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心理学与高等学校教师重点试题解析

更新时间:2024-06-02 14:01: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高等教育心理学考试要点第三章 高等教育心理学与高等学校教师重点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

1.教师实现其中心角色的主要途径是( A )。 A:教学 B.参与学校管理.

C.科学研究 D.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2.某教师认为,“学生骨头轻,不能给他们好脸色看”。具有这种观点的教师最可能的领导类型是( D )。

A.仁慈专断型 B.放任自流型 C.民主型 D.强硬专断型 3.教师是学生集体的领导者,是纪律的监督、维持者,所以说教师可以担当起( D )。

A.育人的角色 B.研究的角色 C.代理的角色 D.管理的角色 4.教师对自己完成教学任务能力的自我评价与判断称为( A )。 A.教师的教学效能感 B.教师的教学监控能力 C.教师的自我强化能力 D.教师的自我校正能力

5.教师根据教育实践中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特别是突发事件,迅速做出判断、果断加以处理并取得良好效果的教育行为称为( D )。 A.教育管理 B.教育创新 C.教育威信 D.教育机智 6.教师的教学监控能力真正提高的重要标志是( B )。 A.教学监控的敏感性增强 B.教学监控的迁移性增强 C.教学监控由他控到自控 D.教学监控达到自动化

A.认知成分 B.思维成分 C.批判成分 D.教师的陈述 10.( B )指人们对自己是否能够成功地从事某一成就行为的主观判断。 A.教学效能感 B.自我效能感 C.自我控制感 D.自我统一感 11.( A )是教师以自己的教学活动过程为思考对象,来对自己所做出的行为、决策以及由此所产生的结果进行审视和分析的过程,是一种通过提高参与者的自我觉察水平,来促进能力发展的途径。

A.教学反思 B.教学监控 C.教学计划 D.教学设计

12.( B )是指教师为了保证教学达到预期的目的而在教学的全过程中,将教学活动本身作为意识对象,不断地对其进行积极主动的计划、检查、评价、反馈、控制和调节。

A.教学反思 B.教学监控 C.教学计划 D.教学设计

13.张老师每次和别人说起自己的职业,都会充满自豪感。这说明张老师处于( C )。

A.教师职业角色认知阶段 B.教师职业角色认同阶段 C.教师职业角色信念阶段 D.教师职业角色内化阶段 14.在教学反思过程中,反思最集中体现在( C )。

A.积极的验证阶段 B.重新概括阶段 C.观察与分析阶段 D.具体经验阶段

15.在具备一定的学科知识之后,(A )成为影响教师教学效果的关键性因素。 A.教学监控能力 B.教学反思能力 C.教师的威严 D.师爱

二、填空题

1.教师的特殊功能是( 传授知识 ),指导学生学会学习,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促进他们的智力发展。

2.典型的教学风格有两种形式:( 学生中心的教学风格; )和( 教师中心的教学风格)。

3.角色亦称(社会角色 ),它指个人在特定的社会环境中相应的社会身份和社会地位,并按照一定的社会期望,运用一定的权力来履行相应社会职责的行为。

4.教师职业角色意识的形成过程包括:( 认知 )、(认同 )、( 信念 )。 5.促进教师角色形成的主要条件有( 正确认知教师职业 )、( 树立学习榜样 )、( 参与教育实践)。

11.(教学机智 )是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的一种特殊智力定向能力,是指教师对意外情况和偶发事件能够及时作出灵敏的反应,并采取恰当措施解决问题的特殊能力。

12.师爱即教师对学生的爱,是在教育实践中,由教师的( 理智感 )、( 美感 )和( 道德感 )凝聚而成的一种高尚的情感。

13.师爱具有( 激励 )、( 感化)、( 调节)、( 榜样 )的心理功能。

14.教师的威信是学生接受教育的( 基础; )和( 前提 ),是有效影响学生的重要条件。

15.( 角色改变)技术的目的是让教师形成正确的教育观念,提高其参加教育科研的自觉性和主动性,从而自觉地实现角色的改变。

10.能动性;普遍性;有效性

三、简答题 1.简述教师角色。 2.如何促进教师角色形成?

