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语文质量抽检题

更新时间:2024-04-07 10:12: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雁江区2 0 1 3年小学六年级语文质量抽检题

语 文

(时间1 00分钟 满分1 00分)

一、汉字。(11分) 1.按查字典的要求填空。(3分)

“冠”字用部首查字法应先查( )部,再查( )画。“冠”在字典里的解释有:①居第一;②帽子;③形状像帽子或顶上的东西。“张冠李戴”的“冠”,应选第( )种解释;“冠军”的“冠”,应选第( )种解释,这里的读音是( );“冠”是( )结构的字 2.看拼音,写汉字。(5分)

lán rǎng bàn chù

贪( ) 土( ) 花( ) ( )立 ya tǐ bān jī chuǎi ca jī chǔ

( ) ( ) ( ) ( ) hú lún tǔn zǎo tǎn ta bù ān

( ) ( ) 3.选字填空。(3分)

克 刻 棵 颗 尊 遵

小学生要有一( )美好的心灵,要( )守纪律,( )敬老师,爱护校园里的每一( )花草,要能( )服困难,( )苦学习,积极锻炼身体。 二、词语。(1 3分)

1.把下列成语补充完整,再把它们分类写下来。(5分)

盛气( )人 兴国安( ) 气( )汹汹 守( )待兔 ( )学多才 ( )而不舍

(1)褒义词: (2)贬义词: 2. 填空,搭配词语。(4分)

提高( ) 改进( ) 改善( ) 无情地( ) 心情( ) 灯火( ) 环境( ) 耐心地( ) 3.选词填空。(4分)

神圣 神奇 神秘 神采

(1)这些古代传说经过人们越来越多的渲染、加工,显得更加( )了。 (2)科学技术并非那么( ),只要努力钻研,就可以掌握它。 (3)南海诸岛是我国的( )领土,不容侵犯。

宁可??也?? 虽然??但是?? 如果??就?? (4)( )秦王那么厉害,( )蔺相如也不怕他。 三、句子。(19分)

l.补充诗句、名言、谚语、俗语、歇后语。(5分)

(1)野火烧不尽, 。 (2) ,俯首甘为孺子牛。 (3)狗咬吕洞宾 。 (4)勿以恶小而为之, 。

(5)寻常的山花凋谢了, ,而我们的青春却 。

2.按要求填写古诗句。(4分)

(1)李白送别孟浩然写下了“孤帆远影碧空尽, 。”

表达了离别之情,他还在送别好友汪伦时写下了“ ,不及汪伦送我情。”的诗句。

(2)“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教育应当了解儿童的发展状况和时机,及时促进儿童当下发展。“ , 。” 对儿童的教育应当不露痕迹,而不是强制灌输。 3.按要求写句子。(5分) (1)用“错、没有、完全、我”,写出意思不同的两句话。

(2)月亮从乌云里出来。(改写成拟人句)

(3)有一天,我捡到几张发黄的邮票。(改为“被”字句)

(4)小姑娘那美好的心灵,不正像一朵含苞欲放的花蕾吗? (改为陈述句)

(5)“放学后到我这儿来,”老师说,“我帮你把落下的功课补上。”(改为转述句)

4.修改病句(2分)

(1)我整整用了一个小时左右的时间上网查找资料。

(2)这学期,赵小明被评为“三好学生”的光荣称号。

5.相传蜀汉大将关羽写过《诫子书》,书中有这样一句话:“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想一想这句话中的三个分句各表达了什么意思。(3分)

(1)“读书好”的意思: 。 (2)“好读书”的意思: 。 (3)“读好书”的意思: 。 四、阅读。(27分)

(一)把下面几句话排列成一段通顺的话。(填写序号)(5分)

( )即使一方胜利了,另一方也不会嫉妒和吵闹,大家都兴高采烈的。 ( )我们经常结伴到这里来游泳,在河里戏水,可有意思了。 ( )我的故乡有一条河,叫“清水河”。 ( )现在回想起来,还是那么甜蜜。

( )一次,我们在河里打水仗,为了取胜,我们打得可激烈了。 (二)阅读下面语段,回答问题。(7分)

