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市江北静脉产业园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项目

更新时间:2024-05-29 17:59: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南京市江北静脉产业园 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项目

建设单位:南京环境再生能源有限公司 评价单位:江苏省环境科学研究院 证书编号:国环评证甲字第1902号

二○一二年十一月

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

1

1 建设项目概况

1.1 项目地点及相关背景 1.1.1 建设地点

南京市江北静脉产业园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项目选址于江苏省南京市浦口区万隆社区董庄组,项目用地现状为空地、林地和水塘,周边环境现状见图1.1-1。

图1.1-1 拟建项目周边现状图

1.1.2 建设背景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南京市的城市化进程在不断加快,同时城市垃圾产生量也越来越大,2010年南京市生活垃圾总产量为178万吨。目前,全市日均生活垃圾产量已经接近5000吨。

目前,南京市采用填埋为主的生活垃圾处理处置方式,中心城区共有4 座生活垃圾填埋场,包括位于江宁区境内的水阁垃圾填埋场、轿子山垃圾填埋场,位于浦口区的天井洼垃圾填埋场以及位于六合区的马鞍垃圾填

2

埋场。2013年前,水阁垃圾填埋场、轿子山垃圾填埋场将封场;到2015年,天井洼垃圾填埋场也将停止使用。届时,南京市将面临垃圾无处消纳的局面。

在此基础上,2011年12月,在南京市容管理局的组织下,南京市江北静脉产业园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BOT项目和南京市江南静脉产业园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BOT 项目同时招标,目的是通过政府引导、企业运作,实现优势互补,加快工程的建设进度,为项目的建设与管理创造有利条件。通过招投标,上海环境集团有限公司获得南京市江北静脉产业园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BOT项目的投资、建设和运营的特许经营权。 1.2 项目建设内容 1.2.1 项目组成与工程内容

本项目主要由生产及辅助工程、公用工程等内容组成,包括新建垃圾接收、贮存与输送系统、焚烧系统、烟气处理系统、垃圾热能利用系统、固废处理、储存等,主要工程组成见表1.2-1。

3

表1.2-1 主体工程及辅助工程

名称 生活垃圾焚烧系统 垃圾接收 垃圾接收、贮存与输送系统 主体工程 内容或规模(建筑面积) 4×500t/d机械炉排炉 卸料厅126.4m×33m,设13个垃圾卸料门 垃圾坑的容积设计为36140m3(长105m×宽25.5m×平均高度13.5m),可储存7天以上垃圾量 垃圾抓斗起重机控制室,设有密闭、安全防护的观察窗 备注 4台炉并联布置 称重、记录、传输、打印与数据处理功能 设有自动垃圾抓斗、全封闭、负压状态、防渗 自动垃圾抓斗 垃圾贮坑 垃圾给料 2×18MW凝汽式汽轮机配套2×20MW发电机组 变电站 余热锅炉 烟囱 综合水泵房 油库油泵房 年上网电量为1.48×108kWh 垃圾热 能利用 系统 新建35KV变电站,占地475 m2 4台(每台额定总蒸发量46.2t/h) 100米烟囱1根 2030m2 设2台容量150m3的卧式轻油罐,总容积300m3 占地面积1337m2 3078 m2 1575m2,除盐水系统的设计规模定为20t/h,两套 286 m2 压缩空气站设在主工房内垃圾卸料厅下方一层,内设2台空气压缩机Q=20m3/min,P=0.9MPa。 4套,“SNCR+半干法(旋转喷雾反应塔)+干法(碳酸氢钠)+活性炭喷射+袋式除尘器+烟气再加热+ SCR”工艺 设4台机械通风冷却塔,单台冷却水量3700t/h,配用风机单台功率140kW 25%工业氨水,50m3储罐1个 抽气、活性炭除臭、阻隔帘幕及其他密闭措施 处理规模600t/d 主变,不需要做环评报告书或报告表 行政办公和员工倒班生活用房 实现厂区雨污分流、清污分流 综合楼 烟气净化车间 化水处理车间 飞灰固化站 辅助 工程 压缩空气站 厂区雨污分流管网铺设 烟气净化系统 呈并联布置 循环冷却系统 氨水罐区 环保工程 恶臭防治 渗滤液处理站 占地面积4500 m2

