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必修二复习题3

更新时间:2024-03-10 17:53: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习题3

一、填空题

3、 获得2006年国家最高科技奖的育种专家李振声,长期从事小麦与偃麦草远源杂交和染色体工程育种的研究。他与其他育种专家经过20多年的努力,培育出了高产、抗病性强的小麦新品种。对小麦新品种的染色体组成研究发现,偃麦草具有抗病基因的染色体片段移接到普通小麦的染色体上了。下图示意他们育种的主要过程:

请回答下列问题:

(1)此育种过程中获得的杂种种植后性状一定会出现 。大面积种植杂种的目的是要获得具有 遗传的小麦新品种。

(2)在小麦新品种选育的过程中,特殊的气候条件起到了 的作用。

(3)小麦与偃麦草杂交培育出小麦新品种的事实,突破了 。 (4)科学家发现具有抗病的小麦的抗性基因和影响产量(高产和低产)的另一对等位基因的传递符合孟德尔的遗传规律。

①将大面积种植前的抗性小麦与普通小麦杂交,其后代中抗性小麦与不抗性小麦数量之比为 。

②若该抗性小麦自交,则其后代性状表现及分离比为 .。 (5)从个体水平检测,可采用 方法可以鉴定出抗病植株。 5、棉花的纤维有白色的,也有紫色的;植株有抗虫的,也有不抗虫的。为鉴别有关性状的显隐性关系,用紫色不抗虫植株分别与白色抗虫植株a、b进行杂交,结果如下表。(假定控制两对性状的基因独立遗传;颜色和抗虫与否的基因可分别用A、a和B、b表示),请分析回答:

组合序号 杂交组合类型 1 2

紫色不抗虫×白色抗虫a 紫色不抗虫×白色抗虫b

子代的表现型和植株数目 紫色不抗虫 210 0

白色不抗虫 208 280

(1)上述两对性状中,根据第_________组,可以判断__________________是显性性状。作出上述判断所运用的遗传定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亲本中紫色不抗虫、白色抗虫a、白色抗虫b的基因型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 (3)现有杂合的白色不抗虫品种,欲在最短时间内,获得可稳定遗传的白色抗虫棉品种,最可选取的育种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如果欲快速获得大量稳定的白色抗虫棉品种,最简便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

6、某植物的花色由两对自由组合的基因决定。显性基因A和B同时存在时,植株开紫花,其他情况开白花。请回答:开紫花植株的基因型有 种,其中基因型是的紫花植株自交,子代表现为紫花植株:白花植株=9:基因型为 和 的紫花植株各自自交,子代表现为紫花植株:白花植株=3:1。基因型为 的紫花植株自交,子代全部表现为紫花植株。 8、图1曲线表示各类遗传病在人体不同发育阶段的发病风险,图2是患甲病(显性基因为A,隐性基因为a)和乙病(显性基因为B,隐性基因为b)两种遗传病的系谱图。

(1)据图1分析:

①多基因遗传病的显著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染色体异常遗传病风险在出生后明显低于胎儿期,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

③克莱费尔特症患者的性染色体组成为XXY。父亲色觉正常(XBY),母亲患红绿色盲(XbXb),生了一个色觉正常的克莱费尔特症患者,运用有关知识进行解释: 母亲减数分裂 ,形成 卵细胞(1分);父亲减数第 次分裂时异常,形成 精子 (1分);精子与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的基因型为 。

④为避免生出克莱费尔特症患者,该母亲怀孕后应及时接受产前检查。检查方法是抽取羊水获得胎儿细胞,运用_________技术大量扩增细胞,用______使细胞相互分离开来,制作临时装片进行观察。

(2)图2中甲病为 遗传病。 假设II3不是乙病基因的携带者,则乙病

为 遗传病。若III9与III12结婚,生育的子女患病的概率为 。 (3)目前已发现的人类遗传病有数千种,预防遗传病发生的最简单有效的方法是 。如果进行染色体分析,通常选用处于 (时期)的细胞,主要观察染色体

的 。如果要诊断某个体是否携带致病基因,通常采用的分子生物学检测方法是_________。 9、

已知番茄的红果(R)对黄果(r)为显性,高茎(H)对矮茎(h)为显

性。据红果高茎番茄植株连续测交二代的结果。分析回答:

⑴红果高茎番茄植株的基因型是 。 它的遗传遵循 定律。 ⑵下两图为用该红果高茎番茄植株的花粉进行有关操作的 示意图,试分析回答

①图中的植株A称为 ,基因型种类及比例是 。 ②植株C可能有 种基因型, 种表现型。

③植株B、C相同的基因型有 种。

⑶植株B与植株C相比,特点

是 。

⑷如果该红果高茎番茄植株自交,所结果实的颜色

有 。

11、育种学家根据未来市场的需求,制定出小麦的育种目标(略),并根据育种目标选择了具有n对相对性状(假设相应的等位基因分别位于n对同源染色体上)差异的甲、乙两品种作亲本。育种程序如图所示。

(1)根据题意可以预测,F1配子的基因型有 种;F2的表现型有 种。

(2)人工选择的标准是 符合育种目标的个体。若在F6中选到了50株(编号记录),每株结30籽粒,如果鉴别选中的第5号是纯合体还是杂合体?

(3)已知小麦的无芒(aa)、白粒(bb)是隐性,请以遗传图解的形式阐述有芒红粒(AaBb)与有芒白粒(Aabb)小麦杂交的过程及结果。

(4)单倍体育种与图中所示育种方式相比具有的突出特点是 。秋水仙素可以使单倍体转变成正常植株,其具体的作用是 。 (5)人们发现,F1(杂种)的长势远远优于双亲。若育种对象为马铃薯,则可以F1的块茎直接繁殖用于生产,此繁殖方式的突出特点是 。

(6)诱变育种也是获得新品种的重要途径,人工诱变与自然突变相比,突出的特点是 。

12、普通小麦中有高杆抗病(TTRR)和矮杆易感病(ttrr)两个品种,控制两对相对性状的基因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实验小组利用不同的方法进行了如下三组实验:

请分析回答:

(1)A组由F1获得F2的方法是 ,F2矮杆抗病植株中不能稳定遗传的占 。 (2)Ⅰ、Ⅱ、Ⅲ三类矮杆抗病植株中,最可能不育的是 类。

(3)A、B、C三组方法中,最不容易获得矮杆抗病小麦新品种的方法是 组,原因是 。

(4)B组矮杆抗病Ⅱ幼苗用 (化学物质)处理可获得稳定遗传的矮杆抗病新品种,该育种方法的优势是 。

14、现有一只黑色直毛雌家兔和一只白色直毛雄家兔杂交,后代的雌雄家兔都表现为黑色直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家免性状的遗传只受遗传物质控制,与环境条件无关

B.假设后代的数量足够多,可以判断黑色对白色为显性,直毛对卷毛为显性 C.根据上述杂校实验可以判断控制毛色的基因是位于常染色体上还是X染色体上 D.这两对相对性状,可能是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两对等位基因控制

15、对下图所表示的生物学意义的描述,错误的是 ( )

A.图甲表示雄果蝇染色体组成图,图中含有两个染色体组

B.对图乙代表的生物测交,其后代中,基因型为AADD的个体的概率为0 C.图丙细胞处于有丝分裂后期,染色体数、DNA数均为8条

D.图丁所示家系中男性患者明显多于女性患者,该病是伴X隐性遗传病

16、血液正常凝固基因H对不易凝固基因h为显性,则下图中甲、乙的基因型分别为

A.XHY,XHXH B.XHY,XHXh C.XhY,XHXh D.XhY,XHXH

18、下列四个图中,不可能是X染色体上隐性基因决定的遗传病(图中深颜色表示患者)是()

A. B. C. D.

21、在果蝇的精原细胞进行减数第二次分裂的后期时,细胞内染色体构成不可能是() A.8条 B.6+XX C. 6+YY D. 6+XY 23、以下关于物种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地理隔离是形成生殖隔离的必要条件 B.同一物种的个体间一定能够自由交配

C. 六倍体小麦通过花药离体培养形成的单倍体小麦可看作一个新物种

D. 将二倍体西瓜的幼苗用秋水仙素处理后得到的四倍体西瓜可看作一个新物种 24、下列关于人类遗传病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人类遗传病是指由于遗传物质改变而引起的疾病

B.人类遗传病包括单基因遗传病、多基因遗传病和染色体异常遗传病 C.2l三体综合征患者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为47条 D.单基因病是指受一个基因控制的疾病

