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音灵签》百则古人典故简释

更新时间:2024-05-26 10:13: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一 钟离成道

钟离是长期流行于民间的关于道家传说中的八个神仙之一。八仙是: 钟离(钟离权)、 张果老、韩湘子、铁拐李、吕洞宾、曹国舅、蓝采和、何仙姑。 汉朝时, 钟离原本为将军, 因失机得不到朝廷器重, 辞官而进入终南山(长安城附近) 隐居修道. 后来得到东华帝君传授仙法而成道, 为八仙之首。

二 苏秦不第

苏秦是春秋战国时东周洛阳人, 合纵论的代表人物。合纵和连横是战国时的两大政治、外交主张, 弱国齐、楚、燕、赵、韩、魏六国联合攻打强秦, 称为合纵;六国中的某几国跟从强秦去进攻其他国家, 叫做连横。当时合纵代表人物是苏秦, 连横代表人物是张仪。苏秦幼时跟鬼谷子学习游说术(鬼谷子是战国时楚国人,隐居于鬼谷这地方, 长于养性修身和研究合纵连横之术), 苏秦学成之后便到各国去游说, 想谋个高官厚禄。 可惜毫无成就, 依然贫困落泊。后来发愤研读姜太公兵法, 再出来游说各国联合对抗强大的秦国。“不第” 就是古时考试不及格, 不被录取.

三 董永遇仙

这是个神话故事。传说汉朝时董永因无钱葬父,卖身为奴,替人做长工。他的孝心感动了天上的仙女,仙女私自下凡来和他结为夫妻。仙女白天劳作,夜间织布,使董永得以还清债务,恢复自由。一年后,仙女辞别回天。

四 玉莲会十朋

宋朝时王十朋少时家贫,好学不倦,和钱玉莲订婚时以荆条为信物。结婚后,十朋上京赴考,夫妻暂时离别,奸人孙汝权迫玉莲相嫁。玉莲不从,投河自杀,被救。同时十朋中了状元,也不肯娶丞相的女儿为妻,因此被皇帝贬职。后来玉莲经过许多波折,终于和十朋相会,夫妻重逢团圆。

五 刘晨遇仙

刘晨是东汉朝时代人,永平年间(公元58—75年),和阮肇国二人进入天台山采药,遇相色绝丽的二位仙女,被邀请至二女家。二女以胡麻饭招待,并结为夫妻。住了约半年,二人要求回家,回到家才知道子孙已过了七世了(约百多年时间)。二人再去找仙女,却找不到原路了。

1

六 仁贵遇主

薛仁贵是唐朝李世民皇帝(唐太宗)的征东大将军,神武英勇。初年不得志,三次投军不被重用,只任火头军(厨师),打仗有功劳也是由张士贵女婿何忠宪冒领。有一晚李世民梦见薛仁贵,过后不久李世民被盖苏文追杀,薛仁贵及时出现救了李世民。薛仁贵几经挫折才能见到唐太宗皇帝。

七 苏娘走难

苏娘即苏英娘娘,周朝景王时(公元前554——520年)西番王进贡了三件宝物:温凉盏、醒酒毡、能言鸟(会说话的鹦鹉)。皇帝非常高兴,问谁人能逗鸟说话。结果没有人能够,只有东宫皇后苏英娘娘能逗引鹦鹉说话,即刻获得皇帝赞赏。西宫皇后梅玉春十分嫉妒,怀恨在心,诬陷苏英犯了死罪,后幸得忠臣潘葛以自己的妻子代替苏英死刑。苏英漏夜出走,逃亡到白马寺,生下了太子。

九 孔明点将

孔明(诸葛亮)被刘备三顾茅庐请下山后,被礼为军师。当时夏侯惇(三国时谯地即今安徽人),东汉末随曹操起兵,任大将军,引兵攻打刘备。孔明随即调兵点将,准备迎战,但关羽张飞都不服气。双方军队会战于博望坡,结果刘备大获全胜,证明了诸葛亮军师的高明策略,关、张二人从此信服。

十 庞涓观阵

庞涓和孙膑同是春秋战国时代人。庞涓是魏国人,孙膑是齐国人,二人一起向鬼谷子学习兵法。庞涓先下山到魏国做事,掌管兵权。后来孙膑也下山会见庞涓,同为魏国的魏惠王服务。庞涓知道孙膑本领比他强,因为孙膑是齐国大将孙武的后代,只有他知道祖传的《孙子兵法》。庞涓在魏惠王面前诬陷孙膑私通齐国。魏惠王十分恼怒,在孙膑脸上刺了字,还剜掉了孙膑的两块膝盖骨,使他残废。幸好有个齐国人到魏国访问,偷偷救出孙膑回齐国。孙膑回到齐国后被任为军师。孙膑率大将田忌带兵攻打庞涓,并排成阵势挑战。庞涓乘车观看,认得孙膑的颠倒八门阵,但他破不了此阵,结果大败逃回魏国。孙膑写的《孙膑兵法》和《孙子兵法》一样,一直流传至今。

