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电一体化专业实训大纲总汇

更新时间:2024-03-25 12:38: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济南铁道职业技术学院

机电一体化专业

2004级实训大纲

2004年6月

目 录

钳工实训大纲 ................................................................................ 2 机械加工实训大纲 ........................................................................ 5 焊工实训大纲 ................................................................................ 8 电工实训大纲 .............................................................................. 11 电子实训大纲 .............................................................................. 13 《机械制图》大作业大纲 .......................................................... 15 《机械设计基础》认知实训大纲 .............................................. 18 《机械设计基础》课程设计大纲 .............................................. 21 《机电设备》实训教学大纲 ...................................................... 23 《机械制造技术》实训教学大纲 .............................................. 26 《液压与气压传动》大作业教学大纲 ...................................... 28 《数控编程与加工》实训教学大纲 .......................................... 31 《机床电气控制》实训教学大纲 .............................................. 33 《可编程序控制器应用》实训教学大纲 .................................. 35 《机械CAD/CAM》实训教学大纲 .......................................... 37 《毕业设计》教学大纲 .............................................................. 40 《毕业综合实习》教学大纲 ...................................................... 42

1

钳工实训大纲

适用专业: 高职机械类专业 学 时 数: 三周 学 分 9

一、实习的性质与任务

钳工教学实习是重要的实践性教学环节,学生在校内实习工厂进行,通过教学实习,培养学生在钳工方面的基本操作技能,为学生参加专业生产实习以及将来从事机械检修工作和其他方面的钳工工作打下必要的基础,同时也为技术基础课教学提供必要的生产实际的感性知识。通过教学实习,应达到以下基本要求:

1.熟悉钳工常用设备及工具的名称,构造,及使用方法,能进行一般工具的刃磨与修整。使用权用这些工具时具有正确的操作姿势和方法。

2.初步熟悉机械钳工的工作内容,掌握其基本操作技能,能制作钳工简单工具。 3.具有钳工安全生产的基本知识。

二、课题及课时分配

课题序号 课题一 课题二 课题三 课题四 课题五 课题六 课题七 课题八 课题九 课 题 内 容 钳工操作基本知识与安全知识。 锉削基本姿势练习。 平面及立体划线练习,示范。 金属锯割——圆钢下料。 金属锉削——平面四方六方加工。 钻孔,攻丝,套丝。 综合作业(一) 综合作业(二) 实做考试,实习总结 总 计 课时分配(天) 1.0 2.0 1.0 1.0 4.0 1.0 1.5 1.5 2.0 15 三、实习内容及要求

课题一、钳工操作基本知识与安全知识。

1.介绍钳工的工作范围及其在机械制造与维修中的地位与作用。 2.介绍实习场地的设备及使用规则。

3.介绍钳工常用工具,量具的结构,使用及保养。

4.介绍实习现场工作制度与安全规则,钳工常用工具,设备安全操作规则,以及如何养成文明生产习惯。

5.钳工基本知识电视录相。

2

课题二、锉削基本知识及姿势练习 1.锉削时的正确姿势与工件装夹。 2.锉刀的选择与保养。

3.用直角尺检查垂直度。要求垂直度在1o的范围内。 4.用钢尺栓查平面度,要求各个方向透光均匀。 5.锉削后的尺寸精度达±0.1mm,表面光洁。 6.锉削废品防止方法及安全技术。 课题三、平面及立体划线练习,示范 1.划线工具的使用与保护。

2.划线前的准备及划线时的安全操作方法。 3.加工工件对所划线的基本要求。 4.工件划线基准的确定和划线方法。 5.划线时的借料和防止废品的产生。 6.轴承座或减速箱箱体立体划线演示。 课题四、金属锯割

1.锯齿粗细的选择及锯条的安装。

2.锯割时的正确姿势,起锯方法及工件的装夹。 3.各种型材的锯割方法及防止崩齿和折断的措施。 课题五、金属锉削——平面、四方及六方加工 1.强化锉削的基本姿势正确掌握。 2.进一步掌握锯割时的姿势及锯缝的校正。 3.钳工工具的熟练应用和量具的正确识读。 4.熟练掌握平面划线的方法。 课题六、钻孔,攻丝,套丝

1.钻头与工件的装夹及钻床操伯与调整,钻削时的安全技术。 2.钻头与所钻孔的中心对正方法及矫正钻偏孔的方法。 3.钻削用量的选择。

4.丝锥,扳牙及攻丝铰手的使用,防止产生废品及防止丝锥折断的方法。 5.攻丝前的底孔直径及套丝前圆杆直径的确定。 课题七、综合作业(一) 内容:制作划线锤

目的:1.提高锉削,锯割,划线,钻孔的技能。

2.提高读图能力及使用量具测量尺寸的能力。

要求:1.表面砂布打光要光洁,曲面与平面相切连接处要光滑。

2.各部尺寸要严格达到图纸所规定的尺寸要求。 课题八、综合作业(二) 内容:制作直角尺或者划规。

目的:1.全面练习所学钳工的基本知识。

2.提高锉,钻等基本技能。

3

3.了解锡焊的基本知识,掌握简单锡焊技术。 要求:1.各部尺寸达到图纸要求。

2.砂布打光的面要光洁。

3.直角尺内,外角角度在远见定范围内。 4.划规铆接后松紧一致,铆接基本知识介绍。 课题九、实做考试 内容:四方配套

目的:1.全面检查所学钳工基本知识。

2.检查所加工工件尺寸,垂直的掌握技能。 3.初步掌握配合的有关技能。 要求:1.全部尺寸按图纸要求。

2.方块在方孔内要能调转360度。 3.配合间隙要小。

四、大纲说明

1、本实训注重理论与实际相结合,侧重实际、实作的教学与练习。 2、为提高教学质量辅以电化教学,以弥补实习时间、内容的局限性。 3、考虑到专业的不同,本大纲教学内容可有所侧重。 4、本实训可结合《钳工职业技能鉴定考核》进行。

4

机械加工实训大纲

适应专业: 高职机械类

学 时 数: 两周 学 分 数: 6

一、实训的性质与任务

本实训是高等职业技术学院机械专业的一门实践教学课程,它的任务是对学生进行机械加工技术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训练,使学生具备一定的机械加工实际操作能力,为学生进一步学习专业知识和职业技能鉴定打下基础。通过机械加工实习使学生达到如下要求: 1、掌握机械加工基本操作安全知识。

2、掌握机械加工基本操作方法及机械设备的维护保养。

3、掌握了解加工外圆、端面、切槽、圆锥面、特型面、钻孔、车内空、滚花、、车螺纹等基本操作技能。

4、熟悉和了解铣床、刨床、磨床、镗床的基本知识及操作方法。

二、课题及课时分配

课题序号 课题一 课题二 课题三 课题四 课题五 课题六 课题七 课题八 课题九 课 题 内 容 机械加工入门安全知识 车床的基本操作技能 车外圆、端面的基本操作技能 车槽、切断的基本操作技能 车圆锥体面的基本操作技能 车特型面及滚花的基本操作技能 复杂工件装夹的基本操作技能 其他主要机械加工设备的原理及操作方法 综合考试 总 计 课时分配(天) 0.5 1.0 1.0 0.5 0.5 0.5 0.5 5.0 0.5 10 三、实习内容和要求

