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导学案

更新时间:2023-03-08 10:07:53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新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下册导学案

年 级 设计时间 学习内容 三 学科 数学 课型 总课时 新授 1 授课 教师 授课 时间 分桃子(两位数除以一位数) 1、结合具体情境,探索并掌握两位数除以一位数(商是两位数)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进行计算。 2、经历平均分物的过程,体会平均分物的过程与除法竖式之间的联系。 使学生体验除法的意义及乘法竖式的计算过程。 通过实际操作抽象出有余数除法的书写格式。 课件 集体备课 温故互查: 同桌二人互相说一说: 8÷2= 40÷8= 42÷7= 45÷5= 9÷3= 35÷7= 54÷9= 32÷8= 自学感悟: 出示情境图,提问: 1、从图中你知道了哪些信息? 二度备课 学习目标 学习重点 学习难点 学习准备 导 学 过 程 2、你会提出什么问题呢?试着解决。 合作探究: 师提取出其中的一个问题加以探究。 出示问题:这些桃子平均分给2只猴子,每只分到多少个? 1、试着用你喜欢的方式解决这个问 题。 1

我的方式和你们不一样,观察一下我列的竖式,想一想:68÷2=34 68表示桃子总数,2表示( ),34表示( )。 又来一只猴子,怎么分 尝试68÷3= 汇报点评: 分小组上讲台指着竖式讲解。 导 学 过 程 师点拨;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 巩固训练: 学生独立完成课本第2页试一试四题。 指名板书,集体订正。 拓展延伸: 有40个苹果,如果每盘放6个呢?请试着列出算式,并用竖式计算。 板书设计 分桃子 68个桃子平均分给3只猴子,每只分到多少个,还剩多少个 68÷3=22(个)??2(个) 答:每只分到22个,还剩2个。 导学反思 2

三年级数学(上)课堂导学案

年 级 设计时间 学习内容 三 学科 数学 课型 总课时 练习 2 授课 教师 授课 时间 分桃子练一练 1、巩固列竖式计算两位数除以一位数(商是两位数)的方法,能正确进行计算。 2、结合具体的情境,培养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学习目标 学习重点 学习难点 学习准备 巩固列竖式计算两位数除以一位数(商是两位数)的方法,能正确进行计算。 结合具体的情境,培养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集体备课 温故互查: 竖式计算: 82÷2 96÷3 55÷5 44÷4 自学感悟: 自己独立完成教材3页练一练 合作探究: 二度备课 导 学 过 程 1、独立完成一题,以小组为单位进行验证,评价 2、以二人小组合作完成二题 买了48个红气球,要买几个蓝气球,几个黄气球? 3、以二人小组合作完成三题 3

4、独立思考四题 自己动脑算一算 有困难的小组探讨 汇报点评: 学生汇报 教师评价小结 巩固训练: 完成两导两练的1、2 题. 导 学 过 程 拓展延伸: 自己找一找,生活中哪里运用到了除法? 练一练 板书设计 82÷2 96÷3 导学反思

4

三年级数学(下)课堂导学案

年 级 设计时间 学习内容 三 学科 数学 课型 总课时 新授 3 授课 教师 授课 时间 分橘子(两位数除以一位数) 1、经历分橘子的实际操作过程,进一步探索两新位数除以一位数学习目标 的计算方法。 2、会判断两位数除以一位数商是几位数,会用竖式进行计算。 学习重点 学习难点 学习准备 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会除法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发展应用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课件、学具。 集体备课 温故互查: 先自己做一做,和同桌交流一下: 756 530 749 872 合作探究: 出示情境图。 悟空,八戒,沙僧三个分48个橘子平均每人分多少个? 二度备课 导 学 过 程 (1)大组合作,用你手中的学具分一分。 (2)分组汇报。 活动二;列竖式。 像这样的除法,怎样用竖式来表示呢?试一试好吗? 学生独立尝试,动手写一写,然后 组内交流。 5