3.教学效能感对教师行为有哪些影响? 4.简述教学监控能力。

5.教师角色对学生的影响与作用有哪些? 四、论述题

请论述师爱在教育过程中的心理功能及表现形式。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A

解析:知识传播者、学习发动者、组织者和评定者是教师职业的中心角色。教师的特殊功能是传授知识,指导学生学会学习,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促进他们的智力发展。教师的这一角色主要是通过教学活动来实现的,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根据教育教学的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特点,组织一系列活动,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以使他们牢固地掌握科学文化知识,发展多方面能力。因此,答案为A。 2.D

解析:教师的领导方式可以分为四种:仁慈专断型、放任自流型、民主型和强硬专断型。其中强硬专断型教师的领导特征是:对学生时时严加监视;要求立即无条件的接受一切命令,遵守严厉的纪律;认为表扬可能宠坏学生,所以很少给予表扬;认为没有教师监督,学生就不可能自觉学习。由此可见,题中的老师应属于这一类型。因此,答案为D。 3.D

解析:学生在学校都是通过班级集体的方式来进行学习活动和教育活动的。教师不但担负着教书育人的角色,还要从事大量的班级事务工作和学生管理的工作,担负着管理的角色。这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即教师是学生集体的领导者和课堂纪律的管理者。因此,答案为D。 4.A

解析:教师在进行教学活动时对自己影响学生学习行为和学习成绩的能力的主观判断称为教师的教学效能感。这种判断,会影响教师对学生的期待、对学生的指导等行为,从而影响教师的工作效率。因此,答案为A。 5.D

解析:教育机智是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的一种特殊智力定向能力,是指教师对意外情况和偶发事件能够及时做出灵敏的反应,并采取恰当措施解决问题的特殊能力。因此,答案为D。 6.B

解析:教学监控能力的迁移性指教师教学监控的过程和方式可以从一种具体的教学情境迁移到与其相同或类似的其他教学情境中去。随着教师教学监控迁移性的提高,他们将以往教学监控的过程和方式恰当地运用到与其相同或类似的环境中的能力也会逐渐增加。迁移性的增强是教师教学监控能力真正提高的一个重要标志。因此,答案为B。 7.C

解析:师爱即教师对学生的爱,是在教育实践中,由教师的理智感、美感和道德感凝聚而成的一种高尚的情感。它具有三个特征:职业对象性、原则性和广播性。因此,答案为C。

解析:效能感指人对自己进行某一活动的能力的主观判断。自我效能感指人对自己能否成功地进行某种成就行为的主观推测和判断,它包括结果预期和效能预期两个成分。因此,答案为B。 11.A

解析:教学反思指教师以自己的教学活动过程为思考对象,来对自己所做出的行为、决策以及由此所产生的结果进行审视和分析的过程。反思不是简单的教学经验总结,而是伴随整个教学过程的监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活动,是一种通过提高参与者的自我觉察水平来促进能力发展的途径。因此,答案为A。 12.B

解析:教学监控能力是指教师为了保证教学达到预期的目的,在教学的全过程中将教学活动本身作为意识对象,不断地对其进行积极主动的计划、检查、评价、反馈、控制和调节的能力。因此,答案为B。 13.C

解析:教师职业角色意识形成经历三个阶段:角色认知阶段、角色认同阶段和角色信念阶段。其中,角色信念阶段这阶段指教师角色中的社会期望与要求转化为个体的心理需要。这时教师坚信自己对教师职业的认识是正确的,并视其为自己行动的指南,形成了教师职业特有的自尊心和荣誉感。因此,答案为C。 14.C

解析:教师反思的过程分为以下四个环节:具体经验、观察分析、抽象的重新概括、积极的验证。教师藉此来提高反思能力,从而也提高教学能力。在观察与分析阶段教师开始广泛收集并分析有关的经验,特别是关于自己活动的信息,以批判的眼光反观自身,包括自己的思想、行为,也包括自己的信念、价值观、目的、态度和情感。因此,是最集中体现反思的阶段。因此,答案为C。 15.A

