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化学一轮复习 10.1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练习 苏教版

更新时间:2024-06-02 14:05: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专题十 化学实验基础 第1讲 化学实验基本操作

随堂演练巩固

1.下列试剂不必存放在棕色瓶中的是( ) A.氯水 C.浓硝酸

B.浓硫酸 D.硝酸银晶体

【解析】 试剂瓶呈棕色的作用是避光,所以凡是见光易分解的试剂,必须存放在棕色试剂瓶内。氯水、浓硝酸、硝酸银晶体见光都易分解,故都必须存放在棕色试剂瓶内。 【答案】 B

2.(2012江苏苏北四市高三一模,7)下列有关实验原理或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用干燥pH试纸测定某新制氯水的pH B.用图甲装置能除去乙烷中混有的乙烯 C.用图乙装置能验证HCl气体在水中的溶解性 D.用25 mL碱式滴定管量取20.00 mL KMnO4溶液

【解析】 氯水具有漂白性,不能用pH试纸测定其pH,A不正确;高锰酸钾能将乙烯氧化为CO2?混于乙烷中成为新的杂质,B不正确;碱式滴定管不能用于量取强氧化性溶液,D不正确。 【答案】 C

3.下列有关实验原理或操作正确的是( )

A.选择合适的试剂,用图1所示装置可分别制取少量CO2、NO和O2 B.制备乙酸乙酯时,向乙醇中缓慢加入浓硫酸和冰醋酸

C.洗涤沉淀时(见图2),向漏斗中加适量水,搅拌并滤干 D.用广泛pH试纸测得0.10 mol?L NH4Cl溶液的pH=5.2

【解析】 A项,不能用图1装置收集NO;B项,实验室制备乙酸乙酯时,先在试管中放入乙醇,再慢慢加入浓硫酸,冷却后,再加入乙酸;C项,洗涤沉淀,在漏斗中的沉淀中加入适量蒸馏水,浸没沉淀,让水自然流下,不能用玻璃棒搅拌;D项,pH试纸只能测定溶液酸碱度的数值范围,只能读出整数值,无法精确到小数点后面的数字。 【答案】 B

4.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①称量时,所称量物均放在纸上,置于托盘天平的左盘,砝码放在托盘天平的右盘中 ②漂白粉、苯酚、水玻璃、烧碱露置在空气中易变质,应密封保存 ③不慎将浓碱溶液沾到皮肤上,要立即用大量的水冲洗,然后涂上硼酸溶液

④配制H2SO4溶液时,可先在量筒中加入一定体积的水,再在搅拌下慢慢加入浓硫酸 ⑤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时,试管口应略向上倾斜(约45°角),外壁干燥后再预热 ⑥使用pH试纸时,将pH试纸放入溶液中观察其颜色变化,跟标准比色卡比较 【解析】 ①腐蚀性的或易潮解的物质要放在小烧杯中称量

④量筒

是量取液体的仪器,不

?1能用来稀释液体;⑥使用pH试纸时,将pH试纸放在洁净的玻璃片上,用玻璃棒蘸取待测液点在试纸的中部,观察其颜色变化,然后跟标准比色卡比较。【答案】 ①④⑥

5.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下列仪器中:①燃烧匙 ②容量瓶 ③蒸馏烧瓶 ④天平 ⑤分液漏斗 ⑥滴定管 常用于物质分离的是 (填序号)。

(2)用下列实验装置完成对应的实验(部分仪器略去),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填字母)。

(3)下图是常见的试剂瓶。请将下列试剂的序号填写在相应试剂瓶的括号内: ①大理石 ②碳酸钠溶液 ③浓硫酸 ④氯水 ⑤酒精 ⑥浓硝酸

【解析】 (1)蒸馏烧瓶用于蒸馏,分离沸点不同的液体混合物;分液漏斗用于分液,分离互不相溶的两种液体。

(2)A中Cl2进入后没有出口,无法收集干燥的Cl2?且干燥气体时应长进短出;B中NH3不溶于CCl4?不会引起倒吸,且上层的水会吸收NH3?防止NH3逸出;石油分馏中,温度计的水银球应在蒸馏烧瓶的支管口;由于蒸出的乙酸乙酯中含有乙醇、乙酸,它们的溶解性很强,易发生倒吸。

