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语文九年级上册

更新时间:2024-04-06 09:31: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一、积累?运用(30分)

1.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题目。(6分)

读书是垮越时空的xiè【 】逅。在书中,你可以和李白一起攀登天姥山,采摘白

云红霞;可以和李清照共赏绿肥红瘦,梅子黄时雨,和她在荷花丛中争度;你也可以和 ▲ ;你还可以和海明威帮助老渔夫桑地亚哥抗拒鲨鱼的肆nuè【 】,感受“人可以被消灭,但不能被打败”这一伟大崇高的精神境界;你还可以和孔子、司马迁、曹雪芹、莎士比亚、雨果、托尔斯泰成为知心朋友,和鲁迅、贾平凹、沈从文、巴金、钱钟书在书中进行一次畅谈。拥有这么多的朋友,你的腰板也会得特别地挺直。 (1)根据拼音写出汉字。(2分) xiè【 】逅 nuè【 】

(2)画波浪线的句子中各有一个错别字,请找出并改正。(3分) 改为 改为 (3)请仿照前后的句式,将横线内容续写完整。(2分)

2.在下列各小题的横线上,写出相应的诗文名句或作家。(10分)

(1)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 。( 《相见欢》) (2) ,志在千里。曹操《 》 (3)吾视其辙乱, ,故逐之。《曹刿论战》 (4) ,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邹忌讽齐王纳谏》

(5) ,雪上空留马行处。作者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6)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一诗中,正面写诗人的愁绪,表达对友人深切同情的诗句是“ , 。”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3分) 【 】 A.我们的祖国山河壮丽,文学家以脍炙人口的诗句吟咏它,绘画家以使人迷恋的丹青描....绘它,摄影师以令人神往的镜头记录它。

B.夏天是香格里拉最美的季节,每到此时,游客络绎不绝,流连忘返。 ....C.一味地照搬他人经验,发展本地区经济,无异于守株待兔 ....

D.杨善洲矢志不渝地追求自己的人生目标,从来没有见异思迁,真让我们佩服。 ....4.下面语段中有三处表达错误,请把它们找出来,并加以改正。(3分) ①随着电脑文字录入技术的应用,使人们逐渐不喜欢用笔写字了。②这一问题已经引起了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③我国正在制定中小学生汉字书写等级标准,要求学生不仅要会认会写,还要达到规范和美观。④学校也要加强宣传,提高同学们对汉字书写的重要性

5.名著阅读题。(8分) (1)《骆驼祥子》中,祥子有一个最大的梦想,后来发生的诸多事情使他的梦想最终破灭了。请说出祥子最大的梦想是什么?并说出导致他梦想破灭诸多事情中的两件。(4分) (2)《阿长与山海经》中,“我”平时怎样叫保姆长妈妈?什么时候叫她“阿长”的?有时

1

候“我”为什么“实在不大佩服她”? (4分)

(二)阅读《曹刿论战》,根据要求回答问题。(12分,每小题3分)

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徧,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 “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左传》) 19.解释下面句中加点词语。 (1)小惠未徧( ) (2)公将鼓之( ) (3)再而衰( ) ...20.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加线的句子。

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21.下面是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本文记叙了战争的全过程,重点是写曹刿战前对作战条件的准备和战后对取胜原因的分析,显示出他远大的政治抱负和在军事指挥上的杰出谋略。

B.“肉食者鄙,未能远谋”是曹刿“请见”的原因,这里面既有对统治者的蔑视,又显示出他的自信。

C.鲁庄公身为鲁国国君,在迎战“齐师”时,他寄希望于贵族的拥护和神灵的保佑,他急躁冒进,他“既克”却“问其故”,处处显露出“鄙”。

D.全文紧紧扣住“论战”来写,对曹刿的言论写得详备,而战争经过写得简略,这充分表现了《左传》善于剪裁、言简意赅的特点。

22.请你根据文章内容,用自己的话说说曹刿的“远谋”表现在哪些方面。

(三)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2—14题。(10分)

己所欲 勿施于人

周国平

①中外圣哲都教导我们:“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是要我们将心比心,不把自己视为恶、痛苦、灾祸的东西强加于人。己所不欲却施于人,损人利己,把自己的快乐建立在别人的痛苦之上,这种行径当然是对别人的严重侵犯。然而,这只是事情的一个方面。

