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急症救助

更新时间:2023-03-08 17:43:47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什么是儿童急症救助

是指在医护人员和家长到达之前,对受伤或突然患病孩子实施的紧急求助。 目的:避免受伤或患病儿童情况进一步恶化,不能取代常规的医疗救助措施。

一.儿童急症救助概述: 1.常识介绍 怎么拨打120

建立应急卡片,及时更新家长联系方式 了解患特殊疾病孩子的具体情况 2.需要去医院就诊的情况

(1)看上去较虚弱的发热孩子

(2)小于2个月体温高于39°的婴儿 (3)孩子看上去非常不舒服,有病的样子 (4)严重的呕吐与腹泻

(5)可能需要缝针的皮肤切割伤

(6)被动物咬伤后的皮肤破损,皮肤局部红肿

二.情况判断

1.需要拨打120的情况

同一时间有多名孩子受伤或患病,孩子表现异常或意识不清,发烧,同时伴有呼吸或血液循环中任何一项异常呼吸困难,不能说话,皮肤或嘴唇颜色发蓝发紫或发灰,抽动或惊厥,没有反应或反应迟钝头部受伤后出现意识不清,头疼和呕吐等,任何部位严重疼痛,大范围皮肤切割或烫伤,血难止住,孩子出现明显脱水症状,冻伤,中暑,其他任何你认为需要紧急救援的情况

三.救助方法 1.观察现场

要点:了解现场是否安全?有多少人受伤?(不要忽视因伤重无法出声的孩子)大概发生了什么?

搬运方法:拖肩法(怀疑有脊柱损伤的孩子) 环抱法(小婴儿)

脚踝拖拉法(年长儿童) 2.观察评估三要素

外观,呼吸,血液循环(并决定是否需要打急救电话,这个步骤应在15-30秒完成) 外观:清醒度,运动,眼神交流 呼吸:异常呼吸音或姿势鼻翼扇动

血液血液:皮肤颜色苍白,皮肤或口唇青紫,皮肤花纹,皮肤异常粉红色 3.看管其他孩子 4.检查评估五要素

外观,呼吸,血液循环,身体活动及其他可能情况(并决定是否需要打120,以及需要何种紧急救助)孩子身体活动情况,其他情况 5.实施儿童急症救助 6.尽快通知孩子家长

7.与孩子沟通(与接受救助及在现场的孩子,沟通,解释,给安慰;年龄大的孩子学习如何

应对,父母在家安抚)

8.记录(完成现场记录报告)

呼吸困难 1.情况判断

呼吸困难体征,流涎,点头呼吸,鼻翼扇动,深吸气姿势,三脚架姿势,呼吸性喘鸣 2.救助处理

阻塞但意识清楚 婴儿:用手托住婴儿,手臂支撑,背对自己,轻拍背部,婴儿心脏复苏,同上,但面对自己,用指头按压,注意儿童腹部冲击法

感染出血与肿胀

1.常识介绍(感染概念,清洗伤口,消毒,洗手,基本常用预防措施) 2.情况判断(判断是否有组织损伤,开放性损伤会接触血液) 3.救助方法

清洗体液:使用防水手套或纸质毛巾,餐巾纸,抹布,拖把等其他工具擦去体液,尽量用一次性工具,避免消毒和体液流动带来细菌传播

将清洁体液工具放入有塑料袋内衬的容器内便于丢弃 用清洁液清洗物体表面,包括地板,再用水冲洗表面

正确使用消毒液(自配方法:四分之一漂白剂加上四升水,或一汤勺漂白粉加一升水,至少接触物体表面2分钟)

将受到污染的 物品装入塑料袋并用绳子扎好 出血

1.动脉出血,静脉出血,毛细血管出血,不要慌

2.内出血立即打120,开放性伤口(擦伤,水疱,割伤,鼻出血,撕裂伤,截断伤) 3.敷料黏性绑带 情况判断:

1.查看何处出血,哪些皮肤下有积血 2.检查伤口还在出血还是已止血

3.仔细观察外观是否痛苦,情况严重可能内出血征兆 救助方法(开放性伤口)

1.根据标准预防措施将你的皮肤与孩子伤口隔开

2.用手指或手撑压迫出血点止血 通常1-2分钟止血,出血难以控制至少5分钟以上

3.压迫时血液从敷料渗出,不要拿掉敷料,会移除堵住出血点的血凝块,应该再加一块敷料 4.出血还无法止住应压住出血部位所在肢体的止血点,进行压迫止血

5.伤口没有严重污染或碎片,撕裂部分应保持完整,处于原位,截断伤部位应用消毒纱布包好,放在塑料袋中,再放在冰块上,不能直接浸入冰块中 6.出血无法止住或压迫5分钟后在出血应打120 7.根据标准预防措施,消毒物品,擦学

