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管方案

更新时间:2023-03-08 10:07:55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南京南站宏运大道道路工程

W45-W47污水管道工程施工方案

编制人: 陈 斯 斌

复核人:

审核人:

2 0 1 3 年 11 月 22 日

目录

一、编制依据 ......................................... 1

1.1 编制依据 ..................................... 1 二、工程概况 ......................................... 2

2.1项目概述 ...................................... 2 2.2地形地貌及岩土层分布 .......................... 3 三、总体施工流程 ..................................... 4 四、基坑围护、开挖施工方案 ........................... 4

4.1基坑围护情况简述 .............................. 4 4.2拉森钢板桩施工 ................................ 4 4.2高压旋喷桩施工 ................................ 6 4.2基坑开挖施工 ................. 错误!未定义书签。 4.2施工过程基坑监测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五.顶管工作井、接收井专项施工方案 .................. 14

5.1工作井、接收井及中间检查井工程 ............... 14 5.2 垫层施工 .................................... 14 5.3 底板混凝土施工 .............................. 14 5.4 井室各工序施工方法 .......................... 15 六、顶管施工 ........................................ 17

6.1工具管选型 ................................... 17 6.2作业前准备 ................................... 17 6.3操作工艺 ..................................... 25 6.4顶管施工技术措施 ............................. 28 6.5顶管供电及照明 ............................... 28 6.6顶管通讯、监控量测 ........................... 29 6.7顶管通风、气体监测 ........................... 28 6.8顶管施工管理 ................................. 28

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 ................................ 29

7.1安全保证体系 ................................. 30 7.2职业健康安全措施 ............................. 30 八、施工安全应急救援预案 ............................ 31

8.1应急预案领导小组 ............................. 31 8.2应急预案工作流程图 ........................... 31 8.3 应急资源 .................................... 32 8.4 组建抢险队,进行应急知识教育培训 ............ 343 8.5 进行应急演练,提高应急救援能力............... 34 8.6 应急响应 .................................... 35 8.7突发事件应急预案 ............................. 35 8.8 “五大伤害”应急预案 ........................ 35 8.9 有毒、有害气体外泄事件应急预案............... 36 8.10火灾事故的应急准备与响应 .................... 38

一、编制依据

1.1南京南站宏运大道道路工程设计文件

1.2南京南站宏运大道道路工程岩土工程勘察报告 1.3国家和行业现行的规范、标准(见表1.3) 1.4施工现场调查资料

1.5企业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和计量管理体系文件

1.6我公司承建同类工程的施工经验、积累的技术资料及技术总结、成熟的工法。

1.7沿线建筑调查资料、沿线市政管线调查资料。现场踏勘了解的现场周边环境条件情况及掌握的数据;

1.8《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办法》建质【2009】87号;

1.9国家及地方现行的有关法规、技术标准、规范;

主要标准规范表 表1.3

序号 编号 名称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给水排水构筑物施工及验收规范 建筑地基与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土工试验方法标准 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给水排水工程构筑物结构设计规范 砌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砌筑砂浆配合比设计规程 混凝土外加剂应用技术规范 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 1 GB50204-2002 2 GB50141-2008 3 GB50202-2002 4 GB/T50123-1999 5 GB50268-2008 6 GB50069-2002 7 GB50203-2002 8 JGJ/T98-2000 9 GBJ50119-2003 10 JGJ18-2003

1

序号 编号 名称 公路工程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 埋地聚氯乙烯排水管管道工程技术规程 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 城市道路路基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混凝土碱含量限值标准 水及煤气管道用球墨铸铁管、管件和附件 测量规范 给排水工程顶管技术规程 市政排水管道工程及附属设施 关于明确雨污分流改造工程若干问题的通知 11 JTCF40-2004 12 CECS164:2004 13 JTJ041-2000 14 CTJ44-91 15 CECS53-93 16 GB-T3295-2007 17 GBJ50026-2007 18 CECS246-2008 19 06MS201 20

二、工程概况 2.1项目概述

宁综指办[2010]155号 本工程位于南京市南京铁路南站宏运大道,污水干管工程W45-W47,最终汇入城东污水三期总管。

(1)顶管工作井、接收井设计

本工程设计顶管矩形接收井4600×4000、异形接收井5300×5000×3800×2200×3400;矩形工作井有8800×4600;管道深度6.5m~8.5m。

(2)检查井设计

本工程检查井采用砖砌井筒,做法参见国标图集《排水检查井》02(03)S515,井盖做法参见国标图集06MS201。

(3)顶管管道设计

本工程设计顶管采用Ⅲ级钢筋混凝土管,胶圈接口;W45-W47

2

顶管段Ф1500长160m。 2.2地形地貌及岩土层分布

根据现场岩性鉴定,管道沿线地层可分为四层:杂填土、素填土、粉质黏土、粉质黏土。

①~1杂填土:杂色,松散,粉质黏土混大量碎石、砖块、石灰渣等,局部表层0.30m为沥青或水泥路面及碎石路基层。

①~2素填土:灰黄色,以软塑~可塑状粉质黏土为主,局部夹灰色软塑粉质黏土,含少量碎石、植物根茎,局部夹粉土、石灰等团块。

②~1粉质粘土:灰黄~黄灰色,可塑,局部软塑,含少量铁锰质结核,局部底部含少量粉土。

②~2粉质粘土:灰~深灰色,流塑,局部软塑,夹层面状粉土,局部富集腐烂植物碎块,具水平层理。

③~1 粉质粘土:青灰~黄灰色,可塑,含腐植物碎屑,局部互层状。

3

三.总体施工流程

施工准备→测量定位→破除路面→人工挖探沟→打钢板桩(高压旋喷止水注浆)→挖土→钢板桩内支撑围檩→挖土→排水→堵漏→底板浇注混凝土防水→内衬浇筑混凝土→顶管施工→中间检查井施工→基坑回填→道路恢复。 四、基坑围护、开挖施工方法

1、基坑围护情况简述

基坑开挖深度为-8米左右。本基坑采用400*170U型钢拉森钢板桩围护施工,支撑结构采用φ402*14型钢斜撑,双拼H500*200*10*16作为钢围檩,四角采用高压旋喷桩止水,底板下满堂高压旋喷桩;

2、拉森钢板桩的施工

2.1钢板桩的选用与验收标准:

钢板桩基本使用新的,逐根进行检查,检查锁口和桩身的平整度。对于锁口已打坏且无法修正的、桩身扭曲变形的应弃之不用。长度小于15米的不用。

钢板桩运到现场后的验收标准:①高度允许偏差±8mm;②宽度绝对偏差+10mm;③弯曲和挠度用2m长锁口榉板顺利通过全长挠度<1%;④桩端平面应平整;⑤钢板背面及锁口应光滑无阻。