②另一方面,自己视为善、快乐、幸福的东西,难道就可以强加于人了吗?要是别人并不和你一样认为它们是善、快乐、幸福,这样做岂不也是对别人的一种严重侵犯?在实际生活中,更多的纷争的确起于强求别人接受自己的趣味、观点、立场等等。大至在信仰问题上,试图以自己所信奉的某种教义统一天下,甚至不惜为此发动战争。小至在思维方式上,在生活习惯上,在艺术欣赏上,在文学批评上,人们很容易以自己所是为是,斥别人所是为非。即使在一个家庭的内部,夫妇间改造对方趣味的斗争也是屡见不鲜的。

③事情的这一个方面往往遭到了忽视。人们似乎认为,以己不欲施于人是明显的恶,出发点就 是害人,以己所欲施于人的动机却是好的,是为了助人、救人、造福于人。殊不知

2

在人类历 史上,以救主自居的世界征服者们造成的苦难远远超过普通的歹徒。我们应该记住,己所欲 未必是人所欲,同样不可施于人。如果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一个文明人的起码品德,它反对的是对他人的故意伤害,主张自己活也让别人活,那么,“己所欲,勿施于人”便是一个文明人的高级修养,它尊重的是他人的独立人格和精神自由,进而提倡自己按自己的 方式活,也让别人按别人的方式活。

④现代社会是一个价值多元的社会,在遵守法律的前提下,人们在精神信仰领域和私生活领域 都享有了越来越多的自由。在我看来,这是一个合理化的进程,而那些以己所欲施于人者则是这个进程中的消极因素,倘若他们被越来越多的人们宣布为不受欢迎的人,我是

丝毫不会感到意外的。

12.“事情的这一个方面往往遭到了忽视” ,“这一个方面”指什么?(2分)

13. 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主要用了哪些论证方法来证明作者的观点(4分)

14. 孔子认为为人处世当“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而作者却认为“己所欲 勿施于人”,你更同意谁的观点?结合生活实际谈谈你的认识。(4分)

(四)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5—18题。(12分)

微波武器

①微波是一种高功率电磁波,可以用特殊的天线汇聚成方向性极强、能量极高的波束,在空中以光速沿直线传播。

②所谓微波武器,指的是利用微波束的能量直接杀伤目标或使目标丧失作战效能的武器。微波武器主要由高功率发射机、大型高增益天线和瞄准、跟踪、控制等系统构成。

③微波武器可用于杀伤人员。其杀伤机理可分为“非热效应”和“热效应”两种。“非热效应”是由弱微波辐射引起的,它会使人烦躁、头痛、神经紊乱、记忆力减退。而“热效应”则是利用强微波辐射照射人体,通过短时间内产生的高温高热,造成人员伤亡。另外,微波武器还有一大绝招,即它能穿过大于其波长的所有缝隙以及玻璃等绝缘体,进入目标内部,杀伤里面的人员,甚至连封闭工事及装甲车辆内的战斗人员也难逃脱它的“魔爪”。

④微波武器还可以干扰和烧毁武器系统中的电子设备及元器件。当其发射的微波束在目标区的能量密度达到0.01微瓦/厘米2,—1微瓦/厘米2时,可使相应波段的雷达和电子系统无法工作;当微波束在目标区的能量密度增加到10瓦/厘米2—100瓦/厘米2时,则可烧毁任何工作波段的电子元器件。微波武器可以攻击的目标非常多,从洲际导弹、巡航导弹、飞机、坦克、军舰到雷达、计算机、通讯器材,只要是处于强微波的覆盖区内,就可能受到攻击而丧失作战效能。

⑤微波武器还是隐形武器的克星。隐形武器能够隐形的关键是广泛采用了能吸收雷达波的材料和涂料。微波武器发射出的高能量微波束能使隐形武器因升温而受到破坏,轻则瞬间被加热,导致机毁人亡;重则即刻融化,变成轻烟一缕。

3

15.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本文的说明内容。(2分)

16.简述微波武器的构成及杀伤对象。(4分)

构成: 杀伤对象: 17.“微波武器还有一大绝招,即它能穿过大于其波长的所有缝隙以及玻璃等绝缘体,进入目标内部,杀伤里面的人员,甚至连封闭工事及装甲车辆内的战斗人员也难逃脱它的‘魔爪’。”这句话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3分)

18.第④段画线句中的“可能”一词能否删去?为什么?(3分)

