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22年中国文化创意园区产业现状调查及运营管理深度分析报

更新时间:2023-03-08 18:22:04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2017-2022年中国文化创意园区产业现状调查及运营管理深度分析报告

(目录)

中国报告网

中国报告网 企业发展咨询首站

www.chinabaogao.com

中国报告网 企业发展咨询首站

2017-2022年中国文化创意园区产业现状调查及运营管理深度分析报告(目录)

【价 格】纸介版:7200 电子版:7200 纸介+电子:7500 【交付方式】电子版Email / 特快专递 【

http://baogao.chinabaogao.com/wentibangong/285224285224.html

文化创意产业园是一系列与文化关联的、产业规模集聚的特定地理区域,是一具有鲜明文化形象并对外界产生一定吸引力的集生产、交易、休闲、居住为一体的多功能园区。园区内形成了一个包括生产——发行——消费产供销一体的文化产业链。

我国文化创意产业园区的建设从20世纪90年代起步,到2002年末只有48个园区建成,2012年时出现井喷态势,达到1457个,并在2014年时达到2570个园区的顶峰。2015年,园区数量稍有回落,全国正常运作的园区在2506左右。其中由国家命名的文化创意产业各类相关基地、园区就已超过350个。在政府的积极引导下,我国文化产业已经初步形成了以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和基地为龙头,以省市级文化产业园区和基地为骨干,以各地特色文化产业群为支点,共同推动文化产业加快发展的格局。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一、文化创意产业园区类型分析

2015年中国文化创意产业园有2506座,其中有产业型535座占比21%;混合型1661座占比66%;艺术型82座占比3%;休闲娱乐型110座占比5%;地方特色型118座占比21%。

2010-2015年中国文化创意产业园类型数量情况(单位:座)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二、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区域分布

2015年中国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区域分布格局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中国报告网发布的《2017-2022年中国文化创意园区产业运营格局态势及运营管理深度分析报告》内容严谨、数据翔实,更辅以大量直观的图表帮助本行业企业准确把握行业发展动向、市场前景、正确制定企业竞争战略和投资策略。本报告依据国家统计局、海关总署和国家信息中心等渠道发布的权威数据,以及我中心对本行业的实地调研,结合了行业所处的环境,从理论到实践、从宏观到微观等多个角度进行市场调研分析。它是业内企业、相关投资公司及政府部门准确把握行业发展趋势,洞悉行业竞争格局,规避经营和投资风险,制定正确竞争和投资战略决策的重要决策依据之一。本报告是全面了解行业以及对本行业进行投资不可或缺的重要工具。

本研究报告数据主要采用国家统计数据,海关总署,问卷调查数据,商务部采集数据等数据库。其中宏观经济数据主要来自国家统计局,部分行业统计数据主要来自国家统计局及市场调研数据,企业数据主要来自于国统计局规模企业统计数据库及证券交易所等,价格数据主要来自于各类市场监测数据库。

报告目录\\REPORTDIRECTORY

第一章文化创意园区基本概况 第一节文化创意园区相关概述 一、文化创意园区的定义 二、文化创意园区的特征 三、文化创意园区的类型

四、文化创意园区的功能

第二节文化创意园区开发建设模式 一、政策导向型园区 二、艺术家主导型园区 三、开发商导向型园区 四、资源依赖型园区 五、成本导向型园区 六、环境导向型园区

第三节文化创意园区对城市的影响 一、对政府和财政支持的影响 二、对艺术成就和传统技艺的影响 三、对文化创意氛围的影响 四、对现有产业的影响

五、对相关基础设施的影响 六、对教育和培训活动的影响 七、对公众关注的影响 八、对知识共享的影响

第二章中国文化创意园区发展环境分析 第一节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政策分析 一、文化创意产业监管体制 二、文化创意产业相关政策 (一)《推进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的若干意见》 (二)《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对外文化贸易的意见》 (三)《关于推动特色文化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 三、国务院文化创意产业指导意见 第二节文化创意园区管理政策分析 一、文化产业示范基地申报与命名 二、文化产业示范园区管理与巡检 三、文化产业示范园区支持与服务 第三节中国文化产业发展环境分析 一、中国文化产业规模分析 二、中国文化产业结构分析 三、中国文化机构数量统计 四、中国文化产业投资投入 五、中国文化产业金融创新

第三章中国文化创意园区发展状况分析 第一节中国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分析 一、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概况 二、文化创意产业规模分析 三、文化创意产业结构分析 四、文化创意产业发展重点 (一)演艺业