4

名称 噪声控制 炉渣处理、储存系统 内容或规模(建筑面积) 合理布局、安装消声器、隔声等 渣坑,有效容积1800m3,满足2000t/d垃圾处理量不少于3天的炉渣储量 备注 炉渣用于制砖 满足《危险废物鉴别标准-浸出毒性鉴别》(GB5085.3-2007)和《生活垃圾填埋场污染控制标准》(GB16889-2008)的要求后,运送到指定处填埋。 按照《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GB18597-2001)标准进行设计 绿化覆盖率40.2% 飞灰处理、暂存 厂内自建飞灰稳定化系统 飞灰处理站286 m2 废油暂存场所 30m2 绿化 飞灰和炉渣运输 垃圾中转站 58500m2 固化后的飞灰和炉渣采用汽车运输至填埋场和炉渣综合利用场所 垃圾主要经拟建的天井洼大型中转站转运至厂区进行焚烧处理 1.2.2 建设规模

建设规模:日处理城市生活垃圾2000吨,年处理生活垃圾66.6万吨。 拟采用4台日处理能力为500t的往复式机械炉排焚烧炉,工程拟设置4台最大连续蒸发量为46.2t/h余热锅炉,2台装机容量为18MW的凝汽式汽轮机和2台20MW的发电机组。年发电量为1.85×108kWh,年上网电量1.48×108kWh。 1.2.3 工艺

本项目严格地对工艺流程进行选型,包括了垃圾炉接收、焚烧(含焚烧及蒸汽生产锅炉,以及排渣冷却等辅机)、烟气净化处理、灰渣收集处理、供水、余热利用系统等。

本项目的主要工艺流程见图1.2-1。

5

图3.4-1 垃圾焚烧系统流程图 图1.2-1 项目的工艺流程图

工艺流程叙述:

垃圾由专用车辆运送到厂区垃圾接收系统入口,经称量后卸入垃圾储坑堆储发酵。由于生活垃圾组成复杂、尺寸差别很大、各批(甚至各车)之间特性差异十分明显,为了稳定焚烧过程,需要用行车抓斗(吊车)进行不停的撒布和翻混,使垃圾进行均质化。储坑中经过均质化处理的垃圾,按负荷量的要求送入焚烧炉。焚烧炉燃烧空气由鼓风机从垃圾储坑上部抽

综合利用,不能综合利用少量炉渣填埋处理 渗滤液处理设备

6

引过来,作为一次风的形式送入炉膛。在焚烧炉正常运行时,垃圾在炉排上,经干燥、燃烧、燃烬阶段,完成焚烧过程,其渣则落入出渣机由液压装置推出并作相应处理。焚烧产生的热量通过锅炉受热面吸收,并经过热器后产生中温中压过热蒸汽(400℃、4.0MPa)送往发电机组发电;焚烧烟气则通过烟气净化系统作净化处理,使烟气中的污染物含量全部降低到国家允许标准值以下后,经由100m高的烟囱排放到大气中。 1.2.4 工程建设期

工程建设期24个月。 1.2.5 建设项目人员及工作时数

本项目建成后职工总人数为101人。

垃圾焚烧及发电工艺均常年连续运行,五班三运转,每班工作8小时,全年工作365天。考虑设备检修等,全年每台焚烧炉运营时间约8000小时。 1.2.6 投资情况

本项目总投资为101045万元人民币,其中环保投资为21012.63万元,占总投资额的20.8%。

1.3 选址方案比选与规划相符性分析 1.3.1 选址方案比选

根据《生活垃圾焚烧污染控制标准》(GB18485-2001)、《城市生活垃圾焚烧处理工程项目建设标准》以及《关于进一步加强生物发电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管理工作的通知》(环发[2008]82号)中规定的相关选址原则和要求。

本项目厂址原则上定于南京市浦口区西侧,宁合高速公路以南的星甸镇境内。提出了两个比选方案。

选址方案一:位于南京市浦口区星甸镇万隆社区,总面积约218亩。 选址方案二:位于南京市浦口区星甸镇石窑村,总面积约200亩。 两个选址的位置详见下图。

7

图1.3-1 选址位置图

比选厂址基本概况如表1.3-1所示。

表1.3-1 选址方案基本情况比较表

项 目 规划占地 选址一 浦口区星甸镇万隆社区 约218亩,现状为空地、林地和水塘 陆路运输,通过选址北侧的宁合高速公交通状况 路,由拟建的万后线匝道口由万后线进入项目场地,匝道口到项目用地约2.2km。 自来水 雨水 污水排放 市政供水管接口距项目用地4km,DN600。 通过铺设雨水管排至滁河,距离4km。 区域内无集中污水处理厂,实施废水零排放。 选址二 浦口区星甸镇石窑村 约200亩,现状为村庄和农田 陆路运输,通过选址北侧的宁合高速公路,由江星桥线匝道口进入江星桥线,往南换星绰线进入项目场地,匝道口到项目用地约6.5km。 市政供水管接口距项目用地距离不详。 通过铺设雨水管排至河道,距离5km。 区域内无集中污水处理厂,实施废水零排放。