(五)阅读下面一篇文章,完成19—23题。(18分)

情 在 高 处 李小萧

①大约七米的距离。

②我紧握着枪托,手心里渗出了一把汗。小心地深吸一口山间潮湿的空气,努力把狂跳的心稳定下来,又取下眼镜仔细擦了擦。我已发了誓,不击中它,今生就不再摸猎枪。

③那是个骄傲的家伙,尖曲的喙,强硬的躯,乌黑而微泛莹绿的羽,脖边还围着一圈浅褐色的纹锦,就像古希腊勇士的桂冠。它昂首站立在那岩石上,扇起的翅,嵌在白蒙蒙的天空上面,于是属于鹰族的野悍与霸气便展露无遗了。我看不到它的眼,它正盯着自己爪下的猎物。一定是个年轻的家伙,这岩鹰!

④我突然感到有股热血在胸中沸腾了起来。它正全神贯注地撕扯爪下的猎物,如我没看错的话,那是一只雏鸡。⑤它突然昂起头高叫了一声,隐没了的太阳一下子从阴翳的云层里挣脱了出来!山岩上风在猎猎地吹,清亮的鸣声回荡在山峦与苍穹之间,这才是真正的鹰之唳!那被霞光镀了的剪影,不啻为一座真正的力与美浑然天成的伟大雕像。我心里忽地一动,枪在中途停住了。

⑥它居然对爪下的美味只撕不吞!我突然奇怪地发现。

⑦它已把一切都完成了,天是如此地蓝,风又变得如此地清。它蓦然欣喜地高叫了两声,拍拍翅膀,消失在岩边。

⑧我一下从震撼中清醒过来,心里一阵难耐的懊悔。但那问号依然盘旋脑际:这冷酷与嗜杀成性的鹰竟会弃猎物而去?

4

⑨我刚要失望地起身,突然从天空传来一声熟悉的鹰鸣。急忙伏下,心又狂跳了起来,紧盯着岩边声音传来的地方。是它!只不过还携了另一只鹰来,我以为是它的爱侣,但仔细观察之后,发觉自己错了,那是只苍老的岩鹰。很老了,它的羽毛在阳光下灰蒙蒙的,且落了不少;好像还受了重伤,一只翅膀耷拉着,脚无力地卷成一个“7”形。它的脖子转动很困难,也许根本就不能转动!年轻的鹰把它轻轻放在向阳的岩石上,然后叼起猎物,一块块地喂它。

⑩我静静地看着,托枪的手悄然地垂了下来。

⑾年轻的鹰在笨拙地喂着,显然它只习惯大力地撕扯暴吞,做这种温柔的动作还笨拙得可笑。它的大喙不时错过老鹰的嘴,有时还忘了松开。但老鹰自始至终都在安详地接受着,那半阖的眼中,流露出的也全是爱和满足。

⑿天很蓝,风很清,我的眼睛开始潮湿。

⒀年轻的鹰每喂完一口都忍不住发出一声欢叫。有好几次,老鹰把嘴闭上了,不肯再张开,只用慈爱的目光望着它。但它都轻轻啄开了老鹰的嘴,那分明还带着少年的任性和撒娇!

⒁是的,它明白母亲(抑或父亲)的心,尽管它也确实饿了。有好几次叼在嘴里的肉差点被本能地吞下去;尽管再找到如此鲜美的野味已很不容易,但它宁愿去喝涧里的水充饥也不肯吃一块给母亲(或父亲)的食物!

⒂我的泪开始大股大股地往外涌,我不敢站起身,生怕惊动了那深情的两代鹰,我只有用泪水模糊了的眼,定定地望着那正紧紧依偎着晒太阳的两只鹰。不看那美丽的流云,也不听那柔歌似的松涛。

⒃没有照相机,但我的心已摄下了这一生所能见到的最美丽的一幕。那一年,正是我因一双皮鞋跟父母闹翻的第一次出走。下山后,我马上还了朋友的猎枪,搭当天的末班车回家了。

19.文中第③、⑨两节划横线的句子分别描写了小岩鹰和老岩鹰的外形,反映了它们怎样特点?分析这样描写的作用。(4分)

20.“是的,它明白母亲(抑或父亲)的心,尽管它也确实饿了.” 它明白“母亲(抑或父亲)的心”是怎样的心?(3分)