课题一: 机械加工入门知识 1、实习的目的与任务 2、车床概述、操作知识 1)车床的安全操作知识。

2)车床(C616、C620)的基本构造及组成部分、传动系统、加工范围。 3)车床的润滑方式及维护保养。

5

课题二:车床的基本操作技能 1、基本操作知识

1)了解车床各种手柄的名称及用途。 2)讲解车床的基本操作程序。

3)学生手动练习大中小拖板基本操作技能。 2、常用量具的原理及使用方法。

1) 讲解常用量具的使用方法及维护保养。 2)学生练习测量工件。

课题三: 车外圆、端面的基本操作技能 1、车床刀具

1)讲解车刀的种类用途及如何选择刀具。 2)了解车刀的正确安装。 2、加工外圆端面的操作知识

1)了解怎样选用外圆车刀、端面车刀及装夹。 2)讲解加工外圆、端面的操作方法。 3)学生练习车削外圆、端面。 3、讲解轴类零件的加工方法。 课题四:车槽、切断的基本技能 1、讲解车槽、切断的基本知识及方法。 1)了解怎样选择刀具及安装。

2)讲解在车槽、切断加工中基本知识操作方法。 3)学生练习车槽、切断的基本知识。 课题五:车圆锥体、面的基本操作技能 1、讲解加工圆锥体的计算方法。

2、讲解加工圆锥体常用车刀的选择与装夹。 3、讲解加工圆锥体的基本方法。 4、学生练习加工圆锥体。

课题六:车特型面及滚花的基本操作技能 1、特型面的加工操作方法

1)讲解车特型面的主要特点及常用刀具的选择。 2)示范加工特型面的方法步骤。 3)学生练习加工特型面的基本操作方法。 2、滚花加工基本操作方法 1)讲解滚花刀的主要特点及安装。 2)讲解滚花加工的基本知识。 3)教师示范滚花的基本操作方法。 课题七:复杂工件装夹的基本操作技能 1、复杂工件的装夹方法

1)讲解车床上常用夹具的种类及用途(三爪卡盘、四爪卡盘、花盘)。

6

2)了解如何正确选用夹具及安装。 3)讲解复杂工件的装夹矫正方法。 4)学生练习装夹工件。

课题八:其他主要机械加工设备的原理及操作方法 1、刨床与刨削

1)了解牛头刨床的组成部分,熟悉牛头刨床的加工方法。 2)讲解工件在刨床工作台、平口钳上的装夹及校正方法。 3)掌握平面(含斜面)的刨削方法。 2、铣床与铣削

1)了解铣削加工的基本知识。

2)了解万能卧式铣床的主要组成部分及作用。 3)讲解与示范。 4)铣槽(主要是键槽)。 5)铣等分零件。 3、磨床与磨削 讲解与示范

1)了解磨床的种类及用途。

2)了解平面磨床、外圆磨床的结构、工件的装夹、砂轮的安装及磨削运动。 3)了解磨圆、内孔、端面、平面的加工方法。 4、镗床与镗削 1)了解镗床的结构。 2)讲解与示范镗床的用途。 课题九:综合考试

1、通过考核加工工件与理论试题,考核学生对车床操作技能的掌握程度和其它机床的了解程度。

2、写出实习总结。 3、成绩评定

教学实习成绩按优、良、及格和不及格记入学生成绩册。

四、大纲说明

1、本大纲根据高职机电类专业教学计划制订的。

2、为提高教学质量,在实训过程中辅以电化教学,以弥补实训时间及条件的不足。 3、本实训可结合《机械加工职业技能鉴定考核》进行。

7

焊工实训大纲

适用专业: 高职机械类各专业 学 时 数: 一周 学 分 数: 3

一、实训的性质和任务

焊工技能实训是高职机械类各专业的一门实践课,其主要内容为金属焊接与切割的有关专业知识和实作技能训练。通过教学和实训,应使学生达到下列要求: 1、掌握各类焊接生产操作的安全技术 。

2、在课堂教学的基础上,对各类焊接设备、工具和辅助设施进行实际了解,并熟练掌握安全设备保管、使用方法。

3、熟练掌握手工电弧焊和氧乙炔气焊的初级焊接技术;一般性了解氩弧焊接、电弧气刨和CO2气体保护焊的操作技术。

4、熟悉焊接工艺基本知识,正确确定焊接规范。 5、掌握焊接检验的基本方法和要求。

6、能够合理使用和保管常用工具、夹具。掌握辅助性操作的方法和技巧。 7、通过学习和训练,有助于学生顺利通过焊接操作的国家职业技能鉴定。

二、实训内容及时间分配

课题序号 课题一 课题二 课题三 课题四 课题五 课题六 安全技术教育 电焊基础知识 手工电弧焊基本技能操作练习及考核 其他熔焊加工方法 气焊的基本知识 气焊与气割基本技能操作练习及考核 总 计 内 容 时间分配(天) 0.5(含考试) 0.5 1.5 0.5 0.5 1.5 5.0 三、实训的内容和要求

课题一、安全技术教育 1、电焊部分

(1)电焊工应该具备的安全用电常识及用电安全操作常识; (2)电焊工劳动保护用品的穿着、佩带要求; (3)焊机、焊钳的安全使用要求;

8

(4)操作者防止触电伤亡事故的有效措施; (5)个人劳动卫生的保护准则和方法。 2、气焊部分

(1)气焊工应该具备的安全生产常识、开关气瓶、焊割具的安全操作常识; (2)气焊工劳动保护用品的穿着、佩带要求; (3)气焊设备、工具及辅助设施的安全使用要求; (4)回火的应急处理方法和防止的有效措施; (5)个人劳动卫生的保护准则和方法。 课题二、电焊基础知识

1、电焊常用设备的构造、性能和使用方法。 2、手工电弧焊的技术要求。

3、普通碳素钢的中、厚钢板三种主要坡度的加工;平面焊双面成型平焊及立焊。 4、普通碳素钢板--钢管T型接头平焊、水平转动焊。 5、Q235角钢的连接平焊、横焊和立焊。 6、焊接接头的检验方法和质量评定规定。 课题三、手工电弧焊基本技能操作练习及考核 1、会使用交流电焊机和直流电焊机。

2、熟练掌握引弧、运条、灭弧基本方法;并进行平焊、横焊和立焊。 3、进行3mm厚普通碳素钢、不开坡口单面对接平焊的练习及考核。 课题四、其他熔焊加工方法 1、氩弧焊设备和焊接工艺。