(二)娱乐业 (三)动漫业 (四)游戏业 (五)文化旅游业 (六)艺术品业 (七)工艺美术业 (八)文化会展业 (九)创意设计业 (十)网络文化业

(十一)数字文化服务业

第二节中国文化创意园区发展分析 一、文化创意园区发展规模 二、文化创意园区区域分布 三、文化创意园区经济效益 四、文化创意园区转型升级

第三节中国文化创意园区发展亮点 一、金融合作深入化 二、“双创”助力服务升级 三、“互联网+”促使平台升级 四、园区品牌旗舰化 五、园区定位合理化 六、政策推动区域化 七、试验区先试先行

第四节中国文化创意园区重点园区 一、文化创意产业最受关注园区 二、文化创意产业最具特色园区 三、文化创意产业最具潜力园区

第五节中国文化创意园区标准体系建立 一、文化创意园区亟待标准化 二、文化创意园区标准体系架构 三、文化创意园区体系计分原则

第四章中国文化创意园区细分市场投资机会分析 第一节不同性质文化产业园投资运营分析 一、产业型文化创意园区投资及运营分析 (一)园区发展特征分析 (二)园区发展模式分析 (三)园区投资现状分析 (四)园区投资前景分析

二、艺术型文化创意园区投资及运营分析 (一)园区发展特征分析 (二)园区发展模式分析 (三)园区投资现状分析 (四)园区投资前景分析

三、休闲型文化创意园区投资及运营分析 (一)园区发展特征分析 (二)园区发展模式分析 (三)园区投资现状分析 (四)园区投资前景分析

四、混合型文化创意园区投资及运营分析 (一)园区发展特征分析 (二)园区发展模式分析 (三)园区投资现状分析 (四)园区投资前景分析

五、地方特色文化创意园区投资及运营分析 (一)园区发展特征分析 (二)园区发展模式分析 (三)园区投资现状分析 (四)园区投资前景分析

第二节不同类型文化创意园区投资运营分析 一、影视基地园区发展概况 (一)电影产业发展规模分析 (二)电视剧产业发展规模分析 (三)影视资金投资市场分析 (四)影视基地建设情况分析 (五)影视基地业务发展分析 (六)影视基地发展格局分析 (七)影视基地投资风险分析 (八)影视基地投资前景分析 二、动漫产业园发展概况 (一)动漫产业发展规模分析 (二)动漫行业产业化进程分析 (三)动漫产业园建设情况分析 (四)动漫产业园发展格局分析 (五)动漫产业园投资前景分析 三、会展文化园区发展概况 (一)会展行业发展规模分析 (二)中国展览会数量及面积分析 (三)会展展馆建设情况分析 (四)会展展馆投资前景分析 四、数字出版产业园发展概况 (一)数字出版产业发展规模分析 (二)数字出版产业园建设情况分析 (三)数字出版产业园市场规模分析 (四)数字出版产业园优势领域分析 (五)数字出版产业园发展格局分析 (六)数字出版产业园投资前景分析 五、工艺美术产业园发展概况

(一)工艺美术产业发展现状分析 (二)工艺美术产业园建设情况分析 (三)工艺美术产业园发展格局分析 (四)工艺美术产业园投资前景分析

第五章中国文化创意园区建设及运营管理分析 第一节文化创意园区建设及运营关联群体分析 一、地方政府 二、地产开发商 三、行业协会

四、大学及科研机构 五、园区内企业

第二节文化创意园区建设规划及布局 一、文化创意园区建设目标 二、文化创意园区建设原则 三、文化创意园区实施方案 四、宏观层面的规划与布局 (一)区位选择 (二)产业定位 (三)功能定位 (四)配套设施

五、微观层面的规划与布局 (一)功能设置与布局 (二)创意环境的营造 (三)交通组织 (四)园区景观

第三节文化创意园区区运作机制分析 一、文化创意园区开发模式分析 二、文化创意园区管理体制分析 三、创意产业园区盈利模式分析 四、文化创意园区产业链构建

第四节文化创意园区服务平台建设分析 一、金融服务平台建设 二、技术研发平台建设 三、电子信息平台建设 四、展示交易平台建设

第五节文化创意园区运营成功的关键要素 一、产业定位 二、创意人才 三、知识产权 四、金融配套 五、政府支持

第六节文化创意园区建设及运营存在的问题 一、园区定位不明确

二、园区规划不科学 三、园区建设模式雷同 四、园区集聚效应不明显 五、园区创新能力较弱

第七节文化创意园区建设及运营对策建议 一、正确选择园区产业导向 二、构筑园区内生成主体 三、加强园区的规划管理 四、准确定位-特色生存 五、合理布局-功能健全 六、打造完整产业链 七、培育高端创意人才 八、强化知识产权保护 九、加强中介机构的作用