十一 书荐姜维

“书荐姜维” 就是“书献姜维”。 姜维是三国人,原为魏国战将,被诸葛亮收服,改投刘备。姜维智勇双全,最得诸葛亮器重。诸葛亮六出祁山(甘肃礼县东(今叫祁山堡,军事必争之地),不久病于五丈原(今陕西歧山县斜谷口西

2

侧),自知命在旦夕。有一天姜维入帐,诸葛亮就将自己生平所学的知识,已经著书的二十四篇,计四千一百一十二字,内有八务、七戒、六恐、五惧之法,全部传授给姜维,希望姜维继承他的志向,竭忠辅主。不久后,诸葛亮去世。

十二 武吉遇师

武吉本来是砍柴的樵夫,曾认识在渭水边钓鱼的姜子牙。武吉后来进城时误杀了人,被捉判了死刑。武吉求救于姜子牙,姜子牙施法解救他并收他为徒弟。后来武吉被拜为大将,讨伐残暴的纣王。

十三 罗通拜师

罗通是罗成的儿子,唐朝时的英雄好汉,英勇善战。十七岁时,在演兵场上比武夺得帅印,领兵征伐北方的敌人,立下汗马功劳。因为逼死屠炉公主而触怒唐太宗(李世民)皇帝,被消除官职,不能娶妻。后来程咬金求情,得到皇帝宽赦。

十四 子牙弃官

姜子牙(姜尚)曾在昆仑山上跟从元始天尊学道,后遵师命下山辅佐周朝。姜子牙离开昆仑山之初,住在宋异家,一无所成,样样失败。七十二岁时,被推荐往纣王宫廷谋一小官做。一天纣王要兴建鹿台宣淫行乐,请姜子牙设计建造。姜子牙反对,向纣王规谏,惹怒了纣王,因而畏罪潜逃,弃官回到宋异家。后来在渭水钓鱼过日子,等待时机。

十五 苏秦得志

苏秦不得志后(见“二:苏秦不第”), 发愤图强,痛下决心研读姜太公兵法,再出来谋事。他到了燕国,见到了文侯,说服他联合赵国对抗强秦,文侯给了他车马和金帛。后又说服了赵王,得到黄金千两和其他礼物。赵王请他去游说各国诸侯,联合对抗强大的秦国。苏秦因此被六国重用,给他佩以宝剑,掌管了六国相印。

十六 叶梦熊朝帝

叶梦熊是明朝嘉靖年进士,为人有胆识,忠贞爱国。万历年间,承恩在边疆地带滋扰,造成社会不安宁,却没有人敢前往平乱。叶梦熊极为愤慨,亲自上朝晋见神宗皇帝,要求领兵前往讨伐,为国效劳。

3

十七 曹操话梅止渴

“话梅止渴” 也作“望梅止渴”。 曹操带兵去打仗,正值天气炎热时节,士兵汗流浃背,口干舌燥,却找不到水源。士兵个个精疲力尽,几乎连赶路的力气都没有。这时曹操想出一个主意,下达号令说:“前面有一大片梅树林,结了很多梅子,又甜又酸,到了那里就可以吃梅解渴了。”士兵们听说后,嘴里都流了口水,暂缓干渴得以行军,终于走到前面有水源的地方。

十八 曹国舅为仙

曹国舅是八仙之一, 宋朝人, 是曹太后的弟弟。 因不守法, 常杀死人, 很感耻辱, 于是散尽家财, 自已进入山林修道。后来遇到钟离和吕洞宾, 得到指点成仙。

十九 子仪封王

郭子仪是唐朝大将军, 也是历史上著名的大将。安禄山和史思明叛乱(史称“安史之乱”), 郭子仪率军讨伐,常把敌人打得落花流水。 六十余年征战, 经过七个皇帝, 战绩累累, 功劳显赫。后得唐肃宗重用, 拜为副元帅, 并晋封汾阳郡王, 继续率大军平乱。 建中二年(公元781年) 郭子仪病重逝世, 享寿85岁。