25、下图为脉胞霉体内精氨酸的合成途径示意图,不能从图中得出

A.精氨酸的合成是由多对基因共同控制的 B.基因可以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代谢 C.脉胞霉体内精氨酸的合成是在核糖体上进行的

D.若产生鸟氨酸依赖突变型脉胞霉,则可能是基因①发生突变 26、下列有关生物遗传变异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 可遗传的变异中,只有基因突变才会产生新的基因 B. 单倍体植株比正常植株弱小,其体细胞中不存在同源染色体 C. 基因中一个碱基对发生替换,不一定会引起性状的改变 D. 多数染色体变异可通过显微镜观察进行鉴别,而基因突变则不行 28、基因工程技术可使大甩手杆菌合成人的蛋白质。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常用相同的限制性内切酶处理目的基因和质粒 B.DNA连接酶和RNA聚合酶是构建重组质粒必需的工具酶 C.可用含抗生素的培养基检测大肠杆菌中是否导入了重组质粒 D.导入大肠杆菌的目的基因不一定能成功表达

29、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了生物进化的原始材料,现代生物技术也是利用这一点来件为地改变生物遗传性状,以达到人们所期望的目的。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转基因技术造成的变异,实质上相当于人为的基因重组,但却导致了自然界没有的定向变异的产生

B.体细胞杂交技术是人为造成染色体变异的方法,它突破了自然生殖隔离的限制 C.人工诱变没有改变突变的本质,但却因突变率的提高而实现了定向变异

D.经过现代生物技术的改造和人工选择的作用,许多生物变得更适合人的需要 31、下列有关人类遗传病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单基因遗传病是受1个基因控制的遗传病

B.镰刀型细胞贫血症的人与正常人相比,其基因中有1个碱基发生了改变 C.猫叫综合征的人与正常人相比,第5号染色体发生部分缺失 D.21三体综合征的人与正常人相比,多了1对21号染色体

32、下列关于染色体组、单倍体、二倍体和多倍体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一个染色体组中不含同源染色体

B.由受精卵发育成的个体,体细胞含有两个染色体组的叫二倍体 C.单倍体不一定含一个染色体组

D.人工诱导多倍体惟一的方法是用秋水仙素处理萌发的种子或幼苗 35、下列有关细胞所含染色体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A. A代表的生物一定是二倍体,其每个染色体组含一条染色体 B. B代表的生物可能是二倍体,其每个染色体组含两条染色体

C. C代表的生物一定是二倍体,其每个染色体组含三条染色体 D. D代表的生物可能是单倍体,其每个染色体组含四条染色体

36、下图表示以某种作物中的①和②两个品种分别培育出④⑤⑥三个新品种的过程,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用①和②培育成⑤的过程中所采用的方法Ⅰ和Ⅱ分别称为杂交和测交

B.用③培育出④常用的方法Ⅲ是花药离体培养 C.③培育出⑥常用化学或物理的方法进行诱变处理 D.图中培育出⑤所依据的原理是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 37、对生物进化的方向起决定作用的是

A.基因重组 B.基因突变 C.染色体变异 D.自然选择

38、基因工程技术可使大甩手杆菌合成人的蛋白质。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常用相同的限制性内切酶处理目的基因和质粒 B.DNA连接酶和RNA聚合酶是构建重组质粒必需的工具酶 C.可用含抗生素的培养基检测大肠杆菌中是否导入了重组质粒 D.导入大肠杆菌的目的基因不一定能成功表达

39、(2008年长沙测试)下列关于基因频率、基因型频率与生物进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在一个种群中,控制一对相对性状的各种基因型频率的改变说明物种在不断进化 B.在一个种群中,控制一对相对性状的各种基因型频率之和为1

C.基因型为Aa的个体自交后所形成的种群中,A基因的频率大于a基因的频率 D.因色盲患者中男性数量大于女性,所以男性群体中色盲的基因频率大于女性群体

40、祖国宝岛台湾蝴蝶资源丰富,种类繁多。变异是岛上蝶类新种形成和进化的重要因素之一。下列变异中不能成为蝶类进化内因的是 A.基因结构改变引起的变异 B.染色体数目改变引起的变异 C.环境改变引起的变异 D.生物间杂交引起的变异