(3)A是广口瓶,用于盛装固体物质;B、C、D为细口瓶,用于盛液体;D为棕色瓶,用于盛装见光易分解、易挥发的物质,④⑥均见光发生反应;B为橡皮塞,用于盛装碱性溶液,如Na2CO3溶液。

【答案】 (1)③⑤ (2)B (3)A① C③⑤ D④⑥

课后作业夯基

(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包括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进行化学实验时必须要有安全意识。下列做法错误的是 ( )

A.被玻璃割伤手后,先取出伤口里的碎玻璃片,再用稀双氧水擦洗,然后敷药包扎 B.苯酚沾在皮肤上应立即用酒精擦洗

C.温度计摔坏导致水银散落到地面上,应立即用水冲洗水银D.酒精灯碰倒洒出酒精着火,迅速用湿抹布扑盖

【解析】 不慎被玻璃割伤手后,应先取出伤口里的碎玻璃片,再用稀双氧水擦洗消毒,以防感染,然后敷药包扎,A正确;如果苯酚的浓溶液沾到皮肤上,由于苯酚对皮肤有很强的腐蚀作用,应该选用对苯酚有强的溶解能力,而又对皮肤没有伤害的酒精洗涤,然后再用水冲洗,B正确;水银有毒,易挥发,不溶于水,易与硫反应生成固体硫化汞,故水银散落到地面上,应立即用硫粉覆盖,C错误;酒精失火应迅速用湿抹布扑盖,D正确。 【答案】 C

2.下列实验操作或装置符合实验要求的是

【解析】本题以教材实验为依托,考查了实验的基本操作、实验原理及常规仪器的使用方法。B项,胶头滴管不能伸入到容量瓶内;C项,阳极为惰性电极时才能电解产生氯气和氢气;D项,

坩埚不能带盖密闭加热。 【答案】 A

3.用下列方法清洗所用仪器:①用盐酸清洗长期盛过硬水的试剂瓶;②用二硫化碳清洗沾有硫磺的试管;③用酒精清洗沾有苯酚的试管;④用热NaOH溶液清洗盛过油脂的烧杯;⑤用稀硝酸清洗做过银镜反应的试管;⑥用氢氟酸清洗做过硅酸分解实验的瓷坩埚。则有A.除①②外都正确 C.除⑥外都正确

B.除③外都正确 D.全都正确

【解析】 ①长期存放硬水的瓶壁上有CaCO3、MgCO3等沉淀,可用盐酸清洗;②硫磺易溶于

CS2;③苯酚易溶于乙醇;④油脂在碱性条件下,水解生成可溶的高级脂肪酸钠和甘油,从而

可用NaOH溶液除去;⑤Ag可溶于稀硝酸,且稀硝酸用量少,产生NO气体少;⑥氢氟酸可与

SiO2反应,不能用氢氟酸清洗瓷坩埚。

【答案】 C

4.下列对实验仪器名称的标注或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

【解析】 A为碱式滴定管;B气体流向错误,液体一旦从右边倒吸进入广口瓶,很快浸没进气导气管,引起进一步的倒吸,故不能作为安全瓶防倒吸;C为了制取纯净的氢氧化亚铁,减少接触氧气的机会,滴管插入液面下加入液体,虽然不符合实验常规操作,但符合实验目的,正确;D量筒不能用来溶解或稀释物质,应用烧杯稀释浓硫酸。 【答案】 C

5.下列与实验相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A.稀释浓硫酸时,应将蒸馏水沿玻璃棒缓慢注入浓硫酸中