第六章中国重点区域文化创意园区投资机会分析 第一节重点城市群文化产业发展特色及规划 一、首都文化创意产业集群 二、长三角文化创意产业集群 三、珠三角文化创意产业集群 四、滇海文化创意产业集群 五、川陕文化创意产业集群 六、中部文化创意产业集群

第二节北京文化创意园区投资机会分析 一、北京文化产业发展规模分析 二、北京文化创意园发展规划及布局 三、北京文化创意园区建设现状分析 四、北京文化创意园区投资风险分析 五、北京文化创意园区发展机遇分析 第三节上海文化创意园区投资机会分析 一、上海文化产业发展规模分析 二、上海文化创意园发展规划及布局 三、上海文化创意园区建设现状分析 四、上海文化创意园区投资风险分析 五、上海文化创意园区发展机遇分析 第四节天津文化创意园区投资机会分析 一、天津文化产业发展规模分析 二、天津文化创意园发展规划及布局 三、天津文化创意园区建设现状分析 四、天津文化创意园区投资风险分析 五、天津文化创意园区发展机遇分析 第五节杭州文化产业园区投资机会分析 一、杭州文化产业发展规模分析 二、杭州文化创意园发展规划及布局

三、杭州文化创意园区建设现状分析 四、杭州文化创意园区投资风险分析 五、杭州文化创意园区发展机遇分析 第六节南京文化创意园区投资机会分析 一、南京文化产业发展规模分析 二、南京文化产业园发展规划及布局 三、南京文化产业园区建设现状分析 四、南京文化产业园区投资风险分析 五、南京文化创意园区发展机遇分析 第七节深圳文化创意园区投资机会分析 一、深圳文化产业发展规模分析 二、深圳文化创意园发展规划及布局 三、深圳文化创意园区建设现状分析 四、深圳文化创意园区投资风险分析 五、深圳文化创意园区投资策略分析 第八节昆明文化创意园区投资机会分析 一、昆明文化产业发展规模分析 二、昆明文化创意园发展规划及布局 三、昆明文化创意园区建设现状分析 四、昆明文化创意园区投资风险分析 五、昆明文化创意园区发展机遇分析 第九节青岛文化创意园投资机会分析 一、青岛文化产业发展规模分析 二、青岛文化创意园区建设现状分析 三、青岛文化创意园区投资风险分析 四、青岛文化创意园区发展机遇分析 第十节重庆文化创意园投资机会分析 一、重庆文化产业发展规模分析 二、重庆文化创意园发展规划及布局 三、重庆文化创意园区建设现状分析 四、重庆文化创意园区投资风险分析 五、重庆文化创意园区发展机遇分析 第十一节成都文化创意园投资机会分析 一、成都文化产业发展规模分析 二、成都文化创意园发展规划及布局 三、成都文化创意园区建设现状分析 四、成都文化创意园区投资风险分析 五、成都文化创意园区发展机遇分析

第七章中国典型文化创意园区运营管理分析 第一节北京798艺术区

一、北京798艺术区的基本概况 二、北京798艺术区的发展定位 三、北京798艺术区的发展模式

四、北京798艺术区的入驻企业 五、北京798艺术区的核心优势 六、北京798艺术区的发展规划 七、北京798艺术区存在的问题 八、北京798艺术区的艺术盛事 第二节上海M50创意园

一、上海M50创意园的基本概况 二、上海M50创意园的发展定位 三、上海M50创意园的发展模式 四、上海M50创意园的平台服务 五、上海M50创意园的入驻企业 六、上海M50创意园存在的问题 第三节北京尚8创意产业园

一、北京尚8创意产业园的基本概况 二、北京尚8创意产业园的发展定位 三、北京尚8创意产业园的发展模式 四、北京尚8创意产业园的平台服务 五、北京尚8创意产业园的入驻企业 六、北京尚8创意产业园的社会效应 七、北京尚8创意产业园的发展规划 第四节成都东郊记忆

一、成都东郊记忆的基本概况 二、成都东郊记忆的发展定位 三、成都东郊记忆的发展模式 四、成都东郊记忆的盈利模式 五、成都东郊记忆的运营模式 六、成都东郊记忆的入驻企业 七、成都东郊记忆的核心优势 八、成都东郊记忆的文化特色 九、成都东郊记忆的发展规划 第五节青岛创意100产业园

一、青岛创意100产业园的基本概况 二、青岛创意100产业园的发展定位 三、青岛创意100产业园的发展模式 四、青岛创意100产业园的辐射能力 五、青岛创意100产业园的优惠政策 六、青岛创意100产业园的平台服务 七、青岛创意100产业园的入驻企业 八、青岛创意100产业园的核心优势 九、青岛创意100产业园的重点发展领域 第六节羊城创意产业园

