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文化建设方案

更新时间:2023-11-08 14:36: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校园文化建设方案

一、围墙(共18块)

突出红色主题,分五个部分:

1、红色土地 沧桑岁月(2块) 胜利镇地理位置、历史沿革

湖北省罗田县胜利镇地处黄冈市罗田县境内西北部,大别山国家森林公园风景区南麓,北连安徽省金寨县,西与本省麻城市毗邻。地处二省三县交界处,偏僻的大别山腹地,远离“一水二路”,既是湖北省内边贸重镇,又是罗田县西北部政治、文化、经济中心。

胜利原名滕家堡,古称“屯兵堡”。 原为胜利县镇政府所在地,辖1个居委会、40个村委会。人口58241人,面积254.4平方千米。滕家堡是罗田地区革命策源地,是鄂豫皖革命根据地之一,这里的革命斗争在鄂豫皖革命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诞生了罗田第一个党支部,第一个团支部,第一支农民自卫军,出了第一个红军师长肖方,第一任县委书记李梯云,出了一个兵团副司令文建武。刘伯承、邓小平、徐向前、许继慎、王树声、杜义德、皮定均等红军和解放军高级将领在这块红色土地上浴血奋战,留下不可磨灭的丰碑。

2、烽火岁月 浴血斗争(6块)

胜利镇红色革命历史,并图文结合介绍主要的5位革命烈士、将领(李梯云、肖芳、曹剑影、吴光浩、王树声等)

滕家堡,古称“屯兵堡”。历史上这里一直是敌我双方争夺的战略要地。从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到全国解放战争胜利的二十四年间,党领导的革命根据

胜利镇烈士陵园

地军民,在滕家堡地区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作出了重大贡献,付出了巨大牺牲。一九二七年五月,共产党员夏登阶、肖锦云等十三人,在反革命暴乱分子的屠刀下壮烈牺牲。一九二九年五月初,红十一军军长吴光浩率十余人赴豫商南,途经滕家堡,遭反动民团包围,全部遇难。解放战争时期,中共罗田工委书记廖汝怀、滕家堡区区长曹剑影等数十人在此惨遭国民党反动派杀害。敌人杀害我革命同志的手段残酷至极,惨不忍睹,烈士殉难的情景,屠肠决眼,万人落泪。滕家堡地区牺牲的革命烈士有二百余名,他们的英名浩气,流芳千古,永世长存;他们的光辉业绩,无竞维烈,彪炳青史。

革命烈士李梯云(1907--1931)

李梯云,又名李继棠。胜利镇上金垸皂树坳人。1907年生, 1924年考入董必武创办的武汉中学,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5年考入武昌中华大学。1926年夏,受组织委派,回罗田开展革命工作,发展党员,建立党组织。1926年8月,他主持在滕家堡金凤楼成立第一个党支部――中共罗田支部,并当选为书记。同年12月,中共罗田县委正式成立,他任县委书记。从此,罗田地区的大革命运动在以李梯云为首的中共罗田县委领导下蓬勃兴起。

大革命失败后,李梯云秘密转入商南继续从事革命活动。历任中共商城南邑区委委员、中共商罗麻特别区委委员、中共赤城县委书记、中共鄂皖特委委员、中国工农红军第11军32师党委书记兼政治部主任等职。在此期间,他与徐思庶、肖方、周维炯等人,成功组织并指挥了商南武装起义,创建了鄂豫皖第二支工农红军。1931年,在金寨狮子垴指挥作战中,不幸中弹牺牲。年仅25岁。

革命烈士肖芳(1905~1931)

族长连声呼“逆子”,农民运动闹翻天。商南暴动丁家埠,午夜民团梦里拴。大别山中多转战,皖西革命漫山川。英山难破终攻取,仗仗丰功入史篇。

奉指示,任伪县长,得以发展共产党。成农会,组建武装,革命力量日日壮。夏至夜,商南暴动,个个民团都缴枪。越沟壑,群山转战,大别山区走四方。打敌匪,处处胜仗,每个山村赤帜扬。鄂豫皖,边区劳苦,为党高歌好主张。——张喜海自度词《好主张》

肖芳,原名大椿,又名肖方,湖北罗田人。武汉中学毕业。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罗(田)麻(城)特支书记,罗田县长。大革命失败后加入叶挺部教

