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农业旅游休闲观光园项目可行性报告

更新时间:2023-03-08 08:40:27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可 行 性 报 告

7612团队

队员:穆纯洋 史顺栋 李云鹤

李恩民 刘东玉 刘崇斌

1

第一章 总论 ............................................................................................................................. 4

1.1项目提要 ..................................................................................................................... 4 1.2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依据 ......................................................................................... 5 1.3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 6 1.4项目综合评价 ............................................................................................................. 6 第二章项目概况 ....................................................................................................................... 7

2.1项目背景 ..................................................................................................................... 7 2.2项目建设的重要性与必要性及其意义 ..................................................................... 9 2.3项目建设单位概况 ................................................................................................... 10 2.4项目建设区域概况 ................................................................................................... 11 第三章市场分析 ..................................................................................................................... 23

3.1生态农业观光园概况 ............................................................................................... 23 3.2生态农业观光园旅游分析 ....................................................................................... 29 3.3绿色食品市场分析 ................................................................................................... 30 3.4农家院总体分析 ....................................................................................................... 33 第四章项目总体方案设计 ..................................................................................................... 34

4.1项目建设指导思想 ................................................................................................... 34 4.2项目规划原则 ........................................................................................................... 35 4.3项目建设总体方案 ................................................................................................... 37 4.4项目建设内容 ........................................................................................................... 38 4.5项目投标与招标管理 ............................................................................................... 41 第五章 项目技术方案 ........................................................................................................... 43

5.1技术方案原则 ........................................................................................................... 43 5.2生态环境综合治理技术 ........................................................................................... 43 5.3无公害农产品生产技术 ........................................................................................... 44 5.4庭院生态模式建设技术 ........................................................................................... 44 5.5绿化工程技术设计要求 ........................................................................................... 44 5.6无线射频技术(RFID)应用 ....................................................................................... 45 5.7绿色食品使用农药的准则 ....................................................................................... 46 5.8无公害蔬菜质量标准 ............................................................................................... 47 5.9无公害畜禽肉质量标准 ........................................................................................... 49 第六章投资估算 ..................................................................................................................... 49

6.1投资估算依据 ........................................................................................................... 49 6.2项目建设投资估算 ................................................................................................... 50 6.3资金筹措 ................................................................................................................... 51 6.4资金使用和管理 ....................................................................................................... 51 第七章财务评价 ..................................................................................................................... 51

7.1评价依据 ................................................................................................................... 51 7.2基本数据 ................................................................................................................... 51 7.3利润估算及分配 ....................................................................................................... 53

2

7.4财务盈利能力分析 ................................................................................................... 54 7.5财务不确定分析 ....................................................................................................... 55 7.6结论 ........................................................................................................................... 55 第八章环境保护分析 ............................................................................................................. 57

8.1环境保护 ................................................................................................................... 57 8.2节能 ........................................................................................................................... 58 8.3安全 ........................................................................................................................... 59 第九章风险分析 ..................................................................................................................... 60

9.1农业发展新问题 ....................................................................................................... 60 9.2现代农业发展面临的风险 ....................................................................................... 60 9.3农业生态观光是化解农业风险的关键 ................................................................... 61 9.4防范风险措施 ........................................................................................................... 61 第十章组织机构与人力资源配置 ......................................................................................... 63

10.1工程项目管理 ......................................................................................................... 63 10 2组织机构 ................................................................................................................. 64 10.3人力资源 ................................................................................................................. 64 10.4员工培训 ................................................................................................................. 64 10.5管理机构和设置 ..................................................................................................... 64 10.6劳动定员 ................................................................................................................. 64 第十一章国民经济评价、社会评价 ..................................................................................... 65

11.1“可持续发展”将成为主导各国农业经济发展的指导思想 .............................. 65 11.2生态旅游已成为当今世界旅游发展的潮流 ......................................................... 65 11.3生态农业观光园建设是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农业资源高效利用、农民生活质量明显改善的必由之路。 ................................................................. 66 11.4生态农业观光园可持续发展的方向 ..................................................................... 67 11.5生态效益 ................................................................................................................. 68 11.6社会效益 ................................................................................................................. 68 第十二章 项目研究结论与建议 ........................................................................................... 68

12.1方案总体描述 ......................................................................................................... 68 12.2结论与建议 ............................................................................................................. 69

3

第一章 总论 1.1项目提要

1.1.1项目名称

项目名称:123456生态农业园

1.1.2项目建设单位、法人代表、所有制形式

项目建设单位:山东省济南市章丘市123456生态农业园 法人代表:李恩民 注册资本:1200万元 企业类型:有限责任公司

注册地址:济南市章丘市垛庄镇四角城北坡 成立日期:2012年12月16日

1.1.3建设地点、建设规模、建设期限、建设内容 a)建设地点:

123456生态园座落于济南市章丘市垛庄镇四角城北坡,山清水秀,绿树成荫,靠近绣源河畔,风景秀丽。

b)建设规模:

123456生态园是一个以生态开发为宗旨,集种植、养殖、旅游休闲、观光、餐饮为一体的绿色生态园,为确保产品优质高产,生态园聘请农业专家为技术指导,将畜禽的养殖与销售,果树、蔬菜的种植,以及观光休闲集于一体,总面积约为200亩。

c)建设期限: 建设期为2年 d)建设内容:

1.第一期计划重点建设基础设施:

(1)按功能规划为服务区、景观区、种植区、养殖区、活动区等,并进行具体分区;

(2)兴建小型现代化的养殖中心:

4

(3)修建工作人员办公区、宿舍及小规模接待区; (4)修建沼气池,满足生态园照明、动力等需要; (5)建设滴灌系统,发展果树种植和间种农作物; (6)修建小型会议中心:

(7)将RFID(无线射频识别技术)运用到养殖业中,通过采用RFID技术建立饲养档案、预防接种档案等,达到高效、自动化管理牲畜的目的,同时为食品安全提供保障。

2.第二期工程计划:

(1)兴建及餐饮、棋牌、垂钓、休闲、游乐、园林绿化和乡村情调于一体的多功能休闲园区。休闲园区规划结构为:休闲别墅区:、水果采摘区、观光植物区、观景品茗区。

(2)运用现代化市场营销手段,积极发展观光采摘业。 3.建立绿色产品生产基地

进行山地资源综合开发,建立以立体种植和立体养殖为主的高效生态科技示范园区,随着我国加入WTO,社会消费市场对农产品质量将会提出更高的要求,生产质优价高的无公害畜禽肉类和蔬菜粮食等是今后农业生产领域的主要任务。为了确保生态园区建设前期的资金周转及维持经营,在真正走向市场化道路之前,生态园(种植)的前期产出全部由集团内部消化。

4.建设农业生态休闲观光园

在生态示范园的基础上,立足生态园山青水秀、“绿色环保”以及生态的休闲园的特点,充分利用生态园的自然景观,形成“可览、可游、可居”的环境景观和集“自然一生产一休闲一康乐一教育”于一体的景观综合体,发展体验农业与观光农业相结合的特色旅游。

1.1.4资金构成

项目估算总投资1320万元,其中:固定资产投资1250万元(含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延资资产、预备费用),流动资金70万元。

1.2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依据

5

●《国家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和资金管理暂行办法》(财发字[1999]1号); ●《山东省农业于发“十一五”规划纲要(讨论稿)》:

●《国家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和资金管理暂行办法》若干条文的解释(财发字[1999] 57号):

●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关于印发《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多种经营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写大纲》的通知(国农办字[2002]175号);

● 《国家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建设试行标准》【(94)同农综字第28号】 ● 本项目的项目建议书; ● 企业提供的相关技术资料: ● 企业提供的相关协议、资质、证书; ● 公司财务报表;

1.3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汇总表 单位:万元 指标名称 项目总投资 固定资产投资 流动资金 年均收入

单位 万元 万元 万元 万元 指标 1320 1250 70 330 1.4项目综合评价

生态农业观光旅游是旅游业发展一个新方向,一方面拓宽了旅游业的广度,为旅游活动增添了新景观,有助于生态保护和环境优化,使环境恢复魅力,永保秀丽:另一方面改变了传统的农业生态结构,优化了农业经济的组合,开拓了农业和土地被利用的新领域,强化农业自我积累、自我发展的运行机制,增加农产品的商品量和农业附加值,加速传统农业向现代新型农业的转变,是振兴农村经济、优化农业结构的有效措施。围绕建设旅游大产业、面向旅游大市场,进一步

6

调整优化农业结构,通过生态农业园的建设,引导和推动济南市农业结构调整。

第二章项目概况 2.1项目背景

生态观光农业是一种以农业和农村为栽体的新型生态旅游业。近年来,伴随着农业产业化的发展,现代农业不仅具有生产性功能,还具有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为人们提供观光、休闲、度假的生活性功能。随着收入、闲暇时间的增多,生活节奏的加快以及竞争的日益激烈,人们渴望多样化的旅游,尤其希望能在典型的农村环境中放松自己。于是,农业与旅游业边缘交叉的新型产业一观光农业应运而生,拓展了农业发展的新空问,开辟了旅游业发展的新领域。

现代社会,人们渴望能存优美的环境中放松、休闲。于是,同归田野、自然的观光农业就成为人们最好的选择,吃农家饭、住农家屋、做农家活、看农家景成了新的热点。据专家介绍,观光休闲农业,在日本、美同等发达同家20世纪70年代就已形成产业规模,进入90年代,随着我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观光休闲农业也应运而生。

生态观光农业园主要是以发展养殖、种植园为最主要的经营项目,养殖和种植品种力求做到新、奇、特。在养殖品种中,可引入市场销售情况较好、人人爱吃的动物及特色品种。种植项日应引进速生、抗病丰产、好看、好吃,或外观奇特的产品。

