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可靠性测试(机械部分)

更新时间:2023-07-30 02:34:01 阅读量: 实用文档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制订部 门 品保部

文件编号

手机可靠性测试(机械部分)

GXT-***-*** 发行章

版 次

A/0

总 页 14

分页1/14

修订时间

修订内容

版本

修订人

持有部门

受控文件

非受控文件

编制 时间

罗志锋 2009-12-1

确认 时间

审核 时间

批准 时间

※※※

本文件属公司受控文件,任何人不得擅自复印或外传。

※※※

目录

1 2 3 4 5

6

目的………………………………………………………………………………………………………………………4 范围………………………………………………………………………………………………………………………4 定义………………………………………………………………………………………………………………………4 引用文件…………………………………………………………………………………………………………………4 测试样品需求数…………………………………………………………………………………………………………4 测试项目及要求…………………………………………………………………………………………………………4

6.1

机械应力测试………………………………………………………………………………………….….…………………………4 6.1.1 RCA测试………………………………………………………………………….………………………………………..…4 6.1.2 硬度测试………………………………………………………………………….……………………………………………5 6.1.3 附着力测试……………………………………………………………………….……………………………………………5 6.1.4 螺母拉力、扭力测试………………………………………………………………..……………………………………...…6 6.1.5 耐醇测试……………………………………………………………………….……………………………………….…...…6 6.1.6 盐雾测试……………………………………………………………………….………………………………………….……6 6.1.7 手汗测试……………………………………………………………………….………………………..…………………...…2 6.1.8 键帽与硅胶的拉力测试……………………………………………………………….…………………………………...…...7 6.1.9 挂绳拉力测试……………………………………………………………….…………………………………………………..7 6.1.10 天线安装强度测试……………………………………………………………….……………………………………….……7 6.1.11 单机随机振动测试……………………………………………………………….…………………………………….….……8 6.1.12 单机自由跌落测试……………………………………………………………….…………………….………………………8 6.1.13 单机微跌测试……………………………………………………………….…………………………………8 6.1.14 单机滚筒测试……………………………………………………………….…………………………………9 6.1.15 镜片冲击测试……………………………………………………………….…………………………………9 6.1.16 触摸屏划线测试……………………………………………………………….………………………………9 6.1.17 触摸屏点屏测试……………………………………………………………….………………………………9 6.1.18 软压测试……………………………………………………………….……………………………..………10 6.1.19 包装跌落测试……………………………………………………………….…………………………...……10 6.2

寿命测试……………………………………………………………….……………………………………..……10 6.2.1 按键打击测试……………………………………………………………….………………………………...10 6.2.2 翻盖测试……………………………………………………………….……………………………………..10 6.2.3 滑盖测试……………………………………………………………….……………………………………..11 6.2.4 SIM卡测试……………………………………………………………….………………………………..…11 6.2.5 T卡测试……………………………………………………………….……………………………………..11 6.2.6 电池连接器测试……………………………………………………………….………………………………11 6.2.7 电池盖拆装测试……………………………………………………………….………………………………11 6.2.8 手写笔插拔测试……………………………………………………………….………………………………12 6.2.9 I/O充电品插拔测试……………………………………………………………….…………………………..12 6.2.10 耳机插拔测试……………………………………………………………….…………………………………12 6.2.11 振子测试……………………………………………………………….……………………………………...12 6.2.12 喇叭测试……………………………………………………………….………………………………...……12 6.3

环境测试……………………………………………………………….……………………………………...……13 6.3.1 高温储存测试……………………………………………………………….…………………………………13

6.3.2 低温储存测试……………………………………………………………….…………………………………13 6.3.3 冷热循环测试……………………………………………………………….…………………………………14 6.3.4 恒定湿热测试……………………………………………………………….…………………………………14 6.3.5 沙尘测试……………………………………………………………….……………………………………..14 6.3.6 静电测试……………………………………………………………….………………………………..……15 6.3.7 表面温度测试……………………………………………………………….…………………………………15

7

文件历史记录………………..……………………………………………………….…………………………………….15

1. 目的

可靠性测试检验规范的目的是尽可能地验证并发现到由设计,制造或机构部件所引发的机构部分潜在性问题,在正式生产之前寻找改善方法并解决上述问题点,从而使产品质量得到必要的保证。 2. 范围

