寞并且自卑,许多人宁愿独自呆坐着看遥远的星空而刻意地躲避着人群。可这样的结果,是自己无法自立也无所作为,更无法对这个社会作出应有的贡献。

那么,就要对自己缺陷进行弥补,努力让自己成为一个有用的人,读书就是最好的选择。少睡懒觉、少打麻将、少看电视,多看书、多写作、多静心,不妨对自己如是约法三章。

行走在各类书籍的路径里,接触和了解到了许多的精彩和绚丽,我们的心灵也将随之丰厚,既渲染出明丽的彩色,也储藏着经典的黑白。渐渐地,在与这个世界谈判的时候,也就会多一些弹性和张力,更多一些圆融、多一些安详、多一些随缘。

享慢生活

为了生活、为了工作,我们大多时候不得不行色匆匆,除此之外,行进在漫漫程途,究竟要走向何方?我们的归宿在哪里?我们是苍茫当中的一名过客,但不应只是像寻找和搬运食物的蚂蚁。

在行走当中,要慢下自己的步伐,与灵魂的节奏合拍,对生命及生存意义进行思考;在拼命挣钱丰厚行囊的同时,要使自己的生活慢下来,进行古老的精神探索,从而找到合适的方式来安放自己的灵魂。

翻开一本书,生活真的能慢下来,既能撷取到智者的营养,也能看到那一罅阳光里慢然悠然的尘埃,穿透着一种与自然对话且充满着哲学品质的况味;更能品味到绿叶悄然的伸展和雨滴悦耳的叮当,这是一种天然的调剂,能涤除我们的疲倦和莫名的慌张。

在慢生活里,更能欣赏到上苍带来的恩赐:明媚的阳光、皎洁的月色、悠悠的云朵、美丽的绿叶、艳丽的花儿、潺潺的清溪、啁啾的鸟鸣、庄稼的歌唱??在这样那样说之不尽的美里,我们更能面对自己的灵魂,去思考生命的本质??

不用刻意去营造,翻开一本书,阅读它,当下就营造出了难得而宝贵的慢生活,这是一杯在绵延岁月里沉淀下来的醇厚的老酒,只轻轻地啜一口,就能点染并旋舞出生命的质感。

他是第五代导演教父, 帮过陈凯歌、提拔过张艺谋, 却救不了自己的电影……

环球人物杂志 05-14 19:58

方励63岁了。看过《二次曝光》《万物生长》的人应该都知道,担任这两部电影制片人的就是他。然而,昨天,他和另一部电影一起上了热搜。

电影叫《百鸟朝凤》,是第四代导演吴天明遗作,方励是出品人。前天晚上,他在某直播平台隔空喊话,并通过下跪、磕头的形式,恳求院线经理在接下来的周末能增加排片。镜头前的他,头发花白,眼眶通红,每一字每一句,有力但又无奈。

“这部电影是中国人的电影,讲得是中国人自己的文化,200多人的志愿团队干了8个多月,却只有1%的排片。”

《百鸟朝凤》5月6日上映,排片率本就不高,近来还从2%下降到1%左右,7天累计票房300多万,大部分场次被安排在上午或晚上10点以后,黄金场次排片极少。隔壁的《美国队长3》如火如荼,自家的《百鸟朝凤》却冷冷清清。

如果不是方励如此不顾个人尊严的举动,这部吴天明导演的遗作恐怕真就温温吞吞地下线了……

一向低调的李安导演也录制视频为《百鸟朝凤》鼓劲加油:

每当这种时候,总会有质疑的声音出现。有人问,方励不就因为是制片人所以出来求票房吗?这种道德绑架有什么意思?搞来搞去还不是营销?

环环告诉你,这部片子方励还真不是制片方,请看内部人士的朋友圈截图:

如果你没看过吴天明导演的《老井》,没看过他的《人生》,没看过他的《变脸》,如果你不了解那一代导演对电影的热情与赤诚,你当然也无法理解方励这一跪的勇气来自何处。

《百鸟朝凤》是吴天明导演自述式的一部电影,通过讲述新老两代“唢呐匠”的坚守和无奈,来表达自己对艺术的执守。女儿吴妍妍说:“他要通过《百鸟朝凤》讲述他的信仰。”

创作《百鸟朝凤》的剧本时,吴天明已经72岁高龄,剧本一改再改,最后甚至闭关一个半月逐字修改,经常改到痛哭流涕。

电影里有一句台词:“只有把唢呐吹到骨头缝里的人,才能拼命把唢呐传承下去。”这其实说的就是他自己。

2014年2月,《百鸟朝凤》终于完成了最后的制作,仅仅一个月后,吴天明便因心梗离世,享年75岁。

若要历数吴天明这一生的成就,有的人可能会说,他拍了几部颇有影响力的电影;有的人可能会说,他在西安电影制片厂(西影厂)做厂长时,慧眼识英雄,提拔了诸如张艺谋、陈凯歌、田壮壮、黄建新、何平这一波有见识有才能的导演。

1974年,35岁的吴天明考入了北京电影学院和中央戏剧学院合办的表演导演系,圆了自己的电影梦。学成毕业后,吴天明被分配到西影厂,与人合拍了两部电影之后,开始独立拍电影。

吴天明是出身于陕西黄土地的汉子,所以他的镜头从来离不开土地。在许多年轻电影人的眼中,他就是个“乡土导演”,可实际上,乡土的背后是他对现实的深刻关注与洞悉。

《没有航标的河流》《人生》《老井》是吴天明的农村三部曲,开启了中国电影的“西部片”时代。他的电影,就像一把尖刀,直刺入上世纪80年代的中国。

《没有航标的河流》中有一场裸游的戏,在当时引起轩然大波,这是中国银幕上第一次出现有男人裸泳的镜头。在那个年代,这样的镜头无疑是要招骂的,但吴天明不以为然:“谁没见过这玩意儿啊……裸泳的是个放排工,作为一个底层劳动者,

在?文革?的背景之下,裸泳是他郁闷变成宣泄的一种行为。”

除了肆意地表达,他什么都不管。那是吴天明最好的时代。

1983年,正在拍摄《人生》的吴天明被委任为西影厂厂长。那时候的西影厂,拷贝发行量全国倒数第一,在全国电影厂中籍籍无名。44岁的吴天明临危受命,天生一股陕西汉子耿劲儿的他,担了下来。

这种耿劲儿也发挥到了他的待人处事当中。作为全国最年轻的电影厂厂长,他一心要改革,动了不少人的奶酪。那时家里的电话从没停过,打来求情的、谩骂的、威胁的、攀关系的……吴天明一概不理,按照自己的一套办事。

西影厂流传着一个故事:一位老导演找到吴天明,当场给他跪下,求他给一个拍电影的机会,吴天明反身也给这位老导演跪下了,说:“我求求你把机会让给年轻人。”