2.2打桩机械设备的选择

主机采用履带式挖机,稳定性好,行走方便,便于每根桩校正,桩锤采用45千瓦振动锤,以振动体上下振动而使板桩沉入,贯入效果好。

2.3拉森桩的打设 (1)打设前的准备工作: ①钢板桩的准备

桩打入前应将桩尖处的凹槽底口封闭,避免泥土挤入。钢板桩堆放场地要平整坚实,底层垫枕木,堆高不超过5层。

4

②围檩支架安装

为保护钢板桩垂直打入后板桩墙面平直,打设方法选用屏风法施工。采用单层围檩,H型钢制作,每10—20块钢板桩组成一个施工段,对每一个施工段,先将其两端1—2块钢板桩打入,严格控制其垂直度,用电焊固定在围檩上,然后从一端开始逐块插打,为防治打入时钢板桩扭转,造成钢板桩前的锁口,或者在钢板桩与围檩之间的两边空隙内设一只定榫滑轮支架,阻止板桩下沉中的转动。

(2)钢板桩打设:

用打桩机将钢板桩放至插桩位置,插桩时锁口对准。每一流水段落的第一块钢板作为定位桩,应先沿钢板桩的行进方向反向倾斜8度左右,再开动振动锤,利用振动力把桩沉至离地面1米左右停止。(防止施工打第二根桩时因磨擦过剧而把第一根桩带入土中)。然后吊第二根、第三根逐步插打。

为防止打桩时把相邻的已打桩标高的桩因磨擦作用而带入土中,要求每打好一根桩就要在顶部用电焊与相邻的桩相固定,连接成一片,加大抗磨擦力。

为保证桩的垂直度,钢板桩应测导向围檩施工打,用两台经纬仪加以控制,为防止锁口中心线位移,可在打桩行进方向的钢板桩锁口处设卡板,阻止板桩位移,同时在围檩上预先标出每块钢板桩位置,以便随时检查纠正。打桩开始第一、二块钢板桩的打设位置和方向要精确,使起导向样板的作用,故每入土1米测量一次。

钢板桩打入时职出现倾斜和锁口结合部有空隙,到最后封闭时有偏差,可用轴线修正法修正,如发现过大倾斜时,要用钢丝绳拉住桩身,边拉边打逐步纠正。

(3)施工要点及质量保证措施

①施工前,必须对场地标高进行复测,施工时用水准仪测量,

5

确保板桩桩顶的标高准确。

②在打桩就位后,校正桩架的垂直度,确保板桩垂直,并确保板桩之间较好地咬合。特别要注意基坑围护形状的不规则,对桩间的就位更应准确。

③板桩打好后,及时固定,以防止板桩移位。 2.4拉森钢板桩拔桩施工

打桩记录是制定拔桩的重要资料,一般打入不难,拔桩也不难。由于在打桩前已调直好板桩,锁口除锈上油封底,桩土之间的阻力已经改善,同时在打桩时遇到阻力大贯入度小的地方不硬打;而且在运用过程中监测加固防止变形;在拔桩前回填土已使板桩前后土压力基本平衡。经验证明只要做好上述四方面的工作一般采用静力拔桩是可行的。如果遇到静力难拔时,可辅之以振动助拔。

3.高压旋喷桩施工

高压旋喷桩施工前,应采用人工挖开路面,深2米,按旋喷桩外缘尺寸开挖,挖深2米,暴露出地下管线,开挖后进行迁改,对于通迅管线等,不影响施工的管线,进行必要的支护。旋喷桩避开打设。为防止坍塌,基坑四周采用砖砌体进行支护,砖体采用M10水泥砂浆砌MU10砖。 3.1.3.1高压旋喷桩设计情况

(1)高压旋喷桩桩径φ800,搭接300mm,打单排。单桩长度根据井的设计高度确定,桩底深入基底下3米,分别按图纸设计进行打设。底板采用高压旋喷桩满搅,桩长3米。沿外圈桩交叉角面积内搭接200密布,桩间距600mm。

(2)高压旋喷桩顶标高根椐设计图定。采用Po42.5级水泥,水泥浆液的水灰比可控制在0.8-1.5之间。施工方式:先钻孔钻至设计标高,再自下而上进行喷射注浆作业。采用双重管法施工,双重管喷嘴喷射20Mpa以上的高压浆液和气流而成。

6

3.1.3.2旋喷桩施工方法

原材料的质量要求

旋喷桩用水泥采用普通硅酸盐水泥,使用前进行严格检测,防止过期、受潮、结块、变质等,以免影响成桩质量;

配制水泥浆液时,用水采用饮用水,污水、地下水不得采用;水泥采用42.5级别普通硅酸盐水泥;水灰比控制在1:1,水泥用量为208Kg/m。

3.1.3.3施工工艺及施工方法

(1)工艺流程

施工准备→测量定位→机具就位→钻孔至设计标高→旋喷开始→提升旋喷注浆→旋喷结束成桩

(2)施工准备

施工前作好场地清理、桩机测试、灰罐电子称标定、水泥质量检验、水泥土配比设计及布点放样等准备工作。布置材料储存棚和机具设备安装地点以及水电供应和排水沟位置。技术人员现场按桩径洒出白灰轮廊线,以便搅拌机就位。

正式施工前,先进行试验桩施工。通过试验桩掌握机械性能及人员机械配合情况及钻进速度、提升速度、搅拌速度、空气压力、单位时间喷灰浆量等技术参数;确定搅拌的均匀性;掌握下钻和提升的阻力情况,选择合理的技术措施。

(3)测量定位

首先采用全站仪根据高压旋喷桩的里程桩号放出试验区域的控制桩,然后使用钢卷尺和麻线根据桩距传递放出旋喷桩的桩位位置,用小竹签做好标记,并撒白灰标识,确保桩机准确就位。

(4)机具就位

人力缓慢移动至施工部位,由专人指挥,用水平尺和定位测锤校准桩机,使桩机水平,导向架和钻杆应与地面垂直,倾斜率小于1.5%。对不符和垂直度要求的钻杆进行调整,直到钻杆的垂

7

直度达到要求。为了保证桩位准确,必须使用定位卡,桩位对中误差不大于5cm。 (5)钻机钻进

把钻机移至钻孔位置,对准孔位用水平尺掌握机台水平,立轴垂直、垫牢机架、钻机的垂直度满足精度要求,经技术人员验测合格后方可开钻。如发现钻机倾斜,则停机找平后再开钻。采用合金钻头钻进施工,钻进过程中,遇到异常情况及时查明原因,采取相应措施,对地层变化、颗粒大小、硬度等要详细记录,钻孔结束后,由技术人员进行质量检查,合格后方可移位进行下一个孔的钻进。

(6)浆液配置

高压旋喷桩的浆液,采用强度等级为42.5级普通硅酸盐水泥,水泥浆液配制严格按设计要求控制为水灰比,本工程水灰比可取1:1。搅拌灰浆时,先加水,然后加水泥,每次灰浆搅拌时间不得少于2分钟,水泥浆应在使用前一小时制备,浆液在灰浆拌和机中要不断搅拌,直到喷浆前。喷浆时,水泥浆从灰浆拌和机倒入集料斗时,过滤筛,把水泥硬块剔出。水泥浆通过胶管送到旋转振动钻机的喷管内,最后射出。 (7)喷射注浆

