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五区县2019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

更新时间:2024-05-02 07:45: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天津市部分区2018~2019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

高三语文试卷

温馨提示:使用答题卡的区,学生作答时请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不使用答题卡的区,学生作答时请将答案写在试卷上。

本试卷分为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两部分,共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第I卷1至4页,第II卷5至7页。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并在规定位置粘贴考试用条形码。答卷时,考生务必将答案涂写在答题卡上,答在试卷上的无效。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祝各位考生考试顺利!

第I卷

注意事项:

1.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2.本卷共12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一、(12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字音和字形,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内讧(gàng) 箴(zhēn)言 琦(qǐ)丽 万马齐喑(yīn) ....B.炽(chì)热 讣(fù)告 熟稔(rěn) 开门揖(yī)盗 ....C.木讷(nè) 发酵(xiào) 间(jiān)距 功亏一篑(kuì) ....D.证卷(quàn) 针砭(biān) 矍(jué)铄 掎(jǐ)角之势 ....2.依次填入下面语段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孙犁对于文坛,一向总是_______的。他在给贾平凹的散文集《月迹》作的序中, _______地指出:文艺之途正如人生之途,过早的金榜、骏马、高官、高楼,过多的花红热闹,鼓噪喧腾,并不一定是好事。人之一生,或是作家一生,要能经受得清苦和寂寞,忍受得污蔑和凌辱。要之,

在这条道路上,冷也能安得,热也能处得,风里也来得,雨里也去得。在历史上,到头来退却的,或者说是销声匿迹的,常常_______坚定的战士,_______那些跳梁的小丑。这样的文字,不啻为人为文的至理名言。

A.清醒 一针见血 不是……而是…… B.清楚

言简意赅 不仅是……而且是……

C.清醒 言简意赅 不仅是……而且是…… D.清楚

一针见血 不是……而是……

3.下列各句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部分高新科技处于突破的临界点,一旦实现突破进入市场化后,就会形成巨大的科技力

量,改善人类生存环境,提高人类生活质量,跨入一个新的科技时代。

B.“财政悬崖”问题只是表象,它的根源是美国长期积累的高债务、高赤字问题造成的,是

美国式“经济结构”问题,它的化解也需要较长的过程。

C.近日,上海警方成功打掉了一个在网上大肆编造散布虚假信息、严重损害国家形象的犯

罪团伙,6名犯罪嫌疑人被警方依法采取刑事强制措施。

D.学生倘若身陷题海无暇读书,我们就只能眼睁睁地看着朝气蓬勃的孩子变成刻板僵化的

应试机器,不但失掉创新的能力,更可能拙于理性表达。

4.下列各句加点的词都有“死”的意思,按由尊到卑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①永和四年卒 .

②伤余心之忧忧兮,悲将军之不禄 ..③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 .④予之及于死者不知其几矣 .⑤明年,丞相薨 .A.③⑤②④① 二、(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7题。

屠呦呦发现青蒿素是受中医历史文献的启发,而中医学史正是中国科技史的一个分支。这充

B.③⑤①②④

C.⑤③②④①

D.⑤③②①④

分说明了科技史的应用价值。中华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进程中创造了高度发达的文明,在天文、算学、医学、农学等多个领域创造了累累硕果,这是先人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我们应深刻认识科技史的应用价值,加强中国科技史研究,努力实现“古为今用”。

中国科技史主要研究中国科学技术的发展历程并揭示其发展规律。作为文理交叉的学科,科技史研究既有一般人文社会科学的特点,又有自然科学的特点,在我国的学科分类中将其放在理学大类。从人文社会科学视角看,科技史与史学的关系最为密切,它研究的也是历史,只不过研究的是自然科学及工程技术的历史。然而,科技史研究因为具有自然科学的特点,又与一般的史学在“古为今用”上有着明显区别。

史学是研究人类历史及其发展规律的学科,察往知来、古为今用是史学的重要功能,但这并不是主张史学要有实用性、应用性。毕竟,“人不能两次踏入同一条河流”,任何发生过的事情都不会一成不变地重演,史学的以古鉴今、古为今用指的是从历史中汲取智慧,而不是拿历史来硬套今天的事。但科技史由于是自然科学的历史,具有自然科学的特点,因此也就有了自己独特的一面,其中就包括特殊的实用性和应用性。因为自然科学是反映自然规律的知识体系,能经得起科学实验的检验,具有客观性,并能被广泛应用于社会生产领域以创造价值。与自然科学一样,科技史也具有较强的应用价值。可见,对于中国科技史的研究,我们主张的“古为今用”有着明显的应用性,强调发掘其应用价值,这不同于一般史学的“古为今用”。

