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71-《营养与食品卫生学》实验教学大纲

更新时间:2023-06-10 11:43:01 阅读量: 实用文档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571-《营养与食品卫生学》实验教学大纲

《营养与食品卫生学》实验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适用专业:五年制预防医学专业本科

所属部系(院):预防医学系 教研室名称:营养食品与儿童少年卫生学学分数:2 总学时数: 36

课程类别:专业课程 执笔人:贺圣文(教授)

二、实验教学目的和要求

营养与食品卫生学是预防医学的主要课程之一,具有很强的科学性、社会性和应用性,与国计民生关系密切,它在增强我国人民体质,预防疾病,提高居民健康水平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一)通过开展实验课教学,使学生比较全面、系统地掌握营养与食品卫生学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培养学生进一步理解食品中的营养素、食品安全与人体健康和疾病的密切关系,了解本学科的发展方向以及在预防医学中的重要地位,并能结合现实生活实际从理论上提高认识,为改善我国人民的身体营养状况,防止食品污染,预防食源性疾病的发生,增强人民体质做出贡献。

(二)掌握食品中蛋白质、脂肪、膳食纤维、维生素C、微量元素,蔬菜中农药残留,食品中黄曲霉毒素,鲜牛奶卫生质量的测定的方法。

(三)掌握蛋白质测定仪的使用方法,熟悉脂肪测定仪、微量元素测定仪、粗纤维测定仪、荧光分光光度计、农药残留测定仪、阿贝折射仪的使用方法。

(四)通过蛋白质功效比值实验设计讨论、食物中毒案例讨论、营养调查及分析评价培养学生运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五)培养严谨的科学态度,准确、细致、整洁的实验习惯,以及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及对实验结果的处理和表达能力。

三、实验项目及要求

1

571-《营养与食品卫生学》实验教学大纲

食品样品的采集与制备 [目的要求]

(一)掌握食品采样的技术,食品采样是卫生监督管理人员必备的基本技术。

食物中蛋白质含量的测定 [目的要求]

(一)掌握微量凯氏定氮法的原理、步骤。 (二)了解蛋白质系数在蛋白质含量计算中的应用。

蛋白质功效比值实验设计讨论 [目的要求]

(一)掌握蛋白质功效比值(PER)的概念及意义。 (二)了解动物实验的设计、分组及动物饲料的配置。

食品中粗纤维的测定 [目的要求]

(一)掌握粗纤维测定仪的使用方法。

食物中脂肪含量测定 [目的要求]

(一)应用脂肪测定仪对食物中脂肪的含量进行测定,掌握脂肪测定仪的使用方法。

食品中微量元素的测定 [目的要求]

(一)掌握微量元素测定仪的使用方法。

食品中抗坏血酸的测定 [目的要求]

(一)掌握抗坏血酸的测定方法。

食物中核黄素的测定 [目的要求]

(一)熟悉食物中核黄素的含量测定的原理。 (二)熟悉原子火焰吸收法在维生素测量中的应用。

营养调查及分析评价 [目的要求]

2

571-《营养与食品卫生学》实验教学大纲

(一)进一步巩固已学习的营养调查的内容、方法和步骤,并能对调查结果进行评价并给出改进意见。

蔬菜水果农药残留的测定 [目的要求]

(一)掌握农药残留测定仪的使用方法。

食物中黄曲霉毒素含量的测定 [目的要求]

(一)掌握黄曲霉毒素测定仪的使用方法。

鲜牛奶的卫生质量检验 [目的要求]

(一)掌握鲜牛奶样品感官性状和比重、酸度、脂肪含量检验的方法。

食用油脂的卫生检验 [目的要求]

(一)熟悉油脂卫生标准。 (二)掌握反映油脂酸败的指标。

食物中毒案例讨论 [目的要求]

(一)了解食物中毒的概念,食物中毒的诊断标准。

(二)熟悉各类食物中毒潜伏期和所有的临床表现;在此基础上重点掌握食物中毒调查处理工作的内容和方法。

3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xi51.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