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学纲要练习答案

更新时间:2023-12-24 16:06: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语言学纲要练习

练习四 语 音

一、名词解释

1.音质是指声音的特色、品质。

2.元音就是呼出气流不受口腔部位阻碍而发出的音。 3.发音时气流强的叫送气。

4.音位变体是指同一个音位中有互补关系的各个音素,是同一个音位的不同的变异形式。 5.区别特征是有区别音位的作用的发音特征。 二、填空题 1.音素。 2.拉丁字母。

3.音高;音重;音长;音强;音高。

4.肺;喉头和声带;口腔、鼻腔和咽腔;共鸣器。 5.元音;辅音;受阻。

6.舌位的高低;前后;唇形的圆展;央、低、不圆唇。 7.发音部位;发音方法;双唇、送气、清、塞。 8.音位。

9.条件变体;自由变体;自由变体。 10.声母;韵母;声调;韵母;韵头;韵尾。 11.开口呼;合口呼;齐齿呼;撮口呼。 12.脱落。 三、单项选择题

1.D;2.D;3.A;4.A;5.C;6.D;7.B;8.B;9.D;10.C。 四、判断题

1.错;2.对;3.错;4.错;5.错;6.错;7.对;8.错;9.对;10.对。 五、分析题

1.指出下列音素的发音特点。

a: 舌面前低不圆唇 A:舌面央低不圆唇 ɑ: 舌面后低不圆唇 u:舌面后高圆唇 g:舌根浊塞音 k‘:舌根送气清塞音

t:舌尖中不送气清塞音 t‘:舌尖中送气清塞音 2.根据描写写出音素。

①e;②o;③ü;④p;⑤ch;⑥x

3.指出汉语普通话中下列音位的区别特征。 ①k—k‘:送气与否 ②i—y:唇形圆展 ③u—o:舌位高低 ④y—u:舌位前后 ⑤m—n:发音部位不同 ⑥?—z:清浊不同 六、问答题

1.人类发音器官分为哪几个部分?各部分的主要作用是什么? 参见教材第57-58页。

1

语言学纲要练习

2.音高和音重在汉语中是否区别意义?举例说明。 参见教材第59页。 3.元音和辅音有哪些方面的区别?

参考答案:元音是指呼出气流不受口腔部位阻碍而发出的音。辅音是指呼出气流受口腔部位阻碍而发出的音。元音和辅音有四个方面的区别:第一,发元音时,呼出气流不受阻碍,发辅音时,呼出气流要受阻碍;第二,发元音时,声带要振动,发辅音时,声带有的振动,有的不振动;第三,发元音时,发音器官保持均衡紧张,发辅音时,只有形成阻碍部分保持紧张;第四,发元音时,呼出气流较弱,发辅音时,呼出气流较强。

4.举例说明什么是对立,什么是互补。

参考答案:在相同的语音环境中,几个音质上有差别的音素互相替换后,能够改变词的语音形式,能够区别词的意义,那么这几个音素就是一种对立的关系,具有对立关系的音素归为不同的音位。例如在[an]这个语境中,前面加上辅音[p]构成音节[pan],表示的意思是“搬”,前面加上辅音[t],构成音节[tan],表示的意思是“单”,语音环境相同而意义发生了变化,这只能是[p]和[t]区别了意义,说明二者是对立的关系。

几个音素不能出现在相同的语音环境中,不能构成对立,那么它们之间就是互补的关系。处于互补关系中的几个音素,归纳为同一个音位。例如音素[a],在音节[ai]中念[a],在音节[ia]中念[A],在音节[iao]中念[α],这几个不同的音素[a]各有自己的出现环境,彼此互换不影响意义的表达,就是互补关系。

练习五 语 法

一、名词解释

1.内部屈折也叫语音交替 ,指通过词的内部词根中的语音变化构成语法形式,表示某种语法意义的一种语法手段。 2.后缀是指粘附在词根后面构成新词的语素。

3.词尾是指加在词的末尾,只能改变一个词的形式,而不能构成新词的语素。 4.复合词是完全由词根语素与词根语素结合构成的词。

5.语法范畴是指通过词的变化形式表现出来的语法意义概括出来的类别。 二、填空题 1.语法规则。

2.组合规则;聚合规则。 3.有一个完整的语调。 4.自由词组。 5.实词;虚词。 6.句法;词法。 7.词尾;词缀;词根。 8.构词;变词。

9.述宾结构;述补结构;偏正结构;主谓结构。 10.词形变化;词形变化。 三、单项选择题

1.D;2.D;3.B;4.A;5.A;6.C;7. ;8.A;9.C;10.A。 四、分析题

1.分析下列合成词的构造方式。

地震:主谓式 看见:联合式 忘记:联合式

2

语言学纲要练习

司令:述宾式 拖鞋:偏正式 伤心:述宾式 2.用层次分析法分析下面句子的句法结构层次及关系。 年轻的我们 意气风发地走进了不同凡响的新时代。(主谓) 定 )中 状 ] 中 动 | 宾 中< 补 定 ) 中 定)中 3.用变换方法区分下列句法多义的句子。 支持的是党委王书记。

(1)我们支持的是党委王书记。 (2)支持我们工作的是党委王书记。 五、问答题

1.什么是词?举例说明其定义的内涵。 参见教材第91-92页。

2.语法形式主要是用什么方法表现出来的? 参见教材第99页。

3.举例说明孤立语的主要特点。

参考答案:第一,词序严格;第二,虚词十分重要;第三,复合词多,派生词少。

第二单元 综合自测题

一、名词解释(10分,每小题2分)

