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成长

更新时间:2024-03-30 10:43: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教师也要学会自我激励

韩林森

对学生,我们要善于激励。 对自己,我们也需要自我激励。 我的办法是:

给自己的工作一个明确的方向; 给自己的方式一个合理的解释; 给自己的教法一个理论的支点; 给自己的心灵一点放松的体验; 给自己的精神一点收获的兴奋;

平中不凡 桃李芬芳

2008年11月25日下午,平罗中学迎来了一群特殊的客人,他们是自治区政府副主席李堂堂,自治区教育厅副厅长赵紫霞,石咀山市政府副市长王生林一行,在平罗县政府副县长田炜宁陪同下,参观平中新校区,平罗中学校长王明华、党总支书记杨占军率学校中层以上干部接待。在参观了校史馆后,李堂堂副主席在留言薄上挥笔题词:“平中不凡”。随后在平罗县“创建教育强县”工作反馈大会上,他

在讲话中对平罗中学的办学业绩给予了高度评价:“看了平中校史馆,很受鼓舞,历史上平罗中学曾经创造过辉煌,今天,平罗中学领导班子同样有信心再创辉煌,重振雄风,平中不凡!”

学校的根本任务是促进人的发展,为国家培养人才。平罗中学在狠抓教学质量,全面促进人的发展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绩,这是它驰名全区乃至周边省区的最主要因素。

60年来,平罗中学培养了18000多名学生,她以校风正、学风浓,教育质量高闻名于区内外。平中的办学规模不断扩大。1946年,平罗简师初创时仅有学生21名,教师4人。1949年全国解放时平罗简师有学生176人,教师14人。1978年,平中达到24个班,学生超过1000人。2007年,平中有40个教学班,学生2500人,教职工170人。2008年迁入新校区后,平中达到50个教学班,在校生3030名,教职工187名。

平中的毕业生从这里走出,走向祖国的四面八方,有的还跨出国门,留洋海外。今天,在各行各业、各条战线上,到处都有平中学子的身影。在众多的学子中,涌现出了清华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聂孟喜、自治区人大常委会副主任余今晓、刘天贵、何学清。自治区政府副主席赵廷杰,自治区党委常委、统战部长马金虎,宁夏日报总编辑杨兆海,宁夏日报高级编辑、著名诗人秦克温,著名语文特级教师李元功,作家朱正安、岳昌宏,全国优秀企业家有宝马集团董事长马少青、金顺集团董事长哈学忠等一批名人。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平中一直保持着较高的高考升学率,办学水平跻身于省级重点中学前列。平罗中学对平罗人民做出了巨大贡献,把平罗人民的子弟一批一批地通过高考送往全国各地,进入高等学府深造,圆了他们的成才之梦。他们中间的相当一部分学成归来,用自己的才智回报家乡,成为高素质的人力资源。1960年以来,先后有33名同学被清华、北大录取。

在自己的岗位上做出突出贡献的校友不胜枚举。他们是平中的骄傲。除以上提到的校友外,我们再列举一部分:平罗城郊的农家子弟秦克温因为新中国的免费师范教育得以顺利完成学业,最后成为宁夏日报高级编辑和著名诗人。60年代的毕业生中还有宁夏医学院牙科专家何涛教授、外科专家马建国教授、宁夏大学化学科学与工程系教授王福良。1974年毕业的任贤是北方民族大学生物学教授。1979年毕业的来兴平现任西安科技大学能源学院院长助理(负责硕士、博士研究生教学科研管理),兼西安科技大学大学研究生院副院长,国际岩石力学学会教育委员会成员,2004获得霍英东教育基金会第九届高等院校青年教师奖,2005年破格晋升为教授。1976年毕业的焦连新投身企业界,现任宁夏富宁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党委副书记,他是高级工程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曾被评为全国优秀青年企业家、全国“十大杰出青年”获提名,宁夏“十大杰出青年”。

1980年毕业的郭秉晨成为高级农艺师,任宁夏农牧厅副厅长,牛葆利现在是宁夏同元交通资产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

1981年毕业的于海滨是北京好望角文化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该公司在北京有50家分店,天津有15家分店,其中一部分是专卖店,一部分是“双连锁”的店中店,还把分店开到了美国。

1984届毕业生李建军考入清华大学,后来又取得工学硕士和经济学博士学位,现任北京市门头沟区副区长。考如北京大学的王学荣同学现在是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多次主持商朝文化遗址考古发掘工作。1986届毕业生中名人才俊众多,李建宁考入北京大学国际政治系政治学与行政管理专业,现任中盐宁夏商业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考入对外经济与贸易大学国际贸易系的丁利人,,2005年10月至今任英国伦敦亚洲投资基金(London Asia Capital Ltd.)中国南方总部副总经理,兼其控股公司广东中科天元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营销总监,主要从事能源环保行业的股权投资工作及新能源工程项目。这一届的李叶松后来取得了博士学位,现在华中理工大学工业自动化专业博士生导师。平罗城郊的农家子弟任学安考进了北京广播学院,毕业后走进了中央电视台,成为电视节目编导,因成功策划拍摄了《大国的崛起》而闻名电视界。平罗县惠北乡联丰村的农家子弟周学东从平中毕业后,考进中国矿业学院,因才学出众而走进国务院工作,曾担任副总理黄菊的秘书。同是惠北乡的孪生兄弟哈学胜、哈学利毕业时双双考上大学,哈学胜还是1986年全区高考文科状元,被复旦大学中文系录取,现在赞扬电视台工作。