今天,对于科技史所蕴藏的实用知识和应用价值,我们要深入研究、认真挖掘、合理开发,以更好为社会创造价值。如冶金史研究,湖北荆州楚墓出土的越王勾践剑埋藏2000多年依然寒光耀目、刃薄锋利。一些专家经用现代科技手段分析,认为其主要原因在于采用了一种“金属膏剂涂层工艺”,这种工艺在当代也有很高的应用价值。

科技史研究促成了科技考古学的形成和发展,科技考古学已被列为科技史的分支学科,这是

科技史应用研究的又一重要发展方向。科技考古研究可直接指导文物复制、修复和保护。如对曾侯乙墓编钟等的复制,无不参考利用了科技考古的研究成果。我国科技史研究的应用价值还表现在对科技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开发利用方面。以农业文化遗产为例,目前我国已确立了多个“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项目,主要包括人类在与环境长期协调发展中创造并传承至今的独特农业生产系统。如浙江青田稻鱼共生系统,至今已有1200多年的历史,种养方式生态高效,鱼和稻形成和谐共生的生态系统,已入选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保护项目。诸如此类形式繁多的农业文化遗产,对保护农业生物多样性、建设生态景观、传承传统技术知识、发展可持续农业、增加农民收入,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支撑这些文化遗产保护和开发的知识,正是我国科技史的知识系统。

(节选自王星光《深究中国科技史的应用价值》) 5.下面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与原文不相符的一项是 ...

A.中医学史是中国科技史的一个分支,而屠呦呦受中医历史文献的启发发现青蒿素充分说

明了科技史的应用价值。

B.从科技史的应用价值看,加强中国科技史研究,为的是把祖先创造的累累硕果,努力实

现“古为今用”。

C.科技史研究虽然同时具有一般人文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特点,但我国却把这个文理交

叉的学科放在了理学大类。

D.从人文社会科学视角看,因为科技史研究的是自然科学及工程技术的历史,所以又与一

般的史学有着明显区别。

6.下面对有关“中国科技史的应用价值”的理解,与作者观点不一致的一项是 ...

A.强调发掘中国科技史研究的应用价值,我们所主张的“古为今用”不同于一般史学,它有

着明显的应用性。

B.专家用现代科技手段分析出两千多年前越王勾践剑的铸造工艺在当代仍有很高的应用价

值,这是冶金史研究的结果。

C.科技史应用研究的重要发展方向是被列为科技史分支学科的科技考古研究,可直接指导

文物复制、修复等活动。

D.已确立的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项目是对科技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开发,也是研究科技史

的应用价值的又一表现。

7.下列推断与原文观点相符的一项是

A.当今,天文学研究借鉴张衡设计发明的浑天仪和候风地动仪,是深究中国科技史应用价

值的又一具体表现。

B.任何发生过的事情都像“人不能两次踏入同一条河流”般不能重演,所以我们并不主张察

往知来、古为今用。

C.复制曾侯乙墓编钟参考利用了科技考古的研究成果,这是对科技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开发

利用方面的有力证明。

D.具有1200多年历史的浙江青田稻鱼共生系统入选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保护项目,有着

十分重要的意义。

三、(15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12题。

(魏)李崇,字继长,小名继伯,顿丘人也。孝文初,为荆州刺史,镇上洛,敕发秦、陕二州兵送崇。崇辞曰:“边人失和,本怨刺史,奉诏代之,但须一宣诏旨而已。不劳发兵自防,使人怀惧。”孝文从之。乃轻将数十骑驰到上洛,宣诏绥慰,人即帖然。边戍掠得齐人者,悉令还之。.南人感德,仍送荆州口二百许人。两境交和,无复烽燧 警。在州四年,甚有称绩。

除兖州刺史。兖土旧多劫盗,崇 村置一楼,楼悬一鼓,盗发之处,双槌乱击,四面诸村,闻鼓皆守要路。俄顷之间,声布百里,其中险要,悉有伏人,盗窃始发,便尔禽送。诸州置楼悬鼓,自崇始也。

后车驾①南讨汉阳,崇行梁州刺史。氐杨灵珍遣弟婆罗与子双领步骑万余,袭破武兴,与齐相结。诏崇为使持节、都督陇右诸军事,率众讨之。崇槎山分进,出其不意,表裹 袭,群氐.皆弃灵珍散归,灵珍众减太半。灵珍又遣从弟率五千人屯龙门,躬率精勇一万据鹫硖。龙门之北数十里中,伐树塞路,以拒官军。崇乃命统军慕容拒率众五千,从他路夜袭龙门,破之。崇自攻

灵珍,灵珍连战败走,俘其妻子。

东荆州蛮樊安聚众于龙山,僭称大号。梁武遣兵应之。诸将击不利,乃以崇为镇南将军、都.督征蛮诸军事,率步骑讨之。崇分遣诸将,攻击贼垒,连战克捷,生禽樊安。寻兼侍中、东道大使,黜陟能否,著赏罚之称。除扬州刺史。