因为行事作风硬梆梆、一根筋,吴天明还得了个“铜豌豆”的绰号。

吴天明启用了一大波30岁左右的年轻导演,把新鲜血液换入西影厂。张艺谋、陈凯歌、田壮壮等第五代导演就是这个时期起来的。说他是第五代导演教父,一点儿也不为过。

他是第五代导演口中的“头儿”,每每回忆起往事,这些今日风光无限的导演们都无比感激。

张艺谋

“在我的记忆中,?头儿?的主政风格就是雷厉风行,淳朴而真诚。他是个干事业的人,更是个内行,特别爱护年轻的创作者,永远把创作者摆在第一位。可以说,?头儿?是我电影之路上的伯乐,更是?第五代?全体电影人的伯乐。?头儿?在我眼里永远是那样朝气蓬勃,豁达并且快乐。他是永远燃烧的一团火,无论面对怎样的困难,他心中的电影梦想都从没熄灭过。”

1984年,陈凯歌在陕北地区为处女作《黄土地》采景的过程中,用尽了仅有的一点儿资金。被逼无奈之际,他想起了吴天明,于是硬着头皮闯进了《人生》的片场。

陈凯歌

“天明导演也不认得我们,听我们说饿得不行,就赶快准备好了饭菜。聊着聊着,他得知我们拍《黄土地》缺钱,二话不说从摄制组拿了两千块钱给我们,还把组里的一辆吉普车调出来给我们用了一个多星期。”

吴天明与徐克、林青霞合影

尽管也有经营的压力,吴天明还是支持艺术电影的发展。

他把西影厂每年的拍摄计划分为三个类型,第一类拍观众爱看的商业片去赚钱,第二类拍政府需要的主旋律影片收回成本,第三类拍些“陈凯歌、田壮壮这样的赔钱货”去国际上拿奖。

《百鸟朝凤》中有一句台词:“别盯着钱,盯唢呐。”便是不偏不倚的一句影射。 对于吴天明这一代而言,一步一步接近电影殿堂真是太不容易了。小时候为了买电影票,吴天明曾经卖掉了新棉鞋,在寒冬腊月里冻得脚抽筋;后来想考西影厂演员训练班,被爷爷指着鼻子骂“戏子”……贫困、观念的束缚,注定了通向电影的路是荆棘满地的。

所以当他终于可以扛起摄影机拍电影,他是很珍惜的。既然机会来之不易,那当然要拍自己想拍的东西,说自己想说的话。

吴天明曾和同为第四代导演的郑洞天一起去看过一次电影,想看看到底是什么电影能够单日票房破亿。看完之后,两人相视无言。他看不懂了:“电影怎么能这样拍呢?”不知是自己被这个世界落下了,还是这个世界不对了。

他也曾直言不讳地批评过张艺谋和陈凯歌的新作品。

陈凯歌感慨道:“因为资本和市场的兴起,中国电影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天明导演感到了极度的不适应,但他一个人却无力改变这种局面,所以颇有些?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的感觉。”

张艺谋说:“在电影被票房绑架的年代,我像很多导演一样进行了商业化的尝试。跟?头儿?见面时,他很少谈及我最近十几年的作品,我很清楚他看不上这些商业片。”

吴天明与张艺谋、巩俐合影

张艺谋曾说过,吴天明的晚年过得并不愉快,有种壮志未酬的感觉。

1989年,吴天明赴美讲学,因一场在国外的采访,在美滞留5年。父女俩穷困潦倒,靠卖饺子挣钱。从叱咤影坛到沦落异国街头,吴天明心中有许多的不痛快。但与之相比,更让他无法承受的是,1994年回国后,时光荏苒,社会巨变,属于他的那个最好的时代已悄然过去了。

而正是因为这种不甘心,才有了《百鸟朝凤》。

郑洞天说:“我们这批人已经拍不动电影了,所以《百鸟朝凤》可能会成为第四代的封箱之作。”

如今,这部封箱之作还是没有经受住市场的检验,但是这部片的存在,是不是多少传递了一种已然消磨殆尽的精神?

这些叠字诗,让人忍不住想背下来

《声声慢·寻寻觅觅》

【宋代】李清照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 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 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

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 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七组叠词朗读起来,有一种大珠小珠落玉盘的感觉。只觉齿舌音来回反复吟唱,徘徊低迷,婉转凄楚,有如听到一个伤心之极的人在低声倾诉,然而她还未开口就觉得已能使听众感觉到她的忧伤,而等她说完了,那种伤感的情绪还是没有散去。一种莫名其妙的愁绪在心头和空气中弥漫开来,久久不散,余味无穷。

《十二月过尧民歌·别情》

【元代】王实甫

自别后遥山隐隐,更那堪远水粼粼。 见杨柳飞绵滚滚,对桃花醉脸醺醺。 透内阁香风阵阵,掩重门暮雨纷纷。 怕黄昏忽地又黄昏,不销魂怎地不销魂。 新啼痕压旧啼痕,断肠人忆断肠人。 今春香肌瘦几分?缕带宽三寸。

山是遥山,水是远水,由远及近,写了杨柳、桃花、内阁、重门。其对仗句中用了“隐隐、粼粼、滚滚、醺醺、阵阵、纷纷?这些叠音词来修饰”遥山、远水、杨柳、飞棉、醉脸、香风、暮雨“起了两方面的作用。一是“隐”和“粼”,“滚”和“醺”、“阵”和“纷”押韵,使作品音响联结而成和谐的整体增加了作品的音韵之美,读起来琅琅上口;二是加强了寥廊冷落的感觉,加倍地渲染了使人发愁的景色,间接抒发了闺中女子对心上人的思念之情,表达了一种渺茫的希望,可谓情景交融。

《鬓云松令·叠字词》

【清代】吴承勋

掩纹纱,开宝鼎。一树梧桐,一树梧桐影。 络纬啼烟秋欲暝。翠玉楼前,翠玉楼前井。

风衾寒,鸳帐冷。好梦无端,好梦无端醒。 离别团圆今夜并。愁依阑干,愁依阑干等。

这是极为精彩的一首叠字词。词的主题是思妇的秋怨,上片的时间是黄昏,下片的时间是夜晚。上片只写黄昏的景色,抒情主人公并没有出场,但她的孤单、寂寞、哀愁,尽在萧索的景色中。下片写思妇在梦中与丈夫团聚,好梦的来临没有先兆,好梦消散也无缘无故,她只能如往日一样,愁依阑干,苦苦等候。

《菩萨蛮·霏霏点点回塘雨》

【唐代】无名氏

霏霏点点回塘雨,双双只只鸳鸯语。

灼灼野花香,依依金柳黄。 盈盈江上女,两两溪边舞。 皎皎绮罗光,轻轻云粉妆。

这首词选自《敦煌曲子词》。词的上片写春天细雨中的池塘,下片写江边的舞女。运用类叠的修辞方式发展到极至,即全词均是叠字的情形,这难免给人以文字游戏的感觉,但在这游戏的背后,仍然可以看出作者的独居匠心。

《天净沙·即事》(四首其四)

【元代】乔吉

莺莺燕燕春春,花花柳柳真真。

事事风风韵韵, 娇娇嫩嫩,停停当当人人。

这首曲子赞美女子的容貌,描写爱情的和谐美满。前两句用春天的莺燕双双飞舞,花柳摇曳多姿来形容两情相悦和女子的美好。后三句写这个女子言谈举止事事都很有风度和韵致,又娇美年轻,一切都恰到好处,是个无可挑剔的美人。这首曲子通首叠字,音韵优美,一气贯注。