今天,妈妈、爸爸和我在厨房里面包饺子,爸爸擀( gǎn)皮,妈妈包,我来摆,桌子上出现了一排排洁白的“小鸭子”,它们排着整齐的队伍乖乖地站在那里等着命令。妈妈像指挥官似地喊了一声“下”,它们就挤挤拥拥,不分前后地跳进了锅里。这时,水面上一只饺子也找不到了,只看见一圈圈的波纹。一会儿,它们又都鼓着圆圆的肚皮浮上来了,上下翻滚着。又过了一会儿,妈妈就用漏勺把它们盛到盘子里,说:“你们到另一个世界去吧!”一股饺子的香气扑到我的鼻子里,我夹起一个饺子,咬了一口,啊!好香的饺子1 1.用“/”把这段话划分为三层。(3分) 2.用加小标题的方式概括各层层意。(3分)

3.语段中的“另一个世界”指的是什么? (1分)

(三)阅读短文,完成作业。(15分)

郑板桥教子

郑板桥( 1693~1765)是清朝“扬州八怪”之一。他在山东潍县当县官,时,儿子小宝留在兴化乡下的弟弟郑墨家。 小宝六岁上学时,为了教育儿子,郑板桥专门给他的弟弟郑墨写了一封信,信中道:“余五十二岁始得一子,岂有不爱之理!然爱之必以其道,以其道是真爱,不以其道是溺爱。” 他的“道”是什么呢?他说:“读书中举,中进士做官,此是小事,第一要明理做个好人。”

郑板桥自己是个读书人,他并不是看不起读书人,他看不起的是:读书就是为了做官。 郑板桥自己最重视的还是儿子的品德。他对弟弟说:“我不在家,儿便由你管束,要须长其忠厚之情,驱其残忍之性,不得以为犹子而姑纵惜也。” 他主张,他的孩子和仆人的儿女应平等对待。他说:“家人儿女,总是天地间一般人,当一般爱惜,不可使吾儿凌虐别人。凡鱼餐果饼,宜均分散给,大家欢喜跳跃。若吾儿坐食好物,令家人子远立而望,不得一沾唇齿,其父母见而怜之,无可如何,呼之使去,岂非割心头肉乎!”

为了教育儿子“明好人之理”“爱天下农夫”,郑板桥还抄录了使小宝且念且唱、顺口好读的四首五言绝句:

二月卖新丝,五月巢新谷。医得眼前疮,剜却心头肉。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昨日入城市,归来泪满襟。遍身罗绮者,不是养蚕人。 九九八十一,穷汉受罪毕。才得放脚眠,蚊虫跳蚤出。

后来,郑板桥不放心小宝的成长,就把他接到身边,经常教育小宝要懂得吃饭穿衣的艰难,要同情穷苦的人。( )郑板桥的严格教育和言传身教,( )小宝进步....很快。当时潍县正值灾荒,郑板桥一向清贫,家里也未多存一粒粮食。一天,小宝哭着说:“妈妈,我肚子饿!”妈妈拿出一个用玉米粉做的窝头塞在小宝手里说:“这是你爹中午省下的,快拿去吃吧!”小宝欢跳着走到门外,高高兴兴地吃着窝头。这时,一个光着脚的小女孩站在旁边,看着他吃,小宝发现了这个用饥饿眼光看着他的小女孩,立刻把窝头分给小女孩一半。郑板桥得知小宝的举动,高兴地对着小宝说:“孩子,你做得对,爹爹喜欢你。” 人生,幸福不是目的,品德才是准绳。 1.在短文括号里填写关联词。(1分)

2.写近义词、反义词。(3分)

(1)近义词:严格( ) 艰难( ) 忠厚( ) (2)反义词:分散( ) 喜欢( ) 高兴( ) 3.解释文中带点的词语。(1分) 言传身教

4.根据“难道不是割他们心头的肉吗?”这句话的意思,找出短文中的句子写下来。(1分)

5.郑板桥为了教育他的儿子,具体做了哪些事?(提示:主要有四件事)请简要概括每件事。(6分) (1) (2) (3) (4)

6.本文写郑板桥教育儿子,是以什么为记叙顺序的?从文中哪些词语可以看出来?(2分)

7.用“”勾划出这篇短文的主旨句(中心句)。(1分) 五、习作。(30分)

“自信人生三百年,会当击水三千里。”拥有自信,奋力拼搏,人生才会活得精彩,我们的“梦想”就能成真。在小学生活中,你有过哪些自信和不自信的经历呢?请以“信心”为话题,讲述自己的故事,写一篇不少于500字的短文。题材不限,题目自拟。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ypar.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