五月,大霖雨十有三日,大水入城,屋宇皆没,崇与兵泊 城上。水增未已,乃乘船附于女墙,城不没者二板而已。州府劝崇弃寿春,保北山。崇曰:“吾受国重恩,忝守籓岳,德薄招灾,致此大水。淮南万里,系于吾身。一旦动脚,百姓瓦解,扬州之地,恐非国物。吾必守死此城,幸诸君勿言!”时州人裴绚等受萧衍假豫州刺史,因乘大水,谋欲为乱,崇皆击灭之。

崇沈深有将略,宽厚善御众。在州凡经十年,常养壮士数千人,寇贼侵边,所向摧破,号曰.“卧虎”,贼甚惮之。梁武恶其久在淮南屡设反间无所不至宣武雅相委重梁无以措谋。梁武每叹息,服宣武之能任崇也。

【注】车驾:帝王所乘的车,用为帝王的代称。

(选自《北史》,有删改)

8.对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宣诏绥慰,人即帖然 绥:安抚 .B.袭破武兴,与齐相结 结:结为联盟 .C.僭称大号 僭:越位 .D.宽厚善御众 御:防备 .9.依次填入文中空白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①无复烽燧____警 ②崇____村置一楼 ③表裹____袭 ④崇与兵泊____城上 A.之 则 以 焉 C.其 则 之 焉

B.之 乃 以 于 D.其 乃 之 于

10.文末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最合理的一项是

A.梁武恶其久/在淮南屡设反间/无所不至/宣武雅/相委重/梁无以措谋

B.梁武恶其久/在淮南/屡设反间/无所不至宣武/雅相委重梁/无以措谋 C.梁武恶其久在淮南/屡设反间/无所不至/宣武雅相委重/梁无以措谋 D.梁武恶其久在淮南/屡设反间/无所不至宣武雅/相委重梁/无以措谋 11.以下六句话分编为四组,全都表现李崇军事才能的一组是

①边戍掠得齐人者,悉令还之 ②后车驾南讨汉阳,崇行梁州刺史 ③崇槎山分进,出其不意 ④崇自攻灵珍,灵珍连战败走 ⑤谋欲为乱,崇皆击灭之 ⑥寇贼侵边,所向摧破

A.③④⑤ B.②④⑥ C.①③④ D.②⑤⑥ 12.下面对原文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李崇为人处事非常低调,做荆州刺史时,朝廷想派兵送他上任,被他拒绝。最后他只带

了几十名人马到上洛。

B.为了整治兖州一带的盗贼,李崇便在每个村庄置一面鼓。盗贼出现时,村民击鼓来传递

消息,这样很快就能把盗贼擒获。

C.杨灵珍和樊安聚众反叛,自立为王,对抗朝廷,李崇受命讨伐叛军。他运筹帷幄,身先

士卒,最后赶跑了杨灵珍,活捉了樊安。

D.扬州发大水的时候,有人劝李崇弃城而走。李崇慷慨陈词,誓与城池共存亡,体现了一

名官员高度的责任感。

第II卷

注意事项:

1.用黑色墨水的钢笔或签字笔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2.本卷共10小题,共114分。 四、(21分)

13.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边人失和,本怨刺史,奉诏代之,但须一宣诏旨而已。(3分) (2)黜陟能否,著赏罚之称。(2分)

(3)一旦动脚,百姓瓦解,扬州之地,恐非国物。(3分) 14.阅读下面这首唐诗,按要求作答。 (8分)

东 郊

韦应物

吏舍局①终年,出郊旷清曙。 杨柳散和风,青山澹②吾虑。 依丛适自憩,缘涧还复去。 微雨霭③芳原,春鸠鸣何处。 乐幽心屡止,遵事④迹犹遽⑤。 终罢斯结庐,慕陶⑥真可庶⑦。

注:①局:拘束。②澹:澄静。③霭:迷蒙的样子。④事:指政事。⑤遽:急促。⑥陶:陶渊明。⑦庶:庶几,差不多。

(1)诗中“旷”为精神舒畅的意思,其原因是什么?(2分) (2)作者在东郊获得了哪些乐趣?请结合诗句解释。(3分) (3)请结合全诗,谈谈作者在诗中有哪些心情变化。(3分) 15.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5分)

(1)风萧萧兮易水寒,____________________。 (《荆轲刺秦王》) (2)州司临门,____________________。(李密 《陈情表》) (3)____________________,少长咸集。(王羲之《兰亭集序》)

(4)____________________, 惟有幽人自来去。(孟浩然《夜归鹿门歌》) (5)鹰击长空,鱼翔浅底,____________________。(毛泽东《沁园春·长沙》) 五、(21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6~19题。