8.伤口严重污染,5年内没有免疫要加强免疫打针

水疱救助

1.用绑带保护水疱,直到水疱损伤愈合

2.对直径大于2.5cm的水疱,请医生处理

3.水疱破开,用水清洗,与开放性伤口方法相同

穿刺伤救助

1.取出较小物体,较大物体让医生处理,不要取出,应用绑带固定,防止伤口扩大 2.将伤口浸泡在干净水中

3.对取出异物的伤口,再用于净水浸泡,后轻松用绑带包扎或不包扎 4.接种破伤风(上次接种大于5年)

鼻出血救助 1.让孩子坐着

2.按标准预防法处理,用拇指和食指夹住鼻子的柔软部分 3.向面部骨头方向轻轻捏住鼻子 4.保持按压姿势5分钟,不间断

5.条件允许用毛巾裹住冰块冰敷鼻子和面部

6.压迫5分钟后,轻轻松开防止流血,再出血再压迫

7.血止住后,让孩子保持至少30分钟安静活动,防止出血 8.避免挖鼻子 9.无法控制打120

肿胀救助

常识(闭合性损伤会引起肿胀) 方法:

1.用毛巾包住冰袋进行冷敷,不能直接接触 2.疼痛时要拨打120

3.用纱布裹住时应把孩子手指脚趾暴露在外,颜色变白且冰凉则要调整

4.排除骨折,脊柱损伤后,抬高受损部位,对于有骨折脊柱损伤,移动即损伤

骨关节,肌肉损伤

1.常识介绍:闭合性骨折,开放性骨折,关节脱落,韧带,肌肉拉伤

2.情况判断:变形,骨折后受伤部位形状改变。开放性伤口,皮肤发生破损 3.触觉过敏,皮肤对触碰过敏 4.肿胀,受伤部分肿大,机体反应 救助

休息,冷敷(受伤处盖一层布,避免过冷刺激)24小时-48小时内每隔2-3小时冷敷一次,时间20-30分钟,长时间直接接触会造成损伤

加压,可用弹性绑带压住受伤部位,限制血液引起更严重肿胀,抬高伤处(可用枕头)

脊柱损伤

救助:1.确保孩子没动也没有人动他2.将儿童送给医院

过敏反应

过敏。过敏原。过敏性休克

情况判断:

1.颜面,嘴唇,喉头水肿 2.喘息,呼吸急促

3.胸闷,眩晕,唇周围青紫

4.恶心呕吐,液涎,皮肤瘙痒,风团块,皮疹 过敏性休克救助

无反应幼儿左侧卧位放置,检查呼吸打120,无呼吸,按呼吸急救进行 意识清醒但呼吸障碍孩子坐位放置

叮咬伤

1.温血动物和人咬伤 少量流血或不流血伤口

皮肤撕裂,咬伤部位挂有撕裂组织 针状或洞状伤口 挤压伤 救助:

1.将孩子和他人从该位置移开,如果咬伤引起严重损伤及大量出血打120,下列情况也要打120.孩子被臭鼬,蝙蝠,野狗及其他哺乳动物咬伤,被行为怪异有可能有狂犬病动物咬伤,不知是否打过疫苗的动物咬伤,伤口很小但怀疑有病毒

2.使用肥皂彻底侵袭伤口,没破皮用肥皂和清水洗,隔纱布冷敷并安慰孩子 3.如果是家养宠物,请与主人联系是否打过疫苗和过期情况

人咬伤

1.用清水或肥皂水仔细清洗伤口 2.伤口破皮或流血(严重),立刻用干净的布敷在伤口上按压,血止住后贴上创口贴,送往医院看是否要缝合,按压不能止血则要立刻采取急救措施