二十 姜子牙遇文王

姜子牙名姜尚。年近八十岁了, 还在渭水边(今陕西省宝鸡市潘溪河畔) 垂钓,等待时机。他用直钩垂钓,不用香饵,钓钩离水三尺,自言道:“负命者上钩来!”别人笑他,他说:“我不钓小鱼,专钓大鱼!”周文王听说渭水边有这么一个怪人后,夜里梦见飞熊,知道有贤人出现,于是亲自到渭水来访姜子牙,称他为姜太公,并礼聘他铺佐治理国家,封他为丞相之职。他辅佐周文王得天下八百余年。

二十一 李旦龙凤配合

李旦是唐高宗李治的儿子,当过皇帝(睿宗)。武则天登位做皇帝后,李旦被贬为平民,其间和民女胡凤姣相识。民间传说,他们二人手上各有半个从胎带中取出的方印,经过“斗印” 证明,两者能合一,而结为夫妻。现在湖北省武汉市汉阳鹦鹉洲上还有胡凤姣墓遗迹。

4

二十二 六郎逢救

杨六郎,宋朝时人,名杨延昭,是杨业的第六个儿子,故称六郎。杨业父子军队在陈家谷被番兵围困,形势危急,杨业头撞李陵碑而死。杨七郎去寻救兵被潘仁美的乱箭射死,只剩下六郎孤军奋战,逃到胡原谷又被番兵围攻。此时幸得杨五郎从五台山赶到,救了六郎,一同上五台山。见于《杨家将》故事。

二十三 怀德招亲

高怀德,北宋开国功臣,出身于大将家庭,武而勇。宋太祖赵匡胤黄袍加身,登位做皇帝后,高怀德就和匡胤的妹妹燕国长公主结婚,成为驸马都尉,后和杨家将领兵征战大辽。

二十四 殷郊遇师

殷郊和殷洪两兄弟都是商朝纣王的儿子。殷郊被广成子收为徒弟,学习仙法,变成三头六臂。临别下山时在师父面前发誓,要助周文王。但是走到半路被申公豹说反,却去助作恶的父亲纣王。广成子下山劝说,师徒反脸,大战一场。后来姜子牙取得杏黄旗,在燃灯道人的协助下,打败殷郊,将他夹在二山之中,头露山外,广成子用犁锄犁掉他的头,应其誓言。(见于《封神榜》)

二十五 李广机智

李广,汉朝名将,善骑射,以勇敢善战著称。汉文帝时,李广领军攻打匈奴,受了伤,被匈奴兵捉住,放在两匹马之间驱走。李广装死不动,走了十多里路,李广觉察到有个匈奴兵骑一匹好马经过,即刻腾空而起,跳到匈奴兵的马骑上,把他打倒,夺了他的弓箭,策马扬鞭跑了几十里,聚集其军队准备再攻打敌人。

二十六 钟馗得道

钟馗,是中国古代传说人物,著名的门神。相传他是唐朝人,生得豹头环眼,铁面虬髯,相貌丑陋,被后人奉为伏魔降妖大神,多贴于大门,以打鬼和驱邪魔为能事。传说钟馗文武全才,唐德宗时上京会考,状元及第,但他生得丑恶,皇帝取消他的状元资格。钟馗愤怒之极,痛骂皇帝,随后抢过武士宝剑,自刎而死。

5

二十七 刘基谏主

刘基,字伯温,是明朝朱元璋皇帝的军师。朱元璋在应天(南京)时,韩林儿在安丰(今安徽寿县南)自称小明王,被张士诚围攻,形势危急。朱元璋要亲自去解围,刘伯温劝阻(谏,是规劝、劝阻的意思)。刘伯温认为会面对陈友谅攻击的危险,不可出兵。朱元璋不听,率军队到了安丰,才知韩林儿已被打败,正在逃亡中。朱元璋也被围攻,幸亏大将徐达和常遇春奋力杀退敌人,化险为夷。朱元璋得了天助,保住了应天城。

二十八 李后寻包公

宋朝真宗皇帝有刘、李二妃。李妃怀孕产子,被刘妃以狸猫换太子手法陷害,被打入冷宫受罪。李妃因日夜哭泣,十多年在痛苦中过日子,最后双目失明。她听说包公(包拯)是位公正廉明的好官,几经辛苦,终于在天齐庙寻到包公,提出伸冤。(参见“四十五: 仁宗认母”)

二十九 赵子龙救阿斗

赵子龙是刘备的猛将,阿斗(刘禅)是刘备的儿子。曹操要攻打刘备的樊城(今湖北省襄樊),要刘备投降。刘备不肯,孔明建议弃城逃往江陵,以保安全。所以刘备一家大小和十万军民往江陵大迁徙。张飞在前掩护,赵子龙在后保护刘备家眷。曹操大军在后紧紧追杀,在兵荒马乱中,刘备妻子糜夫人和儿子阿斗失散了。赵子龙四处寻找,终于在一破圩中找到糜夫人和阿斗。赵子龙抢过阿斗护在怀中,杀出重围,勇不可挡,杀死曹操五十余员大将,和张飞相遇于长坂坡,赵子龙救了阿斗。