《书怀》

【明代】朱权

纷纷雨竹翠森森,点点风花落绿阴。 贫恨苦吟穷寞寞,乱愁牵断梦沉沉。 昏昏岭隔重重信,渺渺江如寸寸心。 因有事情闲默默,我于疏拙老侵侵。

“侵侵”的“侵”字左边部首应是“马”字旁,未找到故以“侵”代之,意为马奔驰的样子,比喻时间即逝。诗人为了取得音韵哀婉缠绵,在每一句都用了叠字,为了避免由此而产生的重复与拖沓,他细心地把叠字安排在句中不同的位置。此诗不仅仅是叠字诗,而且也是回文诗。

《蝶恋花·庭院深深深几许》

【宋代】欧阳修

庭院深深深几许,杨柳堆烟,帘幕无重数。

玉勒雕鞍游冶处,楼高不见章台路。 雨横风狂三月暮,门掩黄昏,无计留春住。

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

叠用三个“深”字,写出其遭封锁,形同囚居之苦,不但暗示了女主人公的孤身独处,而且有心事深沉、怨恨莫诉之感。因此,李清照称赏不已,曾拟其语作“庭院深深”数阕。显然,女主人公的物质生活是优裕的。但她精神上的极度苦闷,也是不言自明的。

《叠字诗》

【唐代】寒山

独坐常忽忽,情怀何悠悠。 山腰云缦缦,谷口风飕飕。 猿来树袅袅,鸟入林啾啾。 时催鬓飒飒,岁尽老惆惆。

寒山是唐代的诗僧,这首诗写的是贫士的身境和心境。

《赋得古原草送别》

【唐代】白居易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全诗措语自然流畅而又工整,虽是命题作诗,却能融入深切的生活感受,故字字含真情,语语有余味,不但得体,而且别具一格,故能在“赋得体”中称为绝唱。

《叠字诗》

不详

今古人生有几何,繁华耀眼烟云过。 追官逐利马蹄疾,得得得得得得得。

诗中连用七个得字,从字面看是模拟马蹄声响,实际是表明自己不愿追名逐利,欲过淡泊宁静生活的理想。

网络流行语翻译成文言文,太美了,瞬间秒杀

在各种网络流行语盛行的今天,家长们表示跟熊孩子沟通真难,心好累!

有一位语文老师,全程用文言文回击学生的网络流行语,让人瞬间感受到汉语的优雅格调—— 01 原文:每天都被自己帅到睡不着。 翻译:玉树临风美少年,揽镜自顾夜不眠。 02 原文:有钱,任性。 翻译:家有千金,行止由心。

03 原文:人要是没有理想,和咸鱼有什么区别。

翻译:涸辙遗鲋,旦暮成枯;人而无志,与彼何殊。 04 原文:别睡了起来嗨。 翻译:昼短苦夜长,何不秉烛游。 05 原文:别嗨了我要睡。

翻译:我醉欲眠卿且去,明朝有意抱琴来。 06 原文:吓死爸爸了。

翻译:爷娘闻女来,自挂东南枝。

07 原文:你这么牛,家里人知道么。 翻译:腰中雄剑长三尺,君家严慈知不知。 08 原文:丑的人都睡了,帅的人还醒着。 翻译:玉树立风前,驴骡正酣眠。 09 原文:主要看气质。

翻译:请君莫羡解语花,腹有诗书气自华。 10 原文:也是醉了。

翻译:行迈靡靡,中心如醉。 11 原文:心好累。

翻译:形若槁骸,心如死灰。

12 原文:我的内心几乎是崩溃的。 翻译:方寸淆乱,灵台崩摧。

13 原文:沉默不都是金子,有时候还是孙子。 翻译:圣人不言如桃李,小民不言若木鸡。 14 原文:备胎。

翻译:章台之柳,已折他人;玄都之花,未改前度。 15 原文:人与人之间最基本的信任呢。 翻译:长恨人心不如水,等闲平地起波澜。 16 原文:认真你就输了。

翻译:石火光中争何事,蜗牛角上莫认真。 17 原文:我只想安静的做一个美男子。

翻译:北方有璧人,玉容难自弃。厌彼尘俗众,绝世而独立。 18 原文:我带着你,你带着钱。 翻译:我执子手,子挈资斧。 19 原文:给跪了。

翻译:膝行而前,以头抢地。 20 原文:屌丝终有逆袭日。 翻译: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21 原文:不要在意这些细节。 翻译:欲图大事,莫拘小节。

22 原文:不作死就不会死,为什么不明白。 翻译:幸无白刃驱向前,何用将身自弃捐。 23 原文:说的好有道理,我竟无言以对。 翻译:斯言甚善,余不得赞一词。

24 原文:虽然我可爱又迷人,但我会招来死亡。

翻译:北方有佳人,绝世而独立。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 25 原文:纯爷们从不回头看爆炸。

翻译:男儿前驱不回顾,烈火飘风等闲度。 26 原文:你不是一个人在战斗。 翻译:岂曰无衣,与子同袍。 27 原文:我有知识我自豪。 翻译:腹有诗书气自华。

苏轼,用一生把别人的苟且活成潇洒

他的生活状态:不是被贬官,就是奔波在正在被贬官的路上。 他的爱情:一生有三位深爱他的妻子,却都死在了他的前面。

他一生坎坷,颠沛流离,却是北宋文学界第一大V,粉丝上至皇上太后,下到市井百姓,他随便发个表情符号,都有上百万的转发量,甚至连高丽、辽国、西夏这些国家的粉丝都来为他点赞。

他被嫉妒他的小人所陷害,屡屡把他发配到远离京城的地方,但他所到之处,皆有鲜花为他盛开、清风为他送来。

他的QQ签名是:我绝不苟且地生活,我要用我的双脚去实现“诗和远方”的梦想。 没错,他就是—— 苏、 东、 坡。 1

宋仁宗景佑元年,也就是公元1036年,在美丽的眉山市,有一个婴儿降生了。没有什么电闪、也没有什么雷鸣,平静的如同我们经历过的每一个平凡的日子。

六十四年之后,也就是在他去世后,有人说他出生的那一天是天上的文曲星下凡的日子。此后这条八卦消息流传了将近千年。

在他的青少年时期,他一生中的重要人物纷纷闪亮登场,却又大部分纷纷黯淡离开,只剩下他的弟弟苏辙苏子由,陪伴他直到他生命的尽头。

首先是他的母亲,她丝毫不比在儿子背上刺字的岳母逊色,她影响了苏东坡一生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她教儿子从小读《范滂传》,在小小的东坡心里种下了一颗善良、正直、勇敢的种子。

他的父亲,也就是《三字经》里“苏老泉、二十七、使发奋、读书籍”的苏洵,更是一个“身教重于言教”的忠实实践者,他和他的两个儿子一起读书学习,直到把他的儿子包括自己培养的在“唐宋八大家”中占据三席之地。