8

项 目 选址一 浦口区星甸镇万隆社区 距离选址4km有110千伏变电站,只能下选址二 浦口区星甸镇石窑村 电力条件 送。距离选址11Km有220千伏变电站,电压等级为110KV,距项目用地距离不详。 可以双向输送。 渗沥液 固化后飞灰 炉渣 厂内设处理设施 固化后,填埋处理 综合利用 厂内设处理设施 填埋处理 综合利用 根据上表比较,选址一离宁合高速只有2.2km,物流方便,选址红线内没有动迁,可节约项目前期动拆迁工作的时间;选址二红线内动拆迁数目大,其动迁费将高于选址方案一,其次选址二红线500米范围内民居较多,动迁范围较大,从而增大了社会风险。

其次在给水、排水以及电力接入系统上,方案一比较经济且边界条件明确。

经过以上比较,最终确定选址方案一为本项目所在地。 1.3.2 规划相符性分析

本项目基本符合《南京城市总体规划(2010-2020)》和《浦口区星甸镇总体规划》(2011-2030年)的具体要求;拟建项目符合《南京市环境卫生规划》(2011-2020)(修编)、《江苏省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条例》和《江苏省重要生态功能保护区区域规划》的具体要求。

该项目已经取得了南京市规划局的选址意见书(选字第320111201211107号),南京市规划局说明本项目符合城乡规划要求。

同时,南京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出文(宁政办函[2012]10号)说明了本项目的选址不在城市建设区范围内,本项目规划选址与上位规划和专业规划保持一致。

本项目的建设符合要求。

9

2 建设项目周围环境现状

2.1 建设项目所在地的环境现状

⑴环境空气质量现状

本次环境现状监测结果表明,评价区域SO2、NO2、H2S、NH3、HCl、Pb、Cd、二噁英小时平均(一次)浓度或日均浓度均满足评价标准要求。除PM10出现超标外,其余各因子均满足相应标准,超标原因主要道路扬尘和施工建设。南京市城市管理局、南京市环境保护局联合出台了《关于江南、江北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大气环评范围扬尘治理的实施意见》(宁城管字[2012]166号),将加快推进项目区域扬尘治理工作,改善大气环境质量。

大气中二噁英现状分析表明,三个监测点位二噁英均能达到相应环境质量标准。

⑵水环境质量现状

本次监测的万寿河三个监测断面除总磷超标外,其余因子均能满足标准要求;其中,总磷最大超标倍数为0.46,超标率为66.7%。万寿河总磷,主要受周边农业生产和农村居民生活废水进入水体影响。

⑶声环境质量现状

评价区域昼间和夜间噪声现状监测值均符合评价标准要求,该区域环境噪声质量现状良好。

⑷土壤环境质量现状

本项目所在地的表层土壤质量良好,土壤中重金属铜、锌、铅、镉、砷、汞、铬、镍均满足二级标准。土壤中二噁英类评价参照日本环境厅制定的环境标准(250pg/g);土壤中二噁英类监测含量低于日本环境厅制定的环境标准。

⑸地下水

地下水监测因子符合《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93)Ⅲ类标准

10

要求,场地周边范围潜水水质较好,和区域潜水水质特征吻合。除砷外,其它重金属因子基本未检出,而砷的标准指数也很小,表明区内地下水未受重金属污染。潜水中普遍出现的是“三氮”,“三氮”的出现主要和区域农业施肥密切相关。总硬度标准指数较大,在一定程度上反应了区域潜水流动较慢的运动特征。

2.2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范围

⑴大气评价范围

各污染因子占标率10%处或距源2.5km范围内,因此确定本次评价范围为以项目建设地为中心,半径2.5km范围,由于本项目处于复杂地形,适当放大评价范围,本项目大气评价范围为3km。大气评价范围见图2.2-1。

⑵地表水评价范围

万寿河清下水排放口,星甸镇污水处理厂排口上游500m至下游1000m。

⑶噪声评价范围

建设项目厂界外200m范围。 ⑷地下水评价范围

评价区南北向约6km,东西向约3.5km,范围约21km2。地下水评价范围见图2.2-2。

⑸ 生态影响评价范围 项目占地周边200m范围。 ⑹环境风险评价范围

距离风险源点不低于3km范围。

11

图2.2-1 大气环境影响评价范围图(附保护目标)