三十 棋盘大会

“棋盘大会” 即棋盘山大会战。唐太宗(李世民)时,薛仁贵东征回来不久,又领兵西征苏宝同,被围于西唐的地方。二路之师薛丁山(薛仁贵之子)与母柳氏(金定)、妹金莲和程咬金等同往解围。大军到了棋盘山,遇到窦一虎劫粮,被薛丁山打败。窦一虎之妹窦仙童下山战薛丁山兄妹,用仙法生擒薛丁山。金莲回营报讯,程咬金知道窦仙童与薛丁山相爱,说服了柳金定,结果薛丁山与窦仙童、窦一虎与薛金莲各自成亲,结为夫妻,皆大欢喜,并一同赴西唐解薛仁贵之围。

三十一 佛印会东坡

宋朝大诗人苏东坡有七个妻妾,最小的叫朝云。有一年寒冬,佛印禅师来造

6

访苏东坡,二人许久没相见,谈了几小时,越谈越高兴。夜深了,苏东坡叫朝云去服侍师父。佛印叫朝云准备一个水壶,七个火炉,还有葵扇和火炭等东西。佛印在床上入定,叫朝云起火后,把水壶放在第一个火炉上煮,水滚了又放到第二个火炉上煮,然后放到第三个火炉上煮,以至放到第七个火炉上煮。如此照做几遍,直到天亮。后来突然卜的一声,水壶里的水烧干而爆裂了。佛印叫朝云回去睡觉,不必害怕。第二天朝云将昨夜的事告诉苏东坡,苏东坡觉悟到佛印是在警告他,五欲不断,一定堕落,要他息心修行,不要沉迷于功名富贵。

三十二 刘备求贤

蜀主刘备为了得天下,致力于收罗人材,并四处访求贤能辅佐他治国。徐庶介绍了诸葛亮后,刘备就和关公、张飞三人,长途跋涉,来到隆中拜访诸葛亮。恭请诸葛亮出来安定天下,共跑了三次才见到诸葛亮,故有“三顾茅庐” 之说。

三斗三 咬金聘仁贵

程咬金是唐朝开国元老,薛仁贵是唐太宗时大将。初时,薛仁贵二次投军都被张士贵阻挠,不被录取。一天薛仁贵在山上午睡,突然发现程咬金路过被虎追,薛仁贵赶上去打伤老虎,救了程咬金。程咬金赞赏薛仁贵武功,给他金令箭一支,叫他去投军。第三次仍被张士贵欺骗,只给薛仁贵当个火头军(厨师)。

三十四 桃园结义

汉献帝时, 天下混乱, 盗贼蜂起, 刘备(玄德)、关羽(云长)、张飞(翼德) 三人志同道合, 在张飞家的桃园结拜为兄弟。刘备为兄, 关羽次之, 张飞为弟,三人发誓: 同心协力, 扶危救困, 上报国家, 下济黎众。 后来三顾茅庐, 礼请诸葛亮下山辅佐兴汉室。

三十五 唐僧取经

唐僧就是唐三藏(玄奘)法师,奉唐太宗皇帝命令,往西天(印度)取佛经,以弘扬佛教于东土。唐僧经过千辛万苦,行程十万八干里,成功取得经典回国。《西游记》故事中,有孙悟空、猪八戒、沙僧三人协助唐僧往西天取经,历经九九八十一难,终于大功告成,功德圆满。

三十六 湘子遇宾

“湘子”即韩湘子,“宾”即吕洞宾。两人都是八仙人物。韩湘子是唐朝人,幼年落泊,不读书,好饮酒。后被吕洞宾引渡,同入山修道,成为八仙人物。

7

三十七 李靖归山

李靖就是《封神榜》里哪吒三太子的父亲,又叫“托塔天王”。 李靖父子协助姜子牙(姜太公)打败纣王后,建立周朝,周武王正式登基。姜子牙于是设封神榜,进行封神仪式,以安定在战斗中死亡将士的亡魂。从此四海升平,天下安宁。周武王要封侯行赏,又要分封土地给开国功臣。李靖父子等七人要求归山修道,不恋世间的功名利禄。后来七人都“肉身成圣”, 位列仙班。

三十八 何文秀遇难

传奇剧本《何文秀玉钗记》故事说,穷书生何文秀同富家女王琼珍相爱,出奔海宁。何文秀被土豪陷害入狱,王琼珍剪发毁容,历尽各种痛苦灾难,誓不再嫁。后来何文秀和王琼珍终得重聚,结为夫妻。