解析:教学监控在整个教学活动中的地位和作用是极其重要的。教学水平高的教师,其教学监控能力往往也高。他们具有较多的关于教育、教学、教学方法等方面的知识,并且善于计划、评价、调节自己的教学过程,灵活地运用各种策略,以达到既定的目标。教学水平低的教师则正好相反,他们的学科知识也许与高水平教师没有明显差别,但是他们关于教学和教学策略方面的知识却比较贫乏,不善于根据教材和教学目标以及学生的特点和当时的具体情况,灵活地采用适当的教学方法或补救措施,表现出较低的教学监控能力。这说明,在具备一定的学科知识以后,教学监控能力已成为影响教师教学效果的关键性因素。因此,答案为A。 二、填空题 1.传授知识

2.学生中心的教学风格;教师中心的教学风格 3.社会角色

10.能动性;普遍性;有效性 11.教育机智

12.理智感;美感;道德感 13.激励;感化;调节;榜样 14.基础;前提 15.角色改变 三、简答题 1.简述教师角色。

答:教师是指受过专门教育和训练的,在学校中向学生传递人类科学文化知识和技能,发展学生的体质,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培养学生高尚的审美情趣,把受教育者培养成社会需要的人才的专业人员。教师往往同时扮演着如下多重角色:

(1)知识传播者、学习发动者、组织者和评定者

这是教师职业的中心角色。教师的特殊功能是传授知识,指导学生学会学习,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促进他们的智力发展。教师的这一角色主要是通过教学活动来实现的,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根据教育教学的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特点,组织一系列活动,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以使他们牢固地掌握科学文化知识,发展多方面能力。

(2)父母长者、朋友和管理员

教师在课堂上、学习上是老师,在生活上是长者和父母。教师不仅要关心学生的学习,还应培养他们良好的生活习惯和技能,解答他们在生活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充满热情地关怀、期望、帮助学生,扮演父母形象角色。在日常生活中,教师还应成为学生的朋友与知己,对待学生热情、友好、同情、平等、民主,保持良好的师生关系。 (3)榜样和模范公民

教师是教育人的人,社会上的人们按照教师的地位和作用,理所当然地要求他成为学生和公民的榜样。在学生心目中,教师是知识的源泉,是智慧的替身与行为的典范;教师所有的举止言行都无疑成为学生模仿和学习的表率,在学生心灵中打上深深的烙印。每个教师都要通过自己的榜样、模范和表率作用去感染每一个学生,教育每一个学生,对学生施之以潜移默化的影响。 (4)学生灵魂的塑造者

答:教师作为人类文化的传播者,在人类文化的继承和发展中起着桥梁和纽带的作用。教师往往同时扮演着多重角色,促进教师角色的形成可以从以下途径着手:

(1)正确认识教师职业

使从事教师职业的人在正式成为教师前就对教师职业及相应的角色有一个较为全面而正确的认识。对于未来的教师,可以通过讲授有关知识,请优秀教师作报告的形式,有意识地传授有关教师角色的知识。只要方法得当,就会收到良好的效果。

(2)树立学习榜样

通过榜样的行为示范,人们能够掌握社会对教师的角色期待,学会在不同情境中从事角色活动,处理角色冲突。树立榜样时要注意,首先,榜样的示范要特点突出,生动鲜明,引起学习者的关注,榜样的示范行为是可学习的,可模仿的,不宜标准太高或难以学习;其次,是榜样的示范行为具有可信任性,真实有效;再次,榜样的行为要感人,使学习者产生心理上的共鸣。 (3)积极参与教育实践

在将角色的认识转化为信念的过程中,实践活动非常重要。一个社会是否尊师重教,一个学校是否能人尽其才,是影响教师在教育实践活动中形成角色意识的客观因素,而教师的心理需要则是其主观因素。长期的教育实践会使大部分教师认识到教师职业的社会价值,从而将社会角色期望转化为自己的心理需要。教师与其他人一样,具有各级各类需要,但每种需要的强度及相互关系在各个教师身上的反应是不同的。在教育实践活动中,随着知识经验的增长,教师会把社会对教师的要求与自己的需要联系起来,从而将社会需要转化为心理需要。 3.教学效能感对教师行为有哪些影响?