一、羊城创意产业园的基本概况 二、羊城创意产业园的发展定位 三、羊城创意产业园的发展模式

四、羊城创意产业园的平台服务 五、羊城创意产业园的入驻企业 六、羊城创意产业园的核心优势 七、羊城创意产业园的发展目标 第七节天津凌奥创意产业园

一、天津凌奥创意产业园的基本概况 二、天津凌奥创意产业园的发展定位 三、天津凌奥创意产业园的发展规划 四、天津凌奥创意产业园的优惠政策 五、天津凌奥创意产业园的平台服务 六、天津凌奥创意产业园的入驻企业 七、天津凌奥创意产业园的核心优势 第八节大兴国家新媒体产业基地

一、大兴国家新媒体产业基地的本概况 二、大兴国家新媒体产业基地的发展定位 三、大兴国家新媒体产业基地的发展模式 四、大兴国家新媒体产业基地的优惠政策 五、大兴国家新媒体产业基地的平台服务 六、大兴国家新媒体产业基地的入驻企业 七、大兴国家新媒体产业基地的核心优势 八、大兴国家新媒体产业基地的合理布局 第九节中关村软件园

一、中关村软件园的基本概况 二、中关村软件园的发展定位 三、中关村软件园的辐射能力 四、中关村软件园的具体政策 五、中关村软件园的平台服务 六、中关村软件园的入驻企业 七、中关村软件园的核心优势 八、中关村软件园信用园区建设 第十节西湖数字娱乐产业园

一、西湖数字娱乐产业园的基本概况 二、西湖数字娱乐产业园的发展定位 三、西湖数字娱乐产业园的发展模式 四、西湖数字娱乐产业园的辐射能力 五、西湖数字娱乐产业园的优惠政策 六、西湖数字娱乐产业园的平台服务 七、西湖数字娱乐产业园的入驻企业 八、西湖数字娱乐产业园的核心优势 第十一节上海2577创意大院

一、上海2577创意大院的基本概况 二、上海2577创意大院的发展定位 三、上海2577创意大院的发展模式 四、上海2577创意大院的平台服务

五、上海2577创意大院的入驻企业 六、上海2577创意大院的社会效应 七、上海2577创意大院的创意空间 第十二节华创动漫产业园

一、华创动漫产业园的基本概况 二、华创动漫产业园的发展定位 三、华创动漫产业园的发展模式 四、华创动漫产业园的模式策略 五、华创动漫产业园的平台服务 六、华创动漫产业园的入驻企业 七、华创动漫产业园的愿景 第十三节深圳大芬油画村 一、深圳大芬油画村基本概况 二、深圳大芬油画村发展定位 三、深圳大芬油画村发展模式 四、深圳大芬油画村的市场前景 五、深圳大芬油画村优惠政策 六、深圳大芬油画村入驻企业 七、深圳大芬油画村核心优势

第十四节西安曲江国际会展产业园区 一、西安曲江国际会展产业园区基本概况 二、西安曲江国际会展产业园区发展定位 三、西安曲江国际会展产业园区发展模式 四、西安曲江国际会展产业园区发展特点 五、西安曲江国际会展产业园区优惠政策 六、西安曲江国际会展产业园区平台服务 七、西安曲江国际会展产业园区核心优势 第十五节上海张江文化科技创意产业基地 一、上海张江文化科技创意产业基地概况 二、上海张江文化科技创意产业基地定位 三、上海张江文化科技创意产业基地模式 四、上海张江文化科技创意产业基地辐射能力 五、上海张江文化科技创意产业基地优惠政策 六、上海张江文化科技创意产业基地平台服务 七、上海张江文化科技创意产业基地入驻企业 八、上海张江文化科技创意产业基地核心优势

第八章中国文化创意园区发展前景与招商分析 第一节文化创意园发展趋势与建议 一、文化创意园发展驱动力分析 二、文化创意园发展趋势预测 三、文化创意园发展转型建议

第二节文化创意园区各地文化产业园布局情况 一、文化创意园区东部地区优势显著

二、区域经济辐射带动各地差距缩小 三、园区建设加快集聚效应显现 四、注重创新驱动中部地区后发崛起

五、部分省市“十三五”规划文化产业部署 第三节文化创意园招商方法分析 一、文化创意园场地招商 二、文化创意园项目招商 三、文化创意园资本招商 四、文化创意园招商方法比较 五、文化创意园引资项目