三十九 姜女寻夫

秦始皇为了防卫国土,动用了五十万农民,在北方建筑长城。万喜良和孟姜女是一对新夫妇,万喜良被招去建长城,多年不回家,亦无音讯。孟姜女为了寻找丈夫,千山万水,走到了众人建长城的地方。她知道丈夫在劳苦中死了,悲痛万分,嚎啕大哭,哭声震天动地,连长城也被哭声震倒了一段。

四十 武则天登位

武则天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唐高宗(李世民之子)即位不久,她就做了皇后。高宗病死,她以皇太后身份临时执政,公元690年她67岁时,正式登位做女皇帝,改国号为“周”。她做了十五年皇帝,82岁时被迫退位,再由李氏复兴唐朝。

四十一 董卓收吕布

董卓是东汉末年的大军阀,他残忍暴戾,独断专横,杀人不眨眼。他到了长安搜刮民财,强取豪夺,令人民愤怒。吕布是个骁勇异常的年轻人,但没有品德,有勇无谋。董卓以一匹马和许多金钱收买了吕布归顺,后来又认吕布为义子。吕布在凤仪亭调戏董卓爱妻貂婵,导致二人结怨,董卓最后被吕布杀害。

四十二 目莲救母

《佛经故事》载:目莲是佛门的尊者,有神通。他的母亲作恶多端,死后在

8

地狱的饿鬼道受苦。目莲设法救渡母亲,但求助于佛祖也没办法。后来佛祖叫目莲设盂兰盆会,供养十万僧侣,并由诸天菩萨施法,救渡他在地狱中的母亲。由此农历七月十五日为盂兰节,亦叫孝母节,后又演变为七月的“中元普渡”。

四十三 行者得道

“行者” 就是孙行者(孙悟空)。初时孙悟空飘洋过海,从花果山到三星洞向菩提祖师学道。孙悟空心窍灵,但学功夫却诸多挑剔,祖师因此生气,罚他打手心三下。他就悟出祖师暗示,半夜三更便从后门摸到祖师榻前,要求传道,因而学得七十二变化等神通和长生不老之术。

四十四 姜维邓艾斗阵

姜维归顺孔明而成蜀国猛将,邓艾是魏国(司马昭)大将。姜维出兵伐魏,双方军队会师于祁山之前。姜维首先摆了阵势,乃是诸葛亮之法,邓艾以十余兵士冲击,皆被打退。次日姜维摆八卦阵,邓艾也摆八卦阵变为八八六十四门户,姜维军队进入阵内变为长蛇卷地阵,邓艾不能破被困在中间,幸得司马昭赶来救出。

四十五 仁宗认母

宋朝真宗的李妃生下了太子,被刘妃和郭槐合谋陷害,李妃被打入冷宫受罪,后逃难到赵州桥,住在寒窑,过着痛苦生活,日夜哭泣,终致双目失明。刚出生的太子幸得太监陈琳和宫女寇珠救出,秘密寄养于八王爷家中,成为八王爷第三子,取名赵桢。赵桢六岁时,因为真宗无子,又被送到宫中留养。由于聪明灵活,很得真宗宠爱,册封为太子。后来真宗归天,太子即位,为仁宗帝。十八年后,李后(李妃)在天齐庙寻到包公,提出伸冤。英明的包公,探讨了事情的真相,决心设法平反,使皇帝母子相会。仁宗在八王爷等安排下,在南清宫会见了李后,母子相认,抱头痛哭。

四十六 渭水钓鱼

姜子牙(姜尚)是一个精通兵法的能人,不愿为昏庸残暴的商朝服务,弃官别了妻子,一个人到了渭水(今陕西省宝鸡市潘溪)钓鱼过日子。姜子牙一意守时候命,不管闲非,悟道修真。苦闷时,持丝纶倚绿柳而垂钓。后来周文王夜梦飞熊,亲自到渭水礼请姜子牙出来治国,并封为丞相。当时姜子牙已是八十岁了。(参见“二十:姜太公遇文王”)

9

七十三 陈桥兵变

五代残唐的周世宗死后,由他七岁的儿子继位,他的母亲符太后掌管政权。赵匡胤为当时朝廷长官,许多亲信和兄弟都想造反夺权。这年年初三,赵匡胤等人率领军队到陈桥驿宿营,当晚一部分将官发动兵变,声言拥立赵匡胤为皇帝,并把一件黄袍加在他身上,山呼万岁。赵匡胤黄袍加身后,立即回开封做了宋太祖皇帝,改国号为宋。宋朝有320年天下。