本规范适用于国信通科技讯息有限公司手机特性测试。 3. 定义

4. 引用文件

GB/T 9286-1998 色漆和清漆漆膜的划格试验

GB/T2423.17-2001 盐雾测试方法 GB/T 2423.1-2001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试验Ab:低温) GB/T 2423.2-1995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试验Bb:高温) GB/T 2423.3-1993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试验Ca:恒定湿热) GB/T 2423.8-1995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自由跌落)

GB/T 2423.11-1997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试验Fd: 宽频带随机振动) GB 3873-83 通信设备产品包装通用技术条件 《手机成品检验标准》 本公司作业指导书

5. 测试样品需求数

总的样机需求为2pcs。

6. 测试项目及要求(标注☆为选测项目)

6.1 初始化测试

在实验前都首先需要进行初始化测试,以保证手机没有存在外观上的不良。如果碰到功能上的不良则需要先记录然后开始试验。在实验后也要进行初始化测试,检验经过实验是否造成不良。具体测试请参见《手机成品检验标准》。

6.2 机械应力测试

制订部 门 品保部

文件编号

手机可靠性测试(机械部分)

GXT-***-*** 发行章

版 次

A/0

总 页 14

分页5/14

6.2.2 表面硬度测试 测试样品: 测试条件: 2台 1.三菱牌铅笔; 2.400 目砂纸; 3.铅笔硬度测试仪; 测试要求: 1. 用铅笔,将笔芯削成圆柱形并在 400 目砂纸上磨平后,装在专用的铅笔硬度测试仪上(施加 在笔尖上的载荷为 500G,铅笔与水平面的夹角为 45°),推动铅笔向前滑动约 5mm 长,共 划 5 条,再用橡皮擦将铅笔痕擦拭干净,检查产品表面有无划痕(划破面漆); 1. 当产品表面有 2 条以下划痕时合格; a) LENS ≥3H b) UV、PU 漆≥2H c) 橡胶漆不作硬度要求,以划痕能以手抚平为 OK 2. 因为表硬度不光与油漆本身有关,与底材也有关,所以当碰到确实无法达到本硬度标准时, 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协商处理;

检验标准:

6.2.3 附着力测试 测试样品: 测试条件: 2台 1.百格刀; 2.3M ref.595 粘胶带;(或者 3M 600,3M 610 胶带); 3.橡皮擦(铅笔上的); 4.立体放大镜,共轴照明,放大 64 倍; 测试要求: 用锋利刀片(刀锋角度为 20°~30°)在测试样本表面划 5×5 个 1mm×1mm 小网格,每一条划 线应深及油漆的底层;用毛刷将测试区域的碎片刷干净;用粘附力不低于(10±1)N/25mm 的胶 带(宽度 25mm 的 3M 600 号胶纸、NICHIBAN CT405AP-24 胶纸或等同,,华为测试使用后者) 牢牢粘住被测试小网格,并用橡皮擦用力擦拭胶带,以加大胶带与被测区域的接触面积及力度; 用手抓住胶带一端,在 60°方向,0.5s~1s 内扯下胶

纸,试验一次,试验后再用 5 倍放大镜检 查油漆的脱落情况。 结果判定:要求附着力≥3B时为合格。未划百格区域不能出现脱落 等级 5B 描述 切割边缘完全平滑,无一脱落 脱落图例 -

检验标准:

4B

在切口交叉处有少许涂层脱落, 但交叉 切割面积受影响不能明显大于 5%

3B

在切口交叉处和/或沿切口边缘有涂 层脱落, 受影响的交叉切割面积明显大 于 5%,但不能明显大于 15%

※※※

本文件属公司受控文件,任何人不得擅自复印或外传。

※※※

制订部 门 品保部

文件编号

手机可靠性测试(机械部分)