答:教学效能感的概念来源于美国心理学家班杜拉的自我效能理论。自我效能感是指人对自己能否成功地进行某种成就行为的主观推测和判断,它包括结果预期和效能预期两个成分。教学效能对教师的行为有着重要的影响,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影响教师在工作中的努力程度

效能感高的教师相信自己的教学活动能使学生成才,便会投入很大的精力来努力工作。在教学中遇到困难的时候,他也能够坚持不懈,勇于向困难挑战。效能感低的教师则认为家庭和社会对学生影响巨大,而自己的影响则很小,不管如何努力,收效也不会大,因而常放弃自己的努力。 (2)影响教师在工作中的经验总结和进一步的学习

效能感高的教师为了提高自己的教学效果,会注意总结各方面的经验,不断学习有关的知识,进而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效能感低的教师由于不相信自己在工作中会取得成就,便难以做到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地积累、总结和提高。

(3)影响教师在工作中的情绪

效能感高的教师在工作时会信心十足、精神饱满、心情愉快,表现出极大的热情,往往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效能感低的教师在工作中感到焦虑和恐惧,常常处于烦恼之中,无心教学,以至于不能很好地完成工作。

教师的教学效能感通过影响教师行为而对学生自我效能及学习能力与成绩起作用,而学生自我效能和学习能力与成绩也是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与此同时,环境因素和教师自身因素也对教师的教学效能感产生着影响。 4.简述教学监控能力。 答:(1)教学监控能力的涵义

教学监控能力是指教师为了保证教学达到预期的目的,在教学的全过程中将教学活动本身作为意识对象,不断地对其进行积极主动的计划、检查、评价、反馈、控制和调节的能力。教学监控能力的涵义主要分为三个方面: ①是教师对自己的教学活动的预先计划和安排。

②是对自己实际教学活动进行有意识的监察、评价和反馈。 ③是对自己的教学活动进行调节、校正和有意识的自我控制。 (2)教学监控能力的因素

①计划性与准备性。在课堂教学之前,教师要明确所教课程的内容、学生的兴趣和需要、学生的发展水平、教学目标、教学任务以及教学方法手段,并预测教学中可能出现的问题与可能的教学效果。

②课堂教学的组织性。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密切关注学生的反应,努力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随时准备有效应付课堂上出现的偶发事件。

③教材呈现的水平与意识。教师应对自己的教学进程、方法,学生的参与和反应等方面随时保持有意识的反省,并能根据这些反馈信息及时地调整自己的教学活动,使之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④沟通性。教师努力以自己积极的态度去感染学生,以多种形式鼓励学生,并保持对自己和学生之间的敏感性和批判性,一发现沟通中的问题就努力纠正。 ⑤对学生进步的敏感性。教师教学的效果最终要体现在学生身上,因此,教师要认真了解学生的掌握情况,采用各种方法评估学生的进步程度,以便于改进自己的教学。

⑥对教学效果的反省性。教师在一堂课或一个阶段之后,对自己的教学情况进行回顾和评价,仔细分析自己的课哪方面取得成功,哪些方面有待改进,分析自己的教学是否适合于学生的实际水平,是否能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等。 ⑦职业发展性。职业发展性指教师对自己的职业发展的设计与期望。 5.教师角色对学生的影响与作用有哪些?

答:教师角色对学生的影响与作用体现在教学活动的整个过程当中,具体体现在下几方面:

(1)教师领导方式对学生的影响

教师的领导方式对班集体的社会风气有决定性影响,对课堂教学气氛、学生的社会学习、态度和价值观、个性发展以及师生关系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教师的领导方式可以分为四种:强硬专制型、仁慈专断型、放任自流型和民主型。民主型的领导方式是最理想的。 (2)教学风格对学生的影响

教学风格是指在计划相同的教学目的前提下,教师根据各自的特长,经常所采用的教学方式方法的特点。典型的教学风格有两种形式:学生中心的教学风格和教师中心的教学风格。具有学生中心教学风格的教师,强调学生的活动、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精神,强调让学生自己参与确定教学目标、教学内容与评议学习效果,自己则是一个不直接出面的领导者。具有教师中心教学风格的教师则是直接出面指导学生。