B.配制溶液时,若加水超过容量瓶刻度,应用胶头滴管将多余溶液吸出 C.酸碱滴定时,若加入待测液前用待测液润洗锥形瓶,将导致测定结果偏高

2?D.检验某溶液是否含有SO4时,应取少量该溶液,依次加入BaCl2溶液和稀盐酸

【解析】 由于浓硫酸溶于水时放出大量的热,稀释浓硫酸时需要将浓硫酸沿烧杯内壁慢慢地注入水中,并不断用玻璃棒搅拌,使浓硫酸稀释时放出的热量及时散失,防止酸液飞溅;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时,若加水超过容量瓶刻度,需要倒掉溶液重新配制;酸碱滴定时,若加入待测液前用待测液润洗锥形瓶,导致待测液的体积增大,使标准液的测定体积偏大,测

2?定结果偏高;检验某溶液是否含有SO4时,应取少量该溶液,先滴入稀盐酸无沉淀生成,再

加入BaCl2溶液观察是否有白色沉淀生成,这样可以防止银离子等的干扰。 【答案】 C

二、不定项选择题(本题包括5小题,每小题7分,共35分,每小题有一个或两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6.实验室常采用点滴板来完成部分实验,这样既可以节约药品的用量,又便于观察实验现象。图中所示的实验,点滴板上描述的现象正确的是( ) ①装有铜片的孔穴中溶液呈蓝色

②装有胆矾的孔穴中固体的颜色变浅 ③装有铁片的孔穴中溶液呈浅绿色 ④装有铁片的孔穴中溶液呈浅黄色 有蛋清溶液的孔穴中呈浅黄色 A.①④

B.②③ C.②⑤ D.①⑤

⑤装

【解析】 ①中,铜片与浓硫酸不反应,没有明显现象;②中,浓硫酸使胆矾脱水,胆矾逐渐由蓝色变为白色;③、④中,常温下铁遇浓硝酸发生钝化,没有明显现象;⑤中,浓硝酸与蛋白质发生颜色反应,蛋清溶液变黄。 【答案】 C

7.(2011浙江理综,8)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变色硅胶干燥剂含有CoCl2?干燥剂呈蓝色时,表示不具有吸水干燥功能

B.”硝基苯制备”实验中,将温度计插入水浴,但水银球不能与烧杯底部和烧杯壁接触 C.”中和滴定”实验中,容量瓶和锥形瓶用蒸馏水洗净后即可使用,滴定管和移液管用蒸馏水洗净后,须经干燥或润洗后方可使用

D.除去干燥CO2中混有的少量SO2?可将混合气体依次通过盛有酸性KMnO4溶液、浓硫酸的

洗气瓶

【解析】 A错误,因为变色硅胶中的蓝色CoCl2被用作指示剂,只有当硅胶吸收足够的水分,变成粉红色的CoCl2?6H2O?才失去干燥功能;B正确,温度计用来测定水浴的温度;C正确,因为锥形瓶内放待测液,残存的蒸馏水对测定结果没有任何影响;但是移液管、滴定管内盛放标准液,若不干燥或润洗,会使标准液被稀释而导致误差;该实验中容量瓶是配液用的,洗净即可,残存蒸馏水对结果没有影响;D正确,先通过酸性KMnO4溶液除去SO2?再通过浓硫酸干燥。 【答案】 A

8.(2011安徽理综,10)下列有关实验操作、现象和解释或结论都正确的是( )

选项 A 实验操作 现象 解释或结论 稀HNO3将Fe氧化为过量的Fe粉中加入稀HNO3?溶液呈红充分反应后,滴入KSCN溶液 色 Fe3? AgCl比AgI更难溶 B AgI沉淀中滴入稀KCl溶液 有白色 沉淀出现 C Al箔插入稀HNO3中 无现象 Al箔表面被HNO氧化,3形成致密的氧化膜 D 用玻璃棒蘸取浓氨水点到红色试纸变蓝石蕊试纸上 色 浓氨水呈碱性

【解析】 A中过量的铁粉会与反应生成的Fe反应,生成Fe?加入KSCN溶液不会呈红色;B中AgI比AgCl更难溶,向AgI沉淀中滴入稀KCl溶液不会有白色沉淀出现;C中常温下Al遇浓硝酸时发生钝化,Al与稀硝酸发生反应;浓氨水呈碱性,能使红色石蕊试纸变成蓝色,D正确。 【答案】 D

9.下列有关实验操作的叙述正确的是( )

3?2?