48表示( ),3表示( ), 汇报点评: 分组汇报自己的学习情况,其他组做补充。 师点拨:被除数的首位不是除数的倍数。 巩固训练: 完成第4页“算一算,想一想”中导 学 过 程 的三道题, 提问:你们发现了什么?每道题的余数和除数有什么关系? 拓展延伸: 想一想:为什么除法要从高位算起呢? 分橘子 48个橘子,平均分给3人,每人分到几个? 48÷3=16(个) 板书设计 答:每人分到16个。 导学反思 6

三年级数学(上)课堂导学案

年 级 设计时间 学习内容 三 学科 数学 课型 总课时 练习 4 授课 教师 授课 时间 分橘子练一练 1、巩固列竖式计算两位数除以一位数(商是两位数)的方法,能正确进行计算。 2、结合具体的情境,培养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学习目标 学习重点 学习难点 学习准备 巩固列竖式计算两位数除以一位数(商是两位数)的方法,能正确进行计算。 结合具体的情境,培养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集体备课 温故互查: 竖式计算: 82÷2 96÷3 55÷5 44÷4 自学感悟: 自己独立完成教材5页练一练第一题 二度备课 导 学 过 程 合作探究: 1、独立完成一题,以小组为单位进行验证,评价 2、独立完成第二题 3、以二人小组合作完成四题 哪个药店的药品更便宜些? 可采取小组竞赛的方式 7

4、独立思考四题 自己动脑算一算 有困难的小组探讨 汇报点评: 学生汇报 教师评价小结 导 学 过 程 巩固训练: 完成练一练的1、 2 题 拓展延伸: 自己找一找,生活中哪里运用到了除法? 练一练 板书设计 导学反思

8

三年级数学(下)课堂导学案

年 级 设计时间 学习内容 三 学科 数学 课型 总课时 新授 5 授课 教师 授课 时间 商是几位数(被除数中没有0) 1结合判断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商是几位数的过程,深刻理解除法学习目标 的意义。 2、借助已有经验,探索并掌握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笔算方法。 学习重点 学习难点 学习准备 能运用除运算解决生活的中问题 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笔算方法。 课件 集体备课 温故互查: 1、为什么除法要从高位算起呢? 2、练一练: 20÷5 35÷5 40÷5 75÷5 全班齐练,指名板演。 自学感悟: 出示情境图 二度备课 导 学 过 程 从北京到四平的铁路全长888千米,动车运行时间约6时,平均每时运行多少千米? 试着自己列式解决。 老师巡视,适时指导。 合作探究: 结合课本中的竖式,说说每一步的意义。 9

分组交流,组长总结组内较好的方法。 汇报点评: 以组为单位上讲台板演。 介绍自己组的方法。 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做点拨:可以利导 学 过 程 用乘法口诀,两数相乘的积最接近被除数,又比被除数小。 巩固训练: 第6页先估一估商是几位数,再算一算。 565÷5 456÷3 784÷7 商是几位数 从北京到四平的铁路全长888千米,动车运行时间约6时,平均每时运行多少千米? 板书设计 888÷6=148(千米) 答:平均每时运行148千米。 导学反思 10

三年级数学(下)课堂导学案

年 级 设计时间 学习内容 三 学科 数学 课型 总课时 新授 6 授课 教师 授课 时间 猴子的烦恼(被除数中有0) 1、结合已有经验,理解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数都得0。 学习目标 2、探索并掌握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商中间或末尾有0的除法计算方法。 学习重点 学习难点 学习准备 商中间或末尾有0的除法计算方法。 商中间或末尾有0的除法计算方法。 课件,学生准备小棒。 集体备课 温故互查: 说一说,想一想 6÷3= 3÷3= 0÷3= 自学感悟: 出示8页情境图,引导学生观察。 你能从中发现哪些信息? 你能提出哪些问题? 二度备课 导 学 过 程 提出问题:平均每只猴子分到多少个桃子?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合作探究: 解决问题: 在个人思考的基础上进行大组交流 交流时围绕: 300÷3=100 6÷3=2 100+2=102 11

汇报点评: 306÷3=102(个) 点名板演,想想中间的0怎么办, 教师点拨: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数都得0。 在除法竖式中同样适用。 巩固训练: 第8页,算一算,想一想 碰到被除数末尾有0时如何进行计导 学 过 程 算。 840÷6 拓展延伸: 完成9页“练一练”1—3题。 猴子的烦恼 板书设计 306÷3=102(个) 答:平均每只猴子分到102个。 导学反思