王 港 河 海 堤 12

图2.2-2 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范围

海 堤 复 河 13

3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预测及拟采取的主要措施与效果

3.1 污染物产生排放情况 3.1.1 废水

拟建项目废水主要是垃圾渗滤液、生活污水和垃圾卸料平台等清洗废水等;具体见表3.1-1。 3.1.2废气

本工程主要废气产生源为垃圾贮存系统和焚烧系统。焚烧炉的烟气经过余热锅炉进入烟气净化系统,本项目焚烧烟气采用“SNCR+半干法(旋转喷雾反应塔)+干法(碳酸氢钠)+活性炭喷射+袋式除尘器处理工艺+SCR”。处理后的焚烧烟气通过100m烟囱排放。无组织废气粉尘过滤后通过车间门窗或排风扇等扩散到大气环境。

大气污染物产生及排放状况见表3.1-2表3.1-3。 3.1.3噪声产生及排放状况

本项目主要噪声源为锅炉房、发电机及其它配套设施,类比同类项目,垃圾焚烧发电厂噪声源强见表3.1-4。 3.1.4 固体废物

本项目产生的固体废物包括一般废物和危险废物两大类。一般固体废物主要有焚烧炉炉渣、SCR脱氮系统催化剂、污水处理产生的污泥、生活垃圾等;危险废物主要有焚烧炉飞灰、废离子交换树脂、废机油等;总产生量为163384.8t/a,其中一般废物136878.3t/a,危险废物26506.5 t/a。见表3.1-5。

14

表3.1-1 拟建项目废水产生及排放状况

废水名称 循环冷却塔排污水及锅炉排水 清下水 除盐水系统(化水系统) 温水游泳池 产生量 (m3/a) 612753.3 污染物产生状况 主要污浓度 染物 (mg/L) COD SS pH COD SS 40 40 — 30 40 产生量 (m3/a) 24.51 24.51 — 1.01 1.35 0.33 0.27 25.85 26.13 0.37 0.73 0.11 6926.40 3878.78 831.17 166.23 2.77 1.15 0.82 0.66 0.12 0.01 6927.92 3879.71 832.56 166.35 2.78 处理方式 53646.3t/d回用于出渣冷却用水 中和后、10323t/d垃圾卸料区冲洗、主厂房地面冲洗水用水等 — 排放量 (m3/a) 559107 污染物排放状况 主要污浓度 染物 (mg/L) COD SS — COD SS COD SS COD SS — 40 40 — 30 40 50 40 — 排放量 (m3/a) 22.36 22.36 — 0.70 0.93 0.33 0.27 23.39 23.56 — — 排放 去向 33633 6660 23310 6660 589077 — 雨水管网 COD 50 SS 40 COD 合计 653046.3 SS COD 100 主厂房地面3663 SS 200 冲洗水 BOD5 30 COD 50000 垃圾渗沥液BOD5 28000 及垃圾卸料138528 SS 6000 区冲洗水 NH3-N 1200 TP 20 COD 350 废水 BOD5 250 生活污水及3296.7 SS 200 实验室废水 NH3-N 35 TP 4 COD BOD5 合计 145487.7 SS NH3-N TP 注:按333天计算,废水污染物产生量按平均浓度计算。 污水处理站渗沥液处理系统处理后全部回用于循环冷却系统补充水,RO系统浓水7992t/d用于飞灰稳定加湿用水,剩余回喷焚烧炉 — — — — — — — — — — — — — — —

15

表3.1-2 大气污染物产生及排放状况

产生状况 排放源 污染物 烟尘 HCl SO2 NOX CO 焚烧炉 烟囱 Hg Cd Pb 385200 废气量 3排放状况 产生量 治理 t/a 19980 616.32 2134.4 924.48 154.08 1.54 1.54 30.816 措施 “SNCR+半干法(旋转喷雾反应塔)+干法(碳酸氢钠)+活性炭喷射+袋式除尘去除率 浓度 (mg/Nm) 99.88% 95% 93.7% 74% — 90% 90% 95% 8 10 44 78 50 0.05 0.05 0.5 3排放参数 排放标准t/a 24.65 30.82 135.59 240.36 154.08 0.154 0.154 1.541 (mg/Nm3) 10 10 50 200 50 0.05 0.05 0.5 高度 内径 温度 排放方式及去向 浓度 3排放量 kg/h 3.0816 3.852 16.949 30.046 19.26 0.01926 0.01926 0.1926 (Nm/h) (mg/m) 6484 200 693 300 50 0.5 0.5 10 kg/h 2497.50 77.04 266.8 115.56 19.26 0.1926 0.1926 3.852 (m) (m) (℃) 连续100 4.0 145 排放大气 二噁英 5ng/m 31.926g/h 15.4TEQg/a 器+烟气再加热+SCR” 98% 0.1 38520 TEQng/m3 TEQng/h 0.308TEQg/a 0.1 TEQng/m3 注:本项目烟囱为四根直径为2米的集束烟囱。