GXT-***-*** 发行章

版 次

A/0

总 页 14

分页6/14

2B

涂层沿切割边缘部分或全部以大碎片 脱落,和/或在格子不同部分上部分或 全部脱落, 受影响的交叉切割面积明显 大于 15%,但不能明显大于 35% 涂层沿切割边缘大碎片剥落,和/或一 些方格部分或者全部出现脱落, 受影响 的交叉切割面积明显大于 35%,但不 能明显大于 65% 剥落的程度超过 1B

1B

0B

6.2.4 螺母扭力、拉力测试 测试样品: 测试条件: 测试要求: 检验标准: 2台 1.拉力计; 2.扭力计; 1.用拉力计测试螺母的最大破坏拉力; 2.用扭力计测试螺母的最大破坏扭矩; 1.拉力大于 5Kgf,持续时间 30 秒; 2.扭力大于 1.5Kgf.cm 持续时间 30 秒,;

6.2.5 耐醇测试 测试样品: 测试条件: 2台 1.纯棉布; 2.无水酒精(浓度≥99.5%); 3.500g 砝码; 测试要求: 1. 用纯棉布蘸满无水酒精(浓度≥99.5%),包在专用的 500g 砝码头上(包上棉布后测试头的 2 面积约为 1cm ),以 40 次/分钟~60 次/分钟的速度 ,20mm 左右的行程, 在按键表面来回擦 拭 200 个循环; 2. 每 50 来回查看一下有无异常; 1.对于喷渡件要求表面字体或图案内容仍完整且清晰可认; 2.对于电镀件要求表面不透底(露出底材)时合格;

检验标准:

6.2.6 盐雾测试(适用于五金件、电镀件) 测试样品: 测试条件: 2台 1.盐溶液采用氯化钠(化学纯,分析纯)和蒸馏水或去离子水配制,其浓度为(5±0.1)%(质量百 分比);雾化后的收集液,除挡板挡回部分外,不得重复使用; 2.雾化前的盐溶液 pH 值在 6.5-7.2(35±2ºC)之间;配制盐溶液时,可采用化学纯的稀盐或氢 氧化钠的溶液来调整 pH 值,但浓度仍需要符合条件一的规定; 3.测试温度为 35±2ºC; 4.连续雾化时间为 48 小时; 测试要求: 1.测试前,手机必须进行外观检查,保证手机表面必须干净,无油污,无临时性的保护层和※※※ 本文件属公司受控文件,任何人不得擅自复印或外传。 ※※※

制订部 门 品保部

文件编号

手机可靠性测试(机械部分)

GXT-***-*** 发行章

版 次

A/0

总 页 14

分页7

/14

其他弊病; 2.测试时手机处于关机状态; 3.测试后, 用流动水轻轻洗去手机表面盐沉积物, 再在蒸馏水中漂洗, 洗涤水温不得超过 35ºC; 然后在标准的恢复大气条件下恢复 2 小时; 4.所有正常使用可拆件应该拆开, 单独摆放; 检验标准: 1.手机功能必须正常,外观没有损坏; 2. 电镀件无任何不良.

6.2.7 手汗测试 测试样品: 测试条件: 2台 1 玻璃缸、搅动棒 2、汗液的成份为氨水 1.07% ,氯化钠0.48%,水98.45%(按重要比进行配制)。 用于配置汗液的氨水(分析纯),浓度为25%-28%。 测试要求: 1. 将汗液浸泡后的无尘布贴在产品表面上并用塑料袋密封好,在常温环境下放置24h后。 2. 试验完成后将产品表面的汗液擦拭干净,并在常温环境下放置2h以上后检查油漆的外观,并 测试油漆的附着力。 检验标准: 产品的外观无明显变化,无变色、起泡、油漆脱落等异常,附着力测试达 3B 以上时为合格。

