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天门市2016届高三数学五月调研测试试题文(新)

更新时间:2023-03-08 17:56:44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天门市2016年高三年级五月调研考试试题

高三数学(文科)试题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全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注意:1. 考生在答题前,请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等信息填在答题卡上.

2. 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答在试卷上无效。

3. 填空题和解答题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答在答题卡上每题对应的答题区域内。答在试题卷上无效。

第Ⅰ卷(选择题 共6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

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把答案填在答题卡上对应题号后的框内,答在试卷上无效。 1.设全集U?{x?N|x?2},集合A?{x?N|x2?5},则CUA= B

A.?

B.{ 2 }

C.{ 5 }

D.{ 2,5 }

2.已知i为虚数单位,且复数z1?3?bi,z2?1?2i,若

A.6

B.-6

C.0

z1是实数,则实数b的值为 A z2 D.

1 63.某设备的使用年限x(单位:年)与所支付的维修费用y(单位:千元)的一组数据如下:

使用年限x 维修费用y 2 2 3 3.4 4 5 5 6.6 ??bx?a?中的 从散点图分析y与x线性相关,根据上表中数据可得其回归直线方程yb?1.54,由此预测该设备的使用年限为6年时,需支付的维修费用约是 C A.7.2千元

B.7.8千元

C.8.1千元

D.8.5千元

5;命题q:?x?R,x2?x?1?0,给出下列结论: 24.已知命题p:?x0?R,sinx0? (1)命题p?q是真命题;(2)命题p?(?q)是假命题;(3)命题(?p)?q是真命题; (4)(?p)?(?q)是假命题.其中正确的命题是 A A.(2)(3)

B.(2)(4)

C.(3)(4)

D.(1)(2)(3)

5.一个四面体的三视图如图所示,则该四面体的四个面中最大面的面积是 C

1

A.3 2B.2 2C.3 4D.

1 26.集合A={2,3},B={1,2,3},从A,B中各任意取一个数, 则这两数之和等于4的概率是 C A.

2 3B.

1 21C.

3 D.

1 67.阅读如下程序框图,运行相应的程序,则程序运行后输出的结果为 B

A.7

B.9

C.10

D.11

8.(哈佛大学思维游戏)南京东郊有一个宝塔,塔高60多米,九层八面,中间没有螺旋的扶梯.宝塔的扶梯有个奥妙,每上一层,就少了一定的级数。从第四层到第六层,共有28级.第一层楼梯数是最后一层楼梯数的3倍.则此塔楼梯共有 B A.117级

B.112级

C.118级

D.110级

9.三个平面两两垂直,它们的三条交线交于一点O,点P到三个平面的距离之比为1:2:3,

PO=214,则P点到这三个平面的距离为 A

A.2,4,6

B.4,8,12

C.3,6,9

D.5,10,15

10.下列函数中,图象的一部分如下图所示的是 D A.y?sin(2x?)

6C.y?cos(2x?)

3?

B.y?sin(2x?)

6D.y?cos(2x?)

6???11.已知F1、F2为双曲线C:x2?y2?1的左、右焦点,点P在C上,?F1PF2?60?,则点P到x轴的距离为 B

36 B. C.3 2212.设[x]表示不大于x的最大整数,则对任意实数x,有 D

A. D.6 A.[?x]??[x]

C.[2x]?2[x]

1B.[x?]?[x]

21D.[x]?[x?]?[2x]

2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90分)

2

二、填空题:本大题 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请将答案填在答题卡对应题号的位

置上。答错位置,书写不清,模棱两可均不得分。

13.如图,△AOB为等腰直角三角形,OA=1,OC为斜边AB的高,P为

????????线段OC的中点,则AP?OP??1 ▲ .

8?x?y?3?0,?14.如果实数x,y满足不等式组?x?2y?3?0,目标函数z?kx?y的最大值为6,最小值

?x?1,?为0,那么实数k的值为 2 .

15. 已知H是球O的直径AB上一点,AH:HB=1:2,AB⊥平面?,H为垂足,?截球O所得

9? .

截面积为?,则球O的表面积为

216.若函数f(x)?(1?x2)(x2?ax?b)的图象关于直线x??2对称,则f(x)的最大值为 16

三、解答题:本大题分必做题和选做题,其中第17~21题为必做题,第22~24为选做题,

共70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把答案填在答题卡上对应题号指定框内。 17.(本题满分12分)

oo

如图,在△ABC中,∠ABC=90,AB?3,BC?1,P为△ABC内一点,∠BPC=90.