12

三年级数学(下)课堂导学案

年 级 设计时间 学习内容 三 学科 数学 课型 总课时 新授 7 授课 教师 授课 时间 节约(被除数中没有0) 1、探索用竖式计算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除法时,因不够商1而在学习目标 商中间或商末尾商0的除法计算方法 2、能正确进行商中间或末尾商的的除法竖式计算。 学习重点 学习难点 学习准备 不够商1而在商中间或商末尾商0的除法计算方法。 不够商1而在商中间或商末尾商0的除法计算方法。 课件 集体备课 温故互查: 用竖式计算,同桌互检 420÷2= 402÷2= 想一想,说一说,被除数中间或末尾有0时应怎样列竖式。 自学感悟: 出示情境图 二度备课 导 学 过 程 三个班一共攒了912元,平均每班卖了多少元?说说你是怎么想算的? 合作探究: 解决问题: 在个人思考的基础上进行大组交流 交流时围绕: 900÷3=300 12÷3=4 300+4=304 13

汇报点评: 帮助淘气解决困难。 师点拨,不够商1时商0。 可从分物角度理解,先分走900元,余下12元,每个班分不到10元,所以十位要商0. 巩固训练: 学校用卖废品的钱买了522支笔,导 学 过 程 送给手拉手的乡村小学4个班的小朋友,平均每个班多少支笔,还剩几支? 拓展延伸: 教材11页练一练。 试一试,他们算得对吗?想一想,说一说。 节 约 板书设计 912÷3=304(元) 答:平均每个班分到304元。 导学反思 14

三年级数学(上)课堂导学案

年 级 设计时间 学习内容 三 学科 数学 课型 总课时 练习 8 授课 教师 授课 时间 节约(被除数中没有0) 1、进一步掌握用竖式计算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除法时,因不够商学习目标 1而在商中间或商末尾商0的除法计算方法 2、能正确进行商中间或末尾商的的除法竖式计算。 学习重点 学习难点 学习准备 不够商1而在商中间或商末尾商0的除法计算方法。 不够商1而在商中间或商末尾商0的除法计算方法。 节约(被除数中没有0) 集体备课 温故互查: 列竖式计算: 816÷8= 749÷7= 818÷2= 自学感悟: 自己试做12页练一练。 合作探究: 二度备课 导 学 过 程 爸爸给小红出了4道题。你们帮她完成了她就能去旅游了。书中59页第一题。

15

汇报后两道的算法 巩固训练: 完成第12页四题 导 学 过 程 拓展延伸: 解决书中12页第五、六题。 节约 板书设计 被除数的哪一位不够商1就在那一位的上面用0占位 导学反思 16

三年级数学(下)课堂导学案

年 级 设计时间 学习内容 三 学科 数学 课型 总课时 练习一 1、使学生更熟练地掌握用竖式计算除法的方法,进一步积累经验。 学习目标 2、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增加自信心。 学习重点 学习难点 学习准备 使学生更熟练地掌握竖式计算除法的方法,进一步积累经验。 使学生更熟练地掌握竖式计算除法的方法,进一步积累经验。 课件 集体备课 自主尝试: 第1题 先圈一圈,再列式计算。 第2、3题 全班齐练,请学生板演,教师巡视,然后集体订正。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第4题 导 学 过 程 计算并验算,可用不同的方法进行验算,独立解答。教师用投影仪显示学生的解答过程,进行集体订正。 第5题 学生独立完成,学生主要找出错误的原因,并且改正。 合作探究: 二度备课 练习 9 授课 教师 授课 时间 17

第6题 开锁游戏 试着解决题中的问题,在组内交流。 汇报点评: 分组汇报自己的学习情况 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情况进行点拨。 巩固训练: 第7题 此题被除数数目较小,可要求学生导 学 过 程 直接口算出结果。 拓展延伸: 第8、9题: 练习一 ( )里最大能填几? 板书设计 ( )×6<58 7×( )<50 5×( )<26 ( )×9<65 ( )×8<70 7×( )<34 导学反思