导团,参加南昌起义,随军南下潮汕失败后,赴广州参加广州起义。1928年初返乡组织农民武装。任中共特区区委委员。商罗麻起义军总指挥。领导商南起义后成立红十一军,任第三十一师九十七团团长,红一军第三师副师长、师长。1931年任皖西红军教导二师师长。鄂豫皖红四军第十二师副师长兼三十四团团长。率部参加创建鄂豫皖革命根据地的斗争和第一、二次反“围剿”作战。同年10月因肃反扩大化在河南光山白雀园被错杀,1945年七大追认其为革命烈士。

吴光浩(1907——1929)

吴光浩,原名光皓,化名陈新。一九○七年六月八日生于湖北黄陂三台 乡(今三合乡)蔡吴家湾。在本县前川中学读书时,受到进步思想的影响。 一九二五年,入黄埔军校第三期。一九二六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参加北 伐,在国民革命军第四军任连长,参加汀泗桥、贺胜桥等战役,因攻武昌城 有功,晋升营长。一九二七年,参与领导鄂南起义。率领农民武装攻占汀泗 桥,截断武汉至长沙的铁路交通。同年十月初,任麻城县农民自卫军大队长, 并参加中共黄麻特委的领导工作。十一月,参与领导黄麻起义,任起义副总 指挥,负责组织战斗突击队,攻克黄安(今红安)县城。后任工农革命军鄂 东军副总指挥兼第二路司令。一九二八年初,任工农革命军第七军军长。率 部在黄麻地区坚持斗争。同年七月,工农革命军第七军改编为红十一军,任 军长兼三十一师师氏。十月,任中共鄂东特委常委。一九二九年四月,任鄂 东北特委军事委员。五月,赴商城南部途经罗田膝家堡遭敌包围,不幸牺牲。

曹剑影烈士(??--1948)

原名志仁。出生在一个贫穷家庭。1930年4月,参加革命,同年6月,加

入中国共产党。1934年春,为支援中央苏区反“围剿”斗争,奉上级指示组织12名共产党员到遂平城东扒铁路,造成国民党南下的军列翻车。1937年11月,“竹沟惨案”发生后,党组织安排他去舞阳县老寨小学任教员。他利用三尺讲台,宣传抗日救国的道理,教唱抗日歌曲,唤醒民众,奋起抗日。1941年夏,舞阳大旱,借助天气大旱,以烧香求雨为名,发动以中老年妇女为主体的妇女斗争。组织了豫中地区有名的“万名老婆闹定陵”抗暴抗征斗争事件。1944年,日军侵占遂平县城,他从外地回到遂平县岈山区,1945年2月,他任遂平支队第二大队长。抗战胜利后,在上级统一部署下,转移湖北随县。1946年6月,国民党反动派向中原解放区大举进攻,中原解放军奉命突围。他与新四军五师一道突围北上。1947年7月,他随刘邓大军南下,任湖北省罗田县腾家堡区区长。1948年3月,国民党再次对大别山区进行“扫荡”,上级决定地方干部疏散到各山区隐蔽,他被分配到河铺区任区长。4月他带领一支小分队侦察敌情时,在松子关下被敌人包围。为掩护战友突围,他只身与敌人周旋。当10多名战友突围后,趁天黑潜入望峰文家岗文元福家柴垛内,被一个反动地主分子发现告密,不幸被捕。丧心病狂的敌人,用尽各种残酷手段折磨他,他坚贞不屈,严守机密,挫败了敌人的图谋。狡猾的敌人对他许以高官厚禄,遭到他的严厉斥责。黔驴计穷的敌人,于5月5日将他残酷杀害。解放后河南省人民政府追认他为革命烈士。

中国人民解放军高级将领 王树声(1905-1974)

王树声大将

王树声(1905年5月26日-1974年1月7日),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久经考验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杰出的军事家,我军军械装备建设和军事科学研究事业的重要奠基人和领导人。原名王宏信,汉族,湖北麻城人。1926年加入中国

共产党,参与创建了麻城县第一支农民武装,1927年参与领导麻城暴动和黄麻起义。1928年后历任中国工农红军团长、副师长兼团长、师长、红四方面军副总指挥兼第31军军长、西路军副总指挥兼第9军军长等职。他英勇善战,战功显赫,为创建鄂豫皖、川陕革命根据地和红四方面军建立了不朽的功勋。1937年3月西路军失败后,他历尽艰辛,辗转回到延安,先后入抗日军政大学和马列学院学习。

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任晋冀豫军区副司令员、代司令员。1942年秋入中共中央党校学习,参加整风运动。1944年10月,任河南军区司令员,经过半年多的努力,建立起了拥有300多万人口的河南(豫西)抗日根据地,与新四军第5师一起在中原地区打通了华北与华中的联系。