第四节文化创意园招商策略分析 一、功能定位策略 二、宣传资料推广 三、商业化运营策略 四、商务会议/活动 五、会展营销策略 六、资源整合策略 七、准确出击策略 八、渠道拓展策略 九、广告推广策略

第五节文化创意园招商成功的关键 一、市场情况调研 二、园区的功能定位 三、完善的营销推广方案 四、精密的招商执行方案 五、招商团队的组建 六、招商政策的执行 七、招商策略调整

第六节中国创意园区招商引资案例分析 一、长沙雨花创意园区招商引资分析 (一)园区基本情况 (二)园区招商对象 (三)园区招商流程 (四)招商优惠政策 (五)园区核心竞争力

二、河北卓达动漫创意园区招商引资分析 (一)卓达集团简介 (二)产业园定位分析 (三)产业园产业规划 (四)产业园运作核心 (五)产业园招商优势 (六)产业园优惠政策 (七)产业园招商范围

三、深圳F518时尚创意园区招商引资分析

(一)园区基本情况 (二)园区发展内涵 (三)园区定位分析 (四)园区功能规划 (五)园区招商优势 (六)园区招商优势

第九章中国文化创意园区投融资分析 第一节文化创意园区投资环境 一、文化创意园区投资宏观环境 二、文化创意园区政策环境分析 三、文化创意园区建设影响因素分析 (一)地区经济整体实力 (二)区域科技水平及历史 (三)文化创意产业的消费需求 (四)知识产权法律法规支持情况 (五)公共服务平台的大力推动与支持 四、文化创意园区投资区位因素分析 五、文化创意园区SWOT分析 第二节文化创意园区投资分析 一、文化创意园区投资特征分析 二、文化创意园区项目投资要素 (一)经济地理要素 (二)地理成本要素 (三)文化要素 (四)经济成本要素 (五)竞争力要素

三、文化创意园投资风险提示 (一)市场运营风险 (二)产业政策风险 (三)功能定位风险 (四)招商引资风险 (五)土地产权风险

四、文化创意园区建设注意事项 第三节文化创意园区融资分析 一、文化创意园区融资模式分析 (一)常见投融资模式分析 1、BOT及其变种 2、BT融资模式 4、TOT融资模式 5、PPP项目融资模式

(二)园区企业融资方式分析 1、依靠政府特殊支持融资 2、通过银行贷款融资

3、社会资金

(三)园区项目融资方式分析 1、特许经营 2、公私合营

3、施工承包商垫资 4、使用者预付费

二、园区多元化融资分析 三、文化创意园融资现存问题 四、文化创意园融资方式建议 (一)适当增加融资规模 (二)降低资金使用成本 (三)拓宽园区融资渠道 第四节文化创意园投资建议 一、对政府的建议

二、对园区建设和运营者的建议 图表目录\\CHARTDIRECTORY 图表目录

图表1中国文化产业增加值及占GDP的比重 图表2中国文化产业法人单位实现增加值结构图 图表3-中国主要文化机构数量情况

图表4-中国文化、体育和娱乐业固定资产投资统计 图表5-中国文化创意产业规模情况 图表6文化创意产业主要类别情况 图表7-中国文化创意园区数量统计

图表8中国文化创意园区按性质分结构占比图 图表9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区域分布

图表10度中国文化创意产业最受关注的十大园区 图表11度中国文化创意产业最具特色的十大园区 图表12度中国文化创意产业最具潜力的十大园区

图表13产业型文化创意园区在中国各个地域的分布情况统计 图表14艺术型文化创意园区在中国各个地域的分布情况统计 (GYZJY)

图表详见正文······ 特别说明:中国报告网所发行报告书中的信息和数据部分会随时间变化补充更新,报告发行年份对报告质量不会有任何影响,请放心查阅。

报告样本

下文试读版本来自其他行业, 仅用于说明报告内容和形式。

第四节 顺丁橡胶产业链分析 一、产业链模型介绍

顺丁橡胶上下游关系图 资料来源:中国报告网,2013年

顺丁橡胶以丁二烯为单体,采用不同催化剂和聚合方法合成。目前,我国顺

丁橡胶主要用于轮胎、制鞋、高抗冲聚苯乙烯(HIPS)以及ABS树脂的改性等方面,其中轮胎制造业是我国顺丁橡胶最大的消费领域,占比约70%。

二、顺丁橡胶产业链模型分析

1.上游

丁二烯通常指1, 3-丁二烯,又称乙烯基乙烯,是一种重要的石油化工基础原料,是C4馏分中最重要的组分之一,在石油化工烯烃原料中的地位仅次于乙烯和丙烯。

目前,世界丁二烯的来源主要有两种,一种是从乙烯裂解装置副产的混合C4馏分中抽提得到,这种方法价格低廉,经济上占优势,是目前世界上丁二烯的主要来源。另一种是从炼油厂C4馏分脱氢得到,该方法只在一些丁烷、丁烯

