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卷

更新时间:2023-03-08 07:54:29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2012-2013学年度上学期 高一第一次月考化学试卷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S:32 Cl:35.5 Na:23 N:14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54分)。

1.加热是一种基本实验操作,下列加热操作正确的是( )

A.将烧杯放置在铁架台的铁圈上直接用酒精灯火焰加热 B.将试管直接用酒精灯火焰加热

C.将蒸发皿放置在铁架台的铁圈上,并垫石棉网加热 D.将烧瓶放置在铁架台的铁圈上直接用酒精灯火焰加热 2.进行过滤操作应选用的一组仪器是( )

A.滤纸、烧杯、试管夹、漏斗、玻璃棒 B.烧杯、酒精灯、试管、漏斗

C.铁架台(附铁圈)、烧杯、漏斗、玻璃棒、滤纸 D.铁架台(附铁圈)、烧杯、漏斗、玻璃棒 3.下列仪器常用于物质分离的是 ( )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A.①③⑤ B.②③⑤ C.②④⑤ D.①②⑥

4.过滤后的食盐水仍含有可溶性的CaCl2、MgCl2、Na2SO4 等杂质,通过如下几个实验步骤,可制得纯净的食盐水:① 加入稍过量的Na2CO3溶液;② 加入稍过量的NaOH溶液;③ 加入稍过量的BaCl2 溶液;④滴入稀盐酸至无气泡产生;⑤ 过滤;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 A.③②①⑤④ B.①②③⑤④ C.②③①④⑤ D.③⑤②①④ 5. 用四氯化碳萃取碘水中的碘,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 A.实验使用的主要仪器是分液漏斗

B.碘在四氯化碳中的溶解度比在水中的溶解度大 C.碘的四氯化碳溶液呈紫红色

D.分液时,水从分液漏斗下口流出,碘的四氯化碳溶液从漏斗上口倒出

6. 某溶液中滴入BaCl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再滴入稀硝酸,沉淀不溶解,则该溶液中( )

A. 一定有SO4 B. 可能有SO4或Ag C. 一定无Ag D. 还可能有CO3

7.有甲、乙、丙三种溶液,进行如下操作:①向Na2CO3溶液中加入甲,生成白色沉淀;②继续加入乙(过量),沉淀溶解并产生气体;③最后加入丙,又有白色沉淀生成。则甲、乙、丙三种溶液的组合可能是( )

A.BaCl2、H2SO4、MgCl2 B.CaCl2、HNO3、AgNO3 C.MgCl2、HCl、Na2SO4 D.CaCl2、H2SO4、ZnCl2

2-2-

+

+

2-

8.下列各项操作错误的是 ( )

A.用酒精萃取溴水中的溴单质的操作可选用分液漏斗,而后静置分液 B.进行分液时,分液漏斗中的下层液体从下端流出,上层液体则从上口倒出 C.萃取、分液前需对分液漏斗检漏

D.为保证分液漏斗内的液体顺利流出,需将上面的塞子拿下(或使塞上的凹槽对准漏斗上的小孔)

9.下列物质中含氢原子数最多的是 ( )

A.2molCH4

B.3molNH3

C.4molH3PO4 D.5molH2

1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在标准状况下,1mol水的体积是22.4L B. 1molH2所占的体积一定是22.4L

C. 在标准状况下,NA个任何分子所占的体积约为22.4L

D. 在标准状况下,总质量为28g的N2和CO的混合气体,其体积约为22.4L

―1

11.将30 mL 0.5 mol·L的NaCl溶液稀释到500 mL,稀释后溶液中NaCl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A.0.3 mol·L

―1

B.0.03 mol·L C.0.05 mol·L D.0.04 mol·L

―1―1―1

12.下列配制1.0mol/L的NaOH溶液的操作不会造成误差的是 ( )

A.称量后转移固体时不小心把少量固体洒到烧杯外 B.干净的容量瓶又用蒸馏水洗涤了一遍 C.转移过程中不小心把几滴溶液滴在外面

D.加水定容时,加水过多,倒出后并恢复到刻度线水平 13.用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物质的量为0.5mol的MgCl2溶液,含有Cl离子数为0.5NA B. 64g SO2含有氧原子数为1NA

C. 标准状况下,22.4L H2O的分子数为1NA D. 常温常压下,14g N2含有分子数为0.5NA 14.所含分子数相同的一组物质是:( )

A.1g H2和1g N2 B. 1mol H2O和1g H2O C.3.2g O2和2.24L的空气(标准状况下) D. 44gCO2和6.02×10个O2 15. 标准状况下,mg气体A与ng气体B分子数相同,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气体A与B的相对分子质量比为m:n B.同质量气体A与B的分子个数比为n:m

C.同温同压下,同体积A气体与B气体的密度比为n:m D.相同状况下,同体积A气体与B气体质量比为m:n

16. 将40克NaOH溶于水中,配制成1L溶液,则该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 A. 0.1mol/L B. 0.5mol/L C. 4mol/L D. 1mol/L

22

-

17.欲配制100 mL 1.0 mol/L Na2SO4溶液,正确的方法是 ①将14.2 g Na2SO4溶于100 mL水中

②将32.2 g Na2SO4·10H2O溶于少量水中,再用水稀释至100 mL ③将20 mL5.0 mol/L Na2SO4溶液用水稀释至100 mL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①②③ 18.下列关于容量瓶及其使用方法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是配制一定物质的量的浓度的溶液的专用仪器 ②使用前要先检查容量瓶是否漏液 ③容量瓶可以用来加热 ④不能用容量瓶贮存配制好的溶液 ⑤可以用500mL容量瓶配制250mL溶液 A.①和② B.①和④ C.除了③ D.除了③⑤ 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16分)。