他的姐姐(历史上根本没有什么苏小妹,那是大家喜爱东坡,杜撰了一个和他同样逗比的妹妹出来),非常疼爱东坡,但是在出嫁没多长时间就去世了。

而他的母亲在他们父子三人进京赶考时忽然死去,她连他们考中进士的消息都没有等到,这不能不说是苏东坡心里一个巨大的遗憾。

好在东坡和弟弟子由的妻子在家里料理了后事,并且和他感情甚笃、相知相爱的妻子王弗还为他生下了儿子。

就在苏东坡走上仕途,准备大干一番,实现他的报国之志的时候,他人生的导师、精神的领路人、文学的支持者——父亲,去世了。

命运似乎是要试试这个年轻人的抗打击能力到底有多强,就在父亲去世一年之后,他深爱着的妻子也因病去世了。

深受打击的苏东坡,扶着父亲和妻子的灵柩来到眉山,把他们葬在了母亲的坟墓旁边。 有谁会在这样接二连三的失去亲人的打击下还能坚强地继续生活?苏东坡吗?不,他只是个凡人,他并不像我们想像的那样乐观,他毕竟是人,不是神。

他当时患上了严重的抑郁症,几乎连自己的孩子都无法照顾。他在丁忧期间,每天都在埋葬亲人的坟墓旁度过,以泪洗面。整整三年,他没有写过一首诗,没有发过一条微博,却在那座睡着他深爱的人的山上,亲手种下了三万棵松树。

三万棵!我们可以想像当年的这个青年,是怀着怎样的一种心情,在山上一锹一锹地挖土,挖出深坑把松树种进去,然后再一桶一桶的水浇进去。

他种下的不是松树,而是深深的悲痛和绵延的思念啊。

直到十年之后,他在一个孤独的夜晚忽然梦到他已离世许久的妻子,起床披衣在月光的清辉下写下了一首词,我们才知道他当年的痛苦有多深。

《江城子·记梦》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 自难忘。

千里孤坟, 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 尘满面, 鬓如霜。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

正梳妆。相顾无言, 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断肠处, 明月夜, 短松冈。 他的这首词并没有让他当时的妻子王闰之心里难过,相反,她更加敬重这个情深意重的丈夫,陪他度过了人生中最落魄的时期;他后来的侍妾朝云也对他敬佩有嘉,成为了东坡“满肚子不合时宜”的红颜知己。

就是千百年来我们无数的女粉丝,在读到这首词后,都会流着泪在下面写上一条真诚的评论:来世嫁给苏东坡,哪怕历尽千年劫。 2

如果说苏东坡的青年时期,他的打击均来自家庭,那么之后他一辈子的坎坷经历,均来自一个人。这个人也是北宋文学界神一样的存在,他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还有“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可谓是家喻户晓。

如果你说这个人是嫉妒苏东坡,那么你就错了。他和东坡都在“唐宋八大V”之列,他们的公众号每更新一期,对方都是第一在朋友圈转发之人,他们对对方都是真心佩服、真心互推。

可是他们在政治上的见解却截然不同。 是的,这个人就是,王安石。

王安石是个很有理想的人,他在宋神宗的支持下准备变法。“变法”的事姑且不说怎样,毕竟我们不是在这里研究历史,但是王安石有个非常大的性格缺点,那就是听不进任何人的劝,脾气急躁,他当时还有个网友给他的起的外号:拗相公。

有些巴结他的小人利用了他性格上的弱点,在推行青苗法、免役法、保甲法等的时候急功近利、夸大成果,结果司马光(对,就是那个砸缸的孩子,他现在长大了)等一批有良知的知识分子纷纷上书反对变法,纷纷被贬官到边远地区。

苏东坡倒霉的贬官之路就这样被拉开了序幕,然而粉丝们不关心他在政治上取得了什么成就,他们关心的是大神今天又更新了没有。

东坡没让他们失望,既然我无法施展我的政治抱负,我就转战我的文学阵地吧! 3

在西湖边上,他面对着满眼的荷花,拿出笔记本更新了他贬官以来的第一篇微博: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粉丝一片惊呼:哇塞!写得真好啊,赶紧点赞!当地政府官员官员马上发布内部一号文件:西湖以后别名就叫“西子湖”。

东坡太爱这里了,这里有白娘子的传说,还有美味的“松鼠鱼”,就是西湖的水总是爱发脾气,雨季的时候总是泛滥,那就建一条大堤吧,挖出的土可以堆在山上。一条长堤,遍植杨柳,在每一个朝阳初升的晨曦,你都可以看到我们的苏大学士,脖子上搭条毛巾,在大堤上晨跑。他的身后跟着一大群人和他一起锻炼身体,不为别的,只为在这里自拍一张以苏学士为背景的图片发到自己的朋友圈里,再故作低调的在旁边配上四个字:苏堤春晓。

或许有些人看着苏东坡的日子过得过于滋润又太过高调,刺痛了他们的内心:你还想你的远方有诗和田野?让你见识一下远方还有什么!

远方还有田野,只不过你看到的只是田野上空黑压压的一片蝗虫。 1074年,苏东坡38岁,被贬密州。当时的密州正在闹蝗灾。

苏东坡亲自加入了去捕捉蝗虫的队伍中。看到百姓因天灾而流离失所,他的内心比蝗虫啃噬还要难过,然而让他更难过的,除了天灾,更有人祸:西夏入侵大宋,居然有人建议投降!

他悲愤地骑上马,以打猎之名,拈弓搭箭对着西北的方向,大声吟诵出了一首词: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岗!

倾城出动来一睹太守风采的老百姓惊讶地长大了嘴巴,连签名都忘了要。

据说这首《江城子·密州出猎》是历史上第一首豪放词,一改以往柳永式的悲悲切切、儿女情长,苏东坡在豪放词写作的道路上一路狂奔,直到他在贬官黄州的时候写下那首流传千古的“念奴娇”,成为宋词豪放派的开山鼻祖,他都没有停下他写词的脚步。

因为这首词太有名气了,它在宋词排行榜上置顶到现在都无人可以超越,所以全词附录如下,以便读者再次感受东坡的风采。

《念奴娇·赤壁怀古》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 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人间如梦,一樽还酹江月。

是啊,人间如梦,还有什么比好好活着更重要的事呢? 4

他不愿意向命运低头,也不愿意苟且地活着,然而命运把他的亲人放置在千里之外,苏东坡和他的弟弟,有七年都没有见面了。

他在某一年的中秋,望着天上的月亮,黯然神伤。就是他的神伤,也成就了文学史上写月诗词的巅峰。

就在几个关西大汉拿着铁板唱大江东去时,我们这位伟大的诗人、词人,想到了他的弟弟。望着天上的月亮,他禁不住感慨: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一千多年后,一个叫王菲的歌手,用她温婉柔美的嗓音把它唱出来,我们每一个人在心中唱着祝福“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时,东坡,他的精神和气质已经渗入了每一个知识分子甚至每一个老百姓的骨髓。

就是这样一个人,他歌颂爱情,令人忍不住落泪;他赞美亲情,成就千古绝唱。他生活中的一颦一笑、一怒一骂皆可成诗,即使面临灭顶之灾,他都决不让自己苟且的活着。 像东坡这样的人,他是不会满足于只写写个人的悲欢离合、爱恨情仇的,他的眼里心里更多的想的是百姓、想的是社稷。

所以他看不惯的事一定要用笔写出来,这就给了那些小人可乘之机,他们终于抓住机会把他投进了监狱,这就是著名的“乌台诗案”。

苏东坡在监狱里被关了四个月零二十天,除夕前被放出狱。出了监狱,他用鼻子深深地呼吸了一口新鲜空气,感觉到微风吹在脸上的快乐,在喜鹊吱吱喳喳啼叫声中,看见行人在街上骑马而过。于是他脱口吟诵到:

平生文字为吾累,此去声名不厌低。 塞上纵归他日马,城东不斗少年鸡。

吟诵完,他哈哈大笑:我真是不可救药呀! 他接着写他的诗文,而且他对生活更加热爱。

他为老百姓祈雨,并给自己的亭子命名“喜雨亭”,做记以记之;他生活困顿,就亲自在家后东面的一片坡地上开荒,并为自己取号为“东坡居士”;他到江上捕鱼,雇一小舟,与渔樵为伍,得意地说:“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他的书法在“苏黄米蔡”中占据一席之地;他临摹吴道子的壁画使人看不出真伪;他热衷于吃,我们熟知的东坡肉、东坡肘子,都是他发明的做法;他在惠州吃着美味的荔枝笑眯眯地说: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他有时也会臭美,戴上他亲手缝制的东坡帽招摇过市得意洋洋;他被贬官的最远地方是在遥远的海南岛,那里瘟疫横行、老百姓愚昧不堪,他教他们挖井、给他们熬中草药治病。……

他走过的足迹遍布大江南北,他写过的诗在千年时空流转,他在临死前说的那句话让我们现在人看来也会忍俊不禁:“我平生未尝为恶,自信不会进地狱。”

当我们为他的坎坷唏嘘感叹、忍不住要为他流泪时,眼前总会浮现一个微笑的带着高高的帽子的人,他说:

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 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哪复计东西。

是啊,人的一生仿佛雪泥鸿爪,你在雪地上留下那几个浅浅的脚印又能如何呢?如果你的梦想在蓝天,那就向上飞;如果你的梦想在远方,那就往前走。 苏东坡,他用一生把别人的苟且活成了——潇洒。

蒋勋:可爱的宋朝

我常常觉得在宋代的文学里,我非常喜欢的是他们自己可以转换角色,转来转去一点都不冲突,所有的分裂忽然都和解了。

词对他们来讲本来就是一个玩赏的东西,是游戏之物,上班没有人写词的,都是下了班去找一些歌妓唱歌,这时你还要说那么正经八百的东西,实在大可不必,这个时候他就会释放出另外一个我来。

我们以后看到宋徽宗会觉得比较麻烦,就是宋徽宗可能文人的部分越来越多了,每天都在那边写词,忘掉皇帝的角色了。这当然也是另外一种麻烦,因为他在那个职位上。可是大概在北宋开国的时候,我觉得这是一种非常完美的人格。

我最喜欢的中国知识分子大概都在北宋,南宋有点不行。欧阳修、王安石这些人,都可以进退不失据,就是因为他们都有一种对人格的完美要求,他们做官不是为谁做的,是因为自己的理想,所以他们非常清楚做官与不做官之间的分寸。

苏东坡不会因为说被下放了,就不做事了,因为你要做的事情更多,你有更多的机会去跟人接触。我们提到说他贬到岭南,他会觉得荔枝很好吃,那荔枝很好吃对于一个做官的人也很重要,它意味着人活着不全都是政治的内容,有一天你不能够从事政治的时候,你还有别的事情可以做,比如说写一篇洋洋洒洒的文章,告诉人家荔枝多好吃。苏东坡以前很少与人谈到荔枝,因为这是南方水果,因此他很好奇地写起荔枝来。

这些我觉得是宋朝最可爱的部分,它不像唐朝,唐朝一切东西都是要大,而它可以小。小不见得是一个没有价值的东西。他可以很愉快地去写生命里小小的一个事件,一点小小的经验,这个部分就是我刚才提到的“完全”。

“完全”是他把春天的灿烂、秋天的萧瑟都看到了,所以“完全”是另一种美学,我们在现实中常常在比较,比较当中很少有“完全”,因为比较之后一定有一个结论,是要其一,不要其二。可“完全”是说生命中这些东西本来就都在,雄壮是一种美,可是微小也是一种美,没有人规定雄壮的美会影响到微小的美。“西风残照,汉家陵阙”可以是一种美,宋代画家画的一片叶子上的草虫,也可以是一种美。

△草虫瓜实图

各位如果有机会可以到台北故宫去看《草虫瓜实图》,画了一个瓜,瓜上面有一片叶子,上面还有非常小的一个蚱蜢,画得那么美,很多人都在那里盯着那个草虫看,让你感觉到一个小小昆虫的生命也是一种美。

宋代的文人他让你看到“小了”;唐诗里看到小的东西不多,一看都是“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你看到“长河落日圆”,你就不一定看得到昆虫。可宋朝是可以静观万物的,静观万物是因为你有了一个对自己生命的信心,你可以看到生命来来去去,你有更大的包容,你不去做比较和分辨。这个时代既有范宽在画《溪山行旅图》,那么大气魄的山水,而同时又有花鸟画家在画非常小的一些小虫。

大和小都是一种宇宙世界,当然这个背后有一个非常深的哲学背景,就是我们刚才一直讲的理学这个东西,理学现在常常变成我们讲的一种很教条的东西了,大家对于宋明理学好像不太有好感,可是我觉得北宋的理学,其实是一个生命之学,周敦颐、张载,他们在谈生命之学。谈生命中的宽容,谈在拿掉所有外在的权力、财富之后,人怎么样才能像一个人,这些问题是他们关心的问题。

为什么我喜欢北宋的知识分子?因为我觉得北宋的知识分子最像人了。这个说法有点奇怪,知识分子当然都是人。我的意思是说历史上知识分子很难做自己,反而一直在文化里被扭曲着,尤其是在政权当中,他被扭曲以后回不来。可是宋朝的知识分子可以回来做自己,可以回来做自我,而这种自我的释放使得宋朝在文化的创造力上,产生了一种我们叫做“平淡天真”的东西。宋朝的美学最喜欢讲的字是“平淡天真”,就是不要做作,也不要刻意,率性为之。

△寒食帖

各位如果去台北故宫看到《寒食帖》,你会觉得宋朝人写字绝对不像唐朝人那样规规矩矩地写楷书,他可以随意,写错字就点一点,再改一改就好了,没有人规定一个伟大的书法里没有错字。所以《寒食帖》里错字都可以存在,他觉得错了为什么一定要再写一次呢,生命里面的错误让别人看到会这么难堪吗?这个字错了,他把它圈掉,旁边又补上一个字,这些在书法中都出现了,所以黄庭坚、苏东坡的书法里充满涂改的部分,书法的美学因此从一个官方的很正式的规格转成为性情的流露。就是说所谓的艺术是可以看到你的真性情,你的真性情里面是什么就是什么,不要去掩盖它。

我在前面曾讲到宋代的文人崇尚理学,其实这样的一个哲学,它也与后蜀跟南唐有关,渗透了它们某种非常奇特的流浪感。我用到了一个很特殊的词汇——“流浪感”。我讲的“流浪”,意思是说一种生命的不定形式,是说我可能在旅途当中。

我们介绍过《春江花月夜》,那就是一个旅途当中的流浪感,可是更大的流浪,有一点像佛经里面说的“流浪生死”,就是生命从哪里来,又到哪里去的流浪之感,这个流浪之感使我讲的那个生命的不定性会产生真正的惆怅跟愁绪。

最能代表中国的七大文化

五千年浩瀚文明史,留下的不只是岁月的印迹,更多的是数不清的文化资源,在这些厚重又独特的文化资源中,我们还应该向世界推荐什么?