1,求PA; 2o

(Ⅱ)若∠APB=150,求tan?PBA.

(Ⅰ)若BP?17.解:(Ⅰ)由已知得∠PBC=60,所以∠PBA=30. 在△PBA中,由余弦定理得

o

o

117PA2?3??2?3?cos30??,

4247故PA?????????????????????????6分

2 (Ⅱ)设?PBA??,由已知得PB?sin?

在△PBA中,由正弦定理得 3sin? ?sin150?sin(30???) 化简得3cos??4sin?,

3

所以tan?PBA?3??????????????????????12分 418.(本题满分12分)

如图,AB是圆的直径,PA垂直圆所在的平面,C是圆上的点. (Ⅰ)求证:平面PAC⊥平面PBC;

(Ⅱ)设Q为PA的中心,G为△AOC的重心,

求证:QG//平面PBC .

18.(Ⅰ)证明:由AB是圆的直径,得AC?BC,

由PA?平面ABC,BC?平面ABC,得PA?BC. 又PA?AC?A,PA?平面PAC,AC?平面PAC, 所以BC?平面PAC. 因为BC?平面PBC,

所以平面PAC⊥平面PBC?????????????????6分

(Ⅱ)解:连接OG并延长交AC于点M,连接QM,QO,

由G为△AOC的重心,得M为AC中点, 由Q为PA中点,得QM//PC, 又O为AB中心,得OM//BC

因为QM?MO?M,QM?平面QMO,MO?平面QMO, BC?PC?C,BC?平面PBC,PC?平面PBC,

所以平面QMO//平面PBC, 因为QG?平面QMO,

所以QG//平面PBC????????????????????12分

19.(本题满分12分)

某人在如图所示的直角边长为4米的三角形地块的每个格点(指纵、横直线的交叉点以及三角形的顶点)处都种了一株相同品种的作物.根据历年的种植经验,一株该种作物的年收获量Y(单位:kg)与它的“相近”作物株数X之间的关系如下表所示:

X 1 2 3 4 4

Y 51 48 45 42 这里,两株作物“相近”是指它们之间的直线距离不超过1米. (Ⅰ)完成下表,并求所种作物的平均年收获量:

Y 频数 51 48 4 45 42 (Ⅱ)在所种作物中随机选取一株,求它的年收获量至少为48kg的概率.

19.解:(Ⅰ)所种作物总株数N=1+2+3+4+5=15,其中“相近”作物株数为1的作物有2株,

“相近”作物株数为2的作物有4株,“相近”作物株数为3的作物有6株,“相 近”作物株数为4的作物有3株,列表如下:

Y 频数 51 2 48 4 45 6 42 3 所种作物的平均年收获量为

51?2?48?4?45?6?42?3102?192?270?126690???46???6分

15151524(Ⅱ)由(Ⅰ)知,P(Y?51)?,P(Y?48)?

1515 故在所种作物中随机选取一株,它的年收获量至少为48kg的概率为 P(Y?48)?P(Y?51)?P(Y?48)?242???????????12分 1515520.(本题满分12分)

已知函数f(x)?ex(ax?b)?2,曲线y?f(x)在点(0,f(0))处的切线方程为x?4xy?4x?4.

(Ⅰ)求a,b的值;

(Ⅱ)讨论f(x)的单调性,并求f(x)的极大值. 20.解:(Ⅰ)f?(x)?ex(ax?a?b)?2x?4

由已知得f(0)?4,f?(0)?4 故b?4,a?b?8

从而a?4,b?4????????????????????6分

5

(Ⅱ)由(Ⅰ)知f(x)?4ex(x?1)?x2?4x.

f?(x)?4ex(x?2)?2x?4?4(x?2)(ex?). 令f?(x)?0,得x??ln2或x??2.

从而当x?(??,?2)?(?ln2,??)时,f?(x)?0; 当x?(?2,?ln2)时,f?(x)?0.

故f(x)在x?(??,?2),(?ln2,??)上单调递增, 在(?2,?ln2)上单调递减.

当x??2时,函数f(x)取得极大值,

极大值为f(?2)?4(1?e?2)??????????????????12分

21.(本题满分12分)

已知圆M:(x?1)2?y2?1,圆N:(x?1)2?y2?9,动圆P与圆M外切并且与圆N内切,圆心P的轨迹为曲线C. (Ⅰ)求C的方程;

(Ⅱ)l是与圆P、圆M都相切的一条直线,l与曲线C交于A,B两点,当圆P的半径最

长时,求|AB|.