18

三年级数学(下)课堂导学案

年 级 设计时间 学习内容 三 学科 数学 课型 总课时 新授 10 授课 教师 授课 时间 集邮(有余数的除法验算) 1、探索并掌握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商是两位数)的计算方法,能学习目标 正确用竖式进行计算。 2、结合具体情境进行估算,培养估算意识。 学习重点 学习难点 学习准备 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商两位数)的计算方法,能用竖式进行计算。 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商两位数)的计算方法,能用竖式进行计算。 课件 集体备课 温故互查: 先估商是几位数,再计算。 72÷3= 402÷2= 自学感悟: 出示情境图, 这里有285张邮票,每页放5张,估一估,这些邮票大约能放多少页? 二度备课 导 学 过 程 合作探究: 1、先估一估,不到300张,需要的页数肯定比60少,200张邮票需要40页,285张邮票需要的页数比40多。 2、尝试用竖式进行计算。 3、碰到百位上商不够是,就商0? 4、看看智慧老人是怎么说的? 19

汇报点评: 1、分组汇报自己的学习情况。 2、点名板演。 3、教师点评:百位上不够1时要看前两位。商和十位对齐。 巩固训练: 如果每页放8张,这些邮票大约能放导 学 过 程 多少页,还剩多少张? 拓展延伸: 结合情境,说一说有余数的除法可以怎么验算。 集 邮 这里有285张邮票,每页放5张,估一估,这些邮票大约能放多少页? 板书设计 285÷5=57(页) 答:能放57页 导学反思

20

三年级数学(下)课堂导学案

年 级 设计时间 学习内容 三 学科 数学 课型 总课时 新授 11 授课 教师 授课 时间 买新书(连除,乘除混合两部运算) 1、能运用画图的方法分析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并能正确列出学习目标 算式。 2、理解并掌握连除,乘除混合式题目的运算顺序,并能正确计算。 学习重点 学习难点 学习准备 正确计算有关的两步试题。 正确计算有关的两步试题。 课件 集体备课 温故互查: 列竖式计算: 355÷5= 217÷7= 自学感悟: 出示情境图,提问: 共有200本书,平均放在两个书架上,每个书架有4层,平均每层放多少 二度备课 导 学 过 程 本书? 合作探究: 1、先列出算式,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2、和同伴说说你的想法? 3、先画画图,然后列式计算。 200÷2=100(本) 100÷4=25(本) 21

汇报点评: 分组汇报自己的学习情况。 能用综合算式来解决吗? 200÷2÷4 200÷(2×4) 帮助学生理解算理,当只有除法时,从左往右依次计算,当有小括号时,要导 学 过 程 先算小括号里面的。 巩固训练: 练一练,1题 引导:在一个算式里,有加减法,又有乘除法,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拓展延伸: 练一练,第5题。 买新书 200÷2÷4 200÷(2×4) 板书设计 当只有除法时,从左往右依次计算,当有小括号时,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 导学反思 22

三年级数学(下)课堂导学案

年 级 设计时间 学习内容 三 学科 数学 课型 总课时 新授 12 授课 教师 授课 时间 讲故事(连除和乘除混合的两步运算) 1、能用画图或列表的方法表达实际问题中的数学信息。 学习目标 2、能正确分析有关乘除混合运算的数量关系,发展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习重点 学习难点 学习准备 能正确分析数量关系。 能正确计算有关的两步式题。 课件 集体备课 温故互查: 独立完成,同桌互检 756÷7÷6= 624÷2÷3= 自学感悟 出示情境图 语文课上学生轮流讲故事,淘气选了一个850字的故事。 二度备课 导 学 过 程 课前试讲用了5分。 淘气3分钟能讲多少字?想办法表示题目中的信息。 5分 3分 合作探究: 小组合作列式完成问题。 850字 ?字 23