远 方

——读某中学学生习作集心得

苟安京城,自以为这里就是天下的中心点,每天在吃饭的时候,顺便扫一眼新闻联播,总是那几个国家,大的如英、法、美、日,小的就是西亚几个好战国,其他地方一概平平静静没有新

闻。长此以往,就觉得许多新闻里没有提到过的地方不曾有什么生活,抑或觉得没有人类居住,像地球的南极北极,或月宫,一片空白。

甚至这个国家也给我同一感觉,唯有这座红墙绿瓦的都市永远是新闻制造中心。朦朦胧胧中好像使我看见四野边陲的南蛮北狄,沿着几百年朝贡之路风尘仆仆地走来,他们的身后或许只有流云和风声,更多的人就像呆立于风景画里的鹭鸶鸟,默默无语。

甚至这个城市也给我同一感觉,早上准时起床、洗刷、吃饭、赶车,晚上粗略算算一天的收入,然后乘以三十,再乘以十二,迷迷糊糊中入眠。日子被一天一天复制,明天、今天和昨天没有区别。身外的熙熙攘攘、车来车往已不复存在,噪音和雾霾也不复存在,无所谓喧闹和宁静。

人一旦钻进城市这台巨大的机器,必须随着机器的节拍高速运转,在这里个人的思想和感情似乎都变得多余起来。我不记得自己有多少天没有读过书了,更不记得有多少天没有提笔写字了,只是有时莫名的恐惧和急躁会拍打心门。

直到收到了刘凌斌老师从福建惠安邮过来的快递,我的心情豁然开朗。我急切地打开,除了茶,包裹里面还有一本印刷精美的出版物。书的封面是纯净的淡黄色,搭配一枝出自名家之手的画石榴。看上一眼,这外观已经使我爱不释手。古雅的标题为《传语风光》,一行小字是“某某中学学生习作汇编”。

惠安应该在闽东南吧,风物人情与北方相比自是相差较殊。朋友所在的中学是一所什么样的学校呢?它内部的校舍以及周遭环境是好是坏,我想象不出来,但有一点是肯定的,它和其他任意一所学校没有太大的区别,一群身高、成绩参差不齐的孩子,叽叽喳喳的,时不时地惹出是非来,使人不得片刻宁静。作为语文老师,能教他们写出文章,结集印刷,并且亲手写序和后记,用心之工可见一斑。仔细阅读,可以看见文中某些词语是北方语言里找不到的:古厝墙、番薯、

布袋木偶……它们使人感觉到闽地生活的古老淡远,并心生向往。更好笑的是集子里小孩子们竟端起架子写“乡味”“年味”,口语中还带着对生活的敬重,激起人的神游。

我知道刘老师是在真的教语文。人作为这世界上一种高等的生命,无时无刻不在进行着交流:与人交流,与物交流,与神交流。善于与人交流的人,可以纵横捭阖,游刃有余于社会人间而不自伤;善于与物交流的人,可以取法于上,抟扶摇直上九万里且似闲庭信步;善于与神交流的人,一定能够时时叩问自己的心灵而逐渐达到物我两忘之境。须知这个神不在别处,就住在你我的心间,是每个人意志的化身。与神交流要求我们的心灵必须时时刻刻地醒着,而且悟着,因为神谕往往是倏忽而逝。如果一时没有听众,你当把它形成文字记录下来。真的语文就是要学生学会真实地记录。

交流作为一个过程,体现在语文上就是阅读与写作。学生要完成使用文字交流的过程,从俯仰万物到得之于心,再到宣之以手,需要打通任督二脉,缓慢艰辛无可想象。现在这样教学生的,少之又少。我等更多的语文老师,不去动手动脑,作为教科书的传声筒,照本宣科,是不费力气的。有时装模作样的,撕碎了别人的文章在题海里打转,距离真的语文教学越来越远。为师懒惰,学生也就只剩下用虚假和编造应付考试了。

刘老师在后记中的几句话,也许是自己对写作的表白,也许是对学生的直接教育:“语文是两只脚走路的动物,第一只脚立足于生活,第二只脚就要超越生活迈向真理。”教人认识天地人性和生死道义,就必须给人开启一双慧眼:有时生活中存在黑暗、肮脏、丑陋与痛苦,但那些也是生活的一部分——如果我们看得见,如果我们说得出,我们就有可能超越!生活中有很多可以写的东西,写出来也是为了我们更好地生活。

掩卷而思,遥远的惠安,轮廓逐渐清晰起来。黄昏时分,橙色的天空近乎透明,木棉花开花落,依山傍海的村子里,飘逸着古老的茶香。大人们咯咯落落地说着俗世里的悲喜,依然是原汁

原味的唐宋音韵;孩子们赤脚走在沙滩上,想着自己的心事任海风吹拂。稍微等一会儿,萤火虫蓄足了能量,开始划出幽蓝的弧线,那该是怎样的一个美好到让人心醉的地方啊!那里的人们悠然闲适,实实在在的,他们的生活才是真正的生活。

16.文章开头三段写自己忙忙碌碌、不关心其他地方的人,有什么作用?(4分) 17.赏析文中画线的文字。(5分)

18.作者在文章结尾领悟到的“真正的生活”是什么?请结合全文加以概括。(8分) 19.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4分) ...