19.物质的量相等的 CO 和 CO2 中,分子个数之比为 ____;原子个数之比为

_________;氧原子个数比为 。

20. 现有m g某气体,它由双原子分子构成,它的摩尔质量为M g·mol。若阿伏加德罗常数用

-1

NA表示,则:

(1)该气体的物质的量为________________mol。 (2)该气体所含原子总数为________________个。 (3)该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_________________L。 (4)该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密度为_______________ g/L。

(5)该气体溶于水后形成VL溶液,其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___________mol/L。 三、实验题(每空2分,共30分)。

21.甲、乙两位同学各设计了一个实验,结果各自都认为自己的试样中含有SO4。

(1)甲的实验为: 试样A无色溶液BaCl2溶液加足量稀盐酸――――→白色沉淀―――――――→沉淀不溶解

2-

乙认为甲的实验不严谨,因为试样A中若含有________(仅填一种离子)也会有此现象。 (2)乙的实验为: 试样C无色溶液试剂Ⅰ试剂Ⅱ――→现象Ⅰ――→现象Ⅱ

若乙方案合理,回答:

其中试剂Ⅰ是__________,现象Ⅰ是___ ______;试剂Ⅱ是__________,现象Ⅱ是____________。 22.掌握仪器名称、组装及使用方法是中学化学实验的基础,下图为两套实验装置。

I II

(1)写出下列仪器的名称:a. b. c. (2)现需配制0.1mol/LNaOH溶液500mL,装置II是某同学转移溶液的示意图。 ①图中的错误是

②配制时,其正确的操作顺序是(字母表示,每个字母只能用一次) ________。 A.用30mL水洗涤烧杯2~3次,洗涤液均注入容量瓶

B.准确称取计算量的氢氧化钠固体于烧杯中,再加入少量水(约30mL),用玻璃棒慢慢搅动,使其充分溶解

C.将溶解的氢氧化钠溶液沿玻璃棒注入500mL的容量瓶中 D.将容量瓶盖紧,振荡,摇匀

E.改用胶头滴管加水,使溶液凹面恰好与刻度相切 F.继续往容量瓶内小心加水,直到液面接近刻度2~3cm处

(3)用18mol/L 浓硫酸配制100 ml 3.0mol/L 稀硫酸的实验步骤如下:

① 计算所用浓硫酸的体积 ② 量取一定体积的浓硫酸 ③稀释 ④ 冷却,转移、洗涤 摇匀 ⑤ 定容、摇匀 ⑥转入试剂瓶,贴标签 回答下列问题

a. 第③步实验的操作步骤是 c. 下列情况对所配制的稀硫酸浓度有何影响?(填偏大、偏小、无影响) A.容量瓶用蒸馏洗涤后残留有少量的水 B. 所用过的烧杯、玻璃棒未洗涤 C. 定容时俯视溶液的液凹面

b. 第⑤步实验的操作步骤是

高一第一次月考化学试卷 答题卡

班别: 姓名: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54分) 题号 答案 题号 答案 1 10 2 11 3 12 4 13 5 14 6 15 7 16 8 17 9 18 二、填空题(每小题2分,共16分)

19. ____; _________; 。

20. 现有m g某气体,它由双原子分子构成,它的摩尔质量为M g·mol。若阿伏加德罗常数用

-1

NA表示,则:

(1)该气体的物质的量为________________mol。 (2)该气体所含原子总数为________________个。 (3)该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_________________L。 (4)该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密度为_______________ g/L。

(5)该气体溶于水后形成VL溶液,其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___________mol/L。 三、实验题(每空2分,共30分) 21. (1)________

(2)

试剂Ⅰ是__________,现象Ⅰ是___ _ _____; 试剂Ⅱ是__________,现象Ⅱ是_______ _____。 22.

(1):a. b. c. (2)

①图中的错误是 ② ________。

(3)a. 第③步实验的操作步骤是 c.(填偏大、偏小、无影响) A. B. C.

b. 第⑤步实验的操作步骤是

22.(8分)

答案卷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8分)。 题号 答案 1 D 2 B 3 A 4 A 5 D 6 A 7 C 8 B 9 C 10 C 11 C 12 A 13 D 14 B 15 B 16 B 二、填空题(本题包括3小题,共16分。) 17. _ 1:1 ,_ 2:3 _,___1:2_。

18.(1) 4:5 , 4:5 。(2)① b>c>a>d , ② b>c>a>d ,③ b>c>a>d 。 三、实验题(本题包括2小题,共20分。)

19.(5分)(1) 过滤(2) 萃取 (3) 蒸发 (4) 蒸馏 (5) 加热分解

20(15分)(1)12.5,250,量筒、烧杯、玻璃棒、胶头滴管;(2)①③⑤;(3)B、C、A、F、E、D;(4)保证溶质全部转入容量瓶。容量瓶盛放热溶液时,体积不准; (5)A、B、C。

四、计算(本大题包括1小题,共16分) 21. 11.9mol/L 12.6 mL 22. 7:22、1:2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yx83.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