七十四 秦败擒三帅

春秋时代,强大的秦国消灭了一个小国(滑国)之后,满载而归,接着进兵晋国。大军走到一个叫上天梯的险要地方,人马皆困乏,很难前进。这时突然发现前路乱木阻塞,晋国兵士大队杀出,后面也有晋兵夹攻,喊杀声四起,晋兵又放火烧山,烟火漫天。秦兵走投无路,被杀者无数。孟明、白乙丙、西乞术三位元帅束手被擒。后来晋王释放了三元帅。

七十五 伍员夜出昭关

伍员又名伍子胥,春秋时代楚国人,其父兄是朝廷重要官员,他们被楚平王杀死后,伍员和太子健的儿子胜,漏夜逃走。到了昭关,守关的官员要扑捉他们,伍员和胜分别独自步行出关,躲躲藏藏,提心吊胆,由于过度忧愁,一夜之间,伍员的头发全变白了。后来伍员和胜脱离险境,到达吴国。

七十六 洪武看牛

朱洪武就是后来的朱元璋,明朝第一任皇帝。他出身在贫苦农民家庭,幼年时替人放牛过日子,后来又到皇觉寺当和尚。他参加了农民起义军,率领军队十万之众,打败了元朝,建立明朝,是为明太祖。朱元璋小时看牛很顽皮,传说他每天放牛上山,就口里喃喃念道:“草儿快快长,快快长,牛猛吃,草猛长。”说完就去玩耍,那些草好似听他的金口说话,越长越多,牛也长得又肥又壮。

七十七 捧璧归赵

春秋时代,赵国惠文王得到一块世上稀有的美玉,称为和氏璧。秦国昭王知道了,要以十五座城池对换和氏璧。赵惠王知道秦昭王要骗他,但毫无办法对付。他委派蔺相如带了玉璧到秦国谈判,谈判中暴露了秦王的欺诈,相如设法收回玉壁,不给秦国。当夜相如完好地将玉璧带回赵国,保住价值连城的宝物。这就是后世盛传的“完璧归赵” 的故事。

15

七十八 临潼救驾

隋朝末年,天下纷争,李渊起兵太原,自称唐王。某日,李渊一家大小,经过临潼山,日方正午,突然杀出一队埋伏的人马,要取李渊等性命。李渊顽抗,形势十分危险。这时秦琼(叔宝)在附近伍员庙中午睡,听到厮杀声,赶来一看,见是李渊,便将敌人杀退,救了唐王。李渊后来为唐高宗。秦琼武艺高强,有万夫不当之勇。

七十九 暗扶倒铜旗

这是隋唐故事。东岭关杨义臣摆一座铜旗阵(以一大旗杆为主)坚强无比,守将东方伯有万夫莫当之勇。秦琼领兵来攻打,罗艺知道了,就命令公子罗成保护铜旗阵。罗成答应,但他的母亲说他必须帮助表哥秦琼,不能助杨义臣,必须明保铜旗,暗助西魏(秦琼)。罗成果然在破阵日,打倒铜旗,杀了杨义臣等大将,投奔西魏。

八十 智远投军

刘智远(知远)是五代残唐时沙陀族人,出身贫穷,在患难中和李三娘结为夫妇,住在李家庄。因不堪二舅的欺凌,出外从军,投于岳勋处为部将,凭其战功,官为九州安抚使。后又投靠石敬瑭。公元947年在晋阳自立为皇帝。史称后汉高祖,只有两传。

八十一 风送滕王阁

唐朝咸淳二年,南昌都督阎公(阎伯屿)重修滕王阁,定了九月初九日设宴请客,并邀请天下名士出席宴会,事先让他女婿写一篇序文,以出风头。这时王勃(唐初四杰之一)知道了,要去凑热闹,可是距南昌行程七百里,需时三天,此时已是九月初七日,赶不上了。是夜,王勃梦见水神对他说一句话:“送君一帆。”次日王勃扬帆过江,舟行飞快,风送七百里路程,王勃及时赶到南昌。当日,阎公准备将女婿写的序文在宴会上向宾客夸耀,但为了表示客气,在筵席上摆出纸笔,请客人写序,没有人敢下笔,王勃毫不客气,提笔就写。都督本来很生气,但看了王勃的文章,文句极其奇警精采,惊叹地说:“真是天才呀!”这篇文章, 便是千古流传的《滕王阁序》。这时王勃才14岁。可惜这位中国古代最杰出的文学天才, 去世太早, 他死时29岁。“风送滕王阁”,即时来运到的意思。

