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民国历史年表 - 图文

更新时间:2023-03-08 09:33: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中华民国历史年表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重定向自中华民国历史年表) 跳转到: 导航、 搜索 中华民国继清朝之后于1912年至1949年其间统治中国大部分地区,在1945年从日本接管并开始统治台湾,1949年之后退出中国大陆,实际管辖台湾、澎湖及金门、马祖、东沙群岛和南沙的太平岛等岛屿。有关台湾的政治现况及主权归属争议,请参见台湾政治、台海现状、台湾问题、两岸关系等条目。 [编辑] 大陆时期 [编辑] 1911年-1919年 ? ? ? ? ? ? ? ? ? ? ? ? ? ? ? ? 1911:辛亥革命也称武昌起义 1912:中华民国成立(民国元年),孙中山任临时大总统,临时首都设于南京 1912:溥仪退位,袁世凯于北京就任第二届临时大总统 1913:宋教仁被杀,南方省分发动二次革命失败,袁世凯就任第一届大总统 1914:第一次世界大战(1914-1918)起 1915:袁世凯称帝,改国号为中华帝国,蔡锷等发动护国战争 1915:陈独秀创《青年杂志》 1916:袁世凯死,黎元洪任总统,段祺瑞任国务总理 1917:府院之争,张勋拥溥仪復辟失败,孙中山广州建大元帅府护法 1917:吴稚晖编《国音字典》 1917:毛泽东于长沙设新民学会 1918:鲁迅发表小说《狂人日记》。诗人苏曼殊逝 1918:中国科学社迁回国内,设在南京高师 1919:五四运动,蔡元培辞北京大学校长职,上海发起中国首次大规模罢工 1919:中华革命党改组为中国国民党 1919:北洋政府曹汝霖遭弹劾免职 [编辑] 1920年-1929年

? 1920:爆发京国之争,教育界做出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的决议,在学校推广新国语 ? 1921:学衡社成立 ? 1921:郭沫若和郁达夫合办创成社 ? 1921:严复逝 ? 1921:孙中山到广州重建军政府,称“非常大总统”、中国共产党成立 ? 1921:外蒙古建立亲苏的郡主立宪政府,并宣布独立,而国民政府未予承认并发布声明予以谴责。

- 1 -

? ? ? ? ? ? ? ? ? ? ? ? ? 1922:胡适推行白话文运动 1922:伍廷芳逝 1922:刘伯明逝 1923:孙中山到广州三建军政府,准备联俄容共 1924:国共第一次合作(联俄容共) 1924:黄埔军校设立 1925:孙中山逝,广州国民政府成立,国立东南大学校长郭秉文被免除 1926:国民政府北伐开始 1927:国共第一次合作破裂、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宁汉分裂、中共发动南昌暴动 1927:王国维自杀,著有《人间词话》 1927:筹设中央研究院 1928:东北易帜,北伐完成,全国统一 1929:梁启超逝 [编辑] 1930年-1939年

? 1930:中原大战起 ? 1931:九一八事件,东北三省被占领 ? 1931:国民政府开始实行《建国大纲》的训政时期计划 ? 1931:中国共产党在江西成立中华苏维埃共和国(1931-1937) ? 1932:一二八事变日本攻占上海 ? 1932:满洲国成立(溥仪复辟第二次)(1932-1945) ? 1933:巴金在成都著《家》、《春》、《秋》三部曲 ? 1933:中央将北平故宫重要古物南迁 ? 1933:7月,国民政府指派(江苏常熟今张家港)锦丰人,上海交通大学毕业生陈一白铺筑了澄(江阴)巫(张家港巫山)军用公路,18公里,路基宽9米,1934年1月完工 ? 1933:国联十九国委员会反对承认满洲国,日本抨击国联 ? 1933:福州发生闽变事件,成立“中华共和国”(1933-1934) ? 1934:推行新生活运动 ? 1934:红军弃瑞金,长征(1934-1936)开始 ? 1934:沈从文著《边城》 ? 1934:考古学家黄文弼著《高昌陶集》 ? 1935:共产党遵义会议(毛泽东势力增大) ? 1935:夏鼐等发掘殷墟 ? 1936:国民政府航空委员会成立防空总台,陈一白为防空情报电台总台首任少将总台长,建立崇明、海州、温州、杭州湾外桃花岛、陈钱山、小洋山、大洋山等十个监视台。 ? 1936:西安事变,张学良自此遭软禁 ? 1936:鲁迅逝,章炳麟逝,胡汉民逝 ? 1937:春,国民政府巩固江防,再次由陈一白自江阴要塞向东,经杨舍、福前镇东、东莱、合兴至锦丰,抢筑军用公路。春季测量,盛夏施工,建桥筑基。同时常(熟)十(二圩港)

