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与家庭、社区合作答案

更新时间:2023-12-01 15:42: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线 人 做 信 诚 试 考订 信 自 : 示 提 别 特 装

第十章 幼儿园与家庭、社区的

合作及幼小衔接

一、

填空题

1、幼儿的主导活动 游戏 ,小学生的主导活动是 课堂学习 。

2、帮助幼儿做好入学前的学习准备需要做好三方面的工作: 培养正确的学习态度 、 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 培养基本的学习能力 。

3、儿童上小学后面临的主要困难是 身体适应 、 社会适应 、 学习适应 。

4、幼儿园大班第二学期每一节课时间可延长到 40 分钟,每周上课总时数不少于 2 节。午睡时间可过渡到 1 小时,夜间睡眠时间缩短到 10 小时。 5、家庭教育具有 亲情性 、随机性、 连贯性 和复杂性的特点。6、从生态学意义上说,社区及 社区教育 是幼儿面向社会的主要内容。 二、

选择题

1、下面不属于儿童入学后的适应性问题的是( C )。 A.睡眠不足 B.情绪低落 C.经常感冒 D.人际关系不良 2、在幼小衔接过程中,智育的核心是( B )。

A.非智力因素 B.思维能力 C.记忆知识 D.掌握技能 3、幼小衔接的工作重点应该放在( A )方面。

A.入学的适应性 B.幼儿身体素质 C.文化课学习 D.社会性培养

4、在幼小衔接工作中,教师要培养幼儿主动与同伴、老师交往,友好相处,这属于( C )方面的适应能力。

A.主动性 B.独立性 C.人际交往 D.规则意识

5、非智力品质主要是指影响智力活动的各种个性品质,不包括下列中的( D )。A.兴趣 B.意志 C.自信心 D.创造力

6、研究结果证明,幼小衔接工作取得成功的有效保证是( A )。 A.幼儿教师的素质 B.园校的沟通C.家庭的配合 D.社区的帮助 7、幼小衔接教育的实质问题是( A )。 A.主体的适应性问题 B.幼儿园小学化问题 C.小学幼儿园化问题 D.幼儿的读、写、算问题 8、下列不属于学前教育小学化倾向的原因的是( B )。 A.家长望子成龙的心态 B.幼儿的兴趣

C.师资力量薄弱 D.办学条件差

9.目前我国幼儿园与家庭相互配合的形式中最常用的一种形式是( C )。 A.家园联系手册B.家长会C.开放日D.家长委员会 10.我国社区教育活动一般在( A )的基层社会中进行。 A.街道 B.区 C.市 D.县 三、判断题

1、( N )幼儿园大班以小学式的上课取代幼儿的游戏,提前教给幼儿小学的知识,这样就能减少“幼小”之间的差别,为幼儿入小学做好准备。

2、( N )幼儿只要提前认一些字,学一点拼音、算术等就能很快地适应小学生活。 3、( Y )作好幼小衔接工作的意义在于使幼儿能够适应小学的学习生活。 4、( N )幼小衔接的过渡期是大班第二学期和小学一年级的第一学期,因此,幼儿园的幼小衔接工作应由大班老师在大班第二学期进行。

5、( N )幼儿园课程的开设就是为了幼儿能顺利地进入小学阶段的学习。 6、( N )幼儿园与小学的衔接工作是由幼儿园和小学来完成。 7、( Y )幼儿阶段也需要让儿童养成阅读图书的良好习惯。 8、( N )幼小衔接工作主要是在幼儿大班和小学一年级之间的事情。

9、( Y )儿童入学后如果不适应,容易发生睡眠不足、人际交往不良、学习兴趣下降等现象。

10、( N )幼儿园与小学阶段教育的区别就是小学开始分科教学。

11、( N )幼儿园向小学阶段过渡只要顺其自然,不需要老师花太多精力。 四、名词解释(参考教材) 1.幼小衔接

五、简答题(参考教材) 六、论述题

1、如何正确理解幼儿园教育和小学教育的差别?(参考教材P223--224) 2、试述幼儿园与社区合作的内容。 七、案例分析

参考答案:从以下两方面回答

(一) 幼小衔接的主要内容 (二) 幼小衔接的方法

[键入文字]

1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wj2t.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