在生态观光农业园内游客不但可吃到各种山珍野味,品尝到珍奇水果、蔬菜,还能看到各种动物表演,同时还能烧烤、垂钓、采果、制作栩栩如生的标本,使农产品在各种休闲、参与的项目中就地消费。利润和效益足普通种养业的5至10倍。

生态农业观光院不是人们通常所述的与生态农业、旅游农业、高效农业等同意义上的生态农业观光,它是在现代农业基础上,集合现代农业建设的实践经验,迎合社会经济发展和人们情趣变化的需要而提出的。生态农业观光园是以市场为

7

导向,以区域优势为晕础,以高新示范园区为桥梁,以产业化经营为主线,融直接效益与观赏效益、长远效益与社会效益为一体的现代农业新体系。

生态农业观光院是现代农业发展的一个趋势,有着丰厚的社会基础。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人们收入水平迅速提高。在解决温饱之后,人们别吃穿以外追日益增多,日趋多样,这是观光农业发展的主要基础。与此同时,节假日的增多,双休日的实行,为人们外出休闲、观光旅游提供了大量的时问。从人们旅游情趣多向性来看,追求田园式的生活情趣是个重要的发展趋向。而现实中,这样的景点场所显得相对匮乏,这就为生态农业观光园的快速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发展市场。

山东省是我国的农业大省,在西部大开发总体规划xx省外商投资优势产业目录中,“粮食、蔬菜、水果、禽畜产品、水产品的储臧、保鲜和工”等若干与农业资源开发相关的产业列在了首要的位置。xx气候温和和潮湿,水资源丰富,拥有大量的平原和潜丘,劳动力廉价,在农业及其相关产业方面具有比较优势。山东省正在加大农业现代化的步伐,对农业新科技的需求极为迫切。

山东省是中国东部沿海的一个重要省份,位于黄河下游,东临渤海、黄海,与朝鲜半岛、日本列岛隔海相望,西北与河北省接壤,西南与河南省交界,南与安徽、江苏省毗邻。山东半岛与辽东半岛相对,环抱着渤海湾。 大自然亿万年的造化,五千年的文明与三千年的齐鲁文化的熏陶与滋养,让古老的齐鲁大地更具魅力,改革开放的山东更添活力。自然资源与人文资源交相辉映,传统与现代相得益彰,正是山东风姿绰约,风情万种动人之所在。 二、省内旅游资源基本类型及其分布特点 山东有6大类自然与人文资源。其中,地文景观类有10种,水域风光类5种,生物景观类5种,古迹与建筑景观类30种,休闲健身类10种,购物景观类4种。在中国全部的68种旅游资源中,山东省拥有64种,占总种数的94.1%。山东是中国自然资源、人文资源最为丰富的地区之一。

而济南市多山和多样的农业资源再加上优越的地理交通条件,为生态农业观光园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问。因此本项目抓住机遇决定在济南市垛庄镇四角城北坡兴建一个以生态开发为宗旨,集科研、畜禽的养殖与销售,果树、蔬菜的种植,以及观光休闲集于一体的绿色生态园,总面积约为200亩。

8

2.2项目建设的重要性与必要性及其意义

2.2.1项目建设的重要性与必要性

生态农业与现代农业在概念和内涵上是相辅相成的。现代农业是农业发展的方向和新的历史阶段,在突出现代高新技术的先导性、农工科贸一体性、农业开发的多元性和综合性的基础上,强化资源节约、环境零损害的绿色性。生态农业实质上是生态化的现代农业。生态农业的发展既符合农业生态可持续发展的方向,又符合农业和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方向,也符合农村社会人文发展的方向。因此,生态农业是一种可操作、可实现的现代农业,是未来中国农业发展的方向。

现代生态农业不仅具有生产性功能,还具有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为人们提供观光、休闲、度假的生活性功能。人们对良好的乡村环境所形成的森林浴、郊野露营、观光采摘等消遣休闲活动的渴望和追求,满足了自身回归自然的心理需求,缓解了繁忙的城市生活中所带来的紧张感和压迫感。人们渴望多样化的旅游,尤其希望能在典型的农村环境中放松自己。于是,农业、农村与旅游业边缘交叉的新型产业——生态观光农业应运而生。可以肯定,生态观光农业是非常具有前景的现代农业,但需要不懈的努力,才能实现预期目的。

发展生态农业是造福子孙后代的事业,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指出:“我国经济发展必须实现两大战略,即可持续发展和科教兴国战略”。123456生态园提出的建设生态园规划方案案,正是贯彻党的十五大精神,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具体举措。123456生态园强化真正意义上的综合性和多样性,将农业系统各组分、各链条的有机整台,对不同产业之间进行有机耦合,把初级农产品生产.与其后续性加工的紧密衔接等,并根据生态、自然、经济、社会、市场条件,发展高效实用的生态农业模式。

2. 2.2项目建设的意义

(1)观光农业旅游项目的出现是后工业文明社会渴望已久的同归自然的旅游主题。

今天,已拥有了辉煌工业文明的后工业社会,却正在失去与自然的和谐相依:熙攘的城市、忙碌的身影、林立的高楼大厦疏远了人与自然、人与人的距离,紧张、烦躁压迫着现代人的神经,于是“生态热”、“休闲热”成为都市人的追求和

9

渴望,而与此强烈对照的乡村田园扑面而来的泥土气息与花香、一望无垠的大地、纯朴的农民、清新的绿色食品则构成了一种强烈的诱惑。另外,目前我国城市居民与农村的千丝万缕的血缘联系,加之过去“上山下乡”的历史经历,寻根的潜意识驱使他们寻找一个恰当的时机与方式重新体验过去生活,于是旅行社的“当一天农民”、“插队落户”等项目一经推出,即产生了强烈反响。

(2)高效益的观光农业,为我国传统农业的现代化提供了一条可持续发展的途径。

农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命脉,发展农业是我国的国策。观光农业改变了我国传统农业仅仅专注于土地本身的大耕作农业的单一经营思想,把发展的思路拓展到关注人-地-人和谐共存的更广阔的背景之中,这也正好契合了长期以来农民渴型脱贫致富的愿望。可以预见,基于“天时、地利、人和”的新型观光农业,将成为我国传统农业向高精尖、高附加值深度开发转移的农业现代化主流方向之一。

(3)观光农业旅游开发是国家宏观经济调整时期社会资金寻求新投资领域的必然选择,并将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

近年来经济界人士普遍寄予厚望的汽车、城市房地产,由于远超越了现阶段大众的经济承受力,加之缺乏相应的金融政策的支持,虽然短暂火爆,但终归有价无市。而观光农业旅游却由于其开发项目的农业特色,直接受到国家投资政策倾斜优惠。城市剧边农村地带正是基于这种地缘加血缘的优势,吸引了大批投资者纷纷进入,可能成为下一轮房地产开发的热点地区。

2.3项目建设单位概况

123456生态园座落于济南市章丘市垛庄镇,山清水秀,绿树成荫。123456生态园是一个以生态开发为宗旨,集种植、养殖、旅游休闲、餐饮为一体的绿色生态园,为确保产品优质高产,生态园聘请农业专家为技术指导,将畜禽的养殖与销售,果树、蔬菜的种植,以及观光休闲集于一体,总面积约为200亩。

生态园建设依据 “以科技发展农业,以农业带动经济”的发展战略,123456生态园的开发建设上以技术为依托,以市场为导向,注重发展无污染、绿色生态

10

农业产品,保护乡村生态环境,建立良好的景观生态系统,坚持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力争把123456生态园建成“生态农业示范区”。

2.4项目建设区域概况

2 .4. 1项目建设区域概况 2.4.1.1自然地理条件 济南市交通发展基础

改革开放特别是九十年代以来,济南市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截至2010年,全市公路通车里程11611.4公里,公路密度达到每百平方公里145.16公里。济南至全省16市全部由高速公路连接,市区至各县(市)区全部由一级以上公路连接,全市行政村基本实现了通沥青(水泥)公路。市域范围内已形成了以高速公路为主骨架,国、省道干线公路为支撑,农村公路为补充,辐射周边、连接城乡的公路网络,真正实现了“一小时交通圈”。

济南市人们生活水平

济南人民生活幸福安定,富裕起来的济南人更加注重生活质量的提高和生活方式的改变,住宅、汽车、文化已成为城市居民新的消费热点。济南市相继建成了小高层、水景住宅、SOHO公寓等一批具有特色的住宅小区。

在济南,每年人们欢庆春节、元宵节、中秋节、九九重阳节等传统节日,近年来圣诞节、情人节、母亲节等西方节日在济南也逐渐盛行。人们继承传统,欣赏吕剧、曲艺、杂技和秧歌,同时又以开放的姿态迎接着世界各地的文化,咖啡堡、西餐厅、酒吧、陶吧、迪厅等在这里也繁荣发展。

济南市旅游状况

济南自然景色秀丽,名胜古迹众多,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之一。尤以泉水遍布、清冽甘美而闻名于世,有“济南泉水甲天下”和“泉城”之美誉。主要风景名胜有趵突泉、黑虎泉、珍珠泉、五龙潭、百脉泉五大泉群,大明湖、千佛山,龙洞、灵岩寺、五峰山、华山、城子崖龙山文化遗址,孝堂山汉代郭氏祠、隋代

11

四门塔、唐代龙虎塔、九顶塔以及抢救挖掘的洛庄汉墓,新建的野生动物世界,红叶谷生态旅游区等,供人们观赏游览。

章丘市垛庄镇位置图(图示红点为垛庄镇绣源河畔)