八十二 火烧葫芦谷

刘备和周瑜联合攻打曹操,孔明设七星坛祭东风,助周瑜火烧赤壁。曹操被

16

烧得很狼狈,带一支残败军队逃亡。孔明派大将在各处埋伏捉拿曹操。他派张飞去葫芦谷埋伏,不久,曹操和士兵到了葫芦谷口,人马困顿,坐下来休息烧饭。曹操正在马上大笑孔明智谋不足时,突然张飞杀到,山谷四处火起,曹操军队挣扎一番,冲出火中狼狈往华容道而逃。

八十三 李渊登位

李渊是隋朝末年在太原起兵的将官,部下大将有秦琼(叔宝)、徐茂公、程咬金等,公元618年,隋炀帝在江都被部将杀死,李渊在长安登位做皇帝,国号“唐”,是为唐高宗。李渊在位九年,由李世民(唐太宗)接位。唐朝有二百多年天下。

八十四 庄子试妻

庄子是春秋战国人,大思想家。有一天,他心血来潮,问他老婆,在他死后,是守节,还是再嫁?他老婆自然是信誓旦旦。庄子修炼道法,便以诈死试妻,停柩厅中,他幻化一美男子到来吊丧,自称是老庄远方好友。庄妻为其风仪所迷,两人眉来眼去,正在郎情妾意的时候,那男子捧心倒地,大呼心痛,说除非有“人心” 作汤,服之可愈,就是死了不过三日的人心才可以。庄妻乃演出“大劈棺” 的一幕,要取棺中庄子的心救其情郎。结果棺木劈开,庄子一跃而出。

八十五 韩文公遇雪

韩文公是唐朝时大文学家韩愈,谥文公。韩愈的侄儿韩湘子(八仙之一)会法术。一天韩愈生日,湘子来贺寿,韩愈说:“你有法术,能使美酒开花吗?”湘子说:“可以。”不久果然美酒开花,花间现出二行金字:“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韩愈不解。后来韩愈被朝廷贬职,到了蓝关,遇到大风雪,马不能前进,才悟其意。

八十六 商辂中三元

商辂是明朝浙江人,父名商琳,早逝。商辂从小由母亲抚养,天资聪慧。古代科举考试制度分乡试、省试、殿试(等于现代的小学、中学、大学考试),第一名称为解元、会元、状元。商辂在这三次考试中都获得第一名,故称连中三元。

八十七 咬金探地穴

程咬金和徐茂公等瓦岗(农民起义)英雄正在设宴庆祝胜利,突然演武场地裂开一个大洞,众人称奇,却没有人敢下去探究竟。徐茂公叫大家拈字抽签。结

17

果咬金抽中,进入地穴探察。地洞内有石门、石桥,到了厅中,发现桌上有龙袍玉带等宝贵物件,咬金穿在身上,从竹筐子爬了上来,安然无事。后来咬金做了三年的“混世魔王(扰乱世间的恶人)”。

八十八 庞洪畏包公

庞洪是宋仁宗皇帝的妻舅,称为国丈。由于势力大,在朝廷里为非作歹,陷害忠臣。他串通了奸臣杨滔,定计谋害大将狄青,说他杀死妻子,所有官员都审查不出主谋。包公回朝,要求审办此案,庞洪惊畏不已。案件结束,庞、杨二人被包公查出罪状,有人证物证,要皇帝判罪,但终被仁宗皇帝以亲戚关系为理由,释放了二人。

八十九 智服姜维

姜维字伯约,三国时魏国大将,事母至孝,文武双全,智勇足备。诸葛亮极为爱惜,因此设计如何智服姜维归顺。诸葛亮一面派兵攻打姜维母亲居住的翼城,引姜维出兵保护,一面派人在夜间假扮姜维投降蜀(刘备)攻打天水城,扰乱魏军,使他们相信姜维已叛变,然后逼使姜维走投无路,下马向诸葛亮投降。诸葛亮下车迎接姜维,待之以理,姜维也心悦诚服地归顺刘备了。

九十 韦丹遇仙

韦丹是唐朝时人,年近四十还未考中科举,乘驴到洛阳中桥,见渔人售一双大鳖,鳖被置于桥上,呼呼喘气,快将死去。韦丹见其可怜,自己身上无钱,只好以驴子交换,然后将它放回水中,继续前行。后遇一算命先生,先生引他去见一位须眉皓然、身长七尺的老翁。老翁向韦丹礼拜,称他为救命恩人,殷勤招待,并从怀中取出一卷文书,说这文书是从天府衙门中抄来的,注明韦丹一生何时做官职,止于何时等资料,都是命中注定,上天安排。几天后告别时,又借给韦丹五十千文钱。后来一切都应验,韦丹春风得意,加官进禄,总共十七任。据说,老翁就是天上神龙的化身。