2、CO2气体保护焊设备和焊接工艺。 3、埋弧焊设备和焊接工艺。

4、碳弧气刨的加工特点,适用范围和基本操作。 课题五、气焊的基本知识

1、气割、气焊常用设备的构造、性能和使用方法。 2、手工气焊与气割的技术要求。

3、厚度10毫米以下普通碳素钢板的氧乙炔气割。

4、厚度1毫米以下普通碳素钢板的氧乙炔气焊或氧气—石油液化气气焊。 5、直径8毫米的常用铜管的氧乙炔气焊或氧气—石油液化气气焊。 6、 气焊与气割检验和质量评定方法。 课题六、气焊与气割基本技能操作练习及考核 1、正确检验和连接气焊与气割设备及工具。 2、正确掌握气阀的开闭和火焰的调整。 3、掌握手工气焊和气割的基本技能。

4、进行1mm厚薄钢板氧——石油液化气焊接。 5、进行3mm厚薄钢板氧——石油液化气气割。 6、对上述气焊与气割技能进行考核。

四、大纲说明

9

1、本实训与《金属工艺学》课程教学结合进行。

2、本实训注重理论与实际相结合,重在实践,有利于理论教学的开展。 3、本实训可以结合《焊工职业技能鉴定考核》进行。

10

电工实训大纲

适用专业: 高职近电类专业 学 时 数: 一周 学 分 数: 3

一、实训的性质与任务

本实训是高级职业技术学校机电、计算机专业的一门实践性教学课程。它的任务是对学生进行电工技术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训练,使学生具备一定的电工实际操作能力,为学生进一步学习专业知识和职业技能,为参加电工职业技能鉴定考核打下的基础。通过电工实训,使学生达到以下基本要求: 1、掌握电气安全技术知识。 2、掌握基本工具的使用

方法, 常用电工仪表的使用与维护方法。 3、掌握照明电路的配线接线方法。 4、掌握常用低压电器的

结构特点,电机控制线路的接线方法。

二、课题及课时分配

课题序号 课题一 课题二 课题三 课题四 课题五 电工照明配线 常用低压电气知识及电气试图 点动与连续运行控制线路配电板的配线及安装 接触器连锁正反转控制线路配电板的配线及安 合 计 课题内容 安全用电和基本操技能 课时分配 1 1.5 0.5 1 1 5天 三、实训内容和要求

课题一、安全用电和基本操作技能 1常用工具、量具和电工仪表的使用与维护

(1) 基本工具的使用和保养 (2) 常用量具的使用和保养 (3) 常用电工仪表的使用和维护 2导线的连接

11

(1) 连接方法 (2) 接连要求 课题二、照明电路的配线安装 1基本知识

(1) 白织灯的工作原理 (2) 日光等的工作原理 (3) 电度表的工作原理 (4) 车间照明电路的要求 2线路的安装步骤和方法

(1) 配盘要求 (2) 配盘步骤

(3) 线号的标定和接线图的绘制 (4) 电气元件及导线的选用 3照明电路的安装

(1) 两地控制照明电路

(2) 白织灯、日光灯、插座照明电路 (3) 电度表安装电路

课题三、 常用低压电气知识及电气识图 1电气识图

2常用低压电气的基本知识

课题四、 点动与连续运行控制线路配电盘的配线及安装 课题五 、接触器连锁正反转控制线路配电板的配线及安装

四、大纲说明

1、本实训与《电工学》课程教学配合进行。

2、本实训注重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有利于理论教学的开展。 3、本实训可以结合“电工职业技能鉴定考核”进行。

12

电子实训大纲

适用专业: 高职非电类专业 学 时 数: 一周 学 分 数: 3

一、课题及课时分配

课 题 课题一:电子元器件识别及测试 课题二:仪器仪表的使用 课题三:焊接练习 课题四:学习使用面包板进行电路调试 课题五:接触式报警器的制作 课时分配 1天 1天 1天 1天 1天 二、课题内容和要求

课题一:电子元器件识别及测试

1、电阻,电容,电位器等元件的分类,型号,规格标志方法(直标法,色标法等),各类电阻、电容的性能比较、选用常识及简单测试。

2、晶体管元件(二极管,三极管,场效应管)的分类,型号,管脚识别及性能好坏判别 3、集成芯片的识别及简单测试 课题二:仪器仪表的使用

熟练掌握示波器、函数信号发生器、毫伏表及数字万用表的使用方法 课题三:焊接练习

1.了解各种焊接方法分类,焊接所用材料、工具;掌握手工焊接的方法、步骤及焊点质量要求

2.进行手工焊接练习;较熟练掌握手工焊接方法 课题四:学习使用面包板进行电路调试

掌握面包板的使用方法,练习在面包板上插接与调试电路 课题五:接触式报警器的制作

1.分析掌握电路基本工作原理

2.了解掌握印制电路板的制作方法及组装工艺要求 3.调试报警器电路并完成该电路印制电路板的组装 课题六:人体感应路灯节电控制器的制作(选做)

1.掌握555电路功能

13

2.分析人体感应路灯节电控制器的基本工作原理 3.调试电路并完成印制电路板的组装制作

三.大纲说明

1. 2. 3.

本大纲适用于高等职业技术学校机械类、计算机专业。

本实训旨在培养学生对电子线路的动手操作能力,提高对电子技术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

本实训作为实践性教学,注意培养学生严谨的工作态度和踏实的工作作风。

14

《机械制图》大作业大纲

适用专业:高职机电一体化专业 学 时: 30

一、《机械制图》大作业的性质与任务

“机械制图大型测绘作业”(简称“大作业”)是根据机械制图教学大纲要求安排的为期一周的集中测绘大型作业,是本课程的一个重要教学环节。通过大作业不仅使学生掌握部件测绘的方法,而且可以使学生进一步巩固和掌握所学知识,提高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绘图技能,增强贯彻国家标准的意识,加强实践能力,为后续课程的学习和适应以后的工作打下基础,通过大作业也是对学生学习制图课的一次全面考核。 作业题目:一级正齿轮减速器 Z D 7-6-I 大作业时间安排计划 作业时间:一周(5天)

I—装配型号 6—传动比代号 7—中心距代号 ZD—减速器型号 (ZD为一级圆柱齿轮) 二、《机械制图》大作业时间安排及作业内容见下表:

第一阶段 第二阶段 第三阶段 作业内容 测绘、绘制零件草图 根据草图和示意图绘制装配图 根据装配图及修改后的零件草图 绘制主要零件的工作图 作业用纸 计算纸A2 2张 计算纸A3 3张 绘图纸A1 1张 绘图纸A2 1张 绘图纸A3 1张 封面纸A3 1张 计算纸A2 2张 共 计

测绘用整套图纸 计算纸A3 3张 绘图纸A0 1张 5天 0.5天 时间 1.5天 3天 三、《机械制图》大作业的要求

1.在规定时间内(一周),在教师指导下独立完成所规定的全部图纸。

2.图样应做到投影正确,视图选择与配置恰当,尺寸完整、清晰、合理、字体工整(仿

15

宋体),内容完整,图面整洁,符合机械制图国家标准。

3. 件、常用件应符合规定画法及简化画法。

4.作业期间应遵守正常的作息时间,要在教师指定的地方进行大作业。 第一阶段 测绘、绘制零件草图

根据减速器示意图进行分析拆装,绘制下列零件草图。

1.箱体草图 2.箱盖草图 3.从动轴 4.齿轮轴 5.齿轮 6.透盖、闷盖 第二阶段 绘制装配图

根据装配示意图、零件草图及有关标准的结构尺寸绘制装配图。在绘图过程中,应注意检查零件草图中的结构、尺寸是否有错误或不妥之处,有则改之,使零件图结构、尺寸与装配图的一致,零件之间的装配关系协调一致。尺寸标注及零件序号的编写及技术要求要正确,清晰。