汇报点评: 850÷5=170(字) 170×3=510(字) 也可以这样列 850÷5×3 师点评,在有乘除的算式里,要从左往右依次计算。 导 学 过 程 巩固训练: 笑笑讲一个故事用了4分,平均每分讲150字,如果3分讲完每分应讲多少个字? 讲故事 850÷5×3 =170×3 =510(字) 答:淘气3分钟能讲510字。 板书设计 导学反思 24

三年级数学(下)课堂导学案

年 级 设计时间 学习内容 三 学科 数学 课型 总课时 练习二 1、结合解决问题的过程,关乘除混合运算的数量关系,发展分析学习目标 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能正确计算有关的两步式题。 学习重点 学习难点 学习准备 能正确计算有关的两步式题。 体会到数学与实际的密切联系。 课件 集体备课 自主尝试: 练习二第1题。 先让学生说一说再列式算一算 点名上黑板板演。 合作探究: 第2题。先估一估高是几位数,再计算 导 学 过 程 小组合作: 在组内,一人说,三人判断。 汇报点评: 分组汇报自己的学习情况。 二度备课 新授 13 授课 教师 授课 时间 25

第三题,巩固和分析数量关系和列式计算。 第四题,用除法解决实际问题,巩固在有余数的除法在实际生活中的应有用。 巩固训练: 练习二第5题 教师先让学生观察,然后画出后面导 学 过 程 的图。 拓展延伸: 练习二第6题 是一道思考题,可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练习二 540÷3×5 270÷3÷2 板书设计 导学反思

26

三年级数学(下)课堂导学案

年 级 设计时间 学习内容 三 学科 数学 课型 练习 总课时 14 轴对称(一) 1、根据对称图形的特征,能画出简单的图形的对称轴。 学习目标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自主探究能力、动手操作能力以及归纳概括能力。使学生能画出简单的图形的对称轴。 学习重点 学习难点 学习准备 理解对称图形的特征,能画出简单的图形的对称轴。 1、判断对称图形,按要求画出对称轴。 2、能正确找出全部的对称轴。 1、教具:投影片、图片、剪刀、彩纸。 2、学具:蝴蝶几何图片、彩笔、剪刀和三张手工纸。 集体备课 温故互查: 结合欣赏民间艺术的剪纸图案,以及服饰、工艺品与建筑等图案,感知现实世界中普遍存在的对称现象。 自学感悟: 出示一些对称图形,引导学生观察: 你们看这些图形好看吗?观察这些图形导 学 过 程 有什么特点? 你能举出一些特点和上图一样的物体图形吗? 从哪儿可以分为左边和右边?请同学到前边来指一指。 合作探究: 对称图形的概念。 以剪出的图形为例,贴在黑板上。 二度备课 授课 教师 授课 时间 27

汇报点评: 1、判断下面的图形是不是对称图形?为什么?指出对称轴。 2、拿出自己课前准备的图形,折一折,看一看哪些是对称图形?请画出它们的对称轴。 巩固练习: 同学们,我们每天都要与数字、汉导 学 过 程 字和字母打交道,你们知道吗?在这些字母中有许多也是对称的,不信你找找看。 1、你的学号是多少?这个数字是对称的吗? 2、你的名字中的哪个汉字是对称的? 拓展延伸: 1、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2、你对这节课学习的内容还有什么想法吗? 轴对称(一) 对折后都重合,像这样的图形就是对称图形。 板书设计 导学反思 28

三年级数学(下)课堂导学案

年 级 设计时间 学习内容 三 学科 数学 课型 总课时 新授 15 授课 教师 授课 时间 轴对称(二) 1、经历得到轴对称图形的过程,加深对轴对称图形特点的体会 学习目标 2、通过拼图,折纸等操作活动,体会对称图形的特征。进一步提高对轴对称图形的特点并发展空间观念 学习重点 学习难点 学习准备 通过各种操作活动认识对称图形,会画对称轴。 识别轴对称图形,建立空间观念。 各种平面图形 集体备课 温故互查: 什么是对称图形?有什么特点?你能举例说明吗? 生活中还有哪些是对称图形? 自主尝试: 指导完成书第25页“做一做” 让学生独立完成,再在小组内进行 二度备课 导 学 过 程 交流。 合作探究: 学生先独立尝试画一画,说一说怎样画对称图形。 29