在插入旋喷管前先检查高压设备和管路系统,设备的压力和排量必须满足设计要求。各部位密封圈必须良好,各通道和喷嘴内不得有杂物,并做高压水射水试验,合格后方可喷射浆液。 旋喷作业系统的各项工艺参数都必须按照预先设定的要求加以控制,并随时做好关于旋喷时间、用浆量,冒浆情况、压力变化等的记录。 喷射时,先应达到预定的喷射压力、喷浆旋转30秒,水泥浆与桩端土充分搅拌后,再边喷浆边反向匀速旋转提升注浆管,提升速度为260mm/min,直至距桩顶1米时,放慢搅拌速度和提升速度 。保证桩顶密实均匀。中间发生故障时,应停止提升

8

和旋喷,以防桩体中断,同时立即检查排除故障,重新开始喷射注浆的孔段与前段搭接不小于200mm,防止固结体脱节。 (8)冲洗

喷射施工完成后,应把注浆管等机具设备采用清水冲洗干净,防止凝固堵塞。管内、机内不得残存水泥浆,通常把浆液换成清水在地面上喷射,以便把泥浆泵、注浆管和软管内的浆液排除。 3.1.3.5 质量标准及工艺参数

质量标准

(1)施工过程中必须对每根桩的定位、桩长、垂直度、水泥用量、水灰比、喷浆的连续性、喷浆压力、浆液流量、喷浆提升速度以及复搅等关键技术指标进行严格控制和跟踪检查。

(2)成桩应采用二次搅拌工艺,喷浆搅拌时钻头的提升(或下沉)速度不宜大于0.2m/min,钻头每转一圈的提升(或下沉)量以1.0-1.5cm为宜。

(3)浆液流量:进出洞口水泥用量大于208kg/ m,根据每幅桩的喷浆量,使之与喷浆下沉速度相协调。搅拌速度:N=15转/min。喷浆压力:P=20~40MPa。

高压旋喷桩检查项目 项次 1 2 3 4 5

工艺要点

项目 桩距(mm) 桩径(mm) 桩长(m) 垂直度(%) 单桩注浆量 规定值或允许偏差 检查方法 ±100 不小于设计 不小于设计 1.5 不小于设计 尺量 尺量 查施工记录 查施工记录 查施工记录

9

(1)变参数喷射

由于天然地基的地质情况比较复杂,沿着深度变化大,有多种土层,其密实度、含水量、土粒组成和地下水状态等有很大差异。若采用单一的技术参数来喷射长桩,则会形成直径或长度极不均匀的固结体,导致旋喷桩直径不一,使承载力降低。为确保质量,需根据钻孔时获得的孔位处地层情况,对不同深度或不同土层采用不同的技术参数,对硬土、深部土层和土粒大的卵砾石要延长喷射时间,适当放慢提升速度和旋摆速度或提高喷射压力和泵量。

(2)重复喷射

在不改变喷射技术参数的条件下,对同一孔位作重复喷射,既能增加土体破坏的有效长度,从而加大固结体的直径或长度和提高固结体强度。有关试验资料表明,在黏性土中复喷一次直径可增大38%,在砂性土中可增大50%。

(3)冒浆处理

在喷射注浆过程中,有一定数量的土颗粒与水、浆混合后,沿着注浆管管壁冒出地面。通过对冒浆量、冒浆比重的测量及冒浆颜色的观察,可及时了解地层状况,判断喷射注浆的大致效果和喷射技术参数的合理性。完全不冒浆、继续冒浆或冒浆量及其比重过大或过小时为异常现象。当出现异常情况时,首先检查提升速度、旋摆喷速度速度、气、浆流量和压力等技术参数,及时采取措施调整。

a.压力骤然上升或压力过高流量偏低时,说明有堵嘴或管路被堵塞现象,应及时停喷,认真检查气浆软管,必要时拔出注浆管检查气浆通道及喷嘴。

b.流量不变而压力突然下降时,应检查各部位的泄漏情况,必要时拔出注浆管检查密封性能,更换过度磨损的喷嘴。

c.流量压力均偏低时,应及时停喷检查修理相应发生装置。

10

d.不冒浆、断续冒浆或冒浆量过小时,若系土质松软可适当加快注浆管提升速度,或降低高压泵压力对已喷范围适当进行二次注浆;若系附近有空洞、通道,则不提升注浆管,同时降低气压力流量,继续注浆直至冒浆为止,或拔出注浆管待浆液凝固后重新注浆直到冒浆为止,或采用速凝浆液,使浆液在注浆管附近凝固。

e.冒浆过大时,一般是有效喷射范围与注浆量不相适应,注浆量大大超过所需浆量所致。双管法施工可适当缩小喷射孔径,提高喷射压力,基本保持注浆量不变;如仍无效时,可加快提升速度和旋摆 喷速度。

(4)搭接处理

在施工中会出现种种故障造成注浆间断,为防止注浆间断造成固结体内出现软弱夹层,影响固结体均匀性和整体性,必须进行搭接处理。

(5)分序喷射

高压喷射注浆施工时,在水泥土浆液固结硬化之前,有效喷射范围内的地基土因受到扰动而强度降低。高压喷射注浆应分序隔孔施工,防止窜孔破坏已喷射注浆固结体。相邻孔喷射作业间隔时间不得小于2-5d。如发现窜孔现象,用沙袋堵塞窜孔冒浆出口。

施工注意事项

(1)水泥入罐时必须进行过筛,保证无超过0.5mm颗粒进入,且无纸屑、石块等杂物,以免堵塞喷管;

(2)搅拌下沉时,严禁水冲下沉;

(3)喷料时,若气压达不到0.45Mpa时,管路可能堵塞,立即停止喷料,将钻头提升至地面,切断电源,停止送气,查明堵塞原因并加以排除;

11

(4)喷料开始时,将电子秤置零,使喷料在电子计量显示下进行,喷料搅拌时,记录人员随时观察电子秤的显示变化,保证各段喷料均匀;

(5)施工时,加强前台施工与后场供浆配合密切,搅拌机提升速度必须与试验桩已确定的数据吻合。后台停止供应时,必须及时通知前台,防止断桩和缺浆。再次供浆时,搅拌机需下沉停浆点0.5米下,待恢复供浆时再提升,如停止时间超过3小时,需将输浆管卸下,进行清洗;

(6)中间喷浆量不足,或因停电、机械故障等原因导致施工中断时,必须进行复喷,保证浆液搭接长度不小于200mm;

(7)钻头钻至设计深度时,要有一定的滞留时间,以确信加固料到达桩底。滞留时间在开工前通过试验桩观察确定;

(8)当搅拌桩顶接近设计标高时,为保证桩头的施工质量,搅拌机自地面以下1米喷浆搅拌提升出地面时,采用慢速,当喷浆口即将出地面时,停止提升,搅拌10~20S,保证桩头均匀密实;

(9)高压注浆完毕,应迅速拔出喷射管,为防止浆液凝固收缩影响桩顶高程,必要时可在原孔位采用冒回灌或第二次注浆等措施。

(10)施工过程中,操作人员随时记录压力、喷浆量、钻进速度、提升速度等有效参数。

4、基坑(工作坑)开挖

经监理工程师认可的基坑开挖边线确定后,即可进行挖土工序的施工。挖土采用1米3的单斗挖掘机或者反斗式挖机挖土吊出井外,并与人工配合操作。基坑开挖分三次进行,第一次为第一道围檩的安装标高,第二次开挖至第二道水平围檩的安装标高,第三次开挖至垫层标高;基坑底面的浮泥应清除干净并保持平整和干燥,在底部四周设置排水沟与集水井相通,集水井内汇集的