解放战争时期,历任中原军区副司令员兼第1纵队司令员、鄂西北军区司令员兼政治委员、鄂豫军区司令员等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曾任湖北军区司令员,中南军区副司令员,国防部副部长,人民解放军总军械部部长,军事科学院副院长、第二政治委员等职。1955年被授予大将军衔。1974年1月7日病逝于北京。

3、艰苦奋斗 自强不息(2块)

胜利中学初创时期的概况,并图文结合介绍主要的3~5位杰出校友(朱英国、田 华、徐愿兵等)

罗田县胜利中学初创(1950—1970)

胜利中学地处大别山南麓,巴河上源,国家森林公园——薄刀峰森林脚下。它北临安徽省金寨县,西接麻城,地处两省三县交界处,是罗田县教育的“北大门”。

五十年前的胜利中学,他诞生在泗洲山下的一个破祠堂里,起初只有三、四个教师,开三个班,来几十个学生,师生们同甘共苦。几经周折,在困难中发展壮大,后成立了胜利县,县委县政府为了发展教育才将胜利街上,命名为胜利第一中学,53年胜利县撤并后,又将胜利第一中学搬迁到原县政府(即现在的地方),并更名为罗田县第二中学,直到今天办公木楼(当年只有此房是二层)还是当年县政府的办公楼,当时是十四个教学班,四栋教室、在校学生七百多人,四十个教职工,师生们全部住在一个四合院内,面积只有2200平方米,教学设

施非常简陋。

尽管如此,师生们发扬革命老区人民艰苦奋斗,自强不息的精神,同甘共苦,同心同德,学校的教育教学成绩斐然,声名远播两省三县。这一时期,从胜利中学走出了像中国工程院院士、武大生科院教授、水稻育种专家朱英国,空中加油机油泵专家、高级工程师徐愿兵,潜艇专家、高级工程师田 华等一大批优秀学子。

中国工程院院士、水稻育种专家朱英国(1939年11月1日 --)

1939年,朱英国生于大别山区罗田县河铺镇。在贫困中长大,目睹了大量关于土地和粮食的悲喜剧。胜利初中毕业后就读于罗田一中。1959年,朱英国考上了武汉大学生物系。

1972年,朱英国开始进行水稻雄性不育和杂种优势利用研究,他和武大生科院其它人员利用海南红芒野生稻与常规稻杂交选育的籼稻配子体雄性不育系类型——红莲型,这项成果获得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奖。

1975年,湖北省成立了水稻三系协作组,朱英国被任命为组长。 1984年,经过大海捞针,农家品种马尾粘中一棵不育株被他和助手发现。经过3年繁复的杂交试验,马尾粘细胞质雄性不育系终于成功培育出来了——马协A。马协型杂交稻的突出特点是米质优,以后,朱英国为首的研究组先后培育除马协型不育系3个。

2002年,和他的团队选育出红莲优6号,获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以后又培育了红莲优6、珞优8号等; 2005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2007年,获得湖北省科学技术突出贡献奖(100万奖金);把其中80万元将用于科研,20万元将开设一个水稻科研基金,发展水稻科研事业,奖励人才。2008年,9月荣获“袁隆平农业科技奖”;12月被评为“改革开放30年,影响湖北30人”。

4、愈苦愈奋 英才辈出(1970—1990)(6块)

胜利中学改革开放前后学校人才培养的概况,并图文结合介绍主要的3~5位杰出校友(金学峰、肖菊华、冯新华、雷景新、阎思甜等)

胜利中学在进入上世纪七十年代以后,已发展成为集普通高中和初级中学于一体的大型完全中学。师资队伍雄厚,教学条件不断改善,教育教学成绩稳居罗田乡镇中学之首,可比肩罗田一中。这一时期培养了2万多合格初、高中毕业生,绝大多数来自贫困的农村,靠着刻苦和勤奋改变了自己的命运,为母校赢得了荣誉。其中佼佼者有冯新华教授(79年毕业生,浙江大学生命科学研究院教授、首席研究员、院长)、雷景新博士(83年毕业生,四川大学高分子研究所所长);有政坛新星金学锋(80年毕业,现任西安市人民政府副市长)、文盛堂(78年毕业,最高人民检察院人民监督工作办公室主任)、肖菊华(84年毕业,湖北省委副秘书长);有传媒新秀方立新(84年毕业,新华社《新华每日电讯》副总编、闫思甜(79年毕业,《湖北日报》新闻网络主任)。