平罗县运输公司一个普通工人的四个孩子都从平中毕业,考如大学,其中老大杨海珍1983年自平中毕业后考入西安交通大学,连续求学,成为经济学博士,走进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工作,是国内较早研究资本外逃问题的专家;老二杨海宁毕业于清华大学水电系,成为水利专家,曾任沙坡头水利枢纽工程副总工程师。老三考入北京中医药大学,现在英国工作。老四也是大学毕业。更有爷爷、父母、子女三代都是平中毕业生。平罗县宝丰镇一位小学教师的孩子、一对孪生兄弟赵宝石、赵乔石同时考进平中,三年后双双考上重点大学。

平罗中学的毕业生中更多成为当地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栋梁,如平罗县医院先后有四位院长是平中毕业生,他们是刘天禄、陈宗文、田丰年(后来任银川市卫生局局长)、田炜宁(后任平罗县副县长)。平罗中学历任正副校长中有7位是平中毕业生:陈俊、王建中、杨培虎、昝继铎、陈有福、张学诗、张新钢。

1997年高考,平中有400多名学生超过了录取线,突破了升学人数400人大关,2000年突破500人大关,2001年突破600人大关,2003年突破700人大关,学生龚浩被清华大学录取。2006年,平中在高考中再创佳绩,学生孙瑞、周煌被清华大学录取,206名学生上重点大学录取线,460名学生上本科录取线,向校庆六十周年献上了一份厚礼。

2009高考是平罗中学迁入新校区后的首届高考,在高考试题难度突然大幅增加的情况下,平罗中学高考又一次喜获丰收。本科一次

省实验中学教师潘丽的《学科教学经验总结交流》、东北师大教育科学学院副教授王海英的《学习动机激发与维持》的讲座,24日到长春市第十一高中听课,下午进行了交流总结,25日——26日,自费游览了长白山,27日从长春返回。

二、收获与反思

1、学识渊博,言传身教。在这十几天里,给我印象最深的就是风格各异的教授们。他们有的睿智深邃,有的幽默风趣,有的童心未泯,有的文采斐然,有的激情四射。他们学识渊博,讲课纵横捭阖、深入浅出。他们有强烈的现代教学意识,师生互尊互爱,身为权威,各个和蔼可亲,每当课间休息时,教授们都会主动询问这样讲行不行,你们还有什么要求,教授们和我们谈天说地,其乐融融。在这样的环境里,我们得到的是爱护尊敬。想想自己吧,常常抱怨学生没有礼貌,学生的情感世界是一片沙漠。我们身为普通教师抱着师道尊严的观念紧紧不放,路遇学生如果学生不开口,我们是不会主动开口的,和教授们相比,我们不惭愧吗?言传身教,东北师大的教授们用自己的行动教会了我们什么是新课程理念下新型的师生关系。

2、优良的传统,注重基础教育。东北师大有悠久的历史,优良的传统,是教育部直属师范院校中关注基础教育工作做得最好的一所高校。东北师大的教授们绝不是只在象牙塔里研究学问的学究,他们的办学特色就是关注发展基础教育,长期下基层搞调研,从幼儿园到小学到初中到高中,每一个阶段都有专家团指导把关,教师们在工作中遇到的困惑疑难随时都能得到专家们的指点。这样的一条龙办学方

式,使得师大的附小附中的教学质量遥遥领先。他们不仅办好自己的附小附中,他们还引领东三省,使得东北军威震全国。现在全国各地的学校纷纷到东北师大学习取经,接受培训。

看看我们的教育,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永远是鸡犬之声相闻老死不相往来,铁路警察各管一段,幼儿园、小学、初中的老师不知道高中教育的终极目标是什么,只是按照自己教学阶段的目标去教学,没有站在更高一层去思考去教学的能力。学生到了高中,不会拿笔的、不懂笔顺的、没有语法知识的、不会读课文的、不会概括段意的比比皆是,让我们高中语文教师哭笑不得,不知道这些学生们在小学初中都干了什么,什么任务都落在了高中教师的身上。希望领 导们能像师大一样,派一些专家对基础教育层层把关,互通有无,切实抓好基础教育。

三、对教学方式的再认识。自进入新课程以来,我有很多困惑,为什么老师精彩的讲解成了罪过?为什么评优质课时学生活动的多就是好课?老师不作为为什么无人敢管?通过十几天的学习,我的困惑得到了解答。教学方式、手段如果脱离了教学内容,就不存在好不好的问题。比如说,飞机、火车、自行车、老牛车,这几个交通工具哪个好?离开了人的需要,就无所谓好坏。对于晕机晕车的老奶奶来说,上了飞机火车就会要了她的命,飞机火车对她来说就不好,相比之下,老牛车就很好。同样的道理,我们评课时常常不管教学内容的难易,学生活动多了就好,少了就别想得奖,这不是很可笑吗?可是这样可笑的做法我们一坚持就是好几年。如果这一课的教学内容很深,靠学

生是不能解决问题的,那老师一讲到底就是就是最合适的。我们听的台湾语文教师崔蕊的课,就是一讲到底的,讲得非常精彩深刻,教学效果很好。教学手段方式应根据教学内容来确定,决不能脱离内容来说它的好坏。

四、灵活的管理奖励机制。师大的管理是灵活有序的,教授们上完课都会有学生的评价,评价好的下学期继续任教,评价差的在家待岗;评价好的代课的机会就多,收入也多,评价差的收入就少。我们现在的管理是平均主义,不管受不受学生欢迎,补一节课都是30元,认真备课的是30元,稀里糊涂混一节课的也是30元,这样的管理就是奖懒罚勤,时间长了谁还会认真上课?

总之,收获很多,不能一一言表,略述陋见,不胜惭愧。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u3qr.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