A.作者把城市生活比作巨大而又高速运转的机器,人陷入其中会产生莫名的恐惧和急躁,

这种恐惧是对缺少思想的担忧。

B.文中想象学校里各方面参差不齐的孩子叽叽喳喳,不时地惹出是非,流露出作者对学校

生活的厌恶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之情。

C.真正的语文教育是一项艰辛的劳动。文中列举某些教师只做教科书的传声筒,和刘老师

的行为形成对比,批评了语文教育的现状。

D.刘老师把语文比喻成两只脚走路的动物,强调了语文教育必须立足于生活、超越生活,

并要学会接受黑暗、肮脏等生活内容。

E.文章一边想象远方的人们平和恬淡的生活,一边思考怎么进行真正的语文教学,并在语

文教学之中思考应有的生活方式。

六、(12分)

20.下面是孔子对“孝”的不同回答,按要求作答。(9分)

①孟懿子问孝,子曰:“无违。”……

②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 ③子夏问孝,子曰:“色难。”……

注:①违,违逆。 ②养,供养,养活。 ③色难,(对父母)和颜悦色,是最难的。 (1)以上材料反映出孔子怎样的教育主张?(2分)

(2)从三个问答中任选一个为主要内容写一则故事。要求:内容充实,结构完整;突出环境及

心理描写;字数120字以内。(7分)

21.2019年11月12日,八一飞行表演队中队长、空军歼-10女飞行员余旭在唐山玉田县进行飞

行训练中,不幸壮烈牺牲。假如你是她的亲友,请拟一副挽联表达对她的哀悼之情,并能体现出她的家国情怀,每联不少于5个字。(3分) 七、(60分)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60分)

据报道,45岁的裁缝张女士,青年患病,中年又遭遇丈夫失明,当她大声唱着《活出个样来给自己看》的时候,观众深深感受到“苦辣酸咸全咽下,啥也难不倒咱”,“是路它就免不了有沟沟坎坎,就看你怎么去闯”。她的歌唱出了生活真味。

对此,你有怎样的感悟,结合生活实际,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自选角度,自拟题目;②文体不限,除诗歌外,文体特征鲜明;③不少于800字;④不得抄袭,不得套作。

天津市部分区2018~2019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

高三语文试卷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1.B ( A.内讧(hòng) 绮丽 C.发酵(jiào) D.证券) 2.A

3. C(A.成分残缺 B.杂糅 D.语序不当) 4. B

5.D(原文第二段说“科技史研究因为具有自然科学的特点,又与一般的史学在‘古为今用’上有着明显区别”,D项直接说成“因为科技史研究的是自然科学及工程技术的历史,所以又与一般的史学有着明显区别”,故错误。)

6.C(原文最后一段说“科技考古学已被列为科技史的分支学科,这是科技史应用研究的又一重要发展方向”,而C项漏掉了“又一”,所以错误。)

7.D(对张衡设计发明的候风地动仪的研究和借鉴的应该是地震学,所以A项不对。原文第三段说“史学是研究人类历史及其发展规律的学科,察往知来、古为今用是史学的重要功能,但这并不是主张史学要有实用性、应用性。”所以B项说“我们并不主张察往知来、古为今用”错

误。C项错误是因“复制曾侯乙墓编钟”是“科技考古学”应用价值的有力证明,而不是“科技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开发利用方面”的。) 8. D(御:统治,笼络) 9.B 10.C

11.A(①李崇治理荆州的措施②李崇在打击盗贼方面的做法⑥所养数千壮士的战斗力) 12.C(杨灵珍没有自立为王)

13.(1)边地的人们相互失去和气,本来就怨恨刺史没有治理好。我现在奉诏前去代理,只需宣

读一道圣旨就行了。(“和”1分,大意2分)

(2)黜退庸劣,提拔贤能,享有赏罚分明的美誉。(“黜陟”1分,大意1分)

(3)我一旦离开这里,百姓顷刻四散逃去,扬州这一方土地,恐怕不再成为国土。(“动脚”

1分, “瓦解”1分,大意1分)

14.(1)①作者在官府当中拘束很久了,②在东郊看见优美的景色,心胸开朗。(每点1分) (2)①在东郊,杨柳、和风、青山能够使“我”的思虑变得澄明;②可以靠着灌木丛自由自在地憩息,沿着涧流旁任凭意愿地徘徊。③可以欣赏芳香的原野落着迷蒙的细雨,谛听大地上的春鸠鸣啼。(每点1分,意思对即可)