西安市人民政府副市长金学锋

金学锋,男,汉族,1962年4月生,湖北罗田人,毕业于武汉大学政治系,研究生学历,法学硕士学位。1986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87年7月参加工作。现任西安市人民政府副市长。负责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业经济、非公经济发展等方面的工作。分管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市工业和信息化委员会(中小企业促进局)、市政府研究室(发展研究中心)、市工业合作联社、西安工业资产经营有限公司、市机电化工(轻纺建材)国有资产管理公司。联系市总工会、

市工商联、中省驻市工业单位。

湖北省委副秘书长肖菊华

肖菊华,女,1966年10月出生,汉族,湖北罗田河铺镇人,1984年毕业于胜利高中.1994年7月入党,1988年6月参加工作,大学学历,毕业于华中师范大学历史系。1994年7月任共青团武汉市青山区委书记,1996年3月任武汉市青山区红钢城街道办事处主任,后历任武汉市青山区政府副区长、湖北荆州市委常委(2002年5月兼市委统战部部长)、共青团湖北省委副书记、党组副书记等职。2005年9月团湖北省委书记。 2007年8月任湖北省委统战部副部长兼省工商联党组书记、副主席。2009年2月任湖北省委副秘书长。

浙江大学生命科学研究院院长、首席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冯新华 教育经历

冯新华,湖北罗田胜利镇张家岗村人。1989毕业于胜利高中,考入武汉大学,1983获武汉大学生物学学士学位。1986

获中国科学院遗传研究所遗传学硕士,1992获美国马里兰大学(University of Maryland-College Park)植物生物学博士,1993-1997获美国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UCSF)生化/细胞生物学博士后。 工作经历

1997-1999 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组织细胞学系研究助理教授

1999-2003 美国贝勒医学院(BCM)外科学系、分子与细胞生物学系助理教授 2003-2007 美国贝勒医学院分子与细胞生物学系、外科学系副教授(tenured) 2007-至今 美国贝勒医学院分子与细胞生物学系、外科学系、分子生理与生物物

理学系教授(tenured)、

Duncan 癌症中心研究员、STaR干细胞与再生医学中心研究员、炎症生物学中心研究员

2008-至今 美国德州农工医学中心(Texas A&M Health Science Center)兼职教授(Adjunct Professor)

2009-至今 浙江大学生命科学研究院教授、首席研究员、院长 研究方向

1、癌症发生与转移:信号传导、蛋白质修饰和转录调控等分子细胞机制的研究;癌症干细胞与癌症治疗的探索。

2、干细胞与发育:干细胞自我更新与分化的分子机制和生物学功能;组织分化、器官发育与动物模型的研究。

四川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雷景新

雷景新, 男,1967年生,四川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长期

从事高分子材料的科研与教学工作,先后负责科研项目近20项。在高分子材料表面与界面改性、共混复合和光化学方面开展了大量理论和应用研究工作。已在国内外学术期刊和会议论文集上发表论文60余篇,其中SCI、EI收录论文共计20余篇,论文被SCI他引数十次,已获准国家发明专利5项;曾2次获部级科技进步奖。注重理论联系实际,负责开发研究的项目已在矿山、包装、汽车领域得到了规模应用。先后指导博、 硕士研究生近20名,作为主讲教师之一讲授研究生课程1门。

阎思甜

阎思甜,男,湖北罗田胜利镇闫家畈村人,1964年11月出生。1983年毕业于胜利高中,1987年毕业于华中科技大学数学系,分配到武汉钢铁公司从事计算软件设计,后晋升为计算机软件工程师。1992年底,通过公开招聘进入湖北日报传媒集团工作至今。历任湖北日报文艺部编辑记者,湖北日报传媒集团新闻网站副主任、主任。现为高级记者、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兼职硕士研究生导师、湖北楚天传媒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荆楚网总编辑、湖北省新闻学会网络新闻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湖北省通信学会互联网应用及信息服务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在17年的新闻实践中,阎思甜同志先后多次被湖北日报传媒集团文明建设先进个人、优秀共产党员、集团名笔、集团明星等称号;被湖北省委宣传部列入为全省宣传文化系统“五个一批”人才。共有20多篇作品获湖北省新闻奖以上奖励。其中,获中国新闻奖二等奖1次;湖北新闻奖一等奖6次,二等奖8次,三等奖10次。在《中华新闻报》、《新闻前哨》等学术刊物发表论文近20篇,其中,《大众媒介相对过剩及其传播效果》获湖北新闻奖论文二等奖、《报业集团新闻网站的生存空间》湖北新闻奖论文三等奖。