一种精神——茶道精神

君山银针、西湖龙井、安吉白茶、云南普洱茶……这些享誉海内外的\东方树叶\以其色、香、味俱全的特质赢得了众多外国人的心。绿茶的清淡、红茶的幼滑、普洱的愈存愈香……品完之后回味无穷,清香留在唇齿间。这都是中国茶叶所独具的魅力。除了舌尖的诱惑之外,饮茶所浓缩的中国人的处世态度和精神追求也具有不可忽视的魅力,这就是茶道精神,值得中国向全世界推荐。

中国茶道是以修行得道为宗旨的饮茶艺术,其目的是借助饮茶艺术来修炼身心、体悟大道、提升人生境界。中国茶道是\饮茶之道\、\饮茶修道\、\饮茶即道\的有机结合。\

饮茶即道,是修道的结果,是悟道后的智慧,是人生的最高境界,是中国茶道的终极追求。顺其自然,无心而为,要饮则饮,从心所欲。不拘泥于饮茶的程序、礼法、规则,贵在朴素、简单,于自然的饮茶之中默契天真,妙合大道。

中国茶道集宗教、哲学、美学、道德、艺术于一体,是艺术、修行、达道的结合。中国茶道既是饮茶的艺术,也是生活的艺术,更是人生的艺术。

一两好茶、一壶沸水、一套古韵犹存又契合茶叶特性的茶具,一个洒落阳光的午后,煮一壶好茶,看茶叶在沸水间上下翻腾,最后静静沉落,凝练成最适宜的颜色,清香溢满心间。就像是看人生起伏,繁华过后见真淳。掬一杯好茶,满足味蕾,更体会中国人的智慧。如此之魅力,如此之精神,怎能不向全世界展示?

一种音乐——中国传统民族音乐

中国传统民族音乐是用中国传统乐器以独奏、合奏形式演奏出来的。十大古曲、各种传统乐器、各具特色的民族歌曲、民族舞蹈等等,中国传统民族音乐有着庞大的体系和深刻的文化内涵。

中国民族音乐有着悠久的发展历史,在岁月积淀和总结中形成了专属于自己民族的音乐特色。从西周开始民间就流行吹笙、吹竽、鼓瑟、击筑、弹琴等器乐演奏形式,那时涌现了师涓、师旷等琴家和著名琴曲《高山》和《流水》等。秦汉时流行鼓吹乐,魏晋的清商乐,隋唐时的琵琶音乐,宋代的细乐、清乐,元明时的十番锣鼓、弦索等,演奏形式丰富多样。

俞伯牙摔琴谢知音,嵇康临刑前弹奏绝唱广陵散,白居易诗歌\犹抱琵琶半遮面\,中国古代的音乐总是与文学联系在一起,总是带有那么一些诗意的内涵。

中国民族音乐一般分为五大类,即歌曲、歌舞音乐、说唱音乐、戏曲音乐和器乐。每类音乐又各有多种体裁、形式、乐种和作品,如歌曲又有古代歌曲和民间歌曲之分;民间歌曲中又分劳动号子、山歌、小调、长歌及多声部歌曲等不同的体裁;同是山歌,又因地区、民族的不同而风格迥异,各具特点。

中国古琴曲《流水》曾被美国人刻成曲碟用卫星发到太空,可见传统音乐在国外也颇受吹捧,但与此形成对比的是我们本土创作的中西混搭的音乐在外国并不受欢迎。民族的才是世界的,我们应该向世界推荐的是中华民族所特有的具有悠久历史的民族文化。中国许多古曲,不仅旋律优美,曲子背后还有动人的故事和深刻的道理。例如《高山流水》、《春江花月夜》等。

我们把民族音乐推向世界,重点推荐的民族音乐所独具的中华文化魅力和民族精神内涵。例如\和\的思想。

一种\——瓷器

China就是中国的意思,英国威廉王子大婚,婚礼上的瓷盘也是中国制造。瓷器作为中国古代超高技艺的一个表现形式应该作为重点的推荐对象。

中国是世界上率先发明瓷器的国家,为人类历史写下了光辉的一页。瓷器的发明,堪称我国的\第五大发明\,它在技术和艺术上的成就,传播到世界各国,并深刻影响了其陶瓷和文化的发展,为我国赢得\瓷器之国\的盛誉。

\瓷器\的发明始于汉代,至唐、五代时渐趋成熟;至宋代为瓷业蓬勃发展时期,定、汝、官、哥、均等窑,名垂千古;元代青花和釉里红等新品迭出;明代继承并发展了宋瓷传统,宣德、成化窑制品,尤为突出;清代风格古雅浑朴,比前时稍逊,却胜在精巧华丽、美妙绝伦,康熙、雍正、乾隆时所制器物,更是出类拔萃,令人叫绝。

瓷器的发明不仅展现了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凝聚了劳动人民辛勤的汗水,更蕴含了重要的历史价值和文化价值。瓷器在汉唐以后源源不断地输出到世界各地,促进了当时中国与外界的经济、文化交流,并且对其他国家人民的传统文化和生活方式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使中国为世界人民所认识,获得\瓷国\的美誉。 同时,瓷器还是人类从\野蛮时代\进入\文明时代\的重要标志,它是中国对世界历史、文化、艺术、科技等方面作出的一项重大且不可磨灭的贡献。

瓷器所蕴含的独特的中华民族的智慧和文化不仅展示了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和古代技艺的高超,也对世界的文明进程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中国瓷\作为展现中国文化的代表推向世界当之无愧。

一种诱惑——饮食

智慧的中国人在五千多年的历史长河中,在中华传统文化的阴阳五行哲学思想、儒家伦理道德观念、中医营养摄生学说,还有文化艺术成就、饮食审美风尚、民族性格特征诸多因素的影响下,创造出彪炳史册的中国烹饪技艺,形成了博大精深的中国饮食文化。

从外延看,中国饮食文化可以从时代与技法、地域与经济、民族与宗教、食品与食具、消费与层次、民俗与功能等多种角度进行分类,展示出不同的文化品味,体现出不同的使用价值,异彩纷呈。

从特质看,中国饮食文化突出养助益充的营卫论(素食为主,重视药膳和进补),并且讲究\色、香、味\俱全。五味调和的境界说(风味鲜明,适口者珍,有\舌头菜\之誉),奇正互变的烹调法(厨规为本,灵活变通),畅神怡情的美食观(文质彬彬,寓教于食)等4大属性,有着不同于海外各国饮食文化的天生丽质。中国的饮食文化除了讲究菜肴的色彩搭配要明媚如画外,还要搭配用餐的氛围产生的一种情趣,它是中华民族的个性与传统,更是中华民族传统礼仪的凸现方式。

从影响看,中国饮食文化直接影响到日本、蒙古、朝鲜、韩国、泰国、新加坡等国家,是东方饮食文化圈的轴心;与此同时,它还间接影响到欧洲、美洲、非洲和大洋洲,像中国的素食文化、茶文化、酱醋、面食、药膳、陶瓷餐具和大豆等,都惠及全世界数十亿人。

