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积和体积单位》的教学设计

更新时间:2023-08-05 20:45:01 阅读量: 实用文档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体积和体积单位》的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使学生感悟体积的空间观念,建立体积概念,掌握常用的体积单位的意义;学会用体积单位来描述物体的大小;能合理估计物体的体积的大小。

通过学生的观察思考、交流探究等学习活动,让学生在经历物体体积概念的形成过程,体验和感悟空间观念。 让学生在学习活动中学会学习,获得成功的体验,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建立学生的学习自信心。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形成体积的概念和掌握常用的体积单位。 教学难点:形成体积概念。

三、教学准备:

教具:一个玻璃杯,里面盛五分之二体积的水,若干石块;1立方分米和1立方厘米的正方体模型,三条长1米的正方体框架条;一个长方形、一个长方体;一个自制的体积为8立方厘米的正方体。

学具:软体能砌下来的蔬菜、豆腐或橡皮泥等物体,一把小刀。

四、教学过程:

(一)、预习:知识过渡迁移

谈话:同学们,我们学习图形,从小小的一个点----线------面-----体,点构成线后线段有长度,线围成面后有大小,而面与面为成了什么??(体)对了,围成了体,体也有它的什么?(大小)体的大小是什么?怎么来表示体的大小?它的单位是什么?这些同学们都了解吗?能说一说吗?(在学生谈自己的观点的时候,老师鼓励学生表达)看来同学们真的是长大了,很多知识在老师未讲授之前已经有了自己的一些认识,这点很棒。

今天,我们就将同学们对体积和体积大小的认识来做一次全面系统的学习,将自己的认识进一步完善和扩充,好吗?(板书课题:体积和体积单位)

(二)、预习与互学 《体积的概念》

1.由教材的《乌鸦喝水》的故事引入,提问:乌鸦是怎样喝到水的?

演示:拿出一个盛有2/5杯水的透明杯,再拿出准备好的小石块若干,请一名同学上台演示乌鸦喝到水的过程。其

他同学仔细观察,当石子放入水中后,水面会有什么变化? 讨论:水面为什么会上升?(因为石头把水推上去了,为什么能推上去?因为石头把下面的位置占了,那个位置叫什么?用一个准确的词来表示是?-----空间)

1b、对比突出什么是空间(老师拿出一个长方形和一个长方体,对比两种图形。)

师:请同学们观察,长方形放在地上,它占了地的什么?(面积)长方体呢?长方体除了占地的(面积)以外还占了什么?(地面上空的大小)对了,除了地面的大小以外还有空中的这一部分,那么这一部分就是我们所说的----空间。 1c、引出体积概念。

通过刚才的比较,我们发现,物体都会占空间,大家举例说一说物体占空间的现象。同学们举的这些例子中老师取出两个楼房和桌子,大家比较一下这两个物体所占的空间有什么不同?(一个大一个小)不错,这也就是说物体所占的空间有大小之分,我们把这种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就叫做物体的体积。

请同学重复一遍体积的概念,请一名同学板书: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叫做物体的体积。

2.继续探索学习常用体积单位,深化理解物体的体积概念。互学并展示:《体积单位》

2a、比较两种体积大小差异大的物体。

师:“物体占空间多,那个物体的体积就大,物体占空间少,那个物体的体积就小。”

师:“拿出你们的书包或新华字典,摸一摸它们的大小,感觉一下自己书包或新华字典体积的大小。”

师:“想一想,你能用手比划着告诉你的同桌,你的书包或字典有多大吗?试一试。”

学生活动后,点同学分别到讲台上比划着告诉大家自己的书包或字典的大小。

2b、比较两种体积大小接近的物体。

老师拿出一个体积为8立方厘米的正方体和一个和它体积非常接近的石块,比较两个的体积谁大谁小。 3c、引出体积单位。

师:你们知道他们的书包有多大了吗?字典具体是多大吗?刚才这两种体积非常近似的物体他们的体积大小又怎么表示呢?还有高大的楼房、山脉,细小的黄豆粒等,所有物体的体积大小的区分除了数字的大小以外,还有一个很重

要和关键的量,是什么?------体积单位。

(1)、通过长度、面积单位引出体积单位。

咱们学过的常用的长度单位有:毫米、厘米、分米、米、千米。

面积单位有:平方毫米、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等。

那么体积单位有哪些呢?大家打开书到第39页,看看,再告诉大家。

通过大家的汇报师板书:立方厘米、立方分米、立方米。

(2)、认识立方厘米(cm³)

A:出示一立方厘米的正方体模型,让大家观察、感知1立方厘米的体积有多大。

B:从书本中找到描述1立方厘米的话,画出来再读一遍。 C:用橡皮泥或者蔬菜、或软体的食物(如豆腐)砌出1立方厘米大小的部分。选几位同学的成果全班展示。 D:估一估自己的橡皮有多少立方厘米、香皂的体积。

(3)、认识立方分米(dm³)

老师拿出1立方分米的正方体教具,方法同上,先让学生从书本中划出概念,再读一读,接着举出身边近似于1立方分米的物体,用手比划一下1立方分米有多大。

(4)认识立方米(m³)

通过前面两种体积单位的学习,大家能不看书用自己的话说一说怎么样的体积是1立方米的体积吗?(变长为1米的正方体的体积为1立方米)大家说的很好,那么老师这里有一些一米长的线段,谁能帮老师搭建一个正方体?

大家说一说,体积单位都是什么?(都是立方什么、立方什么)

(5)回到之前的问题。试一试估计一下身边物体的大小。” 师:同学们现在学了体积单位,那么你们能告诉老师刚才拿出的物体小正方体和一个石块还有新华字典、书包的体积有多大吗?

学生交流尝试用体积单位描述身边物体的大小。

(三)、引导学生反思整理,形成体积概念。

师:“通过今天的学习你知道了哪些知识?哪些知识你觉得很重要?通过今天的学习你能解决生活中的哪些问题?你还想知道有关体积的哪些知识?在今天的学习中,你最感兴趣的学习活动是什么?”

(四)、反思:引导学生进行反思性学习应该引起教师的关

注,反思整理让学生理清所学知识,感悟学习过程,体会学习方法,积累学习经验。同时在学习反思中,也让学生体验到学习的乐趣,增加学生的学习自信心。〕

(五)、 练习:

师:“课后,同学们也可以做一个棱长是1分米的正方体和一个棱长是1厘米的正方体,比较一下1立方分米和1立方厘米的大小。我相信同学们的课外学习会比课堂上更认真,更投入,会有很多发现和收获。”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ug3m.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