12

雨水及地下水及时用水泵抽除,防止积水而影响垫层的施工。

5、施工过程基坑监测

为保证施工过程中基坑的安全和施工的顺利进行,必须对拉森桩以及沟槽两侧拉森钢板桩桩顶水平位移和基坑底部垂直位移进行监测。 5.1主要技术依据

《建筑变形测量规程》JGJ/T8-97 《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2 5.2控制系统

坐标系统: 坐标系 高程系统:吴淞高程 5.3 监测点的布置

沟槽两侧的拉森桩钢板桩桩顶转角布置监测点 ,用于监测拉森钢板桩围护结构顶部的位移状况。

基坑底部垂直位移在基坑混凝土底板布置监测一个,在基坑板桩转角共布置4个点。 5.4 仪器及设备

位移监测采用索佳SET2130R3全站仪,精度在2mm,可以满足要求。沉降观测采用DSZ3水准仪仪器定期进行了检校,各项指标均符合规范要求。 5.5 观测频率

基槽开挖后,桩顶位移每天观测4次,直至管槽回填完毕。同时,每天将观测结果上报至监理。如桩顶位移值较小且稳定,则每天观测2次。如在施工过程中发现钢板桩桩顶位移超过设计值,应及时向监理和业主汇报。 5.6 位移控制

钢板桩桩顶位移超过5mm时,应增加观测的密度,加强对基槽的监测。钢板桩桩顶位移超过10mm时,采取钢板桩两侧卸载的

13

措施。

五.顶管工作井、接收井施工方案

5.1工作井、接收井及中间检查井工程 5.1.1 工作井、接收井及中间检查井设计情况

顶管工作井和接收井及中间圆形检查井采用拉森钢板桩及上下2道围檩围护,四周角处高压旋喷止水,第一道围檩至第二道围檩不内衬钢筋砼,第二道至基底浇筑内衬钢筋混凝土,中间检查井平面尺寸(内径D=2.5m)。

5.2、垫层施工

基坑挖至设计标高后,应于4h内浇注素混凝土垫层,素混凝土垫层初凝后24小时内浇筑钢筋混凝土底板,底板上须预留内衬侧壁的竖向钢筋。基坑开挖过程中如发现围护结构有渗漏,必须及时采用双液压密注浆封堵。

混凝土垫层厚度可按下式计算公式计算: h=(G0/R-b)/2

根据计算结果,混凝土垫层厚度h为10~15厘米(工作井为15厘米,接收井为10厘米)。

混凝土垫层表面应用水平仪进行校平,使之表面保持在同一水平面上。

5.3、绑扎底板钢筋、浇捣底板混凝土

在素混凝土垫层完成后,就可在其上绑扎底板钢筋。钢筋在绑扎时,应保证内衬钢筋与底板钢筋的连接、上下两层钢筋的间距,底板混凝土浇捣完成后应及时养护,确保其表面不会露白,并应防止阳光及温差的剧烈变化,以免底板出现收缩裂缝,影响内衬井的施工质量和使用功能。

5.4 井室各工序施工方法 5.4.1立模和支架

由于此顶管内衬高度约4米左右,其中考虑预留孔,因此,

14

井身混凝土分2次-3次浇筑,外模(内衬与钢板桩之间)采用6mm厚钢模板,内模按浇筑次数安装到位;井筒模板采用组合钢模与局部木模互相搭配,以保证内模的密封性。

井身内模支架采用空心钢管支撑。钢管支架必须架设稳固,如有必要,可采用对顶支架,增加内模的稳定性。

5.4.2钢筋工程

对进场钢筋要进行验收,按规格分批挂牌堆放在有衬垫的钢筋堆场上,防止底层钢筋锈蚀。对进场钢筋应按批按规格抽样试验,严格遵守“先试验、后使用”的原则。

为了保证本工程施工质量,对上岗操作人员进行严格培训,培训合格者方可上岗操作。

制作成型的钢筋,按其规格、绑扎先后顺序,分别挂牌堆放,对其成型的具体尺寸、规格由工地质检员抽样检验把关,同一截面的钢筋接头要求严格按施工操作规程执行。

钢筋绑扎要结实,井壁的内外层钢筋之间要设定位撑。在钢筋绑扎后,采用同级配砂浆垫块控制保护层,保证钢筋在砼中有效截面。

a.钢筋进场必须要有质保书,进场后对原材料按规范要求进行试验,无证或试验不合格的钢筋严禁使用,需要替代其他规格品种的钢筋必须要设计单位认可及符合相关规范。

b.翻样加工:按设计要求画出大样图,算出钢筋配料长度,机械成型,按规格堆放,主筋接头按规范要求焊接。

c.钢筋绑扎:钢筋绑扎时钢筋的规格、数量、形状、间距均应按设计要求施工,绑扎接头、焊接接头按规定错开,每一截面内接头数不超过50%,砼保护层采用砼垫块,各类予埋件要有测量工精确测放,型号、数量、锚固长度应正确无误,严禁遗漏。

5.4.3砼工程

本工程砼采用商品砼,采用泵送到位的方法。由砼泵车泵送

15

到位。混凝土浇注时浇注的自由高度不应大于2m。混凝土浇注时应对称平衡进行,采用分层平铺法,分层厚度控制在30-50cm左右,振捣时防止漏振和过振现象,以确保混凝土的质量。

砼布置由专人统一负责指挥,并按规定顺序进行砼布料,必要时为便于振捣在井壁模板上适当部位开门子板,位置视实际情况定。

每次浇筑砼前充分做好准备工作,每次浇砼根据规范做好坍落度、抗渗、抗压的试验工作。钢筋、模板及各类预埋件经隐蔽验收合格。

砼开始浇筑前全面检查准备工作情况并进行技术交底,明确各班组分工情况,砼入仓前清除仓内各种垃圾并浇水湿润,合格后方可浇注砼。

施工中严格控制层差,杜绝冷缝出现,砼振捣时振捣器应插入下层砼10cm 左右,注意不漏振、过振,钢筋密集处加强振捣,确保砼外光内实,钢筋工、木工加强值班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保证正常施工,交接班时交清情况后才能离岗。

施工缝处理:在上、下节井壁间设置施工缝,施工缝表面砼凿除松散部分,并用水冲清,充分湿润,但不得有积水,并在井壁内设置钢板止水条。浇筑第二节砼井壁前接前,施工缝进行凿毛冲洗干净,使骨料外露。用同标号水泥浆接浆,厚1~2cm。

混凝土浇捣完成后应及时养护,一般采用覆盖浇水法养护。在养护过程中,对混凝土表面需浇水湿润,严禁用水泵喷射而破坏混凝土。养护时应确保混凝土表面不会发白,至少养护七天以上。养护期内,不得在混凝土表面加压、冲击及污染。

