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部审计视角下我国高校教育经费支出绩效审计研究

更新时间:2023-07-30 02:32:01 阅读量: 实用文档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内部审计视角下我国高校教育经费支出绩效审计研究

作者:金秀

来源:《现代营销·信息版》2020年第02期

摘; 要:高校教育经费支出绩效审计涉及到国家、社会和学生的利益,必须进行科学合理的审计。但是在高校内部绩效审计中存在审计部门缺乏独立性、审计人员素质不高、审计评价系统不完善的问题。所以,必须通过提高审计部门的独立性、培养专业化的审计人员和完善评价系统的途径进行高校教育经费支出的绩效审计。

关键词:内部审计;高校教育经费支出;绩效审计

高校教育经费支出绩效审计是通过对高校的教育经费支出的经济性、效率性和效果性进行评价和分析,进而提高资源配置和管理效率,建设可持续发展的资源节约型高校。对高校教育经费支出进行绩效审计,一方面可以优化政府财政支出的资源配置,另一方面可以实现对高校运行的监督,进而帮助高校实现良性发展。

一、高校教育经费支出绩效审计的理论基础

第一,公共产品理论。高等教育不是九年义务教育范围之内的教育阶段,它是培养国家高等人才的教育。高等教育既不属于消费上的私人产品也不属于消费上的公共产品,而是属于兼具私人产品和公共产品的准公共产品。高等教育作为准公共产品,使得高等教育的经费投入的主体是多元的,不仅仅局限于政府的投入,同时还包括社会和学生的投入。

第二,委托代理理论。政府希望高校能够妥善利用资金进行人才的培养,社会希望高校为其盈利,学生希望高校能够为其提供良好的教育。所以,为了更好的体现高校对委托方的负责,进行绩效审计是必要的。

二、高校教育经费支出绩效审计的内容

第一,经济性审计。节约性审计主要强调在保证高校资源的质量和数量的前提下,将成本降到最低,并且坚决杜绝挪用资金的现象。合理性审计强调高校教育经费支出的科学性和合理性,最大限度的提升资金的使用效率。

第二,效率性审计。人力资源的效率性审计。教师作为高校人力资源的核心,对教师群体的人数和知识结构进行审查是人力资源效率性审查的重点;财力资源的效率性审计。高校财力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ia2m.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