第三阶段 绘制零件工作图

1. 制箱体、箱盖零件图 (任选其中之一) 2. 制齿轮轴、从动轴零件图 3. 制齿轮零件图

} 任选其中之一 绘制零件图时,应根据装配图和修改后的零件草图进行绘制。各零件的表达方案由学生根据零件结构、形状自己选择。尺寸标注要做到正确、完整、清晰、合理。

四、《机械制图》大作业使用主要设备清单

1.一级正齿轮减速器 Z D 7-6-I 20套 2.卡尺、直尺20套 3.绘图纸

五、大作业考核办法

任课教师要有大作业记录本,记录大作业中突出学生的表现,作为评定成绩的依据,主要考核以下几方面的内容:

16

1. 出勤情况(占20%)

平时记录出勤,缺勤两次成绩降低一等,缺勤三次成绩为不及格。 2. 独立完成情况(占20%)

根据平时考察进行记录,分出独立完成和基本不可以独立完成的名单。 3. 完成进度情况(占10%)

根据平时考察进行记录,分出按时完成和基本不按时完成的名单。 4. 图面质量(占30%)

根据最后图纸完成的质量情况评分。 5. 答辩情况(占20%)

根据平时提问和最后个别答辩情况进行评定。

六、《机械制图》大作业大纲编写说明

1、本大纲根据济南铁道职业技术学院2004级《机电一体化教学计划》编写。

17

《机械设计基础》认知实训大纲

适用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机电一体化》、《制冷》等各专业的机械设计基础认知实训。

一、《机械设计基础》认知实训的性质与任务

《机械设计基础》认知实训是高等职业技术学院《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机电一体化》、《制冷》等机类、近机类各专业《机械设计基础》理论课全面开讲之前的必须的实践过程。主要实训内容:《机械设计基础》理论课中涉及到的一般机械和常用机构。《机械设计基础》认知实训的设置是为了使学生在全面开讲《机械设计基础》理论课之前,通过实训对《机械设计基础》理论课中涉及到的一般机械和常用机构的内、外部结构;传动关系;运动特点等有一个初步的认知,为学习《机械设计基础》理论课知识奠定物质基础。

学生在认知实训结束后应达到以下要求:

⒈ 熟悉常用机械、常用机构和通用零、部件的基本类型、结构及联接和传动关系等基本知识。

⒉ 了解常用机械、机构和通用零、部件中的常用材料和失效形式。 ⒊ 具有正确拆、装简单机械及传动装置的基本技能。 4.具有测绘和绘制实际机器或机构的能力。

二、课 题 及 课 时 分 配

课题 时间 整车及传动系统 1天 实际机器 1天 齿轮系传动装置 1天 连杆等传动机构 1天 链及其它机构 1天 三、认知实训的内容和要求

课题一 整车及传动系统

本课题介绍了:一部完整机械的组成和结构;机械传动的组成和传动过程。 教学要求:

1. 了解一部完整机械必须的结构组成;

2.了解一部完整机械机械传动的组成和传动过程。

18

课题二 实际机械

本课题介绍了:实际机械(内燃机)中的主要机构其组成、特点和运动关系;常用零部件的组成、特点与常用材料。

教学要求:

1. 了解实际机械(内燃机)中各主要机构(凸轮机构、连杆机构等)的组成、特点和

运动关系;

2.了解实际机械(内燃机)中常用零部件(螺纹联接、弹簧、联轴器、离合器等)的组成、特点与常用材料。

课题三 齿轮系传动系统

本章介绍了:一般机械中常用的齿轮系传动系统(减速器、变速器、行星齿轮传动等)的组成和传动关系;轴毂联接与齿轮的润滑等。

教学要求:

1.了解齿轮系传动的基本形式、组成和传动关系;

2.了解轴系传动零部件的组成与结构;轴系零部件的支撑;轴毂联接与齿轮传动的润滑和密封问题;

3.了解箱体类总成的联接与密封问题;

课题四 带传动、连杆机构、棘轮机构、绳传动等机构

本章介绍了:带传动、连杆机构、棘轮机构、绳传动等机构的组成、传动特点、安装要求等问题;

教学要求:

1.了解带传动、连杆机构、棘轮机构、绳传动等机构的组成、传动特点;

2. 了解带传动、连杆机构、棘轮机构、绳传动等机构的安装要求等。

课题五 链传动及其它机构

本章介绍了:链传动、棘轮机构等其它机构常用机构的组成、特点、传动原理;

教学要求:

了解链传动、棘轮机构等其它机构常用机构的组成、特点、传动原理、运动特性;

四 主要设备清单

1.汽车整车一台;

2.牛头刨床、插齿机实物模型各一套; 3.一级齿轮减速器两台;

4.发动机实物模型一台、压气机实物两台; 5.离合器及变速器两套; 6.旧自行车两台; 7.缝纫机实物五台; 8.原理柜、零件柜各一套。

19

五、大纲编写说明

1.本大纲根据济南铁道职业技术学院机电类专业教学计划编写;

2.本实训对学生的动手能力要求较强,实训要求的内容应尽量开出。根据实验设备数量及学生分组情况可适当调整实训内容;

3.教学法建议:

① 对学生在实训中出现的情况应及时总结、指出,以期达到预期的效果。

② 在实训的中期就应及时的组织检查,以督促和激励学生认真按实训要求完成实训任

务。

20

《机械设计基础》课程设计大纲

适用专业:高职机电一体化专业 课时:30

一、《机械设计基础》课程设计的目的与任务

《机械设计基础》课程设计是高等职业技术学院《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机电一体化》、《空调与制冷》等机类、近机类各专业在《机械设计基础》理论课之后必须的综合练习,是《机械设计基础》课程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实践教学环节。主要设计内容为:包含电动机、一级圆柱齿轮减速器在内的常用传动系统的设计计算。其主要目的是:通过课程设计对《机械设计基础》理论课中涉及到的一般机械的常用机构、常用传动、常用零件等进行综合和设计练习,使学生初步具有对简单机械的设计能力。

学生在课程设计结束后应达到以下要求:

⒈ 熟悉常用机械、常用机构和通用零、部件及联接和传动进行综合和设计计算的程序和方法;

⒉ 初步具备对常用机械、常用机构和通用零、部件及联接和传动进行综合和设计计算的能力;