在拆模时,应注意时间和顺序。拆模时间控制在混凝土浇捣后的1~2天内进行,过早或过晚的拆模对混凝土的养护都是不利的;拆模顺序一般是先上后下,小心谨慎,以免对混凝土表面造成破坏。对于分段浇捣混凝土部位,应保留最后一排模板,利于

16

向上接模。混凝土浇捣完成后应及时养护,养护方法可采用自然养护和塑料膜覆。 六、顶管施工 6.1 工具管选型

根据地勘报告和施工图纸,该工程顶管施工穿越的地层主要为②~2粉质粘土、③~1可塑粉质粘土。为中高强度、微~不透水地层,局部软流塑,无地下明流,土体能自立。根据《给水排水工程顶管技术规程》(CECS 246-2008)及结合各工具管的优缺点与适用性,最后决定选用敞开式人工掘进工具管。 6.2作业前准备

1顶管工程开工前,建设单位组织设计单位、施工单位、监理单位等相关方进行设计交底。当施工单位发现施工图有错误时,应及时向设计单位提出设计变更申请,变更申请应得到建设方和设计单位确认。

2顶管工程开工前,施工单位应根据施工范围进行现场调查,绘制现状调查平面图,并应掌握现场以下资料:

①现场地形、地貌、各种地面地下管线和其他设施情况; ②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资料; ③地区气象资料; 6.3操作工艺

(1)基本工作原理

人工顶管施工借助于主顶油缸及管道间、中继间等的推力,采用人工挖土掘进的方法,把工具管或掘进机从工作井内穿过土层一直推到接收井内吊起。与此同时,也就把紧随工具管或掘进机后的管道埋设在两井之间,以期实现非开挖敷设地下管道的施工方法。其施工示意图如下:

17

(2)工艺流程

18

(2)导轨安装

使用装配式滚轮支架作为导轨,导轨安放在混凝土基础面上,导轨定位后必须稳固、正确,在顶进中承受各种负载时不移位、不变形、不沉降。导轨安放前,先复核管道中心位置。滚轮与管道接触位置的平行度、等高等参数由制作时保证,但在安装时进行复核。滚轮接触管道位置的标高按管道设计标高设置,在顶进中经常复核调整,确保顶进轴线的精度。导轨设置坡度与设计轴

19

线相同。顶进工作坑的混凝土基础面的标高为沟底标高减去导轨构造高度和管壁厚度之和(约400mm)。导轨的两条滚轮接触线与管节中心的夹角为60度,由制作和轨道调整共同保证。如下图所示:顶管半径(外径)为R,导轨间距为A则可以求得轨道接触到顶管中心的高差h`或到管底的高差R-h,由此可求得导轨顶高程为:

导轨顶高程=管底设计高程+(R-h)

ORhA

据此便要可确定导轨的高程和坡度再根据放样轴线点确定导轨中心位置。

工作坑导轨宜选用钢质材料制作,并应有足够的刚度,长度以管材长度1.5-2倍为宜;两导轨距离控制在管径的0.45-0.6倍之间,安装导轨时,应首先利用垂球和直尺确定导轨间距和平面位置,然后根据放样高程调整导轨高程,两导轨应顺直、平行、等高,其纵坡与管道设计坡度相一致;安装后的导轨应当牢固,不得在使用中产生位移。

导轨安装的允许偏差为:轴线位移:左3mm,右3mm;顶面高程:0-+3mm;两轨内距:±2mm

(3)设置承压壁

20

①承压壁应承受和传递全部顶力,必须具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本工程承压壁的设计的承压能力为2000-2500kN。

②工作井在作承压壁时,将预留的洞口用砖封堵。安装另一侧承压壁时,可使已完成的管道承受顶力。为使承压壁受力均匀,在承压壁与井壁间浇筑找平的混凝土,混凝土强度宜在C20商品砼。

③承压壁的平面必须与顶进轴线相垂直,在顶进中随时检查,如有发现倾斜,则必须重新布置,以保证安全。 (4)顶管设备安装

①主顶设备是指安装在承压壁前方,使顶管掘进机和管节向轴线方向顶进的加力组合装置。

②数台千斤顶应共同作用,规格一致,行程同步,每台千斤顶的使用压力不大于额定压力,油路必须并联,每台千斤顶均备有独立的控制阀,千斤顶伸出的最大行程应小于油缸行程的10cm左右。

③油泵站设置在距离主千斤顶的近处,油路安装应顺直,减少转角,接头不漏油,油泵站应在井口操作间内工作。

油泵的最大工作压力不大于32MPa,应检查限压阀、溢流阀和压力表等指示保护装置,安装完毕后必须进行试车,在顶进中应定时检查维护。

④环形顶铁外径必须与管道直径一致,利用环的外部推动管节,为增加强度、刚度,可增加厚度和向内径方向的尺寸。马蹄形顶铁必须符合要求,刚度大,受力后不变形,相邻面垂直,排列不扭曲,不脱焊,与导轨的接触面必须平整。

(5)工作坑的防护

工作坑周围必须安装护栏,护栏应用钢管制作(钢管Φ48mm),在基坑四周固定时,可采用钢管并打人地面50~70crn深。钢管离边口的距离,不应小于50cm。当基坑周边采用板桩时,钢管可

21

在板桩外侧进行焊接。工作坑四周采用1.0米×1.2米封闭围挡。工作坑上下应配有梯子,梯子必须有扶手,其跨度尺寸不大于30cm,工作坑在二步框架处应设置二次平台,作业人员应从规定的通道上下,不得从非通道进行攀登。

(6)管道顶进 ①下管就位

下管前先对管子外观进行检查,主要检查管子是否有破损、纵向裂缝,管径符合规范要求,管口无破损,若修补合格处宜在正上方。检查合格的管子方可用起重设备吊至工作坑的导轨上就位。

起重设备应预先进行鉴定;现场经检查、试吊、确认安全可靠方可下管。下管时工作坑内严禁站人。当所下管子距导轨小于50cm时,操作人员方可进前工作。管子就位,第一节管子下到导轨上,测量管体中心及前后端的管底高程,确认高程合格后方可顶进。第一节管作为工具管,顶进方向与高程的准确,是保证整段顶管质量的关键。

②管前挖土与顶进

管前挖土是控制管节顶进方向和高程、减少偏差的重要作业环节,是保证顶管质量及管上构筑物安全的关键。因此对管前挖土顶进的规定是:在一般顶管地段,若土质良好,可超越管端30-50cm;在不允许基土下沉的顶管地段(如上面有重要构筑物或其他管道),管子周围一律不得超挖;在一般顶管地段,上面挖弧面允许超挖1.5cm,但在下弧面135o范围内不得超挖,一定保持管壁与土基表面吻合;在土层松散或有流沙地段顶管时,为防止土方坍落,保证安全便于操作,在首节管前端可安装管帽(帽檐伸出长度取决于土质)将帽檐顶入土中后,方可在帽檐下挖土。顶进开始时,应缓慢进行,待各接触部位密合后,再按正常顶进速度顶进;顶进中若发现油路压力突然增高,应停止顶进,检查原因并经过处理后方可继续顶进,回镐时,油路压力不得过大,