16

表3.1-3 无组织粉尘产生和排放情况

产生量 排放源 污染物 废气量 (Nm3/h) 浓度 (mg/m) 3排放量 年排放量t/a 120 布袋除尘 袋式除尘 袋式除尘 99.9 治理 措施 去除率 (%) 浓度 3面源参数 年排放量t/a 高度 (m) 长度 (m) 宽度 (m) 排放方式及去向 排放速率kg/h 15 排放速(mg/m) 率kg/h 飞灰固化和石灰仓车间 飞灰固化 石灰仓 水泥仓 粉尘 3000 5000 5 0.015 0.12 连续排放大气 36 16 45 粉尘 600 5000 3 0.144 99.5 30 0.015 0.00072 间歇、每年48小时 粉尘 150 5000 0.75 0.036 99.5 7.5 0.00375 0.00018

17

表3.1-4 噪声产生、治理及排放情况 (dB(A))

序号 设备名称 台数 所在车间 声源噪声级 95~100 85 85 85~90 治理措施 以玻璃纤维做隔音;安置防音1 发电机组 2 汽机间 室;调整设备使保持动态平衡(减震);在空气进、排气口处安装消声器 2 3 4 5 6 冷却塔 引风机 送风机 泵类 锅炉排汽 3 4 2 16 4 烟气净化间 通道 综合泵房 焚烧间 安装导流板或降噪网 加装隔音箱、消声器 加装隔音箱、消声器 55 55 55 55 80 55 车间外1m处噪声 85 做泵隔振;做防音围封 100~ 选用低噪声型安全阀机控制阀设110 备、加装消音器并采取减振措施 表3.1-5 固体废物产生状况

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合计 废物名称 炉渣 飞灰 废离子交换树脂 废机油 脱硝催化剂 废活性炭 RO反渗透膜 污泥 生活垃圾 产生量(t/a) 133344 26500 2.5 4.0 0.5 0.15 0.05 3500 33.6 163384.8 分 类 一般废物 HW18(802-002-18) HW08(900-249-08) 一般废物 一般废物 一般废物 一般废物 一般废物 处置方法 作为建筑材料原料综合利用。 稳定固化后送垃圾填埋场填埋 行安全处理 厂家回收利用 厂家回收利用 厂内焚烧处理 厂内焚烧处理 厂内焚烧处理 - HW13(900-015-13) 委托南京汇丰废弃物处理有限公司进备注:由于活性炭除臭装置是在4台焚烧炉全部同时停运的极端事故情况下才启用的,这种事故发生的概率极低,可能在项目营运期内都不会发生,即使发生1、2次,也未必有废活性炭产生,因此,不便考虑这部分废活性炭的产生量。

3.2 生态影响方式、范围

施工期对项目周边生态环境的影响主要是施工造成的植被破坏和水土流失;影响范围是项目占地周边约200m区域。运营期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主要表现在项目排放的废水、废气对农业及周边陆域植被及水生生态环境的影响。

18

3.3建设项目评价范围内的环境保护目标分布情况

评价范围内主要环境保护目标详见表3.3-1及图2.2-1。

表3.3-1 评价范围内主要环境保护目标表

环境 要素 敏感目标名称 方位 靳宋 东 曹庄 东 小靳 东北 焦庄 东北偏北 坡龙 南 赵家碾屋 东南偏南 林家小村 东南偏南 秦浦口区星甸镇 大气环境 后圩村 唐 北 东北 西北 北 西南 南 西南 南 南 南 南 南 东 东 东 东南 东南 西北 东 — — W E 距拟建项目厂界距离(m) 430 850 1370 1370 730 1330 1830 1150 930 1430 2050 1970 2380 2560 1600 1640 2230 2130 2500 2580 2110 2165 2050 2410 1300 2000 — — — 4500 规模 (人) 103 176 233 84 541 207 156 80 44 51 141 158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二823 级标准要求 133 185 94 1000 600 300 170 4户(看 鱼塘) 211 159 227 —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小河 Ⅳ类标准 《声环境质量标准》— (GB3096-2008)2类标准 《地下水质量标准》— (GB/T14848—93)Ⅲ类标准 — 生物多样性、自然资源与人文景观保护 — 环境 功能 万隆社区 杨 大淤 毛村 塔桥 石窑村 陈旺 翠云小淤 新庄 星兴社区 星甸中学 星甸小学 盛庄 瓦殿社区 陈子头 吴庄 小王 杨刘 浦口区汤泉镇 独峰寺 地表水 声环境 地下水 生态环境 万寿河 周围环境 周围环境 老山国家森林公园* 注:*根据《江苏省重要生态功能保护区区域规划》图集,老山森林公园分为两块,分别位于项目的西侧和东侧。另根据南京市政府关于提请审议《南京市老山风景区(森林公园)保护和利用条例(草案)》的议案(宁政函[2012]64号)中规定的范围:“东至京沪铁路、宕口边缘线(不含);南至珍珠泉景区(含)、沿山大道;西至宁合高速、大鱼塘水库西侧现状道路;北至江星桥路、地产项目红线、宁连高速、规划环山路(北段);因此,本项目东距老山风景区(森林公园)约4500m。