⒊ 具有正确使用常用工具书、设计资料;正确处理有关设计数据的基本技能。

二、设计内容及时间分配

传动方案、电动箱内外传动零件设计内容 机选择、动力参设计计算 数计算 时间 1.5天 1天 1.5天 0.5天 0.5天 装配草图绘制 零件图绘制 设计说明书

三、课程设计应注意事项

1.指导教师要教育学生明确课程设计的目的,它是《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机电一体化》、《空调与制冷》等机类、近机类各专业在《机械设计基础》理论课之后必须的综合练

21

习,是《机械设计基础》课程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实践教学环节,是培养学生具有独立的设计能力和独立工作能力的一次重要的实践课;

2.学生要在教师的指导下独立完成设计任务。提倡独立思考、分析和解决问题问题反对盲目抄袭、不求甚解;

3.正确处理设计计算与结构设计的关系,要统筹兼顾; 4.正确使用标准和规范;

5.正确处理传承与创新的关系。做到在传承前人的经验和知识的基础上,大力倡导创新,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四、大纲编写说明

1、本大纲根据济南铁道职业技术学院2004级《机电一体化教学计划》编写。

22

《机电设备》实训教学大纲

适用专业:高职机电一体化专业 学 时 数:30

一、课程的性质与任务

本课程是机电一体化专业的一门实践性教学课程。通过拆装内燃机、解体机床变速箱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通过拆装使学生达到以下要求:进一步掌握机床传动系统分析的方法,熟悉一种机床的传动结构。

1、了解机械设备的拆卸规范和要求。 2、了解机械设备的装配工艺及要求。 3、熟悉内燃机的构造和作用。 4、初步掌握内燃机装配和试验方法。 5、了解内燃机简单故障的判断和排 6、了解设备的调试方法

7、了解机床变速箱中轴部件的结构及轴的支承、轴的支承调整、传动元件的联结方式。 8、了解变速操纵机构的类型、结构与工作原理并掌握解体变速箱的操作技能。。

二、课题及课时分配

序 号 1 2 3 4 5 6 7 8 9 内燃机的拆装 安全教育 机床拆装 分析机床 解体机床变速箱、测绘部件简图 清洗、装配 绘制传动系统图 1、内燃机的解体 2、各部件的检查清洗、测量 3、内燃机的组装与试验 14 14 实 训 内 容 课 时 2 演练总结、考核 合计 30

23

三、课程教学内容和要求

一) 内燃机的解体:

1、 进、排气管、气缸盖及气缸垫。 2、 离合器总成,油底壳、机油泵。 3、 拆活塞组和连杆组。 4、 拆气门组。

5、 拆正时齿轮盖及衬垫取出凸轮轴 6、 拆曲轴。

7、 分解活塞、连杆组。

二) 各部件的检查、清洗、测量。

1、 洗检查机体,气缸盖。 2、 洗活塞连杆组,测量各间隙。 3、 检查测量气门组。 4、 检查测量曲轴飞轮组。 5、 清洗、检查、润滑等。

三) 内燃机的组装与试验。

1、装配曲轴。 2、装配活塞连杆组。 3、装配凸轮轴。 4、装配气门组。 5、安装正时齿轮。 6、安装气缸盖。 7、安装机油泵及油底壳。 8、安装进排气管。 9、安装离合器。

10、安装电器设备及各辅助装置。 11、试车调试。 四)机床演练 1、机床的运动分析

24

2、对所解体的机床进行分析,了解机床的组成、技术规格,如各运动的变速级数、变速范围及速度大小。

3、了解体机床变速箱、溜板箱。

4、绘制变速箱、溜板箱装配图,了解变速箱、溜板箱结构。按顺序分别解体。 5、绘部件简图

6、解体过程中,按照解体顺序测绘轴部件和机构的结构简图。 7、装配变速箱

8、对所解体的变速箱、溜板箱进行必要的清洗后,再按要求装配。 9、绘制传动系统图

10、根据测绘的装配简图,绘制机床传动系统图,并进性调整计算。

四、演练主要设备:

序号 1 2 3 4 设备名称 汽油机 柴油机 旧机床 钳工工具 规格 6100Q(旧) 195 C620、C620—1 数量 4 2 2台 四套 五、成绩评定

成绩由考勤、演练能力表现、演练笔记(总结)组成。其中:考勤占20%,演练能力表现占50%,演练笔记(总结)占30%。总成绩分:优、良、及格、不及格四个等级,单独列入学生成绩册。

大纲说明

1、本大纲根据济南铁道职业技术学院2004级《机电一体化专业教学计划》编写,是与《机电设备》课程相配套的实践教学环节。

2、拆装中的测量,测绘、检验等技术参数均只侧重对操作技能进行训练,不强调具体精确度,但要求学生在演练总结中写出。

25

《机械制造技术》实训教学大纲

适用专业:机电一体化专业 学时数: 30

一、实训的性质与任务

本课程是机电一体化专业学生,学习《机械制造技术》课程时进行的一个实践性教学环节。其主要内容是运用所学过的理论知识,进行典型机械零件的加工工艺规程编制。学生通过这次课程实训应达到以下要求:

1、能运用机械制造技术的基本理论,正确地解决机械加工过程中典型零件的定位夹紧、工艺路线的安排、工艺尺寸的确定等问题,从而保证零件的加工质量。

2、通过对机床、刀具及刀具材料、夹具、切削用量等的选择,掌握机械零件的加工工艺规程编制的基本方法。

3、学会查阅和使用各种设计手册及图表资料的方法,掌握与本次设计有关的资料名称、版本、适用范围,并能够做到查找熟练,运用自如。

4、学会根据加工工艺正确选择加工设备,并能根据加工要求合理调整设备,完成相关机械零件的加工。

5、能够根据加工的要求正确选择、磨制刀具。

6、通过一系列的训练,使学生能够熟悉机械加工的一般过程,能够正确的实施机械加工工艺。

二 课题与课时分配 序 号 1 2 3 4 5 课 程 设 计 内 容 熟悉相关加工设备、工艺文件 零件的分析 机床、刀具调整 机械加工与质量检验 考核与总结 合 计 课时 3 3 6 15 3 30

三、实训内容和要求

一、熟悉相关加工设备

1、熟悉BVL20-1车床的结构组成及操作方法 2、熟悉ZXW32A铣床的结构组成及操作方法 3、熟悉相关工具的使用

教学要求:熟悉BVL20-1车床和ZXW32A铣床的结构组成及操作方法。 b) 件的分析

26

1、熟悉设计任务书规定零件的结构 2、根据零件精度要求确定毛坯尺寸 3、确定零件的工序余量 4、确定零件表面加工的切削用量 5、确定加工选用的刀具 6、确定零件加工工艺规程

教学要求:掌握零件工序余量、切削用量及零件加工工艺规程。 三、机床、刀具调整

1、根据零件加工要求调整机床 2、根据工艺要求选用和磨制刀具

教学要求:了解机床调整方法;刀具选用和刃磨。 四、机械加工与质量检验

1、根据确定的工艺规程正确操作机床,完成零件的加工 2、检验零件的加工质量并分析误差产生原因

教学要求:熟练掌握机床的操作;对零件技术要求进行检验并分析误差产生原因。

四、组织与考核说明

组织:

1、以班级为单位,视具体情况分小组进行。 2、由指导老师布置任务、安全教育、并进行指导。

考核:

1、根据学生在平时设计工作中的工作态度、独立工作能力、提问情况,给出平时考核成

绩,此成绩占总成绩的50%;

2、 学生实训结束后的实训报告占总成绩的30%; 3、 学生考勤情况占总成绩的10%; 4、 学生平时纪律情况占总成绩的10%。

综合以上四方面的成绩综合评出优秀、良好、及格、不及格四个档次成绩。

五 大纲说明

1、本大纲根据济南铁道职业技术学院2004级《机电一体化专业教学计划》编写,是与《机械制造技术》课程相配套的实践教学环节。

2、本实训安排在专用周进行。

27

《液压与气压传动》大作业教学大纲

适用专业:高职机电一体化专业 学时数: 30

一、大作业的性质与任务

本课程是机电一体化专业学生学完《液压与气压传动》课程之中进行的一个实践性教学环节。大作业是学生学过本课程后进行理论与实践结合的一次演练训练,通过大作业培养学生对简单机床液压系统的设计计算能力。通过大作业达到以下目的: 2、 熟悉液压系统设计计算步骤; 3、 掌握液压元件选择原则;

4、 掌握液压系统主要技术性能验算方法。

二、课题及课时分配

序 号 1 2 3 4 5 6 工况分析 拟订液压系统原理图 选择液压元件 液压系统主要技术性能验算 绘制夹紧缸装配图和零件图 考核 合计 大作业题目 课 时 4 4 8 6 4 4 30 三、大作业内容和要求

一、工况分析 1、运动分析; 2、负载分析;

3、确定液压缸主要尺寸。

教学要求:确定液压缸结构形式;选择液压缸的工作压力;根据形式和工作压力范围同步进行液压

缸内径、活塞杆直径、液压缸实际有效面积的计算;按最低速验算液压缸的有效面积。

二、拟定液压系统原理图 1、确定调速方法;

28

2、确定供油方式; 3、确定换向方式; 4、确定工作进给油路; 5、确定快进转工进方案; 6、绘制液压系统图。

教学要求:绘制各油路图:根据各油路组成合理适用的液压系统图。

三、选择液压元件 1、液压泵; 2、控制阀; 3、油管; 4、油箱。

教学要求:学习液压液压元件的选用原则。

四、液压系统主要技术性能验算 1、油管压力损失; 2、阀类元件的压力损失; 3、校核初选电动机的功率; 4、液压系统发热校核。

教学要求:学会确定液压系统技术性能验算。

五、绘制集成式液压系统图和电磁铁及行程阀动作顺序表 教学要求:按规定要求进行绘制。

六、绘制夹紧缸装配图和零件图 教学要求:按制图标准进行绘制。

四、成绩评定

1、根据学生在平时设计工作中的工作态度、独立工作能力、提问情况,给出平时考核成绩,此成绩占总成绩的60%;

5、 学生实训结束后的实训报告占总成绩的20%; 6、 学生考勤情况占总成绩的10%; 7、 学生平时纪律情况占总成绩的10%。

综合以上四方面的成绩综合评出优秀、良好、及格、不及格四个档次成绩。

五、大纲说明

1、本大纲根据济南铁道职业技术学院2004级《机电一体化专业教学计划》编写,是与《液压与气压传动》课程相配套的实践教学环节。

29

2、本实训安排在专用周进行。

3、在实施过程中以实现培养目标为目的,注重学生实践技能的培养; 4、以班级为单位,视具体情况分小组进行。

30

《数控编程与加工》实训教学大纲

适用专业:高职机电一体化专业 学时数: 60

一、实训的性质与任务

本课程是机电一体化专业学生学完《数控技术》课程之后进行的一个实践性教学环节。通过对数控车/铣床的操作及模拟编程,进一步加深和巩固课堂上所学的数控加工工艺及编程知识,更加感性的认识到数控机床在结构、操作与工艺方面的优越性,以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及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实训达到以下目的:

1、通过模拟编程掌握数控加工工艺及编程;

2、掌握数控车床、数控铣床的加工操作;

3、掌握程序的传输,通过模拟编程操作,提高学生对数控程序编制、调试的能力和熟练程度。

二、课题及课时分配

序 号 1 2 3 4 实 训 题 目 三英数控车床、CJK6132数控车床的程序编制与模拟加工 三英数控铣床的程序编制与模拟加工 加工中心的程序编制、模拟与加工 考核 合计 课 时 24 16 16 4 60 三、实训内容和要求

课题一 数控车床的程序编制与模拟加工 1、 数控车床的程序编制; 2、 数控车削加工工艺; 3、 数控车床程序调试 4、 模拟加工出满足要求的零件

教学要求:掌握典型零件的数控车削加工工艺编制、程序编制与模拟加工 课题二 数控铣床的程序编制与模拟加工 1、 控铣床的程序编制;

31

2、 数控铣削加工工艺; 3、 数控铣床程序调试 4、 模拟加工出满足要求的零件

教学要求:掌握典型零件的数控铣削加工工艺编制、程序编制与模拟加工 课题三 加工中心编程、轨迹验证与加工 1、铣削加工零件的CAM编程与轨迹模拟; 2、加工中心操作与典型零件的加工;

教学要求:利用CAM软件进行复杂铣削类零件的程序编制、轨迹模拟与编辑调试,了解加工中心的操作与加工特点。

四、成绩评定

1、根据学生在平时工作中的态度、独立工作能力、提问情况,给出平时考核成绩,此成绩占总成绩的40%;

2、学生的编程效率与加工尺寸精度及实训报告占总成绩的40%; 3、学生考勤情况占总成绩的10%; 4、学生平时纪律情况占总成绩的10%。

综合以上四方面的成绩综合评出优秀、良好、及格、不及格四个档次成绩。

五、实训场所及设备

(一)实训场所 数控模拟编程实训室 (二)实训设备

三英2000型车、铣两用数控编程模拟器 三英X2000S数控铣床 三英CK28数控车床 CJK6132数控车床 永进V86加工中心

六、大纲说明

1、本大纲根据济南铁道职业技术学院2004级《机电一体化专业教学计划》编写,是与《数控技术》课程相配套的实践教学环节。

2、本实训安排在专用周进行。

3、在实施过程中以实现培养目标为目的,注重学生动手能力与实践技能的培养。

32

《机床电气控制》实训教学大纲

适用专业:高职机电一体化专业 学 时 数:30

一、课程的性质与任务

本课程是机电一体化专业《机床电气控制与PLC》课程的专用周实训教学环节,通过对常用机床低压电器的认识、典型电气控制线路的布线连接、工作原理的分析。使学生更加感性的认识机床电气控制系统,从而激发学生对学习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及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实践应达到以下要求:

1、熟悉常用机床电器工作原理及在电路中的作用; 2、能看懂常用机床电气原理图并能绘制设备接线图;

