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上综合实践研究课题教案

更新时间:2024-05-26 10:18: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张家港市江帆小学三(上)综合实践活动教学预案 设计:朱鸿毅

第一单元:走进中秋

主题由来: 走进中秋

遥望浩瀚的宇宙,闪烁的星星和皎洁的明月总能给我们带来无限的遐想,激发起我们对自然奥妙的无穷兴趣和不断探索。中秋佳节是我国仅次于春节的第二大传统节日。中秋佳节月圆人圆,美丽的传说、古老的风俗凝结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无限向往和执着追求。作为新生的一代,小学生对于中秋了解甚少,为开阔学生眼界,增加学生对传统知识的了解,在学生自主调查讨论的基础上,我们生成确定了本次综合实践活动的主题——走进中秋。 活动目标:

1.激发学生主动了解中秋的热情,促使学生感受我国传统节日的独特魅力。 2.通过对中秋节有关资料的搜集,培养学生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和动手实践能力。

3.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培养学生的主体参与意识和团结合作精神。 4.为学生提供一个张扬个性的舞台,培养学生创造性的人格。 活动重点:

1.能运用自主、合作、探究、创新的学习方式了解中秋节。 2.能采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展示实践成果,张扬学生的个性。 活动难点:

学生通过调查,发现新问题并在活动中解决问题;掌握思考方法,提高实践操作的能力,积极完成小组分配到的任务。 活动疑点:

受网络资源、画报图案的启迪制作精美的贺卡、中秋节手抄报,并在班级展评。手抄报的创作对三年级学生来说有一定难度,可以提供一些范例,让学生有案可依。 活动准备:

教师准备:

1.事先将学生分好组,分好工,以便活动时各小组有目的性地调查。 2.制作中秋课件,以激发学生的实践兴趣。 3.设计活动方案。 学生准备:

在老师的指导下,每个学习小组从中秋节的由来、中秋节的习俗、中秋诗词欣赏、月饼大调查、月球探秘中选择其中一个方面通过上网等途径搜集相关的资料,并制作资料卡片。 活动课时:5课时

张家港市江帆小学三(上)综合实践活动教学预案 设计:朱鸿毅

1. 走进中秋 (第一课时)

——明确活动主题

活动目标:

1.启发提问,确立活动主题。

2.分组制定活动方案,布置活动任务。 活动重点:

分组制定活动方案,了解中秋文化。 活动难点:

三年级学生第一次开展综合实践活动,有一定难度,教师要充分引导启发,把任务落实到每个人。 活动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1.谈话导入

同学们,秋天是一个收获的季节,是一个绚丽多彩的季节,也是一个充满节日气氛的季节。再过一些时间,一个中国的传统佳节就要到了。大家知道是什么节吗?(指名学生回答)

2.欣赏课件(中秋节的相关图片)

过几天就是中秋节了,农历八月十五的中秋节,是我国仅次于春节的第二大传统节日。每年的中秋节我们都将与亲人团聚一堂,吃月饼、赏明月、叙亲情、享欢乐。从今天起,老师将和大家一起走进中国的佳节来研究有关中秋节的文化。

二、启发提问,确定主题 1.启发提问

你知道我们中华民族为什么要如此重视这一天吗?想不想了解这一节日的来历?围绕这个节日人们都用哪些方式庆祝呢?对这个富有浓浓人情味的节日,你喜欢吗?你们对中秋节有哪些了解?又有怎样的体验呢?面对“中秋”这个词,你想知道些什么呢?

2.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

(小组代表汇报自己小组最想知道有关中秋节的什么知识) 生:(1)我想知道中秋节是怎么来的?

(2)我想知道这一天每个人都要吃月饼吗? (3)我想知道为什么中秋节要吃月饼?

(4)我想知道一些关于中秋节的由来、传说、故事等。

(5)我想知道现在有多少种月饼?它们的价钱怎么样?哪一种最好吃? (6)我想知道月饼到底是怎样做出来的?我还想自己动手做一做。

张家港市江帆小学三(上)综合实践活动教学预案 设计:朱鸿毅

(7)我们家乡的中秋节有哪些活动,哪些习俗? (8)中秋节只是汉族的节日吗?别的民族过中秋吗? ……

三、以小组为单位设计小课题研究方案

1.在学生提出问题的基础上,找出自己感兴趣的问题,教师引导学生先将问题归纳汇总,再对某一个或某些问题感兴趣的学生分成小组,确定研究小课题,民主选出组长、记录员。

根据学生的问题,将本次综合实践活动《走进中秋》分为五组,分别探究:A、中秋节的由来; B、中秋节的习俗;C、中秋诗词欣赏;D、中秋月饼大调查;E、月球探秘。

2.组长负责对小组成员进行分工,讨论活动方案。 3.在老师的指导下,各组制定活动方案。 四、出示活动计划表,布置活动要求

1.引言:看来同学们对研究活动充满了热情,但是为了让活动开展得更加顺利,我们还需要在活动前制定一份计划。

2.展示活动的计划表并让学生观察、填写。

2. 走进中秋 (第二课时)

——交流活动方案

活动目标:

1.交流活动方案,提出修改意见。 2.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3.学会倾听,养成上课认真听讲的好习惯。 活动重点:

交流活动方案,提出修改意见。 活动难点:

根据提出的修改意见,完善活动方案。 活动过程:

一、交流活动方案

现在我们要开展一个“勇敢者”与“智慧者”的游戏。

那首先要有请我们的“勇敢者”,谁愿意第一个上来交流自己小组的活动方案呢?