19

3.4 环境影响及预测结果分析 3.4.1 施工期

⑴施工噪声环境影响分析

施工期各种机械运行中的噪声水平一般在75~110 dB(A)之间。 施工各阶段声级为75~115dB(A),由于施工场地噪声源主要为各类高噪声施工机械,且各施工阶段均有大量的机械设备于现场运行,而单机设备声级一般高于90dB(A),又因为施工场地内设备位置不断变化,同一施工阶段不同时间设备运行数量亦有所波动,很难确切的预测施工场地各厂界噪声值。

参考同类施工机械噪声影响预测结论,昼间施工机械影响范围为60m,夜间影响范围为180m。

由于附近村庄距离工程建设工地的最近距离为430m,因此,施工期不会造成噪声扰民现象,但是昼、夜施工也应做好防护措施,减少对附近的居民产生的影响。

⑵施工期大气环境影响分析

施工期的主要大气污染源为TSP。由于在地面平整、挖沟等过程中破坏了地表结构,会造成地面扬尘污染环境,堆土和露天堆放的土石方也产生扬尘,同时施工中运输量增加也会增加沿路的扬尘量。施工中土方挖掘和堆土扬尘影响局部环境,属短期影响,其影响随施工结束而消失。运输扬尘一般在尘源道路两侧30m的范围,扬尘因路而异,土路比水泥路TSP高2~3倍。对于施工扬尘应采取定期洒水作业,由于施工场地附近现状大部分为水塘和林地,故施工扬尘产生的影响不大。

施工期对大气环境产生影响的次污染源是施工机械和运输车辆燃烧柴油和汽油排放的废气,施工车辆的尾气排放要满足有关尾气排放要求。但由于施工期较短,场地较小,所以废气污染是小范围、短暂的。

⑶固体废弃物对环境的影响

施工期固体废弃物主要是施工人员的生活垃圾、土方施工开挖的渣土、

20

分燃烧,以减少二噁英的浓度。

c. 采用“三T”控制法,通过良好的燃烧控制,烟气温度不低于850℃,烟气在炉膛及二次燃烧室内的停留时间不少于2s,O2浓度不少于6%,可使垃圾中的原生二噁英绝大部分得以分解。

d.尽量缩短烟气在处理和排放过程中处于300~500℃区域的时间,控制余热锅炉排烟温度不超过200℃,烟气除尘采用袋滤器,以减少二噁英的再合成。

e.采用了半干式中和塔+布袋除尘器相结合的烟气处理系统,使有害有机污染物凝结于飞灰上,布袋除尘器在集尘的同时也把这些有机物去除。同时在进入滤袋式除尘器的烟道上设置活性炭喷射装置,活性炭通过压缩空气送入反应塔,进一步吸附二噁英。有关数据表明:喷活性炭可以对焚烧后烟气中的二噁英类进行有效脱除,去除效率可达到97.7%以上。

②废气中重金属的控制

a.尽量做好源头控制,尽量将垃圾分类收集。

b.采用喷入活性炭吸附去除重金属。以汞为例,将活性炭吹送入滤袋过滤器的烟气管线上游,通过吸收反应除去,能够做到达标排放。

③烟气净化系统

本项目烟气净化采用本项目采取“SNCR+SCR工艺脱氮、半干法(旋转喷雾反应塔)+干法(碳酸氢钠)脱酸、活性炭喷射、袋式除尘器”组合的烟气净化工艺。

烟气净化系统包括:SNCR+SCR脱氮系统、半干法+干法除酸系统、活性碳喷射系统、袋式除尘系统、引风机等,并配有自动控制及在线检测装置。净化后的烟气经1根100 m高烟囱排入大气。