绣源河附近风景图

12

1、地理位置:章丘市地处齐鲁腹地,位于山东省会济南以东45公里处。南依泰山,北临黄河,总面积1855平方公里,辖14个乡镇,6个街道办事处,908个行政村(居),总人口100.4万。先人早在8000年前即在这片沃土上生息繁衍,并创造了历代英才。宋代女词人李清照、明代戏曲家李开先等都曾在中国几千年文明史上尽领风骚。 章丘人民务工经商历史悠久,世称“铁匠之乡”。境内有百脉泉、白云湖、七星台、锦屏山等自然景区和城子崖遗址、东平陵故城、齐长城等历史遗迹,近年发现的洛庄汉墓、危山兵马俑名扬海内外。历代名人辈出,是战国时期哲学家邹衍、唐代名相房玄龄、宋代词人李清照、近代著名商业资本家孟洛川的故乡。资源丰富,现已探明的矿产资源有25种,是全国重点产煤县(市)、优质铝土出口基地和石灰石储区。区位优越,交通便利,产业配套能力强。胶济铁路、济青、济王公路和济青高速公路贯穿东西,0九路、章莱公路纵贯南北;济南国际机场距明水35公里。工业基础雄厚,形成了交通装备、机械制造、精细化工、食品饮料四大产业。2008年完成GDP374亿元,地方财政收入20.03亿元,列2008年度全国中小城市综合实力百强第40位,荣获全国中小城市最具投资潜力百强、全国最具区域带动力百强和全国十佳节约型中小城市。 章丘市辖6个街道、13个镇、1个乡:明水街道、双山街道、龙山街道、枣园街道、埠村街道、圣井街道、普集镇、相公庄镇、绣惠镇、刁镇、水寨镇、垛庄镇、文祖镇、高官寨镇、白云湖镇、宁家埠镇、曹范镇、官庄镇、辛寨镇、 黄河乡。 2、自然环境:岷江和青衣江贯穿境内,两岸以平原和河流冲积平原为主。东部龙泉山两翼,西部丹棱、彭山、洪雅境内大部份地区皆为低山丘陵,海拔500-800m,部分达800-1500m,中生代红色岩层分布广泛,丹葭地貌发育,生态环境优良。年平均气温17.l℃,极端最低气温-3.5℃,极端最高温度38.6℃,年平均降水量大于1000毫米。 3、重要矿产及资源:

现已探明的地下矿产资源有25种,尤以煤炭、铝土、石灰石、花岗石储量最大,是全国重点产煤县(市)和优质铝土出口基地。水资源十分丰富,市区明水,群泉喷涌,年出水量达1.2亿立方米,百脉泉属济南72名泉之一,《齐州二堂记》中有“西则趵突为魁,东则百脉为冠”的赞誉。

13

章丘矿产资源比较丰富,是全国首批重点产煤县(市)之一,历史上曾有各类煤矿近200处,煤炭经济是我市的重要经济支柱。我市地质矿产局主要负责矿产资源管理、煤矿安全监管和煤炭行业管理三项职能。目前,全市共有各类生产矿山企业216处,其中煤矿33处(市属以上3处,地方生产矿井30处),粘土矿46处,砖瓦厂24处,石料厂110处,其它3处。现有地方煤炭生产矿井隶属五大市属企业集团管理,煤炭地质储量1.67亿吨,可采储量0.43亿吨,年生产能力200万吨左右。

2013年,章丘市林业工作将继续以济南市创建国家森林城市为总抓手,计划发展以核桃、杏、桃等苗木为主的退耕还果土地面积1万亩,这种政府政策将给我们的生态观光农业院的发展带来有利导向。

虽然章丘市整体水资源比较缺乏,但是,本项目位于章丘市垛庄镇绣源河畔,靠近绣源河,可利用水资源比较丰富,对于本项目的发展带来有利因素。 2.4.1.2基础设施

近年来,章丘市为完善城区道路框架网络,不断加大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实施了框架路建设、城区路网改造建设。道路建设继2003年8条道路改造 工程完成后,2004年又完成了双山大街、百脉泉街、唐王山路、铁道北路等11条道路的改造建设任务。11条道路从3月开始到7月底竣工,仅用4个多月时间,建设总长度达29.8公里,投资1.2亿元,敷设雨污水管道7.5万余米,安装路沿石15万余米。城区道路雨污水分流,为污水处理厂的正常运作打下良好基础。至目前,新建改造城区道路总里程100公里,敷设雨污水管38万米,铺装人行道70万平方米。

针对各条道路的地理位置、历史内涵及文化品位的不同,设计安装了符合道路特点的不同类型的路灯,灯型设计新颖、别致。白天路灯与道路及两侧建筑物、绿化带有效融为一体,形成一条条款丽的风景带,夜晚灯火通明,幽雅别致,像一条条项链镶嵌在城区夜色中。城区道路新增路灯1848组,合计5400余盏,使我市城区路灯总盏数达到12600余盏。对道路两侧高层建筑进行楼体灯光装饰,将建筑物夜景装饰一新。

为确保道路建设出景观效果,做足、做透泉水文章,节水保泉,一观多用,实施了双山大街、百脉泉街景观河道建设。景观河道南起济王路,北至汇泉路,

14

沿双山大街东侧,百脉泉街西侧,全长5000米。引用垛庄水库之水,通过自然地势,汇至双山大街南首;流向百脉泉公园;利用自然压力形成树冰状喷泉,配上水底彩灯,使光线、喷泉融为一体,动感较强。顺流而下的河道与周围地形结合有收有放,有的地段形成溪流,有的地段形成大水面,中间重点部位配以喷泉。为充分考虑路上车辆的视觉效果,设置拦河坝做成斜向叠瀑,形状各异,最大限度的给人呈现叠水的效果。 2.4.1.3济南市章丘市旅游基础条件

章丘自古人称“金章丘”,拥有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生态示范区、山东省宜居环境城市和省级园林城市等众多城市桂冠,百脉泉公园被评为“全球优秀生态旅游景区”。

近年来,章丘市旅游业迅速发展。2008年,章丘市共接待游客600万人次,旅游业总收入22亿元。截至目前,章丘市共有具备游览条件的景区(点)近20处,纳入旅游行业管理的景区(点)10家,其中4A级景区2家,旅行社8家;国际旅行社1家,星级饭店7家;四星级饭店2家,旅游商品生产经营单位8家,构架起了比较完善的旅游产业框架。

政府主导是撬动旅游发展的支点。章丘较早出台了《章丘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快旅游业发展的意见》,对旅游招商、旅游经营单位用电用水、旅游商品销售等优惠措施作了明确界定;编制了旅游发展总体规划,并将旅游发展纳入章丘市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建立了制度化的旅游经费拨付制度,每年设立1000万元旅游发展专项基金;出台《旅行社地接游客奖励暂行办法》和《章丘市“惠民旅游一卡通”实施办法》,从大旅游层面,实现了旅游资源的合理配置和旅游要素间的市场效益最大化。

“旅游是门大学问,旅游业是个大系统,强化政府主导,就是要在更高层面、更广视角、更新思路、更大舞台上统筹旅游发展,让旅游要素活起来,实现大旅游目标。”章丘市市长江林诠释政府主导旅游发展作用时这样说。

近年来,章丘摒弃了“酒香不怕巷子深”的观念,在山东卫视等各大电视台、城市公交站台电子屏幕、各大主流报纸、新华网等门户网站、大型旅交会上,章丘旅游频频亮相,丰满的旅游形象正被聚焦放大。

为提高城市服务旅游发展的载体作用,章丘实施城市节点绿化、城乡环境综

15

合整治、灯亮工程、厕所改造和景观河道建设,完善道路景区指示牌。建设高档次旅游饭店,近期将有3家四星级饭店落户章丘,使星级饭店床位保有数达到2000余张,规划建设了义乌小商品批发城和香港步行街休闲购物广场,提高旅游接待能力。 2 4.1.4经济建设 ●2010年国民经济情况

2010年,面对国内外极其复杂的经济形势,全市上下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按照“转方式、调结构、促增长、惠民生、保稳定”的总体要求,抢抓机遇,积极作为,经济回升态势不断巩固,结构调整取得积极成效,城乡建设跨越发展,民生状况继续改善,社会事业全面进步。富裕章丘、和谐章丘、幸福章丘建设迈出了坚实步伐,位列2010年中国中小城市科学发展百强第38位。初步测算,全市生产总值500.6亿元,比上年增长14.0%。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54.2亿元,增长6.0%;第二产业增加值286.3亿元,增长15.5%;第三产业增加值160.1亿元,增长14.0%。三次产业比重为10.8:57.2:32.0。人均生产总值49392元,增长13.5%。

●经济运行的主要特点 一、综合

经济平稳较快增长。初步测算,全市生产总值500.6亿元,比上年增长14.0%。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54.2亿元,增长6.0%;第二产业增加值286.3亿元,增长15.5%;第三产业增加值160.1亿元,增长14.0%。三次产业比重为10.8:57.2:32.0。人均生产总值49392元,增长13.5%。全市地域财政总收入48.7亿元,比上年增长24.0%。其中地方财政收入(济南口径)25.7亿元,增长24.8%。税收占地方财政收入比重达到55.8%,比上年提高5.2个百分点。全年国地税收入37.1亿元,增长21.3%。其中:国税23.1亿元,增长18.0%;地税14.0亿元,增长27.2%。

市场主体数量、注册资本明显增长。全市共有经济主体32825户,其中内资企业1355户,私营企业3652户,个体工商户27386户,农民专业合作社432户。全市所有经济主体注册资本(金)总额为142.2亿元,其中内资企业80.6