(3)①作者在诗歌开头写到“吏舍”,即“官府”,心情烦闷;②到东郊之后,看到优美的景

色,心情舒畅;③最后要决心学习陶渊明,归隐东郊。(每点1分,意思对即可) 15.(1)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2)急于星火 (3)群贤毕至 (4)岩扉松径长寂寥

(5)万类霜天竞自由 (每空1分,有错别字不得分)

16.作者在文章开头写自己的忙忙碌碌,不关心其他地方的人,首先是暗扣了文章的标题“远方”,

(1分)把自己忙碌的生活与其他地方人的生活进行对比,(1分)欲扬先抑,(1分)为下文写别的地方人的生活做好铺垫。(1分)(意思对即可酌情给分)

17.文中划线的句子使用了排比手法,写出了对“交流”的三层思考:(1分)①善于与人交流,

就会实现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答“和睦、和平相处”等,亦可以);(1分)②善于与物交

流,就可能顺应自然规律;(1分)③善于与“神”交流,对生命的认识就可以达到哲学的高度。(1分)三层思考,层层深入,引人入胜(1分)(意思对即可酌情给分) 18.①不过分追求名利的生活;②兢兢业业地对待工作的生活;③善于交流的生活;④对人生和

社会时时有着思考的生活;⑤悠闲而充实的生活。(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给分) 19.B、D (B项“流露出作者对学校生活的厌恶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之情”有误,是想说刘老师

教会孩子们写文章之不易;D项“并要学会接受黑暗、肮脏等生活内容”有误,作者认为“黑暗、肮脏、丑陋与痛苦,也是生活的一部分”,认识它们,“就有可能超越”。 ) 20.(1)参考答案:因材施教(孝的内容因形式因个体而异)(2分) (2)答案:略

21.示例:(1)心存蓝天把青春献给祖国,魂逝长空将思念留与亲人。

(2)余心西去魂逝长空留下亲人多少泪,旭日东升志存蓝天献给祖国无限情。 (答出一条即可,3分) 22. 参考高考作文评分表 附:参考译文

李崇,字继长,小名继伯,顿丘人。孝文帝初年,任荆州刺史,镇守上洛。朝廷命秦、陕二州派兵送他,他表示拒绝,说:“边地的人们相互失去和气,本来就怨恨刺史没有治理好。我现在奉诏前去代理,只需朝廷一道圣旨就行了。不用派兵护送,这会使人增加恐惧。”孝文帝同意,他只带数十名人马来到上洛,宣布朝廷的诏书进行抚绥安慰,人们马上止息了矛盾。边境的戍卒抓到南齐的人,他命令全部放还。南齐人感激他的恩德,便送回掠去的北魏荆州的二百多口人。两国边境和睦,不再有烽烟狼尘的警报。在荆州刺史任上四年,很有政绩。

他又任兖州刺史。这一带过去盗贼很多,李崇便在每个村庄建一座城楼,楼上悬挂一面鼓。盗贼出现时,猛烈击鼓,四周村庄的人们听到鼓声就出动把守道路要口。顷刻之间,鼓声传遍百里,险要关口都有人埋伏。盗贼一出来,就将他们擒获。各州都建城楼悬大鼓,就从李崇这里开始。

以后,孝文帝南讨汉阳,李崇任梁州刺史。氐族杨灵珍派兄弟杨婆罗与儿子杨双领步兵和骑兵一万余众,攻破武兴,与南齐结成联盟。朝廷下诏命李崇为使持节、都督陇右诸军事,率军讨伐。他率军披荆斩棘,分路前进,出其不意,两面夹击敌兵。氐人都离开杨灵珍逃散,灵珍的人马顿时少了一大半。灵珍又派从弟杨建率五千人马屯扎龙门,亲率精锐将士一万据守鹫硖。在龙

门以北数十里的地方砍伐树木,堵塞道路,用来抗拒官兵。李崇便命统军慕容拒率军五千人,从别的道路乘夜袭击龙门,将龙门攻破。李崇亲自进攻杨灵珍,灵珍连战失败,他的妻子被俘获。

东荆州蛮人樊安在龙山聚众反叛,越位自称王号。梁武帝派兵接应他。魏军进攻失利,朝廷便以李崇为镇南将军、都督征蛮诸军事,率领步兵和骑兵进讨。李崇派将士们进攻敌人的营垒,连连告捷,活捉樊安。不久,他兼任侍中、东道大使,黜退庸劣,提拔贤能,享有赏罚分明的美誉。朝廷任他为扬州刺史。