22

速度不得过快;挖出的土方要及时外运,及时顶进,使顶力限制在较小的范围内。

③顶进测量

在顶第一节管(即工具管)时,以及在校正偏差过程中,测量间隔不应超过30cm,以保证管道入土的位置正确;管道进入土层后的正常顶进,测量间隔不宜超过100cm,测量应在管前挖土后进行,根据偏差量修整管前土弧。

中线测量:顶进长度在60m范围内,可采用经纬仪进行测量。一次顶进超过60cm应采用或激光导向仪测量(即用激光束定位)。

高程测量:用水准仪及特制高程尺,根据工作坑内设置的水准点标高(设两个),测第一节管前端与后端管内底高程,以掌握第一节管子的走向趋势。测量后应与工作坑内另一水准点闭合。

激光测量:用激光经纬仪(激光束导向)安装在工作坑内,并按照管线设计的坡度和方向调整好,同时在管内装上标标靶,激光点即可射到标靶上,通过标靶上的刻度读出偏差量。

全段顶完后,应在每个管节接口处测量其中心位置和高程,有错口时,应测出错口的高差,以衡量全段高程与纵坡,高程与中心偏差应在允许值之内。

④校正纠偏

顶管误差校正是逐步进行的,形成误差后不可能立即将已顶好的管子校正到位,应缓缓进行,使管子逐渐复位,不能猛纠硬调,以防产生相反的结果。常用的方法有以下三种:

a.超挖纠偏法:

偏差量1-2cm时,可采用此法,即在管子偏向的反侧适当超挖,而在偏向侧不超挖甚至留坎,形成阻力,使管子在顶进中向阻力小的超挖侧偏向,逐渐回到设计位置。

b.顶木纠偏法:

偏差大于2cm,在超挖纠偏不起作用的情况下,可用圆木或

23

方木的一端顶在管子偏向的另一侧内管壁上,另一端斜撑在垫有钢板或木板的管前土壤上,支顶牢固后,即可顶进,在顶进中配合超挖纠偏法,边顶边支。利用顶进时斜支撑分力产生的阻力,使顶管向阻力小的一侧校正。

(8)接口

顶进钢筋混凝土管时,在两管的接口处加采用多层胶合板衬垫。橡胶圈安装时应清除承口内和擦口外的油污、杂物,将选定的橡胶圈套入插口槽内,平顺、无扭曲;橡胶圈应质地紧密,表面光滑平直,无空隙气泡。

(9)质量标准

目测直顺、无反坡、清洁、不积水、管节无裂缝;钢筋混凝土管道内接口填料饱满、密实,且与管节接口内侧表面齐平;内套环接口应对正管缝,填料密实、均匀,每侧凹进套环边缘1-2mm。

顶进管道允许偏差

序号 1 2 3 4 5 6 7 项 目 中线位移 管内底高程 相邻管D<1500 D≥1500 D<1500 D≥1500 允许偏检查频率 差(mm) 范围 ≤30 每节 ≤50 +30~-40 每节 +40~-50 每个 1 接口 接口 1 1 1 点检验方法 测量并查阅 测量记录 用水准仪测量 用尺量 用尺量 混凝土管 d15%且不大于间错口 钢管 <2 相顶时管节错口 11.闭水试验

顶管施工结束需进行闭水试验。 (1)试验前的检查

≤30 注: D为管径,d为管壁厚。

24

管道闭水试验时,试验管段应符合下列规定: —管道及检查井外观质量已验收合格; —管道未回填土且沟槽内无积水。 —全部预留孔应封堵,不得渗水。

—管道两端堵板承载力经核算应大于水压力的合力,除预留进入水管外,应封堵坚固不得渗水。

(2)试验方法

闭水试验按施工阶段划分。管道或检查井首先采用砖砌体封堵,砖砌体两侧均抹防水砂浆。在观察水位的堵头一端留设Φ50钢管,在试验水头上下各1m以内设透明管,以便观察水位。灌水及补水均就近采用自来水,用漏斗灌入,并设水表进行补水量的计量。在管道内充水保持上游管顶以上2m水头的压力。外观检查不得有漏水现象。

管道24h的渗水量不大于按下式计算的允许渗水量:

Q=0.0046Di。

式中Q—每1km管道长度24h允许渗水量,Di—管道内径。

一个施工段的闭水试验通过后,用离心水泵将试验用水排到相邻的管段内继续试验。 6.4顶管施工技术措施

(1)洞口止水圈的设计

本工程管道埋深大,因此管道在顶进时密封必须可靠。在洞口密封设计中,采用橡胶圈密封圈加可可调钢压板密封结构,出洞口密封示意图如下图8.7所示。

出洞口密封示意图

25

(2)泥浆减阻技术

顶管掘进施工加注减阻泥浆。

顶管施工中,减阻泥浆的应用是减小顶进阻力的重要措施。 泥浆润滑减摩剂又称触变泥浆,是由膨润土、CMC(粉末化学浆糊)、纯碱和水按一定比例配方组成。不同的土质,应采用不同的配方,才能满足不同的需要。

触变泥浆配比,根据不同土质和某些特定的需要通过试验确定。本顶管全程范围内为粉砂性土,含水量高,渗透性强。因此要求该段的浆液粘度要高,失水量要小,并对土层要起一定支承作用。顶管出洞后管节周围能迅速形成泥浆环套。

触变泥浆减摩效果的好坏,除了与上述选用的浆液材料和配比有关以外,还与注浆孔的布置、注浆泵的选用、注浆压力及注浆量有关。

顶进施工中,减阻泥浆的用量主要取决于管道周围的空隙的大小及周围土层的特性,由于泥浆的流失及地下水等的作用,泥浆的实际用量要比理论用量大得多,一般可达到理论值的4-5倍,

26

但在施工中还要根据土质情况、顶进状况、地面沉降的要求等做适当的调整。顶管施工完成后,立即对减阻泥浆进行置换,用水泥浆进行置换,以保证管道稳固,防止地面下沉。

(3)轴线控制及顶进中的测量与纠偏

在实际顶进中,顶进轴线和设计轴线经常发生偏差,因此要采取纠偏措施,减小顶进轴线和设计轴线间的偏差值,使之尽量趋于一致。顶进轴线发生偏差时,通过调节纠偏千斤顶的伸缩量,使偏差值逐渐减小并回至设计轴线位置。在施工过程中,应贯彻“勤测、勤纠、缓纠”的原则,不能剧烈纠偏,以免对管节和顶进施工造成不利影响。

顶进时应及时掌握工具管的走势,顶进时可以通过观察工具管的趋势指导纠偏。

①测量:

将地面上的各点坐标、高程引入井下后,顶进管道水平、高程的偏差均由激光经纬仪测定,仪器固定在工作井的底板上,计算机控制的激光接收靶固定在机头前端,坐标中心在掘进机中轴线上。?顶进时激光经纬仪常开启,机头操作人员通过光靶上的激光光斑移动数据及顶进的长度,分析偏差发展趋势,确定应采取的纠偏方法。?激光经纬仪必须按规定的顶进长度或测量时间进行高程、水平方向校正,高程方向也可使用连通器在顶进中随时校正。