16

亿元,私营企业50.2亿元,个体工商户8.0亿元,农民专业合作社3.3亿元。 “十一五”时期主要任务顺利完成。2010年,全市生产总值达500.6亿元,是“十五”末的2.3倍;三次产业结构由2005年的15.8:55.4:28.8调整为2010年的10.8:57.2:32.0。地方财政收入(我市口径)达28.9亿元,是“十五”末的2.4倍。五年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127亿元,是“十五”时期的2.7倍。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185亿元,是“十五”末的2.3倍。五年累计实际利用外资8.7亿美元,出口总值11.0亿美元,分别是“十五”时期的4.0倍、4.1倍。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6906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10138元,年均分别增长12.4%、13.1%。

目前经济社会发展中还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矛盾和问题。主要表现为:经济结构性矛盾仍然突出,转型升级任务十分繁重,自主创新能力和产业竞争力亟待增强;土地、能源和环境约束日益趋紧;城镇低收入群众和农民持续增收难度加大,教育、医疗等民生工作离群众愿望仍有一定差距,交通出行、环境卫生、社会治安等公共管理还需进一步加强等,需要在今后的工作中着力加以解决。 二、农业

农业生产能力明显提高。粮食总产量创历史新高,实现连续八年增产。全年粮食总产量达到67.9万吨,比上年增长2.9%。蔬菜总产量172.6万吨,增长1.7%。畜牧业发展平稳。肉、蛋、奶产量分别增长3.4%、2.3%、1.4%;猪、牛、羊、家禽存栏量分别增长2.1%、2.1%、3.2%、4.6%;出栏量分别增长11.0%、1.6%、2.9%、3.1%。水产品产量1.1万吨,增长1.9%。造林绿化取得积极成果,全面推行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工作,发证率达98%。完成造林合格面积4.6万亩,森林覆盖率达到28%。被评为“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市)”、“中国果菜十强县市”和“中国绿色果菜之乡”。

品牌农业加快推进。建设了绿祥韭菜特色品牌基地、鲍家芹菜特色品牌基地、高官寨官庄甜瓜特色品牌基地、相公小康都市农业示范园、龙源农业生态园、圣井吴辛农业循环经济示范园。重点建设提升绣惠大葱、龙山小米两处基地。“三品”认证新增54个,达到202个,明水香米、龙山小米通过了农业部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认定,我市已有三个农产品通过该项认定,章丘大葱、鲍家芹菜参展上海世博会。

17

农业机械化水平提高。争取国家农机购置补贴资金500万元。农机总动力达到117万千瓦,比上年增长2.8%。大中型拖拉机4520台,联合收获机2197台。机耕作业面积、机播、机收分别达到135万亩、143万亩、148万亩,分别比上年增长0.9%、9.4%、10.8%,小麦生产实现全过程机械化,玉米机收率75.6%。 农业基础设施快速提升。实施农田水利工程300项,累计完成投资6.86亿元。其中南水北调东湖水库和明渠段工程征迁进展顺利,垛庄、杏林水库等中小型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全面竣工。世行三期、刁镇水毁农田恢复项目全面完成,水寨万亩土地治理、胡家岸灌渠改造和明水、相公高标准农田示范项目有序推进。116个村实现户户通自来水。

生态富民行动实现新突破。全年新建户用沼气池2400户,新安装太阳能热水器1060台,建成绣惠有机大葱基地、晶荣农业体验园(农艺坊)“三沼”综合利用循环农业示范基地2处。全市累计建成沼气池2.4万余户,大型沼气工程2处,中小型沼气工程36处,乡村沼气服务网点50处,安装太阳能热水器5000余台,涌现出了圣井街道大雷村、普集镇乐家村等一大批沼气示范村。 三、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生产效益同步回升。2010年末,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到501家,比上年净增54家。完成增加值238.3亿元,比上年增长17.2%。实现销售收入901.4亿元,比上年增长20.0%;利税88.9亿元,增长17.3%;利润52.8亿元,增长18.1%。 四、重点服务业

交通运输加快发展。干线公路网络进一步提升和完善。完成了S102线东段、S244线、普雪路、党石路等道路建设,100%行政村通沥青(水泥)公路。加快推进示范区项目建设。城际快速客运公交化改造项目已完成世纪大道、G309线、S102线城际客运公交化改造,实现了线路所有权、车辆产权国有,公司化经营,生产者承租的三权分离运营模式。投资180万元新购6部公交车,2路、5路、6路、8路公交线路延伸;规划建设港湾式公交停靠站点39个。开通了长途汽车站—百脉泉景区—济南植物园、朱家峪、锦屏山三条旅游客运专线。全市营运车辆保有量达21510辆,其中营运性载货汽车11768辆,营业性载客汽车766辆,客运班线136条;纳入行业管理的出租车303辆,公交车133辆,公交线路9

18

条253公里,公交站点479个。运输公司发展到上百家,物流公司33家。全市共有机动车驾驶员培训学校6所,其中一类驾校3所,二类驾校3所,培训场地800余亩、教练车291辆、从业人员408人,年培训人数达1.15万人。

邮电通信业发展平稳。全年邮政业务总量7798万元,比上年增长17.8%。年末固定电话用户数20.7万户,下降10.0%。

旅游业深入发展。整合三王峪和赵八洞入章丘旅游一卡通,卡面所载景区由8家增加到10家。全年共召开专场旅游推介会8场,达成送团合作意向的省内外旅行社达到200家。朱家峪、七星台、安莉芳创建国家3A级旅游景区;东方国旅创建国家4A级旅行社,康辉旅行社成功加入3A级旅行社行列。佳悦、晟泽、高官寨生态酒庄等创建星级旅游饭店。辛寨鲍芹示范园创建省级农业旅游示范点,垛庄、文祖创建旅游强镇,三涧溪、四角城创建旅游特色村,百脉酒业创建省级工业旅游示范点。全年全市接待游客640万人次,实现旅游业总收入26亿元,同比分别增长3.5%和8.3%。

房地产业增势不减。全年商品房销售面积73.4万平方米,销售额为33.9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5.4%、42%。

金融保险业运行平稳。银行业发展到11家。年末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262.8亿元,比年初增加36.9亿元。其中,储蓄存款余额180.5亿元,比年初增加26.2亿元。人民币贷款余额163.7亿元,比年初增加30.4亿元。全年保险业务收入4.2亿元,比上年减少4.9%;保险业务支出1.1亿元,增长1.9%。 2.4 2项目建设所在地概况

山东省章丘市垛庄镇,位于章丘西南部,因位于古齐鲁两国交界处形似屏障齐国的垛墙而得名。面积129.7平方公里,耕地1245公顷,下辖42个行政村,3.2万人。 镇情概况

垛庄镇位于章丘西南部,因位于古齐鲁两国交界处形似屏障齐国的垛墙而得名。全镇面积129.7平方公里,耕地1245公顷,下辖42个行政村,人口 3.2万人。人口出生率8.3‰,人口自然增长率-0.92‰。 经济状况

全年实现固定资产投资2.2亿元,完成各项税收1906万元,同比增长112%;

19

实现地方财政收入604万元,同比增长58%;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5500元,同比增长11%;全年完成招商选资总额1.4亿元。

垛庄镇工业办公室始建于1971年4月,辖果品厂、农机厂、磷肥厂、 林牧厂、砖厂、重晶石矿、石英石矿、综合服务组、综合商店、建筑队、装卸队、劈 铁队、副业队等单位。1998年,章丘市对南部山区加大开发力度,省道327线和243线 硬化贯通,交通更加便利,为全镇工业经济发展注入了生机和活力,掀开了垛庄镇工 业发展的新篇章。垛庄镇党委、政府进一步调整工业发展思路,坚持以市场为导向, 以技术进步为手段,以产品结构调整为核心,突出抓好引进引办、企业盘活、资产重 组, 走好公退民进的路子, 营造了工业发展的新优势,开创了工业发展的新局面。 2001年,加大对现有企业的盘活力度,提高了企业整体素质。重点抓了垛庄镇矿灯厂、 垛庄镇选矿厂、垛庄镇罐头厂的技术改造和资产盘活。鼓励民营企业经营镇办企业, 实行拍卖、挂靠的方式转换运行机制,加快开放搞活的步伐。垛庄镇境内矿产资源丰 富,有铜金矿、铁矿、钾长石、石英石、重晶石、石灰岩等18个品种。立足资源优势, 突出抓好矿产开发。重点抓了铜金矿、铁矿、钾长石的开发,特别是钾长石的开发, 已逐步形成规模。钾长石厂达10家,日产钾长石20吨。至2002年底,有工业企业16家,个体民营企业213家,村户企 业1329家,从业人员4000人,工业生产总值1.65亿元,实现工业利润1600万元。 区位优势

垛庄镇地处泰沂山脉北麓,南与莱芜市、泰安市毗邻,西与济南市历城区接壤,省道327线贯穿全境。垛庄镇山水资源丰富,环境资源优美,公益林面积已达12 万亩,森林覆盖率46%,旅游产业发展潜力巨大。为此,确立了“念山水经,走生态路,搭文化台,唱旅游戏”的旅游兴镇发展战略。近年来,先后投资1.2亿元,着力打造了莲花山、百丈崖、芙蓉山庄、温馨港湾等一批核心旅游风景区。投资5000万元,建成了射垛林果示范园和东岭山扁桃示范园,2004年,成功注册了“海山牌”山核桃,成为济南市第一个有机食品品牌,旅游产业链条得到了进一步延伸。