介绍交流活动方案时的要求: 1.尽可能脱稿,说不出时可以看。

张家港市江帆小学三(上)综合实践活动教学预案 设计:朱鸿毅

2.语言不能照本宣读,要口语化,要流利、连贯。 师:那在同学上台交流时,其余学生应该怎么做呢? (生:认真听)

是啊,同学们要边听边思考,要知道学会倾听也是一个不小的本领呢! 二、提出修改意见

各组上台交流,师生共提建议。

1.要培养学生学会交流,善于倾听的能力。 2.要善于引导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在学生上台交流的时候,说到相关的一些活动方法时,教师激发学生探讨,加强指导。

三、完善活动方案

根据提出的修改意见,各小组完善活动方案。

考虑到三年级学生第一次参加实践活动,设计下面的表格内容以供学生参考: 研究主题 研究方法 1、问长辈、问父母、问老师 研究成果 1、将收集到的资料分类,集成小册子《走进中秋》。 2、办《走进中秋》手抄报。 (略) 人员分工 中秋节的由来 2、查阅图书 3、上网查询 1、查资料 2、收集有关图片或实物。 制作《中秋习俗》图文中秋节的习俗 3、向老人询问或上网查询, 集。 调查家乡中秋习俗。 1、查阅图书 中秋诗词欣赏 2、上网查诗文 3、自由创作 1、到商店去调查统计月饼的种类、价格、包装等(可中秋月饼大调以拍照) 查 2、通过网上收集、上街调查、向家长了解等方式收集关于月饼的各类知识。 开一个月饼品尝会。 包括中秋诗、词、歌、曲, 集成《中秋诗文赏读》小册子。 (略) (略) (略) 张家港市江帆小学三(上)综合实践活动教学预案 设计:朱鸿毅

3、参观食品厂或询问他人或查阅资料,了解制作月饼的原料、制作过程等。 4、自己动手学做月饼。 月球探秘

1、查阅图书 2、上网查询 办个手抄报 (略) 3-4. 走进中秋 (第三、四课时)

——实施指导,开展活动

活动目标:

1.根据制定的活动方案,学生分组展开实践调查活动,搜集整理信息资料,作好档案记录。

2.教师配合这次活动,指导学生观察、调查,研究解决问题。 3.在活动中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养成良好的合作习惯。 活动重点:

根据制定的活动方案,开展活动。 活动难点:

学会调查、采访、上网查询等实践方法。 活动过程:

一、确定研究活动的途径 1.分组讨论

你们准备通过哪些途径与方法来研究这些问题呢? 2.教师指导研究活动的途径:

(1)科学研究的方法很多,比如调查、采访、查阅图书、报刊或浏览相关的网站,都可以找到对我们有帮助的资料。

(2)介绍相关网站 二、讨论研究方法

各活动小组由组长明确分工,任务落实到每个人。确保人人参与,做学习的主人。

三、分组研究

制定好了活动方案,接下来就是你们自己的活动时间,快快根据自己小组的研究内容,自己分配到的研究任务,认真展开研究活动吧!

四、搜集资料

张家港市江帆小学三(上)综合实践活动教学预案 设计:朱鸿毅

各小组有了小课题后,方向更加明确,各显神通,利用各种渠道搜集资料。有到图书馆的、有实地参观考察的、有做调查问卷的、有亲身学习体验的,很多同学通过上网,利用丰富的网络资源查找资料。

五、整理资料

1.把搜集到的各种资料进行整理。 2.制作主题研究活动成果册。

各小组在组长的带领、家长的帮助下,搜集到了很多相关资料。并在老师的指导下完成了一张张综合实践研究记录表。记录表记录了研究主题、研究方式、辅导人员、资料来源、研究时间、研究地点,详细地记录下搜集的资料,并著明记录人。

一本本精致的小册子,一张张图文并茂的手抄报,一幅幅中秋习俗图片等一一展现在我们的眼前。

5. 走进中秋 (第五课时)

——交流汇报

活动目标:

1.通过活动成果汇报交流,感受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使学生对中秋节这一传统节日有更深刻的了解,培养学生传统观念,重视亲情、友情,理解“团聚、团圆”在民族文化中的特殊意义,激发学生热爱生活、热爱家乡、热爱传统文化的美好情感。

2.通过展示、朗读等形式培养学生的自信心,激发学生对综合实践活动的兴趣。 活动重点:

1.通过活动成果汇报交流,感受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

2.通过汇报交流研究成果,培养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社会实践能力,团结协作能力。 活动难点:

能够主动、流利地陈述自己的活动研究成果。 活动过程:

一、小组交流:

主持人发言:经过近一个月大家的共同努力,终于完成了最初制订的活动方案,在这次亲身实践活动中,你们有哪些可喜可贺的收获,愿意与大家共同分享吗?你们想以怎样的形式展示自己的丰采呢?