A.实验室常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制取少量的乙酸乙酯 B.用50 mL酸式滴定管可准确量取25.00 mL KMnO4溶液

?1

C.用量筒量取5.00 mL1.00 mol?L盐酸于50 mL容量瓶中,加水稀释至刻度,可配制0.100

mol?L?1盐酸

D.用苯萃取溴水中的溴,分液时有机层从分液漏斗的上口端放出

【解析】 A项,导气管伸入到饱和碳酸钠溶液中容易产生倒吸,所以该装置不能用于制备乙酸乙酯;C项,有两处错误,一是量筒只能精确到小数点后一位,二是在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时,溶解操作应在烧杯内进行,不允许在容量瓶内溶解。D项,苯的密度比水小,故有机层在上层,有机层应该从上口倒出。 【答案】 B D

10.下列各项实验基本操作中,正确的是( ) A.为了加快过滤速度,用玻璃棒搅拌过滤器中的液体 B.为了防止容量瓶漏水,在玻璃塞上涂上凡士林

C.为了使锌和稀硫酸反应制取氢气的速率加快,向稀硫酸中加入少量硫酸铜 D.为了使配制的氯化铁溶液保持澄清,加入盐酸和铁片

【解析】 漏斗内的滤纸在接触硬物时,很容易被损坏,过滤时不能用玻璃棒搅拌。要想提高过滤速率,通常采用负压操作。凡是玻璃塞处,都可采用涂抹凡士林的方法防止漏液。用锌和稀硫酸反应制氢气时,起初速率很慢,为了加快反应速率,常采用加入少量硫酸铜的方法,发生的反应为:Zn?Cu==Zn2?2??Cu?铜附在锌的表面上,形成原电池,从而加快反应速率。

氯化铁溶液容易发生水解生成难溶性碱Fe(OH)3而使溶液变浑浊,所以应在溶液中加入一定浓度的盐酸,以抑制氯化铁的水解。 【答案】 BC

三、非选择题(本题包括4小题,共50分)

11.(10分)检查装置气密性是化学实验中的重要操作之一。试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下列仪器或装置在使用前一定要检查气密性的是 A.容量瓶 C.分液漏斗

B.洗气瓶

填序号,下同)。

D.酸(碱)式滴定管

(2)下列关于不进行气密性检查可能导致后果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收集不到气体 B.造成环境污染 C.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有误 D.引发爆炸事故

(3)为检查下图所示简易气体发生装置的气密性,甲、乙两位同学进行了以下操作和方案设计。

①甲同学认为,只要往漏斗中加水,便可检验其气密性是否良好。经检验他的方案可行。则甲同学的操作方法、现象和结论是 。

②乙同学设计的方案是:往漏斗中注入一定量的水至浸没长颈漏斗下端。关闭活塞,用手捂住试管中上部,待漏斗中液面上升一定高度,打开活塞让液面回落后,迅速关闭活塞,松开手,见漏斗中液面低于试管中液面且不再升降,说明气密性良好。乙同学设计方案的原理是 。

【解析】 (1)容量瓶、分液漏斗、滴定管在使用前一定要检查是否漏水;而洗气瓶在使用前一定要检查是否气密性良好。

(3)①首先关闭止水夹,装置只有一端(长颈漏斗的上口)与大气相通,若从漏斗上口加水,便可利用水压法检验此装置的气密性。

②若装置气密性良好,乙同学的操作导致试管上部空间

的压强小于大气压,所以漏斗中液面低于试管中液面且不再升降。 【答案】 (1)B (2)ABCD

(3)①关闭导管上的活塞,通过长颈漏斗向试管中加水至一定量后,发现漏斗下端导管中的液面高于试管中的液面,停止加水,液面差保持不变,说明气密性良好

②乙同学操作在装置不漏气的情况下,试管上部空间的压强小于大气压,故有”漏斗中液面低于试管中液面且不再升降”的现象

12.(10分)(1)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化学实验是化学学习的重要内容。根据你掌握的知识判断,下列实验操作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填写下列各项序号)