五月,滂沱大雨连续下了十三天,洪水灌入城内,房舍全被淹没,李崇与兵士漂泊在城头上。水势继续上涨,他又将乘船附在城头的城墙上,城墙只剩下两块木板那么宽的地方没有被淹没。州府官员都劝李崇放弃州城到北山去,他说:“我蒙受国家的厚恩,守卫这个地方,德薄招灾,导致这场大水。淮南辽阔万里,安危系在我一人身上。我一旦离开这里,百姓顷刻四散逃去,扬州这一方土地恐怕不再成为国土。我一定死守在这里,请大家不要劝说了!”这时,州人裴绚等接受南梁封给的豫州刺史职务,乘着大水,阴谋叛乱,李崇将他们击败消灭。

李崇性情深沉,很有大将的谋略;待人宽厚,善于笼络部下。在扬州刺史任上共十年,经常供养勇壮士兵数千人。敌兵侵略边境,都被他们摧垮,号称为“卧虎”,敌人十分惧怕。梁武帝对李崇久任淮南十分反感,多次设反间计,几乎无所不至。但宣武帝对他十分信赖,梁武帝的阴谋无法得逞,因而常常叹息,佩服宣武帝对李崇的信任。

附:作文评分表 类别/等级 一等 (20-17分) 内容(20分) 表达(20分) 特征(20分) 二等 (16—12分) 三等 (11—7分) 四等 (6—0分) 无标题、错别字多、字数不足、标点错误 减分

天津市部分区2018~2019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

高三语文试卷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1.B ( A.内讧(hòng) 绮丽 C.发酵(jiào) D.证券) 2.A

3. C(A.成分残缺 B.杂糅 D.语序不当) 4. B

5.D(原文第二段说“科技史研究因为具有自然科学的特点,又与一般的史学在‘古为今用’上有着明显区别”,D项直接说成“因为科技史研究的是自然科学及工程技术的历史,所以又与一般的史学有着明显区别”,故错误。)

6.C(原文最后一段说“科技考古学已被列为科技史的分支学科,这是科技史应用研究的又一重要发展方向”,而C项漏掉了“又一”,所以错误。)

7.D(对张衡设计发明的候风地动仪的研究和借鉴的应该是地震学,所以A项不对。原文第三段说“史学是研究人类历史及其发展规律的学科,察往知来、古为今用是史学的重要功能,但这并不是主张史学要有实用性、应用性。”所以B项说“我们并不主张察往知来、古为今用”错误。C项错误是因“复制曾侯乙墓编钟”是“科技考古学”应用价值的有力证明,而不是“科技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开发利用方面”的。) 8. D(御:统治,笼络) 9.B 10.C

11.A(①李崇治理荆州的措施②李崇在打击盗贼方面的做法⑥所养数千壮士的战斗力) 12.C(杨灵珍没有自立为王)

13.(1)边地的人们相互失去和气,本来就怨恨刺史没有治理好。我现在奉诏前去代理,只需宣

读一道圣旨就行了。(“和”1分,大意2分)

(2)黜退庸劣,提拔贤能,享有赏罚分明的美誉。(“黜陟”1分,大意1分)

(3)我一旦离开这里,百姓顷刻四散逃去,扬州这一方土地,恐怕不再成为国土。(“动脚”

1分, “瓦解”1分,大意1分)

14.(1)①作者在官府当中拘束很久了,②在东郊看见优美的景色,心胸开朗。(每点1分)

(2)①在东郊,杨柳、和风、青山能够使“我”的思虑变得澄明;②可以靠着灌木丛自由自在地憩息,沿着涧流旁任凭意愿地徘徊。③可以欣赏芳香的原野落着迷蒙的细雨,谛听大地上的春鸠鸣啼。(每点1分,意思对即可)

(3)①作者在诗歌开头写到“吏舍”,即“官府”,心情烦闷;②到东郊之后,看到优美的景

色,心情舒畅;③最后要决心学习陶渊明,归隐东郊。(每点1分,意思对即可) 15.(1)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2)急于星火 (3)群贤毕至 (4)岩扉松径长寂寥

(5)万类霜天竞自由 (每空1分,有错别字不得分)

16.作者在文章开头写自己的忙忙碌碌,不关心其他地方的人,首先是暗扣了文章的标题“远方”,

(1分)把自己忙碌的生活与其他地方人的生活进行对比,(1分)欲扬先抑,(1分)为下文写别的地方人的生活做好铺垫。(1分)(意思对即可酌情给分)

17.文中划线的句子使用了排比手法,写出了对“交流”的三层思考:(1分)①善于与人交流,

就会实现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答“和睦、和平相处”等,亦可以);(1分)②善于与物交流,就可能顺应自然规律;(1分)③善于与“神”交流,对生命的认识就可以达到哲学的高度。(1分)三层思考,层层深入,引人入胜(1分)(意思对即可酌情给分) 18.①不过分追求名利的生活;②兢兢业业地对待工作的生活;③善于交流的生活;④对人生和