垛庄镇在章丘市率先实现村村通水泥路,同时解决了全镇人畜吃水难问题。加快土地开发利用,大力实施了“海山家园”公寓楼项目建设,新建沿街商住楼

20

8000平方米,大力实施了巴漏河城区段和沿河大街的亮化美化工程。 垛庄镇位于章丘市西南面,省道327、244、243线纵贯南北,交通十分便利。垛庄镇山水资源丰富,环境资源优美,森林覆盖率46%,旅游产业发展潜力巨大。为此,确立了“创生态发展新路,建旅游林果强镇”的发展目标。近年来,先后投资1.2亿元,着力打造了莲花山、百丈崖、芙蓉山庄、温馨港湾、七星谷等一批核心旅游风景区。参加山东省旅游交易会,印制有特色、上档次的旅游宣传资料,制作旅游宣传专题片,重点宣传旅游景区景点和旅游企业,提升了我镇旅游在全省的知名度。完成荒山绿化和种子直播1.47万亩,退耕还果1.3万亩,栽植各类树木305万株。成功注册了“海山牌”山核桃和“山水涧”牌山鸡蛋,成立蒲皇“齐富花椒核桃产销合作社”和“秋林花椒核桃产销合作社”,完成玉米、大豆、西红柿等十余种无公害食品和扁桃等有机产品的“三品”认证工作,旅游产业链条得到了进一步延伸。城镇形象进一步提升。

先后完成了《垛庄镇城镇总体规划》、《垛庄镇控制性详细规划》、《垛庄镇村庄布点规划》和镇驻地调整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投资2亿元,实施七星台社区和射垛社区建设。投资30万元,新建1处污水处理厂,投资近900万元,完成海山路南段,巴漏河综合整治工程建3处亲水平台,滨河路两侧绿化面积达8000平方米。新增垃圾清运车1辆、保洁车2辆,公路沿线新安置垃圾箱90个。通过以上措施,垛庄镇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有了质的提升。2010年被评为国家级生态乡镇、山东省旅游强镇、四角城村荣获山东省旅游特色村。 自然景观

垛庄镇属纯山区乡镇,地势南高北低,群山绵亘,湖泊溪流众多,泉群常年不涸,山水资源极为丰富,旅游景点众多。七星台风景区、齐长城风景区、海山湖风景区、百丈崖风景区、圣泉寺风景区等连接成片,发展旅游业的条件得天独厚。

招商引资和林果开发

通过招商引资,加快了旅游休闲镇的开发步伐。总投资3000万元的莲花山风景区完成投资2000万元,路、亭等基础设施完善,山门、大雄宝殿等景点业已竣工,力争五.一实现对游客开放;投资5000万元的国家药用植物园山东分园、投资1000万元的天颐生态园均已签约并开工建设,旅游业逐步成为全镇的支柱

21

产业。通过林果开发,生态农业逐显成效。实施了林果富民,科技兴农的可持续发展路子,经过近几年的植树种果,全镇形成了核桃、板栗、花椒三大万亩经济林带,年产干鲜果500万公斤,并成功注册了济南市唯一有机食品品牌——“海山”牌山核桃,成为济南市有名的林果镇。实施了以东岭山万亩都市农业示范区为重点的山区林果综合开发,聘请山东农业大学的专家教授,用发展工业的理念高标准科学规划示范区。计划投资1200万元,建设扁桃示范园、高效农业科技园、休闲观光园、家禽养殖园和生态绿化园。现已完成投资600多万元,基础设施配套完善,实现了“水上山、路上山、树上山、科技上山、车进园”目标。通过加大投入,发展社会公共事业。完成了80多公里的村村通水泥路工程,彻底结束了山区群众行路难历史;实施了镇村敬老院的配套设施建设;新建了南明、西车厢等7处村级卫生所,逐步解决山区群众看病难问题;实施了官营小学等学校危房的改造,全镇合班并校步伐加快,学校布局日趋合理;对镇驻地进行了综合整治和绿化建设。通过大力发展社会公益事业和城建开发,树起了良好的小城镇形象,山区面貌焕然一新。

引进资金,进行旅游开发。济南七星台风景区的建成和齐长城景区的开发建设,到垛庄旅游的游客越来越多。垛庄镇强抓机遇,加快旅游业开发步伐。经过积极努力,与山东烟草集团签订协议,成立了济南市海山湖旅游开发有限公司,该公司在3年内投资4000万元, 用于海山湖的整体旅游开发;从济南建工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引进资金5000万元,用于百丈崖景区开发建设;从省农业厅青年服务中心引进资金800万元, 用于龙王岭开发建设; 从大众报业集团引进资金1200万元,用于下琴子村开发建设。营造在垛庄吃、住、玩、购二日游的新格局,将垛庄旅游融入章丘、济南乃至全省旅游的大格局中,把旅游业建成富民兴镇的支柱产业,带动全镇第三产业发展。 垛庄镇人口数据(第五次人口普查统计)

总人口 30546 男 15246 女 15300 22

家庭户户数 9520 家庭户总人口30314 (总) 家庭户男 15026 家庭户女 15288 0-14岁(总) 6235 0-14岁男 3166 0-14岁女 3069 15-64岁(总) 21335 15-64岁男 10735 15-64岁女 10600 65岁及以上2976 (总) 65岁及以上男 1345 65岁及以上女 1631 户口本地住在29765 本地 第三章市场分析 3.1生态农业观光园概况

3.1.1生态农业观光的涵义

23

生态旅游是从20付纪90年代以来发展起来的。生态旅游不仅被定义为一种适应市场机制的、以自然为基础的旅游,还是国家政府机构用来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的一种有效工具。目前,最流行的关于生态旅游的定义有两个:生态旅游是一种对环境负责的旅游和观光行为,主要通过对环境的保护,以达到使当地的生态和人口得以持续发展的目的;生态旅游是在一定自然地域中进行的有责任的旅游行为,为了享受和欣赏历史的和现存的自然文化景观,这种行为应该在不干扰自然地域、保护生态环境、降低旅游的负而影响和为当地人口提供有益的社会和经济活动的情况下进行。

近年来,伴随全球农业的产业化发展,人们发现,现代农业不仅具有生产性功能,还具有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为人们提供观光、休闲、度假的生括性功能。随着收人的增加,闲暇时问的增多,生活节奏的加快以及竞争的日益激烈,人们渴望多样化的旅游,尤其希望能在典型的农村环境中放松自己。于是,农业与旅游边缘交叉的新型产业——生态农业观光应运而生。各地掀起发展观光农业的热潮:有的选择已有的自然风景区或旅游景点为依托,兴建“观光果同”或珍稀动物养殖场:有的以种、养殖场为基础,再造人工景观、游乐设施:有的集科研、技术开发、观光旅游于一体,兴建“水果世界”等等。

生态农业观光是一种以农业和农村为载体的新型旅游业,有狭义和广义两种涵义。狡义的仅指用来满足旅游者观光需求的农业;广义的观光农业应涵盖“休闲农业”、“观赏农业”、“农村旅游”等不同概念,是指在充分利用现有农村空间、农业自然资源和农村人文资源的基础上,通过以旅游内涵为主题的规划、设计与施丁,把农业建设、科学管理、农艺展示、农产品加工、农村空间出让及旅游者的广泛参与融为一体,使旅游者充分领略现代新型农业艺术及生态农业的大自然情趣的新型旅游业。生态农业观光始于二战后的欧美国家,后在日本、台湾等地充分发展并日趋成熟。由最初的小规模的观光果园形式发展到统一规划的集观光、休闲、娱乐、教育为一体的有组织的生态农业观光园区、观光农业带,走向多元化、多层次规模经营,成为国际旅游业发展的重点。它改变了传统农业仅关注于土地本身的大耕作农业的单一经营思想,把发展思路拓展到“人地共生”的旅游业与农业结合的理想模式。

3.1.2发展过程的阶段模式

24

观光农业旅游作为一个新兴的旅游项目,首先缘起于大中城市周边地带。在发展过程上,可描述为三个阶段及相应模式(见表3.1)。

阶段是与特定的经济基础剌对应的,开发式的观光农业旅游项目,最有可能的是在旅游业具有相当基础的大中城市周边出现。例如“广东东莞的年丰山庄、珠海白藤湖的农民度假村,还有正在兴建的占地20公顷计划投资1.5亿元的高科技珠海现代农业公园以及太湖之滨占地3000亩预计投资6亿元的“未来农林大世界”等,部属此类的代表。 表3.1观光农业旅游发展的价段模式 阶段模式 发展阶段 旅游主题 主导者 市场 市场消费强度(交通除外) 自发式 甲期旅游不明确仅作自发形成的 ① 供求关系<30元/ 天/萌芽阶段 为休闲调剂 模糊 ② 个人需求导 自主式 初期经营有一定主题中小型旅行①以短期赢90+30元/天/阶段 和活动安排 社主动参与利为目的②人 经营 开发式 产品导向 人 成熟的经有明确的主大型(旅游)①以长期投>120元/天/营阶段 题和系列活集团开发和 资收益为目人 动策划 管理 的②项目投资导向 3.1.3分布上的地域模式

地域模式代表的是观光农业旅游在不同地域空间上的表现,它反映了开发者的区位与市场策略。通过对我国现阶段不同地区观光农业旅游开发项目的对比,其主要的类型可归纳如下(见表3. 2): 表3.2观光农业旅游开发的地域模式 模式 医位及目标市场 特点 管理形式 例注 25

依托白然型 1)距大中城市201)基础条件较1)基本保留原江西井冈山观公里以外,但交通好,地貌类型有农村各级组光农业区 便利2)以多个大齐全 织 湖北随州观光农业区 中城市为目标市2)以独立完整2)分散管理 场 的农业自然景3)接近原生自观单元为依托 然 3) 范围广阔6平方公里左右 依托城市型 1)距大中城市101)借助一定的1)独立封闭行苏州“未来农公里以内 农业基础 政组织 林大世界” 珠海“现代农2)以一个大中城2)主要通过人2) 集中管理 市为目标市场 工构造农业景3)更接近人工业公园” 观,以某一大主题公园 中城市为依托 3) 范围较小2 平方公里左右 3.1 4生态农业观光园的主要类型

