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家思想

更新时间:2023-08-18 06:00:01 阅读量: 资格考试认证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佛道

BBC做的关于佛祖的纪录片。采用扮演的形式,像模像样的。我也不晓得它的解析对不对,因为对佛家研究不深。不过佛教的确不像一个宗教,它的思想其实是超脱的,也没有神,其实也不崇拜偶像。确实,倘若释迦牟尼活到今日,看到寺庙、佛像等等,一定大摇脑袋。到中国的寺庙转转估计要撞墙。

基本上是这样的,印度人相信轮回,每个轮回皆有生老病死,无限的痛苦,再循环。释迦牟尼原本是个王子,养尊处优,一日外出旅行,看到衰老,看到疾病,看到死亡,顿觉原来这一切没人逃得掉,且还要一直承受,于是痛苦万分。

他后来修行,也是过了蛮长时间的,结论是,痛苦来源自欲望,而欲望来源自肉身。他曾经苦行,让肉身受苦,而心灵的修养可以达到一种无杂念的祥和,但仍然无法得到解脱,仍然会轮回之类。有一次发现一个老人弹琴,琴弦过紧或过松都无法弹出美妙的音乐,于是发现了一条中庸和谐(- -||)之路。

然后他静坐呀静坐,在思想中与魔鬼(不同于撒旦之类的,其实是没有实体的)斗争什么的,莲花飘落……到达一个虚无的思想境界,完全没有欲望贪念仇恨和妄想,由此消除了一切转世的因由。菩提树下七天,最终涅磐(nirvana),其实就是在那种状态下死亡,但是不再轮回,到了无上智慧和极乐世界。 看着似乎有道理,也很伟大,多么悲天悯人啊。这样的思想和行为有它好的一面,要知道欲望真的导致太多痛苦了,不单单自己的,也有别人的,有的甚至无比巨大。但要我说靠撇除欲望来调和自己的痛苦,是一种极其消极而且违背自然的方法。归根结底,还在于轮回的世界观。

既然一切都会轮回,生老病死,不止的苦难,那么人生的重点便不在此生,而在于寻求意义,正确的生活,以达到极乐世界。倘若没有来生,你或许就不会这么想了,因为没有欲念,就好比没有你了——如果人生有意义肯定不是用来消除自己。所以其实佛家的思想都建立在轮回之上。

而这是比较荒谬的。为何世界人口一直在不断增加?食物也大比例增加?好吧,是有些物种灭绝,但根本没有轮回的迹象。人们意识到死亡之后往往惊恐万分,随便哪个比较说得通的解释都能信。而这样的解释其实挺多,为何你就那么信那种?释迦牟尼虽然开创了佛教,但仍逃不开婆罗门教(印度教)的框框——轮回说。

所以在我看来,佛祖是一个道德颇为高尚的人,在纯粹的思想界却没太多贡献可言。他觉得是那么回事,旁人看却未必。涅磐,不也是死的一种,死得很爽和死得不甘愿没有本质上的区别。当然如果真的进得了极乐世界是另一回事,但我相当怀疑。

人生的目的不是用来死的,是用来好好的生活。这是我的看法。不过在我的看法内,他这样过也算好好的生活了——毕竟你不能轻易论断别人。我相信人生的意义在过完一生的时刻就自然完成。你可以说,好吧,他过完一生了,他这一生有了某种意义,我们可以研究研究……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xfrj.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