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相器的性能分析

更新时间:2024-05-21 19:04: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CMOS反相器的传播延时分析

摘要

CMOS反相器的传播延时取决于它分别通过PMOS和NMOS管充电和放电负载电容CL所需要的时间。负载电容由三个主要部分构成:漏扩散电容,连线电容以及扇出门的输入电容。本文主要通过改变漏扩散电容及扇出门的电容来提高反相器的性能。

关键词:反相器 传播延时 负载电容

一、传播延时分析 1、负载电容CL

CMOS反相器的负载电容主要来源于NMOS和PMOS晶体管的漏扩散电容,连线电容以及扇出门的输入电容,由于这三类电容值都是非线性的并且随所加电压而变化,故简化如图1.1一对串联反相器电路的分析,它包括了影响节点Vout瞬态响应的所有电容。先假设输入Vin由一个上升和下降时间均为零的理想电压源所驱动。只考虑连至输出节点上的电容时,CL可以分解为以下几个部分。

图 1.1

(1) 栅漏电容Cgd2

(2) 扩散电容Cdb1和Cdb2 (3) 连线电容Cw

(4) 扇出的栅电容Cg3和Cg4

其中:扩散电容通过调节W/L比来控制。 连线电容通过线的长度和宽度来控制。 扇出电容通过增加或减少扇出部件。

2、传播延时:一阶线性分析

一个门的传播延时tp定义了它对输入信号变化的响应有多快。它表示一个信号通过一个门是所经历的延时,定义为输入和输出波形的50%翻转点之间的时间。由于一个门对上升和下降输入波形的响应时间不同,所以定义俩个传播延时。tpLH定义为这个门的输出由低至高翻转的响应时间,而tpHL则为输出由高至低翻转的响应时间。

对NMOS高至低翻转的传播延时:

式中,Reqn是NMOS管所关注时间内的导通电阻 对PMOS低至高翻转的传播延时:

式中,Reqn是NMOS管所关注时间内的导通电阻 反相器的总传播延时为:

由以上讨论得知:假设NMOS管和PMOS管的导通电阻为恒定值,即在进行star_Xrc集成参数提取时不提取CMOS反相器的电阻。故可以通过减少负载电容CL,减少一个门的传播延时。

二、结果实验分析证明 1、改变扇出电容

(1)没有加负载的反相器的电路图和版图如图2.1:

图2.1(原理图)

图2.1(版图)

(2)为了增加结果的可观测性,在图2.1反相器的OUT输出端接一个俩级串联的反相器,电路图如图2.2所示,版图如图2.3所示:

图2.2

图2.3

(3) 原理图加负载与没加负载比较延时,如图2.4

图2.4

其中:白色线:周期为400PS的激励。 橘色线:反相器没有加负载的输出。

红色线:反相器加了一个俩级串联的反相器为负载的输出。 由图2.4取IN=600mv。

没加负载时:tpHL=8ps ;tpLH=11ps 故由tp=(tpLH+tpHL)/2=9.5ps 加负载时:tpHL=13ps ;tpLH=19ps 同理的tp=16ps 问:为什么高到低比低到高要快些?

(4) 版图加负载与没加负载比较延时,如图2.5

图2.5

其中:黄色线:周期为400PS的激励。 粉红线:反相器没有加负载的输出。

红色线:反相器加了一个俩级串联的反相器为负载的输出。 由图2.5取IN=600mv。

没加负载时:tpHL=8ps ;tpLH=10ps 故由tp=(tpLH+tpHL)/2=9ps 加负载时:tpHL=13.5ps ;tpLH=21ps 同理的tp=17.25ps 结论:若要提高反相器的传播延时,可通过减少扇出电容从而提高反相器的性能。

2、调整COMS器件的W/L比来调节扩散电容。

COMS器件的扩散电容主要由有源区的底板PN结电容和侧壁PN结电容构成。图2.6显示这俩部分电容的构成:

底板PN结:它是源区和衬底形成的这部分电容为Cbottom=CjWLs,

侧壁PN结:它是由掺杂浓度为ND的源区及掺杂浓度为NA+和p+沟道阻挡层注入形成的。Csw=C'swxj(W+2*Ls) 即得出结电容的表达式为:

Cdiff=Cbottom+Csw=CjWLs+C'swxj(W+2*Ls)。

图2.6

(1)原理图的W/L如下表2.1:

PMOS W 10u 8u 6u 4u L 0.13u 0.13u 0.13u 0.13u W 5u 4u 3u 2u NMOS L 0.13u 0.13u 0.13u 0.13u TpLH TpHL Tp (2)各W/L比下输出的波形:

图 2.7

(3)TpHL 延时分析,如图2.8

图2.8

图中有色线从左至右表示延时增加,对应于表2.1宽长比减少。即得出随着宽敞比的减少,延时增加。(测试有误:可能是因为随着管子尺寸减少,增加了管子的电阻Req,根据公式TpHL=0.69ReqCl,当减少的电容少于管子增加的电阻时,延时自然增加。这种效应称为自载效应)

(4)TpLH延时分析,如图2.9

图2.9(分析同(3))

结论:由以上分析可知,在条件CMOS器件的宽敞比的同时,管子的电容,

电阻同时放生变化,根据一定的工艺,调节管子尺寸的时候需要同时观察这俩者的变化,取其最优值,以达到提高性能的目的。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ty27.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