资源丰富的少数几个国家采用。世界上从裂解C4馏分抽提丁二烯以萃取精馏法为主,根据所用溶剂的不同生产方法主要有乙睛法(ACN法)、二甲基甲酰胺法(DMF法)和N-甲基吡咯烷酮法(NMP法)3种。

近年来,随着乙烯工业的不断发展,世界丁二烯的生产能力不断增加。目前我国丁二烯的生产主要是从乙烯副产C4馏分中抽提丁二烯,也有采用丁烯氧化脱氢法的装置在运行。我国从乙烯副产C4馏分中抽提丁二烯主要有乙腈法、DMF法和NMP法,乙腈法由我国兰化公司研究开发,DMF和NMP法均为引进技术。1995年以前引进的丁二烯抽提技术均为日本瑞翁公司的DMF法,1995年后又引进了德国BASF的NMP技术。

表 1-2008-2012年我国丁二烯产量及进出口情况(单位:万吨/年)

年份 产量 进口量 出口量 表观消费量 2008年 142.3 14.3 3.6 153.0 2009年 150 29.3 4.1 175.2 2010年 198 21.6 10.2 209.3 2011年 208 18.3 7.5 218.8 2012年 215 34.5 4.0 245.5 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中国报告网,2013年

目前我国丁二烯的产量不能满足国内的需求,每年都需大量进口。尽管我国

丁二烯目前还供不应求,但趋势正在向供应过剩转变。

2010年国内丁二烯供应格局可以简单概括为:产能、产量提升,进口环比下降,出口猛增。后期随着大庆石化、抚顺石化、四川乙烯和武汉大乙烯共计65.4万吨/年丁二烯新装置投产,2011年产量增幅环比下降;进口量同比下滑。

多年来,我国丁二烯一直处于供不应求。我国镍系顺丁橡胶生产装置经过革新,改造、挖潜、工艺技术水平与国际先进水平大致相当。目前,国内生产规模较大的企业,丁二烯年平均单耗为1005~1015Kg/t,产品质量与进口产品无明显差别。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迅猛发展,汽车制造业发展迅速,国内对顺丁橡胶需求不断增加,国内顺丁橡胶及丁二烯生产不能满足实际需要,需要部分进口,同时受自然气候的影响,天然橡胶产量起伏较大,对我国橡胶市场影响较大。在原料方面随着我国石化行业飞速发展,天津、大连、抚顺、武汉、盘锦等地百万吨乙烯

装置相继开工投产,丁二烯原料逐渐充足,为我国扩大顺丁橡胶生产规模提供了原料保障。

2.下游

顺丁橡胶是世界第二大通用合成橡胶,具有弹性好、耐磨性强和耐低温性能好等优点,可与天然橡胶、氯丁橡胶以及丁腈橡胶等并用。其是当前环保型轮胎的重要原料之一,也可制造缓冲材料以及各种胶鞋、胶布、胶带和海绵胶等。

随着我国橡胶制品工业的快速发展,对顺丁橡胶的需求量也迅速增加。目前我国顺丁橡胶主要用于轮胎、制鞋、高抗冲击聚苯乙烯(HIPS)改性等方面,其消费结构为:轮胎方面对顺丁橡胶的需求量约占总需求量的64.9%,制鞋约占10.2%,高抗冲击聚苯乙烯(HIPS)约占9.7%,胶管、胶带约占8.8%,其他方面约占6.4%。我国顺丁橡胶产品主要应用于轮胎和力车胎行业,因此,轮胎工业的发展对我国顺丁橡胶的市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随着对“绿色轮胎”认识的不断提高,以及轮胎结构逐步向子午化、无内胎化和扁平化方向发展,使得轮胎行业对橡胶的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从而对传统的橡胶品种牌号提出了新的挑战。

第四章 顺丁橡胶市场供需现状分析

第一节 顺丁橡胶产业现况

目前世界顺丁橡胶的总生产能力约为400万吨/年,其中西欧地区的生产能力约占18.2%,北美地区约占29.4%,南美洲地区约占2.3%,亚太地区约占37.2%,东欧地区约占10.2%,非洲地区约占1.4%,中东地区约占1.3%。