②纠偏:

混凝土管节较短,采用柔性的承插接口,管节在顶进中容易纠偏。但纠偏必须重视勤测勤纠。

(4)顶段的收尾工作

掘进机进入既有井并吊起运走后,管道内还有下列工作要做,拆除各种管道、电缆。机头顶至接收井后因接收井未能制作完成,不能取出机头,需在机头前部用M7.5级砂浆砌筑MU10砖砌管堵,并内抹面。砖堵厚240mm。

27

6.5顶管供电及照明

顶管供电为了解决电压降问题,一般采用高压输电,顶管施工有其特殊性,其管径小,若采用高压供电安全缺乏保障,因此必须采用380V低压输电。采用低压供电,就必须加大电缆容量,并且设置增压设备,以便在压降过大时起稳压作用。为了防止不可预见情况的发生,还安装了一套自动增压装置,当线路压降过大时,增压装置开启,稳定施工用电电压,保证顶进设备的正常运作。

照明采用安全电压,由管道内电箱中的变压器提供36V电源,每只变压器连接9-10只行灯进行照明。 6.6顶管通讯、监控量测

顶进必须保证信息交换渠道的畅通,同时对施工操作人员要进行监护,防止发生安全事故,因此需要设置通讯、监控系统。

通讯采用数字程控交换机,各联络点之间可以通过电话联系,由于管道内空气潮湿,应使用防潮、防爆的矿用电话机,以保证通话质量。

监控采用了两台监视器,分别对工具管操作面和主顶操纵台进行监控。这样地面人员能及时了解施工情况,发生问题可以及时解决。

顶进时地表的变形控制应在允许范围之内。一般要求隆沉限差值控制在±20mm以内。

(1)监测点布置

按选择地以管中心轴线为中心,顶管长度在30m以上的顶段,必须沿顶管轴线设置沉降观测点,测点密度为每5m设一点,方向为顶管轴线方向。顶坑每侧路面不少于5个观测点。在顶坑下挖施工前做好观测点并观测出原始标高数据。

(2)加强观测

在顶坑下挖和顶管顶进前首先要做好对已布置完成的监测点

28

进行初始测量并记录数据,作为起始值对施工引起的地面沉降进行监测,在顶坑下挖和顶管过程中,按不同工况进行不同频率的沉降观测(见下表),数据及时反馈,发现沉降情况要及时向当班负责人报告,采取相应措施,防止沉降扩大。如发现沉降超限,应将机头舱内气体压力与机外土压力平衡后,停止顶进,采取安全措施后再行顶进,一般可采取内管内向管外壁压注水泥浆或化学浆液的方式对土体加固后再行顶管。

施工沉降观测频率表

序号 1 2 3 4 5 6 顶进阶段 监测频率 备注 工作井制作下挖、顶管穿每天1次 越路面前 工作井制作下挖过程中 每6小时1次 工作井制作下挖到位后每天1次 30天以内 顶管穿越路面最初阶段 顶管穿越路面正下方 每天2次 每2小时1次 顶管穿越路面通过后30每2天1次 天以内 6.7顶管通风、气体监测

为了改善管道内的工作环境,施工时对管道进行强制通风,由地面空压机提供的经过滤清、除湿、降温的新鲜空气通过气管送到施工作业面,管道内的浑浊空气则由作业面向工作井自然流通。

实行强制通风可很大程度改善管道内的环境,改善工作环境,保证各种机械设备的正常运行。

由于顶进在地下地层中进行,地层中可能存有毒和可燃性气体,在施工中,这些气体可能会从管道的缝隙处渗入管道内,危

29

及施工人员的安全。为此,每次下井时,都由施工人员携带便携式可燃性气体监测仪器进行测试,确保安全才能进行施工,否则必须进行强制通风,待气体浓度恢复正常后,再进行顶进施工。 6.8顶管施工管理

由于顶管有较高的技术难度和许多不可预见的不利因素,因此加强施工管理是确保顶管获得成功的重要环节。

(1)砼管节的吊装、对接、就位时应确保密封圈、传力衬垫板和管口的完整,严禁使用不合格的管节。

(2)顶进施工中应随时观察顶进轴线和设计轴线的偏差,做到\勤测勤纠\,并随着顶进距离的增长做好管内测站的测量,在工具管出洞后20米更应注意轴线的精度。

(3)采用膨润土泥浆减摩时,对膨润土的产地、质量、泥浆配比要严格控制,泥浆的注入量、注浆压力等技术参数,应根据施工地质状况的不同做相应变化。

(4)顶进时尽量做到全断面出土,严禁在挤压状态下顶进,防止管道周围土体的反弹,破坏直线通道。

(5)做好顶进速度、顶力、土压力、轴线偏差和沉降量变化等原始数据的记录、收集、整理工作,供施工管理人员分析预测施工中可能发生的问题,及时采取相应的技术措施。

30

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 7.1安全保证体系

安全保证体系见安全保证体系框图,见图10.1

安全管理保证体系图

项目经理 对工程项目的安全生产管理负全面责任,落 实安全经费,组织保证安全计划运行。 副经理 项目总工 主管现场日常安全工作,协调解决 是本工程施工技术总负责人,对工 各施工队有关问题,组织安全检程安全技术工作负全面责任。 查、评比、整改。 办公室 工程部 物设部 计财部 安质部 安全防护用制定安全技保证使用的对本职范围监督施工全品的发放,培术措施和方各类机械安内实现安全过程的安全训计划等。 案;负责安全全运行;监督生产的要求生产,纠正违技术交底;解操作人员持负责,保证安章;配合有关决施工过程证上岗;配备全措施项目部门排除安中的不安全各类机械的的经费。 全障碍;全员技术问题,排防护设施。 安全活动和除事故源。 教育;调查处理安全事故。 管理内容:安全生产 现场负责人 作 业 层 工 人

31

7.2职业健康安全措施

(1)经理部应对本项目的危险源进行辩识,并对重要危险源源制定管理方案。

(2)经理部应了解当地的地方病的情况以及国家、地方政府有关职业健康安全方面的法律法规,配备必要的防治设施。

(3)坚持班前安全讲话,专业工种要持证上岗,没有经过培训人员不许擅自上岗操作。

(4)针对各分项工程特点,编写相应的安全技术交底。 (5)工地挂醒目的安全标语牌与警示牌,施工机械要有安全操作规程牌。

(6)施工人员进入工地必须戴安全帽,高空作业必须按有关规定设置安全网或防护栏,个人系好安全带。

(7)交叉作业时,应设专职安全巡视人员协调作业,出现危险时,立即通过人员采取紧急措施或离开作业面。

(8)各种施工机械设备在使用前要认真进行检查,经过试运转正常后方可使用,施工中使用的模板及其支撑系统需进行施工设计,安装完毕后进行检查,不符合要求的应及时进行纠正。

(9)现场临时用电,必须按《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安装与管理;