A.从试剂瓶中取出的任何药品,若有剩余不能再放回原试剂瓶 B.用稀盐酸洗涤盛放过石灰水的试剂瓶

C.配制H2SO4溶液时,可先在量筒中加入一定体积的水,再在搅拌下慢慢加入浓硫酸 D.各放一张质量相同的滤纸于天平的两托盘上,将NaOH固体放在左盘纸上称量 E.Na2CO3溶液不能保存在带有玻璃塞的试剂瓶中 F.将用水润湿的pH试纸,浸入稀盐酸溶液,测定溶液的pH

(2)化学实验中,不正确的操作会对实验结果的准确性造成一定的影响,请用”>““<“或”=“填写下列空白:

①实验时未用标准液润洗滴定管,则测得锥形瓶中待测液的浓度 实际浓度。 ②用托盘天平称取10.4 g氯化钠,若将砝码和氯化钠的位置放颠倒了,所称取氯化钠的质量 为

?1③用容量瓶配制500 mL 0.1 mol?L NaOH溶液,定容时仰视刻度线,所得溶液的物质的量浓 度 0.1 mol?L。

【解析】 (1)A错误,取用Na单质时,多余的钠块应放回原试剂瓶;C错误,浓硫酸稀释时放出大量热,使液体飞溅,稀释时应选用烧杯,不能用量筒稀释溶液;D错误,NaOH易潮解,且有很强的腐蚀性,应放在小烧杯中称量;pH试纸使用时不能润湿,因为pH试纸是测定c(H)。 (2)由于未用标准液润洗滴定管,相当于标准液被稀释了,使所测得的标准液的体积偏大,则待测液浓度比实际浓度偏大;根据托盘天平称量原理,此时NaCl质量为10 g-0.4 g=9.6 g;

n根据c?V?由于仰视刻度,引起V偏大,则c偏小。

??1【答案】 (1)BE (2)①> ②< ③<

13.(15分)纳米TiO2在涂料、光催化、化妆品等领域有着极其广泛的应用。 制备纳米TiO2的方法之一是TiCl4水解生成TiO2?烘干、焙烧除去水分得到粉体TiO2。

H2O?经过滤、水洗除去其中的Cl??再

用现代分析仪器测定TiO2粒子的大小。用氧化还原滴定法测定TiO2的质量分数:一定条件下,将TiO2溶解并还原为Ti3??再以KSCN溶液作指示剂,用NH4Fe(SO4)2标准溶液滴定Ti至全部生成Ti4?3?。

请回答下列问题:

(1)TiCl4水解生成TiO2?xH2O的化学方程式为 。 (2)检验TiO2?xH2O中Cl是否被除净的方法是 。 (3)下列可用于测定TiO2粒子大小的方法是 (填字母代号)。 a.核磁共振法 b.红外光谱法 c.质谱法

d.透射电子显微镜法

(4)配制NH4Fe(SO4)2标准溶液时,加入一定量硫酸的原因是 ;使用的仪器除天平、药匙、玻璃棒、烧杯、量筒外,还需要下图中的 (填字母代号)。

?

(5)滴定终点的现象是 。

(6)滴定分析时,称取TiO2(摩尔质量为M g?mol)试样w g,消耗c mol?L NH4Fe(SO4)2标准溶液

则TiO2质量分数表达式为 。

?1?1(7)判断下列操作对TiO2质量分数测定结果的影响(填”偏高”“偏低”或”无影响”) ①若在配制标准溶液过程中,烧杯中的NH4Fe(SO4)2溶液有少量溅出,使测定结果 。

②若在滴定终点读取滴定管刻度时,俯视标准液液面,使测定结果 。 【解析】 (2)应该检验最后一次水洗液中是否含有Cl?核磁共振法是测定H原子种

类及数目比,红外光谱用于测官能团,质谱法主要是测有机物的相对分子质量,只有d符

合;(4)配制NH4Fe(SO4)2标准溶液时,加入一定量硫酸的作用是抑制NH4Fe(SO4)2水解,定容时需要用到胶头滴管;(5)NH4Fe(SO4)2溶液电离生成