请你们把找到的“中秋节”的材料和组长、组员们商量一下,你们准备与其他小组交流哪些内容?

张家港市江帆小学三(上)综合实践活动教学预案 设计:朱鸿毅

组长将学生根据活动主题搜集来的信息汇总。我发现资料是零散的、不完整的,这需要进行筛选和有效的整理,将其进行归纳整合。这时候我就需要和学生深入讨论,使他们能逐渐学会给材料分类,根据需求选取材料。

二、小组汇报: 主持人主持,分组汇报。

按照预定方案,第一小组汇报展示“中秋节的由来”成果;第二小组汇报展示“中秋节的习俗”成果;第三小组汇报展示“中秋月饼大调查”成果;第四小组汇报展示“中秋节诗词欣赏”成果;第五小组汇报展示“月球探秘”成果。

第一组同学展示他们搜集的资料:一本本精致的小册子,一张张图文并茂的手抄报展现在了同学们面前。

1.介绍中秋节的由来。

2.介绍中秋传说:嫦娥奔月、玉兔捣药、吴刚伐桂、朱元璋与月饼起义等。 中秋传说还有很多,课下将你搜集的传说讲给身边的人听。

第二组同学介绍“中秋习俗”:一幅幅中秋习俗图片,使同学们大开眼界。 说到过中秋节,文人墨客会把酒临风,落笔成文。而对于老百姓来说,则是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吃个团圆饭,观看中秋晚会,品尝各式月饼,赏明月、叙亲情、享欢乐。

第三组同学汇报中秋月饼大调查结果:一块块各式各样各种种类的月饼摆在了同学们的桌上,供大家品尝。

1.学生介绍月饼的口味:甜味、咸味、麻辣、五香等。 2.学生介绍自己最喜欢的月饼:五仁、豆沙等。 3.学生介绍月饼的包装(询问父母等)

4.师视情况出示自己准备的资料: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月饼的种类、口感以及包装都越来越好。体现我国饮食文化的发展。师:我这儿有一组月饼的图片,非常想和你们一起浏览,行吗?

【出示:一组月饼画面】师生共同浏览。

师:看了图片,此时你最想说什么?(丰富多彩、琳琅满目等)

第四组同学“中秋节的诗词欣赏”:一首首《颂中秋》的诗歌,在教室里回荡。

1.我国古代的文人墨客在中秋佳节到来的时候,喜欢把自己的感受通过诗、词或者对联的形式表达出来。

学生朗诵李白的《静夜思》、《月下独酌 》,朗诵李商隐的《霜月》、朗诵王建的《十五夜望月》,朗诵艾青的《我的思念是圆的》等。

2.师搜集了《千古绝唱》(出示课件)一起欣赏。

张家港市江帆小学三(上)综合实践活动教学预案 设计:朱鸿毅

3.着重品味苏轼所作的《水调歌头·中秋》(出示课件配乐诗朗诵)。 第五组同学“月球探秘”: 1.介绍月球的起源 2.介绍月面辉光 三、活动评析 1.学生评析:

师:本次活动,同学们充分发挥了自己的特长,用多种形式把大家的活动成果展示了出来,在这次实践活动中,我们有哪些收获和不足?

收获:

(1)这次综合实践我收获了许多,知道了中秋节的来历、传说、习俗,特别是其他民族过中秋节的习俗。在展示成果时,我觉得很自豪,我们组完成了二个作品,小册子、剪贴报,老师还表扬了我们,我很开心!

(2)这次综合实践我们去调查月饼,不仅完成了任务,还锻炼了我们的胆量,培养了我们的口语交际能力及团结合作精神。

(3)这次综合实践课让我感受最深的是尝月饼,老师竟然让我们在课堂上吃,还光明正大的吃,太爽了!这就是综合实践课!

存在不足:

(1)小组活动中有的同学不听从统一安排;在调查的过程中,材料没有准备充分。

(2)活动前的准备工作做得不够,遇到问题不知该如何应变。 (3)收集的资料不丰富,敷衍了事。

(4)收集途径单一,喜欢网络搜集,而不肯在书的海洋里徜徉,收集资料容易受他人影响,没有特色。

师:你想听听别人对你的评价吗? 2.教师评析:

本次活动同学们开得有声有色,每一个成员都积极参与,八仙过海,各显神通,无论是绘画还是手抄报,无论是书法还是照片,都向我们展示了个人的丰采,同时也向我们展示了小组成员的合作、探究精神,在同学们热爱祖国的传统文化的同时,大家是不是也畅想未来:那圆圆的月亮有我们中国美丽的传说,大家是不是更想漫步月球呢?老师期待着同学们能拥有一双慧眼,能由中秋圆月而有新的发现——走进现代科技。

张家港市江帆小学三(上)综合实践活动教学预案 设计:朱鸿毅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m4r7.html

Top