阎思甜同志在担任荆楚网和省政府门户网站总编辑期间,带领一支年轻队伍承担了湖北日报传媒体集团乃至我省网络新媒体建设的重任。荆楚网分别荣膺中国报社网站十强、中国新闻网站十强;中国商业网站500强,荆楚网排名110位列区域门户网站第二;承办了省政府门户网站其“网上政府”功能不断增强;以湖北彩信手机报为龙头,楚天无线,终端用户达25万;县市新闻网站群建设,实现了技术和内容深度整合的品牌输出;架起了省政府门户网站与省直政府部门、市县政府网间的互动框架;为网络出版和网络电视两个前沿文化产业,做出大量前期准备工作;成功承办了首次中国新闻奖网络新闻评选,开中国网络媒体先河,荆楚网新闻作品分别摘取中国新闻奖一等奖、二等奖。

5、红色精神 薪火相传(1990— )(2块)

爱国主义教育和红色精神教育常态化,并图文结合介绍舍己救人英雄方招的感人事迹

胜利镇是罗田地区革命策源地,是鄂豫皖革命根据地之一,这里的革命斗争在鄂豫皖革命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诞生了罗田第一个党支部,第一个团支部,第一支农民自卫军,出了第一个红军师长肖方,第一任县委书记李梯云,出了一个兵团副司令文建武。刘伯承、邓小平、徐向前、许继慎、王树声、杜义德、皮定均等红军和解放军高级将领在这块红色土地上浴血奋战,留下不可磨灭的丰碑。

作为胜利镇的一所大型学校,我校充分利用这一宝贵的人文历史资源,二十年来如一日,持之以恒对学生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学校每年清洁祭扫烈士陵园,举行大型的爱国革命歌曲合唱比赛及爱国诗词朗诵会。通过系列活动,缅怀先烈丰功伟绩,继承先烈革命遗志,弘扬先烈革命精神。涌现了一大批生活上艰苦朴素,学习上不怕困难,活动中团结协作,危难中舍己救人的学生楷模。2009年10月24日下午2时15分许,为救两名落水少年,长江大学十多名大学生手拉手结成人梯扑进江中营救,两名男孩获救,陈及时、何东旭、方招3名大学生不幸被江水吞没,英勇献身。其中之一的方招同学就是从胜利初中毕业的。

方招

方招,19岁,湖北罗田县人,长江大学文理学院广播电视学专业大一学生。 2009年10月24日下午2时15分许,为救两名落水少年,长江大学十多名大学生手拉手结成人梯扑进江中营救,两名男孩获救,陈及时、何东旭、方招3名大学生不幸被江水吞没,英勇献身。2009年10月29日,长江大学决定对陈及时、方招、何东旭三位舍己救人大学生家庭给予奖励,每家50万元。

教育部授予长江大学徐彬程等15名同学“全国见义勇为舍己救人大学生英雄集体”荣誉称号,追授陈及时、何东旭、方招同学“全国舍己救人优秀大学生”荣誉称号。团省委追授陈及时、方招、何东旭“见义勇为优秀大学生”

荣誉称号,并给他们家属送去了慰问金;授予来自长江大学和长江大学文理学院的15名大学生“见义勇为先进集体”称号。省文明委授予荆州抢救长江落水少年18人英雄群体“湖北省道德模范特别奖”。

二、小五层外墙大字标语

突出红色主题,撰联一副:巴源古镇先贤铁肩担道义,罗北山乡后辈妙手著文章。

三、校史陈列馆

分五部分:

1、校史简介校园及远景规划;2、历任校长图文介绍;3、历届优秀校友名录;4、学校荣誉集锦;5、校友回音壁(留言、题字)

四、教学楼前宣传栏

分为四个内容:

1、学生光荣榜(考试表彰、各项评比);2、教育法规;3、安全宣传;4、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

五、修身楼标语

换掉与教学楼重复的“厚德、弘毅”,改为“治心、尚美”。所有楼房题名都统一为竖式。

六、教学楼楼顶中间装饰大校徽

七、教室、寝室、功能室统一安装带校徽标示的门牌(117张) 1、教学楼30+1 2、寝室48+2+33 3、功能室20 4、行政办公13 八、校园绿化

1、厕所外(建议栽平安树、樟树或竹子) 2、其它地方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cju2.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