(10)工作的照明灯、各种闸刀板,电压应为安全电压,任何人不能以湿手或湿衣去操作闸刀、开关。

(11)停电必须有命令,并要设停电警示牌,合闸也应收回停电命令,确认无人操作时,方可摘下警示牌送电,发现工地施工有违反安全规定做法,安检员有权勒令停工、整顿。

(12)施工过程中严禁碰撞沟槽支护系统。

32

八、施工安全应急救援预案 8.1应急预案领导小组

根据施工特点,项目经理部特成立以项目经理为组长,施工副经理、项目总工为副组长的应急救援领导小组: 组 长: 陈斯宾

组 员: 王利兵 李 娟 戴陆君 邱志梁 昊景贵 藏春明 8.2应急预案工作流程图

根据本工程的特点及施工工艺的实际情况,在对危险源和环境因素的识别和评价的基础上特制定本项目发生紧急情况或事故的应急措施,开展应急知识教育和应急演练,提高现场操作人员应急能力,减少突发事件造成的损害和对环境的不良影响。其应急准备和响应工作程序见下图:

编制应急预案 危险源及环境因素辩识、评价 配备应急物资、设备 成立抢险领导小组 组建抢险队、救护车 进行评审、修订 定期评审 未发生 应急知识教育培训 发生 实施应急预案

8.3 应急资源

应急资源的准备是应急救援工作的重要保障,项目部应根据

33

潜在的事故性质和后果分析,配备应急资源,包括:救援机械和设备、交通工具、医疗设备和必备物品、生活保障物资。 8.4 组建抢险队,进行应急知识教育培训

项目部组建抢险队,队长为王骏,副队长:王申。发现危险时首先抢险队进行抢险,需用较多人员时可由各工区及时进行汇集,对抢险队和项目部所有人员均进行针对性的应急知识培训。 8.5 进行应急演练,提高应急救援能力

为了在出现险情时处理迅速,不至于手忙脚乱,项目部对预设险情进行实地演练,由安质部负责组织安排,使所有人员均参与其中,并填写应急演练记录表,记录演练内容、人员分工、方案、处理程序等。 8.6 应急响应

施工过程中施工现场或驻地发生无法预料的需要紧急抢救处理的危险时,应迅速逐级上报,次序为现场、办公室、抢险领导小组、上级主管部门。由安质部收集、记录、整理紧急情况信息并向小组及时传递,由小组组长或副组长主持紧急情况处理会议,协调、派遣和统一指挥所有车辆、设备、人员、物资等实施紧急抢救和向上级汇报。事故处理根据事故大小情况来确定,如果事故特别小,根据上级指示可由施工单位自行直接进行处理。如果事故较大或施工单位处理不了则由施工单位向建设单位主管部门进行请示,请求启动建设单位的救援预案,建设单位的救援预案仍不能进行处理,则由建设单位的质安室向建委或政府部门请示启动上一级救援预案。

(1) 值班电话:025-52279476。

紧急事故发生

34

人员伤亡 物资、设备到位 现场处置 送医院抢救 抢险方案确定 上报监理、业主、设计院 抢险领导小组

上报办公室或安全员

(2)紧急情况发生后,现场要做好警戒和疏散工作,保护现场,及时抢救伤员和财产,并由在现场的项目部最高级别负责人指挥,在3分钟内电话通报到值班室,主要说明紧急情况性质、地点、发生时间、有无伤亡、

是否需要派救护车、消防车或警力支援到现场实施抢救,如需可直接拨打120、119、110等求救电话。

(3)值班人员在接到紧急情况报告后必须在2分钟内将情况报告到紧急情况领导小组组长和副组长。小组组长组织讨论后在最短的时间内发出如何进行现场处置的指令。分派人员车辆等到现场进行抢救、警戒、疏散和保护现场等。由安质部在30分钟内以小组名义打电话向上一级有关部门报告。

(4)遇到紧急情况,全体职工应特事特办、急事急办,主动

进行抢险 抢险结束、恢复生产措施及善后处理、 进行总结 35

积极地投身到紧急情况的处理中去。各种设备、车辆、器材、物资等应统一调遣,各类人员必须坚决无条件服从组长或副组长的命令和安排,不得拖延、推诿、阻碍紧急情况的处理。 8.7突发事件应急预案

(1)顶管防坍方、涌水、涌泥应急预案

顶管施工作业时,一旦出现顶管上方冒顶、涌砂、涌水时: ①顶管内立即停止作业,所有人员立即撤至工作井外等待命令;

②如果冒顶到地面,则采用C15片石混凝土、或碎石土分层夯实,从地面将塌陷处进行回填,回填至地面处平整顺畅,在其上铺设一层彩条布,并做好地面排水以防雨水进入塌陷处;

③出现涌砂、泥时,立即用水泥水玻璃双液浆对周围土体进行加固;

④当出水较大时应集中引排水,并及时对可能发生的坍体进行封堵和反压;

⑤初期加固完成后,如果仍有坍方、涌水、涌泥现象,紧跟打设超前小导管进行超前预注浆,再按照正常顶进方法进行顶进。

(2)顶管防地面沉降应急预案

顶管施工时造成地面下沉过大,发现该情况时,采取的措施为:

①立即停止向前掘进,对下沉过大地段进行水泥水玻璃双液浆注浆加固;

②加固完成后按段开挖、顶进的方法进行施工; ③及时通知相应部门,以防影响正常车辆运营; ④对下沉地段进行回填夯实。 (3)管线保护

①施工前对地下管线的相对位置、埋深、类型等详细调查。调查的具体工作内容包括:

36

②制定详细的调查计划和调查方案。 ③对设计给出的管线资料进行整理和确认。

④走访沿线所有地下管线的主管单位,以确保没有管线资料被遗漏,对所有有关的地下管线将争取在现场进行探查和确认。

⑤在施工区域内的管线,应准确定出其种类、位置、形状、尺寸和材料性能,并将调查结果递交相应部门确认。 8.8 “五大伤害”应急预案

开槽、顶管施工作业过程中,发生触电、高空坠落、物体打击、机械伤害、坍塌等“五大伤害”事件时,应立即报告应急预案小组,并采取以下措施:

(1)根据可能发生的伤亡、伤害事故的轻重程度,项目部配备相应的应急医药类物品。

(2)工伤事故发生后,必须做到有组织处理,妥善处理被伤害对象,尽量减少伤害程度。

(3)当发生伤亡、伤害事故时,一般的磕、碰工伤类采取自救,由当事人报告工地负责人,工地负责人带领当事人到医务室处进行医药包扎,对被伤害者采取切实可行的医疗保护措施,以免伤势加重。伤势严重时及时送医院抢救。

(4)防触电

当发生触电事故时,依据自救原则,发现人首先要切断电源,挑断电线。现场人员检查触电者,放于平地,对失去意识或心跳停止者进行心肺复舒(人工呼吸)。现场医务人员进行对症治疗及急救,并及时拨打急救电话。

(5)高空坠落与物体打击、机械伤害

当发生高空坠落、物体打击时,依据自救原则,观察伤情、避免二次伤害。将受伤害者转移过程中须平放于平板床上,头低脚高且头部朝后,抬至平坦处进行医药包扎,对被伤害者采取切实可行的医疗保护措施,以免伤势加重。

37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h2y3.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