九十一 三战吕布

三国时,吕布英勇无比,认董卓为义父。董卓令吕布领三万大军,扎住于虎牢关,迎战曹操和刘备军队。首先是张飞和吕布酣战,不分胜负。关公见了,随即加入,左右夹攻,刘备也从旁助战,厮杀在一块。吕布见不能胜,飞马往关上逃,刘关张三人直追。此为著名的“三英战吕布”。 吕布后来杀死董卓归顺曹操,又在白门楼被曹操杀死。

18

九十二 蔡卿报恩

“卿” 是古时皇帝对大臣的爱称。蔡邕新婚不久即辞别妻子赵五娘,上京考试。五娘辛勤持家,落难受苦,日子非常难过,幸得善人张广才救济。后来蔡邕考中状元,做了大官,和牛丞相女儿结婚。五娘历尽千辛万苦,上京会见了蔡邕,夫妻重逢,和牛小姐一同回乡扫墓。蔡邕赠送许多金钱给张广才,以报答其恩德。此为明代《琵琶记》传奇故事。

九十三 高君保招亲

高君保即高俊保,是宋朝高怀德的儿子。宋太祖赵匡胤出征南唐被困,高君保运粮前往解救,路过双锁山,被女大王刘金定劫持上山,强迫结为夫妻。

九十四 伯牙访友

伯牙是春秋时代人物,善弹琴,相传伯牙操琴,琴声高妙,只有钟子期才知其音,二人成为知音朋友。子期在江边会见伯牙,谈论琴中意,高山流水声。第二年,伯牙到马鞍山造访知音好友子期,知道钟子期已死,伤心极了,遂破琴绝弦,从此不再弹琴。伯牙是晋国人,钟子期是楚国的一名樵夫(砍柴人)。

九十五 曹丕称帝

三国时代,曹操、刘备、孙权三国鼎立,分治天下。公元220年,魏王曹操死后,他的第二个儿子曹丕,将汉献帝迫下后,自己登位做了皇帝,改国号“魏”,称魏文帝,建都洛阳。曹丕只做七年皇帝,魏国也仅有四十多年天下,后归司马炎(晋朝)。

九十六 窦燕山称善

窦燕山名窦禹均,宋朝人,因住在燕地,又叫燕山。初时,燕山为人不正,心术不好,专做伤天害理的事,到三十岁还没儿女。一晚,他梦到父亲劝他悔过行善,才能挽回天意。他从此痛改前非,重新做人,并广行方便,大做善事。因对后代管教严明,都有良好成就。他在家贴的门联如下:

为善必昌,为善不昌,祖宗之余殃,殃尽必昌; 为恶必灭,为恶不灭,祖宗之余德,德尽必灭。

19

九十七 六出祁山

诸葛亮回到成都后,三年按兵不动。到建兴十二年春二月,诸葛亮对后主刘禅说要第六次出祁山,统率全军攻打魏国。天文官劝他不可出兵,恐有不利。他坚持要出,说:“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这回出师果然不利,诸葛亮病死于五丈原。

九十八 吉平遇难

吉平是三国时代的名医,洛阳人,因痛恨曹操为人骄横霸道,便和董承等人商议谋杀曹操。但被家奴偷听到,向曹操告密。曹操假装患头风痛,召吉平用药医治。吉平在药中放毒药,想毒死曹操。曹操早知有毒,即刻拿下吉平,刑枷拷打追问,吉平始终不肯供招,还破口大骂曹操,最后头撞石阶而死。

九十九 陶三春挂帅

陶三春是宋朝初年功臣郑恩(子明)之妻。初时,赵匡胤和郑恩结拜为兄弟,著名武师陶洪有女名陶三春,武艺高强,郑恩与她比武,不能取胜。陶洪爱郑恩之武艺人才,将三春许配与他为妻。后来三春之子郑印长大往山中学艺,十二年后才回家,并带妻子王玉娥到汴京(今河南开封市)认母。这时赵匡胤出征南唐被困,石朝怀回朝搬兵,陶三春挂帅带郑印、王玉娥等率兵下南唐,与高俊保刘金定夫妇会师作战。

一百 三教谈道

三教是指“佛”(释迦牟尼)、“儒”( 孔夫子)、“道”( 张道陵)三教派。北周武帝时(公元561年),佛儒道人士纷争和互相排斥,佛教尤受其害。皇帝于是召集佛儒道三派的代表人物,以辩论所奉的“道” 的高低长短,并排名定位。经过三次集会争辩,都没有结论,从此三教派在中国民间自由发展。后佛教演变为中国人民信仰的主流。

20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z4r7.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