总之,中国饮食文化是一种广视野、深层次、多角度、高品位的悠久区域文化;是中华各族人民在100多万年的生产和生活实践中,在食源开发、食具研制、食品调理、营养保健和饮食审美等方面创造、积累并影响周边国家和世界的物质财富及精神财富,值得向全世界推荐。

一种戏曲——昆曲

2001年,昆曲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宣布为\人类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作为\百戏之祖\的昆曲,\代表作\之名确实当之无愧。

600年前,昆曲诞生在江苏昆山一带,以宋词音乐为基础,融合了江南民歌小调,唱词则主要来自当时文人的创作,同样也沿袭了唐诗宋词的创作传统,用诗一样的语言去抒发情感,就如江南的园林一样,都是当时中国文人精心营造的艺术生活典范。

昆剧是中国戏曲史上具有最完整表演体系的剧种,在我国文学史、戏曲史、音乐史、舞蹈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昆曲音乐属于曲牌体,运用曲牌多达两千多种,行腔优美,在演唱技巧上注重声音的控制,场面伴奏乐曲齐全。昆剧表演最大的特点是抒情性强、动作细腻,歌唱与舞蹈的身段结合得巧妙谐和,载歌载舞。

昆曲的兴衰和士大夫地位有密切的关系,士大夫的文化修养,为昆曲注入了独特的文化品位,他们的闲适生活和对空灵境界的追求,赋予了昆曲节奏舒缓、意境曼妙的品格,加之士大夫内心深处含有对社会对人生的哀怨、悲凉感受,使得昆曲在音乐、唱腔上每每显示出惆怅、缠绵的情绪。明末清初的昆曲鼎盛时期,文人把它作为一种交流方式,亲自表演、演唱、写剧本、设计舞蹈。文人把中国的文化传统和习俗都融入到昆曲当中。因此,今天当我们听到和看到昆曲的时候,一方面是欣赏昆曲的表演本身,另一方面则可以感受其中所蕴含的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

因为感动,因为魅力,因为独具特色,所以值得我们大力推荐。

一种震撼——中国功夫

中国功夫源远流长上千年,不仅历史悠久,内涵丰富,博大精深,更因其浓厚的神秘色彩而为中外所瞩目。事实上,中国功夫亦因一代巨星李小龙的一系列动作电影而大放异彩并风行全球,里面所展露的中国拳脚功夫,更受到国际间高度的重视,使中华民族特有的武功推向了世界,成功的打响了中国功夫这块金字招牌。

中国功夫有其深刻的文化内涵。讲求礼、苦、超越。首先讲求礼,练武的人首先是知礼,为了制止打人,而不是为了打人。苦,要求练武的人要有吃苦耐劳精神,不仅要练武吃苦,而且要在工作中,生活中,都要有一种心理的承受力。具有一种百折不挠的精神。超越则讲求说练武的人,不是一介武夫,而是和绅士一样的更重的是,还要有一种超越自我的能力。

中国功夫是中国武术和中国气功的一种统称,是中华民族在长期的生活实践和人类自身的肢体认识的过程中形成的一种文化现象,是一种传统文化的宝贵遗产,也是一种特殊的极具价值的体育运动方式。中国功夫讲究刚柔并济,内外兼修,既有刚健雄美的外形,更有典雅深邃的内涵,蕴含着先哲们对生命和宇宙的参悟。中国功夫的神秘面纱:七大拳系,诡秘的暗器,武学的种种境界,独特的武林江湖,中国人独有的武侠情结以及所衍生的武侠文化。武术是以

技击为主要内容,以套路和搏斗为运动形式,注重内外兼修的中国传统体育项目,是中国人民长期积累起来的一宗宝贵文化遗产.

一种智慧——儒家文化思想

中国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多年来,儒家学说做为中国学说的主流学派,在中华大地上绽放异彩,独领风骚,74位诺贝尔得奖者及工作者一致呼吁,人类若要在下一个世纪能生活和发展,必须学习2500多年前的孔子的儒家思想,才能安享人类和平美好的生活。

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思想,是中国历史上时间最长,影响最大的思想学派,历来以思想政治方式对中国社会的发展产生着重大的影响。在西方,尽管形态不一,但儒家思想还是在产生着积极的影响。也就是说,儒家文化是我国历史上最有影响力的文化,能够影响世界的文化,至今还在人类文明建设中发挥作用。

儒家思想讲求\和\、讲求\天人合一\,追求一种通过对天、地、人的融会贯通而达到的的\道\。讲求阴阳变化,追求\中庸\的和谐。不管是孔子的\仁爱\思想,还是孟子的\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天人合一\思想等都在探讨和谐,人与人的和谐,人与自己内心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这些思想在全球化的今天对于处理国与国之间的关系都是有益的借鉴。我们有如此深厚的文化底蕴和雄厚的思想内涵,都值得我们向全世界推荐。

【中国人的一天】从农民到孔雀标本师

腾讯图片 2016-05-13

浙江省金华市浦江县浦南街道白石源口村,农民何建荣把一百多只孔雀做成了标本。在何建荣新建的楼房内,蓝孔雀、白孔雀们惟妙惟肖地“栖息”在木头架子上等待自然风干。(图/文 胡湃) (来自:腾讯图片)

42岁的何建荣是地地道道的农民,19年前开始搞特种养殖,喂过山鸡,养过孔雀。因为搞活禽养殖总免不了有禽类死亡,何建荣看着山鸡和孔雀披着华丽的羽毛死去,总觉得丢弃了很可惜,于是他萌生了制作标本的想法。图为何建荣家的庭院仿佛成了孔雀园。 (来自:腾讯图片)

为了学习标本制作,他特地跑到外地向一位生物老师“脱产”学习;学习回来后,他便潜心研作孔雀标本制作。 (来自:腾讯图片)

一开始,何建荣就遇到了不少困难,虽然标本能按照制作程序把它制作完成,但是总觉得不够灵活漂亮。为了能让标本做得活灵活现,何建荣动足了脑筋。每天花上几个小时蹲在孔雀园内观察孔雀,观察它们的一举一动,发现它们的神韵所在。同时,何建荣还专门买了相机拍摄孔雀,捕捉它们的最美姿态。图为为了能让孔雀标本尽善尽美,还是要对它进行一番修补。

何建荣说,画家们常说“点睛之笔”,标本制作更如此。何建荣依托当地发达的水晶产业开发孔雀“眼睛” 。因为没有活体眼睛参照,他只能通过设想把水晶磨具开出来,再把水晶做的眼睛安装到标本上看实际效果,有时候“眼睛”大了、小了、呆了,前前后后光开磨具就开了50多次,也浪费了不少资金。何建荣花了一个多月才做出了“点睛之笔”的孔雀眼睛;而后他继续开发了几十个物种的“眼睛”。

如今,批发标本“眼睛”也成了他的副业。 何建荣使足了劲儿给孔雀造型,他说孔雀标本美不美,造型最关键。凭借一丝不苟的工作态度,何建荣练就了一双灵巧的手。何建荣说,手上学到了功夫,不怕没有出路。