1.音素是从语音的自然属性角度划分出来的最小语音单位。 2.辅音是发音时,气流通过口腔要受某个部位阻碍而发出来的音素。 3.发音部位是发辅音时,发音器官接触、形成阻碍、阻挡气流通过的部位。 4.语法意义是同词汇意义相对而言的,是语法单位在组合中所产生的关系意义。

5. 语法形式是语法意义在语言中的外部表现,是语法意义的外部标志,表现语法意义的形式就是语法形式。 二、填空(30分,每空1分) 1.发音;传递;感知。 2.元音;辅音;辅音。

3.舌位前后;舌位高低;唇形圆展。 4.词根;词缀;词尾;词根;词尾;词缀。 5.词尾。

6.复合词;派生词;派生构词法;附加法。

7.主谓结构;述宾结构;述补结构;偏正结构;联合结构。 8.孤立语;屈折语;粘着语;复综语;孤立语。 三、单项选择题(20分,每小题1分)

1.B;2.A;3.D;4.B;5.C;6.C;7.D;8.B;9.B;10.A;11.C;12.D;13.B;14.D;15.C;16.B;17.D;18.B;19.D;20.B。 四、分析题(20分)

3

语言学纲要练习

1.写出下面舌位图中元音的发音条件(6分,每小题1分)。 [y] 舌面前高圆唇 [e] 舌面 前半高不圆唇 [a] 舌面前低不圆唇 [u] 舌面后高圆唇 [γ] 舌面后半高不圆唇 [v] 舌面后半低不圆唇 2.列表分析下列语素(5分,每词1分)。

3.指出下列合成词的具体构造方式(3分,每词1分)。 中肯: 述宾 自卫: 主谓 金黄: 偏正 4.用层次分析法分析下列句法结构(2分)。

5.指出下列句子中划线部分的词形变化所表示的语法范畴和语法意义(4分,每小题2分)。

(1)He has many things to do. 参考答案:

has:表示人称的语法范畴,表示的语法意义是第三

人称单数。

Things:表示的语法范畴是数,表示的语法意义是复数。 (2)Laowang gives me a book. 参考答案:

gives:表示的语法范畴是人称,表示的语法意义是第三人称单数。 me:表示的语法范畴是格,表示的语法意义是宾格。 五、问答题(20分,每小题5分)

1.汉语音节ban、da、guang中的a,是三个不同的音素,但却是一个音位,为什么?

参考答案:这是因为,这三个音节中的a,具有互补关系,不产生对立,没有区别词的语音形式和区别意义的作用,互相替换并不影响对意义的理解,所以归纳为一个音位。

2.举例说明什么是词缀、词尾,并简要说明词缀和词尾的区别。

4

语言学纲要练习

参考答案:词缀是粘附在词根上构成新词的语素。根据位置的不同,一般把词缀分为前缀、中缀、后缀三种。前缀粘附于词根的前面,如dislike、rebuild、informal、disagree、enlarge、unhappy、老乡、阿爸、第一,等等。中缀:位于词的中间,比较少见,有人认为汉语“胡里糊涂、罗里罗嗦、肮里肮脏”中间的成分是中缀。后缀粘附在词根的后面,例如“记者、读者、西化、年头、鼓手、凳子、really、teacher、widen、happiness”。

词尾是粘附在词(词根或词缀)后面,表达某种语法意义的语素,词尾只能改变一个词的形式,不能构成新词。比如“reader”加上词尾s变成readers,表示复数的语法意义。

词尾不同于词缀:第一,从位置看,词尾只能出现在整个词的后面,不能出现在其它位置上,这个词可能是词根构成的,也可能有后缀,那么词尾只能在后缀的后面,而词缀有的在词的后面,有的在词的前面,少数还在词的中间;第二,从功能看,词缀可以构成新词,是词的构成部分,是固定在词的结构中的,是构词的语素。词尾不是词的构成成分,不能构成新词,它只是改变词的形式,表示某种语法意义,属于变词语素。词尾所表示的语法意义,是通过语法单位(例如词或语素)的组合体现出来的,一般只在具体的句子中才出现,单独一个词,没有组合,没有语境,没有与具体的语法意义相联系,也没有相应的语法形式,当然就不可能出现词尾。

3.形态变化有那几种情况?举例说明。

参考答案:形态变化主要有三种情况:第一,附加词尾,例如“books”其中的词尾s表示数的语法范畴,表示的语法意义是复数;第二,内部屈折,即词中的元音或辅音发生变化,例如“man”是单数,如果是复数,其中的元音a要变成e,写作men;第三,异根,即采用不同的词语形式表达不同的语法意义,例如第一人称单数,作主格用I,作宾格用me。

4.“红太阳”和“太阳红”的语法意义有什么差别?形成这些差别的语法手段是什么?

参考答案:“红太阳”的语法意义是修饰和被修饰,二者构成偏正关系;“太阳红”的语法意义是陈述和被陈述,二者构成主谓关系。

这两个结构所使用的词完全相同,但是语法意义不同,这种不同的语法意义是通过词序这个语法手段体现出来的。汉语是没有形态变化的语言,词序是表达语法意义的重要手段。

练习六 词 义

一、名词解释

1.词汇是一种语言中所有的词和固定用语的总汇。

2.基本词汇就是人们自古至今常用的,用来表达日常事物现象的,并成为构成新词基础的那一部分词。 3.多义词是与单义词相对的,是指一个词有多个意义,它们概括反映相互有联系的几类显示现象。 4.同义词是指意义相同或相近的一组词。 5.反义词是指意义相反或相对的一组词。 二、填空题

1.全民常用性;稳固性;能产性。 2.一般性;模糊性;全民性。 3.本义;中心义;中心义;派生义。 4.隐喻;换喻。

5.相对反义词;绝对反义词;相对反义词。 三、分析题

1.分析下列词义的引申方式。

5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w9u5.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