3、能按图接线,掌握典型机械设备电气控制线路及其布线过程; 4、具有初步分析和解决常用机械设备电路一般故障的能力; 5、培养学生自学和动手能力。

二、课题与课时分配

序号 1 演练内容 分组,领取演练相应物品 安全教育 常用低压电器结构原理及使用 目的要求 1.了解本次演练目的要求。 2.熟知安全操作规程。 熟悉机床电气控制系统模拟电路板中所用的各种电器元件构造及电路布线规则。 掌握电动机点动与长动控制的原理与区别、接线。 掌握工作台的自动往复运转的控制实现方法原理与接线。 掌握电动机Y-△减压起动控制、接线。 掌握电动机反接制动的控制原理与接线。 检验实训成果 课时 2 2 2 3 实训一 电机点动与长动控制 实训二 工作台的自动往复运转 (电动机的正反转控制) 实训三 电动机Y-△减压起动控制 实训四 电动机反接制动 综合考评(理论动手实作考核) 6 4 5 6 7 6 6 6 2 30 合 计 三、实训场地与设备

33

1、场所:机床电气实训场

2、设备:机床电气接线台:25台 ; 电动机:4台 ;导线若干

四、组织与考核说明

组织:

1、以班级为单位,视具体情况分小组进行。 2、由指导老师布置任务、安全教育、并进行指导。

考核:

1、根据学生在平时实训工作中的实训效果、独立工作能力、提问情况,给出平时考核成

绩,此成绩占总成绩的50%;

8、 学生实训结束后的实训报告占总成绩的30%; 9、 学生考勤情况占总成绩的10%; 10、

学生平时纪律情况占总成绩的10%。

综合以上四方面的成绩综合评出优秀、良好、及格、不及格四个档次成绩。

五、大纲使用说明

1、本大纲根据济南铁道职业技术学院2004级《机电一体化专业教学计划》编写,是与《电气控制与PLC技术》课程相配套的实践教学环节。

2、本实训安排在专用周进行。

34

《可编程序控制器应用》实训教学大纲

适用专业:高职机电一体化专业 学 时 数:30

一、课程的性质与任务

本课程是机电一体化专业《机床电气控制与PLC》课程的专用周实训教学环节,通过对FX1n-40MR系列可编程序控制器及系统软件WIN98PLC,应用软件FXGP/WIN-C的应用,进一步加深和巩固课堂上所学的电器控制理论知识并与传统的继电器机床控制方法相比较,更加感性的认识到可编程序控制器在逻辑控制方面的优越性。通过实训学生应达到以下要求:

1、培养学生集成已学过的知识和技能,如机床电器控制知识、逻辑控制要求及电子电路知识等于一体,编制出所要求的控制程序,连接PLC及控制电器,令学生充分体会到学有所用。

2、通过对几种控制电路的接线及编程,使学生对PLC在工业领域的应用产生初步认识,培养学生对专业的认同感,激发其对后续课程的兴趣。

3、培养学生自学和动手能力。

三、实训内容和基本要求

1、FX1n-40MR系列可编程序控制器的组成,工作原理,基本编程语言及指令的学习。 2、应用软件FXGP/WIN-C的学习,进行相关程序的编制及编辑、传输等。 3、基本编程方法的学习,输入程序并模拟现场控制。

四、进度安排

序号 演练内容 1.分组,领取演练相应物品。 2.安全教1 育。 3.学习指导书相关内容。 2 学习三菱可编程序控制器操作系统的使目的要求 1.了解本次演练目的要求。 2.熟知数控安全操作规程。 熟悉三菱可编程序控制器操作系统的课时 4 用,练习程序的输入、编辑、传输方法。 使用。 掌握用PLC实现电动机的启动、运行、6 3 实训一 电机控制 制动等控制的方法中的程序设计、硬件接线。 2 4 实训二 交通灯控制 掌握用PLC构成交通信号灯控制系统的PLC程序设计、硬件接线。 35

6

5 实训三 邮件分拣机控制系统 掌握用PLC构成邮件分拣机控制系统的PLC程序设计、硬件接线。 用PLC构成闪光灯控制系统的PLC程序设计、硬件接线。 检验实训成果 6 6 7 实训四 天塔之光 综合考评(理论动手实作考核) 合 计 4 2 30

五、实训场所与设备

1、 PLC实训场

2、 设备:FX1n-40MR系列可编程序控制器、FXGP/WIN-C应用软件

六、大纲使用说明

1、本大纲根据济南铁道职业技术学院机2004级《机电一体化专业教学计划》编写,是与《电气控制与PLC技术》课程相配套的实践教学环节。

2、本课程具体实训安排在专用周进行。

3、学生每人一台机器,独立完成实训任务,锻炼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36

《机械CAD/CAM》实训教学大纲

适用专业:高职机电一体化专业 学时数: 60

一、实训的性质与任务

实训是学生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一次演练训练,也是教师检验教学效果的重要环节。通过本次实训使学生在学习了相关理论知识和软件基本应用知识的基础上,深入学习软件各模块的详细功能。并且通过设计实例锻炼学生对软件各功能模块的综合应用能力,从而达到能够熟练运用软件,具有一定的工业产品设计和加工编程的能力。通过本次实训达到以下目的:

5、 熟悉产品数据管理,合理进行文档管理。掌握软件系统环境设定; 6、 掌握软件的草图绘制功能、实体造型功能和曲面造型功能; 7、 掌握软件的曲面和曲线编辑功能; 8、 掌握软件的装配功能和工程图功能; 9、 掌握软件的模具设计功能和电极设计功能; 10、 11、

理解NC编程过程中各刀路轨迹和设置参数的意义,掌握软件的NC编程功能; 具有一定的工业产品设计和NC加工编程的能力。

二、课题及课时分配 序 号 1 2 3 4 5 6 7 8 总计 实 训 课 题 CIMATRON E3系统环境设定 零件实体造型 零件曲线、曲面造型 装配体设计 工程图出详图 电极设计 模具设计 零件NC加工编程 课 时 4 8 12 4 6 6 8 12 60

三、实训课题和要求

课题一 CIMATRON E3系统环境设定 1、系统的安装要求和安装过程; 2、项目建立和文档管理; 3、系统工作环境的设定; 实训要求:

能够根据设计要求合理进行系统工作环境的设定。

37

课题二 零件实体造型 1、零件造型草图绘制;

2、零件实体造型各命令各个选项的详细运用; 3、综合运用各命令进行零件造型。 实训要求:

能够合理运用各种实体造型方法进行零件模型建立。

课题三 零件曲线、曲面造型 1、各种曲线的建立和编辑; 2、各种曲面的建立和编辑;

3、综合运用曲线、曲面命令进行零件造型。 实训要求:

熟练掌握曲线、曲面建立和编辑,合理运用曲线、曲面命令进行零件模型建立。 课题四 装配体设计

1、运用各种装配约束进行装配体设计; 2、在装配体中进行零件的造型和编辑; 3、装配关系分析; 实训要求:

熟练掌握装配体设计和在装配体中进行零件造型的方法。

课题五 工程图出详图

1、工程图中各种视图的建立;

2、工程图图框编辑,尺寸、形位公差、表面粗糙度、文字注解的标注; 3、视图编辑;