根据经验,画对称图形要沿着对称轴画。 汇报点评: 认识对称图形的性质。 将一张纸对折后剪去两个圆,展开后是哪一个认真观察,结果填在书上,你发现什么? 巩固练习: 1、提问:根据观察结果,你们能总导 学 过 程 结出对称图形在什么性质吗? 2、你能否应用对称图特点,剪出美丽的窗花或五角星等。 拓展延伸: 1、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 2、什么样的图形叫对称图形? 轴对称(二) 要得到轴对称图形,可以先把纸对折。 对折后只需做出图形的一半 板书设计 导学反思 30

三年级数学(下)课堂导学案

年 级 设计时间 学习内容 三 学科 数学 课型 总课时 练习课 16 授课 教师 授课 时间 轴对称(二) 1、通过练习,加深对轴对称图形特点的体会 学习目标 2、通过拼图,折纸等操作活动,体会对称图形的特征。进一步提高对轴对称图形的特点并发展空间观念 学习重点 学习难点 学习准备 通过各种操作活动认识对称图形,会画对称轴。 识别轴对称图形,建立空间观念。 各种平面图形 集体备课 温故互查: 教材26页练一练第一题 自己尝试剪一剪,做一做,看一看。 自学感悟: 第二题下面都是轴对称图形的一半,想一想,整个图形是什么?利用附页2中的图1,试一试。 二度备课 导 学 过 程 合作探究: 第三题 自己选择,然后和同伴们合作,交流。 自己尝试动手做一做。 31

合作探究: 第四题 引导学生先猜想脸部是什么样的,再进行判断。 汇报点评: 每人运用手中的纸张和剪刀剪出一个导 学 过 程 轴对称图形。 巩固训练: 个人到讲台前展示,并说说自己的方法。 轴对称(二) 对折后都重合,像这样的图形就是对称图形。 板书设计 导学反思 32

三年级数学(下)课堂导学案

年 级 设计时间 学习内容 三 学科 数学 课型 总课时 平移和旋转 1、通过生活事例,使学生初步了解图形的平移变换和旋转变换。 学习目标 2、通过动手操作,使学生会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简单图形沿水 平方向、竖直方向平移后的图形。 学习重点 学习难点 学习准备 能正确区别平移和旋转的现象。 能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简单图形沿水平方向、竖直方向平移后的图形。 “看一看”的课件、方格纸。 集体备课 温故互查: 同学们去过雪山游玩吗?那里有哪些游乐设施? 你知道它们是怎样过运动的?(让学生用手比划一下) 自学感悟: 1、在生活中你见过哪些平移现象?导 学 过 程 先说给你同组的小朋友听听!再请学生回答。 2、如果要把平移的现象表现在纸 上,我们又该怎么做呢? 二度备课 新授 17 授课 教师 授课 时间 33

汇报点评: 平移和旋转都是物体或图形的位置变化。 平移就是物体沿直线移动。 旋转就是物体绕着某一个点或轴运动。 巩固练习: 1、课本第28页“试一试”。先让小导 学 过 程 组讨论,找学生到黑板演示。 拓展延伸: 尝试自己说一说生活中平移和旋转的具体事例。 平移和旋转 平移就是物体沿直线移动。 板书设计 旋转就是物体绕着某一个点或轴运动。 导学反思 34

三年级数学(下)课堂导学案

年 级 设计时间 学习内容 三 学科 数学 课型 总课时 平移和旋转 1、使学生能迅速直观区分平移和旋转的现象。 学习目标 2、学生能在方格纸上画一个简单图形沿水平方向、竖直方向 平移后的图形。 学习重点 学习难点 学习准备 使学生能迅速直观区分平移和旋转的现象。 学生能在方格纸上画一个简单图形沿水平方向、竖直方向平移后的图形。 课件、方格纸、硬币。 集体备课 自主尝试: 1、上一节课我们认识了生活中哪两种常见的现象? 2、你能做一个平移或旋转的动作吗?试试看 3、学生独立完成,注意让学生说一说自己是怎样数的? 导 学 过 程 引导学生数时要找准物体的一个点,再看这个点通过平移后到什么位置,再来数一数经过多少格。 合作探究: 1、要关注学生画图的过程,先让学生说一说画图的步骤,再来画图。 2、能举例说一说生活中常见的有哪些吗? 二度备课 练习 18 授课 教师 授课 时间 35