6.2.8 键帽与硅胶的拉脱力测试 测试样品: 测试条件: 2台 1.拉力计及挂绳 2.701 处理剂 3.402 胶水 测试要求: 1. 先将键盘固定住,用夹具夹住一个键粒,以与键盘垂直的方向向外施加拉力,当拉达到 15N (10.0N)时保持 5S 以上 2. 抽取左右功能、红绿、五向键、数字键及侧键中分别抽取 1 个键粒进行测试 1对于连体键盘(没有裙边的键盘),测试拉力为15N,要求硅胶破裂时键帽也不可脱落. 2对于普通盘(有裙边的键盘),测试拉力为10N,要求硅胶破裂时键帽也不脱落. 6.2.9 挂绳拉力测试 测试样品: 测试条件: 测试要求: 检验标准: 2台 1.拉力计 2.挂绳 将手机以坚直方向固定住(固定住机身的下半部),用拉力计施加 50N 的力(逐渐增大),从水 平方向拉吊绳穿孔,当拉力达到 50N 时立即释放。 当拉力小于 25N 时,不允许前后壳张嘴;当拉力在 25N~50N 范围内时,允许前后壳张嘴,但当 拉力释放后前后壳之间要能自动合拢

检验标准:

6.2.10 天线安装强度测试☆ 测试样品: 测试条件: 2台 1.拉力计;※※※ 本文件属公司受控文件,任何人不得擅自复印或外传。 ※※※

制订部 门 品保部

文件编号

手机可靠性测试(机械部分)

GXT-***-*** 发行章

版 次

A/0

总 页 14

分页8/14

2.扭力测试仪; 测试要求: 检验标准: 1.采用拉力计,检查天线安装的牢固性; 2.采用扭矩测试仪对天线的扭矩进行测量; 1. 经 5Kgf 拉力,持续时间 30 秒。天线应无损坏或松脱,移位不大于 0.5mm; 2. 扭矩须大于 5Kgf.cm,持续时间 30 秒。 3. 天线无松脱、折断;

6.2.11 单机随机振动测试☆ 测试样品: 测试条件: 2台 1.振动的频率范围为:5Hz~~~500Hz,分别在 X、Y、Z 轴上振动,每个轴振动 60min

。 10~30Hz,振幅 0.38mm,30~55Hz,振幅 0.19mm,10~55Hz 范围在 X、Y、Z 三个方向每个 30min. 2.ASD(加速度谱密度)为 0.96 ㎡/s2。 测试要求: 将手机关机放入振动试验机试验台上固定夹紧。启动振动台按 X、Y、Z 三个轴向分别振动 1 个小时,每个轴振完之后取出进行外观、结构和功能检查。 检验标准: 手机外观及结构良好,各项功能正常.

6.2.12 单机自由跌落测试 测试样品: 测试条件: 2台 1. 跌落高度: 一般性测试 1.0m,1.2m 对于研发中以及送 CTA 检测的样机或新的部品认证跌落高度为 1.2m,1.5m; 对于显示屏可见面积不小于机壳正面面积 40%或 25cm2 的手机及锌合金壳体手机,跌落高 度为 0.7m。 2.试验表面: 1.0m 跌落在木制的桌面上; 1.2m 跌落在混凝土或钢制成的平滑, 坚硬的刚性表面; 测试要求: 1. 跌落方法: 将手机处于开机状态,插入SIM卡和T卡进行跌落。对于直握手机,进行6 个面的自由跌落 实验,每个面的跌落次数为2 次,每个面跌落之后进行外观、结构和功能检查。 对于翻盖手机,进行8 个面的自由跌落实验;其中一半样品合上翻盖按直握手机的方法进 行跌落,另一半样品在跌正面和背面时须打开翻盖; 对于滑盖手机, 应将一半样品滑开到上限位置。 跌落结束后对外观、 结构和功能进行检查。 2.每次跌落后需要检验手机的基本功能和外观检验; 3.如果发现外观不良,使用照相机把不良点拍成照片; 检验标准: 1.不允许手机表面存在任何程度的爆裂及变形,但允许一定程度上的磨损。对于发生壳离的手 机,如果经过按压可以复位的则在接受范围内。 2.手机内部元器件不能存在松脱或损坏的现象,摇动手机应不会出现任何的异常的响声。 3.电性能测试应合格。

6.2.13 单机微跌测试 测试样品: 测试条件: 2台 1.跌落高度:7cm; 2.试验表面:1.5mm 厚的静电胶垫; 3.总跌落次数为 500 次;※※※ 本文件属公司受控文件,任何人不得擅自复印或外传。 ※※※

制订部 门 品保部

文件编号

手机可靠性测试(机械部分)

GXT-***-*** 发行章

版 次

A/0

总 页 14

分页9/14

测试要求:

1.手机处于开机状态; 2.正、背面跌落 150 次,上下左右跌落各 50 次; 3.每 50 次后进行检验,如果发现外观不良,使用照相机把不良点拍成照片;

检验标准:

1. 手机内部元器件不能存在松脱或损坏的现象,摇动手机应不会出现任何的异常的响声。 2. 电性能测试应合格。

6.2.14 单机滚筒测试☆ 测试样品: 测试条件: 测试要求: 2台 1. 滚筒试验机 1) 将样品设置成开机不插卡状态, 在手机中预存入 5 个电话和 5 条短信息,并将手机时钟设 置为当前日

期时间 2) 将样品放入滚筒跌落试验机为高度 500mm 的箱中,进行 200 次(滚筒转一圈为 2 次)随机跌 落测试 3) 每 20 次对样品进行功能与结构检查,每 100 次对样品进行电性能检查. 4) 滚筒转速:10 次/分钟 5) 对于翻盖手机,应将一半样品闭合为原始状态,一半样品打开到使用位置;对于滑盖手机 应将一半样品滑开到上限位置 1. 手机内部元器件不能存在松脱或损坏的现象,摇动手机应不会出现任何的异常的响声。 2. 电性能测试应合格。

检验标准:

6.2.15 镜片冲击测试☆ 测试样品: 测试条件: 测试要求: 检验标准: 2台 1.冲击试验机; 2.Φ 12mm 的不锈钢球; 1.用冲击试验机, 将Φ 12mm 的不锈钢球,从 0.3m 的高度自由跌落在镜片表面上(将镜片固定 在前壳上),1 个镜片共冲击 10 次; 1.允许镜片上出现有凹坑, 但不允许镜片上有裂纹出现;

6.2.16 触摸屏划线测试☆ 测试样品: 测试条件: 测试要求: 检验标准: 2台 触摸屏测试仪 直径为 0.8mm 的塑料手写笔或随机附带的手写笔 将手机设置为关机状态,在同一位置划线至少 100,000 次,力度为 150g,60 次-70 次/分钟; 触摸屏不应出现电性能不良现象,表面不应有损伤,触摸功能正常。

6.2.17 触摸屏点屏测试☆ 测试样品: 测试条件: 测试要求: 检验标准: 2台 打击寿命测试仪 直径为 0.8mm 的塑料手写笔或随机附带的手写笔 将手机设置为开机状态,并插上充电器,在触摸屏中心位置点击 350000 次,力度为 200g 60 次 -70 次/分钟; 触摸屏不应出现电性能不良现象,表面不应有损伤,触摸功能正常。※※※ 本文件属公司受控文件,任何人不得擅自复印或外传。 ※※※

6.3

寿命测试

制订部 门 品保部

文件编号

手机可靠性测试(机械部分)

GXT-***-*** 发行章

版 次

A/0

总 页 14

分页11/14

3.总测试周期为 50,000 次,2 秒/次; 测试要求: 检验标准: 将手机设置成开机状态,固定在测试夹具上,进行5万次开合翻盖测试。进行到3万次、4 万次、 4.5万次、5万次时进行手机翻盖弹性及功能一次。 50,000 次后,手机外观,结构,功能正常。

6.3.3 滑盖测试 测试样品: 测试条件: 2台 1.室温(20℃~25℃) 2.滑盖试验仪; 3.总测试周期为 50,000 次,2 秒/次; 测试要求: 检验标准: 将手机设置成开机状态,固定在测试夹具上,进行5万次开合滑盖测试。进行到3万次、4 万次、 4.5万次、5万次时进行手机滑盖弹性及功能一次。 50,000 次后,手机外观,结构,功能正常。

6.3.4 SIM 卡装测试 测试样品: 测试条件: 测试要求: 检验标准: 2台 1.使用手工进行测试; 2.总测试周期为 500 次,3 秒/次; 1.装入/拆下 SIM 卡为一个测试周期,每 500 次进行开机入网检验; 1.在规定的测试周期内 SIM 卡装入手机后,开机必须能够辨识 SIM 卡;

