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辽宁师范大学教育学院311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之教育心理学

更新时间:2023-04-16 10:07:02 阅读量: 实用文档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专注考研专业课13年,提供海量考研优质文档!

第 1 页,共 68 页

目录

2018年辽宁师范大学教育学院311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之教育心理学考研仿真模拟五套题(一)

................................................................................................................................................ 2 2018年辽宁师范大学教育学院311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之教育心理学考研仿真模拟五套题(二)

.............................................................................................................................................. 18 2018年辽宁师范大学教育学院311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之教育心理学考研仿真模拟五套题(三)

.............................................................................................................................................. 32 2018年辽宁师范大学教育学院311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之教育心理学考研仿真模拟五套题(四)

.............................................................................................................................................. 44 2018年辽宁师范大学教育学院311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之教育心理学考研仿真模拟五套题(五)

(56)

专注考研专业课13年,提供海量考研优质文档! 第 2 页,共 68 页 2018年辽宁师范大学教育学院311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之教育心理学考研仿真模拟

五套题(一)

说明:仿真模拟试题是根据本校该考试科目历年考研真题题型及出题难度,结合常考侧重点,精心整理编写,均含有详细答案解析,是考研必备参考资料。

——————————————————————————————————————————

一、选择题

1. 在社会规范学习与道德品质发展的研究中,班杜拉(A.Bandura )等心理学家的研究重点是( )。

A.道德认识

B.道德情感

C.道德意志

D.道德行为

【考点】社会规范学习与道德品质发展中各个理论的研究点。

【答案】D

【解析】本题是对社会规范学习的各种理论观点的考查。道德品质分为,道德认知,道德意志、道德情感和道德行为四个方面。班杜拉等社会学习理论家的研究重点是道德行为,皮业杰和柯尔伯格等认知发展理论家的研究重点是道德认知,精神分析学派和人本主义学派研究的重点是道德意志或道德情感。

2. 班杜拉认为观察学习由4个过程组成,其中( )过程是观察学习的中心环节。

A.注意

B.动作再现

C.保持

D.动机

【答案】B

3. 耶基斯一多德森定律指的是( )。

A.学习动机与学习目的之间不是一一对应的关系

B.学习动机与学习目的是可以彼此交替、相互转换的

C.动机强度与学习效率之间是成倒U 曲线关系

D.学习动机的最佳水平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根据任务性质的不同而不同

【答案】D

4. 班杜拉认为父母、教师、同伴和其他人都具有榜样的作用。一般说来,( )最易被模仿。

A.地位低的榜样

专注考研专业课13年,提供海量考研优质文档!

第 3 页,共 68 页 B.地位高的榜样

C.受奖行为

D.敌对的、攻击性行为

【答案】D

5. 试误说认为学习的实质是( )。

A.尝试错误的过程

B.建立某种情境与某种反应之间的联结

C.建立条件反射的过程

D.进行操作而使反应与刺激建立联结的过程

【答案】B

6. 体现“身教重于言教”思想的学习理论派别是( )。

A.社会学习理论

B.操作条件反射理论

C.认知学习理论

D.人本主义学习理论

【答案】A

7. 下列研究或实验属于横向研究道德性问题的是( )。

A.皮亚杰的“童道德判断研究”

B.科尔伯格的“道德发展阶段论”

C.班杜拉的“社会学习论”

D.李伯黍等的“道德认知发展研究”

【答案】C

8. 当儿童改正了不认真做作业的行为后,家长取消了不准看动画片的禁令。这种做法属于( )。

A.正强化

B.负强化

C.正惩罚

D.负惩罚

【答案】B

【解析】强化又称“阳性强化”。个体做出某种行为或反应,随后或同时得到某种奖励,从而使行为或反应强度、概率或速度增加的过程。负强化主要是通过消除或终止厌恶、小愉快刺激来增强反应频率。不准看动画片对儿童来说是仄恶的刺激,当儿童能够认真完成作业时,家长就

专注考研专业课13年,提供海量考研优质文档! 第 4 页,共 68 页 取向了这个仄恶刺激来增加幼儿以后认真完成作业的频率,因此,属于负强化。

9. 阅读技能是一种( )。

A.操作技能

B.运动技能

C.心智技能

D.学习技能

【答案】C

10.掌握学习理论认为,学生能力上的差异并不能决定他们能否成功掌握教学内容,而是在于他们( )

A.学习积极性

B.学习自觉性

C.要花多少时间

D.智力水平

【答案】C

11.有些课题主要包含高度有结构的知识和技能(如数学、物理、化学、计算、语法等),如果教学目标是要求学生尽快地掌握这种知识和技能,则宜于采用( )。

A.以教师为中心的讲授策略

B.师生互动策略

C.以学生为中心的发现学习

D.合作学习策略

【答案】A

12.下列各种个别差异中,不属于认知方式差异的是( )。

A 场依存性与场独立性

B.冲动型与沉思型

C.内控型与外控型

D.分析型与综合型。

【考点】不同的认知方式。

【答案】C

【解析】认知方式也称认知类型或认知风格,它是指个体进行信息加工时,通过其知觉、记忆、思维等内在心理过程在外显行为上表现出的习惯性特征。它具有持久性和一致性的特点。从不同的角度分析,可以得出认知差异的不同类型:依据人是否受环境信息的影响分为场依存型和场独立型;依据认知速度的差异分为冲动型和沉思型:依据学生信息加工的深度分为深层加工和表层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y2sq.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