3.不管伤口是否严重都要询问医生,因为感染机率高,感染症状:伤口红肿,肿胀,持续发烧,咬伤处有红色划痕或发热

昆虫叮咬伤

1.叮咬部位疼痛,瘙痒 2.叮咬后皮肤红肿 3.身体不适,似乎生病

4.过敏症状:风团块,严重水肿,皮疹蔓延,呼吸困难,干咳,喘息或气促,呼吸道紧缩感,眼痒,唇眼喉水肿,虚弱或眩晕,心跳加剧,恶心呕吐

轻度咬伤救助

1.移入安全地带避免叮咬

2.去除昆虫残部,用信用卡或手指甲刮去残部刺针。接触毛毛虫残部,可以用有黏性胶带粘去

3.用肥皂清洗叮咬部位并用清水冲洗 4.用纱布隔着冷敷去痛去肿 5.抬高受伤部位高于心脏水平

6.用药(若有药且医生家长同意,抗组胺药物或其他)

7.观察孩子其他反应

蜱叮咬

判断:孩子是否有插入皮肤的蜱以及叮咬部位皮肤突起

救助:用镊子将蜱取出(尽可能贴近皮肤,用力顺着刺入方向将蜱拉出皮肤表面,有阻力时应持续用力将蜱拉出,去除蜱时千万不要用力拧,避免抓断而残部留在皮肤内,不要用拉蜱身体后部,防止其破损感染) 用热皂液和清水清洗咬伤

观察几周看是否皮疹,孩子不适立刻送医 通知家长,以便观察可能反应

蛇咬伤 判断:

1.两个小时的点刺伤(牙痕),相距2cm或只有一个牙痕 2.伤处严重烧灼感 3.迅速水肿

4.皮肤苍白或血泡(6-10小时发白)

5.严重病例伴恶心,呕吐,大汗和全身衰竭 救助1.移开孩子

2.保持孩子镇静,使受伤部位静止,减慢蛇毒传染速度,伤口低于心脏或与心脏同水平,防止全身散布 3.打120

蝎子咬伤

局部疼痛在几分钟内加剧,受伤肢体尚可活动 用肥皂清洗伤口并用清水冲洗,隔纱布冷敷镇痛

水生动物叮咬伤

判断孩子是否有红色风团块,烧灼感,肌肉抽搐 方法:

1.脱离水环境 2.用海水冲洗

3.倒醋在受伤部位直至疼痛缓解

4.用硬物边缘如信用卡或钳状骨针将动物的疏松触须刮去,不要赤手接触须(醋能使刺丝囊胞失活)

动物咬伤紧急救助

将人从现场移开--伤口严重,流血不止请打120---被臭鼬,蝙蝠,野狗,行为怪异动物,其他哺乳动物咬伤,打120---注意检查伤口,彻底清洗开放性伤口---家养动物向主人确认是否免疫过狂犬疫苗,呼叫动物健康部门或动物控制中心或动物控制办公室 中毒

情况判断吞食毒物:1.开启了药品或化学物的容器 2.口腔或衣服上有异味

3.恶心呕吐,腹痛腹泻,嗜睡,意识丧失

接触毒物,皮疹,瘙痒,皮肤发红,皮肤水泡,水肿吸入毒物,孩子是否吸入某种来源的烟雾(有气味或无气味) 吞食毒物 救助:

1.用软布,一次性毛巾或面巾纸包住手指,把孩子口中剩余毒物去除

2.收集相关信息,并保持镇定,尽可能了解孩子的年龄及体重,毒物名称,孩子的一般状况 3.如果患儿对刺激做出反应,带着患儿和盛放毒物容器,给120打电话,然后遵循急救人员的建议救治

4.患儿不能做出反应,带着患儿,立即打120 并用呼吸急救步骤急救

5.采取左侧卧位,左侧位可以延缓胃容物排空,保持气道通畅利于呕吐物排出

接触毒物救助

1.立即用肥皂水及流动的水冲洗局部皮肤,眼睛口腔接触用清水冲洗 2.打120寻求帮助

吸入毒物救助

1.立即让幼儿脱离中毒现场,打120急救 2.不能做出反应,遵循呼吸困难步骤急救

烧伤

情况判断:

一度烧伤:皮肤发红,轻度水肿,但没有水疱,轻度至中度疼痛 二度烧伤:皮肤呈暗红或鲜红色,水疱,水肿中度至重度疼痛

三度烧伤:创面呈白色,焦黄色或炭黑色,质硬如皮革或焦痂痒改变,水肿

救助方法 热烧伤

1.迅速脱离热的环境

让孩子尽快脱离热源阳光或其他任何致烧伤的有害环境。如果有火苗,可以用毯子或让孩子在地板上翻滚扑灭火苗。避免让孩子奔跑,因为这样会助燃火焰。如果出现局部皮肤呈白色,黑色或撕掉皮,皮革样或焦痂样改变(三度烧伤);面部,手,脚或生殖器烧伤,烧伤面积超过表面积的百分之一(手掌大约相当于百分之一的体表面积)等情况时,应及时拨打120急救电话。

