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信息技术视野下文献检索课的阶段式多轨教学模式探索

更新时间:2023-12-02 22:59: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现代信息技术视野下文献检索课的阶段式多轨教学模式探索

作者:郭乐 向陈 王平南 杨军辉 来源:《中国中医药图书情报》2016年第02期

摘要:文献检索课是信息素养教育的代表课程,教学改革的探索意义重大。以本科生作为教学改革研究对象,将文献检索课教学内容分为3个教学阶段:基础理论、实践操作和综合利用。再因材施教,因教施法,对多种模式进行整合,并嵌入文献检索课翻转课堂中的多轨教学模式,进行文献检索课的教学改革探索。

关键词:文献检索课;信息技术;阶段式多轨教学模式;翻转课堂

中图分类号:G345;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5707(2016)02-0052-04 随着信息时代的飞速发展,人类的教育方式发生了巨大变化,顺应信息需求而生的信息素养教育需要不断适应信息时代的新发展,在教育理念、教育内容、教育方法、教育手段上进行创新。1989年,美国图书馆协会将信息素养定义为:需要信息时具有确认信息、寻找信息、评价和有效使用所需要信息的能力。信息素养是信息时代人才培养模式中出现的一个新概念,已引起世界各国日益广泛的重视。现在,信息素养已成为评价人才综合素质的重要指标之一。 我国教育部非常重视培养和提高当代大学生的信息素养,分别于1984年、1992年、1998年发文要求高等院校开设“文献检索利用”课程。文献检索课也一直作为信息素质教育的代表课程。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对文献检索课的教学改革提出了迫切要求,它的教学改革影响着信息时代对大学生创新能力和学习能力的培养要求,因此,对文献检索课教学改革探索意义重大。本文试从不同教学内容及创新能力的培养角度,在现代信息技术基础上,探讨切实有效的文献检索多轨教学模式的应用。 1.文献检索教学模式概述

目前,高等院校对文献检索的教学模式的研究集中在:基于案例的教学法(ease-based learning,CBL)、基于问题的教学法(problem-based learning,PBL)、基于团队的教学法(team-based learning,TBL)、项目教学法、任务驱动教学法、嵌入式教学法及近年来兴起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flippedclassroom),且多数研究都应用于医学专业的文献检索教学中。这些模式均从建构主义角度探索文献检索的有效教学模式,CBL教学法与传统教学模式(1ecture-based learning,LBL)相似,均以“教师”为中心,而其他模式则以“学生”为中心。 2.阶段式多轨教学模式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x45t.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