惟妙惟肖的孔雀标本,等待自然风干。

正因为何建荣精益求精的工作态度,他制作的标本得到市场的认可。全国各地的酒店、楼盘和农家庄园都会购买他的标本。图为何建荣应一位养殖户同行的要求制作山鸡标本,用于展销会展览。

经常会有村民到何建荣家参观孔雀。由于受经济大环境影响,今年的孔雀标本市场不够明朗,何建荣降低了“产能”,只制作了100多只。这些标本就是何建荣一年的主要收成,它们通过网络销售的渠道卖到全国各地。

何建荣不光自己琢磨,还经常向当地画家学习,从而提高自己的审美能力。 何建荣说,动物标本在科学研究、文化教育、科学传播、艺术收藏和装饰等领域还是有很多广泛用途的。孔雀本身就非常漂亮,而且在中国有着祥瑞的象征性意义,所以孔雀标本一直受到大家的喜欢,往年,他一年能卖出几百只孔雀标本。

父亲带4岁女儿和狗狗骑行看世界!已骑行1.3万多公里

2016-05-12 10:43 搜狐媒体平台

齐海亮有着一颗向往自由的心,热爱骑行的他已经有10年的“骑龄”,全国各地他都去过。在骑行中领略到的是不一样的风景,如今看着女儿渐渐长大,他希望将这份风景分享给女儿。去年,齐海亮开始带着4周岁多的女儿从家乡唐山滦县出发沿着中国边境线骑行,一路上虽遇到过风雨,经历过苦难,但女儿的世界也因此变得丰富多彩。目前,父女俩已经走过1.3万多公里,到达了西藏拉萨。稍作调整之后,他们还将前往新疆。 1

父女小狗仨伙伴 环游中国

大图|小图

9日,记者通过网络联系到了齐海亮。5月,晚上7点的拉萨阳光还很明媚,他和女儿六一在一家小客栈休憩,旁边是一条名叫七仔的狗狗。

从2015年9月4日开始,齐海亮带着女儿开始了骑行中国的旅程,如今已经有8个多月了。三个伙伴,一辆自行车,加上一个迷你“小房车”,越过山峰、走过江南、经过热带雨林,一路来到拉萨,他们的旅程还未结束。

“我们从唐山滦县出发一路南下,途经的省份我们都去过了。”因为骑行,齐海亮的脸庞成了黝黑色,我们说话时,“小情人儿”六一依偎在他的身旁。齐海亮打算着,还有1个月六一就满5周岁了,六一6周岁时他将结束这场旅程,“旅行中,我骑着车,女儿的小房车挂在我车子后。我们没有给自己太多的时间限制,根据路况、住宿条件、天气等因素决定行程,平原每天走上100公里,山区可能只走六七十公里,到现在我们已经走过1.3万公里了。” 齐海亮称,旅途中间他们回过三次家,都是在年前,“开始是从唐山到三亚,感觉状态还可以。在去广西、云南前回过家,那边山比较多,我怕身体会受不了,照顾不到女儿。”稍作调整,他又带着女儿出发了。 2

女儿在上学前 先行万里路

大图|小图

说起带女儿的这次旅行,齐海亮告诉记者,常年忙着做生意的他在一次回家时,看到女儿为自己拿钥匙,感慨女儿正在渐渐长大,决定要多陪陪她。“我在看地图时,六一问我在看什么,知道是地图后,她说让我带她一起去旅行,于是我开始谋划这次旅行。”齐海亮告诉记者,在这次出发前,他带着六一骑过一次环渤海,骑了800多公里,六一各方面表现都挺好,这便更坚定了自己带女儿出去的想法。

其实六一已到了上幼儿园的年纪,但在齐海亮眼里,让女儿去上学,对她来说有些“残忍”。“我带女儿环游中国的初衷,就是不想让她去幼儿园,觉得孩子挺可怜,一点也不自由。

以后她还要经历10年寒窗苦读,时间还很长,不差这几年。”

大图|小图 骑行日记

2016.4.29—2016.4.30

骑行七十公里,终点八一 天气:小雨转中雨到大雪

回忆昨天的一切,感觉好像过了一个世纪,那么远,又那么近。 昨天的鲁朗才离我七十公里,我却感觉好像过了好久好久。

早起起床,困难户六一还是那样磨磨叽叽地把出发时间拖到了10点多,六一为了赖床各种折腾。

吃饭的时候我觉得有点淡,让饭店老板给我拿了一小碟萝卜干,这时候六一把萝卜干拿了过去,对我说,“老板,你要不要点菜啊?”我没好气地说:“你给我躲远点,这都几点了你还在这玩,给我拿来。”这时候六一说:“老板,你看你这脾气,说急就急,就不能商量着来吗?”“能不能快点给我,我的面都快吃完了。”六一说,你别急,先看看菜单。我说不用看了,服务员给我来点萝卜干。六一说,好嘞马上就给你拿。说完,她装模作样地给我把萝卜干拿了过来。这孩子真拿她没办法,总是让你哭笑不得。 2016.5.1

骑行六十五公里,终点百巴镇 天气:有雨,有雪

前天晚上遇到了天津的朋友,聊得很开心就喝多了,回来之后我就睡觉了。六一在宾馆和妈妈视频。六一妈妈看我喝多了睡着了,就嘱咐六一让她别自己出去,早点睡觉。六一说知道,等给爸爸洗洗脸,洗洗脚,再把衣服洗了就睡觉。这都是第二天六一妈妈和我说的,我都不记得了,只是早起看到了床头六一给我洗的水果还有两大杯水。不知不觉中这“小棉袄”已经长大了这么多。 2016.5.5

骑行一百零八公里,终点墨竹工卡 天气:晴

早起还是没有来电啊,我们已经好几天没有休息好了,再坚持一下吧,今天就要翻越最后一座垭口了。

在大理还觉得拉萨远在天边,但是今天它已在我的眼前了。

早起的六一像是变了一个人,衣服鞋子都是自己穿的,感觉六一又长大了许多。

今天的车太多了,主要是休林拉公路的渣土车,整个山谷尘土飞扬,还夹杂着尾气的

味道,本来就是高海拔,缺氧,这种环境也不能憋气啊,只能强忍着呼吸,让人心烦气躁啊,整个一天都在一个巨大的工地上骑行。

虽然以前骑过,但是这次意义不一样。而且最后的两公里六一是自己走上来的,虽然气喘吁吁,但是六一还是坚持了下来。最后几百米,开车的,骑摩托的,骑车的,大家一起鼓励六一。

其实这两公里我还是很担心的,六一一直喘得很厉害,走几步我就会让她大口呼吸。还好六一够坚强,坚持自己走到了垭口。

最后六一战胜了自己,站在了米拉垭口。今天快10点了才到墨竹工卡,六一的表现也是越来越好了。

2016.5.6—2016.5.7 终点拉萨 天气:沙尘暴

经过两百四十八天,一万三千多公里的骑行我们终于到拉萨了。

早起吃饭的时候我给她去买头绳,转了好久都没有卖的,最后还是一个超市的阿姨给了我们四个。

快到拉萨的时候突然刮起了大风,漫天风沙。早起去修车,整个拉萨没有我车上的辐条,真是气死人啊。还好最后在喜德胜找到了可以编辐条的技师,还要等三天辐条才能到。只能在拉萨等着了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tt07.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