利用高效雾化器将消石灰泥浆从塔底向上或从塔顶向下喷入干吸收塔中,有效降低气体的温度,中和气体中的酸气。再通过喷入NaHCO3进一步去除废气中的酸性物质。通过喷入活性炭对二噁英类物质的吸附和对重金属的吸附,然后进入袋式除尘器,袋式除尘器通过过滤将烟气中细灰尘粒、中和剂及脱酸反应产物颗粒、吸附有二噁英类和重金属的活性炭颗粒

26

等捕捉后排出,袋式除尘器出口烟气含尘量可满足排放标准要求。项目首先采用选择性无催化脱NOx工艺(SNCR)去除一部分NOx,该工艺是25%氨水作为还原剂,将其喷入焚烧炉内,在有O2存在的情况下,温度为800℃~1050℃之范围内,与NOx进行选择性反应,使NOx还原为N2和H2O,达到脱NOx之目的。SNCR不需要催化剂,但其还原反应所需的温度较高,因此SNCR需设置在焚烧炉炉膛内完成。在通过选择性催化还原法(SCR)进一步去除烟气中的NOx,从袋式除尘器出来的烟气进入SCR反应系统,布袋除尘器出口烟气温度为150℃左右。烟气通过蒸汽气再加热器加热到190℃左右,每台炉每小时大约消耗2.3吨主蒸汽,经加热升温后的烟气进入触媒反应塔脱硝。SCR设备用氨水(约20 %)作为还原剂将烟气中的氮氧化物分解为氮气和水蒸气,触媒反应塔设置在引风机之前。试验证明“SNCR+SCR”工艺可以将NOX排放浓度控制在80mg/Nm3以下。

⑵恶臭控制措施评述 ? 垃圾焚烧厂恶臭防治措施

臭气污染源主要来自进厂的原始垃圾,垃圾运输车在卸料过程中和垃圾堆放在垃圾贮坑内散发出恶臭的气体,其主要成分为H2S、NH3等。

①采用封闭式的垃圾运输车。

②垃圾卸料大厅、垃圾贮坑采用封闭式布置。 ③在垃圾焚烧厂主厂房卸料大厅的进出口处设置风幕。 ④垃圾贮坑所有通往其它区域的通行门设双层密封门。 ⑤设置自动卸料密封门,使垃圾贮坑密闭化。

⑥在垃圾贮坑、储渣池上方抽气作为助燃空气,使贮坑区域、储渣池形成负压,以防恶臭外溢。

⑦规范垃圾贮坑的操作管理,利用抓斗对垃圾不停地进行搅拌翻动,可避免垃圾的厌氧发酵,减少恶臭产生。

⑧定期对垃圾贮坑进行喷洒灭菌、灭臭药剂。

⑨焚烧炉停炉检修期间,开启电动阀门及除臭风机,臭气经过活性炭

27

除臭装置吸附过滤达标后排入大气。

综合分析全厂所采用的废气治理措施,类比运行中的焚烧厂的实际处理效果,本项目建成后所排放的二噁英类的控制效果完全可以达到0.1TEQng/m3标准要求,其它重金属、飞灰、酸性气体等污染物质也均可达到欧盟2000排放标准;通过恶臭控制措施可以减轻恶臭对周围环境的影响,大气环境影响预测结果表明,本工程无组织排放的臭气厂界浓度满足达标排放要求。由此可见,只要严格按照工艺要求设计、运行,保证石灰、NaHCO3、氨水尤其是活性碳的喷入量,是可以做到达标排放的。 3.5.3 噪声控制措施

本工程噪声源主要来自风机等空气动力设备、大功率水泵等。项目将根据设备情况分别采用以下降噪措施:

⑴厂区总体设计布置时,将主要噪声源尽可能布置在远离操作办公的地方,以防噪声对工作环境的影响。

⑵在运行管理人员集中的控制室内,门窗处设置消声装置(如密封门窗等),室内设置吸声吊顶,以减少噪声对运行人员的影响,使其工作环境达到允许的噪声标准。

⑶对设备采取减振、安装消声器、隔音等方式,或者选择低噪声型设备。例如,在订购机械设备时,向供应商提出噪声指标,减小噪声污染源强。在一次、二次风机的进口、点火燃烧器和辅助燃烧器风机的进口均安装消声器。余热锅炉汽包点火排汽管道上设置排汽消声器。烟道、风道凡与设备连接处均采用软连接,振动输渣机等设备基础装有弹簧减振装置以减少振动噪声。噪声强度较高的引风机设置风机房,利用墙体隔声。空压机室内布置。对于冷却塔,安装隔声墙减少噪声对周围环境的影响。