21.解:由已知得圆M的圆心为M(-1,0),半径r1?1;

圆M的圆心为N(1,0),半径r2?3.

设圆P的圆心为P(x,y),半径R. (Ⅰ)因为圆P与圆M外切并且与圆N内切,

所以|PM|?|PN|?(R?r1)?(r2?R)?r1?r2?4

由椭圆的定义可知,曲线C是以M,N为左、右焦点,长半轴长为2,短半轴长

12x2y2?1(x?2)??????6分 为3的椭圆(左顶点除外),其方程为?43(Ⅱ)对于曲线上任意一点P(x,y),由于|PM|?|PN|?2R?2?2,

所以当R?2,当且仅当圆P的圆心为(2,0)时,R=2,

6

所以当圆P的半径最长时,其方程为(x?2)2?y2?4

若l的倾斜角为90,则l与y轴重合,可得|AB|?23 oo

若l的倾斜角不为90,由r1?R知l不平行于x轴,

设l与x轴的交点为Q,则可求得Q(-4,0), 所以可设l:y?k(x?4) 由l与圆P相切得|QP|R?, |QM|r1|3k|1?k2?1

解得k??2 4x2y222?1, x?2代入?当k?时,将y?4344整理得7x2?8x?8?0, 解得x1,2??4?62 718 718综上,|AB|?23或|AB|???????????????12分

7所以|AB|?1?k2|x2?x1|?

请考生在22,23,24三题中任选一题作答。注意:只能做所选定的题目,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做答时,请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将所选题号的方框涂黑。 22.(本题满分10分)【选修4—1 几何证明选讲】

如图,直线AB为圆的切线,切点为B,点C在圆上,∠ABC 的角平分线BE交圆于点E,DB垂直BE交圆于点D. (Ⅰ)证明:DB=DC;

(Ⅱ)设圆的半径为1,BC?3,延长CE交AB于点F,求△BCF外接圆的半径. 22.(Ⅰ)证明:如图,连接DE,交BC于点G

7

由弦切角定理,得∠ABE=∠BCE, 而∠ABE=∠CBE, 故∠CBE=∠BCE, 所以BE=CE 又因为DB⊥BE, 所以DE为圆的直径, ∠DCE=90

由勾股定理可得DB=DC??????????????????5分

o

(Ⅱ)解:由(Ⅰ)知,∠CDE=∠BDE,DB=DC,

故DG是BC边的中垂线,所以BG?3 2o

设DE的中点为O,连接BO,则∠BOG=60, 从而∠ABE=∠BCE=∠CBE =30, 所以CF⊥BF,

故Rt△BCF外接圆的半径等于o

3??????????????10分 223.(本题满分10分)【选修4—4 坐标系与参数方程选讲】

在极坐标系中,O为极点,半径为2的圆C的圆心极坐标为(2,(Ⅰ)求圆C的极坐标方程;

(Ⅱ)在以点O为原点,以极轴为x轴正半轴建立的直角坐标系中,直线l的参数方程为

?3).

1?x?1?t,?2?(t为参数),直线l与圆C相交于A,B两点,已知定点M(1,-2),??y??2?3t,?2?|MB|. 求|MA|?23.解:(Ⅰ)设P(?,?)是圆上任意一点, 则在等腰三角形COP中,OC=2,OP??,?COP?|?? 所以,??4cos(???3|,而 ?3)即为所求的圆C的极坐标方程????????5分 8

(Ⅱ)圆C的直角坐标方程为x2?y2?2x?23y?0

1?x?1?t,?2? 将直线l的方程?,代入圆C的方程得 (t为参数)?y??2?3t,?2? t2(3?23)t?3?43?0, 其两根t1?t2?3?43 |MB|?|t1? 所以|MA|?t2|?3?43??????????????10分 24.(本题满分10分)【选修4—5 不等式选讲】 已知f(x)?|x?2|?|x?5|.

(Ⅰ) 求函数f(x)的值域;

(Ⅱ)求不等式f(x)?x2?8x?15的解集. 24.解:(Ⅰ)当2?x?5时,?3?f(x)?3,

所以?3?f(x)?3,即函数f(x)的值域为[-3,3]????????5分

(Ⅱ)由(Ⅰ)呆知,当x?2时,f(x)?x2?8x?15的解集为空集;

2 当2?x?5时,f(x)?x?8x?15的解集为{x|5?3?x?5};

当x?5时,f(x)?x2?8x?15的解集为{x|5?x?6}

综上,不等式f(x)?x?8x?15的解集为{x|5?3?x?6}????10分 2 9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xii6.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