21.“没有照相机,但我的心已摄下了这一生所能见到的最美丽的一幕。”这句话中“最美的一幕”在本文中指的是什么?为什么作者称之为最美的一幕?(4分)

22.赏析第⑤节划波浪线的句子的妙处。(3分)

5

23.作者在文末写道:“那一年,我因一双皮鞋跟父母闹翻而出走。下山后,我马上还了朋友的猎枪,搭当天的末班车回家了。”试分析这样的结尾的好处。(4)

三、表达·交流(60分)

24.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60分)

有时,生活的负担让我们疲惫不堪,没有压力、身心自由成了人们的渴望,很多人觉得清空了行囊就可以更快地奔跑,没有负担就更容易实现梦想。可每当我们看见父母忙碌的身影,想起老师期待的目光,想起伟大的祖国的建设,我们的身上却更多了一份力量,幸福的负担让我们奋进、努力……

请以“幸福的负担”为题目,写一篇作文。要求:①除诗歌外,文体自选;②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地名和人名名;③不得抄袭;④字数控制在600字—800字之间;⑤卷面整洁,书写工整。

6

3. (3分) 【 C 】

二、理解·感悟(60分) (一)(5分) 6.(1)“来”与“去”,表现了对时光流逝的惋惜之情 (2)“新”与“旧”,新词与旧景对比,抒发了作者的怅惘情思。 7. (二)(12分) 19.(3分)(1)同“遍”,遍及 (2)击鼓 (3)第二次(每小题1分) 20.(3分)大大小小的案件,虽然(即使)不能一一弄清楚,也一定根据实情来处理。(抓住“狱”“虽”“以” 等关键词语,翻译正确即可。) 21.(3分)A

22.(3分)①政治公平,取信于民 ②精于谋略,知己知彼 ③善于观察,把握时机 ④洞察时政,进谏献言(答出以上四点中的三点即可,每点1分;采用其他言之成理的说法作答亦可。要结合文章内容作答,不得使用文中原句。)

(三)(10分)

12. 在实际生活中,更多的纷争起于强求别人接受自己的趣味、观点、立场等等(2分)

13. 己所欲勿施于人(2分) 举例论证、对比论证 、引用论证 (答出两种即得2分)

14.结合生活实例(2分)言之有理即可。(2分) (四)(12分)

15.说明了微波武器的杀伤力(答“作用“或”攻击作用“也给分)(2分) 16.构成:主要由高功率发射机、大型高增益天线和瞄准、跟踪、控制等系统构成。杀伤对象:①杀伤人员②干扰和烧毁武器系统中的电子设备及元器件③还是 隐形武器的克星(答对”构成“给1分,答对“对象”给3分。共4分) 17.打比方。②示例:运用打比方的说明方法,生动形象的说明微波武器对人员

7

的巨大杀伤力。(答对说明方法给1分,作用分析正确给2分,共3分)

18.不能删去。加上“可能“说明目标在强微波覆盖区受到的攻击的机率就高;去掉“可能”说明目标只要在强微波覆盖区内就必然受到攻击,语言表述不准确;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光写观点不给分,分析每点给1分,共3分) (五)(18分)

19.特点: 小岩鹰:健壮霸气,骄傲野悍。(1分)老岩鹰:年老体弱,受了重伤,生命垂危(1分)

作用:为下文描写的小岩鹰反哺老岩鹰的动人画面埋下伏笔。(2分) 20.宁愿自己饿着也要把好东西留给孩子享用的慈爱的心。(意思相近3分) 21.“最美的一幕”在文中指的是年轻的鹰认真而又笨拙地喂食年迈受重伤老鹰的画面。(2分)这年轻的鹰分明是个“孝子”,它那么认真!那么尽责!那么用心!深深的打动了作者,甚至让其感到自愧不如,所以作者称之为最美的一幕。(2分)

22.“挣脱”一词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1分)赋予太阳以人的性格,生动的描绘了太阳钻出云层的情态,衬托了小岩鹰叫声的清亮,有威慑力。(2分) 23.作者之所以幡然醒悟,问心有愧,自责自己年少无知,是因为“老鹰反哺”时那份孝心深深地打动了他。这样的结尾升华了中心,深化了主题:人更应该要有孝心,懂得感恩.(4分) 三、表达·交流(60分) 25.(60分)题目:幸福的负担 标准同中考。

8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z2wr.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