6.3.5 T 卡拆装测试 测试样品: 测试条件: 测试要求: 检验标准: 2台 1.使用人工进行测试; 2.总测试周期为 500 次,3 秒/次; 1.装入/拆下 T 卡为一个测试周期,每 500 次进行开机入网检验; 1.在规定的测试周期内 T 卡装入手机后,开机必须能够辨识 T 卡; 2台

6.3.6 电池连接器拆装测试 测试样品: 测试条件: 测试要求: 检验标准: 2台 1.使用手工进行测试; 2.总测试周期为 2000 次,2 秒/次; 将电池反复拆装2000次。进行到1000次、1500次和2000次时检查手机及电池各项功能、及外观 是否正常。 手机及电池卡扣功能正常无变形,电池触片、电池连接器应无下陷、变形及磨损的现象,外观 无异常。

6.3.7 电池盖拆装测试 测试样品: 测试条件: 测试要求: 2台 1.使用手工进行测试; 2.总测试周

期为 2000 次,2 秒/次; 将电池盖反复拆装2000次。进行到1000次、1500次和2000次时检查手机及电池各项功能、及外※※※ 本文件属公司受控文件,任何人不得擅自复印或外传。 ※※※

制订部 门 品保部

文件编号

手机可靠性测试(机械部分)

GXT-***-*** 发行章

版 次

A/0

总 页 14

分页12/14

观是否正常。 检验标准: 手机及电池卡扣功能正常无变形,电池触片、电池连接器应无下陷、变形及磨损的现象,外观 无异常。

6.3.8 手写笔插拔测试 测试样品: 测试条件: 测试要求: 检验标准: 2台 1.室温(20℃~25℃) 2.手工测试,总测试周期为 2,000 次,1 秒/次; 将手机处于开机状态,笔插在手机笔插孔内,然后拔出,反复 2000 次。进行到 1000 次、1500 次,2000 次时检查手机笔插入拔出结构功能、外壳及笔是否正常。 手机笔输入功能正常,插入拔出结构功能、外壳及笔均正常。

6.3.9 I/O 充电口插拔测试 测试样品: 测试条件: 2台 1.室温(20℃~25℃) 2.插拔试验仪; 3.总测试周期为 3,000 次,1 秒/次; 测试要求: 将充电器接上电源,连接手机充电接口,等待手机至充电界面显示正常后,拔除充电插头。在 开机不插卡状态下插拔充电 2000 次。进行到 1000 次、1500 次和 2000 次时进行中间/结束检查 一次。 I/O 接口无损坏,焊盘无脱落,充电功能正常。

检验标准:

6.3.10 耳机插拔测试 测试样品: 测试条件: 2台 1. 室温(20℃~25℃) 2.电池、充电器 3.插拔试验仪 测试要求: 检验标准: 手机开机状态,把耳机插入耳机孔,再拔出,反复3000次。进行到1000次、1500次、2000次、 3000次时进行中间/结束检查一次。 手机耳机、耳机孔,焊盘无脱落,耳机功能和手机声音回路必须正常。

6.3.11 振子测试 测试样品: 测试条件: 2台 1.室温(20℃~25℃) 2.直流稳压电源 3.或电池、充电器 测试要求: 检验标准: 将手机开机连上稳压电源或插上充电器,进入功测模式,打开手机振动功能,连续振动48h,中 间每隔4h做一次检查,并做好记录 手机振动功能应该正常,不能出现振子坏、人耳听起来有异常等现象。

6.3.12 喇叭寿命测试 测试样品: 2台※※※ 本文件属公司受控文件,任何人不得擅自复印或外传。 ※※※

6.4

环境测试

制订部 门 品保部

文件编号

手机可靠性测试(机械部分)

GXT-***-*** 发行章

版 次

A/0

总 页 14

分页14/14

检验标准:

1. 手机外观及结构良好,各项功能正常,电性能测试合格。

6.4.3 冷热循环测试 测试样品: 测试条件: 2台 按照 GB/T 12610-90 中第 5.2.3 条进行测试。 温度循环次序如下: A) 在温度为-40℃±2℃的低温箱内放置 1H; B) 在温度为 20℃±5℃的常温箱内放置 1H; C) 在温度为 75℃±2℃的高温箱内放置 1H; D) 在温度为 20℃±5℃的常温箱内放置 1H; 要求:各温度间的切换时间小于5MIN,共做12个循环(48H)。试验完成后检查产品表面的 电镀层无起泡、起皮、镀层脱落等不良现象,并测试镀层的附着力及耐磨性合格。 测试要求: 1.手机处于关机状态; 2.必须装入可充电电池; 3.测试结束后,手机拿出环境实验箱后需要在室温下放置 2 小时以上,再开始检验; 1. 手机外观及结构良好,各项功能正常,电性能测试合格。

检验标准:

6.4.4 恒定湿热测试 测试样品: 测试条件: 测试要求: 2台 1.测试温度为 70±2ºC,湿度为 90±3%RH; 2.测试周期为 2 天; 1.手机处于关机状态; 2.必须装入可充电电池; 3.必须等环境试验箱温湿度达到稳定后才放入手机; 4.测试结束后,手机拿出环境实验箱后需要在室温下放置 2 小时,再开始检验; 1.手机功能必须正常,外观没有损坏;

检验标准:

6.4.5 沙尘测试 测试样品: 测试条件: 2台 温度:23±5ºC※※※ 本文件属公司受控文件,任何人不得擅自复印或外传。 ※※※

制订部 门 品保部

文件编号

手机可靠性测试(机械部分)

GXT-***-*** 发行章

版 次

A/0

总 页 14

分页15/14

相对湿度:35

~70% 测试要求: 1.把手机开机,放入装有小麦面粉(约 500g)的塑料袋中(大小:201); 2.把手机的左侧朝下; 3.把塑料袋充气,密封; 4.以每秒一次的速度摇动塑料袋 5 次; 5.变换手机位置,使左侧朝上; 6.摇动塑料袋 5 次; 7.用毛巾擦掉手机外面的粉尘; 8.检查是否有粉尘进入手机; 除了一般的功能不能失效外,粉尘不能进入到 LCD 和 LCD 玻璃之间。

检验标准:

6.4.6 静电测试 测试样品: 测试条件: 2台 接触放电:放电电压设置为:±4KV,选取点:所有露金属件、水平耦合板、垂直耦合板。 空气放电:放电电压设置为:±8KV,选取点:机壳、LCD 显示屏、按键、I/O 口及其它所有 的露孔接缝。 测试要求: 检验标准: 试验时要求手机处于呼叫状态。 对每个选取点放电 10 次,每秒 1 次。 接触放电及空气放电过程中不允许 EUT(受测手机)呼叫中断及出现其它异常的现象。试验后检 查手机的各项功能正常,电性能测试合格。

6.4.7 表面温度测试☆ 测试样品: 测试条件: 测试要求: 2台 环境温度:室温(23±3ºC) 2 小时/测试模式将样机充饱电,并接充电器,置于通话状态。 在 60 分钟的通话过程中(包括实际使用中的各种较差的条件),用热电耦检测样品表面和 内部的温度。将样品置于实际使用中较差条件下的通话状态,探测所有用户可以接触到的表面 的温度,包括移除可拆卸外壳或者电池后的外表面。热电耦被粘在待测点上,并记录温度。要 测试各种模式(模拟,数字等)下的温度,并且比较是否超出规格。 1.使用外接天线,通话 60 分钟; 2.用热电耦测试手机通话过程中各点的的温度(60 分钟),每 30 秒,探测一次温度; 3.记录以下位置的最大温度:SPEAKER 外部,SPEAKER 内部,正面内部,背面外部,正面外 部,背面外部,右侧外部,左侧外部; 4.移除可拆卸外壳和电池后重复步骤 2; 5.允许样机恢复到室温; 6.在所有模式下,重复步骤 1-5。 探测到的最大温度不大于下表要求的温度。 注:下表列出的温度不是设计温度,而是为了避免用户接触产品时烫伤,而规定的最大温度。 根据 CTO 的规定 手机的表面温度不大于 40ºC。 最大表面温度(ºC)

检验标准:

※※※

本文件属公司受控文件,任何人不得擅自复印或外传。

※※※

7.0 文件历史记录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va2m.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