2.应该设法降低烧伤局部的温度,即使涉及到较大面积的体表

烧伤面积小于孩子的一个手掌的,可以用凉水立即冲洗以降低局部温度及疼痛 如果烧伤面积大于孩子手掌(即超过体表面积的百分之一,时间为1-2分钟)。然后在如此反复降低其他部位的温度。采用这种方法可以避免身体寒颤。应该持续给孩子局部降温,哪怕是三度烧伤,直至疼痛消失或孩子已经得到专业医疗救护。 3.可以把烧伤的局部放在备有凉水的容器中或以轻柔的凉水冲洗 4.当剥离湿的衣物时,应防止孩子寒颤

5.在冷却烧伤局部后,可用大小合适的敷料松松地覆盖在烧伤局部,直至疼痛消失。

化学物烧伤的救急救助

1.让孩子迅速脱离化学物现场,阻止进一步的损伤

2.掸去伤处的颗粒,粉末等干燥的化学物,以进一步清除化学物 3.拨打120急救电话

4.用流动的淡水轻轻冲洗所有接触了化学物质的皮肤,持续15-20分钟

电击伤的救急救助

1.确认孩子已经脱离电源。在接触孩子之前,关掉电源。如果关不了电源,可以用厚而干的衣服,木棒或用干毛巾绕在孩子脚上推开或脱开孩子,以脱离电源 2.拨打120急救电话

注意要点:不要将冰块直接敷在烧伤部位,否则冰块会损伤烧伤后脆弱的组织。在救助时,除了用凉的淡水轻轻冲淋烧伤局部外,不要用烧伤油膏,凡士林油,黄油,牙膏等涂抹在烧伤局部。尽可能不要弄破水泡。

眼损伤

情况判断(以下任何一个症状都需要及时就医)

复视,视力下降,对光敏感,眼睛红或肿胀,转动眼球时感到疼痛,眼出血,头晕眼花 眼肌麻痹,导致眼睛转动受限,外伤后不能睁眼。 救助方法:

化学性眼伤的救急救助

1.带上一次性手套,立即用温水将孩子眼中的化学物冲出眼睛 2.头侧向一边,使受伤的眼在下,以避免冲洗的水污染另一侧眼睛 3.用手指撑开受伤的眼睛,用水冲洗15分钟 4.冲洗时让水从眼内流向眼外 5.通知孩子家长带孩子 看医生

眼睛异物的救急救助

1.异物可以是进入眼部的任何物质。处理时带上一次性手套,拉下孩子的眼睑,当孩子向上看时,看看其下眼睑内是否有异物,如果有,可以用干净的湿纱布或手帕擦去。

2.轻轻拉起其上眼睑,将它拉出去盖在下眼睑上,这时眼泪会流出来,可能会将异物冲出。 3.如果异物仍然存在,用水冲洗眼部。头侧向一边,进入异物的眼在下方,用手指将眼睛内侧向外侧流动,不要使用药物。

4.如果眼睛持续流泪,发红或者疼痛,册需要带孩子看医生,异物可能会刮伤角膜,这样的损伤只有医生用特殊的染色和医疗设备才可能确定。

牙齿撞落

常识介绍:牙齿撞落需要立即就医,撞落的恒牙应该复位,可以使恒牙持续存活。乳牙撞落后不应该再植入原处。当孩子的乳牙被撞落后,孩子需要立即去口腔科治疗牙龈的伤口。 情况判断:孩子口腔内有脱落的牙齿:口腔内有出血的地方,孩子明显烦躁不安 救助方法:

1.保持孩子适当的体位,以免出血引起呼吸道窒息 2.参照前面所讲控制出血的部分内容控制出血

3.寻找掉落的牙齿如果找到了牙齿,请勿用手接触压根 4.如果牙齿被弄脏污染,用水轻柔的擦拭或消毒牙齿

5.把牙齿轻轻放回牙槽

,如孩子能配合,请他用一个手指或纸巾固定住牙齿,请不要将乳牙放回去

6.如果孩子很不配合,或者很不愿意将牙齿复位,请将脱落的牙齿放进一杯牛奶里,如当时找不到牛奶,可用凉的湿布抱起脱落的牙齿

7.告知孩子家长,通知他们带孩子去看医生,最好在牙齿脱落一小时内去看医生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vlf6.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