Fe3??Fe3??Ti3?===Fe2??Ti4??当Ti3?反应完后,继续滴加NH4Fe(SO4)2溶液,就会生

成红色

Fe(SCN)3(Fe3?)?n(Ti3?)?n(TiO2)?(7)NH4Fe(SO4)2

c?V?10?3

(TiO2)?c?V?M?10?3

溅出,配制的溶液浓度偏低,

消耗的标准液体积V偏大,结果偏高

如图,俯视读数,可知使标准液体积V读数偏小,结果偏低。

【答案】 (1)TiCl4?(x?2)H2O

TiO2?xH2O??4HCl

?(2)取少量最后一次水洗液,滴加AgNO3溶液,不产生白色沉淀,说明Cl已除净 (3)d

(4)抑制NH4Fe(SO4)2水解 ac (5)溶液变为红色且半分钟内不褪色

(6)cVM(或cVM%) 10w1000w(7)①偏高 ②偏低

14.(15分)(2011江苏化学,19)高氯酸铵(NH4ClO4)是复合火箭推进剂的重要成分,实验室可通过下列反应制取:

NaClO4(aq)?NH4Cl(aq) NH4ClO4(aq)?

(1)若NH4Cl用氨气和浓盐酸代替,上述反应不需要外界供热就能进行,其原因是 。

(2)反应得到的混合溶液中NH4ClO4和NaCl的质量分数分别为0.30和0.15(相关物质的溶解度曲线见图Ⅰ)。从混合溶液中获得较多NH4ClO4晶体的实验操作依次为(填操作名称) 、干燥。

(3)样品中NH4ClO4的含量可用蒸馏法进行测定,蒸馏装置如图Ⅱ所示(加热和仪器固定装置已略去),实验步骤如下:

步骤1:按图Ⅱ所示组装仪器,检查装置气密性。

步骤2:准确称取样品a g(约0.5 g)于蒸馏烧瓶中,加入约150 mL水溶解。 步骤3:准确量取40.00 mL约0.1 mol?L H2SO4溶液于锥形瓶中。 步骤4:经滴液漏斗向蒸馏烧瓶中加入20 mL 3 mol?L NaOH溶液。 步骤5:加热蒸馏至蒸馏烧瓶中剩余约100 mL溶液。

步骤6:用新煮沸过的水冲洗冷凝装置2 3次,洗涤液并入锥形瓶中。 步骤7:向锥形瓶中加入酸碱指示剂,用准溶液V1 mL。

步骤8:将实验步骤1 7重复2次。

?1?1mol?L?1 NaOH标准溶液滴定至终点,消耗NaOH标

①步骤3中,准确量取40.00 mL H2SO4溶液的玻璃仪器是 。

②步骤1 7中,确保生成的氨被稀硫酸完全吸收的实验步骤是 (填步骤序号)。

③为获得样品中NH4ClO4的含量,还需补充的实验 是

【解析】 (1)NH3与HCl的反应为放热反应。

(2)由表中信息可知?NH4ClO4与NaCl溶解度变化差别较大,故可用蒸发浓缩,冷却结晶法分离。

(3)该题将化学反应与中和滴定相结合。

①中量取40.00 mL H2SO4溶液应用酸式滴定管 ②若要确保生成的NH3被完全吸收,则需要保证装置气密性及容器中尽量少残留NH3?故选择步骤1、5、6操作。

(4)还应测量步骤3中H2SO4的准确浓度或不加NH4ClO4样品,保持其他条件不变,进行实验,两次消耗NaOH的量与加NH4ClO4实验消耗NaOH量的差就是NH3的量。 【答案】 (1)氨气与浓盐酸反应放出热量 (2)蒸发浓缩,冷却结晶,过滤,冰水洗涤

(3)①酸式滴定管 ②1,5,6 ③用NaOH标准溶液标定H2SO4溶液的浓度(或不加高氯酸铵样品,保持其他条件相同,进行蒸馏和滴定实验)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ylq6.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