- 2 -

公路段始筑,43公里,路基宽7米,路面宽3米。1943年1月9日常熟鹿苑公路段试行通车。 ? 1937:国共第二次合作,成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 1937:淞沪会战,8月14日中日首次空战,陈一白指挥侦报日寇情报电讯精确,获八一四空军大捷,从此中国中国抗日战争正式打响 ? 1937:8月15日蒋介石在日记中记道:“倭寇空军技术之劣,于此可以寒其胆矣!”此后国民政府航空委员会秘书长宋美龄提议以后每年8月14日为中国空军节 ? 1937:南京大屠杀 ? 1937:十年建设(1928-1937)结束 ? 1938:中国军队在台儿庄歼灭日军一万余人 ? 1938:4月,对日作战的最高指挥机构——中央军事委员会军令部成立抗日战争期间最高的军事情报机构——军令部第二厅,陈一白将军出任军事委员会特种技术研究室副处长,时任军事委员会委员长的蒋介石在自己的办公室成立日本密电检译总台,授命宋子文外甥温毓庆中将为处长,和陈将军合作主管情报电讯。 ? 1938:武汉会战 ? 1938:国民政府迁都重庆 ? 1939:日军炸重庆、潼关、洛阳、襄阳、西安、宜昌、泉州、成都等地 ? 1939:9月,为纪念淞沪会战中日首次空战八一四空军大捷,国民政府正式下令8月14日为中国空军节。 [编辑] 1940年-1949年

? 1940:8月,香港政府正式邀请中方派员赴香港,代建防空情报系统。陈一白率员赴港,以中央军事委员会军令部第四处名义,建立驻香港第八工作队,从事香港航空情报之侦测工作,对广州、三灶岛、海南岛各地之敌机动态,均有详密之侦报。香港当局还联同中国在广东沿海组织防空情报网。

? 1940:汪精卫于南京成立国民政府,美、法拒绝承认。 ? 1940:蔡元培逝。 ? 1941:9月至1942年4月期间,航委会云南垒允防空指挥部首长陈一白少将指挥侦报日机情报电讯精确,协同陈纳德飞虎队作战,8个月,40多次空战,共计击落日机300多架,陈一白和陈纳德对中国抗战贡献巨大

? 1941:太平洋战争(1941-1945)起。

? 1942:5月1日下午,迫于战事不利,垒允撤退,陈一白将军转赴成都,化名何非光,防空总薹设在西门大街共和里一百四十几号,是一所洋房。陈一白将军继续协同陈纳德飞虎队作战。

? 1942:中国远征军入缅作战起,投入兵力总计40万人,伤亡接近20万人。 ? 1943:中、美、英三盟国在开罗发表对日作战宣言——开罗宣言。 ? 1944:豫湘桂会战。 ? 1944:汪精卫逝。