⑷垃圾车辆来回形式对道路两旁居住人群带来影响,垃圾车辆在正常行驶时在15m外,其噪声值均为85~90dB左右,对马路附近声环境有一定影响,因此应控制垃圾车行驶车速,改善路面状况,尽量避免在夜间来回运输垃圾。

28

⑸总图合理布局并加强厂区加强绿化,以起到降低噪声的作用。 同时,针对厂区运输车辆所产生的交通噪声,采取限制超载、定期保养车辆、避免厂区禁按喇叭等措施以降低交通噪声。

通过采取上述治理措施后,可确保减少本项目噪声对周围环境的影响。 3.5.4 固体废物处理处置措施

本项目产生的固体废物主要有焚烧炉炉渣、飞灰、SCR脱氮系统催化剂、废离子交换树脂、废机油、生活垃圾等。

根据对同类生活垃圾炉渣浸出试验资料,炉渣属一般固体废物,拟作综合利用,用作制砖内燃料,硅酸盐制品的骨料,用于筑路或作屋面的保温材料,或可作水泥原料等。

按《国家危险废物名录》规定,焚烧灰尘属危险废物,编号为HW18,本项目对飞灰采用水泥固化固化后满足《生活垃圾填埋场污染控制标准》(GB16889-2008)的要求后,运送到江宁水阁垃圾填埋场填埋处理。

拟建项目产生废离子交换树脂和废机油属于危险废物,委托南京汇丰废弃物有限公司进行安全处理。

SCR脱氮系统催化剂,化水制备系统使用的活性炭需定期更换,由生产厂家回收利用;污水处理站污泥、废弃的RO反渗透膜和生活垃圾均为一般废物,进入本工程焚烧系统焚烧处理。

综合分析认为,本项目污染控制措施可以做到稳定达标排放,且满足环发[2008]82号文相关要求。 3.6 生态保护措施

工程建设完成后,整个项目区要完善绿化,使得绿化率保持40.2%。这些绿化工程,不但能美化环境,而且具有防止水土流失的效能。树林、草植物及枯枝落叶腐殖质层能阻挡和降低地表径流速度,增加土壤的入渗量,减少地面冲刷,起到涵养水源的作用。

在整个评价区的植物配置上,以乡土树种为主,并较多应用观赏性树种,营造宜人的共享空间,并且通过乡土植物和新材料的应用,最大限度

29

的降低绿化成本和后期管理维护的成本。

⑴以乡土树种为主,营造生态型的绿地空间。乡土树种是一个地区适应性最强的树种,也是绿化中管理最粗放的树种,易成活,后期维护简单,且能在较短的时间内形成较好的植物景观群落。故在评价区的植物配置中大量应用如国槐、金丝垂柳等乡土树种作为行道树种,成为有序且自然气息很强的林荫道景观。

⑵培育草坪,寻求更合理的植物生态系统。草坪的景观效果及防护效果均较佳,可以净化空气、吸滞尘土、杀菌防病,并具有很强的观赏性和娱乐性。绿色的草坪能减缓太阳的辐射,保护人们的视力,并能防止噪音、净化水源、保持水土、调节环境小气候。

⑶大量应用观赏性植物,为了丰富评价区的植物景观,在植物配置中应用较多的观赏性植物等,保证三季有花、四季有景。在整个植物配置中常绿树种的用量不超过50%,以强调绿色和生态性,为了增强植物景观效果,在厂区内种植月季等时令花卉,保证七至九月鲜花不断。

⑷分区绿化

为美化环境,工程建成后,平整弃土,植树造林,可绿化区域种植观赏化草,美化环境,使拟建厂区成为一个办公条件舒适、环境优美、赏心悦目的人造景观。

通过增加整个厂区的绿化和立体绿化,可将厂区与周围环境进行绿色隔离。绿地的布置从工艺角度考虑,一般来说,可分为厂前绿地、防护绿地、缓冲绿地三种。

厂前绿地区,以美化环境、防噪和除臭为主,种植常绿树、开花草木、灌木等,以丰富四季景色。

防护绿地主要是废气、恶臭卫生隔离防护绿地。常以高大树木、灌木、花卉和草类交替种植成密实的混合林带,对净化空气起到一定作用。

缓冲绿地分布在生产区内,绿化植物选择考虑对废弃物排放的抗性及吸收。选取能吸收有害气体、吸滞粉尘、杀灭细菌的植物种类。如吸收二

30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ywy6.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