Bayer公司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顺丁橡胶生产厂家,生产能力约占世界顺丁橡胶总生产能力的17.6%,其在美国、法国和德国都拥有生产装置,分别采用钴系、钛系、锂系和钕系生产高顺式顺丁橡胶、低顺式顺丁橡胶、高乙烯基顺丁橡胶、中乙烯基顺丁橡胶以及充油顺丁橡胶和充油充炭黑母炼胶等产品;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是世界上第二大顺丁橡胶生产厂家,产能约占世界总产能的9.3%,多数采用镍系催化剂体系,也采用锂系生产少量低顺式顺丁橡胶产品;美国固特异轮胎和橡胶公司是世界上第三大顺丁橡胶生产厂家,产能约占世界总产能的7.8%,采用钛系和锂系两种催化剂生产高顺式顺丁橡胶、中乙烯基顺丁橡胶和

低顺式顺丁橡胶,也生产少量的溶聚丁苯橡胶;美国American Synthetic公司是世界上第四大顺丁橡胶生产厂家,产能约占世界总产能的5.3%,采用钛系催化剂体系,生产高顺式顺丁橡胶产品。

预计今后几年世界顺丁橡胶的消费量将以年均约2.2%的速度增长,其中西欧地区的消费量将以年均约2.4%的速率增长;北美地区将以年均约1.8%的速率增长;亚太地区将以年均约3.9%的速率增长;非洲和中东地区将以年均约5.2%的速率下降;拉丁美洲将以年均约3.0%的速率增加;其他地区将以年均约2.5%的速率增加。

世界各国顺丁橡胶的消费结构有所不同。美国:轮胎及轮胎制品占76.9%,抗冲击改性剂占18.8%,工业制品约占4.0%;西欧地区:轮胎及轮胎制品占74.2%,抗冲击改性剂占20.5%,工业制品占5.3%;日本:轮胎及轮胎制品占62.2%,抗冲击改性剂占20.0%,制鞋方面占2.2%,工业制品等其他方面占15.6%。

第二节 顺丁橡胶产能概况

一、2009-2012年中国顺丁橡胶产能分析

2009-2012年中国顺丁橡胶产能分析(单位:万吨/年) 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中国报告网,2013年

2010年和2011年,是我国顺丁橡胶生产能力增长最快的两年,先后有多

套装置建成投产。

2010年,山东玉皇化工有限公司一套8万吨/年镍系顺丁橡胶生产装置建成

投产。次年,该公司再投产一套8万吨/年稀土顺丁橡胶装置。

2011年,福建福橡化工公司5万吨/年、新疆天利高新股份有限公司5万吨/年、山东万达集团3万吨/年以及巴陵石化扩建的顺丁橡胶装置建成投产。

2012年1月和6月,山东华懋新材料有限责任公司10万吨/年和中国石油大庆石化公司8万吨/年顺丁橡胶装置建成投产。

二、2013-2017年中国顺丁橡胶产能预测

在顺丁橡胶的品种上,除了传统的镍系之外,还有稀土顺丁橡胶、钴系顺丁橡胶和低顺式丁二烯橡胶等产品。

今后几年,我国仍将有多套顺丁橡胶装置建成投产,包括中国石油四川石化公司新建的15万吨/年装置、茂名石化新建的10万吨/年装置、扬子石化金浦橡胶公司新建的10万吨/年装置、辽宁胜友橡胶科技公司新建的3万吨/年装置等。

预计到2017年,我国顺丁橡胶的产能大约220万吨/年,而届时的需求量只有不到120万吨/年。

2013-2017年中国顺丁橡胶产能预测分析(单位:万吨/年) 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中国报告网,2013年

第三节 顺丁橡胶产量概况

一、2009-2012年中国顺丁橡胶产量分析

2008-2012年中国顺丁橡胶产量(单位:万吨/年) 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中国报告网,2013年

2008年,在金融危机的影响下,我国顺丁橡胶行业产量也有所下滑,同比

负增长12.89%;近些年来,尤其是2010-2011年我国顺丁橡胶装置如雨后春笋般落地建成,国内产能大幅增加,因而国内供应量大幅攀升,2009-2012年三年间,国内顺丁橡胶产量复合增长20.6%。

二、2013-2017年中国顺丁橡胶产量预测

2013-2017年中国顺丁橡胶产量预测(单位:万吨/年) 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中国报告网,2013年

第四节 顺丁橡胶市场需求概况

一、2009-2012年中国顺丁橡胶市场需求量分析

2008-2012年中国顺丁橡胶需求量(单位:万吨/年) 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中国报告网,2013年