? 1944:盟军轰炸机首次从成都起飞轰炸日本本土及日军占领区,共1614架次。 ? 1945:抗日战争结束、国共和谈后签订双十协定。

- 3 -

? ? ? ? ? ? ? ? ? ? ? ? ? ? ? ? ? ? ? 1945:中华民国政府在台北中山堂,接受日本投降。 1945:中华民国政府宣布承认外蒙古独立,并随后表示支持蒙古人民共和国加入联合国。 1946:国共内战起。 1946:陶行知逝。 1946:诗人闻一多被杀。 1946:《中华民国宪法》通过。 1947:台湾二二八事件。 1948:蒋介石当选中华民国总统。 1948;金圆券风暴。 1948:冯玉祥逝。 1948:朱自清逝。 1948:蒋介石亲自下令查封上海《观察》杂志和逮捕《观察》工作人员 1949:白崇禧要求蒋介石辞总统,副总统李宗仁代理总统与共产党和谈,和谈破裂。 1949:中华民国先迁都广州,再迁都重庆,接着在不足半月内迁都成都。 1949:台湾省政府主席兼台湾省警备总司令陈诚颁布台湾省戒严令 1949:美军放弃青岛基地,连同国军撤退后,解放军进驻青岛。 1949:广东和广西国军撤往海南岛或越南。 1949:金门古宁头战役 1949:人民解放军包围成都,蒋介石搭机撤往台湾。 [编辑] 在台时期

[编辑] 1949年-1959年

? 1949:中华民国政府迁都台北 ? 1949:推行“375减租” ? 1949:发行新台币,取代旧台币 ? 1950:国军从西昌、云南撤往中缅边界,以及从海南岛、舟山群岛、万山群岛撤往台湾 ? 1950:国军空袭上海市 ? 1950:朝鲜战争(1950-1953)起,美国派遣第七舰队巡弋台湾海峡 ? 1950:傅斯年逝 ? 1950:国军游击队在大陆起事失败,陆续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处决 ? 1950:陈仪在台北被处决 ? 1951:无党籍台南人吴三连于1月7日以65.5%高票当选中华民国首都台北市第一届民选市长 ? 1951:国军反攻云南省十多县市后撤回缅甸 ? 1951:推行“公地放领” ? 1951:日本与美国等48国签订《旧金山和约》,声明放弃对台湾、澎湖的主权 ? 1952:宣布《中苏友好同盟条约》失效,向联合国提出“控苏案”,联合国大会谴责苏联

- 4 -

? ? ? ? ? ? ? ? ? ? ? ? ? ? ? 1952:与日本在台北签订《中华民国与日本国间和平条约》 1952:国军反攻福建南日岛成功,俘在岛解放军后撤退 1953:国军反攻东山岛失败 1953:推行“耕者有其田” 1953:跨越浊水溪的西螺大桥通车 1953:宣布废除《中苏友好同盟条约》,不承认外蒙古的独立 1954:国立政治大学在台复校 1954:东吴大学在台复校 1955:浙江大陈岛军民撤退来台 1955:孙立人事件,孙立人被迫下台,并被软禁 1956:国立清华大学在台复校 1957:五二四事件,美国驻台北大使馆遭群众捣毁 1958:八二三金门炮战 1958:国立交通大学在台复校 1959:八七水灾侵袭台湾中南部地区 [编辑] 1960年-1969年

? 1960:越南战争(1960-1975)起 ? 1960:《奖励投资条例》正式实施 ? 1960:中部横贯公路通车

? 1960:修改宪法临时条款,允许总统得以连选连任 ? 1960:阎锡山逝

? 1960:雷震因“自由中国”杂志案被判刑

? 1961:联合国大会表决并通过决议,接纳蒙古加入联合国,因受美国施压,中华民国并未参加。

? 1962:第一间电视台─台湾电视公司开播 ? 1962:胡适逝世

? 1963:国军飞行员叶常棣驾战机赴大陆执行任务时,战机被解放军击落,叶常棣遭到解放军俘虏

? 1964:麦克亚瑟公路通车 ? 1964:石门水库峻工 ? 1965:美援中止 ? 1965:陈诚逝

? 1966:北部横贯公路通车

? 1966:第一个加工出口区─高雄楠梓加工出口区设立 ? 1966:白崇禧逝

? 1967:台北市升格为直辖市

? 1968:实施国民义务教育自六年延长为九年,初级中学全面改制为国民中学 ? 1968:台东红叶国小少棒队击败甫获世界少棒冠军的日本队

- 5 -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urn3.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