生态农业观光园是把观光旅游与农业结合在一起的一种旅游活动,它的形式和类型很多。其中规模较大的主要有5种:

1.观光农业园:在城市近郊或风景区附近开辟特色果园、菜园、茶园、花圃等,让游客入内摘果、拔莱、赏花、采荼,享受田园乐趣。这是国外观光农业最普遍的一种形式。

2.农业公园:按照公园的经营思路,把农业生产场所、农产品消费场所和休闲旅游场所结合为一体。例如日本有葡萄园公园,将葡萄园景观的观赏、葡萄的采摘、葡萄制品的品尝以及与葡萄有关的品评、绘画、写作、摄影等活动融为一体。除了果品、水稻、花卉、茶叶等专业性农业公园别外,目前大多数是综合性的,包括服务区、景观区、草原区、森林区、水果区、化卉区及活动区等。农业

26

公园面积,因性质和功能而异,既有谜你型的水稻公园,又有几十公顷的果树公园。

3.教育农业园:这是兼顾农业生产与科普教育功能的农业经营形态,即利用农园中所栽植的作物,饲养的动物以及配备的设施,如特色植物、热带植物、水耕设施栽培、传统农具展示等,进行农业科技示范、生态农业示范,传授游客农业知识。代表性的有法国的教育农场,日本的学童农园,台湾的自然生态教室等。

4.森林公园:是一个以林木为主,具有多变的地形、开阔的林地、优美的林相和山谷、奇石、溪流等多景观的大农业复合生态群体。在树种结构上,针叶树、阔叶树与果树树种相结合;在土地资源利用和空间布局上,林、果、渔、菜、花相结合,以森林风光与其他自然景观为主体,配套一定的服务设施,必要的景观建筑,在适当的位置建设有狩猎场、游泳池、垂钓区、露营地、野炊区等,是人们回归自然、休闲、度假、旅游、野营、避暑、科学考察和进行森林浴的理想场所。

5.民俗观光村:在具有地方或民族特色的农村地域,利用其特有的文化或民俗风情,提供可供夜宿的农舍或乡村旅店之类的游想场所,让游客充分享受浓郁的乡土风情以及别具一格的民间文化和地方风俗。如深圳的民俗文化村等。

3.1.5生态农业观光园的功能分区

生态农业观光园是以农业观光、农业休闲功能为主,兼有度假、文化娱乐、体育运动等多功能的综合性游览区。按其不同的性质和功能进行空间区划,可划分为四个分区(见表3.3):

1.观赏区:由观赏型农田带、瓜果园、花卉苗圃、珍稀动植物饲养场构成,使游客身临其境,感受真切的田园风光和自然生机。

2.示范区:由农业科技示范、生态农业示范、科普示范构成,以浓缩的典型农业模式,展示特色农业生产景观与经营模式,传授系统的农业知识,使游客增长教益。

3.休闲体验区:由当地乡村民居、乡村活动场所构成,营造游客能深人其中的乡村生活空间,使游客参与农耕活动,学习农作物的种植技术,农产品加工技术以及农业经营管理等,体验农村生活。

27

4.产品区:由可采摘的直销果园、乡村工艺作坊、乡村集市构成。让游客充分体验劳动过程,自采自制自买的方式亲身体验农产品制作过程,并购买乡村旅游产品,推动乡村经济发展。 表3.3观光农业园功能四分区方案 场所分区 占规划面积 观赏区 50-60% 构成系统 功能导向 例注 1)观赏型农田带、瓜果使游客身临其珠海蝴蝶公区2)珍稀动物饲养场 3)花卉茁圃 境感受真切田园、随州银杏园风光和自然公园 生机 示范区 15-25% 1)农业科技示范 2)生态农业示范 以浓缩的典型东莞年丰山农业模式,传授庄,桑基鱼塘 3)科普示范范(配研修系统的农业知所) 休闲体验 10-15% 1)乡村民居 2)乡村活动场所 识增长教益 营造游客能深井冈山的农入其中的乡村民客栈与公空间,参与体验社食堂 并实现精神交流 产品区 5-10% 1)可采摘的直销果园 2)乡村工艺作坊 3)乡树集市 让游客充分体东莞年丰“动验劳动过程并手果园” 以亲切的交易方式回报乡村经济 3.1.6生态农业观光园的目标

一是直接经济效益目标。生态农业观光园是现代农业的一个新兴分支,是以农业产业为基础。因此,获取直接的经济效益是观光农业最基础的目标,特别是观光农业发展的初始阶段尤为如此。

二是可持续发展目标。可持续发展是现代农业的基本理念。生态农业观光把

28

改善生态、美化自然、造就人与自然和谐的生存发展环境作为自身发展的目标。

三是示范观赏目标。离开了这人目标,就没有了生态农业观光。这一目标是“直接经济效益目标”的延伸。换句话讲,也是产业链的延伸与拓展。三大目标是一个统一的整体。三者相互关联、相互促进。“直接经济效益目标”是三大目标的基础,“可持续发展目标”既为长远利益拓展了空间,又是第三目标——示范观赏目标的基础。而示范观赏目标为基础产业提高了知名度,拓宽了市场空间,促进了“直接经济效益日标”的实现。

3.2生态农业观光园旅游分析

据有关部门总结百姓生活十大变化,其中之一是假日旅游热起来。1989年,我国国内年旅游人数只有2.4亿人次,到2004年,近8亿人次出游。1990年,中国公民出境人数只有300万人次,到2004年,1213万人次周游列国。2005年更是中国入境旅游、国内旅游、出境旅游全面发展的一年。全年入境旅游人数达8901万人次,比上年增长6.7%,旅游外汇收入达178亿美元,比上年增长9. 7%,首次跃居世界第5位;国内旅游人数达7. 84亿人次,比上年增长5.3%。国内旅游收入达3522亿元人民币,比上年增长10.9%。旅游业总收入达到4995亿元,相当于当年国内生产总值的5.2%,比上年提高了0.15个百分点。在“春节”、“五一”、“十一”三个黄金周中,全国共接待国内旅游者1. 83亿人次,实现旅游收入736亿元。xx市旅游业迅猛发展,2005年全市接待国内外游客127. 80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6. 86亿元,比上年分别增长22.4%和38.4%,其中境外游客15. 39万人次,旅游外汇收入691万美元,分别增长25.7%和27.1%。

旅游业的六大要素是“行、游、住、食、购、娱”,围绕任何一点,生态农业观光都可以有所作为。生态农业观光的现实意义主要体现在它为农业经济开辟了一个全新市场,竖起了一个新兴产业。它从另一种角度去挖掘我们现有的人力物力资源,开拓出一个完全属于农民自己的市场。在这里,农民表现得主动、活跃、有创造力,而不必听命于机械的需求。发展生态农业观光园对于缓解目前农村经济难以突破的几大矛盾,都有不俗的表现:一是解决农民增收难。生态农业观光园产品,大多都在当地销售,农民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得到现金收入,而且

29

可以最直接地得到消费者的需求信息,对产品进行开发或改进,实现增收。生态农业观光园的产品是丰富多样的,就地取材,就地加工,大小批量部有市场,小规模的家庭联产承包的经营方式在生产作为加工业原料的农产品时无法显现优势,在这里却能大显身手,各显其能。二是提高农产品质量。现在,人多数农副产品部供大于求,追求品质成为主流。生态农业观光园以发展地方特色品种为主导,这些品种往往产量相对较低,不为人们重视,一些传统优良品种近乎消亡。生态农业观光园能够发扬传统品种和传统栽培技术之长,生产“有滋有味”的农产品。由于生态保护的需要,生态农业观光园拒绝使用有害投入品,这样一来,农民无论在挑选品种还是选择生产方式上,品质成为惟一目标,其产品大面积实现绿色无公害生产。三是吸纳农村富余劳动力。据测算,“九五”和“十五”期间,济南市每年新增农村富余劳动力近万人。如何转移?在工农业产品都供大于求的情况下,第三产业是最大的出路。而在农村地区,生态农业观光园应该是最大的第三产业,旅游业具有关联度高的特点,对一、二、三产业均有巨大的带动作用。据世界旅游组织测算,旅游业每直接收入1元,相关关行业就可增收4. 3元:旅游业每直接就业1人,社会就可新增5个就业机会。

生态农业观光园效益显著,它能使农业经济结构再调整,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的就业,推动农村经济和农业劳动力结构调整,开拓新的增收渠道,创造新的增收模式。章丘市旅游资源的最大特点是人文景观与自然景观共生,农村经济与社会结构的自然形态明显,旅游物价平,亲和力较强。

章丘市旅游发展状况

2010年是实施“十一五”规划的冲刺年,也是承前启后的关键年,一年来,章丘市旅游产业取得了蓬勃发展,全年接待游客640万人次,实现旅游业总收入26亿元,同比分别增长3.5%和8.3%。主要特点有:1、假日旅游经济比重增高;2、旅行社地接、组团呈现“两旺”局面;3、一卡通崔旺近郊游;4、泉水旅游持续火爆。

3.3绿色食品市场分析

3.3 1我国绿色食品市场的发展

30

1990年5月15日,我国正式宣布开始发展绿色食品。我国绿色食品事业经历了以下发展过程:提出绿色食品的科学概念----建立绿色食品生产体系和管理体系----系统组织绿色食品工程建设实施----稳步向社会化、产业化、市场化、国际化方向推进。