随着我国橡胶制品工业的快速发展,对顺丁橡胶的需求量也迅速增加。目前

我国顺丁橡胶主要用于轮胎、制鞋、高抗冲击聚苯乙烯(HIPS)改性等方面,其消费结构为:轮胎方面对顺丁橡胶的需求量约占总需求量的64.9%,制鞋约占10.2%,高抗冲击聚苯乙烯(HIPS)约占9.7%,胶管、胶带约占8.8%,其他方面约占6.4%。我国顺丁橡胶产品主要应用于轮胎和力车胎行业,因此,轮胎工业的发展对我国顺丁橡胶的市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随着对“绿色轮胎”认识的不断提高,以及轮胎结构逐步向子午化、无内胎化和扁平化方向发展,使得轮胎行业对橡胶的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从而对传统的橡胶品种牌号提出了新的挑战。由于溶聚丁苯橡胶、丁基橡胶和充油橡胶不仅能降低轮胎的生热和滚动阻力,而且对提高轮胎的质量、降低成本和适应环境要求都有较好的作用,因此将会被广泛使用。而通用胶种乳液丁苯橡胶和顺丁橡胶的需求增长速度将低于其他合成橡胶的增长。

二、2013-2017年中国顺丁橡胶市场需求量预测

2013-2017年中国顺丁橡胶需求量预测(单位:万吨/年) 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中国报告网,2013年

第五节 进出口分析

2008-2012年中国顺丁橡胶进出口分析(单位:万吨/年) 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中国报告网,2013年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受汽车工业及橡胶制品行业的拉动,我国顺丁橡

胶的消费快速增长,但由于国内产量增长不及需求增长,并且品种较少,我国顺丁橡胶需进口量远高于出口量。2012 年进口量和出口量分别为23.6万吨和3.5万吨,较上年有所减少。

我国顺丁橡胶的进口来源地主要是周边国家和地区。主要是韩国、泰国、中国台湾省和日本。另外,来自法国、美国、英国等美欧地区的进口量也在快速增加。我国顺丁橡胶进口省市主要为广东省、江苏省和山东省,其次是福建省、上海市和北京市及浙江省。

我国顺丁橡胶进口,以进料加工及一般贸易方式为主。从进口价格看,随着

2004年原油价格进入快速上涨通道,顺丁橡胶成本的增加,以及我国汽车工业及其它相关产业的快速发展,顺丁橡胶自给率逐年下降,进口量增加。从进口价格看,随着 2004 年原油价格进入快速上涨通道,顺丁橡胶成本的增加,以及我国汽车工业及其它相关产业的快速发展,顺丁橡胶自给率逐年下降,进口量增加。由 2002 年的 901 美元/吨增加到 2012 年的 2,796美元/吨,年均增长率为12.0%。

关于行业分析报告

行业分析报告是企业和投资者掌握一个行业信息的重要渠道。随着信息经济的发展,对于一个行业信息的了解程度决定了企业的竞争优势。

观研天下多年来持续追踪研究数千个细分行业,是内领先的行业调研与分析报告撰写机构。

行业分析报告内容: ·行业概况:行业定义、行业细分 ·行业特点:行业结构、经济周期、生命周期、产业链 ·外部环境:行业监管、政策环境、经济环境、社会环境 ·内部环境:技术工艺、投资情况 ·行业供需:行业产销、产能利用、消费者需求特点 ·行业市场:市场规模、价格走势、区域市场 ·企业发展:经营模式、营销模式、销售渠道、重点企业 ·企业竞争:企业分布、竞争现状、市场集中度 ·企业战略:品牌战略、营销策略、竞争战略 ·投资战略:风险与应对策略、市场开拓战略 ·行业趋势:市场发展趋势、盈利趋势、技术趋势 ·企业趋势:投资趋势、产品发展趋势 行业概况分析 行业环境分析 行业市场分析 企业竞争分析 企业战略分析 未来趋势分析

关于我们

中国报告网是观研天下(北京)信息咨询有限公司旗下打造的行业专业分析报告网站平台,我们拥有资深的专家团队,多年来已经为上万家企事业单位、咨询机构、金融机构、行业协会、个人投资者等提供了专业的行业分析报告。我们的客户涵盖了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德勤会计师事务所、华特迪士尼公司、华为技术有限公司等上百家世界行业领先企业,并得到了客户的广泛认可。

我们的行业分析报告内容可以应用于多种项目规划定制与专业报告引用,如项目投资计划、地区与企业发展战略、项目融资计划、地区产业规划、商业计划书、招商计划书、招股说明书等等。

我们的行业分析报告应用: 制订新项目投资计划· ·制订新项目融资计划 制订未来发展战略· 行业分析报告 应用 制订地区产业规划· 制订招商计划书· 制订招股说明书· 制订商业计划书· ······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xuq6.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