汇报点评: 学生能迅速直观区分平移和旋转的现象。 巩固练习: 猫捉老鼠。讲清游戏规则: (1)两人一组游戏。 (2)每人充当情境中的一个动物猫或老鼠。 导 学 过 程 (3)如果硬币正面朝上,可以平移一格或两格。 (4)如果硬币反面朝上,则原地不动。 (5)每人轮流抛一次。 学生做游戏。 拓展延伸: 游戏:你说我摆:由一名学生说向哪儿平移一格,另一名学生拿一个棋子在方格纸上移动。 平移和旋转练习课 游戏规则: (1)两人一组游戏。 (2)每人充当情境中的一个动物猫或老鼠。 (3)如果硬币正面朝上,可以平移一格或两格。 (4)如果硬币反面朝上,则原地不动。 (5)每人轮流抛一次。 板书设计 导学反思 36

三年级数学(下)课堂导学案

年 级 设计时间 学习内容 三 学科 数学 课型 总课时 新授 19 授课 教师 授课 时间 找规律(两位数乘整十数) 1、能结合具体情境,探索因数是整十数的乘法计算方法。 学习目标 2、能比较熟练进行因数是整十的乘法计算,并能运用这一知识解决日常生活中一些简单的数学问题。 学习重点 学习难点 学习准备 找到整十数相乘的变化规律。 正确进行因数是整十的乘法计算。 多媒体课件。 集体备课 1、口算练习。 5×3= 3×4= 14×4= 50×8= 40×2= 50×4= 2、学生说出口算结果后,让学生说一说 口算的过程,特别是因数末尾有0的计 算。 自学感悟: 出示算式。 温故互查: 5×1= 3×2= 12×4= 5×10= 3×20= 12×40= 50×10= 30×20= 120×40= 学生独立计算,二人小组互对答案。 合作探究: 引导学生观察三组算式。 二度备课 导 学 过 程 37

你发现了什么? 学生讨论,交流。 汇报点评: 小组发言汇报算法 小结: 因数是整十数的乘法计算规律:先计算末尾0前面数字的乘法,然后在所得积后面添上被省略的0。 导 学 过 程 巩固练习: 课本第31页“练一练”的第4题。 先由学生理清题意、独立解答,然后口答结果,全班集体订正。 拓展延伸: 课本第31页“练一练”的第5题 说明运算顺序、明确步骤。 找 规 律 5×1= 3×2= 12×4= 板书设计 5×10= 3×20= 12×40= 因数是整十数的乘法计算规律:先计算末尾0前面数字的乘法,然后在所得积后面添上被省略的0。 导学反思 38

三年级数学(下)课堂导学案

年 级 设计时间 学习内容 三 学科 数学 课型 总课时 新授 20 授课 教师 授课 时间 找规律练习课 1、掌握乘数是十位数的乘法计算的规律。 学习目标 2、能熟练进行乘数是整十数的乘法计算,并能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学习重点 学习难点 学习准备 掌握乘数是十位数的乘法计算的规律。 正确进行因数是整十的乘法计算。 挂图、多媒体课件。 集体备课 自主尝试: 和同桌比一比,看看谁第一个到达终点。 15×20= 22×40= 32×20= 13×30= 二度备课 导 学 过 程 复习巩固上节课所学知识 基础练习 240×20= 240×2= 24×200= 学生独立计算,二人小组互对答案。 合作探究: 39

看谁写得多。 ( )×( )=400 ( ) ×( )=600 汇报点评: 因数是整十数的乘法计算规律:先计算末尾0前面数字的乘法,然后在所得积后面添上被省略的0。 巩固练习: 导 学 过 程 课本31页练一练第3题 把结果相同的算式连起来。 拓展延伸: 课本31页第5题 找规律 根据24×20=480,直接写出下面算式的结果 板书设计 240×20= 240×2= 24×200= 导学反思 40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w2y3.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