4、工程图模板建立。 实训要求:

熟练掌握根据零件三维模型合理生成二维工程图纸的方法。 课题六 电极设计

1、根据零件被加工区域进行电极设计; 2、创建电极模板; 3、电极出图。 实训要求:

熟练掌握根据零件被加工区域的结构进行电极零件设计的过程方法。 课题七 模具设计

1、根据注塑件模型进行模具零件设计;

2、根据塑料零件实物进行零件造型,并进行相应模具零件设计。 实训要求:

熟练掌握根据注塑件模型进行模具设计的过程和方法。 课题八 零件NC加工编程

1、零件加工刀路及刀路参数设置; 2、机械零件NC加工编程; 3、刀路轨迹仿真模拟; 4、后置处理。 实训要求:

能够根据零件的具体结构和加工要求合理选择刀路、设置刀路参数进行零件NC加工编程。

四、实训考核

38

实训成绩的考核根据实训中的表现(成绩比例20%),每个课题的演练过程及结果(成绩比例50%),每个课题的实训总结(成绩比例30%)评出成绩,成绩分优、良、及格、不及格四个等级。

五、大纲说明

1、本大纲根据济南铁道职业技术学院2004级《机电一体化专业教学计划》编写。

2、本大纲与《机械CAD/CAM》课程配合使用。

39

《毕业设计》教学大纲

适用专业:高职机电一体化专业 学 时 数:240学时(8周)

一、课程的性质与任务

毕业设计是机电一体化专业教学过程中最后阶段重要的综合性实践教学环节。它是对学生如何综合运用所学理论知识解决本专业范围内技术问题的一次全面严格训练,通过毕业设计应达到以下目的:

1、学生在教师指导下,根据指定的设计任务,收集资料、研究问题,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独立完成设计任务。

2、通过毕业设计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一定的计算能力,一定的制图能力;初步具备查阅手册,使用国家技术标准的能力以及一定的文字表达能力。。

毕业设计也是对学校教学质量的一次全面检查。通过毕业设计可以检查和发现教学工作中的一些缺点和问题,以便采取有力措施提高教学质量。

二、毕业设计的选题原则

毕业专项实训题目的内容应符合本专业培养目标与业务规格,并体现高职生的培养特色。选题不宜过深。在满足教学基本要求的前提下尽可能选取生产实际题目。设计工作量要适当,既要有理论运用也要有计算和程序设计,有条件的尽可能实际操作与调试。总之既要注意选题内容有适当的难度和完整性又要注意学生能在规定的时间内较好地完成毕业设计任务。

毕业设计题目可在下列范围内选择: 1、 数控加工程序编制及数控机床操作。

2、 典型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文件的制定与加工。 3、 机械CAD/CADM软件应用。

4、 典型设备电气控制系统的设计与改造。 5、 机床改造。

三、毕业设计的主要内容及安排 序号 1 2 3 毕业设计内容 研究设计任务书,熟悉设计目的,收集资料 根据有关设计资料确定总体方案 具体设计、计算、编程(或安装、维修、调试) 周数(周) 1 1 4 40

4 5 实际验证、绘图(或编制规程、流程) 编写设计说明书、答辩 合 计 1 1 8

四、大纲说明

1、本大纲根据济南铁道职业技术学院2004级《机电一体化专业教学计划》编写。 2、在实施过程中以实现培养目标为目的,注重学生动手能力与实践技能的培养。

41

《毕业综合实习》教学大纲

适用专业:高职机电一体化专业 学 时 数:330学时(11周)

一、课程的性质与任务

毕业综合实习是机电一体化专业教学过程中最后阶段重要的综合性实践教学环节,主要安排在校外与本专业对口、生产技术和管理较先进的企业(工厂)进行,通过毕业综合实习应达到以下目的:

1、了解企业生产概况及生产组织和管理的一般情况。

2、了解普通机床、数控机床的使用和机械加工工艺的全过程,获得普通机床、数控机床加工技术人员所需的生产实际知识。

3、了解普通机加工设备及数控设备的安装、调试和日常维护的工作流程与操作规程。 4、了解机床电气与PLC控制的设计与维修等技术问题。 5、了解机械CAD/CAM软件的应用。

6、巩固所学理论知识、促进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培养分析生产现场技术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7、加强学生的劳动纪律观念、社会实践能力,提高学习的自觉性。

二、实习的主要内容(至少选择二项实习内容)

(一)常规机床及切削加工

1、 车床的结构原理、使用、安装与调试,车削加工工艺。 2、 铣床的结构原理、使用、安装与调试,铣削加工工艺。 3、 刨床的结构原理、使用、安装与调试,刨削加工工艺。 4、 磨床的结构原理、使用、安装与调试,磨削加工工艺。 5、 镗床的结构原理、使用、安装与调试,镗削加工工艺。

教学要求:掌握常规机床的使用、结构原理及机械加工工艺的制定;了解常规机加工设备的安装、调试与日常维护。

(二)数控机床的使用及切削加工

1、 数控车床的结构原理、使用、安装与调试,数控车削加工工艺。 2、 数控铣床的结构原理、使用、安装与调试,数控铣削加工工艺。 3、 加工中心的结构原理、使用,加工工艺

教学要求:了解数控机床的使用和机械加工工艺的全过程,获得数控机床加工技术人员所需的生产实际知识。

(三)办公用机电产品的使用与维护实习 1、打印机的使用与维护;

42

2、复印机的使用与维护; 3、传真机的使用与维护;

4、 其它机电产品的使用与维护;

教学要求:熟悉办公用机电产品的使用与维护。 (四)机床电气控制、PLC控制系统实习

1、PLC控制的生产单元(如单台机床)或系统(如生产线)的控制功能; 2、PLC的型号、结构、性能、I/O点数分配及接口安排; 3、PLC控制生产单元或系统的控制流程分析; 4、机床电气控制系统的安装与维修。

教学要求:了解机床电气与PLC控制系统的工作原理、控制过程与安装、维修等技术问题。

(五)机械CAD/CAM软件应用实习 1、AUTOCAD软件应用;

2、CAXA二维绘图、三维实体造型或机械工程师软件应用; 3、CIMATRON等CAD/CAM软件应用。

教学要求:了解常用机械CAD/CAM软件的应用,掌握典型零件的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的一般方法。

四、时间安排

学生毕业综合实习成绩,按以下几个方面综合评定: 1、 实习笔记 2、 实习总结

3、 专项论文或专项报告 4、 实习证明及实习鉴定

毕业综合实习成绩分优、良、及格、不及格四等,单独列入学生成绩册。

五、 几点说明

1、本计划的时间安排是指导性的,学生可根据实习单位的具体情况,调整实习时间和实习内容。

2、以上内容也可在不同的企业内进行。

3、要认真记录实习笔记,并写出单元实习总结。

4、根据个人实习内容,写出代表本人水平的专项论文或专项报告,课题可自行选定。 5、本大纲是根据济南铁道职业技术学院2004级《机电一体化专业教学计划》要求制订的。

43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v338.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