(3)教师期望对学生的影响

教师对学生的期望、期待、热情关注是影响学生学业成绩和人格品质的一个重要因素。如果教师喜欢某些学生,对他们抱有较高期望,经过一段时间,这些学生容易取得教师所期望的效果。反之,学生会以一种消极的态度来对待教师,不理会或拒绝教师的要求。这种师生态度产生的相互交流与反馈在心理学上称为“罗森塔尔效应”或“教师期望效应”。教师期望是一种巨大的教育力量,它告诉人们,教师要关心每一个学生,对每个学生都应寄予合理的期望和要求,给他们以公正和足够的支持与鼓励。 (4)教师的举止言谈对学生的影响

教师举止言谈对学生的影响,主要是通过两条途径实现的,一条是有声的言教,另一条是无声的身教。在对学生产生有意识、有系统影响的各种有目的教育、教学活动中,教师主要是采用“言教”的方式;而在大量的师生之间无意识的日常交往中,除言教外,经常起作用的是“身教”。“身教重于言教”,因为身教对学生起着潜移默化的影响。教师对学生的影响是全面的,是以全部行为和整个个

性来影响学生的。积极的影响如此,消极的影响也是如此。“以身立教,为人师表”是教师职业道德的主要特征。 四、论述题

请论述师爱在教育过程中的心理功能及表现形式。

答:师爱即教师对学生的爱,是在教育实践中,由教师的理智感、美感和道德感凝聚而成的一种高尚的情感。它既是一种积极的情感,又是一种强大的教育力量和手段,也是建立良好师生关系的感情基础。它在教育过程中的心理功能和表现形式分别如下: (1)师爱的心理功能

①激励功能。教师的爱不仅是一种态度和情感,它实际上是一种评价,一种社会性认可。学生往往把教师对自己的关怀、爱护、尊重、信任等与教师对自己的评价联系在一起,同自己在集体中的地位与人格联系在一起。教师的这种情感会转化为一种社会环境因素,在每个学生的心中具有非同寻常的心理作用,从而成为推动学生努力学习、积极向上的内部动力。

②感化功能。教师的爱表现为对学生感召、感染和转化等教育作用。教师以爱去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是一种巨大的教育力量,使学生的人格受到感化,使他们情操受到陶冶。师爱的这种感化功能是其他任何教育手段都难以替代的。 ③调节功能。教师对学生的爱也会唤起学生对教师的爱,使师生之间感情融洽,关系密切。师爱能够打开学生的心扉,使学生愿意向教师倾吐心声。这样教师就更能清楚地了解学生复杂而丰富的内心世界,有的放矢地进行教育,不断调节自己的教育方式和方法。

④榜样功能。教师的爱通过双向交流,激起学生对教师的尊敬、爱戴、感激和依恋等情感,并进一步诱发他们学习和模仿教师的举止言行和人格品质,使教师成为榜样和楷模。 (2)师爱的表现形式

①关怀和爱护学生。真正关怀学生,是师爱形式的起点。爱护学生,是指爱护和发展学生身上一切积极的因素,抑制消极不良的因素。

②尊重和信任学生。尊重学生就是要尊重学生的人格。师生之间要建立起一种民主平等的关系,教师绝不能无端伤害学生的自尊心。尊重与信任是紧密联系的,尊重就是信任。教师要坚信每个学生都能在教师和集体的教育帮助下,成为一个有用的人。

③同情和理解学生。同情特指教师要对那些缺少天赋、在生理上有某些缺陷,或者学习成绩差,或者犯了错误等的同学表示关心和同情。理解是一种理智的爱,

是建立良好师生关系的重要心理成分。理解学生首先是理解学生的心理世界,正确认识和对待学生各种各样的行为表现,并透过现象去寻找合情合理的解释。 ④热情期望与严格要求。一个具有坚定信念和热爱学生的教师,总是对自己的教育对象充满热情期望,这是师爱真实自然的流露。它和对学生的严格要求结合在一起,使师爱具有了明确的性质和目的,使师爱超越了一般情感的范畴。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anq6.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