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

1、

2、(1)多对相对性状且易区分 假说演绎 (2)减数分裂 增殖分化(分裂分化) (3)进化 随机性 (4)2 长翅:短翅=1:1

【解析】(1)由表可知,果蝇有很多对相对性状,且都容易区分,因此是遗传学实验好材料;摩尔根就是用果蝇作为实验材料,运用假说演绎法证明了基因位于染色体上的。

3、(1)性状分离 高产抗病且能稳定(不完整不得分) (2)选择

(3)不同物种间存在生殖隔离(或远源杂交不亲和的障碍)

(4)①1:1 ②抗性小麦:不抗性小麦=3:1 (不完整不得分) (5)病原体感染

4、(1)③;红花、高茎;

(2)营养生殖 (扦插、组织培养等);

(3)设想1:从含笑的细胞内分离出控制含笑花香气的相关基因,利用基因工程把控制含笑花香气的相关基因导入牵牛的体细胞,通过组织培养获得大量幼苗进行生产。

设想2:把含笑体细胞与牵牛的体细胞进行植物细胞杂交,通过组织培养获得大量幼苗进行生产 5、(1)2 白色不抗虫;基因的分离定律 (2)aaBB Aabb;AAbb (3〕单倍体育种 自交

6、4 AaBb AaBB AABb AABB

7、(1)EeFf 黑羽豆冠(2)EF:Ef:eF:ef:=1:1:1:1(3):① EeFf×EeFf 黑羽豆冠×黑羽豆冠 ×eeff 黑羽豆冠×红羽片冠

二、综合题

8、答案:(1)①成年人发病风险显著增加(或成年人随着年龄增加发病人数急剧上升 ②大多数染色体变异遗传病是致死的,患病胎儿在出生前就死亡了 ③正常, Xb

; 一, XB

Y XB

Xb

Y

④动物细胞培养; 胰蛋白酶; (2)常染色体显性 伴X染色体隐性 17/24

(3)禁止近亲结婚 有丝分裂中期 结构数目 DNA分子杂交(或基因探针检测) 9、⑴AaBB 自由组合定律

⑵①单倍体 AB:Ab = 1:1 ②3 2 ③2 ⑶植株B自交后代一般不会出现性状分离 ⑷红色

10、(1)1)逆转录; 2)mRNA; 转录; 3)多肽(或蛋白质) (2)小鼠上皮细胞; 病毒RNA; 密码子; RNA→DNA→mRNA→蛋白质 11、(1)2n

2n

(2)表现型

② EeFf

继续种植5号所结30粒种子,在生长发育过程中鉴别,若这30株表现一致,则说明5号是纯合体,若发生性状分离,则说明5号是杂合体 (3)遗传图解见答案图

(4)可大大缩短育种年限 纺锤体的形成 (5)可以保持亲本的性状 (6)突变的频率大大提高 12、(1)杂交,2/3 (2)Ⅱ

(3)C,基因突变发生的频率较低 (4)单倍体育种;明显缩短育种年限 13、(1)常 显

(2)不一定 基因型有两种可能 (3)XBXb XBY (4)1/8

(5)23A+X 22A+X(或22A+X 23A+X) 染色体畸变

三、选择题

14、D 15、D 16、C 17、C 18、C

19、A 20、D 21、D 22、B 23、D 24、D 25、C 26、B 27、B 28、B 29、C 30、C 31、C 解析:

A、B、D三项都错在一个字,分别是“个”、“个”、“对”。 32、D 33、A 解析:

生长素不能使染色体数目加倍,只能促使未授粉的雌蕊子房发育成无籽果实;秋水仙素处理二倍体番茄幼苗经培育可获得四个染色体组的植株,所结果实含有四个染色体组。 34、C 35、 D 解析:

图A、C可能是二倍体,也可能是四倍体生物的生殖细胞形成的单倍体,图B代表的生物不可能是二倍体,故前三者均错误。图D为4条染色体形态、大小不同的1组染色体,可能是单倍体。

36、 B 解析:

用①和②培育成⑤的过程中所采用的方法Ⅰ和Ⅱ分别称为杂交和自交。③培育出⑥常用化学药剂秋水仙素进行诱变处理,属于多倍体育种。图中培育出⑤所依据的原理是基因重组和染色体变异。 37、D 38、B 39、 B 解析:

A项中基因型频率的改变不一定导致物种进化,基因频率的改变使物种不断进化;C项中Aa自交后代中,A基因频率=a基因频率;D项中男女色盲基因的频率是相等的。 40、C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y7c8.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