第一阶段,从农垦系统启动的基础建设阶段(1990一1993年),1990年,绿色食品工程在农垦系统正式实施。在绿色食品工程实施后的三年中,完成了一系列基础建设工作,主要包括:在农业部设立绿色食品专门机构,并在全国省级农垦管理部门成立了相应的机构:以农垦系统产品质量监测机构为依托;建立起绿色食的产品质量监测系统;制订了一系列技术标准;制订并颁布了《绿色食品标志管理办法》等有关管理规定:对绿色食品标志进行商标注册;加入了“有机农业运动国际联盟”组织。与此同时,绿色食的开发也在一些农场快速起步,并不断取得进展。1990年绿色食品工程实施的当年,全同就有127个产品获得绿色食品标志商标使用权。1993年全国绿色食的发展出现第一个高峰,:当新增产品的数量达到217个。

第二阶段,向全社会推进的加速发展阶段(1994年1 1996年),这阶段绿色食品发展呈现出五个特点:(1)产品数量连续两年高增长。1995年新增产品达到263个,超过1993年最高水平1. 07倍;1996年继续保持快速增长势头,新增产品289个,增长9.9%。(2)农业种植规模迅速扩大。1995年绿色食品农业种植面积达到1700万亩,比1994年扩了3.6倍,1996年扩大到3200万亩,增长88. 2%。(3)产量增长超过产品个数增长。1995年主要产品产量达到210万吨,比上年增加203.8%,超过产品个数增长率4.9个百分点;1996年达到360万吨,增长71.4%,超过产品个数增长率61.5个百分点,表明绿色食品企业规模在不断扩大。(4)产品结构趋向居民日常消费结构。与1995年相比,1996年粮油类产品比重上升53.3%,水产类产品上升35.3%,饮料类产品上升20.8%,畜禽蛋奶类产品上升12,4%。(5)县域开发逐步展开。全国许多县(市)依托本地资源,在全县范围内组织绿色食品开发和建立绿色食品生产基地,使绿色食品开发成为县城经济发展富有特色和活力的增长点。

第三阶段,向社会化、市场化、同际化全面推进阶段(1997年至今),绿色食品社会化进程加快主要表现在:中国许多地方的政府和部门进步重视绿色食品

31

的发展;广大消费者对绿色食品认知程度越来越高:新闻媒体主动宣传、报道绿色食品;理论界和学术界也日益重视对绿色食品的探讨。绿色食品市场化进程加快主要表现在:随着一些大型企业宣传力度的加大,绿色食品市场环境越来越好,市场覆盖面越来越大,广大消费者对绿色食品的需求日益增长,而且通过市场的带动作用,产品开发的规模进一步扩大。绿色食品同际市场潜力逐步显示出来,一些地方绿色食品食业生产的产品陆续出口到日本、美国、欧洲等国家和地区,示出了绿色食品在国际市场上的强大竞争力。绿色食品国际化进程加快主要表现在:对外交流与合作深度和层次逐步提高,绿色食品与国际接轨工作也迅速启动。为了扩大绿色食品标志商标产权保护的领域和范围,绿色食品标志商标相继在日本国和香港地区开展注册;为了扩大绿色食品出口创汇,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参照有机农业国际标准,结合中国国情,制订了AA级绿色食品标准,这套标准不仅直接与国际接轨,而且具有较强的科学性、权威性和可操作性。另外,通过各种形式的对外交流与合作,以及一大批绿色食品进入国际市场,中国绿色食品在国际社会引起了日益广泛的关注。21世纪是一个“绿色”的世纪,面临日益严重的环境和资源问题,世界各国将在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承诺的基础上采取实质性行动,而食物生产将是采取行动的重点领域。常规食物生产方式已引起人们广泛而深刻的反思,只关注食物生产的效率和效益已远远不够,而必须考虑生产方式对资源、环境、消费者的影响,这是因为它们已成为食物价值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且对食物生产政策、农产品国际贸易产生了影响,未来的趋势是,只有在洁净的土地上用洁净的生产方式生产的食物才更具有竞争力,才能更好地满足消费需求。21世纪的主导农业是生态农业,21世纪的主导食品是绿色食品。绿色食品的有机食品、生态食品、自然食品生产和贸易发展十分迅速,市场容量也在迅速扩在。

3.3.2绿色食品的发展前景

有关专家认为,21世纪将成为“人类生命科学世纪”、“产品质量创新世纪”,当今世界各国都面临着“绿色世纪”和“绿色革命”的严峻挑战。随着高科技的发展,通过多层次加工的健身滋补食品、强力美容食品、野生植物食品、转基因食品等脱颖而出,将以其独特的品质和特性,抢占绿色食品市场。由此可见,新世纪绿色食品市场竞争将更加激烈。章丘市作为农业大市,绿色食品资源丰富,

32

开发潜力巨大,绿色市场销售前景看好。绿色产业发展机遇与挑战并存,注重标示本兼治为发展之根本。综上所述,观光农业是旅游这一朝阳行业中最有潜力的部分,在未来几年中将有巨大的市场机会。

3.4农家院总体分析

进入21世纪以后,我国的农家乐进入了大众化休闲旅游的新阶段,成为乡村旅游发展的新热点。为了促进农家乐的发展,中央和各级政府加大了支持和指导的力度。2001年,国家旅游局出台了“农业旅游发展指导意见”。2004年至2005年,国家旅游局通过评选,正式公布了全国359个农业旅游示范点。2006年4月12日,在首届中国乡村旅游节开幕式上,国家旅游局授予成都“中国农家乐旅游发源地”称号。2007年,国家旅游局确定为“中国乡村旅游年”。2007年4月,国家旅游局农业部发出关于大力推进全国乡村旅游发展的通知。2010年7月5日,农业部和国家旅游局又签署合作框架协议,共同推进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发展。在中央和各级政府的大力支持和正确指导下,全国的农家乐获得快速发展。农家乐则从四川成都平原扩展到全国,农家乐的规模从农家农户发展到农家乐合作组织或农家乐服务中心,农家乐的产品从单一的吃住扩大到休闲、度假、体验、教育等多种产品,农家乐的经营从自发性逐步发展到规范化、标准化,农家乐的环境从脏、乱、差逐步发展到整洁、安全、绿色,农家乐的项目内容从一般娱乐发展到文化、生态内涵的增强,农家乐的设施和服务从过去的不完善、低水平逐步向较完善、较高水平发展。农家乐已经成为我国乡村旅游中最活跃、最有生命的旅游形式,受到国内外游客的欢迎。

纵观我国农家乐的发展特点是:速度快、分布广、类型多。据有关部门统计,全国农家乐已达150万家。在全国359个农业旅游示范点中,农家乐性质的示范

33

点约占二分之一,接待游客人数和经济收益也相当可观,取得游客乐、农家也乐的好效果。农家乐的分布除台湾省(称民宿旅游)外,其他31个省市区均有分布,主要分布在东部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和大中城市郊区以及风景区周围。其中发展较快、相对集中的地区和省主要有:成都地区、北京地区、上海地区、四川省、浙江省、湖南省、山东省、江苏省、广东省、安徽省、河南省、陕西省、福建省、贵州省、云南省、山西省、辽宁省等。

农家乐旅游是中国农民的创造,也是在中国土生土长的一种新型乡村旅游形式,它的出现反映了改革开放以后的中国农民,对农业和农村旅游价值的新认识和新观点,也标志着中国农村开始从单纯经营农业向经营农业和旅游业等多种产业方向的转变,这是中国农村继1984年乡镇企业崛起以后,加快发展农村第三产业的开始,也是中国当代农村产业的第二次变革。实践证明,以农家乐为代表的中国乡村旅游业的发展,对中国农民增收致富和农村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中国是一个古老的农业大国,农业历史悠久,农业人口众多,农业资源丰富,农村文化浓厚。今后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乡村旅游的需求会越来越大。因此,在中国发展以农家乐旅游为主的乡村旅游具有巨大的潜力和广阔的前景。我们相信,在中国各级政府的大力支持和正确领导下,中国式的农家乐将在我国大地上蓬勃发展,显示出它的巨大生命力。从长远来看,如果再经过若干年的努力,中国的“农家乐”这种乡村旅游形式也会从中国走向世界,将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世界级“农家乐”。

第四章项目总体方案设计 4.1项目建设指导思想

34

1、建设上尽量不破坏原有自然景观和乡村风味。

生态园的总体设计将充分体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理念,使生态园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相结合,因此生态园的建设上将尽量尊重本来的土地原生资源,使其与自然景观和周边乡村融为一体。同时为充分展现北方民居特有的风貌,生态园接待区的规划、设计和建设上将充分考虑北方民居元素。

2、兼顾景观生态性与与娱乐性。

在对生态园进行实地规划时将通过合理布局,采取养殖区与种植区和观光娱乐区分开、果树中间种农作物等措施,既丰富了植物景观群落,又增加观光采摘的多样性和趣味性。

3、开发“体验经济”。

通过生态园的建设,让观光者体验到“回归自然,健康为本”的感受,吸引城市观光者广泛参与到生态园的生产、生活中,增强农耕、民俗体验。

4、服务设施规划具有现代性。

在办公区、服务接待区、展示区、停车场、厕所等服务设施的规划上将采用现代化的材质和设计方案,特别是观光者关心的卫生和洗手池的布置一定要打破传统的农家风格。

4.2项目规划原则

生态园的建设规划,将秉承“可持续发展”的原则,提倡自然循坏和自然生态,保护好生态环境,把资源开发和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有机地结合起来,把可持续发展农业与乡村发展有机结合起米,实现产业化发展和生态环境相互可促进的良性循环。生态园根据自身特点和现状,因地制宜,利用“山”的优势和“水”的优势,坚持以农为本,以农业带动相关产业的共同发展,将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相协调,走可持续发展道路,按照“统一规划,分期实施,开发一片,建成一片,受益一片,滚动发展”的原则,以现代高效生态农业和观光业为主要功能区进行开发建设,形成发展长龙经济的“三个构想”:发展绿色高效农业,积极发展观光业,适当发展加工业。