社会时时有着思考的生活;⑤悠闲而充实的生活。(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给分) 19.B、D (B项“流露出作者对学校生活的厌恶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之情”有误,是想说刘老师

教会孩子们写文章之不易;D项“并要学会接受黑暗、肮脏等生活内容”有误,作者认为“黑暗、肮脏、丑陋与痛苦,也是生活的一部分”,认识它们,“就有可能超越”。 ) 20.(1)参考答案:因材施教(孝的内容因形式因个体而异)(2分) (2)答案:略

21.示例:(1)心存蓝天把青春献给祖国,魂逝长空将思念留与亲人。

(2)余心西去魂逝长空留下亲人多少泪,旭日东升志存蓝天献给祖国无限情。 (答出一条即可,3分) 22. 参考高考作文评分表

附:参考译文

李崇,字继长,小名继伯,顿丘人。孝文帝初年,任荆州刺史,镇守上洛。朝廷命秦、陕二州派兵送他,他表示拒绝,说:“边地的人们相互失去和气,本来就怨恨刺史没有治理好。我现在奉诏前去代理,只需朝廷一道圣旨就行了。不用派兵护送,这会使人增加恐惧。”孝文帝同意,他只带数十名人马来到上洛,宣布朝廷的诏书进行抚绥安慰,人们马上止息了矛盾。边境的戍卒抓到南齐的人,他命令全部放还。南齐人感激他的恩德,便送回掠去的北魏荆州的二百多口人。两国边境和睦,不再有烽烟狼尘的警报。在荆州刺史任上四年,很有政绩。

他又任兖州刺史。这一带过去盗贼很多,李崇便在每个村庄建一座城楼,楼上悬挂一面鼓。盗贼出现时,猛烈击鼓,四周村庄的人们听到鼓声就出动把守道路要口。顷刻之间,鼓声传遍百里,险要关口都有人埋伏。盗贼一出来,就将他们擒获。各州都建城楼悬大鼓,就从李崇这里开始。

以后,孝文帝南讨汉阳,李崇任梁州刺史。氐族杨灵珍派兄弟杨婆罗与儿子杨双领步兵和骑兵一万余众,攻破武兴,与南齐结成联盟。朝廷下诏命李崇为使持节、都督陇右诸军事,率军讨伐。他率军披荆斩棘,分路前进,出其不意,两面夹击敌兵。氐人都离开杨灵珍逃散,灵珍的人马顿时少了一大半。灵珍又派从弟杨建率五千人马屯扎龙门,亲率精锐将士一万据守鹫硖。在龙门以北数十里的地方砍伐树木,堵塞道路,用来抗拒官兵。李崇便命统军慕容拒率军五千人,从别的道路乘夜袭击龙门,将龙门攻破。李崇亲自进攻杨灵珍,灵珍连战失败,他的妻子被俘获。

东荆州蛮人樊安在龙山聚众反叛,越位自称王号。梁武帝派兵接应他。魏军进攻失利,朝廷便以李崇为镇南将军、都督征蛮诸军事,率领步兵和骑兵进讨。李崇派将士们进攻敌人的营垒,连连告捷,活捉樊安。不久,他兼任侍中、东道大使,黜退庸劣,提拔贤能,享有赏罚分明的美誉。朝廷任他为扬州刺史。

五月,滂沱大雨连续下了十三天,洪水灌入城内,房舍全被淹没,李崇与兵士漂泊在城头上。水势继续上涨,他又将乘船附在城头的城墙上,城墙只剩下两块木板那么宽的地方没有被淹没。州府官员都劝李崇放弃州城到北山去,他说:“我蒙受国家的厚恩,守卫这个地方,德薄招灾,导致这场大水。淮南辽阔万里,安危系在我一人身上。我一旦离开这里,百姓顷刻四散逃去,扬州这一方土地恐怕不再成为国土。我一定死守在这里,请大家不要劝说了!”这时,州人裴绚等接受南梁封给的豫州刺史职务,乘着大水,阴谋叛乱,李崇将他们击败消灭。

李崇性情深沉,很有大将的谋略;待人宽厚,善于笼络部下。在扬州刺史任上共十年,经常

供养勇壮士兵数千人。敌兵侵略边境,都被他们摧垮,号称为“卧虎”,敌人十分惧怕。梁武帝对李崇久任淮南十分反感,多次设反间计,几乎无所不至。但宣武帝对他十分信赖,梁武帝的阴谋无法得逞,因而常常叹息,佩服宣武帝对李崇的信任。

附:作文评分表 类别/等级 一等 (20-17分) 内容(20分) 表达(20分) 特征(20分) 二等 (16—12分) 三等 (11—7分) 四等 (6—0分) 无标题、错别字多、字数不足、标点错误 减分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xw4g.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