●规划原则:

35

(1)整体性与开放性的原则

生态园的规划将从整体布局着手,特别注重观光区和服务区与周边环境的有机结合。从生态园内部讲,整个功能区尽管有各自的特点,但并不是一个个无机的、分散的结构,而是种开放式的有机结合体;同时生态园本身将与周边环境相互衔接、相互融合。

(2)生态性原则

生态园自身的生产生活将更为注重生态方面的要求,节制引用外来物种,保护和发展乡土物种,不会对农场本身和周边乡村产生不良影响。

(3)经济性原则

生态园将充分发挥现代科技优势,强调用最少的人工和资金投入来健全自然生态过程,强调有效利用有限的土地资源;同时,生态园本身除了发展生态农业产品以外,还将开展采摘观光等,以带来更多的经济效益求得生态园自身良性循环,因此在生态园规划中将充分考虑经济生产的内容。

(4)参与性原则

亲身直接参与与体验、自娱自乐成为当前的旅游时尚。生态园在观光项目的设置上将充分考虑体现“参与感”、“体验感”,结合生态园本身空间广阔、地貌丰富等特点,吸引城市观光者广泛参与到生态园的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多层面地体验农场生活的情趣,享受到原汁原味的乡村文化氛围。

(5)特色性原则

特色是生园经济发展的生命之所在,愈有特色其竞争力和发展潜力就会愈强,因此,生态园会明确资源特色,选准突破口,使生态园具有更鲜明的市场特色。

(6)多样性原则

鉴于人们在当今的休闲娱乐中将充分展现个性,生态园在进行观光规划中安排观光线路、方式、时间和消费水平上,将综合考虑多种方案,组织多样的休闲项目和线路供观光者选择。

(7)适宜性原则

土地能力是指土地的生产潜力,它是一定土地所固有的。对生态园的土地利用作出决定,是其规划设计的重要内容。生态观光园区土地评价的基础是土地利

36

用和地块之间的比较,也就是说,安对生态园内各个不同土地类型地块的各种利用作出适宜性评价,以达到土地的最合理化利用,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

(8)近期和远期规划建设性原则

生态园的规划建设并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统筹规划,分期建设。为做到布局合理,就必须做到统筹规划,有计划地分期实施,逐步建设。为保证其健康发展,一要搞好规划,按规划组织实施,二要根据投入的资金合理分配,进行分期建设。

4.3项目建设总体方案

l、2013年计划重点建设基础设施:

(1)按功能规划为服务区、景观区、种植区、养殖区、活动区等,并进行具体分区:

(2)兴建小型现代化养殖中心:

(3)修建工作人员办公区、宿舍及小规模接待区; (4)修建沼气池,满足生态园照明、动力等需要; (5)建设滴灌系统,发展果树种植和间种农作物; (6)修建小型会议中心:

(7)将RFID(无线射频识别技术)运用到养殖区中,通过采用RFID技术建立饲养档案、预防接种档案等,达到高效、自动化管理牲畜的目的,同时为食品安全提供保障。

2、2014年计划:

(1)兴建集餐饮、棋牌、垂钓、休闲、游乐、园林绿化和乡村情调于一体的多功能休闲园区。休闲区规划结构为:休闲别墅区、水果采摘区、观光植物区、观景品茗区。

(2)运用现代化市场营销手段,积极发展观光采摘业。 3、建立绿色产品生产基地。

进行土地资源综合开发,建立以立体种植和立体养殖为主的高效生态科技示范区。

37

4、建设农业生态休闲观光园。

在生态示范区的基础上,立足生态园山青水秀、“绿色环保”以及生态园的体闲园的特点,充分利用生态园自然景观,形成“可览、可游、可居”的环境景光和集“自然--生产--休闲--康乐--教育”于一体的景观综合体,发展体验农业观光农业相结合的特色旅游。

4.4项目建设内容

观光农业园立足以生态农业开发为基础,以创造优美的自然环境、生产优质的绿色农产品为宗旨,走农业观光、农村休闲度假之路。在种养殖项目选择和设计上充分考虑了农业与旅游的有机结合。园区规划项目有:采摘园、垂钓池、儿童乐园、设施农业、农作物迷宫、田园风光区、生态养殖(水产/畜禽)、野营烧烤等项目。在休闲活动安排上,生态农业观光园追求与游客的互动性,游客参与性项目安排有采摘、走迷宫、垂钓、植物组织培养、老式农耕活动等,是久居城市的人回归自然,追究野趣,体味“住一天农家屋,干一天农家活,吃一天农家饭”乐趣的理想渡假园区,也是学校进行“寓教于游,寓教于乐”的科普教育理想之地。

1.设施农业区:园区建有以国产连栋大棚和现代温室为主的现代化生产设施,主要种植各种各样的瓜果蔬菜如小番茄、小黄瓜、草莓、西瓜、甜瓜、野菜等供采摘和园区餐厅所用。另外农业园还有观光型玻璃温室一座,温室里种植各种奇特瓜果,四季常绿,极具观赏性。

2.田园风光区:以老石扳铺设田埂,并架设老式水车灌溉系统让游客真正参与到农事活动中来。其他包括在园区内放养了鸭、鹅、牛、羊等家禽家畜,建有会议室、茅草亭、长廊、栈道、木制长桥、乡村作坊等休闲项目供游客观赏、休憩。

3.农作物迷宫区:园区建有农作物迷宫,四季种植不同的农作物,利用其高度形成植物迷宫,或向日葵、或玉米、或小麦,或菊花,每年每季景观小同。其中以旧石扳铺设了纵横交错的道路系统,并在各个结点布置了休闲的桌椅和老井供游客使用。

38

4,垂钓区:农业园建有一个专业垂钓池与六个特种鱼垂钓塘,这些垂钓池环境优美,设施齐备,专业垂钓池养殖有多种常规鱼,特种鱼垂钓塘每个塘养殖一种稀有鱼类,如美国苘鱼、鲻鱼、南美白对虾等。

5.嬉水区:为满足儿童喜欢玩水的需要,农业园建有嬉水河,嬉水河水深在0. 3~05米之间,河底密铺鹅卵石,河边种植荷花,是儿童夏天嬉水、抓鱼的好地方。

6.水果采摘区:生态种养殖系统农业园种植有桃、油桃、李、梨、葡萄、枣、杏、柑橘、石榴、柿等种类果树的优良品种,基本上四季有花、全年有果。所有果园严格按照山东省无公害农产品(水果部分)生产:标准进行管理,采用大量施用有机肥、果园种草覆草、果实套袋、果园养鸡等生态措施来管理果园,尤其是果园养鸡,通过果园种草养鸡--鸡吃果园害虫--鸡粪还田增强果园土壤肥力。果园水土得到良好保持,同时减少劳动用工,减少农药(除草剂和杀虫荆)用量,提高了果品质量,还为农业园餐厅提供了大量优质放养鸡和鸡蛋。

7.餐饮区:农业园建有较大规模餐饮区,餐厅颇具乡村建筑风格,拥有几十个大、小包厢,设施齐备。可同时供500人就餐。餐厅菜肴大部分使用农业园种、养的优质生态农产品,游客可现采现做,享受具有独特风味的农家菜。

8.生活管理区:朴实的砖房,弯曲延伸的石板路位于职工宿舍与服务建筑之间,在建筑风格、景观设计上与整体协调。

9.木屋别墅区:建2-3个形态各异、别具特色、外观新颖、内部设施完备的别墅。

10.农家四合院:建9座条件优雅、设施完备的农家四合院,接待游客。我国农业回顾展就布置在其中。农业回顾展以详实的文字说明、图片、实物、模型等形式展示了我同古代农业、传统农业和现代农业发展的历史。展览重点介绍了我国农业的种植技术、园艺作物技术的发展,以及农业生产工具和生产设施,突出了知识性、趣味性、观赏性,对市民、青少年、学生具有较强的教育意义。农家小院中,还可以摇辘轳打水、推碾子磨面、野炊等活动,体验乡情农趣。

11.驴车乡村观光:准备15套驴车,装饰具有乡间特色。

12.棋艺荼社:建成100平方水的棋场所一个,制造木制棋子。一侧建设木椅供游人对弈、休憩品茶。

39

13.儿童乐园:园中新建儿童乐园,在环境优美的树林中的儿童乐园设有小朋友们喜爱的小猴抬轿子、火车快快跑、弹跳蹦蹦床、开心小木马等多项游乐设施,安装了滑梯、漫步机、摇篮、秋千、组合训练器、单(双)杠等20余种娱乐健身器材,还有摸鱼池、吊床、露营帐篷等,伴着悠扬的童乐,骑着心爱的小木马,为小朋友们提供'了尽情玩要的场所。

14.素质教育区:该区主要设置自然作坊、二十四节气广场等,通过这些内容来达到自然教育的目的。作坊中有泥人坊、染布坊、纺织坊、草叶工艺作坊等,在这人们穿上自己染色的衣服,制作自已喜欢的泥人玩偶,学习纺织技术,观看昆草制作过程等一些民间工艺,体现了参与性。二十四节气广场,让游人对民间的各个节气的传说、俗语,以及各个节气对农业生产的关系有所了解,地方历史文化的注入体现了亲和地方特色的设计理念。

15.附属建设:

1)沼气池满足生态园照明、动力等需要。

沼气示意图

40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ygf3.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